对方利用十几个黑衣人分散逃脱的方法,让赵普他们没法分清楚哪个是苏图录那些个是随从。

但随从就是随从,如果其中有主帅一起逃走,手下多半会照顾主帅安全。就算事先安排好了,但人有本能反应的么。赵普就是用的这招!

那些黑衣人落到屋顶上后,发现突然多了那么多,必定会寻找自己的主帅如果没有犹豫转身就跑,表示这一波里头,根本没有苏图录,大可以放走了,等下一波。

公孙暗暗点头——赵普不止脑筋快,还猜到了苏图录逃脱会用在招数,果然不容小看!

没一会儿,又有几个黑衣人朝四面八方逃窜,这次,衙役们和刚才一样假扮的黑衣人上了房,就见其中有几个黑衣人犹豫了一下,似乎是想朝一个方向并拢。

赵普冷笑一声,“在这儿呢!”

说完,他一跃上了房顶,扯着嗓子喊了一声,“苏图录,你爷爷在这儿呢!”

赵普话出口,就见其中一个黑衣人回头看了他一眼,他立刻就追了过去。

欧阳少征在屋檐底下跳着脚骂街,“赵普,你他奶奶滴辈分错了,占爷我便宜啊!”

公孙在屋檐底下捂嘴笑。

正开心呢,突然一个黑衣人落到了他眼前。

公孙一惊,想跑,身后一个黑衣人窜出来一脚踹飞了那人,就有接衙役扑上来将人五花大绑。

公孙认识那黑衣人,正是新来的影卫,黑影。黑影一直在他身后没走,似乎是赵普留下来保护他的。公孙抱着胳膊点头,赵普某些时候还是靠谱的,虽然不靠谱的时候居多。

此时琴阁里边已经乱作一团,不断有黑衣人逃出来,但是无论怎么逃,落脚的地方都有赵普布置的衙役。

黑衣人只好逃上房,一上高处,立刻弓弩伺候,一扎一个准。

公孙拍手,赵普这招多打少用得妙!黑衣人之所以穿黑衣服是为了融入夜色之中不被发现,然而赵普不让他买从房顶上下来,就是不让他们融入夜色中。今天月光很亮,一身黑站房顶,不是靶子是什么?

一转眼的功夫,房顶上就只剩下一个黑衣人,在跟赵普对峙。

赵普抱着胳膊,光从身形上就认出来这人是谁了,冷笑了一声,“苏图录或者说,杨采生?”

那黑衣人沉没了片刻,伸手摘下头上的黑色披风,一张苍白的脸出现在众人眼前,盯着赵普看了良久,开口,“很久没听到这个名字了,不过,你赵普还真是阴魂不散,我都到中原来了,还能碰见你。”

赵普一笑,抱着胳膊点头,“这就叫菩萨保佑,孙儿啊,做人要上进不要总想着干坏事!”

苏图录早就习惯了赵普胡说八道,下边欧阳少征可不干了,赵普拐弯抹角还比他高一倍,跳着脚骂,“赵普,你个没口德的!”

第22章 【闲着不如一起走】

衙役们点上了火把,黑衣人全部被擒获,苏图录根本不跟赵普打,束手就擒了。

公孙发现苏图录的情况不太妙,身体状况非常糟糕,就要上前给他把脉。

赵普拦住他,半开玩笑半认真,“你看他两眼冒红光,小心他咬你!”

苏图录抬眼看了看公孙,皱眉,“全都是多管闲事。”

赵普懒得理他,让人将他和黑衣人都押回衙门去,之后的事情,就交给包拯处理了。

远处那么热闹,展昭和白玉堂早就透过窗户看了个大概。

“赵普貌似得手了。”展昭问白玉堂。

“应该差不多。”白玉堂说完,去将熟睡的小四子抱起来,和展昭一起,带着刀邪老头回衙门。

此时,衙门里头灯火通明,包大人连夜审理此案。

人证物证俱在,苏图录的身上,搜出了两把断头刀,还有一份刀谱。加上之前公孙从断刀门那些死者尸体上找到的伤口,与这里黑衣人所带兵刃外形吻合,连毒药都找到了,可以算是铁证如山。

展昭和白玉堂赶到的时候,苏图录已经认罪了。

苏图录面色平静,没什么要变白的意思,大有些听天由命之感。赵普回想起几年前他还意气风发,虽然看起来有些癫狂,但几年后就如此颓废,莫非是那把断刀的关系?

赭影想来消息灵通,就小声在赵普身后提醒,“我之前派人打探了一下,据说苏图录因为行事冲动不计后果,如今在军中已经没有地位,也得不到重用。”

赵普点了点头。

白玉堂将小四子还给公孙。

公孙伸手接过睡得迷迷糊糊的小四子,本想抱着他走了,不料小四子突然醒了,揉着眼睛要身边赵普抱。

赵普挺乐意接过去,让他趴在肩头,没一会儿,小家伙又睡着了。

公孙嘴角瞅了瞅,酸溜溜

赵普还对他做鬼脸,“不如给我得了!让他认我个干爹。”

公孙忍不住就踹他——想得美!

白玉堂慢步走到了离开苏图录不远的地方,仔细打量他。

眼前的人他真的几乎不认识了,苍老、病态、凶悍,哪里是当年那个风流倜傥随性洒脱的杨采生?

白玉堂一时有些闹不清楚,他是本来就这样,还是因为那把刀,把他变成这个样子。

此时,杨采生也看到了白玉堂。

他微微皱眉,盯着白玉堂看了一会儿,突然笑了一声。

白玉堂问他,“你笑什么?”

“到底还是叫你来办事”杨采生慢条斯理也不怎么尊重,“他不是死了吧。”

白玉堂盯着他看,“你说谁死了?”

杨采生一挑眉,“还能有谁?”

“谁?”白玉堂却是追问。

杨采生嘴角抽动了一下,始终没说出“天尊”二字,不耐烦地看包拯,“包大人,你赶紧判罚吧,反正我命不久矣,时也运也命也,我认了。”

包拯拿起惊堂木要拍,那样子像是要喊一声“斩”了。

庞吉赶紧抓住他胳膊,那意思——你个黑子啊,急什么啊你!

包拯还瞪他呢——打扰我判案,连你一起打。

庞吉回瞪他——他还好些事情没交代呢,等会儿!

包拯心不甘情不愿回头看苏图录。

而此时,苏图录皱眉看着别处,似乎并不惧死。

公孙盯着他看了良久,点头,“他的确病入膏肓了,可能支撑不了多久。”

赵普微微一愣,“确定?”

公孙眯眼睛,眼看着是要发作了,赵普赶紧问,“为什么?因为刀?”

“走火入魔造成的,长时间的筋脉逆行负荷太大,他的身体根本承受不了。”公孙摇头,“小命都快没有了,还想着一统天下攻打大宋称霸武林呢?真不知道你怎么想的。”

包拯皱眉,“病重也要接受惩罚,杀人偿命”

他话没说完,庞吉拽着他不让他拍惊堂木,包拯恼了,回头狠狠瞪他——干扰我判案

庞吉猛对他使眼色,那意思——你着急什么啊?这不白玉堂还有话问呢么?真不会收买人心,人好歹帮你跑腿那么多天!

包拯愣了愣,果然见白玉堂似乎还有些迟疑,于是就将到了嘴边的话都收了回来,耐心等待。

庞吉在后头看得啧啧称奇,包拯真给白玉堂面子啊,铁面无私都给网开一面了!

此时,堂上安静了下来。

白玉堂看杨采生,杨采生不说话。

就在这僵持之中,展昭走了过来,站在白玉堂身边,问杨采生,“你当年跟天尊学功夫,就是为了刀法?”

杨采生也不隐瞒,道,“我入中原就是为了学功夫,天尊是功夫最好的,自然跟他学。后来我娘子找到了断头刀,但突发意外,刀落到了谭金的手里。天尊最终也没收我为徒,可能我天分不够,于是我只好带着娘子,抢回了断头刀,远离宋土回到西夏,这里本身也不是我的家乡。”

“那个抱着你的人头去找天尊的人,是谁啊?”展昭问。

“我的手下。”

展昭回头看了看站着没出声的白玉堂,那意思——整个案件都清楚了,当年你师父的断头刀,估计是断刀门的掌门偷走的,是不是刀行风指使的那就无从查证了,反正他是脱不了关系。

真相大白之后,这人该判还是得判。

包拯就看了看展昭,那意思——白玉堂与他同门话别完了没有?是不是还有事?

展昭看白玉堂,也难怪包拯有这一问,白玉堂看起来,心事重重。

公孙和赵普等人也都对视了一眼,他们大概都知道白玉堂想问什么——杨采生给天尊送的那一封信里边,对天尊的尊敬和孝顺写得十分真诚,白玉堂可能想知道,这个人,有没有真心尊敬过天尊,拿他当师父,还是说,从一开始的拜师,到最后的书信,都只是骗人。

又等了一会儿,白玉堂蹲下,跟杨采生对视,“你一直以来,都是骗他么?”

杨采生微微皱起眉头,没说话。

这时,展昭也蹲下,跟杨采生说,“喂,天尊说带你的尸体回天山,好好安葬。”

杨采生微微一愣,看着展昭。

白玉堂也看了看展昭。

“你想不想回去啊?”展昭问他,“还是让九王爷带你去边塞,送还给西夏?”

“天山”杨采生突然说,“我想葬在天山。”

“你娘子呢?”展昭又问了一句。

“很多年前就死了。”杨采生淡淡道。

“你真的想回天山,不想回西夏?”赵普问,“在这边你不过得一座孤坟,在西夏可是王侯将相风光大葬。”

“我只想留在天山。”杨采生轻轻叹了口气,“在天山那几年,是我一生中唯一忘记身份、野心,只用心习武,最开心的几年,可惜我天分不够,最终也没有拜入师门。”

杨采生说完,白玉堂微皱的眉梢松开了,他对回头看他的展昭点了点头,又对包拯微微一拱手行礼,转身出去了。

众人也都心情复杂,杨采生给天尊那封信,未必都是谎言,而天尊不愧是圣者高人,看来也早就料到这是怎么回事。

但是,杨采生也好苏图录也罢,一口气杀了断刀门那么多人,罪恶滔天死不可免!包拯一向公正不阿,怎么可能轻饶他。

展昭见白玉堂出门了,知道他不想看到杨采生的下场,想了想,就也跟了出去。

到了门口,展昭看到白玉堂回院子里喝酒,他原本也想跟进去陪他喝两杯,不过临时想起了些事情,展昭一闪身,没影了。

在衙门大堂外边看到情况的紫影拽了拽赭影,“展昭上哪儿去了?人不都抓起来了么?”

“还有一个人,需要教训教训。”

紫影好奇,“谁啊?”

“偷东西的人当然要受到惩罚,而且失物要归还原主。”赭影淡淡一笑,展昭这人,挺有意思。

第二天一早。

睡了一宿的小四子精神爽朗地爬起来,推门走到院子里的时候,却是撅着个嘴似乎不太开心。

到了外边的别院空地上,就看到赵普练功呢。

赵普回头,瞧见小四子拖着双木拖鞋懒洋洋地走过来,就收了招过去逗他,“怎么啦?没睡好?这么没精神。”

小四子扁了扁嘴,“九九,你们案子查清楚了啊?”

“是啊。”赵普点头,乐呵呵,“没案子查了,咱们出去玩怎么样?一会儿去吃饭,吃完了饭逛个街什么的,刀斧镇风光还算不错”

赵普正说着,就看到小四子突然扁着嘴,可怜兮兮像是要哭了。

赵普一惊。

“好啊赵普,你欺负小四子?”

这时,外头走进来的欧阳看得清楚,赶紧跑过来。

欧阳少征身后,白玉堂正好路过,就看到赵普手忙脚乱哄皱着脸的小四子,也有些纳闷,进来看一眼。

赵普挺冤枉,就问小四子怎么了。

小四子扁嘴半晌,说,“爹爹收拾行李呢,说要带我回家了。”

众人都一愣。

赵普回过滋味儿来了——对啊,案子破了,他边关的乱子也解除了,包拯他们也要去下一站继续出巡,的确好像该散了。

众人彼此看了看,紫影抱着小四子就开始哭。

赭影皱着眉头拉他,“干嘛呢你?”

这边喧哗,引来了公孙,进屋看到紫影和小四子抱头痛哭,也有些纳闷,“怎么了?”

小四子说他舍不得回家,要跟大家一起玩。

公孙哭笑不得,总不能赖在刀斧镇衙门不走啊。

这时,外头展昭打着哈欠进来了。

白玉堂回头看了一眼,展昭昨天一晚上没见人,不知道上哪儿去了。看他挺困的样子,似乎还没睡好。

吃过早饭,众人到了前厅,果然,就见开封府的衙役们也在收拾东西。

展昭就问张龙赵虎,“大人准备走了?”

张龙点头,“大人和太师商量下一站去哪儿呢。”

剩下众人面面相觑。

白玉堂是准备回天山找天尊复命的。

赵普和欧阳少征他们一行人是要回边关的。

公孙策和小四子是要回绍兴府的家的。

展昭是要跟着包拯庞太师继续出巡的。

于是四拨人刚聚首挺谈得来,却马上要各奔东西了,而且日后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再相聚。

小四子抱着公孙问,“爹爹,我们不回家行不行呀?我舍不得九九、展展、白白”

小四子一直搂着公孙嘀嘀咕咕,念了一大串名字反正不舍得走。

紫影扁着嘴看赵普——就这么回边关啊?多没劲!

赵普瞧了瞧公孙和小四子,就说,“反正我也没什么事,倒是不急着回边关。”

“边关老贺看着呢,近期也不会打起来。”欧阳少征也觉得中原好玩很多。

展昭就问白玉堂,“你呢?”

白玉堂还没开口说话,外头一个衙役跑进来,“白五爷,大人请你去。”

前厅,包拯在桌上放了一个木箱子。

白玉堂进屋,一眼看到箱子旁边,还站着个人。

这人是天山派的一个小徒弟,看样子风尘仆仆的,似乎是刚刚远道而来。

“见过尊师叔祖”小徒弟辈分算得还挺清楚的。

白玉堂就皱眉,“你怎么来了?”

这位小弟子凑过来低声说,“山上出了点事情,天尊让我给您送封信来。”

白玉堂打开信一看,眉头就皱起来了,原来他不在这几天,天山派出了这么大的事情。

“我师父呢?”

小徒弟一脸无奈,“天尊说他约了老朋友要去云南喝酒,这事情让您回天山派解决。”

白玉堂就磨牙——又来了!

展昭好奇地凑过去看,白玉堂也不见外,将信给他。

接过信一看,展昭也有些傻眼——好家伙,这下估计整个江湖都要震动了!

白玉堂看了看众人,只说了句,“那就此别过了。”

小四子就开始哭,说舍不得他走。

公孙赶紧给他抹脸,让他不准胡闹。

包拯虽然十分欣赏白玉堂,但人毕竟是江湖人,门派如果有事,也只能让他回去,天下无不散之筵席么。话说回来,包拯觉得白玉堂与展昭有缘,日后应该还会再相见。

“白少侠,这是两把断头刀以及苏图录身上的刀谱,本府想了想,这种妖邪之物,还是交还给天尊保管,最妥当。”包拯指着桌上的箱子。

白玉堂点了点头,这时,身边展昭突然掏出一张纸给他。

白玉堂不太明白,接过来一看,是一份皱巴巴的羊皮纸。

展昭望天。

白玉堂打开看了看,心中了然,是刀行风那份刀谱难怪昨天展昭一夜未归,刀行风估计被他狠狠收拾了一顿,才会乖乖将刀谱交出来。

白玉堂对着展昭微微一笑,说了声,“多谢。”

展昭继续望天。

晌午的时候,小四子提着衣摆前前后后找了一圈,白玉堂已经不在了。

到了后院,就看到展昭蹲在一张圆桌子上,手边一大堆卷宗,翻得那叫一个快。

小四子走过去,坐下问,“白白走了啊?”

“是吧。”展昭边看卷宗边点头,“不辞而别果然有他的风格。”

“唉”小四子就叹气。

展昭笑着问他,“才几岁啊,唉声叹气的。”

小四子不开心,“我不想回家。”

“那你想去哪儿呢?”展昭问。

“想跟你们一起走。”小四子小声说,“热闹。”

展昭突然问另一头,“先生,要不然一起走吧?你医术那么好,跟着出巡队伍一路走能救不少人,还能多采集些草药。”

小四子一惊,踮起脚看那头,就见高高一堆卷宗后边,公孙躺在一张躺椅上,正也帮着翻呢。

小四子吐舌头,没看到他爹也在这儿。

公孙无奈地看了他一眼,叹气,“也对反正没什么事,包大人之前也跟我提起过,不如就一起走。”

小四子双眼就亮了亮,这时候,身后又传来说话声,“我也闲着呢,刚跟包相说了,跟你们一起出巡,到处逛逛。”

小四子循声一看,就见一大堆卷宗后,赵普也坐着呢,正在翻卷宗。

“真的啊?”小四子又惊又喜,随即有些小小的失落,“那就剩下白白没有一起了”

“找到啦!”

这时候,一旁的卷宗堆里,紫影突然举着手中一份案卷,“天山附近的悬案!”

展昭过去接过卷宗打开一看,眯眼笑,一溜烟找包拯去了。

赵普踹了靠在卷宗堆上打盹的欧阳少征一脚,“收拾行李,咱们上天山看江湖人互掐去,铁定精彩!”

作者有话要说:《龙图》案卷一《刀斧镇断头案》结案。

龙图的案子不像诡行那样长,也没有一个从头到尾的主线将个别案子串联起来,要比诡行轻松很多。

开V后俺尽量多更,下一个案子是 案卷二《碧水潭麒麟案》,喵喵他们一行人到天山找白玉堂,顺道查个悬案,以及围观江湖人各种掐架。同时,几对CP也在欢乐互掐中^—^。

卷二 碧水潭麒麟案

第23章 【血染碧水潭】

天山山脉,位于遥远的西北塞外,横亘黑汗回鹘,一直绵延到西夏,最高处接近天幕,山顶终年白雪覆盖,极为雄伟。

天山派是江湖上最早的几大门派之一,也是最最神秘的一个门派,其武学被认为是中原武学之起始。当今武林不少泰山北斗级的人物,其武学师承,都与天山派有些渊源。

然而天山派因为地处太过偏远,又太过神秘,多年来,被中原武林认识不深,之前更是只被作为武学圣地来膜拜。直到一个人的出现,让天山派变成了天下第一大门派,这个人,就是天尊。

江湖人常说,每一甲子才能出一个盛世,这一波盛世,会有扎堆的英雄出来,到这些英雄们都逝去,往往武林就会沉寂好长时间,才会有第二波的盛世,有第二波的天才和英雄出现。

在展昭他们之前的江湖,已经平静了太久太久,而在这漫长的等待之前,是中原武林一个极大荣光的年代。

大约六十年前,中原武林一片乱象。当时武林人才辈出,各路高手云集,江湖械斗、高手比武、门派吞并、几乎天天都在上演。而在这乱世之中,就出了两位至今都无人能超越的奇才。

如同世间万物有阴就有阳,有黑就有白一样,英雄们也常会双双对对地出现,亦敌亦友,彼此竞争,平分天下。

六十年前风头最劲的,就当属天尊和殷侯这两位人物了。

这两人的一生可谓传奇至极,然而最最传奇的,还是他们那惊人的武学天分,以及极端的性格特点。

天山派真正进入人们的视野确立在中原武林的地位,就是因为天尊。

天尊是人们对他的尊称,至于天尊本名叫什么,天下没有人知道。

天尊和殷侯一样,出身十分神秘,他们来自哪里,小时候经历过什么,都无人知晓,只知道天尊是从万丈高的天山之巅上跑下来的,殷侯更离谱,有传他是从十八层地狱爬上来的。

这两人的功夫截然不同,性格也各异,但就是这两个人,在当时的武林呼风唤雨,如同双龙出海,搅得当时帝王将相各个惧他们三分,一个一统中原武林正派,一个一统中原武林邪派,两人谁打个喷嚏天下就要颤三颤。不过说来也怪,这两人一正一邪,却是从来没死磕过,偶尔彼此说说坏话,没事儿还会一快喝个酒什么的,关系很微妙。

也因此,当年是正邪两派相处最融洽的时代,之前那种水火不容的混乱局面也就此终止,两人叱诧武林四十载后双双退隐江湖。从此之后,中原武林也出现了少有的和平气氛,各家门派发展兴旺,年轻一辈层出不穷,也不像过去那么你死我活了。因此,天尊和殷侯除了被作为武学圣者受到尊崇之外,民间庙堂的口碑都很好。

总之,天尊是最成功也唯一一个被众人承认和信服的正派盟主。而殷侯则是最传奇,也最少被人诟病的邪教教主。

当然了,什么盟主啊、教主之类,都是后人对两人的尊称,他俩是从来没承认过的。

天尊和殷侯退隐江湖之后,留下了两个门派。

天尊留下的是天山派,殷侯留下的是魔宫。

如果说天尊和殷侯在任的时候,这两大门派是风光又风骚,所谓好大码头各有捧场客,江湖后起之秀削尖了脑袋就想进入这两派做弟子。

不过根据天尊和殷侯的性格不同,两派收的徒弟也各有不同,以至于到若干年后,两派的光景也是各有各不同。

先说天山派。

之前说过了,天山位于宋境之外,那山几万尺高呢,只有神仙或者神仙一样的天尊才回去住。而至于天山派开门收徒弟的那个地方,虽然挂着天山派的牌匾,却并不处在天山。而是在“小天山”。

这“小天山”又是个什么地方呢?

小天山位于宋境西北接近西夏的熙州府以西,一个叫碧水镇的地方。

熙州府是个大地方,连接西南两地往来,十分繁华。碧水镇是一个小镇,城中一山十八潭,风景如画。

所谓的一山十八潭,就是整个镇除了一小块平地之外,整个都被一座巍峨的高山所占据,而山上有十八处水潭,瀑布也很多,绮丽秀美。这座山,俗名叫碧水山,就是传说中的小天山。

天山派就在小天山顶上,天山派占地极大,山庄从山脚一直建造到山顶,门派内光弟子就有好几千,还不算那些已经满师下山的、以及遍布各地的分派,更别说挂了天山派名头的俗家弟子,可谓家大业大。

武林人士说起天山派,经常会有些歧义。

天尊住的那个天山派,在塞外,那地方除了天尊唯一承认过的宝贝徒弟白玉堂之外,没人去过。

而武林人士常说的那个天山派,就是在这熙州府碧水镇的小天山上,这里是开门收徒弟的,而如今的掌门,叫陆峰。

再说一下魔宫。

魔宫自然不是在什么十八层地狱,而是建造在魔山之上的一处宫殿。魔山具体位置在哪儿,世人众说纷纭,只有真正的魔宫中人,才知道。

据说魔山之中有一处峡谷十分巨大,魔宫就建造在峡谷里边,外围森林茂密,且机关重重,不熟路的人进去了根本出不来。

因此如今的江湖人都不知道魔宫具体在哪里,那儿也成了一处与世隔绝的安逸地。

说回之前提及的,天山派和魔宫因为两位老祖宗的性格不同,导致如今局面也不同这件事。

天尊是天之骄子,据说不止聪明天赋高,样貌还出众,是当时数一数二的美男子。他收徒弟只收天才,据说是毕生都在找个跟自己年轻时候一模一样的苗子培养。而且他性格随意也冷淡,据说还有些小孩子脾气。他找徒弟的路可谓坎坷,有天分一点的教几天,就会发现人家不够聪明、不够有天分,于是留在天山派做弟子或者你愿意就回家改投其他门下,他接着找徒弟。

很多人对天尊这种做法有所诟病,不过天山派那些传说中被他“抛弃”的徒弟们对此并没有怨言。事关天尊的武功非常难学,如果没有过人的天赋是不可能学会的,甚至有可能走火入魔对了性命。而且天尊是高手中的高手,得他指点过的,哪怕只是几招,都终身受益,日后到了江湖上,也多是高手中的高手。

幸好老天有眼,天尊找了小一百年,终于在二十年前被他找到了小白玉堂。

天尊看人也是准的,短短二十年教下来,白玉堂有他至少五成功力,当年他十几岁下天山的时候,震动了整个武林。

可天山派的问题,就出在天尊指点过的那一群“天才”身上。

一群羊里头如果只有一只头羊,那么羊群会很听话很稳定,但问题是一群羊里边有几十只头羊,那就乱了套了。

天尊那帮门下,各个都是天才,天才们除了服天尊之外谁也不服谁,而天尊偏偏又挑了个最和事老,武功又最一般般的陆峰来做掌门,平时他也不管天山派的事情,导致内斗极其严重。

天山派乱天下人都知道的,但是谁也管不了,天尊懒得管,随着他们闹,于是江湖人说起天山派无不摇头。

相反的,殷侯与天尊冷冰冰神仙一样性格不同,据说是一身的痞气,收徒弟找门下,只要性子对头的,管你是笨蛋还是白痴、是痞子还是流氓。

而且殷侯有个怪习惯,很喜欢捡人

比如说那些无家可归的、十恶不赦的、沦落江湖的、走投无路的总之就跟野狗野猫一样捡回来好吃好喝养在魔宫,没事儿就一起玩。

于是魔宫里头一众老魔头小魔头关系死硬死硬,可以说就像一大家子那么的其乐融融。

世事往往不从常理,一群出生名门的天才正派聚集在一起,结果就是你死我活。而一群出生市井背景一个比一个糟糕的魔头聚集在一起,结果却是和乐融融,当真怪哉。

不过好在,这两个门派目前都基本不收新徒弟了,天山派表面依然平静,人才还是济济,因为天尊还活着呢,谁都不敢太过火。

而魔宫据说一群老人家整天吃喝玩乐,不问江湖事,逍遥自在。

另外,天山和魔宫,都有两个神秘的年轻后辈。

天山派就不用问了,天尊一手带出来的宝贝徒弟白玉堂!

但白玉堂早就表示过对天山派没兴趣,而且此人显然性子比天尊还随意散漫,不务正业不参加任何江湖聚会,不会争夺什么盟主更不会抢什么宝座。天山派那群高手们虽然不怎么待见他,但也不找他麻烦。

而魔宫据说也有一位功夫奇高的少主,是殷侯的宝贝外孙儿。只是这位少主身份十分神秘,魔宫的人从来不提起,对外也只说我们家小主人,仅此而已。

与白玉堂境遇不同,这位小主人据说从小被三百多个大小魔头宠着养大。

听传言,江湖人都觉得慎得慌,那不是个彻头彻尾的小魔星?会坏成个什么样子啊最好留在魔宫里头,千万别放出来祸害人间。

以上那一大段的关于天山派和魔宫背景的描述,排除掉传说中“魔宫小主人”那一段,其他的,都是展昭在大马车上,跟赵普公孙、小四子等人普及的江湖知识。

小四子以前跟公孙在家里,只听过些关于草药、毒药的东西,顶多上街听个戏文讲讲三国什么的,头一回听到这么精彩的江湖事,捧着脸睁大一双眼睛,对天尊、殷侯什么的,感兴趣得八得了!

赵普托着下巴,双腿盘着,腿上坐着已经跟他熟得也八得了的小四子,开口,“天尊我可能见过。”

众人都一愣,惊讶地看着赵普。

展昭行走江湖这些年一直想见见天尊,但没碰着过,就好奇总在黑风城的赵普是怎么看见的。

“我不太确定是不是他。”赵普问,“瘦瘦高高身材跟白玉堂看起来差不多,帅的程度也差不多,特别年轻,然后一头银发。”

“是哦!”展昭点头,“天尊看起来应该和白玉堂差不多年纪,顶多稍微沧桑一点点!”

“那应该就是他了吧。”赵普点点头,“我在黑风城见过他一次,那次和西夏打仗,当天夜里,我到城门外观察敌营的时候,看到一个白衣人站在黑风城的城楼上边。”

月光下看得还挺清楚的,他对我做了个手势,似乎是指了指西北边的山谷,然后我想走近,他就消失了。后来我留了个心眼,派人到那个山谷去看了一眼,才发现机关密布。那是我们第二天要走路,当时知道的人并不多,所以我发现了军营里边有内奸。

“所以天尊算帮了你一个大忙么?”公孙问。

“没有他那次指点,可能会伤亡惨重。”赵普淡淡一笑,“银发已经很特别,最特别就是轻功高到我根本没法察觉他的存在,如果是坏人我已经死了好几回了。”

“哇”小四子一脸神往,“原来白白的师父这么厉害啊,好想见一下。”

“这次恐怕见不到吧,他信上不是说去云南了么。”公孙顺手将小四子抱过去,这几天赶路,他发现了一个严重的问题,就是小四子缠着赵普的时间比缠着自己的还多。以前这只团子从来都只窝在自己怀里,但自从认识了赵普他们一大群人之后,小四子就变“野”了!平日不是跟影卫们在一起玩游戏,听欧阳少征瞎白活,跟展昭吃东西,就是窝在赵普身边打瞌睡,他这个做爹的,已经有了十分严重的危机感!

庞太师这几天因为舟车劳顿,瘦了一点,这几天他也不知道吃坏了什么拉肚子,有气无力躺在马车角落里直哼哼。

包拯看着展昭费了好半天劲才找出来的卷宗,也有些挠头——这是个什么案子啊,简直离谱。

“唉,展护卫。”庞吉好奇问展昭,“白少侠回天山派处理什么事情?”

展昭才想起太师似乎没看白玉堂收到的那封天尊的信,就告诉他,“天山派的一个弟子死了,挺有名的,叫岳成西,天山派十大高手之一,死在自己的书房里,一刀封喉,门还是由内而外反锁的。”

“死了一个徒弟而已,为什么搞到整个江湖都关心这事儿?”

“事关岳成西是已经学成,脱离天山派下山自立门户的弟子!”展昭道,“天山派最近貌似有四年一届的比武大会,天山所有的弟子都会比武分出一个排名。这个比赛是没有级别限制的,就算你是新入门的小徒弟也可以参加。比武最后赢的那个就是大弟子,日后有望继承天山派。天山派的排名在中原武林十分权威,而且每四年一届的比武都是盛世,会有很多武林人士来观摩。根据信上说,岳成西死前,还在书桌上留下了一句话:血染碧水潭,天山派必亡。”

“碧水潭”包拯将展昭找出来的卷宗放下,“这次要调查的案子,也和碧水潭有关系。”

“这个案子是不是杜撰的成分居多啊?”赵普打了个哈欠,“麒麟兽跑出来吃人,鬼信啊。”

“可是当日有人目击。”公孙将卷宗摊平。

原来这是一桩五年前的悬案。

碧水潭位于碧水山的半山腰上,是整个碧水镇最大,最美丽的一个水潭,水潭四周围有九条瀑布,沿岸红枫围绕。这里之所以著名,是因为传说中,碧水潭里住着一只麒麟。

碧水潭有麒麟兽这个传说都上百年了,最早在前朝就有人记载,说一个樵夫看到一只麒麟兽从碧水潭里探出头来换气,看到人就潜水走了。之后陆陆续续都传说有人看到过。五年前,据说有几个人途径碧水潭,谁知突然有麒麟兽从水里出来,将这几个旅人都吃掉了,整个过程被一个樵夫看见。樵夫跑去报官,官员派人来调查,只看到地上的血迹没见尸体。

之后,有客栈的人来报案,说几个外地商人途经此地住在他客栈,上碧水潭欣赏风景之后就再没回来。

官员想找水性好的人潜入水底查证,但谁敢啊?据说碧水潭深千尺,于是这案子就不了了之了。之后也没人敢再靠近这一片区域。

天山派虽然是几乎囊括了整个碧水山,但惟独这碧水潭空了出来,原因就无人知晓了。

但传说就是传说,这世上是不是真有麒麟这样东西,谁都没见过。

“会不会只是大点的猪婆龙?”公孙问。

“我也觉得有可能。”包拯也点头,“麒麟就太离奇了些。”

“就是。”庞太师躺在角落里揉肚子,“有麒麟就表示有貔貅,貔貅不能拉屎啊,可能么?”

众人都无语地看着自以为讲了个有趣的笑话嘿嘿笑个不停的太师。包拯很想对着他圆滚滚的肚皮戳一针,看看会不会漏气。

只有小四子很给面子地笑得前仰后合,扑过去揉庞太师的肚皮。太师就去挠他痒痒,他想要个孙想得都快做了病了,可惜,一个儿子一个闺女,谁都不给他生第三代,只好拿小四子解解馋。

“大人。”

这时,赵虎撩开车帘子,跟包拯说,“到了熙州府了。”

展昭等人都探头往车外望,一眼看到西边高耸入云的山峰。

“难怪叫小天山了。”赵普点头赞叹,“这山真够高的”

碧水山上的确有好大一座山庄,通向山庄一条蜿蜒的山路上,竖着一扇巨大的山门,门上“天山派”三个字威武雄浑,很有气势。

只是这块原本红色柱金色顶的山门上,挂着白绸子,还有两个写着“奠”字的白纸灯笼。

赭影和赭影奉命先进城查探,这会儿也回来了。

赭影站在窗外告诉众人,“天山派昨天又死了两个人!”

“什么?”展昭纳闷,“谁?”

“一个叫燕林,一个叫徐飞”

“燕林?”展昭愣了愣,“是雁荡山的那个高手燕林么?还有那个徐飞是哪个?”

“燕林正是雁荡山的东派高手,是来观摩几天后的排名大战的。据说他是掌门陆峰的好友,每次都来看比试,但今年尽然横遭厄运。徐飞是燕林的师弟,他俩是到天山派的第一批客人。两人的尸体被发现的时候,浮在碧水潭上,也是一刀封喉。”

众人面面相觑——真的血染碧水潭了啊。

“那么白玉堂呢?”展昭探出头到车窗外面,问赭影,“白玉堂在哪里?”

话没说完,就感觉身后有人戳了戳他,一个凉冰冰,在展昭听来却挺顺耳的声音慢悠悠说,“白玉堂在这里。”

第24章 【狮子林】

展昭回过头,就看到白玉堂背着手站在他身后,没拿刀,穿着一身白色的便装,身后还跟着个白白净净看着特别机灵的圆脸盘子小丫头,手里捧着个篮子,好奇地瞧着展昭。

展昭瞬间有些尴尬,抓了抓头。

幸好这时候窗户后头小四子飞扑了出来,“白白!”

小四子个子矮,还胖乎乎的本来就头重脚轻,这一下冲得猛了,直接从车窗就跌了出来。

展昭赶紧伸手一把抓住他衣服。

同时,就看到白玉堂身后那个胖乎乎的圆脸盘子丫头已经到了跟前接住了小四子。

展昭微微一愣,暗赞一声——这丫头好快的身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