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险惊险,刺激刺激,紧张紧张,当然,(╯3╰)还有点肉汤呢对吧。。

估计没几章就结束啦,我本来预计是81章完结的。。。下章努力努力。。大家放心看吧,兔摸个哈:)

81

81、为君两肋刀...

四爷挺身而出,挡在康熙跟前,门开处,两个刺客风一样卷进来,竟是年纪颇大的一男一女,男的彪猛,女的凶悍。那男刺客刚一进门,便厉声叫道:“狗皇帝,纳命来!”女的定睛一看,赫然看到康熙跟前挡着的四爷,顿时也喝道:“原来你这厮竟然是朝廷的走狗,我本来就看你有可疑!今天一并送你跟狗皇帝上西天,替天地会除掉这内奸!”

男刺客亦叫道:“可恨,没想到你果然是清廷的鹰犬,枉陈总舵主那么信任你,你骗得我们好惨!今日定要让你跟狗皇帝血溅当场!”

康熙看看四爷,四爷站定了不动,也不开口。此刻门外的侍卫们冲进来,却被这对如疯虎一般的男女打倒在地,两人且战且向前,眼看已经到了康熙跟前。

你道是这对刺客为何竟然能够在清廷之内纵横出入,宛如入无人之境?原来这一对乃是大有来头之人,从九难尼姑念念不忘的袁承志那一辈开始追溯起来,这一对还算是袁承志的师兄夫妇,正是江湖之中鼎鼎大名的神拳无敌归辛树跟归二娘夫妇!

康熙未曾想到这一对刺客竟如此厉害,心惊之极,幸好身前四爷牢牢护着,绝境之时,略觉一丝心安,四爷弯腰,从靴筒里拔出一柄匕首,临危不惧,大喝道:“你们要杀皇上,就先从我的尸身上踏过去!”康熙闻言,不由动容,看向四爷背影,眼中透出一丝感动之意。

归辛树同归二娘两个一边对付侍卫,一边对视一眼,归二娘面露狠辣之色,叫道:“当家的,这狗贼竟比鞑子皇帝还可恨!这时侯居然还护着这皇帝,他这么忠心,我们成全他,先把这狗贼杀了!”归辛树吼道:“好!这狗贼骗了天地会众人那么久,实在应该碎尸万段!我们就先杀了他,再杀掉皇帝!”

康熙见两人被侍卫包围尚如此笃定,竟然还能彼此商议,更为心惊,便叫道:“小宝!”四爷匆忙中回头一眼,道:“皇上别怕!微臣誓死保护皇上!”字字句句,掷地有声,一脸忠诚,在这生死攸关之时,不容人不信。

康熙心头微暖,忽地归辛树大喝一声,使出神拳无敌的本领,一个当头的侍卫躲闪不及,被他拍的胸口凹陷,鲜血狂喷,尸身飞起来,向着康熙这边袭来!

康熙色变,四爷却挺身向前,双手推出,极力把那侍卫尸身拍开,那侍卫斜斜坠地,四爷只觉得双手腕宛如断了一般,痛到麻木,动弹不得,同时也沾了半身血,这归辛树的拳法何等厉害,倘若四爷不是修了一身还算不俗的武功,仍旧是昔日那个不懂武功的雍正亦或者韦小宝,冒冒然去接这尸身,便立刻会被尸身上携带的雷霆拳风袭个正着,不死也要掉半条命。

而就在这电光火石之间,归二娘纵身向前,道:“很好!接下来就是你,——狗皇帝,受死吧!”康熙惊骇之极,见归二娘如母夜叉一般冲过来,危难之际想也不想,大声叫道:“小宝!”四爷奋不顾身地又纵身跳回来,归二娘身法极快,四爷双手又受创,无法对招,便只合身扑上,千钧一发之时将康熙压在身下。

康熙见四爷满身带血,却仍忠心耿耿挡在自己跟前,分明是替死之意,心中酸涩无比,隐隐想道:“不管如何,朕不要他死!”生死攸关之际,心中生出一股无法割舍之意,前所未有,极为强烈。

四爷闭眸挡住康熙,归二娘一掌打在四爷背上,四爷只觉得身子巨震,一张口“哇”地一声吐了口血,热热的血喷在康熙胸口,康熙骇然欲死,叫道:“小宝!”伸手扶住他肩膀。

侍卫们奋勇向前,将归二娘架住,宫廷侍卫如蚂蚁一般源源不断涌入,归辛树同归二娘再神勇,却渐渐地也体力不支,身上多处受伤,终于被乱刀砍杀当场,归二娘临死之前看向四爷,正巧四爷撑着转过身来,不经意间微微点头,归二娘看他一眼,嘴角一挑,倒在归辛树身上,断了气息。

康熙见场面被控制住,便扶着四爷,问道:“小宝,你怎样?”四爷撑着,道:“皇上放心,我没事……”话犹未落,噗地又喷了一口血出来,脸如白纸,身子软软地倒在康熙怀中。

康熙大吃一惊,唤道:“小宝,小宝!”却听得怀中那人轻声低语,康熙急忙低头,却听到四爷道:“我真的……对小玄子……你是忠心的……”

康熙呆了呆,双眸一闭,泪落当场:“朕、朕知道……”终于一仰头,扬声叫道:“来人,传太医!传太医!”

建宁听闻康熙遇袭,心头一惊,慌里慌张地便往乾清宫来。路上想道:“我怎么竟忘了这件大事,当真糊涂,归辛树夫妇会进宫刺杀皇帝的……只是未曾得逞,可也是凶险无比,何况当时韦小宝也在,可是现在,究竟是如何?”

提着一颗心冲到乾清宫,正康熙从里头出来,两人撞个正着,康熙道:“建宁你来了。”脸色略见黯然。建宁握住他肩,上下打量,道:“皇帝哥哥你无事吧?我听闻有刺客……”康熙说道:“朕没事,多亏了小宝……”建宁心头大跳,忽然有种不祥之感,顿时问道:“他?韦小宝……他……怎么样?人呢?怎么不见?”康熙有些难过,便将脸转开,道:“他为了救朕,奋不顾身地挡在朕的跟前,挨了那刺客一掌,受伤不轻,御医说……”

建宁捂着胸口,呆呆看着康熙,道:“说……什么?”忽然有种酸涩之意,与此同时有什么涌上眼睛,飞快地跌落,只觉一阵的心慌,不由地伸手捂住胸口。

康熙回头看建宁,轻声地竟道:“建宁,你别伤心……”

建宁双腿一软,身不由己后退一步,康熙慌忙过来搀扶住,建宁抬头看他,问道:“他究竟怎样了?”颤着声问。

康熙道:“太医说他伤势过重……有些、有些为难……怕、怕是过不了……”素来的淡然自若,气定神闲,此刻竟断断续续,话不成声。那一句“怕是过不了今晚”在唇边翻来覆去,到底是说不出来,九五至尊,天生寡情,眼中竟也涌出泪来。

建宁面无人色,拼命摇头,泪珠零落,梗着嗓子叫:“不会的,不会的,不会!你说谎!”不管不顾地,将康熙用力一推,向着里头冲进去。

康熙叫道:“建宁!”回身向拉住她,她人却已经飞快地离开了身边,康熙探手往前,手心里空落落地,什么也未曾抓住。

建宁冲到里面,却见四爷躺在龙床之上,锦黄的被子盖着,而他面如纸白,闭着双眸,一动不动,远远看去,竟如死了一般。

建宁整个人如跌入冰窟,简直不肯相信自己眼睛,只觉得一切宛如一场梦,身不由己,跌跌撞撞地扑到床边,低头看,果然是四爷无疑。

建宁伸手,想碰一碰他,却又停住,话未出口,泪噗啦啦地跌落下来,打在四爷脸上,看起来就好像他在哭一般。

身后,康熙缓步进来,看建宁之态,便停了步子。

建宁呆呆地看了四爷一会儿,便道:“你怎么啦?躺在这里做什么?这是皇帝的龙床,你好大的胆子,居然敢躺在这里!”

康熙听她声音有些严厉,又有些颤抖,本来诧异,一转念便想通,更是难过。

建宁拿着帕子擦擦眼泪,喝道:“狗东西,给我滚起来!你想让皇帝哥哥杀你的头吗?”

四爷躺着,自是一动不动的。建宁伸手推了他一把,放低了声音,说道:“喂,你快点起来啦,我不会跟皇帝哥哥说,他不会杀你头的,我是吓唬你的,你快点起来,我带你离开,皇帝哥哥不会知道,也不会怪责你,你快起来啦……”

一边说着,一边泪落纷纷,却只盯着面前之人。

四爷身子被她推得抖了抖,却仍未动,建宁呆呆看了会儿,说道:“你别跟我玩儿啦,这不是玩的时候,你别吓我啊,喂……你起来,看我一眼啦,大不了我跟皇帝哥哥说,让皇帝哥哥许我嫁给你……便宜你这臭小子了,行不行?不用你为难,你醒醒呀!”

康熙呆呆听到这里,眼中的泪也跟着涌了出来,便背过身子去,薄薄的唇抿着,昂头不让自己出声,只是脸颊之上的泪却缓缓地落下来。

建宁柔声说了阵儿,见床上的人仍旧不动,不由地发起怒来,飞起一脚踢在床头上,叫道:“混账!我好言好语哄你,你倒是拿起架子来了!你给我起来,休要在老娘跟前装死!你敢死,我就……我就……你知道我会怎么样,我绝对不让你好过的……我……我……”脑中昏沉,身子一软,倒在四爷身上,却提起手来,打在他身上,道:“你知道我不会饶了你的,你别这样对我呀……明明说的好好的,你要跟皇帝哥哥说娶我的,怎么忽然会这样?这样我受不住的,真的受不住的……”

康熙从后面走上前来,将建宁拉住,抱入怀中,道:“建宁……别哭啦!”建宁呆呆看他,说道:“皇帝哥哥……你救他,你救救他……”康熙说道:“朕……朕会再叫太医来看,或许还有一线生机。”建宁说道:“皇帝哥哥,你得救他……你一定得救他,他是、他是……他……”泪涌出来,终于说道,“他是你最亲的人啊!”

康熙只当她是另有所指,便点点头,说道:“朕明白,朕今日才明白……”眼中也蕴着泪,忍了忍,又道,“朕一定会想方设法,不会让小宝就这么去的。”建宁哭道:“皇帝哥哥……”康熙轻轻拍拍她的肩膀,说道:“别哭,别哭……小宝他天生命大,绝对不会有事的。”

正说到这里,却听得旁边守着的太医叫道:“韦大人没了气息了!”一时之间,吓的康熙同建宁的魂儿也都差点跟着没了。

作者有话要说:本来想多写点的。。。苦逼的还想再写点古言。。。。而且这一章写得人眼泪唏哩哗啦的,某同学真是讨厌至极啊!啊啊,于是泪奔滚走先。。。。

82

82、四海皆臣服...

斗转星移,时光荏苒,弹指之间,已经是三年后,正是初春,在天津卫的入海港口,海面上浮光点点,白鸥翩然。而在岸上,有一队士兵,足有百人,个个铠甲鲜明,凛然站立,当头一人,是个三四十岁的中年男子,唇上两撇小胡子,正拿着一根千里望向着远处看。

此人看了片刻,旁边有个副将亦翘首以望,却看不到什么,就问道:“多隆大人,可见到了么?”原来这小胡子正是昔日跟四爷,——韦小宝交好的御前侍卫副总管多隆,如今已经升为总管,却不知为何跑到这天津海口来吹风。

多隆见问,便皱了眉,有些忧心忡忡地,将千里望放下,说道:“等了三天了,今天还没来的话,回去势必要给皇上臭骂一顿,还是安心地等着好了。”那副将也有些蔫头耷脑,又问道:“究竟是迎接何人,竟要总管大人亲自出动?必然是哪里来的贵人?”多隆说道:“是啊,是大大的贵人。”面上微微含笑,却不再说下去。那副将知趣,也不再追问。

多隆站得累了,便到旁边搭起的茶棚内喝茶歇息,叫手下观望海上状况,如此一直又等了足足一个时辰,忽地听到副将叫道:“大人,有了有了!”

多隆一杯茶顾不得喝,火烧眉毛般跳起来,向着观望台跑去,将千里望接过来,举起来细细一看,果然见遥遥的海面上,有一艘大船,耀武扬威地自远处而来。

多隆见状,喜上眉梢,道:“来了来了,这回定然是了!”不舍弃地细细看去,隐约见到船的甲板上有几个身影,只是隔得太远,仍旧看不清楚。

那大船渐渐地靠近来,多隆举那千里望举得手都酸了,却还是不舍的放下,船近了,看得便更清楚,多隆一眼看到船头上有一道临风而立的影子,顿时之间激动的汗毛倒竖,将千里望一放,放声叫道:“八百里加急,回去禀告皇上,说人已经回来了!”士兵们早就准备多时,此刻终于得令,当下翻身上马,快马加鞭往京城而去。

多隆站在港口边上,眼睁睁看那大船靠岸,多隆浑身热血涌动,见那船板放下,他情不自禁地想上前,却被副将拉住。

此刻,那大船上有两人,慢慢顺着甲板要往下走,却不防有个小小影子,早一步钻出来,脚步还有些蹒跚,却初生牛犊不怕虎般地先上了甲板,船上船下顿时一阵惊呼,眼睁睁地看那小家伙竟然很是顺溜儿地下了甲板,到了岸上。

多隆见那小家伙胖墩墩,肉呼呼地,长得很是可爱,又如此敏捷机灵,心中很是欢喜,只不过有“公务在身”,便只道:“小孩儿,了不得啊!”越过去,迈步迎上前。

那小家伙回头看多隆,大眼睛眨巴眨巴,并不惧怕。周遭士兵见了,纷纷啧啧称奇,碍于官长在前,不敢造次。

此刻,船头上两人已经下来,一男一女,男子英伟不凡,女的娇美可人,竟是四爷跟建宁!多隆亲眼见到,双眼圈儿都红了,冲上前先行礼,道:“奴才给公主请安!”建宁笑道:“多隆大人,别多礼!”多隆起身,又道,“韦大人!”就看四爷。

四爷笑意温润,微微点头,多隆道:“公主殿下跟韦大人都别来无恙?臣在此等候多时了。”

四爷道:“都极好,多大哥客气了!”多隆见他称自己“多大哥”,心中更是一阵涌动,正要再说话,却见面前多了一人,竟是那先头率先下船的小男孩儿,此刻跑到建宁身边,伸手抱住她腿,就看多隆。

多隆皱眉,怕建宁不悦,就冲那小孩说道:“小家伙,快到一边去,这里不是好玩的地方。”

建宁捂嘴一笑,四爷也笑,唯独多隆不知情,见小孩不动,正要叫人把他带走,却听小孩说道:“妈妈,这个胡子是谁啊?”

多隆一惊,看向那小孩:“你叫公主什么?”小孩瞥他一眼,说道:“妈妈。”清脆的童音,多隆目瞪口呆,大惊失色,道:“妈妈?难道说公主是你的……”猛地看向建宁。

建宁笑道:“多大人,这是我的儿子。”四爷道:“多大哥,别见怪。”又冲那小孩儿道:“虎头,这是你多隆叔叔,uncle多隆。”

多隆这才反应过来,急忙道:“韦大人,你有儿子了?恭喜恭喜!”赶紧拱手作揖,又迟疑问道:“什么安口?”建宁又笑,唯独虎头叫道:“安口多隆。”四爷风度翩翩解释:“就是叫你多隆大叔的意思。”多隆这才恍然大悟,道:“韦大人你一定说的是洋文,了不起,了不起!”

紫禁城中,康熙坐立不安,自接到多隆从天津卫派回的特使奏报,康熙便再也无心其他,只是不停地将那块怀表掏出来看时辰,隔一会儿就叫梁九出去查探人到了未曾。

也不知煎熬了多少时候,外面梁九终于面露喜色地匆匆进来,声音响亮,道:“恭喜皇上!建宁公主跟韦大人已经进宫了!很快就要到乾清宫来了!”

康熙霍然起身,面露喜色,一撩衣摆下了台阶,向外疾走。出了门,右拐往前,走了一段之后,转头看,果然见前头有两人正也向着这边走来,康熙一惊,顿时停了步子,怔怔地只管看,一时之间,仿佛时光倒流,无限场景自眼前闪过。

曾经的少年顽劣,不打不相识,油腔滑调的小太监,赫然便是今日英姿勃发的此人,而那个镇日腻在自己身边,总是“皇帝哥哥”长,“皇帝哥哥”短的小妹子,如今却已经嫁为人妇,面容虽依旧,却少了昔日一种刁蛮任性,多了几分类似“贤良淑德”。

那瞬间,康熙面上透出一丝伤感之色,却一闪而过,因为对面两人也已经看到了他。

四爷同建宁对视一眼,继而双双加快步子,四爷略放慢了步子,建宁抢先上前,唤道:“皇帝哥哥!”来不及行礼,已经被康熙握住双臂,架了起来:“这么久未见,哪里来的这些繁文缛节!”又爱又怜,目光之中,情绪复杂。

建宁抬头看他,康熙忍了忍,将她拥入怀中,叹道:“建宁!”建宁心中咯噔一声,感觉身后有一道锐利目光袭来,却只当未曾察觉,“兄妹”好不容易重逢,失态一下又能如何?当下建宁也钻入康熙怀中,唤道:“皇帝哥哥,建宁真的好想你!”

康熙听了这句,总算是心中欣慰,也到底是知道她已经嫁了,因此只是一抱便将人放开,又看四爷,此刻四爷上前,也行礼道:“奴才韦小宝……”话未说完,康熙一把拉住他手腕,定定看他。

四爷跪不下去,就抬头看康熙,两人四目相对,康熙骂道:“我叫你去西洋出使,没说让你带着我妹子在那里留三年!你爷爷的,你反了是不是!”目光涌动,又道:“也不知道经常滚回来看朕!你这……”四爷道:“皇上……”只叫了一声,康熙将他的手一拉,单臂在他腰间一抱,四爷顺势也在康熙腰间一抱,低声道:“其实小桂子也极想念小玄子……不比公主想的少。”两人贴身瞬间,康熙听到这句,脸上残存的嗔恼之色转做笑意。

四爷同康熙两个一贴身,即刻分开,但两人之间的感情,却都在这极快地转瞬之间,又如从前。

四爷退后,同建宁站在一块儿,康熙也站定了,正要说话,忽地听到一个略带奶气的声音说道:“他是谁?”

康熙惊奇低头,却见自四爷跟建宁之间钻出一个小小毛头来,生的粉妆玉琢,很是可爱,康熙瞪大眼睛,手一探指向这孩子,惊道:“这、这是……”狐疑地看向四爷跟建宁。

四爷便笑,道:“忘了跟皇上说了,这是我的儿子……”

康熙脸上的惊奇之色化作笑意盛放,道:“你……你们……好大的胆子,居然连儿子都有了!”

建宁本正在旁边看康熙的表情,只觉得实在有趣,如今听到这句话,便忍不住大笑起来,独四爷还撑得住,很是抱歉地说道:“对不住皇上,这小家伙自己等不及地就跑出来的……”

建宁闻言,便狠狠踢了四爷一脚,四爷笑看她一眼,冲建宁一眨眼,便对虎头道:“虎头,过来参见皇上。”

这时侯,虎头走过来,居然像模像样地行了个礼,乌溜溜地眼睛却一直都盯着康熙,叫道:“原来你就是祖国最大的大官,皇帝陛下大人,虎头参见皇帝……”说到这里,又去看建宁,嫩嫩的小手挠挠头,问道:“妈妈,我还应该叫皇帝陛下什么呢?你教过我的,我忘记啦!”

建宁还没来得及说,康熙已经踏前一步,将虎头抱起来,说道:“祖国?你叫虎头吗?好……好名字,虎头,你得叫朕舅舅。”

虎头双手一拍,欢喜道:“是的,是舅舅,皇帝舅舅陛下大人!”康熙忍不住笑,就斜睨四爷,道:“你就教他这些?把好好的孩子教坏了,什么皇帝舅舅陛下大人的,乱叫一气……”四爷道:“我只教导他参见皇帝陛下,其他的是建宁教的,这孩子大概是怕叫漏了,就自己捏出来的叫法儿。”

康熙抱着虎头看了会儿,便道:“其实朕也不差,皇后给朕生了个儿子,惠妃也生了一个,看来朕还是比你更胜一筹。”说着便负手,面露得意之色看向四爷。

四爷从善如流道:“那是当然了,皇上处处都比我厉害。”康熙笑骂道:“少拍马屁,朕不过是信口玩笑话,难道这也要比么?”说到这里,就轻叹一声。

建宁见状,就上前把虎头接过来,康熙凝视她片刻,便点点头,却伸手拍拍四爷肩膀,说道:“这三年不见,当真分外想念……然而幸喜你安然无事,你们两个远在西洋,又怎么会知道,朕这三年内,总是会想到当年小宝遇险时候的情形,要不然就是建宁晕倒的模样,朕当真揪心的很。”

建宁同四爷对视一眼,四爷道:“皇上,过去之事,切勿放在心上,更何况,我有皇上洪福齐天庇佑,哪里会有事?皇上又金口玉言封我是福将,就算是老天爷想收我,也要给皇上你几分面子,乖乖地就把我放回来了。”

康熙本正心酸,却被他说得笑起来,道:“你啊……什么都变了,就是这奉承拍马的本领没变,不……也变了,比之先前更进一步。哈,你倒是懂得与时俱进。”

四爷说道:“平常其实也不这样,只不过一见到皇上,立刻就宛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建宁“噗”地一笑,四爷道:“这句是跟建宁学的。”康熙摇头而笑,说道:“你们两个……唉,也算是天生一对,地造一双。”

康熙同两人说了会儿,体恤他们远渡重洋辛苦,便叫两人先去歇息,慢慢地再说。建宁本以为康熙有了皇后,必然是住坤宁宫的,却未想到,坤宁宫竟无人居住,连昔日负责伺候建宁的宫女太监都是旧一拨人。虎头见了这样大而华丽的地方,便四处乱跑去玩。

建宁站定,甚惊,四爷道:“皇上对你真是极好的。”建宁便笑:“你嫉妒么,嫉妒不来的。”四爷说道:“皇上对你好,便如同对我好,我嫉妒自己做什么?”

建宁呸道:“少自作多情。”忽地想到一件事,便举起手来打四爷,道:“方才皇帝哥哥说的你也听到了?你这死东西,当年吓得我够呛!”四爷将她手握住,道:“好啦,事情过去这么久了,每次提起来都要打我……气还没消么?”

建宁气道:“永远不能消,一提起来就气死了!”四爷将她的手握着,低头轻轻亲了口,道:“好啦……我这不是好端端地无事么?我都计算周详了,只是没料到你居然会那么伤心……唉……”建宁想到当时情形,兀自心有余悸,道:“你还说,恨死你了!”四爷道:“我应承过你要娶你的,绝不会失言,你该对老公我很有信心才对。”

建宁回想往事,仍旧忍不住落泪,道:“当时都吓死了,信心你的头啊。”四爷道:“好啦,是我不对,再度向你赔罪好么?你要怎么罚,我都认……”

此刻虎头跑过来,见状便拍手,道:“好哦,爹又做错事,又要给娘当大马骑了……”

建宁脸上发红,急忙呵斥。四爷笑道:“乖虎头,出去找宫女姐姐陪你玩去。”虎头吐吐舌头,果然跑了出去,四爷回头看建宁,道:“又叫儿子看我的笑话了,看在儿子面儿上,别气啦……”轻声安慰。

原来当年,四爷知道康熙对自己起了疑心。便设计兵行险招。那归辛树夫妇,他是认得是,四爷老辣,早看穿两人有勇无谋,先前两人还被吴三桂蒙骗,差点害死吴六奇,是四爷被建宁点拨后,安排人从中说开,才未曾造成惨剧,吴六奇也因此而听命四爷,率兵同吴三桂死扛,才将云南战祸压制住未曾扩大开来。

后来归辛树夫妇便进京,欲刺杀皇帝,逼四爷相助。四爷自不愿康熙有事,他想来想去,便安排一计,将归辛树夫妇的傻儿子诳住,以此胁迫两人。

归氏夫妇爱子如命,起初还痛斥四爷,后来四爷作势要给他们儿子用刑,两人便服了软。只问四爷有何图谋,不料四爷却道:“你们要刺杀皇帝,我给你们这个机会……只不过……”便凑过来,说了几句话。

归氏夫妇疑心重重,却因儿子在他手中,不得不从。便同四爷在御前演了一场好戏。

原来四爷要他两人施展武功刺杀康熙,他会从中拦挡,要伤,看似重伤,却不能真个夺了性命。归氏夫妇曾问他为何要如此冒险,四爷便道:“你们要刺杀皇帝,我也要,但我要亲自动手才好,不过现在皇帝已经对我起了疑心,因此我要博取他的信任,将来神不知鬼不觉杀了他,在天下英雄面前露脸……我又料你们两人杀不死皇上的,因此要你们帮我做一场好戏。”

两人本以为他图谋不轨,却不知他竟想出头邀功,又加儿子在他手上,四爷又许诺他们,不管后果如何,只要他不死,定会保住他儿子一条命,然而他若死了,就

82、四海皆臣服...

会要归氏夫妇的傻儿子苦不堪言,两人便再无犹豫,一口答应。

归二娘那一掌,打得四爷吐血,却未曾震断他心脉,四爷昏死一场,得了建宁真心,又博取康熙信任,次日醒来,才知道建宁因悲恸过度晕了。此后,康熙便许了他两人的婚事。而为何建宁会跟四爷到西洋,却是建宁的主张。

原来建宁想到百年后,清朝闭关锁国,朝廷腐败,引得列强虎视眈眈,造成八国联军的惨状……建宁心道:“若是无能为力,倒也罢了,如今有这大好机会在眼前,能尽一份力,就尽一份。”她便同四爷商议。

建宁未曾直言将来如何,只是旁敲侧击,但四爷一来见识非凡,二来他是见识过建宁“未卜先知”本事的,当下就商议了汤若望,南怀仁,彻夜长谈许久,学习见识了许多西方的使节制度,又向康熙上书,建议在海外驻扎使馆,互通商务,促进大清跟海外各国的交流,并在全国各地设置新式学堂,尤其重视演武堂——便是以后的军校雏形的建造。

康熙起初觉得这种种的提议很是新奇,思索了三天之后,便应承下来,虽然不是一鼓作气全部推行,只是试行一部分,但对他来说,却已经是一大进步。

建宁知道,若是推行得当,康熙便会逐渐地采取一系列措施。到时候,大清扬名海外,纵然历史的洪流会滚滚而来无法阻挡,但起码,若是民众耳目一新,见识广博,不会固步自封、坐井观天,而国力强盛,迅速壮大的话,却怎么也堕落不到被列强瓜分的惨痛地步。

此后半年,康熙便连连派出“出海使”,出使西方海外各国,建宁不愿只呆在宫中,也跃跃欲试,四爷体会她心意,就主动请命,说服康熙,带着建宁出使西方……这三年来,建宁同四爷走遍了美,英,俄,法、德等国开展外交,因她英文极好,出身高贵,生得又美,神秘高贵的东方特质让洋鬼子们大为倾倒,而陪着的四爷手段又高,两人所到之处,受到西洋各国众人的热烈追捧,被西方各国冠以“东方美人”名头,因他两人代表大清,因此连各国首脑,都以结识两人为荣,建宁同四爷在西方各国亦有爵位赐封,不在话下。

四爷同建宁这次回国,是为了庆贺康熙生日,而在此之前,两人走遍西方各国的时候,便也同是递了请帖,因此当建宁同四爷的船靠岸后不久,纷纷也有各国的使臣船只到达,分别是美,日,英,法,德,俄,意,及奥匈帝国的使臣。

而康熙早得了信,名为接见使臣庆贺生日,实际是为了扬国威,早在此半年之前便开始操练准备。等使臣们到达后,便在京郊新建的大型演武场上,进行新式的演武操练,有习练冷兵器的刀剑营,有携带最新火枪配置的火枪营、骑兵营,亦有专门的神武大炮营,一一登场,人强马壮,斗志昂扬,各国使臣大开眼界,看的如痴如醉,目瞪口呆,胆战心惊,纷纷臣服,暗暗不敢再有觊觎之心。

建宁在康熙旁边坐着,眼看着面前繁盛情形,微微一笑,旁边四爷探手过来,握住她的手,说道:“放心了么?”建宁道:“不是完全放心,毕竟将来……”四爷道:“尽吾志也,无怨无悔。”建宁微笑,道:“是!”

两人回头,却见身畔高处,是康熙端然稳坐,那样的意气风发,千古一帝,正在检阅他的部属,江山,而就在身下,八国使臣们亦在仰望这位不世出的帝王,个个面露震动叹服之色,英国的使臣先举一杯酒,上前跪地道贺,其他各国使臣纷纷举杯,恭敬效仿,有些不太会说汉语的,歪腔走板,听得康熙大乐。

阅兵过后,便是饮宴,开席之时,建宁上前,道:“建宁有一件礼物要送给皇帝哥哥。”康熙很是意外,道:“建宁?”建宁微笑道:“不过是胡闹着玩儿的,皇帝哥哥别怪我就好。”康熙目光柔和,道:“你总是会出朕意料,不管是什么,朕都会极喜欢的。”

建宁一笑:“谢皇帝哥哥如此信任建宁!”说罢,举起双手,轻轻一拍,只见身后不远处,有数百个着乐工服侍之人缓缓而出,分班或站或坐。

大家伙儿懵懂不知何事,见乐工们操着乐器,熟悉的前奏响起,雄浑震撼。

康熙眉一挑,却听百人齐声唱道:“沿着江山起起伏伏温柔的曲线,放马爱的中原爱的北国和江南,面对冰刀雪剑风雨多情的陪伴,珍惜苍天赐给我的金色的华年,做人一地肝胆,做人何惧艰险,豪情不变年复一年,做人有苦有甜,善恶分开两边,都为梦中的明天,看铁蹄铮铮,踏遍万里河山,我站在风口浪尖紧握住日月旋转,愿烟火人间,得太平美满,又何妨再活五百年!”雄浑的音声缭绕开去,一直到末尾,五百人嘎然而止,齐齐起身,站立不动。

这歌曲是电视剧《康熙大帝》的主题曲,被建宁借来,稍微改了改其中词,作为康熙的生日贺曲,却是再合适不过的。

乐师们唱罢,建宁缓缓走在中央,四爷亦起身,站在建宁身旁,各国使臣见了,个个也跟着起身来。

建宁手捧一陪酒,望着康熙,朗声道:“愿盛世太平,江山永固!祝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缓缓地跪倒在地。

四爷同各国使臣、五百乐工,演武场内的侍卫、军队,所有人等,亦随之齐齐跪倒,道:“盛世太平,江山永固!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声震云霄。

康熙在上,目光涌动,唇边带笑,略微颔首,龙眉扬起。而在头顶高天之上,雄鹰展翅,盘旋缭绕,蓦地奋发向上,直达云深之处,一声清越长啸,宛如龙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