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洋人走后,袁锦瑟就热情地拉着乔霏的手,要给她介绍今天刚认识的朋友,“我一问,还真巧,他们原来都是坐船去美国读书的,大家今后也有照应啦!”

“还是锦瑟厉害,上船还不到一天呢,就结识到这么多同乡。”乔霏佩服的语气让袁锦瑟大为得意。

袁锦瑟也是万中选一的公费留学生,她比乔霏还要难得,因为她是六十三人中唯一一个攻读美术专业的艺术生,一身艺术家的浪漫气质,待人热情爽朗,还略带了一些小姑娘的娇纵任性,是个很招人疼爱的女孩子。

“我这不是无聊嘛,你也不过来找我玩儿,是不是又闷在房间里读书写字了?”袁锦瑟笑道。

袁锦瑟也是官宦之后,十里洋场上的名媛千金,之前与乔霏虽算不上要好,但也是自幼认识的,如今都是独在异乡为异客,难免生出了几分惺惺相惜的感受,关系一下子较从前热络了不少。

乔霏抿嘴直笑,“你若是还喊无聊,我岂不是得闷得长出蘑菇来了?”

袁锦瑟被她逗得笑弯了腰,“你明明是这么有趣的家伙,怎么老写些老气横秋的文章,真是怪哉怪哉!”

“什么是怪哉?是奇怪的意思吗?”。一个打扮有些怪异,皮肤黝黑的年轻女子凑上前来,说她打扮怪异,主要是她那一身大红大绿的热情打扮与华人女子的正统装束相差甚远。

“吓,原来是施小姐,真是吓了我一大跳。”袁锦瑟捂着胸口,竟有几分弱不禁风的神态。

“方才听你们在说什么怪,我便忍不住好奇啦。”这位施小姐的口音有些奇怪,有些像是南洋口音,一脸娇憨热情的模样,让乔霏为之莞尔。

“施小姐是南洋人,父亲在上海做生意,这一趟也是去美国留学的。”袁锦瑟为乔霏解惑,虽是笑着,脸上却有几分疏离的神色,“施小姐,这位是我的同学乔小姐。”

袁锦瑟向人介绍乔霏,向来都是连名带姓,这样的生分的介绍还是第一次。

“MISS乔,你真是个美人儿!”施小姐拉住乔霏的手,一副自来熟的模样,乔霏还未如何,袁锦瑟的眉头却皱了起来。

“你才是个美人儿,简直就是甲板上众人瞩目的焦点。”乔霏依旧是笑,这位施小姐五官未必说得上多美,但身材匀称饱满,不似乔霏和袁锦瑟多少带着点江南女子的柔弱,她就如一只鲜嫩可口快要爆出汁来的水蜜桃,又穿得较一般的东方女性暴露,带着极浓的**气息,她似乎也很懂得自己的美在何处,衣着打扮充满了野性。

看得甲板上的男人们都是心头起火,口角流水,恨不得用眼神将她蔽体的布烧个干净,用后世的话来说,就是个十足的“辣妹”。

也难怪袁锦瑟不快,美人自古都是相轻的,袁锦瑟也是社交场上的红人,男人们眼中的娇花,可这么个侵略性极强的美人儿往她身边一站,立刻将原本放在她身上的注意力都分散了,她下意识地和乔霏站在了同一条战线上,一致对抗这个南洋美人儿。

在她看来,自己是有容貌有涵养的美人儿,而这位施小姐简直是俗气浅薄到了极致,偏偏懂得勾引那些男人的目光,让她好不气恼。

听到乔霏称赞施小姐,袁锦瑟更加不高兴了,拉着乔霏的手下了逐客令,“施小姐,我们要去吃晚饭了,你请自便吧。”

“吃晚饭吗?太好了,我也还没有吃,一起去吧!”不知道是不是在南洋长大的原因,还是她有意为之,施小姐竟像是天真烂漫地不懂看人脸色,十分热络地拉起两个女孩儿的手,气得袁锦瑟的脸色更加难看了。

“大家一块儿吃也热闹一些。”乔霏轻轻捏了捏袁锦瑟的手,“不过我们是去三等舱吃晚饭,那里空气不好,太委屈施小姐了。”

知道乔霏站在自己这一边,为自己说话,稍稍安抚了袁锦瑟的气恼。

可施小姐竟然像是铁了心要和她们混在一块儿,对去三等舱吃饭毫不介意,还颇有几分雀跃之意。

乔霏和袁锦瑟对视一眼,都有些无奈。

留学所费不赀,乔家这样处在金字塔顶层的家庭不会在意这一张头等舱船票的钱,可是乔家这样的家庭毕竟是少数,大多数的学生家境都不可能像她这样,即便有点儿钱也舍不得浪费在船票上,所以住在三等舱的留学生数量最多。

在临行前,大家就约好了上船的第一顿晚饭要一块儿吃,为了照顾大多数的留学生,聚餐的地点定在了三等舱,不是乔霏请不起大家吃好的,而是出来留学的都是心高气傲,自尊心极强的,极细小的举动都可能伤害了他们的自尊心。

“清如先生,你们来了!”一个戴着眼镜的瘦弱年轻男子挥手招呼道。

“你这样喊我可是别扭极了,”乔霏嗔怪地笑道,“早和你们说过了,叫我清如或是乔霏就好了。”

那年轻人不好意思地搔搔头,“这不是习惯了嘛。”

“为什么要喊MISS乔‘先生’?她不是女孩子么?”施小姐在一边瞪大了眼睛,十分好奇。

“想来施小姐是在南洋呆久了,不晓得我们华夏的礼数,‘先生’可不仅仅是称呼男子,也是对有学问者的尊称,不过像施小姐这样的人不知道也是正常的。”袁锦瑟的话真是夹枪带棒,让乔霏都微微皱眉。

施小姐自然也感受到了,嘟起丰厚的嘴唇,说话倒也直接,“MISS袁,你为什么讨厌我?”

那施小姐本就生得风情万种,如今这似撒娇似怨怪的一句话,更让在场的男人看得心中一荡,乔霏甚至清楚地看见眼前那个瘦弱男子情不自禁咽口水的模样,心里只觉得好笑。

袁锦瑟没料到她会这么直接说出口,当下只觉得十分难堪,“我没有讨厌你。”

只是这话连她自己都觉得没什么说服力,脸上的薄怒任谁都看得出来。

“施小姐想太多,像你这么可爱的人儿,袁小姐怎么会讨厌你呢。”乔霏打着圆场,“大家也饿了,咱们还是先吃饭吧,边吃边聊。”

乔霏自中学起就是有名的学生领袖,又经过觉醒运动,她的声望在国内达到了最高点,在这艘船的留学生中她是当之无愧的领袖型人物。

除了一些之前就已经相熟的同学之外,其他人还是比较习惯喊她为“清如先生”,虽然她自己也觉得别扭,但有些人实在纠正不过来,她也只得应了。

在觉醒运动中,她所展现出来的勇毅坚定和爱国热情,让所有人都对她敬慕有加,而在实际相处中,她身上温和亲切,平易近人的气质,也让在座众人如沐春风。

她是一个不会给人压迫感,不带侵略性的女子,说话不拿腔作势,柔柔软软的就自然有一股让人信服听从的力量。

虽然心中疑惑不满,但是乔霏开口了,施小姐也只得乖乖坐了下来。

这一船的留学生们虽未到齐,但也来了大半,聚集在三等舱狭小拥挤的餐室中,光线虽然昏暗,食物虽然粗陋,气氛却无比热闹。

施小姐很喜欢这种气氛,立刻就与男学生们熟络起来,打情骂俏的,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力。

袁锦瑟在乔霏身边冷哼一声,“这位施小姐言行举止实在不像女学生,穿的衣服更是给我们女学生丢人。”

乔霏笑笑,却关心起另一位同来的女同学,“周萍呢?”

“她晕船,晕得很厉害,从开船起就吐到现在,再吐下去怕是连胆汁都要吐出来了。”周萍的同学高祁皱着眉,难掩担心。

“怎么不早说?”乔霏急了,立刻就要去看她。

“别急别急,”高祁一脸为难地拦住她,“周萍不让说出去,你若真要看她还是等吃完饭吧,不然她又得怪我了。”

“是啊,周萍方才还叮嘱我们,不许我们张扬,”周萍另一个同学鲍国压低声音道,“苏志存在照顾她,暂时没什么问题,还是吃完饭再说吧。”

第一百四十一章 科学救国

“同学们,同学们,”带头的男学生敲打着勺子和碗,打断了正在吵吵嚷嚷的学生们,成功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力,“大家静一静——”

“我们今天有缘坐在一艘船上,去往西方学习先进的文化知识,我们先让清如先生和大家说几句…”

留学生们纷纷鼓掌,在这样的年代,年轻人在一块儿,特别是有知识有文化的年轻人,总喜欢忧国忧民,希望能为自己的国家做些什么。

“我与在座诸位一样,都是第一次离开家独自到那么远的地方去,此刻的心情很复杂,既有对家乡亲人的眷恋,又有对未来的不安和期待。当然,更多的是激动,我恨不得化身为一块海绵,将西方的先进文化知识全都吸收过来,再全数交给我亲爱的祖国。我离家的时候,曾祖父对我说了一句话‘士不可不弘毅。任重道远,仁以为已任’,我与诸位共勉。”乔霏顿了顿,想起离家时,乔老太爷和陈松那欣慰期待,但却极力掩饰着惆怅的眼神,她的眼眶中就不受控制地浮起了泪水,声音也略带哽咽,

“请容许我为诸位讲述我方才的一个小遭遇。因为好奇我到了底舱锅炉房,在那儿遇到了一个华人劳工,仅仅因为不小心撞到了一个洋人水手,便被洋人殴打得满脸是血,我上前制止,洋人轻蔑地看着我扔下了一张一美元的钞票,那个劳工立刻爬过去将钞票收好,还不住地磕头道谢,洋人指着他哈哈大笑说,‘看吧,这就是和狗低贱一样的华人’!…”

“砰!”一个年轻人瞪大眼睛拍案而起。

但凡一个有血性的华人都无法承受这样的侮辱,何况是这些血气方刚,刚刚经历过学生运动的年轻学生们,当下就坐不住了,恨得咬牙切齿的。

他们希望这一切都是胡编乱造的,可是在国内的遭遇,也让他们清楚地知道在洋人眼中华人的确是一点儿地位也没有。

“这就是我们华人在这个世界上的地位,”乔霏言辞沉痛,“我们的国家为什么还不强大起来?什么时候才能强大起来?我们这些华人什么时候才可以昂首挺胸地走在路上,不被人嘲笑欺辱?我没有太多可说的,只希望我们永远都不要忘记我们出国留学的初衷,永远都不要忘记在船上经历的事,永远记住八个字‘学以致用,报效祖国’!”

“学以致用,报效祖国!”

这些看上去十分平凡不起眼的学生们端起手中的碗,以汤代酒,强忍住心里的沉痛和泪水,坚定地低喊着。

因为国家和民族的悲惨命运让这些远渡重洋的学生无比渴望民族崛起,国家富强,也正是因为相信科学能救国,他们才决意到西方学习以报国,虽然这个年代已经不会再谈什么“师夷长技以制夷”了,但是骨子里多少还是存有这方面的意思。

晚饭草草结束后,学生们继续在餐室高谈阔论,对政治向来不关心的袁锦瑟不免觉得乏味,加之三等舱餐室的条件着实不好,阴暗闷热,空气中弥漫着汗臭味,她不由得皱眉露出了嫌恶的神色。

不过没有人注意到她,所有人的视线都集中在乔霏身上。

在所有人都怀着满腔热情的上船第一夜,大家都无心风花雪月,只谈雄心壮志报国热情。

“科学真的能救国吗?”。

觉醒运动风潮刚过,这一场轰轰烈烈的学生运动,几乎将全国的学生都卷入其中,就算是再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学生也多少参加过学生运动,他们亲眼所见政权掌握在握有重兵的军人手里,无论是科学还是书生在强权面前似乎都不堪一击,唯一可以给他们安慰的就是“觉醒运动”激发了全社会的力量,但最终推翻徐又鸣政府还是靠联军真刀真枪地在战场上拼杀,如果科学可以救国,那么通过什么方式才能达到科学救国的目的?

“科学是什么?我认为科学不仅仅是器技,还包括了科学理论和科学体系,既指自然科学,也指社会科学,更加注重科学的方法,也就是观察和实验,还有就是尊重客观规律的理性精神。我们常说的科学救国,其实强调的只是科学的实际应用,说白了应该是科工救国,只偏重应用科学,这一点光看我们在座诸位就明白了,除了我们几个少数派,诸位学的都是应用科学。但我认为科学应用为枝节,而根株在于理论,如果我们没有坚实的理论基础,科学就永远没有进步的可能,想要有什么新发明新应用更是不可能的。”乔霏始终认为,华夏之所以落后根源就是科学基础理论的落后,没有坚实的理论基础,技术不可能革新。

“可是我们没有先进的技术,造不出武器根本就不可能把列强赶出我们的国家,光有理论空谈又有何用?”这是社会上的普遍观点,也是大部分留学生有志于应用技术的原因。

“我们要学造枪炮,就得先学冶金炼钢,要有先进的冶金炼钢技术,就要有深厚的物理化学功底,物理化学虽然是理论基础,但它的每一个小小进步,都是一次技术上的飞跃。我们只学表面的技术,不学深层次的基础,那不过是一味盲从洋人,毫无自己的创意,求学问的途经梗塞到如此地步,长此下去,何以图存?”

“可是理论研究比科学技术要困难得多,我们已经落后太多了,就算投入再多,理论也不可能这么快突破,付出的和回报的,根本无法成正比。”

“不错,就算目前是拾人牙慧,我们也得先将这些技术学到手。”

“是啊,我们的国家到了这个地步,只要有一丝救国的希望,都要试一试。”

众人纷纷热烈地讨论着。

“话虽不错,投身科学,振兴实业,救亡图存,但是从救国的角度来认识科学的价值,过分重视科学的社会功能了,这两个字不应该承担过多的负载,带有这么强烈的功利主义色彩,这就违背了科学的本性,反而限制了科学的发展。英美列强的科学从未因为救国而研究,反倒有不少是实际生活或商业需要,整个社会都有适合科学扎根的土壤,这株苗才会茁壮成长,揠苗助长终究是不科学的。”

乔霏的话让众人再度愣住了,这实在不像是刚才那个鼓励他们“学以致用,报效祖国”的清如所说的话。

“科学不能救国,那什么才可以救国?”

“不是科学不能救国,科学是救亡图存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工商实业可以救国,乡村建设可以救国,平民教育可以救国,训练新兵可以救国,自上而下全方面的改革才可以救国,不可能只依靠某个领域某件事某个人,有这样的想法,本身就是不科学的。”

一旦一腔执念地陷入科学救国的幻梦中,在发现现实破灭的时候,反而更容易迷失自己,与其让他们在那个时候找不到方向,倒不如在这个时候就让他们思考清楚自己的将来。

众人陷入了沉思。

“MISS乔在说什么?”施小姐一脸茫然,悄声问坐在自己身边的男同学。

“救国。”纵然眼前是个美人儿,但心灵受到震动的男同学无暇多理会她。

比起袁锦瑟的对政治不感兴趣,施小姐简直是对政治无知了,她在南洋生活多年,庄园生活惬意而单纯,后来在上海也不过呆了半年时间,虽然经历了“觉醒运动”,可也只觉得热闹好玩,天天上街喊口号的,根本不懂得什么救国、**,乔霏在台上说了这么一大通话,她自然是懵懵懂懂,只觉得乔霏虽然看上去柔柔弱弱的一个小女孩儿,说话的时候却能吸引这么多人认真地听,实在很厉害,但是内容却让她大感无聊,若不是这里的环境太差,她恐怕当场就要昏睡过去了。

“如果不是真心喜欢我们所学的专业,我们也不会远渡重洋去美国了,”一个柔柔弱弱的声音从人群中传来,“我爱国,也爱科学,就算科学力量微薄不足以救国,我也愿意尽自己的全部力量去学习去工作去研究,这一份力量虽然微薄,但对国家有利,就应该去做。”

“说的好!”有几个男学生带头鼓起掌来。

“我以为科学不应该是属于一个国家的,而应该是属于全人类的,只要是对世界有利,我们都应该努力去学习去研究。”

“你怎么可以这么说?你忘了是谁送你出国的?你忘了国家还陷在苦难之中?”

“这不一样…”

学生们分成了两派,彼此争执不下。

但更多的人却是若有所思。

“周萍?”乔霏吃惊地望向那个脸色苍白的女孩儿,她的男朋友苏志存正站在她身边一脸呵护地搀着她,“你的身体好些了么?”

“我没事儿,只是方才有些头晕,躺了一会儿就好多了,”不习惯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周萍有些局促地小声说道,“听说先生在演讲,无论如何我也要来听的。”

第一百四十二章粉丝

谁都想不到这个和乔霏同龄的柔弱少女周萍竟然是乔霏的忠实粉丝,自幼喜欢读书的周萍在《新思想》上读过清如的文章,当时就对这位不知是何身份的清如非常仰慕。

后来她的学校邀请乔霏去演讲,她演讲的风度和见解,让这个少女思绪澎湃,激动不已,像着了迷一般,四处追随自己偶像乔霏的演讲,只要错过一次便懊悔不已,衣着打扮和言行举止都极力模仿她,不但拥有乔霏所有的作品,就连报纸上有关乔霏的新闻她都不放过,一一剪下珍藏。

当初乔霏遇刺的消息传出,周萍悲痛得连饭都吃不下去,哭了好几天。

两人不是一个学校的,若不是这次同来美国,乔霏根本就不认识这个小粉丝,但自从见面之后,周萍就始终把自己当做乔霏的学生,眼中全是崇拜,一口一个“先生”地喊着,不亚于后世的追星族。

乔霏有些别扭,若是别人也就罢了,偏偏她还真知道周萍今后的成就,别看她长得清秀柔弱,后来却成为一个十分有名望的核物理学家,蜚声海内外。

而她身边那位同学恋人苏志存,也是她将来的丈夫兼同事,两人共同参与了震惊世界的绝密武器计划,这一项绝密武器计划集合了世界各国最优秀的科学家,两人的学术地位可见一斑。

不过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乔霏这个工作狂对同样一心扑在学术工作钻研上的周萍也很欣赏,简直是惺惺相惜,相见恨晚。

对袁锦瑟这样社交名媛型的女孩儿她还带着礼貌的客套,但是对周萍这样的女孩儿,却是真心交往的,尤其是被她那双清澈热烈的眼神望着,好在她是个女子,若是个男子还真是会受不了。

周萍出身于乡绅家庭,她的父母开明,提倡男女平等,父亲也是一个**党,还特地在家乡兴办了小学校,父亲任校长,母亲任教员,一家都是**的追随者,对这个聪明伶俐的女儿也是自幼悉心栽培,更是亲手送她出国留学。

只是她的家境毕竟不如乔霏这样的富豪家庭,买的也只是三等舱的船票,三等舱的环境十分糟糕,不仅阴暗拥挤不通风,还充满了酸腐的恶臭,汗水的味道夹杂着呕吐物的味道飘散在空气之中,这样的环境中,就算是不晕船的人也会被熏晕。

最可怕的是三等舱不分男女,全都混杂在一块,周萍虽有男朋友照顾,可一个女孩子在这么多大男人之间躺着,还是多有不便的。

乔霏见状就劝周萍到自己的房间里睡,头等舱的房间不仅大,还是套房,连床都是超大的双人床,住下一个周萍根本就不是什么难事。

可是周萍性子清高倔强,只觉得自己会影响了乔霏饮食起居,哪里肯答应,后来她吐得实在厉害,别说是饭了,连水都喝不下,整个人憔悴得脱了形,她的小男友才心疼得不顾她的意愿,硬将她送到了乔霏的房里。

“先生,真是麻烦您了。”周萍一脸惶恐和歉意地躺在床上,始终不敢相信自己竟然可以与偶像共睡一张床。

“你别想那么多,快闭上眼好好休息。”乔霏朝她笑了笑,穿着睡袍披着外套继续伏案写作。

也许是因为头等舱的环境好过三等舱太多,又或者是因为已经渐渐习惯了航行的生活,虽然船依旧在海上颠簸,但周萍的恶心呕吐感渐渐好转了,精神也好多了。

她望着昏黄灯光下,时而翻阅书籍,时而闭目沉思,时而奋笔疾书的乔霏,眼底全都是崇拜和仰慕。

“先生,是不是我在这里打扰您了?”周萍怯怯地说,都这么迟了,乔霏依旧没有要睡的意思。

“怎么会?你想太多了,”乔霏从书本上抬起头来,“你尽管放心睡吧,现在还没到我睡的时间,就算躺下去也睡不着。”

乔霏每日睡得极少,据周萍估算不超过五个小时,却丝毫不见疲态,当她在船舱里昏睡的时候,她在外和人寒暄应酬,晚上的舞会也常常参加,尽兴归来却从不倒头便睡,夜深人静时,还要伏案几个小时。

周萍又崇拜又羡慕,如果自己也有这样充沛的精力,便可以花更多的时间在研究上了。

乔霏一回头正好撞上周萍亮晶晶的眼神,莞尔一笑,“是不是睡不着?”

“大概是白天睡得太多了。”周萍从船上坐起来羞涩地笑,“这几天日夜都躺在床上睡着,什么事儿也没做成。”

“既然睡不着,就聊聊天吧。”乔霏放下笔,坐到床边揉了揉眉心。

“先生,你说我们的国家会好起来么?”周萍不想放过每一个可以向乔霏请教的机会。

“会的。”乔霏斩钉截铁地说。

“那什么时候才能好起来呢?”小女孩儿的眼里全是茫然。

乔霏轻叹了一声,没有回答。

“我们的学校拥有全国最好的物理实验室,但却没有一件像样的设备,用的全都是国外淘汰不用的落后二手设备,没有好的设备我们怎么做实验,怎么做研究,怎么出成果?出不了成果,科技不能振兴,国家只会越来越落后。可是我也知道国家根本拿不出钱来投资实验室,老百姓吃饭要钱,打仗要钱,列强盘剥我们也需要钱,最后漏到科学教育上的钱少得可怜。我只看到一个没完没了的恶性循环,”周萍的脸上有着悲观,“虽然我们嘴上喊着报效祖国,可是如果一直这样下去,我们就算回到祖国也不能发挥自己的最大作用,反倒会荒废自己,夜深人静时,我想想真的觉得很迷茫,我爱我的祖国,可却不知道该怎么去爱她。”

他们这些留学生虽然嘴上喊着报效祖国,可心里却是毫无底气的,国内的研究条件逊于国外太多了,关于未来他们根本不敢去想。

乔霏默然,她知道这些情绪激昂的公派留学生们最后回到祖国的不到十分之一,而且绝大多数泯然众人,根本没有发挥自己的作用,反倒是最后留在国外的学生们,有许多取得了耀眼的成就,虽然他们终身没有回到祖国,却为华人争了一口气,至少证明华人不是洋人眼中的窝囊废。

打退倭国后的华夏,已经是千疮百孔,**党又被保皇派阴谋分裂,最终复辟成功,华夏国力孱弱,内乱不休,科研环境恶劣,更不会吸引这些优秀的人才归国。

“如果有一天,我们的国家好起来了,虽然依旧贫穷落后,但是总算可以不受列强的任意欺辱,政局也稳定了,你愿意回国为建设祖国尽力么?”

“那是自然!”周萍的眼睛亮了亮,“先生你会回去么?”

“我一定要回去的,只要我的学业一成,就会立刻回去,哪怕我的力量微薄,我也会竭尽所能。”乔霏十分坚定,“就算国内形势再艰难,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周萍窒了窒,一脸惭愧,“我的境界逊于先生太多。”

“那怎么一样?”乔霏摇头笑道,“你学的是物理,自然应该拥有最好的学习、实验环境,才能学到真东西真本领,你若和我一样学个三五年便回国,那不过是皮毛而已,对国家对你个人来说都是损失。我却不同,我立志为民发声,早学成一天,便能多为国为民做一些事。你一定不要忘记,科学是没有国界的,”她顿了顿,“但是,科学家是有国籍的,如果有一天你成了一个知名的科学家,也请千万记住,你是一个华人。”

“我明白了。”周萍忽然觉得有一阵酸意涌上鼻头。

一个多月的航行很快到了尾声,乔霏本来就是个很容易与人打成一片的人,最大的收获就是厚厚的一叠名片,其中不乏她感兴趣的人物。

她虽有志愿改变国家的命运,却也知道华夏的命运符合历史发展的规律,固然有偶发因素的影响,但一个人想要改变整个国家的命运是不可能的,哪怕她拥有先知这个作弊器,她所能做的只是在最坏的事实中选择最好的策略。

近百年来华夏闭关锁国的政策让如今的华夏落后的不止是军队和政治,更重要的是民众的素质,包括身体和思想,农业落后,工业落后,科技落后,教育落后,几乎各行各业都是千疮百孔,而世界却在日新月异地发展着,基础差、底子弱的华夏便是快马加鞭也难以赶上。

科技落后,冶炼金属的水平不行,就造不出好钢铁,更造不出好枪炮,不仅质量不行,数量也太少,士兵没有经过严格训练,与武器的配合度也有问题,甚至不会使用新型枪械,军队的战斗力自然也落后了,打不过列强,无法保家卫国,便只能任人鱼肉宰割。

而倭国的国力却胜过华夏太多,他们比华夏更早开始学习西方,经济和科技发展迅猛,军队战斗力也随之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