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写云与族里的叔伯兄弟也俱来劝说,一个个,劝得孙永航心头火起,然而却又不得不暗处计较。虽是痛苦,但孙永航立定的主意便是矢志无改。在面对族人的轮番劝说之下,他亦不动声色,先一口回绝,而后,渐渐有所软化,似是被逼无奈,然而在骆垂绮始终是自己妻子一事上,他半点不曾松口。

这让于写云又喜又气,却也莫可奈何。等了一两日,见他始终不改口,也只得硬着头皮回了相渊。

才刚回府,就听得身边的小厮来回说,溶月已经出府。当下,于写云一声冷笑,"好!就照着你大老爷说的办!仔细些!别叫人再在天都露面!"

"是,三夫人请放心!"

相渊听了孙府的回复,气得双眼直瞪,火冒三丈,开口便是大骂,骂着骂着又说自己女儿死心眼儿,左是骂右是怨,只把脸也拉下了,总不肯将话应了。

然而信王那边不知怎地也听到了消息,便也屈驾亲临相府,大抵是谈到了端王手上真握着实柄,信王也不想把脸撕破,真成了兄弟反目,便也劝相渊见好就收。原本,这相小姐嫁是不嫁亦无可无不可,但信王心既存了个骆垂绮,便是不太痛快,又有防忌,总是想压住她的锋芒,再不使其有出头之日。

这番话露出来,自然是意思相渊将自己女儿送到孙府去。这软劝硬逼一下,相渊真无路可退了,全不想自己日前一番戏言,竟真成了真!叫他堂堂一个女儿去做人家小妾,他脸上总是郁郁。

那信王也不知打哪儿听来的话,竟也知道那相柔姬一生只中意那个孙永航,做妻做妾做丫鬟都跟定了他,此时拿相小姐的话一压相渊,相渊纵有千般不愿万般不想,也无计可施,只得差人与孙府相议。

业已掌灯,老太太的正屋里,骆垂绮两头着急,一面急着孙永航近七天了,没半点音信;一面又焦着溶月,竟去了两三个时辰了,还未回来。

这一急一焦,再加之这几日寝食不安,头便有些昏昏,身子有些儿重起来。只勉强陪着老太太用过晚膳,她也不过动了动筷子,什么也未吃。

她原不知道,那于写云接到了相渊应允放人的信儿,喜得是心花怒放,乐了满怀。族中人这才暗吁口气,同时大房亦连声吩咐下去,任何人不得将此事透给老太太那儿知道,一并连骆垂绮也瞒了,怕她闹将起来,使得老太太得了信。

他们算计着用缓兵之计瞒天过海,只待这边喜事办了,她老太太纵是知晓,也不见得会插手砸了喜事。

是故紧防着下人多嘴,下了严旨,只怕老太太提前知晓了。于写云听得丈夫得释,又兼之攀上了兵部尚书这门姻亲,心头乐得不知怎地。虽说是纳个小妾,而对方却提出必须六礼齐备,这事是出了点礼统,但在于写云看来,相渊可是位权臣,如今肯如此低就放过孙骐,还将女儿许配,且不叫儿子休妻,已属万幸,这六礼原也该给。

原想着这便将永航放出来,可转念一想,不定他还另有主意,又与骆垂绮亲厚,消息一透,闹翻了府里喜事还是不成。索性就待迎亲那天再说。

这一想定,她便越发喜滋滋地赶着采买亲单,一时府里前三院俱是闹哄得很,而正房正屋,因老太太这几日气得病了,又兼之骆垂绮身子不爽,便一直是清静为主,是以二人也并不知外头这等热闹,仍只心焦地等着孙永航与溶月。而这于骆垂绮更为尴尬烦躁,她已是待罪之身,种种情由她占大半,是以此刻,她根本无法前去打听,只得守着,只得挂心着一去不回的溶月,只得挂心着一直未知音信的丈夫。

她不想,当她终于守得丈夫的那个日子,迎娶相府小姐进门的喇叭也吹响了。在听得锦儿的传报时,她一下子怔了,眼前似乎晃过什么,却什么都瞧不清了。茫茫然,那阵阵的喜乐声传来,只空落落的,半晌听不出个所以然来。

老太太一听这消息,立时便气晕过去,众家仆却也不敢大声张扬,只偷偷领了早请好的大夫前去诊脉。

那锦儿原是于写云身边的丫鬟,在传报完后,瞧着骆垂绮如此惨白的脸色,又见着四下里早无旁人,忽然"扑"地一跪,"少夫人!全是奴婢造得孽!是奴婢对不请您!也对不起溶月......"说着,她哭起来,喉中哽咽着,"我该死!是我多嘴!是我害了溶月!少夫人!我对不起您啊......对不起溶月......"

垂绮在听得"溶月"二字才恍然神志有些回复,只愣愣地问,"溶月?你说溶月?她怎么了?"连问三声,她连声音都不禁有些凄厉起来,"溶月怎么了!她怎么了?"

"她......她......她让大爷叫人给卖去外州了......奴婢亲眼看见的......一个小巷口,那人将溶月一棍子打晕了,灌了麻袋便扛走了......是我该死!是我该死啊......我害了她!都是我害了她......"

"卖了?卖去外州?"垂绮低喃,连退了三步,还未沾着椅子便滑倒在地。

"少夫人!少夫人!"锦儿吓得连忙上前搀扶,只觉触手一片冰凉,再看她,眼中俱瞧不见别的,只一片空洞,再一会儿,便怔怔地滑下泪来,沉甸甸的水珠子落在她手背上,烫得人心里发怵。"少夫人......"

垂绮望着门槛,想到那日的一别,不过匆匆几句,谁知,竟成诀别?溶月啊溶月,打小便是与自己一同长大的人啊!情同姐妹,原是不可分割的手足,她已是她今生除了丈夫永航便唯一认定的亲人啊......如今,如今却叫人这般弃却......卖了?卖了!是卖去了外州?亦还是被灭了口?她是死?是活?若是死,她怎么死?死在了何处?若是活,她怎么活?生在何处?会有多艰难?会有多不堪?

耳边似有人说着什么,她却一个字听不见。呵呵!她好傻好傻呀!原为着孙家如此苦辛,乔妆打扮,周旋达官之间,将父亲遗物送作人情,可孙家是怎么还报她的?原为着丈夫,倾心爱恋,百般苦持这个家,可如今,丈夫要弃她另娶,而这十几日间,原本以为情深意重的丈夫,却半面不露!骆垂绮,她好傻好傻呀?

她究竟这一番心意为谁?她究竟这一番苦辛有何所得?许是嘲笑吧?许是讥讽吧?家已无,夫亦弃,如今,连唯一的亲姐妹,亦不知何踪!这难道是报应吗?报应她错看了人?报应她错信了人?

她好恨!

"哼,原来如此!那何不今日就赏我一杯毒酒,就这么死干净了岂不痛快?"她声音直如三九寒冰,刺得锦儿怔住。

永航也正在此际奔来,见垂绮一脸恨意,不由一呆,直觉抢上几步抱住她道:"垂绮,你听我说......"

垂绮也不动,静静地让他抱着,只拿一双眼紧紧地瞅住孙永航。

孙永航蓦地心底浮起惊怕来,眼前的人虽还在他怀中,但却如此冰冷,冷得仿佛不似活人。"垂绮......"

骆垂绮似乎打量够了,嘴角才浮起一笑,冰得刺骨,"孙永航,你放手。"话吐得平平静静,然一字字吐来,竟是斩钉截铁,一锤锤击在孙永航的心上,疼痛莫名。

孙永航锁紧了眉,心知有什么在两人之间流逝,原本的心意相知,此刻竟成了扎人的刀子,扎伤她,亦扎伤他。仿佛预感到什么诀别,他非但不放手,反抱得更紧,更深,牙关紧咬,手中的力道勒得人生疼生疼,像要把人都勒进骨肉里,再无分享。

骆垂绮依然不动,只是眉目间凄色更甚,她只是淡淡地道:"自爹娘过逝以后,我就知道我再无亲人了......舅舅舅母,只不过把我当成一级官路顺畅的台阶......老爷子将你们孙家交给我,却也只是把我当一颗堪用的棋子......如今,你们找着了真正可以依恃的门庭了,我便是随手可弃的子了!"她努力咽下一声哽咽,声音渐渐凄厉,"可是为什么?弃了我还不够,还要作贱我唯一的亲人!"她猛地死命推开孙永航,指着他恨声道,"为什么要对溶月出手?为什么?她不过一个小丫鬟,打小跟着我而已,什么都是我做的,跟她什么相关?为什么要抓走她?为什么!孙永航!你意是这般残忍绝情!"

孙永航听得心头大震,对她的指责亦是吃惊异常,然心中稍转,便已想透前因后果,眼见着垂绮如此惨烈,心像是被什么捣烂了一般,只一把握住她冰冷而颤抖的手,心中知道垂绮是恨透了他,恨透孙家,也知道他与垂绮之间已给生生劈出一道沟坎,他这头,垂绮那头......为什么?他亦恨,恨父母,恨孙家大大小小的人,恨自己无能,恨相府中所有的人,然而,他恨了,恨得也如垂绮那般深,可这又有何用?垂绮,任凭他再做什么,她也永不会原谅他了......心头慌乱起来,为着这明知的界限,为着这明知的恨意,孙永航猛咬着牙,眼眶里泪意打转,却硬凭着一股气憋着。"......你放心!溶月绝不会有事的!她若有事,我孙永航给她陪葬!"他死也要把溶月找回来!

"呵!"骆垂绮冷冷一声笑,一把将手抽了回来,心头突来的尖锐让她疼得厉害,她抖着手翻出那日与端王的回信,一下扔在孙永航怀里,欲开口讥讽,却是哽着,好半天出不了声,然而想起前番种种,心却不甘,"我原道是相府欺你们孙家,却不道,原是你孙永航欺我,是我欺我我自己!"

说完这句,她气走岔,一阵呛咳起来,孙永航心下大痛,直欲上前探视,然而这时于写云却领着数名家仆进来。

她一见这阵势,心下微哼,但碍着老太太的屋里不好太放肆,又兼之大房的孙骥曾关照过,这骆垂绮既能与端王府有些来往,还是需防她一脚,这一想,便也不曾开口,只冲着孙永航开口道:"快去准备!要迎亲了!"

孙永航任凭几名家仆拉扯着,只手握着门框,冷声问:"溶月呢?"

于写云微噎:"又不是我的丫鬟,我哪儿知道?再者,航儿,你这是跟娘说话的口气么?"

"哼!我难道还有娘?什么样的娘?卖儿子的娘?"孙永航脸色一片惨白,只瞪着一直猛咳的骆垂绮。

于写云也回头瞧了眼,心知不好生应付这儿子,临到头了又不知会生出什么事,当下只得忍气道:"你只要顺利成了这门亲,我就把溶月的下落告诉你!"

"如若寻不着人,那么,你自此也不再有我这个儿子了!"孙永航掼下这一句,再度瞧了眼只是咬牙忍着泪的垂绮,心下一狠,转身即走。

九月的风刮过脸颊,仍有些暑气的热浪依旧翻滚,孙永航大步走着,痛彻心肺地走着,然而,他依旧走着。他要寻一条路,寻一条再不用妻子受委屈的路。只是,为何这路才起头,妻子却已经备受欺凌?

是他无能呵!为什么他竟连一个自己心爱的女人都无法维护?这般伤、这般恨,原本全该由他来担负才是,为什么却反是她?那么柔弱的肩膀,那么纤细的身量,为什么,他竟也能忍心走了出来,离开了她?

这一刻,桂子因风落于他的肩头,他浑然未觉,盈满心头的,是自鄙,是自厌。

第13章

篱畔霜前偶得存,苦教迟晚避兰荪。

能销造化几多力,不受阳和一点恩。

生处岂容依玉砌,要时还许上金樽。

陶公没后无知己,露滴幽丛见泪痕。

这是柔姬终其一生都忘不了的日子,那一日,九月廿八,母亲亲为她盘起"金鸾娇"的发髻,暗合了鸾凤相交的愿盼;黛描柳眉,胭打双颊,红贴菱唇,墨画鬓弧。

她仔细端详着菱花镜中的自己,娇面晕红,艳色夺人,左鬟一支银镀宝蝴蝶簪,前配一双四蝶金步摇,右鬟一支宝蓝镶玛瑙金钗,仍有一对翡翠孔雀细金珠花,花色虽多,然因物件精细小巧,佩于她乌墨般的云鬓上只增富丽,却并不显累赘。这秾艳中带点清傲的美,让她亦微微有些吃惊。然吃惊过后,她心中亦是暗喜,那骆垂绮才貌闻于天都,自己亦曾见过一面,然而美则美矣,怎敌她今日之艳?

众人装扮毕,相夫人又上前细细端详了一番,目露欣喜,只拉着女儿的手,笑叹:"柔儿真是大人,出落成个美人儿了......"语未毕,又添几分感慨,眼中并涌上泪意。

柔姬一瞧母亲落泪,她心中亦泛过一层酸楚,想自己长成,却多是任性,终未在母亲身畔体贴孝顺。而今出阁,回头想想,柔姬亦觉自己亏欠双亲良多。此番出阁,她是遂了心愿,可爹爹有多少隐怒?堂堂尚书府的小姐却只嫁作如君,想来爹爹亦受不少非议吧?然而此刻,爹爹却是倾力将她的婚事办得热闹生姿,声震天都。以妾的身份,她却是六礼俱全,请了堂堂信王爷作主婚人不说,还从御花房购得各品牡丹。眼下已近十月霜寒,然而,她的花轿上却缀满了名贵而不当时令的牡丹,艳冠群芳!

她紧紧握住母亲的手,盈盈一拜,"娘!女儿......女儿去了......"忽来的心酸泛涌而上,让泪再也矜忍不住,"娘......女儿,再不能侍亲在侧,您和爹爹只我一个女儿,往后......可要多保重!"

相夫人听得一时哽咽出声,想来亦是欣慰亦是心疼,只不住拿帕子擦着眼泪,半晌,听那外头的迎亲礼乐已吹过几遍,方才回过神来,忙将女儿脸上的泪迹小心擦干,拍着她的手道:"好孩子,嫁了人可不比在家里!需要好好为人妻子为人媳妇!你......你既是喜欢那孙永航,便一切随你,可只一条,但凡受了委屈,也不必忍着,娘这儿永远是你的依靠!"

"娘......"柔姬又似要哭出来,一旁的喜娘见了,忙上前打着圆场。

"嗳哟,相夫人!小姐这可是嫁人哪!小姐貌赛天仙,那夫家疼她还不及呢!哪会叫她受着委屈!来!得快些了,迟了误了吉时可不好!"喜娘一个眼色使过去,一旁一丫鬟忙将喜帕送上。相夫人亲接过了,再仔细端详了女儿一眼,这才将喜帕盖上。

红喜帕遮住了柔姬的眼,红红的一片,瞧不见什么,只听得耳边母亲一声压抑的哽咽,她便由人扶着出了闺门。

耳边是迎亲的唢呐吹得介天响,爆烛声声炸响在耳畔,响得她再听不见什么。花轿将她送出相府,那声势震天的排场,她自然也没亲眼瞧见,只是事后才听人道出这盛世红妆,天都里除去皇家,便属她相柔姬的出阁最为耀眼。

花轿,是名副其实的花轿,以各色牡丹缀饰,蜜娇、朱砂红、凤头红、素鸾娇、紫云芳、玉天仙、绿蝴蝶,红的、黄的、粉的、桃的、绿的、紫的,缤纷各异,羡煞人眼。一路有花娘撒着芍药并玉色百合的花瓣,几里红绸,由相府一直铺陈至孙府。迎亲遥遥的队伍便在这红绸铺就的道上缓行。

而身后,相府即刻摆开宴席,买尽了天都的女儿红,大宴相府,但凡贺喜上门者,一概入席。

而孙府,孙骐夫妇因有信王作主婚,更觉容光倍增,只喜得心花怒放,连儿子神色抑郁亦丝毫不放心上,只注意着信王是否满意。

因有信王在,卖足了面子,众人也都就计较孙府的老太太竟未出场,只这厢热闹。迎拜了三礼之后,便是新娘新郎入洞房挑喜帕。

柔姬满怀欣喜地等着孙永航挑起喜帕,好让他瞧瞧自己是如何美艳动人,半分不输那骆垂绮。然而,等那喜娘连说了三遍"请新郎挑喜帕"的请后,柔姬仍不见眼前的蒙红有丝毫掀动。

她愣了愣,心头微沉,然而亦不好说什么,只能等。又等了许久,柔姬终是忍不住想开口相询了,"......"

唇微启,却猛见眼前一亮,她吃了一惊,只恍然地瞧去,那喜帕已叫孙永航抓在手中。烛光里,只见他眉宇微有憔悴,目光涩涩,直厉厉地瞅了她半晌,才忽然一笑,"相小姐,别来无恙。"

柔姬一愣,再料不到他竟道出这一句来,怔了会儿,才思要答,却见孙永航早回过身去,将系在他身上的喜绸解去。

而一旁,喜娘看得微愣,待要阻止,又瞧见孙永航格外深沉的眼神,只好隐住,一边尴尬地使眼色给丫鬟。丫鬟这才从有些接不着令子的神情惊过来,连忙将喜盘捧上前。

喜娘接过,咧开了嘴正欲说,孙永航去挥了一记手,"扔什么呀!当日我和垂绮成婚的时候还不也扔了?呵呵"他微微一声淡笑,"也只是睡的时候硌得慌,讨了个口头吉利,却是吃足了苦头!柔姬,咱还是撤了吧。"

他回头朝柔姬一笑,柔姬心头一喜,正欲也回他一笑,却见他早回过头去,当下只好也应了声,然而应声才下,那边,孙永航早将系着红绳的合卺酒一饮而净。

柔姬微诧,才欲询问,却见他将自己那杯亦端起来饮净了。一时屋中静极,喜娘丫鬟俱愣愣地朝他傻看着,再说不出半句话。

孙永航仿佛这时才注意到她们的目光,只朝自己上下瞧了几眼,然后瞅至合卺酒盏上的那一根红绳,这才恍然大悟,"啊,原来这是合卺酒啊!呵呵,我一时忘了,以为这一辈子只吃一回就够,上回记得牢,这回早给忘了。只一时渴了就喝了......唉,其实也不过就那些虚礼,麻烦又了无意趣......呵呵,柔姬,你介意吗?如果你觉得必要,那咱们再来补过,如何?"

柔姬瞅着他笑望着自己的脸,忽然之间心头泛上一股说不出的酸涩,唇抖了抖,泪已噙在眸中。

孙永航瞧见,微冷了笑,立时别过身去,"既然都不介意,那就撤了吧!啊,柔姬,你先好好歇息,我去前头应酬应酬就来!"说罢,他长身推门而去,竟是再无回头朝她看一眼。

正礼一下,孙永航拜过主婚人信王,信王便辞了回府,待送出府门,这厢便闹开了场,直拉着新郎倌喝酒。

席间敬酒,孙永航下意识地喝得很猛,素日的友人,出生入死过的兄弟,各房的亲眷,但凡沾着亲带着故的,他一一敬下来,半分不肯叫人分代。

孙骐看得心中暗急,奈何人多语杂,又兼亲家相渊也都在场,只能尴尬地陪着笑,连连举盏,同时亦唤自己的另两个儿子永彰、永勋前去挡酒。

孙永航来者不拒地猛喝着酒,根本不理两位兄弟在旁挡酒的意思,旁人倒还觉不出什么,一齐在生死场上拚过命的闻谚却隐隐觉出了什么。他虽不知到底因为何故,但也知道如此不妥,便起身立起,一下拦住了营里别将敬过来的一大海碗:"哎!你这肚里养了酒虫的,别老借着将军的名头讨酒喝!将军既是延了你来,自然能让你喝个饱,拉扯什么!正经让将军回房陪陪嫂子才是!"他一把夺过孙永航手上的酒碗,与那别将一碰,"来!要喝兄弟陪你喝!管叫你今儿趴下!"说罢便先干为敬,一气喝了。

那别将见是如此,也不甚在意,只"哈哈"一笑,"好!有闻哥哥作陪,小弟我也得了个酒伴了!哈哈!"说着,也是一饮而净,再不纠缠着孙永航敬酒。

孙永航默默地朝自己空了的手看了会,才转向已与众人拚在一处的闻谚,眼神极淡,这边番的酒水下肚,他的神智竟是异常清醒,半点没有糊涂。

他回过头,眼神透过一架屏风,朝正堂里间主席上的相渊逼了过去,冷冷地二目相接,孙永航撇开一群仍想与他对酒的人,迎着相渊审视中带着思量的眼神,快步走了过去。

人至席间,孙永航已是俊容带笑,眼神微散,仿佛已有些不胜酒力。"啊!永航今日首敬岳父岳母大人,小婿在此亦敬您二老一杯,多谢配赐佳人!"说着,也是一盅相敬。

相渊本道这孙永航定会有所怨怼,却不承想,他是如此识时务,如今看来,他家柔姬在孙府里亦不会受什么委屈了。相渊心中宽慰,对待孙永航的态度亦有所和缓,当下也是一笑,"呵呵,柔儿自小娇惯,今日之后,可是将这烫手山芋丢给贤婿你喽!"他哈哈一笑,也满饮了一盅。

孙永航笑意半分未收,仍行一礼,"泰山放心,小婿得此佳配,自当珍惜万分!"

语毕,他又向孙骐一拜。知子莫若父,孙骐早瞧见儿子眼底深处那抹冷寒,亦注意到他执壶极紧,虽这番应对看来似乎无事,但亦不承想他会对自己有什么举动。如今这郑重一拜,立时唬得孙骐心神微惊,不知这儿子有何作为,只小心翼翼地不敢作声。只见他亦执壶斟酒,膝行至前,提杯高举过头送到他面前,"爹,您半生操劳,只为儿子,如今孩儿已经长成,深知爹爹心中挂累。孩儿仅以此酒暂代抚育之恩!从今往后,儿子定不负爹爹期望!"一番话落,他猛地将酒往口中一灌,明晃晃如刀背刃光的眼神直射向孙骐。

孙骐原本拿着酒盅的手轻轻一抖,险些泼将出来,只勉强陪着笑意,"你明白就好,明白就好......"

此时孙永彰也正回到孙骐身边,眼见着场面有些冷,便陪着一笑,"爹啊,现下已过亥正,大哥今儿成婚,嫂子可还在屋里等着哩!"

孙骐听得此话好比是死囚遇了赦,然瞅见相渊神色,又不便直言,只得勉强笑了笑。

相渊一听此说,想着女儿新房无趣,现下也已晚了,正该新郎回房才是,便也跟着道了句,"呵呵,论时,也的确有些晚了......"边说,边瞅了孙骐一眼,打趣道,"啊!已过亥时了呵,新郎再不回房,只怕新娘一不高兴,可就不许洞房了啊!哈哈哈!新郎倌,快回房去吧!"说着,连连拍了拍孙永航的肩膀几下。

孙永航冷眼扫过被相渊拍过的肩膀,唇角微乎其微的掀了下,仍带着笑意朝席间众人一揖到底,"既如此,永航告辞!"

"呵呵呵,去吧去吧!"

孙骐眼见着儿子离去,这才松下一口气来,继续应付着亲家说笑饮酒。

孙永航退出外堂,却并不往新房走来,反而折向北,行过正房正院,在正房内院一棵临窗的银樨树下站定。

屋里隐隐传出些声响,他忍不住凑上前细听:

"唉......孩子,是奶奶不好!是孙家亏欠你呀......"

"孩子,你恨奶奶吧!是奶奶心中存了私......这身子、这身子虽不行了,可究竟还能撑得起来,是,是奶奶对不起你......垂绮,你哭一声,你但凡哭一声,奶奶心里也好受些!孩子......奶奶知道你怨我,怨孙家,怨航儿......可这一次,真的不能眼看着孙家就这么完了......孩子啊!千错万错都是奶奶的错!都是孙家的错!你恨着奶奶也好,恨着孙家也好,可就是别恨着航儿哪......那孩子心里也苦!他也苦啊......"

"......恨谁?我还能恨谁去啊?呵呵"

屋里头透出两声冰冷异常的笑声,锥刺般扎入孙永航的心底,一抽一抽地攫住呼吸。

"我恨您?您做了什么?您又能做什么?我恨了又有什么意义?孙家?我恨!你们孙家整一户的人,我都恨!可恨了,我又能如何?眼下我不过也在你们孙家讨口饭吃,也不过是瞧着我肚子里已经有了孙家的骨肉......但凡没了这些,我还需要活着么?我还能活着么?"

"孩子!你别这么说!奶奶,奶奶对不起你!对不起你......"

幽幽地一长叹息,却是夹着恨意的自嘲,"说什么对不起!我能恨的就是我自己,我的爹娘!我只恨我爹怎么那么早死!我只恨我的娘怎么那么狠心撇下了我!我只恨我没一个可依可靠的亲人!呵!说来也是,我骆垂绮如今还有亲人么?舅舅舅母早些还来探过我有了身孕了,可一听说要娶那相小姐过门,便再没一声一气了......疼我爱我怜我的亲人原早就死绝了!我还哪来得依靠?但凡算得上的,却又叫你们给卖了......呵呵,也不知是真卖了假卖了,或者,早就给杀了,丢在不知哪儿的荒草地里......我骆垂绮早就无亲无靠了,我还能作什么呢?您老人家何必拖着病体将我拉在这儿?怕我去坏前厅里的好事?呵!您可太高估我!我如今的一口饭还仰仗着您家施舍呢!"

"垂绮......"

针针刺心的话,让孙永航几乎再难听得下去,原本扶着树的手,早已狠狠地插进树干,似乎只有那指尖传来的痛意才能稍稍减去这逼人的寒意。

"孩子......你怎么怨我都行!是我该的!是我家孙家该的!但你千万别记恨航儿,他也是迫不得已!他是苦透了心的!孩子......"

"他苦?"一声嗤笑穿透秋夜的清寒,于这霜风里更添一重凉意,让孙永航的心不由一缩,像被人捏紧了似的,再一抽,生疼生疼。

那声音仿佛是不胜厌烦,"好吧!奶奶,我知道老爷子大概跟你说过些什么......也是!我这世上还能有谁?早无一个亲人,何不暂且拾一个亲人?奶奶,其实老爷子错了,我骆垂绮压根儿不是什么三头六臂的人,一个深闺女子,即便受了委屈,但深宅大院的,我又能颠出些什么来?何必防得这么深!"

"孩子......你千万别往悲处想!我知道,孩子,你受了太多的苦,太多的委屈......爹娘走得早,舅舅舅母又不贴心,只是寄人篱下......奶奶是真心疼惜你的!孩子,非是奶奶撒手牺牲你啊,你如今也看到了,在这个家里,奶奶其实和你一样......唯一能依靠的人走了!奶奶如今也是孤家寡人,今儿我病着躺在这儿,又有谁来看过我一眼?我亦是无亲无靠了......这群狼!他们不是人!"

先是一声哽咽,再是一阵禁忍不住的饮泣,只是又泣又咳地嘶着声音,"......孩子,从今往后,咱们两个来依靠......奶奶和你,相依为命!"

孙永航的手直抖着,扶在树上的指尖早已插得出血,而另一手,拳头紧握,白得近乎要捏断骨头似的。他听到了,他听到垂绮一声由喉间翻滚而出的哽咽,他听到一声连气都走岔了的"奶奶",窗前晕黄的灯影,照不出身形,然而孙永航却仿佛看到了他的妻子在灯烛中落泪饮泣,如此怨恨,如此悲凄。

而他?他究竟在做什么?他瞅着自己的双手,微颤,只是打着颤。他这个许了白首之约、患难与共的丈夫,究竟在做什么?他为什么两手空空?他为什么一无所有?他为什么竟没有样提得起来保护自己的女人?保护自己的所爱?他还是垂绮的丈夫吗?他还是个男人吗?他还是个人吗?

露渐渐重了,打湿了鞋袜,打湿了喜袍,然而孙永航去依旧一动不动地立着,任凭霜寒加重,任凭雨露湿襟。

原本在前厅伺候的历名在接着寻人的信后,稍一沉吟便往这边行来,果然,才入院,便瞧见原本该在新房花烛的孙永航正痴立在已经稀落的桂子树下。

他往那透出晕黄灯影的窗台一望,心底亦是酸苦,然而木已成舟,终究还得直面事实。于是,他轻轻地上前,也不用言语,只扯了扯孙永航的衣袖。

孙永航回头看他,却目中无物,仍一径儿痴呆,好半晌,他才回神,狠狠闭了闭眼,再度瞧了眼那晕黄的窗台,咬牙狠心离去。

柔姬静静地坐在新床上,精巧的滴漏一点点漏去,而难堪却一滴滴聚起。业已四更,原本前厅隐隐传来的热闹都已渐渐散去了,为什么,他还不见人影?

是新婚之夜,那对红烛犹兀自烧着,烛泪缓缓淌下,还杂着灯芯爆出灯花的"嗤嗤"声。夜静极了,丫鬟仆妇们个个都屏着气陪着等。喜娘觑着柔姬的脸色,觑了几回,心中暗道不妙,只想寻了差儿赶紧脱身才好。

才想着,前头院里没得传来几声喧哗,喜娘便连忙吩咐着:"快去瞧瞧,不定就是爷醉了,叫人搀了来呢!"只一声下,她便忙忙地赶着孙府里的几个丫鬟出去了,只留一个守着门。

柔姬正自泫然欲泣,然听见喜娘这么说,心头倒折过一半来,以为是叫前厅的喜宴拖住,一时走不了。这一想,便忙将渗出眼角的湿意给悄悄抹了,回嗔作喜,以为人就来了,忙端身坐好。

这一番举动早叫随嫁过来的丫鬟春阳瞧见,心中半是心疼半是奇怪。她家小姐自小便是娇生惯养的,几时受过一丝闲气,这会儿那新姑爷给了恁大一个难堪,竟仍作欢颜。她仔细瞧了瞧,见她竟还有维护之色,心下也不由一叹:这可是真碰上前世的冤孽了!她虽才来半日,但好歹也打听到这新姑爷与原配情意切切。这会儿多半是新姑爷故意冷淡,谁想小姐竟反不怨他!可怪!可怪!

春阳这般想,然亦知道柔姬素日的心性,便也不说破,只是立在边上陪着。

大约又过了半个时辰光景,终于有人声往这边过来,柔姬猛地抬头去看,门果被推开,孙永航犹一身喜服地走了进来,由暗而明。

孙永航抬眼朝仍坐在榻上的柔姬瞥了眼,却并不言语,只是将这身喜服兀自脱去。那素日伺候的仆妇接过喜服,一捏在手竟是潮的,便脱口道:"哟,这衣裳竟湿了?敢情是叫这霜露打的!航少爷快暖杯酒儿,小心着了凉!"

原本在屋外就要离去的历名听见这话,便马上接过了口,"哪是呢!这是叫前厅酒洒的!菊妈!三夫人前厅换您呢!快随我去吧!"

孙永航朝历名看了眼,这才朝柔姬说了句话,"晚了,就歇着吧。"

此话一出,众丫鬟仆妇便都散了去了,那春阳也不便留,朝柔姬瞧了眼,也跟着退下。

一时房中静极,柔姬又复紧张起来,心扑扑地跳,只是瞅着孙永航的靴子往榻边过来了,半天也敢稍抬一下头。

孙永航冷峻地看着她的乌云盘髻,上缀着精巧难得一见的金钗玉钿,步摇轻荡,珠花微颤,在红烛盈润的光晕里,泽泽生光。

呵!果是尚书千金!当日垂绮便没这等金银环鬓,想来亦是富贵逼人!竟逼到这份上!

一思及此,孙永航心头更是有恨,只轻吸了口气,勉强抑住,才在榻边坐下。坐着,便不由想起当日与垂绮新婚,也是这般红烛高烧。

愿身恒长存,陪佐娇颜共晨昏!

愿妾久芳华,随侍君畔永朝夕!

此身仍存,可是晨昏朝夕相伴却已是他人!孙永航下意识地捏紧了衣袖,眉夹得死紧。垂绮......是恨透了他呵!恨透了!

可是,他也恨!他也恨透了!只是为什么,他却还得这么做着?昧着良心,违着意愿,他到底在做什么?

"永航......"一旁的柔姬并不知他心里正怨愤无处可泄,只见他衣袖攥得极紧,不由小声唤了一声。

孙永航猛地一怔,一瞬时,他听着这熟悉的唤声,竟以为垂绮仍坐在身畔,下意识地扭头一看。然而,待见到如此陌生的容颜,漫天的失落俱压下心头,冰凉一片,继之而起的是怨,是恨,汹汹地涌上来,叫他只是冷漠地瞪着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