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爹娘现在身体硬朗,娘家里家外的帮你操持,爹当牛经纪不比大哥少挣钱,我们家俩孩子见过一颗糖了。人在做天在看,天下只有不孝顺的儿女,没有不是的父母。电视机我们家没说不买,兄弟两个平分有哪里不对,咱们出去问问村里的老少爷们,我们哪里做的不对。”

洛大伯母还待在争辩,洛老爷子一巴掌拍在桌子上,怒声呵斥道:

“行了,也不嫌丢人。要看电视自个买,别整这些歪主意。老二家的也别叫屈,我们二老自己的钱,想怎么用你们谁都管不着。好好一顿饭吃的,非得吵吵起来,嫌不嫌丢人。”

拉偏架的从来不嫌没理由,洛语撅着气道:“爷你偏心,刚才怎么不吭声,现在又来说我妈不对。我跟我哥不是你孙子吗,我爸不是你儿子啊。洛天洛阳经常买吃的,都跟我哥炫耀是你跟我奶给的钱。既然都是一家人,你为啥不给我和我哥。爸,堂哥他们吃的酸梅肉味道酸酸甜甜的可好闻了,每次看他们在我和我哥感情显摆着吃,我都流口水,一毛钱可以买两包。”

洛爸脸色冷着,看了洛老爷子和洛老太太一眼,一脚踢开身后的四脚凳子,一手拉着洛语,一手拉着洛俊,对洛老爷子道:

“爸,你儿子没本事,一家子都养活不了。你跟娘过寿的礼也就这两件衣服,其他的儿子也没有。你二老跟大哥过,过寿怎么安排都虽你们高兴,当儿子有条件该孝敬的,儿子也绝对没二话。”

招呼洛妈一声,一家人带着怒火回家了。开了大门进了自家院子,洛爸就蹲在门口一个劲的猛抽烟,洛妈坐堂屋里委屈的抹眼泪。洛俊惊慌的不知所措,跟洛语一起,趴在洛妈跟前。清官难断家务事,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反正都是糟心的事。洛语心疼的看着自家老妈抹眼泪,想了半天还是犹豫道:

“妈,要不过了年你跟我爸一起去n市,在我爸门口卖包子稀饭也比你种地挣钱,还不用风吹日晒的。干个两年存点钱,在咱们县城买个门面,到时就在县城做点小买卖,什么都可以。”

洛妈用衣袖擦干脸上的眼泪,嗔怪的瞪了洛语一眼:“小丫头片子懂什么,生意是那么好做的。我走了你跟你哥怎么办,你奶和大伯母肯定不乐意你们去老宅吃饭,更何况还要洗衣服这些琐事。”

洛语也没兴趣去老宅住,闷闷不吭声,反正日子都是越过越好,总归是时间的问题。倒是蹲门口抽烟的洛爸,把烟头抽的手指都捏不住才扔了,狠狠的用脚念灭火星子,发狠道:

“俊妈,过了年你跟我一块去。我们主管的媳妇,就在厂门口对面街上开了个商店。天天生意都不错,跟妞妞说的那样,那边食堂不管早饭,在厂门口卖包子稀饭,生意也应该不错,先去干一段时间再说,也费不了多少本钱。俩孩子就在老宅,让爹娘给看着。除非不认我这个儿子,不然就甭想不管孙子。”

洛妈有些犹豫:“刚吵了一架,现在提这事肯定不成。再说麦子都种地里了,午季可以把地给人种,秋季的要收回来啊。过了年就走肯定不成,再说家里地里哪一样也离不开人啊。。。”

洛爸决绝道:“就这样定了,俩孩子都放老宅住,秋季也让他们收,地也给他们种,除了公粮外,过年给一袋子面十斤油就行,其他的都不要了,权当是孩子的伙食费。家里的牲口都卖了,过了年初七晚上你就跟我一块走。”

第4章 九二年的春节

夫妻二人下定决心,二十七当天,连带仔的老母猪跟十几个半大的猪仔,全都卖给了洛语二姑夫介绍的猪贩子。一起卖也不到两千块钱,洛志国做主钱都没存起来,留着年后去n市做本钱。洛志国卖完猪的下午,特意带着四五百块钱去了老宅子。洛语好奇跟着,洛俊纯粹是跟着去玩。

到了老宅子刚进院子,就见洛老爷子跟洛语大爷爷坐在堂屋门口,晒着太阳讲着闲话。旁边是洛语大伯洛志刚,和几个村里的人在打扑克。洛志国笑着跟众人打了招呼,对洛志国扬声问道:

“晌午刚把家里的猪买了,这边就带着钱来找大哥。过寿咱兄弟对钱给买电视机,这下午也没啥事,骑着自行车去县城买了电视机,晚上回来也不耽误看呢。”

洛志刚也没心思打牌了,被当着这么多人的面把事情给抬出来,在往回缩村里的老少爷们不定怎么背后说叨呢。跟老大哥正说话的洛老爷子,叹气的看了眼大儿子,从小凳子上起来,清了清喉咙道:

“不用了,电视机的钱我自己出,你们两家都有孩子要养,你们老子还没老的混死等吃。买了也好大人孩子都可以看,咱们村还没两家有电视呢,咱家也风光风光。”

洛志国反驳洛老爷子:“说好的我们两家对钱,哪里能用你的钱。你的钱就自己放着,想怎么花就怎么花,这是我跟大哥尽孝呢。大哥,你也说句话,是不是这个理。再说过了年俊妈跟我一起去n市,俩孩子还得再老宅吃住,爹娘还得费心给照看他们,电视机说什么都不能让你老买。”

洛老爷子急问:“大俊妈也去打工?你家里的地俩孩子怎么办。”

洛志国笑道:“不是还有你和我娘吗,两个孩子跟洛莹一样都念二年级了,也不需要人操心。我娘也就给他们洗洗衣服就成,妞妞懂事又能管住她哥,省心的很。地里的麦子花费钱五六十块,种子都是自家的也不值钱,就给大哥家收了,只要把花费钱和种地钱给我们就好。我们常年不在家里住,每年交了公粮年底给袋子面,二十斤油够我们过年回来吃的就好,其他的权当是俩孩子的伙食了。大哥要是忙不过来,我在问问堂哥他们要不要种。”

这么好的事情,不种的人才是傻子,洛志国的话刚落音,洛大伯母就从厨房出来,连声的说要种。洛志国看向一直没说话的洛志刚,一旁洛语大伯母就叉开话题道:

“两孩子就在这里吃住,你跟大俊妈尽管放心的去把。大俊妈跟你一块去打工,也要去进厂吗?不是说现在不招工吗。我娘家的小兄弟也在家现在,要不过了年跟你一块去进厂,有你们和大妹在,都是亲戚彼此有个照应,我娘家的爹娘在家里也能放心。”

洛语看向洛爸,见他也没硬抓着之前的话题,笑这对大伯母道:“暂时不招工,先去那边看看再说,我们领带家的在那边开超市,先看看他们要不要人手,到了那边在做打算吧。”

洛老爷子已经从屋里出来,一小叠十元五十元的团结,转手递给了大儿子洛志刚,板着脸道:

“行了,那些事情什么时候说都不迟,要买电视现在就趁早去。过两天说还有雨雪,干路干脚的来回也利索,快去快回,还不耽搁晚上看电视呢。”

洛志刚拿过钱攥在手里,扔了手里的扑克,拍了拍身上的衣服,起身去换鞋子准备上街。洛志国跟大哥说了一声,带着俩孩子回家去骑车子。前世洛语都小学四年级了,才记得去过两次县城,对九十年代的县城真心没有多少记忆。回到家就赶紧把洛妈的围巾围上,拉住正推车子的老爸,闹腾着要跟着去。

洛妈在厨房蒸着馒头,虎着脸对洛语呵斥了两声,洛语也不当一回事,反正她妈也不会为这点事揍她。洛志国看着闺女和儿子,半弯腰伸手捞起洛语放到大架自行车前杠上坐着,对洛俊哄到:

“大俊是哥哥要让着妹妹,回来爸给你买糖吃,在家给你妈烧火蒸馒头,晚上爸馍馍里的红枣给你吃。”

洛俊委屈的噘着嘴,挂着小眼泪,看着洛语裹得严实的坐上老爸的自行车,快乐的跟自家偏心爸去上街玩。扭头跑厨房去,就跟洛妈诉委屈。被洛妈塞了两颗包馒头里的干红枣,打发去点柴火烧锅去了。而洛语坐在车子上,在村头跟大伯碰头后,忍受着一路颠簸的土路上街去了。

好在二十分钟的路,就到了县城外圈的柏油路,洛语也不用被颠的肉疼。在洛语的记忆中,县城里最招的记忆中,只有一个规模三层的大商场,九几年时就还非常先进的装了阶梯式的电梯。洛语记得前世她都十多岁上街去那家商场,还好奇的不停反复乘坐电梯玩,直到被商场看电梯的来驱赶。

现在的洛语,有着经历过后世的生活经历,在看到当年曾经丢人的电梯,洛语习惯性的挺胸抬头,拉着爸爸的手上二楼的家电购物处。买电视机需要看的东西无非三样,一看能不能收到信号,二看电视图像清不清楚,三问售货员坏了怎么办。三件事情都解决后,洛语才看大伯犹犹豫豫的,从口袋里拿出洛爷爷给的钱,付了七百四十一分都不少。

黑白电视机装在纸盒里小心翼翼的搬下来,在用麻绳小心仔细的困在洛志刚自行车后座。洛志国还要在逛一会,洛志刚自己带着电视机回家了。等洛语大伯小心的骑自行车走远,洛志国抱起洛语,问她想去哪里。洛语四处看了看周围,一条柏油主街道两旁,矮趴趴的两层筒子楼房。街上卖的东西也简单到极致,光是看洛语都兴致缺缺,去逛街能卖什么,就算可以买东西,家里也没钱供应她可劲的造。

“没啥想买的,去买点瓜子花生留过年吃,再给我哥买些糖果吃。去批发部给我和我哥批点笔和本子,比家里小卖店买的要便宜划算。买完了咱们就回家吧,我妈还在蒸馒头呢。”

洛志国笑着点头,抱洛语在车头坐好,父女两个就去商场后街的批发部,瓜子和花生各批发了五斤装的一袋,三十个数学本,三十个田字格本,二十只铅笔五个橡皮擦。等回家前,在洛语的要求下,买了五块钱的大白兔,和一块钱六个烧饼回家。这个时代烧饼五毛钱三个,个头半大味道是地道的烧饼味。

不像后世,两块钱一个大烧饼,除了板油味都吃不到烧饼特有的酥香味道。到家后看到一堆吃的,还委屈使性子的洛俊,欢呼一声不知该从什么东西吃。回家的路上,路楠就哼哼着无名小调,啃着酥脆的烧饼一路到家。洛俊兴高采烈的瓜子花生塞满两口袋,糖果小心的塞进裤子口袋里,拿着一个烧饼吃着,乐颠颠的跑出家门,去老宅看电视了。

洛语无语的把瓜子花生收好,奶糖也放到柜子里,想不到将来特别小资讲究的老哥,竟然还会有如此好哄的一面。收起这些东西不是洛语小气,不舍得给别人吃,这年代小孩子零食都缺,碰到了都可着劲的抓了往口袋塞,这些可都是年初一来拜年的面子问题。前世小时候,过年时路楠最爱的就是穿口袋多又大的衣服。

因为只有这一天,小孩子能可着劲的装别人客气拿出的瓜子花生。还有就是水果硬糖都很少能吃到,奶糖更是金贵的东西,而且拿出来也不够分的。洛语对糖果没什么兴趣,但她哥洛俊喜欢吃,没有糖果的童年是不完整的。

离过年还有三天时间,洛爸帮着洛妈开始和面炸麻花,炸丸子炸鱼,忙的不可开交。洛俊就整天的呆在老宅子里,跟洛天他们一起,天天坐在电视机跟前。洛语对黑白电视机里的电视电影没兴趣,找了她自己的旧衣服,剪刀还有针线,坐被窝里摆弄些小玩意。对于手工一类的玩意,洛语一直都做的不错。

前世胖孙子的玩具,大多都是她自己买了东西自己做,干净卫生还能省下不少的钱。做习惯的东西,洛语简直信手拈来。中午吃饭时,一个灰色的眯眼小猪就做好了。精致小巧的小玩意被塞了软软的棉花和碎布,洛妈拿在手里左右看了一遍,也没看出多少名堂,笑着跟洛志国道:

“妞妞的手挺巧,就是布料不好,要是换上好料子,还是很像那么回事的。咱闺女才这么点大,针线手艺就不错,这点随了她姥姥。”

洛志国也赞许的点头,若有所思道:“恩,比n市那边店里卖的要好看。妞妞,跟爸说说看,你是怎么想到的。?这个小东西做的难不难?”

怎么可能会难,要是有带有绒毛毛的布料做,会更漂亮。“只要按着规律,做法很简单,要是我妈用缝纫机,半天就能做一二十个布型,塞棉也很简单,眼睛嘴巴可以用纽扣,塞棉封后面的口也不算费时间。我妈要是做熟了,一天这种二十公分左右大小的,能做四五十个吧。”

“这种东西不能吃不能喝的,谁会买这玩意。”

洛志国笑着反驳媳妇道:“我在超市里看到过,跟这个差不多大,还没这个好看就要一二十块钱。一个月花十天时间就算只做四百个,一个就算卖十块钱,四百个也有四千块钱,去掉一半的本钱和没卖出去的,一个月也要有千把块钱。”

洛妈惊得张大嘴巴,一千多块钱?不可置信道:“太夸张了吧,真的假的?钱哪有那么好赚的。”

洛志国原本也不敢相信,可在外面的那段时间里,见识了大城市的消费水平。就算没那么多赚头,四五百块钱还是有的。就跟闺女说的一样,很简单的手工,除了布料和碎布头和棉花,费不了多少本钱。而且还可以做好了放在老大媳妇的超市里代售,怎么都是多一个赚钱的买卖。

“不碍事,你有空学学也好,等明年去了那边再说也不迟,总归是一个计划。就是自己不买,做好了可以在我们领导媳妇超市里卖,多少也是一个进项。”

洛妈也赞同的点头,过年要准备的东西也差不多,当晚吃完饭洗了脚,四口人就窝在西屋洛语和洛俊的房间里,坐在暖和的被窝里,用家里的的两尺绒料红布,洛语剪了q版猫咪需要的布料,一边说着该怎么封,一边穿针引线。大概形状缝出来,用块粉红的布缝了颗心型,塞上棉花固定在猫咪手里。

填充好包着碎布的棉花,暗线缝上脖子下面的塞棉缝隙,两颗黑纽扣缝在眼睛的位置。一个微微歪着脑袋,手脚抱着心的小猫就做好了。剩下的小细节花了点时间弄好,洛妈就把小猫拿在手里,感叹换了布料做出来,看上起立马就高大上了。洛语却不太满意,东西太少只能凑合。

粉色的小猫会更好看,可惜没有粉色的毛绒布料,也没有各种颜色的蕾丝,小猫也是裸身没衣服。洛志国从媳妇手里接过小猫,对心里隐隐的打算也更有信心。洛妈又问了不少问题,洛爸问有没有别的样子,洛俊就插嘴想要个大狮子。洛语打了个哈气,只是没东西后,洛爸立即说明天去上街,缺什么就买。

洛语困的眼睛都快睁不开,点了点头倒头躺下就睡着。第二天一早一家人吃过饭,洛爸推自行车说一家都去上街,洛语才想起这事来。不过她也不确定能不能找到想要的东西,干脆去看看再说。反正最后做决定的人是老爸,好了一家人生活能改变,不好也亏不了多少钱。

第5章 气恼发飙

年三十晚上,吃饭下水饺到处都是鞭炮声。等□□点开始,就已经开始陆续有人放关门跑。洛语家的关门炮十点不到就点燃了。路楠九点多躺在床上,吵闹的关门炮一直持续到快一点钟才没有动静。洛语还没沉沉睡上两个钟头,大年初一才凌晨三点左右,又开始陆续响起噼里啪啦的了开门炮。吵得人根本就睡不着,洛语又困又烦,只能拿被子捂住脑袋。

洛志国四点起来点的开门炮,一长串鞭炮炸完后,把屋里的高香抱到堂屋门口的院子里点燃。过了一会洛妈也起床,跟洛爸一起在堂屋厨房灶台点燃檀香,诚心跪拜之后烧火煮新年的第一顿饭。自古的老传统,年初一只能吃素水饺,而且饺子汤还不能放盐,否则要闲一年。要么是清汤,最好的是放糖甜一年。

不过北方人不喜欢咸甜混合味道,基本都是清汤煮水饺,下一把干面条和菠菜,那滋味说真的洛语一直都特别讨厌吃。水开之后洛爸去放鞭炮准备下水饺。洛俊奉命进屋第五次喊洛语起床吃饭,洛语才终于无奈之下,浑身难受的从床上慢蹭蹭爬起来穿上衣服鞋子,对新年唯一的感想就是好困好冷。

用手指抓了抓齐肩发,从堂屋的条几上拿了杯子和牙刷,才转身牙刷和杯子就被洛妈劈手给夺走,白了洛语一眼不满道:

“你这孩子,昨天晚上不就跟你们说过了吗,年初一不能动刀动针线,不能开抽屉扫地。太阳出来才准梳头,也不准刷牙,明天就能刷牙了,快去用热水洗洗脸吃饭去,一会还得去老宅磕头拜年呢。”

洛语无语了半天,她怎么就把这些老规矩给望了,貌似要不了十年八年,这些老规矩都被人给忘记的差不多,也没几个人还坚持着老规矩办事。最终没办法,用热水洗了脸之后,用温水漱漱口。跟吃药似的吃完一碗淡面条水饺,洛妈把碗收起来在小锅里用热水洗了洗,用冷水涮了一遍。忘记说的是,年初一也不能用压井打水,头天晚上准备好的水,也要省着点用。

至于这些老规矩的原因,洛语也不清楚,反着都是这样一辈辈传下来的。收拾好东西锁好大门,一家人踩着寒霜和薄冰去了老宅。洛语跟在父母身后,给爷奶磕了头,拿了五毛钱的红包,洛俊装了两口袋的花生和瓜子,跟洛天他们一起去小卖铺买擦炮和零食。洛莹问洛语去不去,洛语没兴趣的摇了摇头,洛莹也跟着洛天他们一起去了。

洛老爷子的辈分高,在家等着门牌里的晚辈来拜年,洛妈跟洛爸他们去村里长辈家拜年。洛语趁没人留意,跟洛妈要了家里的钥匙,回家脱了鞋子和外套棉裤,躺到床上终于能安静的补个觉。洛语这一觉睡到四个小时,十点多点醒来。躺在暖和的被窝里,洛语舒服的伸了个懒腰。

父母和洛俊都没回来,洛语猜都不用猜就知道人去哪里了。不外乎跟村里的人一起打牌,一年到头都没多少闲空,也只有过年时有闲空和心情打牌玩,半天输赢也就三五块钱的事情。连小孩子也会聚在一起玩,不同的是大人是输赢的单位用毛,小孩的属于用分而已。前世洛语小时候过年也玩过很多次,不过她没有什么赌运,一般也都是输赢差不多,权当是玩乐。

因为初六要待客举办寿礼,初二吃过早饭,带着年礼一家人就去了洛语姥姥家。洛语两个舅舅,大舅舅比洛妈大了四五岁,现在已经三个孩子,小舅舅比洛妈小了七岁,刚结婚两年孩子才一岁多点。到了姥姥家洛语和洛俊得了三份压岁红包,两个舅舅给的压岁钱,兄妹两人都习惯的给了洛妈,毕竟她还要给舅舅家孩子压岁钱。

姥姥给的压岁钱就可以属于他们自己,加上年三十洛爸大方给的五块钱压岁钱,年前年后这段时间,洛语自己快攒了十块钱。搁在后世十块钱也就够一碗加个鸡蛋的面钱,连一碗过桥米粉都买不起,放在这个时代却能买不少东西。再说等爸妈出门打工,兄妹两个想要买个什么小东西,跟奶奶要到钱的可能性很小。

再说洛语也真的没什么需要买的,她早就过了喜欢零食和小玩具的年龄,想到爸妈打工她和哥哥要在老宅子住就头疼。大伯母在有外人时嘴里说的好听,没人时对洛语和洛俊也只剩呵呵。洛奶奶更不用提,因为不喜欢洛妈,连带着对洛语也各种看不上。尤其是当初洛妈生完洛语后,觉得闺女儿子都有就结扎了,洛奶奶对此尤为不满。

连坐的对洛语也没法心平气和,老一辈的人总觉得儿孙多了是福,哪管你计划生育的事情。可时代在发展,连娶儿媳妇都与时俱进的给彩礼要东西。前世大伯和大伯母没少为两个儿子娶媳妇发愁,农村里在10年之后,要盖一栋两层半的楼房要一二十万,还有彩礼和办酒席的钱,儿子多了负担真的很重。

洛莹就因为跟夫家彩礼要的多,彩礼钱由被大伯母扣下了没带回夫家,在夫家一直跟挺不直腰杆。农村人朴实可没人傻,娶儿媳妇光彩礼要一二十万,结婚后儿媳妇带回来至少还是自家的,不过从自己手里转到儿子媳妇手里。岳家扣下了,夫家张不开嘴要,只能认下这个哑巴亏,可看到儿媳妇心里也不会痛快。带着负面情绪同住一个屋檐下,能过好日子才奇怪了。

各有各的烦恼,应了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不过那都是一二十年以后的事情,现在的人还非常重视男孙。没儿子别说公婆不喜,就算是一个村的人都看不起。洛语姥姥村里,生了十一个闺女,最后才生了一个儿子,一直都跟超生游击队一样,在外面一边打工一边生孩子。其实后世调查国家老龄化严重,男多女少严重,也都是为这个重男轻女的时代买单。

六十六的的寿辰年初六举办,洛家的大人光是置办菜就花了一天的时间,菜买回来还要主家自己洗切,然后在清煮菜的大师傅来炒。家里的大人忙的脚不沾地,洛语的两个姑姑和姑父都回来帮忙。小孩子也跟着凑热闹,奉大人命令,一起去村里借长凳子和碗筷,初五晚上忙活了大半夜才算把东西全部准备齐全。

初六一大早,宾客大人孩子来了十多桌,洛志国兄弟负责招呼客人安排座位,洛妈和嫂子小姑子忙着给大厨打下手,烧火装盘盛菜什么的。还有洛语的堂伯堂叔的帮忙上菜拿酒,反正人来人往喜气洋洋的模样,真的很有热闹的气氛。等再过个几年,人越来越长寿,过寿根本没有这么大动静,一般也就自家儿孙一起吃顿饭,给老人买些礼物罢了。

时代的发展,也在不知不觉中丢失了很多的,人情往里的热情,也变得市侩。有事情都是钱上说话,想要在亲朋间充好人,也都是钱上说话了。没钱你就是对人再真诚,大多也会被说小气吧啦。

这个时代四荤四素两道汤已经是很好的席面,从街上买来的白嫩松软的馒头,更是受到大人小孩的欢迎。跟洛俊一样大的洛莹,沾着剩菜的油底子,就美滋滋的吃了三个馒头。最后还是肚子实在是塞不下了,偷偷的拿了两个藏到他们一家住的西屋,遗憾的跑去爷爷奶奶住的东屋玩。

没多久就跑来找洛语,说两个姑姑一起买的大蛋糕,盒子能掀开一条小缝隙,手指可以够得到里面的奶油,让洛语也去尝尝味道,奶油可香可甜了。洛语不感兴趣,不论洛莹在没引诱都不为所动,洛莹不过是拉一个被大人发现的垫背。也就这个年代小孩子都没见过世面,粗糙的一块圆形面包,上面挤满劣质奶油,打几朵奶油花写上几个字,就成了惊为天下第一美味。

给洛语一个好一点的电饭锅,她能做出口感细腻的软面包。可惜没有条件和环境,也没有解释的理由,只能想想而已。客人全部送走后,才在孩子们的期待下分蛋糕。十二寸的大蛋糕根本就不够分,就算没有客人了,光是洛家的一整家的大人和孩子,没人一小块就分光了。不仅小孩稀奇,大人也觉得蛋糕是新鲜的好东西。

洛语端着自己的那份蛋糕,恶心的看了眼旁边的哥哥洛俊,伸出舌头小心翼翼添奶油,顿时更加没有胃口。直接把蛋糕塞给不可置信的洛俊,倒是老爸看到,把自己尝了味道的蛋糕递给洛语,被洛语嫌恶的躲开,硬是不肯吃。最终爸妈两人吃了一小块蛋糕,洛俊一个人吃了三份蛋糕,羡慕的洛莹直跟她妈抱怨。

被洛语大伯母一巴掌给收拾了,道洛语都能把蛋糕给哥哥吃,洛莹不说让给哥哥吃,还想着吃哥哥的份。洛莹委屈的抹眼泪,转头就狠狠的瞪洛语,毕竟事情都因她而起。无辜躺枪的洛语无奈,只能被动的接受洛语的白眼。晚饭在老宅吃过后,一家人就回家。回家后洛语和洛俊被收拾行李的爸妈各种嘱咐,第二天一早把洛语和洛俊送到老宅,夫妻二人就不放心的跟洛语大姑夫妻一起坐车去n市。

洛语听着洛俊的嚎哭声,心头更是烦躁,午饭不咸不淡的更没胃口吃。当晚洛奶奶让洛语兄妹跟他们睡一张床,洛语怎么都不肯,最后在洛语的坚持下,洛奶奶嘟嘟囔囔的起床,把外间堂屋的闲床收拾出来,铺了带着霉味的旧棉被给洛语兄妹睡。洛语打算明天就把杯子晒晒,弄了热水兄妹洗了澡上床睡觉。

洛语能管住洛俊天天洗脚,却不能让爷爷奶奶也天天洗脚,改变大半辈子形成的习惯。就算是冬天脚不经常出汗,可也会有臭味好吧。可是在老宅住了四天,洛语被奶奶和大伯母不同程度的念叨,晚上洗脸洗脚被骂假干净尿刷锅,没热水自己烧也被骂浪费柴火,天天刷牙也被骂浪费牙膏,天天吃饭哪里用得到天天刷牙。

跟着洛莹他们一起看电视,也会被喊去烧火或者压水。一星半点的小事洛语也懒得计较,可这么明显的区别待遇洛语没打算忍。她重生时就立志要做坏孩子,可现实生活逼的她不得不乖,即使如此洛语也开不了口跟奶奶和大伯母争论。沉着脸生自己一天的闷气,晚上洗脚再次被奶奶嘟囔费水费柴,洛语怒火中烧,一脚踹翻了洗脚盆里的水。

洛俊被洛语给吓到,坐在床边伸着湿哒哒的脚,愣愣的看着自家妹妹冷着脸发飙。

“奶,你嫌这嫌那最嫌弃的就是我碍眼,我回自己家住还不成吗。我洗脚没让你烧水端水,水也是我自己从井里压的,您还要我怎么着才满意。同样是孙子,别人现在理所当然,我闲着就指派我做着做那,我爸妈这才刚走几天,就这样变着法的折腾我。哥,跟我回家去住,这地我是住不下去了,你要是愿意在这里住,就别认我这个妹妹了。”

洛奶奶在里屋的床上怒吼:“小丫头片子,翻了天了你。丑人多作怪,怎么不说天天就你事多。我就是打死你你爹娘也不敢吭一声,要回家现在就给我滚,大俊别听那个丫头片子,就是她你才没有弟弟,过来里屋跟奶奶睡。”

洛爷爷咳了一声,对洛语的话也不高兴,才七岁的小丫头,这么大脾气想翻天。洛语也看向洛俊,只要他敢进里屋,就别怪她下狠手折腾他。洛俊喏喏的看了洛语一眼,麻溜的在床上蹭了蹭脚,穿了鞋袜跟洛语一起穿上外套回家了。

如果洛语真的只是一个小孩子,或许就被大人的话给吓住,毕竟两个小孩子根本不可能自己生活。可洛语内心不是小孩子,生活习惯也真的不能去迁就,干脆回家住得了,要做的事情多了,可至少她过的舒心。开门进屋里后,洛语铺好床,看向她哥那副怕怕的胆怯模样,没好气道:

“放心就好,爷奶不敢不管咱们,明天咱们走着去姥姥家,让姥爷给咱们送些面和油,我自己会做饭,饿不到你。大伯要不了两天,肯定回来喊我们去老宅住,到时你给我长点心。”

第6章 好吃不过饺子

洛语清楚,就算是为了磨磨她的脾气,老宅的爷爷奶奶和大伯母也不会来找他们去吃饭,肯定要等兄妹两人饿的受不了,自己主动回去,再次挨顿骂这件事情也算揭过去了。如洛语只是正常小孩子,肯定如老宅想法的愿,从此对老宅的人也会怀有胆怯和惧怕。这个时代养孩子可没有什么心灵关心,都是放羊吃草,听话的少挨打,不听话的就多挨打。

可惜洛语不是小孩子了,前世爸妈没有出门打工,也没有发生这种事情。今生她也不愿意各种委屈自己,别人给的委屈,她愿意受就受着,不愿意忍着也有的是方法折腾。第二天一早起床,洛语就跟哥哥手拉手去了姥姥家。相隔也就五六里路,就算是孩子也就半个小时的路程。家里倒是有大框自行车,洛俊敢骑洛语可不敢坐。

到了姥姥家洛语也没说别的,倒是洛俊禁不住姥姥和姥爷的盘问,一一说了原因。对洛语要自己在家煮饭吃的意见,姥姥和姥爷都不赞同,老人家的个人生活习惯,都觉得洛语忍忍就过去了,也不觉得洛老太错。农村人也没一堆的活要干,哪里有时间和闲心瞎讲究卫生。

至于偏心的事情,这个就没办法了,很多时候人跟人也讲究眼缘的。早就料到的事情,洛语也不会觉得奇怪,老一辈的习惯和认知,也不是洛语现在能够改变的。当天下午洛老爷子就骑着车子来到洛语姥姥家,看到洛语和洛俊都在,才算彻底的松了口气。虎着脸瞪了洛语一眼,扭头苦笑着跟洛语姥爷和姥姥无奈道:

“让亲家见笑了,妞妞这娃脾气太倔,还爱瞎讲究。她奶奶说她几句,就直接上脚踹东西,这才一晚上没留神就跑到亲家这里,让你们见笑了。”

洛语面无表情,时代的代沟让人无奈,可该坚持的她也不愿意退让。好在洛语姥爷虽然也觉洛语瞎折腾,却也没拆外孙的台。老人偏心是正常事,大家都能理解,但理解不代表自家外孙被偏心会觉得高兴。洛语姥爷面上不显,递给洛老爷子一根卷好的烟,自己熟练的卷了些烟叶在纸条内,卷成烟凑着洛老爷子递来的火吸了两口引燃烟。

吐了口烟望向洛老爷子,不甚在意笑着道:

“刚才大俊跟我们说了,妞妞这孩子就是爱瞎讲究,咱们农村人一辈一辈的都这样过来的,就她这个小丫头事多。农村人就离不开土,瞎干净个啥,孩子我们也骂过了。不懂事的瞎咧咧老哥跟老嫂子偏心,都是你们洛家的孙子,哪里会偏心不疼他们俩,小孩子就会瞎咧咧,见风就是雨,亲家说是不是这个理。”

洛老爷子笑容讪讪,叹道:“咱老哥俩也不说虚的,十只手指还分长短呢,养在跟前的孩子都会觉得更亲近听话一点。就是有个打骂也就一会气火。可妞跟大俊也是我孙子,咋会不疼。可家里地里都一堆的事情,总归没有时间。”

洛语姥爷笑呵呵的点头,赞同道:“家家都这样,都能理解。不过他们现在也不小了,洗衣服煮饭也都能自己干,咱农村的孩子没那么娇气。孩子脾气倔不愿意跟你们住就算了,给他们弄点米面油,自己在家煮饭吃算了。等吃够了苦头,就老实听话回老宅子。不过俺们妞这孩子,自小都懂事早,家务活这些事情也都做习惯,你跟老嫂子有空去看看就好。”

最终洛老爷子犹豫中,洛语趁机说打电话让妈妈回来,洛老爷子才终于点头同意。让给照顾孩子,不论对错孩子不肯在老宅吃饭,儿子媳妇要是心软回来,来回的折腾路费还挣不到钱。吃过晌午饭,洛语和洛俊就跟着洛老爷子回家了,五十多斤的面,十斤油还有五斤米,洛老爷子板着脸放下东西,跟洛俊软语说了两句,扭身走了。

洛语也不在意,目的达到就好,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把被子晒了一遍,屋里屋外打扫一遍。一日三餐洛语嫌弃用家里的灶太大,干脆的用家里的一个漏水的铁桶做个小移动锅灶,揭了家里热水的三掌小锅放上,比划好需要隔空放炉条的位置,拿下锅用铁钉和砖头,在铁桶两边凿出四个对称的孔,孔中央的位置弄出了开底的门,留作塞柴火。

简单的一个小锅灶做好后,煮饭的空间变小,洗锅煮饭都省事不少。就是冬天农村里没什么菜,老宅也就拿了一颗白菜和萝卜来,一点绿色都没有也只能忍忍。家家户户都如此,除了耐放的白菜和萝卜,也就夏天晒的豆酱,严重的缺乏蔬菜瓜果。尤其是他们现在连颗葱都没有,没条件也只能自己想办法创造。

洛语趁着闲空,用家里装化肥的内薄膜袋剪开,用干荆条杆在门口的墙边,弄了一个小不到两平方的塑料矮棚子。从自家留给老宅用的菜地里,移了些两墩葱还有三墩韭菜根进去,又种一排的蒜。剩下的跟邻居家要了点小白菜种撒进去,每隔两天会撒些晒热的水,正月十六学校开学当天兄妹去报完名,在正月十九正式上课的早上,洛俊就吃上了嫩葱和嫩绿的蒜苗做的葱油饼。

只用半勺面粉加水搅拌成糊糊,放好碎葱末和蒜末,适量的调料在放油的锅里均匀的摊上。两个葱油饼洛语只吃了半块饼,洛俊吃了一个半饼,喝了碗开水才满足的背上书包去上学。小学的学业真的很少,就语文和数学两门课程,又非常的简单,就算多了洗衣服煮饭打扫卫生的活,做习惯家务的洛语也游刃有余。

而洛妈和洛志国知道洛语兄妹在家自己煮饭吃的时候,已经阴历三月了。这个年代没有手机,一两个月打次电话都很正常。当时在小卖店接电话的洛语和洛俊,听着老妈的哽咽泣声,洛俊哇的一声就哭了起来,洛语烦的掐了洛俊的胳膊,他哭的越凶,爸妈心里会更难受,跟他说好不准哭,还丢人的卖瓜子。

拿过洛俊手里的电话,对电话那头的爸妈不在意道:

“我和我哥自家住的更自在一些,五十斤面够我们吃三个多月的,油盐用完了就跟爷爷去要。在门口的墙边弄了块小菜地,种了葱蒜还有菜,有吃有喝的我哥都胖了几斤。你们在那边不用担心,再说还有我爷奶呢,他们也是见我会做饭才同意我们回咱家住的。”

洛妈哽咽的说不出话,过了一会洛爸的声音有些暗哑,笑道:“妞妞最聪明,好好照顾好你们自己,暑假时让你妈回去接你们来n市玩,妞妞到时在交你妈几种小玩具的做法。爸爸跟妈妈挣大钱,给你们买新衣服穿。”

洛语才不信没有影的许诺,洛俊对去n市非常激动,也忘记了哭,拿着电话跟老爸要玩具。挂了电话之后,洛俊也一直都保持着亢奋的情绪,跟班里的同学也没少夸耀要去n市的事情。洛语除了无奈扔白眼,也没管他的炫耀,反正也是事实。洛语现在要担心的事情只有一个,从爹妈走了后兄妹两人就没吃过肉。

老宅先不说有没有吃,就算是买了肉,一大家子人也没多余的给她们兄妹吃,为了能均衡营养今生兄妹都长个高个子,最后没办法洛语就打起村里池塘里的野生鱼。老话常说有水就有鱼,不过就是些小鲫鱼泥鳅和参条子鱼,个头都不算大,这个时候可没人说汤有什么营养,吃肉得用油炸才香,不过太费油农村人都不爱弄。

洛语就用旧桶,在上面蒙了三层的透明膜,从三层膜的中间不同角度开几个口,方便鱼钻进去还不容易逃出来。桶里面放上点死面饼子和剩菜底子,两人去上学时,把拴着绳子的桶扔池塘的隐秘半深水处,等桶沉下后中午和晚上放学,就收两三斤多的小鱼。让洛俊给老宅送去一半,剩下的清理干净熬成雪白的鱼汤,配着死面饼子跟豆酱,都是两天丰盛的晚餐和午餐。

对于洛语的做法,老宅那边爷奶基本不过问,除了第一次给的鱼收下了,后来洛俊再去送就不肯要,嫌弃弄鱼麻烦,吃鱼没肉炸鱼又费油。老宅不要洛语就用盐抹上晒小鱼干,跟豆酱一起熬成鱼酱,洛俊就很喜欢吃。后来天气暖和了,池子里冬眠的虾子,也慢慢爬到河边晒太阳,洛语和洛俊放学都会在池边捂虾子。

虾子现在还很迟钝,也没人跟他们争抢,偶尔村里的小伙伴捉到也会给他们,攒了三天的虾有小半盆,趁着礼拜六洛语把虾子洗干净,放点葱蒜盐水煮了。虾煮好洛俊也把帮忙捉虾的小伙伴喊来,四五个人一起围着半盆虾,吃的不亦乐乎。此事肯定瞒不住,传开了之后洛语大伯母就真假的说了洛语和洛俊一通,什么又好吃的不想着一个奶的兄弟姐妹,竟然给外人吃。

不用洛语开口,慢慢开始独立懂事的洛俊,就先跳出来反驳她的话,小伙伴帮着捉虾一起吃很正常,再说他们以前给老宅送鱼,还嫌弃鱼太小没肉不肯要。现在想吃虾自己捉去,捉虾也要费时间费事,想吃现成的洛俊都气不过。被顶撞一通的洛大伯母,气哼哼的回家了。

不过随着天气越来越暖,在池塘的边上捉虾也不容易看,而且也越来越少。最后洛语从姥姥家拿了块渔网,缝成一个兜跟家里的竹竿一起,做了个简单轻巧的拉网,想吃了就拿着网在深水的地方用力往上拖,池塘里的小龙虾还是不少的。省事安全,营养能跟得上,又解馋特方便。

不过人肚子缺油还是会馋猪肉,鱼虾都是小玩意,营养再好也补不了猪肉的油水。不说洛俊馋别人吃饺子,洛语闻到味也馋。人家客套的喊他们吃,洛语也不好意思去吃。家家都不容易,就洛俊这个年龄,大碗的饺子能吃下三碗,主人家嘴里不说心里也不会高兴。拉着流口水的洛俊回家,塞了颗糖给他甜嘴,哄到:

“哥,下个礼拜六前村唱大戏,咱们捉田螺炒了去卖钱,然后买猪肉我给你包饺子吃,到时让你敞开肚子可劲的吃。”

洛俊有些委屈难过:“那东西哪有人买啊,想吃谁谁家都可以去捉了做。小妹,咱们回爷奶哪里吃饭好不好,洛天昨天还说刚吃了饺子,可香了。”

洛语咬牙,果断拍板下决心道:“成了,我说能吃上就能吃上,你傻啊,他们吃饺子不给咱们送,你回去吃饭就给包饺子吃了。明天咱们就去捉,先准备好东西,回头去小胖家里要几根牛骨头,我做的炒田螺肯定有人买。”

第7章 卖田螺

前世洛志国就跟小胖爸一起合伙宰牛,结果亏了不少。先不说赚还是亏,牛骨头真的没有人要,中间的大腿骨,就是他们家养的狗都不爱啃。哪像后世,大骨头都死贵死贵的,前世洛志国做宰牛时,家里经常吃牛肋骨中间的一大块全脆骨。要不是为着爹妈的面子着想,她早就去小胖家要牛腿骨砸开熬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