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着望着,突然看见一辆驴车驶了出来,车上没有拉菜也没有拉柴,空荡荡的。往这边走时,有人上前拦路,挡住了赶车的车夫,凝香看不见人,却听清了他们在说什么。

都想搭对方的车。

☆、第 5 章

面对一窝蜂涌过来求搭车的路人,陆成有些心动。

他今早拉了一车柴禾来府城卖,上好的果枝柴禾,满满一车只卖了一百多文,现在捎带几个人回去,好歹能把那份糖炒栗子的钱挣出来。

只不过他对郭家有所耳闻。郭家有个姑娘嫁给知府大人家的管事当姨娘了,仗着这层关系,郭家狐假虎威得了不少好处,城门拉车的生意原本是别人家的,被他们哥四个霸道抢了,但若有人抢他们的生意,准得遭殃。

陆成不想惹麻烦,至少为几个铜板不值得。

凡是上来要搭车的,他都一一拒绝,态度冷淡。

人们见他不拉,无奈地退回路边,或搓手或跺脚。

陆成无动于衷,径自赶路,结果无意扫了右前方,眼里就多了一抹柔和素雅的杏色,正是买栗子时有过一面……半面之缘的姑娘。其实她身上的杏色夹袄在一片灰扑扑冬衣里并不显眼,可说不清为什么,他就是看到了她。

她肩上背着包袱,应该也是要回家的吧?那她会不会过来问搭车?

陆成目视前方,余光却一直留意着她。

随着驴车越来越近,凝香也认出了赶车的车夫。论气度,这人肯定没法跟出身尊贵的裴景寒比,但让他站到一群粗布汉子里,绝对最打眼,如鹤立鸡群。然而认出来也没什么用,亲眼看到他拒绝了那么多人,凝香不觉得自己问就会成功,便继续望着城门口。

眼看就要擦肩而过,她却无心搭车,陆成莫名有些失望。

凝香脸皮薄怕被拒绝,李嬷嬷心急见孙子,虽然知道没多大希望,还是上前问了句,“小兄弟,你哪里人啊?”因为盼着是同路,她说的是家乡话,与官话差不多,只是带了乡音。别看都是泰安府下的村镇,有些地方哪怕只隔了几里地,乡音就不一样了。

旁人都以为李嬷嬷也会碰壁,却震惊看见那人停了下来,心生希望,这些人又连忙往驴车前凑,紧张地等着车夫回答,万一是自家附近的,就可以攀交情了。

被一群人围着,陆成泰然自若,探究地看看李嬷嬷,他停了驴车,道:“我是东林村的,听您说话,莫非是白河镇人?”

凝香闻言,忍不住看了他一眼。东林村就在他们村西边,村头到村头只隔了两多里路,不过两辈子她都是早早离家,每个月只能匆匆回村一次,后来更是被沈悠悠卖了,如今村人都快认不全,更无处听说邻村陆家。

李嬷嬷也知道东林村,瞅瞅凝香,笑了,熟络地道:“可不就是……”

陆成马上又问她住在哪里,一脸他在白河镇有熟人的神情。

李嬷嬷暗道有戏,简单地说了。

陆成面露喜意,下车道:“我二舅家也住那边,他姓杨,家里种了两颗柿子树,您认识不?”

李嬷嬷微微眯起了眼睛。

她们家那一片都没有种柿子树的。

再看面前二十左右眼里透露着一股老成劲儿的俊朗男人,还有周围一群巴不得搭车的人,李嬷嬷忽然懂了,笑着将凝香拉了过来,“认识认识,我孙女跟你表妹秀儿是好姐妹呢,你听她提过没?我孙女叫阿香……”

凝香在侯府当了三年丫鬟,这点眼力见还是有的,红着脸低下头,配合李嬷嬷演戏。

陆成恍然大悟般看了她一眼,随即守礼地移开视线,继续与李嬷嬷套近乎,得知李嬷嬷要回家探亲,他热络道:“都是熟人,婶子坐我的车回去吧。”

李嬷嬷刚要点头,远处传来一声高喝,“怎么回事儿?那边干什么呢!”

是赶车的郭老三,雷鸣似的大嗓门,好像官差审人。

周围人们瞅瞅死活不肯拉人的陆成,立即朝郭老三的骡车赶了过去。他们得抢座啊,骡车就那么大,有的地方坐着舒服,还不用被人挤,有的地方那就是坐着也遭罪,挤来挤去的一不小心还会掉下去,这事不是没发生过。

身披厚实大髦脚踏长筒马靴的郭老三停了车,随他们挤,他沉着脸朝陆成三人走了过来,一条马鞭子在手里连续不停地拍打,无形中增加了他街头一霸的气势。到了跟前,视线掠过李嬷嬷凝香,郭老三瞪着眼睛问陆成,“你要拉她们俩?”

态度十分蛮横。

陆成朝他笑了笑,不卑不亢,“三爷误会了,我哪敢抢您的生意,我刚卖柴回来,碰巧遇上熟人,就想捎带她们一程,之前那些人要搭我的车,我都没管,不信您去问问?”

他坦荡大方,郭老三回头,看看那群争先恐后往自家车上挤的人,就知道此人所言非虚。毕竟这人真想拉人的话,那些人为何不来抢这边的空车?他们花钱的可不必怕他。

两个人,按最远的路程算,也就十文钱的生意,郭老三没再纠缠,折回去了。

事情解决,陆成转头朝李嬷嬷凝香道:“二位坐吧,咱们离的近,我捎带你们一程。”

算是解释了为何他只帮她们两个。

李嬷嬷笑着道谢,与凝香一起上了驴车,舒舒服服地靠着右边的车板。

她们坐稳了,陆成跨上左侧辕座,鞭子轻轻甩了下灰毛毛驴,毛驴立即往前走,四蹄轻快。

后面郭老三那边人还没坐好,李嬷嬷瞧着挤来挤去抢位子的人们,意味深长地看了眼旁边的小姑娘。她孙子都有了,小伙子破例绝对不是为了她,今日能坐趟安稳车,是沾了凝香的光啦。

凝香一无所察,她望着越来越远的城门,暗暗期待,期待有天她坐车走了,再也不用回来。

~

李嬷嬷是个很和善的人,喜欢跟人打交道,加上长路漫漫,干坐着也没劲儿,等驴车甩了郭老三拉满人的骡车,路上清静了,她就同好心拉她们的男人聊了起来,“小兄弟怎么称呼?凝香是柳溪村的,就在你们村东边。”

这会儿没有顾忌了,可以说实话。

陆成听了,诧异地回头,看向凝香。

凝香低着头,紧张地攥了攥手。如果他住得远,她或许不会如何,正因为离得太近,反而有些难为情。村里人日子过得穷,却很讲究体面,她卖身当丫鬟并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或许村民会暗暗羡慕她月钱高,平时遇上,看她的目光都有些不屑。

“你是徐槐堂妹徐香儿?”陆成垂眸想了想,很快就对上了人。两个村子挨得近,隔壁村子有什么大事,无论红白,通过亲戚熟人都能传过来。她今日从府城回家,再看她细嫩嫩的脸过于文静的气度,应该是大户人家的丫鬟,而自家附近几个村子,小厮有两个,当丫鬟的就一个。

徐香儿……

再次听到这个久违的名字,凝香眼睛有点酸。

没进侯府前,她就叫徐香儿,进了侯府,被主人家赐了新名字,侯府里众人喊她凝香,回到家里亲人喊她小名,三年下来,她都快忘了上次被人喊全名是什么时候。

李嬷嬷也是从小丫鬟熬过来的,明白凝香的心情,悄悄握住小姑娘手帮她暖和,笑着同陆成道:“那是凝香的本名,这么说,小兄弟认识她家人?”

陆成从情绪低落的姑娘身上别开眼,看着前方雪还没化尽的官路道:“没说过话,听人提起过,都说徐家大姑娘孝顺懂事。”确实孝顺,不是所有十一岁的小姑娘,面对病重的母亲弟弟,都能狠心卖了自己。离开家乡去一个陌生的地方,除了孝心,还需要勇气。

凝香不知道自己在外村是什么名声,可即便他只是客套,心里还是因为这话暖和了起来。

李嬷嬷的顾虑也打消了。

她下车后,凝香还要与这人单独走十几里路,凝香生的这么美,李嬷嬷怕孤男寡女的出事。现在陆成说得上来凝香的身世,那肯定也知道她在侯府做事,所谓不看僧面看佛面,料他就是有坏心思,也没那个胆量。

介绍完凝香,李嬷嬷又打听陆成家里的情况,“小兄弟瞧着有二十了吧?说亲了没?”

陆成攥攥马鞭,顿了顿才道:“二十二了,前年成的亲,去年她生孩子时亏了身子,没坐完月子就去了。”

就算他不说,那位徐家大姑娘有心打听也会从村人口中知道,而冯姑娘救过妹妹的命,他既然答应她将阿南当陆家的骨肉养,就不能让两人结亲的真相传出去,让人指着阿南说他是没爹的野孩子。陆成不知冯姑娘遇见过谁发生过什么事,他只管报恩。

妻子死了,只留下个孩子……

凝香不禁同情起这个邻村的男人来。

李嬷嬷也挺意外的,柔声宽慰两句,关心起早早丧母的孩子来,“是丫头还是小子啊?”

想到家里虽然有些瘦小却还算壮实的儿子,陆成声音里多了几分暖意,“是个儿子,叫阿南。”

阿南,凝香情不自禁地默念了一声。

李嬷嬷转而关心阿南的起居了,觉得陆成有照顾不对的地方就提醒他该怎么养孩子。两人越说越多,凝香在一旁听着,渐渐知道这个叫陆成的男人也是父母早丧,下面还有两个弟弟一个才七岁的妹妹,那糖炒栗子应该就是给他妹妹买的。

看看手里的两包栗子,凝香突然想到一个词。

同病相怜。

☆、第 6 章

日头越升越高,地上积雪泛着晶莹的光,微风送来寒意,冷而清新。

前面就是白河镇了,路口有个穿青衫的男子,身材挺拔,面朝驴车这边站着,似乎在等什么人。

李嬷嬷认出那是自家三儿子李进宝,童心上来,故意躲到凝香一侧,缩着脖子道:“凝香低头,一会儿到跟前了咱们吓他一跳。”以前她都是坐郭老三的骡车回家,三儿子肯定想不到她会在别的车上。

凝香无声地笑,听李嬷嬷的,缩了缩身子,脑袋也朝车后歪。

这种欢乐的气氛感染了陆成,他甩了甩鞭子,驴车走得更快,然而距离近了,看清路口男子的衣着,陆成心里浮上疑惑。这人穿的竟是一身绸缎衣裳,白河镇再富庶,也只是一个小镇罢了,他出来接母亲,何至于打扮地跟过年似的?

都是男人,陆成很快就明白了对方的心思。

他回头看凝香。

小姑娘朝后歪着脑袋,他只看见半边白净的脸庞,还有她翘起的嘴角。

两人应该很熟吧?或许,李嬷嬷的儿子并非一厢情愿?

不知为何,方才轻松的心情荡然无存,陆成抿了抿嘴角,而就在这个时候,他忽的又笑了。

人家两情相悦又如何,与他何干?

灰毛毛驴走着走着摇了摇尾巴,陆成目光被毛驴尾巴吸引,只是靠近了,他还是忍不住看向路边人,见对方容貌还算周正,微黑的脸庞透着几分憨劲儿,傻乎乎地望着远方对自己的驴车视而不见,陆成摇摇头,及时停了驴车。

李进宝这才转向驴车。

“你个傻小子!”李嬷嬷大声笑道,从凝香身旁抬起头,乐呵呵地看自己的儿子。

“娘!”李进宝惊喜非常,三两步跑到驴车前,一边帮母亲提包袱,一边奇怪地问她,“今天怎么没坐郭老三的车?”跟母亲说话,眼睛却瞥了凝香好几眼。

“李三哥。”凝香也跟着李嬷嬷下了车,站定后笑着同李进宝打招呼。

她俏生生站在那儿,脸颊白里透红跟朵红梅花似的,李进宝紧张地手心冒汗,结结巴巴地道:“凝香,你,你怎么好像瘦了?”

凝香常打交道的男人就裴景寒一个,虽然活过一辈子,但上辈子凝香也只活到了十五岁,小姑娘要操心家里,要心惊胆战地防着仗势欺人的裴景寒,所以她对正常男人的了解并不多。此时李进宝目光热烈却纯净简单,没有凝香从裴景寒那领教过的侵略欲.望,再加上李嬷嬷的关系,她打心眼里将李进宝当兄长看,自然没察觉到李进宝的心意。

“有吗?”凝香不想提自己刚刚大病初愈,笑着敷衍了过去。

李嬷嬷当然了解儿子,凝香那么美,年轻小伙子见了她少有不动心的,不过看世子对凝香素月的宠劲儿,显然是想收用的,李嬷嬷对此无可奈何,就希望儿子别陷太深。

她拉着儿子跟他介绍陆成。

李进宝看看面前一身粗布衣裳却容貌俊朗的高大男人,再看看凝香,想到两人要单独相处十几里地,眉头就皱了起来,怕凝香被人欺负。

但李嬷嬷没给儿子胡言乱语的机会,瞅瞅日头,催凝香快上车,“好了,我们先走了,你们也继续赶路吧,明儿下午再一起回去。”她是府里老人,月假比小丫鬟们多一天,之前两人只是回家同行,现在凝香得了素月的假,回去也能搭一辆车了。

凝香点点头,重新上了驴车,坐稳了,她朝李嬷嬷娘俩招了招手。

李嬷嬷回她一个慈爱的笑,继续站了会儿,才拽着儿子走了,不知第多少次提醒他,“凝香未必能出府,你趁早死心吧,穿成这样,真不嫌被人笑话!”也就凝香单纯看不出来。

李进宝绷着脸,回望一眼已经远去的驴车,再次恳求母亲,“娘,咱们家有钱,你帮凝香赎身不行吗?明明你也喜欢她……”

“你以为侯府是你想进就进想走就走的?”李嬷嬷狠狠拧了儿子胳膊一下,瞪着他道:“就你知道凝香美,世子眼睛瞎是不是?少给我耍浑,今年趁早给我娶个媳妇回来……”

娘俩一路走一路吵,说的大多都是凝香,凝香却一无所知。

她还是坐在先前的位置,但身边少了李嬷嬷,少了李嬷嬷与他说话,车上就骤然冷清了下来,只有车轮碾压积雪的声音,吱嘎吱嘎的。偷看了眼前面男人笔直的脊背,第一次与陌生外男独处,凝香有点不自在。

“你一个月回家一次?”沉默了一阵,陆成开口问道,目视前方。

凝香见他没有回头,身体放松了些,轻轻嗯了声。嗯完了,觉得自己态度有点冷淡,凝香连忙又道:“这次幸好遇到你,否则我们还得跟那些人挤车。”李嬷嬷谢了,她还没谢他呢。

陆成笑笑,“咱们邻村,拉你一程应该的。”

万事开头难,如今开了头,凝香就完全当对方是乡人了,好奇问他,“府城那么远,你为何不去咱们北边的镇子卖柴?价钱应该差不上太多,去府城,寅时就得起来了吧?”两村北面有个镇子,只隔了六里地。

她声音轻柔,是陆成听过的最好听的声音,终于忍不住回头看她。

凝香忽然意识到自己话多了,顿时红了小脸,急急低下头。

人家想去府城就去府城,她问那么多做什么?

她心思都写在脸上,陆成忍笑道:“我三叔住在府城,我有事找他,顺便就拉柴去卖了。”

凝香恍然大悟,却因为方才的尴尬,不想再说了。

她不说,陆成想到她朝李进宝的甜甜一笑,闲聊般问道:“你在侯府做了几年了?以后有什么打算?一直当丫鬟,还是攒钱赎身?”

这姑娘美,性子柔,陆成无法否认自己有点动心,附近村子不是没有好看的姑娘,但她是第一个让他冒出接近念头的人,故想问个清楚。如果她一直想当丫鬟,他只能放弃,若她有心赎身,他就想试试。

心里想着嫁娶,语气却很是随意。

赎身是恢复良籍,当丫鬟或许会过得富贵,却是贱籍。

凝香怕被乡人误会她自甘下.贱,捏捏油纸包边角,垂眸道:“我想赎身,弟弟太小了,我想回家照顾他,不过我也不确定何时能出府,还请你别告诉旁人吧,否则传到主子耳中,我怕他不高兴。”

赎身回家,抚养弟弟。

果然不是那种被富贵迷了眼睛一心想当姨娘或嫁给管事的丫鬟。

陆成盯着她柔美的侧脸,越看越喜欢,试探道:“你在侯府哪里做事?上面的人不好说话?”李嬷嬷聊了那么多,却没有提及凝香的差事。

凝香抿了抿唇。

去年她当上裴景寒的大丫鬟,村里就有了她会做姨娘的闲言碎语,她不想外村人也误会。

“府里人都挺和气的,就是调.教丫鬟费时间,我走了他们就得找新的,多少都会不满吧。”她故意含糊了过去,怕他怀疑或追问,凝香尽量神色自然地抬起头,笑着问他,“你买栗子是给妹妹吃的吗?”

她有心转移话题,陆成配合道:“是啊,她嘴馋,昨晚求了我好几遍。”

“小孩子都这样。”他脑袋一直不转过去,凝香还是没勇气一直与他对视,又低下头,假装检查油纸包绑的紧不紧,“对了,阿南才十个月,你别直接给他吃,最好煮烂捣成泥再喂他,一次就喂一个,隔几天再喂,栗子养人,吃多了反而不好。”

又温柔又会照顾孩子,陆成看着坐在那里的小姑娘,忽然有种冲动,直接拉她回家当媳妇。

但也只是想想罢了。

收回视线,陆成由衷夸道:“多谢你提醒,阿木有你这样的好姐姐,是他的福气。”

帮了人,凝香抿唇一笑。头顶阳光暖融融,落在身上特别舒服,她看看辕座上的男人,细声道:“我先打个盹,快到了你叫我一声?”提前说了,免得他问话得不到回答,以为她失礼。

她柔声细语,无意中表明了对他的信任,陆成声音不禁温柔了下来,“好。”

身后没了动静,又走了一段路陆成才回头,就见她将包袱搭在膝盖上,枕着包袱睡了,面容朝外,侧影娇小,惹人怜惜。

心突然就软了一块儿,好像那就是他的媳妇,两人刚探亲回来。

陆成多看了两眼,接下来将驴车赶得稳稳的,怕颠簸了她。

凝香大病初愈,确实容易困倦,不过坐着睡不舒服,她在距离柳溪村三四里的时候就醒了。睁开眼睛,认出了熟悉的乡间小路,家里这边雪下得更大,田地里茫茫一片白,只有田垄处雪薄,露出褐色的土。

路中间的雪被脚印儿车印儿压实了,两侧积雪如初,白杨树早掉光了叶子,顶尖细枝仿佛即将刺破上空湛蓝如洗的天。

寂静空灵。

凝香维持着打盹的姿势,贪恋地看家乡雪景,脑海里一会儿是南下的商船,是冰冷的江水,一会儿是儿时在这条路上玩闹的身影,是弟弟赖在她怀里的小小身子。

驴车忽然停了。

凝香诧异地扭头,眼里蓄满的泪水因为这个动作,倏然掉了下去。

陆成僵在了辕座前。

快到柳溪村了,他想叫醒她,停车是因为在叫醒她之前,他想偷偷看看她睡着的脸,没想才跳下地转过身,她也转了过来,美丽的杏眼里泪珠滚落,宁静哀伤又不自知,像无依无靠的孩子。

陆成自认擅长与人打交道,面对这样的她,却不知道该说什么。

凝香心知失态,迅速低头,一边揉眼睛一边尴尬笑道:“刚刚风吹沙子进来了……”

“家里风是挺大的。”陆成不想让她难堪,顺着她话道,言罢压下心头困惑,他装作去检查套在毛驴身上的绳子,“前面路口有几个人,你看是不是来接你的?”

凝香心里一喜,探头张望。

这条路是南北向的,前面有个岔路口,凝香坐郭老三的车时就从那里下车,再沿着小路往西走,一刻钟左右就能到家。此时此刻,岔路口靠西一侧果然站了三道身影,一道比一道矮,跟梯子似的。

凝香破涕为笑,知道那正是她的家人,堂兄徐槐,堂妹徐秋儿,还有亲弟弟阿木。

☆、第 7 章

岔路口处,徐槐哥仨已经在这儿等了约莫两刻钟了,急着来接因为家贫不得不卖身为奴的妹妹或姐姐。

五岁的阿木特别特别想姐姐,也想姐姐每次回家都会给他带的好吃的,因此过一会儿就要走到堂兄跟前,仰着脑袋问他,“大哥,姐姐怎么还没回来啊?”

男娃穿着厚厚的棉衣,站在雪地里跟个胖球似的,小脸白净净,鼻尖冻得通红,但他显然并不觉得等姐姐是件受苦的事,乌溜溜的大眼睛里全是兴奋。

徐槐摸摸弟弟脑袋,望着远处道:“快了,阿木别急,再去攒个雪球,一会儿给姐姐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