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不留在这里,更不能走,自己还得进去。那里有自己的知己朋友,那里有自己的亲人兄弟。

他提起自己夹棉长褂的前襟,右手“摄魂死封铃”的刃边随手一划,整幅的前襟落下来。然后他同样割下了整幅的后襟,长褂变作了短袄。他知道这趟再进去就肯定是一场硬架,他这辈子都没打过架,虽然学了些本事,可是生性懦弱善良,人家凶的他不敢打,人家弱的他不忍打。可是今天不打不行了,他这是要救人,他这是要补救,他是要挽回自己这辈子最大的一个错误。

“呦,割袍断义呢?”正门里传来一句甜得有些发腻发烘的女人声音,让人觉得就像是王大年猪油糕的糖馅噎在了喉咙口。

秦先生心中一紧,脑门有些发麻,眼睛也有些发朦。二十多年了,他魂迁梦绕了二十多年呀!这声音,还是那么甜美细润,二十多年的时光竟然没有让这声音有一丝趋老的迹象。

秦先生发朦的眼睛闪过一丝泪光,但这泪光瞬间即逝。一个身着宽大袍服的身影出现在宅子往里的第二道建筑轿厅的门里,那身影有些模糊,因为两厅间的院道中无缘故地起了一层轻雾。

“侬骗我格!”秦先生的嗓音竟然有些哽咽,所以只能勉强吐出几个字。

“对不起,所以你走吧。”女人的对不起说得很轻松,声音也依旧甜腻,但甜得有些勉强。

“行呢!”秦先生的语调有些象在哀求,“把吾带他们一道行出,不然吾作的孽太堵(大)格。”

“对不起,那样你也走不了。”女人的甜腻声音有了些冷意,不再像糖馅,而象是块冰糖。

“侬到底是啥人?公主?还是王妃?”秦先生依旧好奇,他想知道一个骗了自己二十多年的到底是个怎样的女人。

“你要是现在离开,这辈子你都叫我小枫。你也可以进来,但从此要跪下叫我声太后。”女人的声音有了些傲慢。

“太后?难得,你一个太后竟然会屈驾骗我这江湖的浪荡子二十多年。”秦先生说的话突然变成了不大规范的北腔官话,声音变高了,也变得有些激动,脚下也不由地朝前迈了两步。“我这老朽的山野村夫,本来是跪不下也不懂怎么跪,但我今天还是尽我能力跪你一下,我求你让我带走他们,他们只是些忠厚匠人,对你们没什么危害。”

“咯咯吱,”那女人的笑声有些怪异,像是在咬什么东西一样,这让秦先生有些困惑。“你这人怎么迂腐成这样?你想要是对我们家没危害,我会费劲让你在他们家窝上二十多年?”

“那你就看在我二十多年为你做的那些事情放他们一把。”秦先生依旧在哀求。

“你二十多年做的事只是为了回报我,我不欠你。”女人的声音很冷了。

“可是今天他们是我带来的,这件事不能算是回报你的,你不能再让我作这把孽了。”秦先生的语气有些急了。

“所以我让你活着离开。”女人的声音竟然能又冷又甜,就像冰镇的酸梅汤。

秦先生似乎没什么话可说了,他重又用吴语腔调喃喃地反复着:“求侬个,吾给侬跪落个,求侬个,嗯吾给侬跪落个……”

秦先生一边说着,一边真的往前迈步弯腰屈膝要跪下。就在他的身子还没完全跪下,也就是身子呈一个百米起跑的状态时,突然间,身子陡然纵出扑向轿厅门口的那个身影。可他的身体刚跨进正宅门的门槛里面,迎面四道黑色的暗光朝他飞过来,速度就像是强弓发出的箭矢。

秦先生没有后退,他将手中的“死封铃”迎了上去。并不是他不想退,是因为他将要跪下时,眼睛的余光让他知道门外两边的石鼓在动,他不知道那会有什么作用,但他知道自己要再回到门外肯定会有后果,所以绝不能再被面前的“箭矢”逼回去了。

那“箭矢”是四只瞿雎,也就是秦先生认为的蜡嘴。秦先生的铜铃当然是伤不到它们的,因为在铜铃距离它们还有一尺多远时,它们就变向四面散开了。秦先生没有止步,蜡嘴散开正好将前面的路让开了,他要继续往前冲,冲到那里揪出那个恶毒女人。

他不知道自己当年到底是被什么鬼迷了心窍,四十多岁的人也算修道半世,竟然在一夜之间就把自己的心和命都交给这个女人。并遵照她的意思在鲁家呆了二十多年,每过一段时间将自己所听、所见、所学都通过别人转叙给她。而且今天自己还为她将鲁家人带到这宅子里来,因为这女人让人带话,说要见识一下鲁家人的真正身手,并且保证不会伤害到他们。

秦先生有些痛恨自己,自己还算个辨阴阳弄鬼神的,怎么就辨不清个人?为什么鲁承宗说的那些话自己没一句相信,一个如同血肉兄弟的人,就因为他的话如同神话传奇,自己就一句都没听进去。而这个女人,二十多年没对自己说过一句真话,自己却从不怀疑。他的牙关咬得紧紧的,他的心中在发狠,一定要揪住她,只有揪住她,才能保住兄弟亲人的性命。

蜡嘴鸟散开并不是让秦先生过去,而是要将秦先生围在中间。所以秦先生只往前多迈了一步,就再也不得向前了。一只蜡嘴啄在他挥出的胳膊上,棉褂袖子多了个绽放出大团棉花的洞口。两只蜡嘴,一个落在他肩头,一个抓住他后背,他使劲将它们甩去,他不能让这些扁毛畜生有对他头颈部下口的机会。蜡嘴的爪子抓破棉褂的声音不大,就如同锋利的刀子切破衣物那样没太大的声息。还一只蜡嘴的爪尖在他脸庞上一带而过,这让他对蜡嘴爪子的硬度和锋利有了最彻底的体会。

蜡嘴的爪子从秦先生的脸上划过,那除了彻骨的疼痛外,还有一丝难以忍受的冰寒,像是一根细长的针直刺进脑髓。这瞿雎因为喜食毒物和尸脑,久而久之已经变得腑脏皆剧毒,骨爪硬如铁、寒如冰。

秦先生还没来得及打个寒战,啄破袖管的那只已经在空中绕了圈再次扑下。秦先生只能退。可那蜡嘴眼瞧着一扑不中,马上横翅膀转方向进行二次的追击。其他三只鸟也鱼贯而下,秦先生还是只能退。

已经退到门槛边上了,再要退就又被逼出去了,而且外面左右两面的一对石鼓刚才也动了,不知道是什么杀着扣儿候在那里呢。

可是不退不行,这个一辈子没打过架的风水先生一时之间是应付不了这些扁毛畜生的,而且脸上伤口的疼痛,棉褂布料的撕裂声都让他慌乱无措。

秦先生是摔出正门的,他倒退着的脚步绊在门槛上面。正门虽然是开着的,却好像另有两扇紧闭着的无形大门,鸟儿们没有越出门框外一点点,全都翻翅横挥,调头飞回。

秦先生躺在地上,两股粗重的风声从他身体上方交叉着相对而过。秦先生定睛看去,是那两只半人多高的石鼓,此时的石鼓不是立在那里,而是悬在梁架上,悬挂石鼓的不是绳子链子,而是两根树干。不知这海碗粗细的树干中是否有什么奥妙,反正那对石鼓在这树干的悬挂下如同钟摆一般来回摇摆。

秦先生手脚并用地从石鼓下方爬出来,这对石鼓让他冷汗直冒。谁的头顶挂着这样一对大石鼓摆来摆去都会害怕。还有他想到,幸亏自己是摔出宅门的,要是站着走出来,被这两只石鼓一拍,肯定是个骨断筋折。

秦先生从石鼓底下爬出后,那对石鼓便一下停住,紧贴住两边门廊墙壁斜挂着,静静地候着下一个目标。秦先生知道自己肯定是刚才摔在这对石鼓的弦扳上了。

宅门里冷笑了两声,秦先生苦笑了一下。

胡乱冲了一把,结果是衣破脸伤,连滚带爬地被赶出来。要不是运气好,自己可能还要死在这对石鼓下。秦先生不知自己应该庆幸还是应该沮丧。哎,对了,这石鼓叫什么来者,秦先生在脑子里翻腾,好像听鲁承宗说过这种机关叫做“鼓自撞槌”,是用来封退路的。这种扣子一落,就是务必要赶尽杀绝的局势。

自己这一进去,那位红颜知己也没准备放过自己的性命,那她又怎么会放过里面那几个人?

秦先生用手指摸了摸脸上的伤口,从手感上可以知道伤口的肉已经朝两边翻开。他将沾了血的手指在嘴里吮了一下,血腥的味道让他的目光变得越发地坚定。然后他又将沾了唾液的手指在山羊胡上捻了几下,将须尾捻得更尖更翘。

他将“摄魂死封铃”交到左手,右手打开藤条箱的盖子。他抬高左手手臂,转动手腕,铜铃在手腕的带动下慢慢地转着圈摇摆。右手打开藤条箱盖后就放在藤条箱里没再抽出来,像一支暗伏的武器一动也不动。他开始有些轻轻的喘息,由于气温低,可以看到他嘴里喷出的白色雾气。步子却很沉稳,不急不缓地再次朝宅门里走去。

“咦!”,“咦!”,宅门里发出两声惊讶的声音。前一声肯定是因为秦先生再次向门里走来,后一声大概是由于看到了秦先生竟然也满目杀气纵横闪烁。

“一声天铃响,祖师摆道场,呒——;二声天铃响,请得天兵将,呒——;三声天铃响,妖魔鬼魂丧,呒——;天开日月同现,地塌阎罗升堂,呒——,罪心罪行罪人,污身污口污脑,呒——,自来报,自择程,呒——。魂来随铃转,魂来随铃转,呒——。”秦先生一边走,一边念念有词,他念的是“天师法”收魂铃的启口,从他嘴里出来的经文竟然是越来越清亮高亢。可随着他经文念出,他的喘息却在加剧,每念一句都“呒”的声深呼出一口气,他面前的白色雾气越发浓了,而他手中固死撞球的摄魂死封铃似乎偶尔有嗡嗡的轻微响声发出。

“鼓自撞槌”是封退路的,所以进去的时候并不动作。秦先生既然知道这坎面是个“鼓自撞槌”,那这道理肯定也曾听鲁承宗说过,所以他大步走了进去,没有丝毫迟疑。

进到门槛里才两步,依旧是那四只瞿雎飞扑过来,这一次秦先生没有用铜铃迎上去,他只是看着那四个扁毛畜生右手稍稍动了动。那四只瞿雎扑过来很猛,可散开也快。还没等秦先生的右手从藤条箱中取出来,他们就已经四散飞开了,并且远远躲开,有些痛苦地挣扎着,扑腾着。

“哼!”那个轻雾笼罩的身影发出一个让人冷得透骨的鼻音。

一阵响亮的呼哨声响起。秦先生知道这是训鸟人在催促鸟儿。可没用,鸟儿依旧扑腾,没理会这哨声。呼哨声变作一声一直不停息的长音,不知道这训鸟的哪来这么长的气,哨音竟然久久不断。

谁都不可能有这样长的气,就算是风筝上的哨口在空中也会有高低缓急的变化,也不能像这样一个调一直不变地吹这么长时间。除非他能换气。

是的,他肯定会换气。秦先生见过一个吹唢呐的可以一个声调吹得久久不停,那是因为他在吹奏的过程中,可以一边吹一边换气,这呼哨声肯定也是这个原理。

哨声终于又将那四只鸟聚到一起,四只鸟合在一处再次朝秦先生冲了过来。

第二卷 撕风裂冰 第十章 搔白首

可这次它们的速度明显慢了,而且越接近秦先生速度就越慢,不止速度慢,就连翅膀拍动的动作都有些无措和呆滞。

秦先生是个只学术不学功的人,这在南派道教龙虎山天师一脉是很少见的。幸好是教中几位老道给了点补救措施,教了他一些技击招术,并且给了他个“摄魂死封铃”,让他必要时按“天师法”收魂铃的招式舞动。收魂铃的招式并不是那么容易舞动的,这需要有充沛气息垫底。秦先生不学功,也就没练过气,但他学过讨巧的“大换气”法,通过快速大口的换气来弥补底气的不足。所以秦先生的喘息不是累,也不是病,而是在换气。你瞧他喘得越厉害,也就代表招式威力越厉害,越是不喘,则越是没用。

他那死封铃也并非真的没声音,只是那声音正常的人是听不到的。这就有些类似犬笛、蝶哨那样的东西,只有一些感觉特别灵敏的动物和有第六感的人才可以听到。而瞿雎就正好是这样感觉灵敏的动物,死封铃发出波形很平的声波刺激到它们,所以它们才会乱飞乱扑腾。而训鸟人的长哨音稍稍扰乱了死封铃发出的没有响声的声响,这才使瞿雎恢复了些可以操控的能力。

接近秦先生的瞿雎飞得有些昏昏沉沉,在离秦先生还有不到两步远的地方已经如同是在原地扑闪翅膀,虽然身体还悬在空中,却丝毫不再继续往前了。呼哨的声响明显弱了下去,就算会一边玩吹口一边偷换气,可这样长时间的用力吹气会让体力迅速下降。训鸟人现在已经有底气却无底力了。

秦先生的右手从藤条箱里拔了出来,面前这四只扁毛畜生在他面前挤着扑腾成一团,他是不会轻易放过这个机会的。

手臂扬,手掌张,一把亮闪闪的粉末弥漫开来,将那四只鸟包裹起来。那粉末不是毒粉,也不是迷粉。

秦先生游走市井江湖好多年,得不到别人认可的原因和这也有关系,他不懂怎么害人,他也不敢去害人。被一些达官贵人、财主枭雄养着捧着的术师方士一般都会几手旁门左道设局害人的招术,或者是会制一些特别的毒药、迷药或者是可以采阴吸阳延寿滋颜的春药。这些秦先生不会,就算会,他也不敢做也不忍做。所以说好人难得好报的呢,这世上并不缺有本事的人,缺的是有本事的坏人,能替满口仁义道德的那些好人神不知、鬼不觉地去做坏事的坏人。

那这粉有什么用?这是火粉,主要成分是磷,能够见风即着。龙虎山一派叫它“耀夜散”,江湖上也有叫它“焚三魂”的。

四只鸟儿刹那间变作了四只火鸟,挣扎惨鸣着往回飞去,直奔轿厅门口的那个身影直冲而去。呼哨发出一声接一声的怪音能明显听出破音和变调。四只火鸟没能撞到那个身影,就在离他还有两步远的距离,一下子全摔在地上。那样子就像是撞在墙壁上然后摔落。

掉落在地上的鸟儿在抖动抽搐,身上已经所剩无几的几根焦黄羽毛犹自冒着白烟。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怪味道,那是羽毛烧焦的糊臭和烤肉的香味混合在一起的味道。

“你还行,当年我没看错你。”那身影的声音这时才像一个正常人,可有谁知道,像她这样身份的人,拿腔拿调地说话才正常。如果她说的话像正常人,那反倒不合理了。除非她是由于突然、无措或是矛盾的情况下,才会脱口而出。

秦先生没有理会那人说什么,只是将手依旧放在藤条箱中,继续喘着粗气,步步稳健地朝前走去。这一刻他感觉自己渐入佳境,驱魂铃运转起来后,就如同箭在弦上,收不回来了,只能一路往下。虽然他可以不继续走下一招,但第一招“魂随铃转”已经重复了几回了。身上流转着的力量和气息让他从来都不曾想到,自己竟然也能如此的强悍和无惧。

秦先生走出了门厅,他已经站在两道建筑间的院道上。他可以看见轿厅门里站着一位绣衣拥簇的女人。那是个长了一张狐媚脸的老女人,总也要有四十多岁的模样。面庞上没有看到抬头纹和鱼尾纹,因为她脸的上半部分覆盖着一只金色的狸子面具,而面具没能遮住的是那双狐媚无限的眼睛。只须从能见到的容貌上就可以看出,这女人年轻时绝对是个能媚惑众生的胚子。

秦先生终于看清了女人的面目,他的气息猛然一顿,手中死封铃院道转动也明显缓了下来。他的嘴唇有些轻微地颤抖,半天才从颤抖的嘴唇间吐出几个字:“你老了!”

“你死了!”女人的声音如同一块巨大的冰块砸向秦先生。“放固套,‘搔白首’!”

秦先生并没有注意到女人说什么,他只看到女人薄薄的嘴唇开启时,口中左下颚缺了两颗牙齿,他心里在说:“难怪她的笑声那样怪异,也老掉牙了,可从面相上看,她怎么也不像五十多的人呀!”

俗语说,迂腐之人难动情,一旦动情似海深。这秦先生看着这老女人,竟然忘了自己的处境,竟然连女人说的什么话也未有一字入耳。

两家虽然都是摆弄机关消息、奇门遁甲的,但名称切口上却并不相同。不止他们两家不同,江湖上哪家都有自己不同于别人的一套切口。这是为了便于自家人之间交流,也防止别人听懂意思。

固套其实就是死坎面儿,女人看到活坎子在靠近秦先生时会出现错乱,不受控制。虽然她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但她知道应该用死坎面来毁了他。

“搔白首”,不管你是何年岁,一搔之下皆白首,就是说你在一搔之下就老了,活到头了。

这道坎面儿是二十八星宿位的“五指锥合罩”,从门厅、轿厅共六开间屋顶的青瓦凹道中,按倒数星宿位的顺序落下。“五指锥合罩”,也是清宫内侍所用暗器“血滴子”的前身,但它比“血滴子”更小,攻击速度更快也更隐蔽。所以有人说“血滴子”毁的一般是空技,也就是不懂技击的人。而“五指落合罩”毁的是练家。

已然皓皓白首的半调子练家秦先生,在那“搔白首”已经套口全张的情景下还在琢磨一个老女人的两个破牙齿,那他那颗已然苍白的首级还能留住吗?

被“天网罗雀”扣住的郑五侯竟然还能站立在那里,不但站在那里,他还在弯腰,难道他用脊背去抵挡天花顶上密密排列的九十九枝“凤嘴飞矛”,难道他的脊背真的能硬过龟衣。

“凤嘴飞矛”的矛尖闪着寒光,矛尾处的弹射竹片绷得紧紧的,在“嘎嘎”作响。郑五侯知道这东西瞬间就会要了他的命,他没有龟衣那样的脊背,但他要是不争取时间做点什么的话,倒是可以变成个刺猬样的脊背。所以他在使劲,在弯腰,他要争取在“凤嘴飞矛”射出之前钻出网眼。

就郑五侯这粗壮身胚能钻出网眼?不可能,那是绝对不可能的。那他是要干什么?他是要将水磨生铁刀杆钻出网眼。

郑五侯学的是圈儿刀,也就是“旋刀法”。这种刀法虽然没什么招法变化,但它也不是单纯地抓住刀杆旋转砍杀,这刀法中还有个小圈和双圈。这两个圈的变化不是依靠人的旋转来达到杀敌的目的,而是通过朴刀本身的巧妙设计和机括控制来实现的。

为什么郑五侯的朴刀是水磨生铁杆的,而不像一般人用的白蜡木杆或是枣木杆,就是因为这刀杆中装有机括。这把双刃朴刀又叫作“如意三分刃”,它的刀杆在刀刃与刀杆连接处可以脱开变做链条连接,在距离刀杆尾部一尺左右也可以脱开变做链条连接。完全脱开后的刀形有些像三节棍。传说中二郎神的三尖两刃刀能够拐弯伤敌,这刀就是据此所悟制作而成。当然,这刀也可以只脱开其中一处来使用。“旋刀法”中的小圈就是指单旋刀头或杆尾,双圈就是头尾一起旋动。

“如意三分刃”还有一个最毒的杀招,那是在旋身砍杀中遇到高手往外格挡时,可以突然脱开刀头或刀尾,改变砍杀方向,出奇不意地伤敌。

郑五侯心眼太实,刀法上太多变化他接受不了,所以鲁联和鲁承宗便在刀的设计上下了好多功夫,并请关外铁工奇匠任火旺精心打制而成,达到以刀设巧的目的,从而来弥补他技击招式上的缺陷。

你想,有谁会提防一把水磨生铁杆的朴刀会突然变软转折,会突然拐弯改变砍杀方向。让人更难想到的是五侯这样一副粗笨老实样会在拼杀中突然出阴招。只有对手想不到的,才是可怕的,才最有机会一击即中。

郑五侯看得出刀刃部分太宽,伸不到外面去,所以他弯下腰,将刀杆尾部伸出了网外。机括打开,尾部一尺多长的一段铁棍变做了铁链连接。虽然弯着腰旋转杆尾有些困难,但五侯凭借着身子的原地扭动,还是旋转起来。

这个旋转来得恰到好处,棍形刚刚施展开,“凤嘴飞矛”就下来了,真是如同雨点一般。大多的飞矛射在地面青砖上再高高弹起。还有一些矛射在没有被五侯刚才旋砍时劈碎的椅几上,几枝矛排列着,近距离、高密度地一起射入,和重物砸在这些椅几上没什么两样,顷刻间就让那些还算完整的椅几粉身碎骨。

其实挡走“凤嘴飞矛”的只需要舞动一个恰到好处实实在在的棍圈。五侯舞动的棍圈虽然不快,但其中的确有一个这样的棍圈,而且还奏效了。不但是射向五侯的飞矛被击打后飞溅开,而且旁边齐整整射下来的“凤嘴飞矛”也撞开一片,搅裹作一团。

一时之间,堂前间里是飞矛乱飞,木头碎片乱飞,地面青砖的砖屑乱飞。

旋转开的杆尾展开后是一个直径两尺的圆圈,本来足可以保护住郑五侯的身体。但是由于他是弯着腰的,所以他就尽量将旋转成的圆圈往上身那边靠。棍圈太靠头部了,五侯有些像沙漠里的鸵鸟,只顾头而不顾尾。两枝飞矛偷了个空划破了他的臀部。

“凤嘴飞矛”的扣子落尽了,飞矛散落了整个厅堂。一般这样密集的杀招扣子都是净扣儿,不会用浊扣儿。因为在这扣子之下,要么你是高人一早儿就解扣松弦收不住你。但凡你落在扣子之中,就很难有生还的机会。除非……对家的险恶程度是鲁家这些半身江湖半身工的人很难琢磨的。

郑五侯没感觉到臀部的伤口疼痛,那伤口给他的是一种麻痒的感觉。五侯斜眼看了一下脚步的几枝“凤嘴飞矛”,亮闪闪的矛头上有些蓝瓦瓦的颜色,他知道那是泡过毒的。自己中毒了,但这信息并没有让他慌张。中毒受伤对他来说已经不是第一次了,他有许多应付这种情形的方法。就拿目前这情况来说,他就有两条路好走。要么平心静气放缓血流气息,等别人来相助;要么想办法迅速挣脱裹在身上的“韧藤马鬃网”,去找人给他解毒。

是的,五侯有办法对付毒伤,可是他应该选择哪种方法呢?呆这里不动就虽然坚持的时间长,可是就能保证有人来解救他吗?挣脱马鬃网虽然可以短时间找到人解救自己,可是这样使血流加速、毒随血行,那会不会在他找到人之前就毒发无解救了呢?

这是两种很难选择的方法,但一个声音的出现让他想都没想就做出了决定。那声音是鲁天柳的尖叫声,这声音对于五侯来说就是赴死不回头的命令。

他没有将刀杆尾部收起,因为这样可以让朴刀变得短一点,以便在网里能调整过来。但他倒是直起了身体,他在直起身体之前先往前踏了两脚掌,将搭挂在身前的网绳死死踩住,然后才将身体往上尽力抬起。搭挂在身前的网因为少了两脚掌长度变短了许多,这样五侯的双脚与头顶成了两个支撑点,要将这变短的马鬃网撑绷开来。

“韧藤马鬃网”是牢固又带有韧性的,象五侯这样用头和脚将它撑绷开来是需要非常强劲的腰力的。郑五侯从小就在河上摇船背纤,到鲁家后他做的事是断木扛柱,这些使得天生神力的他更锻炼出一副骇人的好腰力。现在,他就要利用这骇人的好腰力做一件让人惊骇的事情。

“嘿!”郑五侯一个发声用力,“韧藤马鬃网”被郑五侯强劲的腰力绷扯得直直的,如同是高音的琴弦在“嗡嗡”作响。韧藤和马鬃编缠的网绳竟然被抻长了许多。

五侯再将刀头横塞到马鬃网的网眼里,刀杆搁在肩膀上。然后再次吐气发声,并将腰背力量施展到极限。与此同时,他右臂在刀杆上用力一个横砸。

“韧藤马鬃网”的确很结实,而且还具有一定的韧性和弹性。但不管什么绳子,在被抻长到一定程度以后,它的韧性和弹性就会急剧下降。而且不管多结实牢固的绳索,在纵向受到极大拉力以后,那它的横向承受能力就会变得很脆弱。从小就背纤拉绳拴缆系船的郑五侯对于这些是非常清楚的,所以他的方法也是最佳的。

扣子终于损了,“韧藤马鬃网”破了口,虽然不是太大的口子,但在五侯一阵刀割手拉下,也足够他钻出困境了。

钻出网的郑五侯感到一阵晕眩,他知道毒气运转了。他将已收作原状的朴刀刀杆撑住地面,稍稍定了一下神,便迈步朝墙壁走去。

这个本就实心眼子的小伙子是不是被毒坏了脑子,他要去帮助鲁天柳就应该上楼,他要找人解毒就应该想法子打开封口的门。可是他都没做,他是走向的墙壁,走向墙壁边那多出的那四根柱子。

第二卷 撕风裂冰 第十一章 柳叶落

小楼飞絮长,随性梯阶断。

颊面可怜破,只为阻柳下。

旋音,非是凡人听。

真个求死难,不禁尘满腔。

——生查子

郑五侯来到撑柱前面,将耳朵贴在柱子上,眯着眼仔细地听着。

这是干什么?这是“立柱”工法中的一种,叫“听隙”。造房子的时候,立起的柱子与梁椽之间的配合、与地基石座间的配合,连接柱与柱的横跨梁与柱子的配合,这许多的连接配合中有好多部分和方位是眼睛看不到或看不出的,所以为了辨别这些部分配合的好坏,就必须用耳朵听,这就是“听隙”的工法。这工法就是在一处柱、梁或其他部位敲击,在另一处将贴住壁听,然后根据听到的声音和木材的材质以及配合的结构方法,来判断这中间是否存在问题。一般的匠人只能跨一个点听,最多两个,而高手可以跨听多个连接配合点。

五侯此时就是通过柱子上的传音,从而判断楼上的情况。楼上早就没琵琶声了,刚才五侯与“吴钩”对决的时候,上面倒是发出一阵粗重东西砸在木地板上的空响。

而现在是什么情况呢?他通过柱子听到上面有一个他非常熟悉的脚步声,在躲闪腾挪,那声音和步法应该是在躲避什么。五侯的心放下了许多,身手依旧如此敏捷,说明了鲁天柳没有什么大事发生。五侯还听到另一个怪异的脚步声,那声音比鲁天柳的要笨重,但是十分迅捷,可以听出来,是这脚步在追逐拦阻鲁天柳的脚步。

五侯没有多想,他从圆筒形的竹篓里拉出了一根绳子,一根极富弹性韧性的绳子——捻股牛筋绳,他要将绳头两端各挂在两根柱子上。这捻股牛筋绳是立柱时用的定直绳。竖起的柱子要保证是笔直不歪斜的话,就必须经过多次调整,用这绳子四面将竖起的柱子固定住然后调整,既可以保持柱子不倒,而且在调整中推拉垫移都不需要解开绳子,因为绳子是有弹性的,只需要直接推动那柱子就行。明朝无名氏修撰的《新工智物说》有记载:西地匠使筋带竖杆柱,力工皆简。

柱子上有挂“韧藤马鬃网”的铁扣,绳子很容易就系牢在柱子上。五侯再将自己的“如意三分刃”搭在绳子上,然后往后退步,将绳子拉直,绷紧,就如同是在拉一张巨大的弓。他退的方向有些偏斜,不是朝着对面多出的两根柱子中间位拉的,而是偏向其中一根立柱的方向拉过去。这是“立柱”技艺里“两柱定角位”的工艺方法,而在这里却变作威力巨大的“筋绳牵刀射”,这可是地地道道的杀人技法,是五侯在学习“立柱”一工时,鲁联帮着他琢磨出来的,他为练这个下了不少苦功。

五侯终于将绳子拉绷到柱子前面,他一边拉住绳子,一边将耳朵贴在柱子上,他必须听清楼上的声音才可以将朴刀射出去。可就在此时,晕眩再次出现,他感到脚下发软,身体再也撑不住捻股牛筋绳的巨大拉力,一时之间他不知是随绳滑回原地还是松手射刀。

只是这一犹豫间,手中没能抓牢,“如意三分刃”飞射而出……

鲁天柳面对那尸臭越来越浓重的女人,她脑子中没有一丝对付的办法。因为她从没学过活尸这东西应该怎么对付,所以她最有用的招法是躲。

柳儿展双臂侧向滑步,两脚之间的距离并不大,身子的拧转幅度也不大,整个滑步过程中,两手中的“飞絮帕”很自然地挥舞了个太极绕。那身段真是又美又轻巧,就真是如同抄水的燕子。

活女尸连连扭动,双脚脚尖竟然也离地而起,虽然不是太高,只有一寸左右,但在距离上却纵出很远。特别是最后落地前的一段距离,活女尸的脚尖是在地面上拖过去的。这样子好像展翅滑翔落下,脚蹼划过水面的肥雁。

虽然在动作上有很大差异,但结果却是一样,鲁天柳照旧没能摆脱女活尸。那女活尸依旧和她面对着面,唯一不同的是女活尸纵出的距离虽然远,但比起柳儿的滑步距离还是少了点,所以变成了一个斜线的对峙,将鲁天柳封挡在房子另一边的角落,那里也是燕尾形双楼梯左侧的楼梯口。

鲁天柳的眼睛余光瞄了一下周围环境,她知道自己的位置可以慢慢朝那梯口退,然后找机会溜下楼梯。可是上来另一边的楼梯是有厉害坎面的,那么这边的楼梯也应该有。而且只要是两边坎面儿一样,自己就不容易脱身。女活尸的动作并不慢,自己翻出栏杆并从阶面搁边走下去是需要时间的,这个时间女活尸是不会给她留下。如果两边的坎面不同或者已经改了,那自己不正是自投罗网吗?

柳儿不知道这活尸是不是也有思想,但如果那楼梯可以顺利下去,那这女活尸还将自己往这里逼不就太笨了。对,就算活尸不会想,那控制这活尸的人应该会想。他们是想用请君入瓮这一招。这楼梯决不能下。

鲁天柳想到这儿她反而轻松了,逃肯定不是件容易的事,那何不索性和这怪东西好好周旋周旋,拆了她这个尸坎。

她没再滑步,也没纵跳,更没往楼梯的角落退逃。她趁着活女尸离自己不是太近,还没有完全封住往戏台那方向的缺口,索性迈开莲花碎步,朝着那戏台走了过去。女活尸明显是顿在那里了,这样的动作也不知道这是不是代表着她呆住了、愣住了、傻住了,反正在鲁天柳走出五六步后,她才又一扭一拐地跟了上来。

看着女活尸跟过来,鲁天柳也有些发蒙了,因为那女活尸是倒退着跟过来,也就是说这活尸不会转身。难道真是传说中的尸走直线鬼走飘,不对呀!那走直的尸体应该是僵尸,而不是这样软搭搭的活尸呀。

柳儿走的是双臂夸张摆动的莲花步,她清明的三觉告诉她,活尸跟来了,而且在接近。于是她更卖力地将双臂摆成两朵花。突然,就在右臂那朵花摆向前面的时候,“花儿”飞出去了。

这“飞絮帕”背后有一条细钢链,毛茸茸的帕子里藏着一个小钢球。这帕子其实是单链流星锤的原理,但使用时比流星锤要灵巧得多。这是“辟尘”一工中的“链臂”技法,用它可以站在地上就抹掉匾额后、梁缝里的灰尘污垢。其实鲁家六合之力中最难寻到合适人选学“辟尘”,这工法不但要练轻身功夫,手上也必须具备刚柔并济的功力。这“链臂”技法要练到极至,一碗绿豆倒在地上,链臂抖动,“飞絮帕”旋裹,一把就可以将那碗绿豆用帕子收起来。

“飞絮帕”飞出的距离并不远,只是缠住了墙边一只花几的几腿。柳儿手中猛然带劲回拉,花几就那么竖着飞向女活尸,重重地砸在活尸的身体左侧。花几上原来摆放的花盆在快摔到地板上的一刹那,被鲁天柳一个跨步抄了起来,然后轻轻放在地上。不知为什么,柳儿天性中就特别珍惜这些花草枝叶,她觉得它们和人一样是有生命的。

女活尸被砸中的声音很沉闷,她被横向砸出去四五步。但这四五步不是摔出去的,也不是踉跄着走过去的,而是滑过去的,身体直直地滑出四五步远。

花几砸出的力量只是等同于一个推力,将女活尸平平地推开。只有花几面的一个角在女活尸的左额上砸起个肿包。这花几的材料是老酸枝木的,几面上角的硬度不亚于一个铁榔头。女活尸额头上不止是起包了,而且包上还破了个口子。随着那肿包渐渐地胀大,那口子也逐渐绽开,绽成个嘴唇一般。这“嘴唇”没流血,而是流出一股股黄色脓水,腥臭无比。

一张直背窄座的太师椅飞了过去,但速度远没有花几快,因为酸枝木做的太师椅体积、重量都比花几大多了。这次女活尸躲开了,而且躲得很巧妙,几乎是从椅子脚的空隙里钻过去的。她那丰腴的身体本来是很难通过椅子的空隙,但她也就是身子快速地扭转了几下,便无丝毫碰触地躲过去了。

再一张同样的太师椅飞出,速度更慢,几乎是往上抛起再落下。但这么慢的速度落下的太师椅女活尸躲都没躲。因为那椅子不是砸向活尸的,而是朝着另一侧的楼梯落下的。

鲁天柳还是希望有法子逃走,因为这里是对家的老窝,在这里时间越长对自己越不利,再说自家那几个人怎么样了都还不知道。她这是在用椅子试试那边阶面有没有坎面扣子。但这种试法并不可靠,椅子落下的运动轨迹和人行动中的踩踏点相距太远,很难碰巧触动机括,除非这机括是整面的扣扳子。就是只要踩到坎面的任何一个点,扣子都会落下。

不知道那楼梯里有什么,一阵轻滑而快速的声响过后,太师椅只有一个椅背飞起落在梯口。椅背落下的瞬间,只回头未转身的柳儿看到它与椅座的分离处是很光滑的切口。果然如她所料,这里有个更厉害的坎面,刚才女活尸的企图确实是要将自己逼入这坎子中。

女活尸不需要躲避太师椅,所以她便趁这空档再次逼迫过来。这次她的速度快多了,两下子的扭动就已经快到鲁天柳的身边了,鲁天柳继续避开,她避开的方向是朝着戏台而去。

这个方向是女活尸反应最慢,动作最麻烦的方向。而且这里的环境对于不能纵高的活尸行动也很不利,因为这里有许多桌椅。

这戏堂里的第一道桌椅是单面朝向的檀木桌椅,桌窄椅大,那是家主人和贵宾才有资格坐的。二道桌椅是红木大理石面的,三面坐人,桌小方正,椅子座窄背直,这都是家中晚辈旁室以及陪客们坐的。第三排是两椅之间一窄几的摆法,这一般是贵宾的高级下属和关系较远的亲戚坐的。这再往后就只有窄椅,没有桌几了。那都是些坐不住的孩子,家里的门客和家里雇佣的那些帐房、教书先生、管家以及类似这样的高级雇员坐的。

但是没想到,桌椅虽然很多,但女活尸在这环境中的行动也不慢,动作规律好像很符合也很熟悉桌椅的摆放位置,她先从二道桌椅与三道单椅间的过道侧纵出几步,回到那边往楼梯口去的过道上。然后继续后退,也是朝着戏台的方向。可以看出,她始终是在过道和前后几道桌椅的空隙中行动。

鲁天柳已经站在戏台前面等那女尸,这样一个小范围的移动她已经找到女活尸的弱点了,一个是转不了身,一个是横向只纵步不跨步,还有就是跃起也不高。

女活尸又和鲁天柳处在一个平行的位置上了。鲁天柳突然朝上来的楼梯口纵身而去。那活尸肯定是不会让鲁天柳遂愿的,她也朝前扑出,虽然她不是纵跳而出,但她所在的过道比柳儿离那楼梯口近,而且她如同在地面上滑行移动,直线距离更短,速度更迅疾。她的目的就是要封住柳儿逃走的路径。

鲁天柳只跃出了一半,她就停身落脚在戏堂中的一张大理石面的桌子上。这是听戏的二道桌椅,而且是最靠近右侧楼梯口的那张桌子。她看准的是楼梯口的那根撑柱和后墙之间的方架梁。右手“飞絮帕”出手,缠住了那方架梁。然后腾身而起,“飞絮帕”链条绕腕回收。眼瞧着链条长度收得差不多了,她手中猛然一带,腰背用力,在空中将身体侧转过来,就像躺在空中一般。她是要横着身体从女活尸头顶飞过,然后链条会带着他绕个弧线,正好可以让身体摆过楼梯扶手直接落在外侧搁边上。

鲁天柳的计划想法可以说是巧妙到极点。鲁天柳的动作也和她所想的一样不差分毫。随着链条横飞的身体真就如同一片贴着水面飘扬的柳叶,轻巧秀美。

紧牵着钢链将身体在空中横摆而过的鲁天柳根本没想到,在这样一个高度可以见到女活尸流满黄色脓水的脸,让她更不愿见到的是女活尸肥肿的手,因为这只手上有尖利如刀的血红色长指甲,而且这指甲直奔她的眼睛刺来。这一刺让她不由地尖叫一声。

是的,鲁天柳巧妙到极点的想法中没有包括女活尸,因为她万万没想到女活尸不但能跃起,而且跃起的高度与她丰腴的身体极不相符,甚至比她鲁天柳凭空跃起的高度还要高。

鲁天柳必须躲开,可是“飞絮帕”钢链带着她横转的力量是身在空中的她无法改变的,她只有唯一一个办法,松开手中链子。

尖利的指甲离她的眼睛不到三寸,她只能手腕一抖,松开了链条。没了链条的带动,身体便斜向落下,落下的过程她还尽量将头后仰,尽量躲避活尸的鬼爪。

尖利如刀的指甲挑断鲁天柳头顶上的几根头发。鲁天柳斜向摔向后墙,她的双脚在墙壁上一踩,借力将自己身体弹出。落地时连续几个翻滚卸掉冲力,站起身来。

鲁天柳站稳后,她第一眼看到的是女活尸又一扭一拐地朝她逼迫过来。然后她看到的是自己身处之境依旧在左侧的楼梯口,那个不知暗藏着什么厉害坎面儿的楼梯正如同怪兽张大着嘴巴等着她。

右侧的楼梯口,她“飞絮帕”的链条挂在方架梁上,像风中的柳条一样悠悠然地摆动。

两个楼梯口之间,女活尸在继续扭动脚步进逼过来,左侧的楼梯口,鲁天柳站在那里却一时不知该如何动。

“炸鬼嚎”中的鲁承宗只求速死,但他已经被那鬼嚎声夺去这样做的能力,所以尚存一点的心智让他竭尽全力要打开自己的木提箱,因为其中有可以让他轻易死去的巧玩意儿。

风还是那么劲,可风吹起的声音已经变得更加大了。倒在地上的鲁承宗感觉到自己马上就要失去仅存的一点意识,他知道,只要这点意识一丢失,他就永远不会醒来了,他就变成一个活死人了。

“炸鬼嚎”中的煎熬痛苦万分,鲁承宗的心境也是矛盾万分。他此时必须忍受着这比死还难受的痛苦感觉,坚持着千万不能丧失最后的意识;同时,他又要想法子尽快杀死自己,来毁掉所有的意识。

第二卷 撕风裂冰 第十二章 碧池红

合力围杀术是千古三才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