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肃肃…”谷雨无奈,自家养出来的姑娘一点儿没有姑娘家的羞涩,可偏偏他什么责备的话都说不出来。

“你莫非不想要我?”肃肃支起身子,瀑布一般的长发滑下肩头,露出白嫩嫩圆滑的肌肤。

谷雨苦笑,伸手拉住被子就要盖上她的肩头,却被她一把抱住了胳膊。肃肃凑到他耳边吹着气,娇笑道:“你又不是真太监。”

谷雨抬眼,黑漆漆的双眼里好像能反射出肃肃的内心一般,他叹了口气拉过肃肃抱在自己的怀里,就像小时候那样拍着她的背道:“别怕,绝不会让你嫁给霍军破,哪怕将来就是你想嫁人,也要找个你认为可以的。”

“我只想嫁给你。”闷闷的声音带着哽咽。

谷雨一顿,血都往脑袋里涌,却还是强制镇定道:“好,只要事情过了,肃肃就嫁给奴…我。”

“恩,反正李家王朝都没了!”肃肃高声有些发泄的说道。

谷雨终于忍不住笑了,轻轻在她耳边道:“我想要你,可那要在新婚之夜。”

作者有话要说:谷雨其实真的很会哄人(→_→),暖暖的,用来暖床再好不过了

第八十四章

大晏李氏大势已去,胡族占领了东南京城,住进了皇宫,霸占了东边大量的土地。胡王几乎迫不及待的登基称帝,枭王作为他的嫡子,再加上一身的战功,几乎就是隐形的太子,一时风头无人能盖过,到是他娶回的大晏公主,因为被查实是庶出,便从正妃被贬成侧妃,到还留着位份,算是安抚东南边大晏的子民。胡王得到东南,却并不满足,他的志愿就是吞下整个大晏,从此人分两等,胡族为上,大晏为下,他们想要让大晏人世世代代给胡族人做奴仆,供养他们的子孙,而胡族人则可以一直统领这片富饶的土地,再也不用回到那危机四伏的山林里。

因此,肃肃觉着自己决不能坐以待毙,眼下情况与数月之前已然不同,若是再只求独善其身,就要做好被别人吞并的准备。那还不如她自己先一步提出筹码,到时候还能有商量的余地。当然,胡族她是绝对不会考虑的,因为毕竟非她族类,她又是李家公主,再说哪怕胡族攻破了京城,看起来骁勇善战,可肃肃并不看好胡族这样的种族,他们的社会群体太过与简单粗暴,还不愿意学习大晏的礼仪知识,就算一时凶猛,日后也后患无穷,更何况,京城虽亡,可大晏还有不少土地仍旧不在胡族管辖,只要大晏能一致对外,那未必不会有恢复河山的时候。

至于大晏这边其他的势力,南边氏族太过遥远,肃肃也不熟悉,关郡的霍家虽然离着近,可她对于霍家要求联姻的想法一点都不感兴趣,至于西北的军队好像与当年的八皇子有关,也不是肃肃可以依靠的,那么她能够选择的,便只有当年追随她爹的刘刺史,这再怎么说他们也接触过,肃肃从刘刺史管制延郡的手法上看,就清楚此人并不残暴,也很有头脑,只要她没什么企图,他们作为太子曾经的家臣,就都会善待自己,且给她一块自由的空间。

之后,肃肃就一直在等,从西南传出刘刺史造反的那一天,她就开始等,等京城覆灭,等刘刺史派人过来。终于当她听到安长史亲自前来的时候,她长长的出了口气。她再不必担心霍家军最近越发频繁的骚动,还有霍老爷子一次比一次急迫的催促,更不用害怕霍家为了阻隔梅都与刘刺史结盟,而杀掉来使。

安长史来,肃肃是亲自迎了过去,他比几年前看上去老了许多,两鬓斑白,他和安鑫一点都不相像,也难怪没人看出安鑫是他的次子,只是唯一不变的,是安长史一如既往的对她恭敬,还有那眸光中若有似无的欣慰。

“鑫哥儿,这几年辛苦了…”安长史看到自己久未谋面的儿子,却只是带着愧疚的拍了拍他的肩头。

“爹。”安鑫到没觉得吃苦,反而带着泪傻笑道,算起来,肃肃未见安长史多久,安鑫就有多久没见父亲。

“殿下…真是长大了。”安长史看着面前的十六岁少女,百感交集道。

肃肃双手相扣在腹部,微微发紧,嘴角却只是浅勾道:“真没想到,多年后竟是这般景象。”

“可不是?下官和刘大人听了梅都这些年的变化,几乎不敢信。”安长史暗含骄傲道:“小小年纪,你们当真是世间奇才。”

肃肃与有荣焉道:“这里花费了大家不少心力,但终归大家是安然无恙。”

安长史听出这弦外之音,也更明确今日前来的目的,他看了肃肃身边的谷雨一眼道:“今儿,下官来也不是打哈哈的,想必各位也清楚如今大晏已经是强弓之弩,只要稍稍不慎,就会落得个国破家亡的局面。”

众人接连点头。

“梅都是延郡的中心,胡族曾多次袭击延郡,妄想从延郡探入,直取北方。但好在他们的重点在京城,延郡旁边还有关郡连接,霍家也不是好啃的骨头,所以哪怕延郡多处受害,梅都却依旧能够安然至今。”安长史继续道:“大家都不是外人,刘大人的意思就是,希望殿下能够公开承认西南军,且让咱们接管延郡抵挡胡族,再有日后在延郡军队需要生存,还需要殿下多多照应。当然,梅都的一草一木,刘大人都承诺,绝不触碰,包括城墙。”

这和肃肃当初预想的差别不大,她不在乎延郡是谁掌控,只要不要威胁到梅都她都没有问题,更何况刘大人治军严格,不说军营里大多都是延郡的老兵,就是刘大人与安长史本身就是梅都人,如果他们都不爱自己的家乡,还有谁会爱?

“只是关郡…”肃肃提起霍老爷子,心里有点不舒坦。

“殿下放心,关郡的事宜都交给下官们,保证不打扰到殿下。”安长史也是听说过霍家有意娶走敬宜公主作为筹码,不然刘刺史也不会让他马不停蹄赶到梅都,就生怕殿下答应了霍家,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那就好。”其余肃肃都没什么兴趣,便将话语权递给了谷雨,她则看着安长史带来的两个护卫发呆,也说不出什么缘故,她看着这两个站的笔直的护卫,总觉的哪里有些违和。

谷雨的问题就更直接了,既然你刘刺史要造反,那么有没有把握,还有如今的大晏可算是群雄鼎立,要是一个弄不好,刘刺史怕是坐不上那个位置,而公主也恐怕会跟着遭殃。

然而安长史似乎对这一点丝毫都不担心,反而安慰道:“我军绝不会单打独斗,如今西北方向的唐军已与下官等结盟。”

说到唐军,谷雨看了肃肃一眼,又瞧了瞧安鑫,他们都没有忘记,在好多年前的冬夜里,安鑫奉命带回一个孩子叫李孝琰,后来又是安鑫将李孝琰带走,还免了一场灾祸,李孝琰的父亲八皇子已亡,但他的舅舅曾经的唐刺史却安然无恙,如今西北方的唐家很难不让人联想起李孝琰。

见众人好像都是心里有数,安长史也露出笑容,又与尹长史寒暄几句,便带着两个护卫下去歇息了,只要事情谈妥,双方有了纸面的协议,他们就可以尽快赶回西南。

安长史上了自己带来的马车,只是奇怪的是,护卫并没站在门口守着,反而一同进了马车。马车上,安长史一改刚刚上官的做派,反而跪坐在一旁,恭敬的对着两个护卫,连脑袋都没敢抬。

三人都不说话,直到马车离开梅花坞朝着梅都市内前行时,其中坐的最随意的男子突然摘掉帽子道:“小丫头居然怀疑上我们了…”

“那不就是虎父无犬女么?”他身旁另外一个护卫打扮的男子也脱下帽子,面目平平却举止清雅,无一丝武夫之气。

“放肆!”那随意的男子声音不高道,一听就没什么力度。

所以他身边的男子也不害怕,笑着给他沏了杯茶才道:“微臣放肆也不是一两次了。”

“可不是么!”那随意的男子立刻绷起脸,坐直了身子,眸中的刀子就跟不要钱似的狂往身边人脸上甩,“你居然敢弄出个假太监!你当真是不要命了?”

“大晏皇室都不在了,微臣不过一个小小护卫,还怕那些作甚?”沏茶的男子也不等别人,自己就拿起一杯茶,惬意的品着。

“当真是活腻歪了!”随意的男子也伸手拿了杯茶,刚要尝,就抬眼看着已经把自己当成聋子哑巴的安长史,此时正低着头,汗水都流到脖子里了,“来来来,小安,你这次辛苦了,喝一杯吧。”

安长史哪里肯拒,哆哆嗦嗦凑了过来,拿了杯茶,又不敢喝,只能看着上头的细白瓷面,好似要从里头看出什么花纹来。

“小安,你刚刚听到什么了?”随意的男子突然凑到安长史的身边,低低说了一句道。

安长史顿时汗毛竖起,手里的茶杯也抖翻了过去。

就见刚刚那沏茶的男子,一手捏着自己的茶杯,一手则伸直成掌,带着袖风,不过一挥,那刚要从杯子里落出的茶水就安然凝在了杯子里,随即伴着那瓷白的杯子转了个圈,轻轻掉与那沏茶男子的手中。

“这是西南的好茶,别糟蹋了。”沏茶男子笑着将那杯差点撒落的茶水放在安长史手里,随后还补充道:“已经不烫了。”

安长史欲哭无泪,心里想着往后这样的差事,还是交给刘刺史来好了,反正他们三个在一起,谁都不吃亏。到是他每每顾及身份,到落了下乘,简直苦不堪言。

“你说…敬宜像谁?”将安长史欺负的差点没瞬间白头,那随意的男子喝了茶靠在车壁上,玩着手里空杯道。

“大概…像先皇后吧。”沏茶男子说的正是太子生母,那位先皇继后。

“嗯…”说了这一句,马车里又恢复了平静,只能听见梅都街市上喧闹的声音,就好像战争并没有开始一样。

作者有话要说:安长史那么早两鬓斑白其实是被欺负的吧(→_→),好吧,玩笑。

写到这里,真要说一句,四心的大纲乃们看过了吧???是不是!!!_(:з」∠)_被猜中什么的,太吐艳了。

第八十五章

“啐!老狐狸!”霍老爷子恨得摔了自己最喜欢的兰花儿白底的茶盅,花白的胡子吹的老高。

“也是咱们逼的太紧了,我早说联姻一途,不是正道。”霍军破到是早料到了,原本刘刺史就是延都本地的官员,家乡也在此地,再说延郡原来是先太子的封地,敬宜公主又是先太子唯一的嫡女,因此公主会选择刘刺史也不奇怪。

“那他们就能不声不响的从咱们口里夺食?”霍老爷子一拍桌子,气红了脸道:“瞧着老实,等咱们逼得紧了,他们再坐收渔翁之利,还能充个好人,让公主高看他们一眼?卑鄙!”

霍军破心中不屑,可到底那是他亲父,他不可多言,否则就是不孝。他一早就觉着联盟靠的应该是诚意,而非旁门左道,再说他们都是大晏的子民,哪怕皇上驾崩,可到底血脉未绝,父亲竟然不顾忠君之道,强迫一个年约十六的少女,这要是让大晏百姓知晓,他们还如何团结一心,将胡族赶出大晏。

“要不,干脆我们直接攻下梅都,将公主捏在手里,这事儿不就成了么?”一个武将坐在霍老爷子下手道。

“胡闹。”原虎抽着脸皮子,嗤笑道:“你当梅都是豆腐?还是当刘裴是傻子?”

“那你说怎么办?一把火烧了?”那武将鄙夷道。

“你!你有胆子再说一次!!”原虎当时就从椅子上弹了起来,大声嚷道。

霍老爷子被吵着没法,就伸手摆摆道:“大家莫急,莫急,不过就是个梅都,延郡他们要想占全,还要看看咱们关郡的意思。”

“老爷子的意思是,和他们分了延郡?”原虎抹了把脸坐回到位置上,冷静下来道。

“延郡那么大,他们都能吃的下?想靠着公主的名头的又不是咱们一两家,早晚他们有苦头吃。”霍老爷子到也不急了,刘裴不是傻子,关郡与延郡比邻,要是这个关系再处理不好,那将来都别想安生。

结盟之后,肃肃彻底放下心来,反正她已经尽力了,她不过一介女流,手里也没有多少人马,能在这乱世中生存已是不易。说到底,她所选的同盟者,也同样是梅都百姓心中所想,至于后果如何,就只待用时间去证明了。

然而,就在肃肃以为,她要么城破身死,要么一辈子里留在梅花坞,与谷雨相伴到老的时候,大晏突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就如同之前京城被灭,皇上被杀。几乎接下来一系列事件,就似大梦一场,醒来后不知今夕何夕。

先是南边氏族打着宝寿公主的旗号投靠了已经慢慢往延郡转移的刘刺史,接着西北唐军又与刘刺史结盟,最后就连关郡的霍家军也不得不退避三舍,甚至关于延郡瓜分的事宜,都没敢正面提出,只是偷偷派人私下示意,然而就算之后刘刺史完全不为所动,霍家军也只是按兵不动,暂时隐忍不发。

跟着,刘刺史用了三个月的时间,就肃清了延郡以及周围除了关郡外的城镇,还派大批的军民在延郡的边疆开始慢慢修复起已经坍塌多处的古城墙,一座座瞭望塔在边疆落成,一车车石砖铁块马不停蹄的往延郡边疆去,一切就跟有人规划好的一样,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待到延郡稍稍平稳之后,刘刺史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吞下自带天险之地的祈山郡。因着祈山郡与关郡一样,都与延郡比邻,所以刘刺史攻下祈山郡时,很让霍老爷子紧张了一段时间,尤其是在得知刘刺史身边最得力的谋士居然姓夏后,霍老爷子甚至让儿子严管手下兵士,不允许他们离开关郡,还特别警告他们,不论是谁,只要是挑衅刘军,那就一律军法处置。

这事儿肃肃得知后,还觉着好笑,不过一个谋士,想必是被下头人传的神乎其神了。

只是,谷雨却不这么想,那一日他意外的没在屋子里陪着肃肃,而是在书房里坐了很久。

又是一年深秋,胡族似乎再也不愿看着刘刺史的军队继续扩张下去,他们以运河为界,第一次发生了大规模的冲突,双方纠缠厮杀几近僵持。就在大家以为这样的僵持恐怕还会持续几年的时候,祈山郡突然传出刘刺史的部下似乎发现了先太子的踪迹,也就是说,如果先太子真的没死,那胡族一直对外宣传,说是大晏李氏已亡,胡族才是天命所归的说法根本站不住脚。

此后,先太子的情况陆陆续续出现在了众人的眼前,还有关于先太子这么些年究竟为何踪迹全无,也有了好些个版本,像是失忆啦,像是被皇上囚禁啦,像是被胡族人围困啦,还有被手下人背叛什么的。总之,消失了多年,被所有人遗忘在脑海里的那个失踪太子,再一次回到了人们的视线里,只是这些猜测,到底有几分真,几分假,谁都说不清楚。

传言之初,肃肃还担心圈禁地里的那些女人会像曾经那样,为了这么个虚无缥缈的传言,闹出什么事儿来,却不想,这些女人好像真的已经习惯了没有太子的生活,她们生活还算富足,多年的磨难已经不会让她们轻易的人云亦云,她们有着自己新的生活,曾经东宫的回忆已经很难让她们激动起来。就连谢氏和姜氏两位应该是最盼望太子归来的女子,都在听到消息后,轻易的丢在一边,连和身边人讨论的兴趣都没有。

“她们和曾经真的不一样了。”肃肃松了一口气,又觉着怅然。

谷雨沉默,最近一段时间他老是动不动出神。

“别这样,这次肯定是假消息。”肃肃凉凉的撇他一眼道:“要真是我爹,那他之前干嘛去了?皇祖父死的时候他不出来,八皇子死的时候他不出来,京城被围困的时候他还不出来,就连京城被人占了,他都没出来…我觉着吧,八成是刘刺史自己想的法子,想要提高士气。”

若是以往,哪怕肃肃说的不是,谷雨都会笑着应了,可这一次他却将她拉入自己的怀里,轻闻她身上的香气。

“你不会以为这次是真的吧?”肃肃扯着他的衣襟,一脸惊吓状。

“刘刺史身边有个谋士姓夏。肃肃还记得我入宫前姓什么?”谷雨稀罕的亲了亲她的眉毛,叹息道。

肃肃哪里能不记得,谷雨之前叫夏瞻,是太子党夏家的嫡孙,当年谷雨进宫也是为了让太子帮着夏家从京城全身而退。可她只听过夏瞻的父亲是个文臣,比起他祖父当年的政绩还真是有点不起眼,所以她一时也没联想到,那什么谋士会与谷雨的家里人有关。

“如果我没猜错,刘刺史身边的谋士,应该就是我爹。”谷雨苦笑,他和肃肃想的一样,都以为那么多年了太子都没有消息,那么以后也肯定不会有消息了,却一时忘了,有他爹在,太子说不准真的能够逃过一劫。

肃肃对前方战事并不了解,可胡族人凶猛,不说如今,就是细数几代上去,都是让大晏头疼的角色,更何况胡族现在已经进入大晏,还在东边京城建立新王朝,到处捉捕大晏子民给他们当先头兵,可以说,胡族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让人觉着棘手。可是,就是这样的胡族,刘刺史竟然可以带着大晏的守军,与其僵持那么久,损失还并不惨重,就可见刘刺史军营中那位谋士有着什么样的手段了,肃肃可还记得,刘刺史并没有集中全部兵力与胡族死磕,延郡这里的军防还继续建设着,完全没有停下要去救援的意思。

“我爹出山了,那就是说他们的主子还在。”谷雨不想说自己的爹有多厉害,可论兵法与治国,能与他爹旗鼓相当的,恐怕大晏一只手都数的过来。只是夏家从没有二主,若是太子真的身死,那么跟着太子这一代的父亲是宁可隐姓埋名老死乡间,也绝不会另投他主的,夏家要想重振,就只能等到谷雨这一辈的小辈寻觅新主,自谋出路。

“所以说,你的主子从来都是我?”肃肃听了谷雨的解释,难免想起五岁时,屋外太子与小小的谷雨之间的对话。

“是,奴才的主子从奴才生到奴才死,都是殿下。”这话,谷雨说的郑重而有力,这是代表夏家给他的使命,哪怕他接受使命的那一日起,他就已经被逐出了夏家。

“所以说,那谋士要真是你爹…”肃肃咽了咽口水,难不成弄出那么大动静的人真是她那个渣爹?

谷雨心里很希望这不是真的,因为只要太子不出现,他就能和肃肃一起在这里安静的活着,这是他的私心。可他又希望这是真的,因为只有太子还在,肃肃的地位在大晏就绝不会有人敢轻视。如此矛盾,他是真的不知道自己该如何是好了。

就在肃肃忐忑不安,谷雨胡思乱想的时候,祈山郡内新皇宫建立的消息就好似一击重拳狠狠砸在两人身上,听说太子要登基了。

作者有话要说:终于憋出来了,其实按照战争什么的,起码要再等个几年,但是肃肃年纪不小了,(→_→),所以肃肃就借给夏爸爸一根金手指,战争时间缩短了。希望大家表介意,么么哒

第八十六章

“你说我爹要登基了?”肃肃说不出心里什么滋味,若是轮血缘,那是她亲爹虽然从六岁后就再没见过,她也还是希望他能活着,可要她爹真的活着,且马上就要登基了,那她和谷雨未来,还有结果么?

“可不是么!”苗将军是太子的死忠,因着当时听到太子健在的消息,还特意带着人去了一趟祈山郡,梅都的人都在等着他的消息,他到一回来就上了公主府,“末将还见着主子娘娘了,主子娘娘极为惦念殿下,这次还特意让末将带了好些东西要交予殿下。”

她的生母?肃肃顿了顿,自从圈禁路上两人失踪,多年来再无音讯,如今想来,这两人与她当真如陌生人一般。

“对了,还有件大大的喜事!”苗将军满是沧桑的脸上尽是喜色道:“主子娘娘在九年前已产下嫡子,殿下有胞弟了,恭喜恭喜。”

“同喜,同喜。”说不出什么味道,肃肃的心绪一点点都没波动,就好像苗将军说的是别人家,那个家里有父亲,有母亲,又有个儿子,可是与她有什么干系,她的家里,从来就只有她和谷雨。

“这次末将前来,也是禀报殿下一声,稍后祈山郡会派人来接殿下,太子殿下登基称帝,殿下就是真正的帝姬,怎么能不去观礼?”苗将军只觉得苦尽甘来,他这辈子坚信的东西从来未变,整个人都融贯焕发起来。

“我爹的意思…是让我去祈山郡?”肃肃说到这里,觉得喉咙里干干的,带着涩。

“那是自然,等太子殿下登基,梅花坞里的所有人都要迁去祈山郡的兴州城,那以后就是咱们大晏的京城。”苗将军越说越觉着热血沸腾,太子归来,他就犹如有了主心骨,往后他这把老骨头要是能跟着太子殿下南征北战收复大晏,那当真是马革裹尸也笑着闭眼了。

“我知道了…此时,我会与梅花坞众人说明。”

肃肃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将苗将军送走的,她关上窗,坐在梳妆台前,看着模糊的铜镜,那镜子里曾经是个稚嫩的女童,女童后站着个年□□童,两人一年一年扶持着走到今日,镜子里的女童变成了十六七的妙龄少女,而她身后…

“谷雨,你回来了?”肃肃转过身,飞快的走到青年的跟前,伸出双手埋进他的怀里。

“肃肃,去兴州吧。”谷雨低头吻着她的眼睑,平静道:“我与你一同去。”

当肃肃坐上去兴州的马车时,人还是恍惚的。这事情怎么就发展到这个地步了呢?她不是被圈禁么?梅都不是和刘刺史结盟了么?怎么她就重新变成了那位尊贵奢华的嫡公主了呢?瞧瞧她现在穿着的宫装,好些年没穿过,今儿起身的时候都不知道该先套哪件,最后不得不叫了谷雨进来,两人回忆了一阵才重新穿得,好在谷雨梳头的手艺没丢,配上宫装的望月髻还是梳的那么漂亮,只是首饰头面,肃肃存下的都已经旧了,还都是太子妃的旧物,最后还是尹长史的夫人给她特意找人打了一套,不是顶好,但在这样的战争年代,已然是难得了。

“祈山郡离着梅都不远,不过小半个月的路程。”谷雨走前已经将所有事宜卸下,梅都将来还不好说,等着梅花坞一空,太子又成了圣上,梅都还不定谁来接管呢,他也懒得再去费心了。

“你说,我爹知道你的事儿么?”肃肃摸着宫装上常见的牡丹刺绣,低声问道,谷雨的爹可是假太监事件的始作俑者。

“别担心,我爹那么聪明的人,我不会有事的。”谷雨靠过去,将她揽入怀中,安慰道:“别绷得太紧,我会心疼。”

若是刚入圈禁地那几年,也许太子的归来会让连带肃肃在内的所有人欢欣鼓舞,可如今,这条迟来的消息顶多让人欣然而笑,却并不能让人全心向往,她们已经习惯了这样如同百姓一般的生活,她们现在还能偶尔出出门,逛逛街道,种种地,养养花。然而等回到新的京城,新的皇宫,她们却只能强迫自己重新披上战甲,在新皇的后宫里挣得一席之地,只是,她们对那样的生活已经陌生了,她们的年纪也大了,还拿什么去和那些新纳的嫔妃争宠,那到还不如留在梅都,安安分分的过日子。

“太子殿下不会允许的。”谷雨直言道破,那些都是他的妾室,怎么可能真的就丢手不要了。

“是啊…明明谢氏才过上好日子。”肃肃苦笑的拉着谷雨的袖子道:“我那日去见她,她笑得那么开心,说是大姐姐有孕了,她要当外祖母了,日后她能看着外孙长大…眼下到是不能了。”

对于这种没有期待的旅程,肃肃到希望永远没有尽头,她甚至有时候晚上都会以最大的恶意去想自己的父亲,什么被人救了,什么被困在祈山郡了,说不定就都是借口,她爹很难说是不是早就布下这个局,等着所有人都以为他死了,他才开始秘密的活动,然后狠下心看着京城被毁,看着大晏失控,他再以救世主的身份拯救大晏子民,到时候还有谁敢说他是被贬的庶民,还有谁敢说他不是皇祖父亲封,日后估计百姓嘴里都是皇祖父年老昏聩,错把鱼目当珍珠,又将璞玉当顽石,她这个爹那才是上天送下来的真命天子!

无论怎么揣度,路程总是有限,当陌生的城墙出现在肃肃的眼前时,新的京城——兴州终于还是到了。

此时城门大开,双排的守军立于城门口,不远处明黄黄模糊一片,应该就是太子的銮驾。

“末将给敬宜公主殿下请安,太子殿下正在前头等着呢。”进了城门,旁边上来个武将小声的说道,意思就是让肃肃下车。

肃肃也没矫情,扶着谷雨的手从马车里出来,身后跟着晚疏与晴鸢,最后三十人的亲卫由季裳打头,全部都是一身藤甲,腰配弯刀。

来迎的太监看着这三十多个彪悍的女子,以及那崭亮的弯刀,汗差点没下来,他回头看了眼莫测高深的太子,苦哈哈的走到肃肃跟前小心道:“殿下,太子殿下在此,不可佩戴利刃。”

肃肃面色不变,连太子一眼都没看,只说了两个字道:“无妨。”

那太监心里一堵,只觉着公主殿下好生无礼,这太子可是未来大晏的皇上,那是她的亲爹,这谁敢在皇上面前带刀,还是那么多人,这要是出了事儿,谁担待的起。为此,这皇上身边的大太监便生出了一丝轻蔑之意,外头养的就是外头养的,不愧是野丫头,就算是太子妃嫡出的,也不过是个野丫头,比着太子妃身边养着的那位差的远去了。

“请恕老奴得罪了,若是殿下不能让这些亲卫卸刀,那就只能殿下一人过去见驾了。”那老太监慢慢直起腰,语气显得就有些不大尊重,甚至还道:“就算太子妃跟前养着的八姑娘,也不敢如此放肆。”

“八姑娘?”肃肃疑惑道,如果真的是她八妹,那就应该是苟良悌所出的女儿,当年苟良悌可是带着女儿和太子和离的,怎么现在又是太子妃养着。

“正是,那位可是极得太子与太子妃的心。”老太监自觉自己提点了敬宜公主,是嫡公主又怎么样,这多年没见,指不定还不如那个庶出的呢。

肃肃眉毛一挑,摆手道:“捆了,堵上嘴扔到一边去!”

她身后三十亲卫,连眼皮子都没眨,从身后就拿出捆绳,直接就要上手,吓得那老奴双腿发颤,尖叫道:“你们…你们这是不敬,大不敬!”

“我到不知道一只阉狗有什么可敬的。”肃肃一脚将其踹到一边,就往前走。可心里其实并没有那么硬气,搭在谷雨胳膊上的手也微微颤抖,这是她一早就想好的,她在外头那么多年,早已不是当初在爹娘膝下的小姑娘,说是血亲,这么多年来都没有联系,再有感情也稀薄了,如今这老奴的话也证实了这点,她的母亲已经将别的女孩子养在了膝下,不论说是不是弥补失去女儿的痛苦,只她母亲宁可养的别的女儿,而连信都不愿意带给她,她就已经寒了心。哪怕当年那一匣子金豆子代表了母亲对她的牵挂,那也是好多年的事情了。

她如今什么依靠都没有,但她绝不能就这么进了皇宫,老老实实的做她的敬宜公主,然后等着被父亲找了下家转手,最终过起了所有公主一般无二的生活。她要让父亲看到,她不是随便能摆布的,她也不是普通的公主,既然她是个野公主,那么就干脆野到底,将来谁也别想拿捏她!所以第一步,就是要让父亲看到她的不同,也要让他清楚明白,她会变成如今这副模样,都是他一手造成的。

“她真的很有趣,不是么?”冷眼看着自己身边伺候了好几年的老太监被人绑了,还塞了布,太子殿下却一点都不恼,反而饶有兴致的与自己身边的夏谋士说道。

夏谋士一语不发,只是目光从来没从肃肃身边那个青年身上离开。

作者有话要说:肃肃要做个彪悍的姑娘,手上有权,万事不愁。

第八十七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