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是洛语也抹不开面子跟人要东西,她要是敢去经常要骨头炖汤,洛老爷子能来揍死她。狗都不啃的东西她当宝,十里八乡的人都得戳洛老爷子脊梁骨。捉田螺没什么技术含量,拖网在池塘的淤泥里一拉,上岸就是一小堆的田螺。一天的时间,洛语和洛俊就弄了不少,压井前的一平方多的水泥池子都被装满。

田螺捉完,分开在家里一个铁盆里,还有两个桶里也分了一些,只需经常换水让田螺自己吐肚里的淤泥就好。三四天就能吐干净。开戏的头天,洛语去小胖家要了五六根腿骨,让小胖爹给帮着把骨头敲断,带着跟屁虫小胖一枚回到家,把大骨头洗干净,放进事先清洗干净的大锅里,兑了一锅的水,足足的熬了三个小时才熬好骨头汤。

中午小胖也在洛语家蹭的饭,骨头汤面条,吃的洛俊和小胖肚子滚圆。吃完饭就开始干活,用家里和借来的两把钳子,把大铁盆里的田螺尾巴夹了洗干净,盛出来一半的骨头汤,放进去田螺开火煮上。洛语用自己做的小锅,多加了油烧热炸了干辣椒倒进锅里,桂皮八角还有麻椒和麻椒叶这些农村自种的大料,估算了量放进去一起熬。

晚上小胖回家时,乐滋滋的端着洛语给盛的一大碗田螺回家了。第二天一早小胖就跑到洛语家,硬要跟着一起去卖田螺。洛语和洛俊两个人力单,也真的没法子把这么又重又多的东西,弄到隔壁村唱戏的地方,多一个小胖也是一个助力。洛语扶着自家的自行车,把两个洗干净的桶平衡好位置,捆好在后座左右两旁,从厨房的锅里,用大碗开始一碗一碗的往桶里盛,仍旧带着余温的田螺进去。

等田螺盛完,两个桶连汤带田螺都装了大半满,用白孝布盖上桶盖,上面放了块板子,洛语自己做的小锅灶搬上去绑好,车头又捆了袋子干树枝柴火,三人分工好,一人推两人扶就去了隔壁村。三人来的早,六点多也没多少人在,洛语选了个离戏台三百米的路边停下,小心的把锅灶弄下来放好,洛语燃起火塞上干木柴,就从桶里用碗往小锅里装田螺热。

让洛俊跟小胖一边看火一遍捡柴,洛语拿了五块钱,去街里面好话说尽,跟小卖铺买了十把小号的塑胶袋。回来没多久锅里烧热了,就打发洛俊和小胖趁着人少,去爬树多弄些干柴回来。八点不到方圆一二十里路的人,就开始往戏台这边来,娱乐节目太少,听戏和以前的大鼓书,真的特别受欢迎。

大人一般都是听戏,小孩子就纯粹凑热闹。前世洛语每次听戏,都是刚到集会没一会,带了的一块多钱就被吃喝玩花光。田螺被洛语做的香味足,味道随着热气飘散,吸引了不少小孩子上前。洛语卖的也不贵,一家里吃饭的大勺子来装,一毛钱目测得装有二两左右,有人引头后面的人就更加热络。洛俊和小胖弄了一袋子多干树枝柴火回来时,洛语已经卖了大半锅的田螺。

总共收入的钱也不到五块钱,不过不足五块钱,也够洛俊和小胖咧嘴傻笑。附近几个村子认识他们的人不少,大多也都笑笑没当回事。洛老爷子是牛经纪,每年唱戏的目的就是牛市买卖的高峰,跟这个村的人更加熟。长眼看牛还价时,被人打趣才知道洛语在卖东西,忍下了怒气跟人呵呵笑打趣,暂时没时间去找洛语,想着晚上回家再说。

整个集市,就洛语一个卖田螺的,新鲜味道也好,生意一直都不错。有些大人会大方的买上块八毛的田螺,大人小孩一起尝鲜。忙到中午洛语买了一块钱烧饼,两碗油茶三人吃。下午戏还没散,洛语的田螺就已经卖完了。干脆利索的收拾好东西,洛语拿了十块钱,在街边的肉摊买了三斤多五花肉。

让肉贩子给分成三份,一块也就一斤多点,回到家后塞给小胖两块钱,另外又让他提一块肉回家,人家跟着帮了一天忙,就算是童工也得给工资。把自家留着吃的一块在厨房放好,让洛俊提着另外一块肉,洛语拉着一直傻笑的洛俊,光明正大的往老宅去了。村里的人碰到兄妹两人,问肉哪来的,洛俊就说卖田螺挣的,买了肉要包饺子吃,给爷奶送一块去。

而洛语就一旁抿唇浅笑,等兄妹从老宅出来,村里在家的人都知道了,洛语和洛俊卖田螺挣钱后,给爷奶松肉包饺子吃去了。兄妹不同原因却同时心情很好的回家,剁了饺子馅和了面,没准备开始包呢,小胖和他妈李婶就来了。李婶手里还端着一大盆被剁开的大骨头,小胖手里提着之前带回家的肉。

进了厨房,见洛语正要包饺子,李婶利索的洗了手坐在桌前,帮着一起包饺子,嘴里笑着不住的夸道:

“妞妞就是心灵手巧,有啥好事都不忘记俺家小胖,婶子跟你叔没白疼你们。要是小胖有你和大俊一半的聪明,我和你叔再苦再累也值。”

洛语不知道李婶想说什么,不过没人会觉得自己孩子笨,她也不会天真的以为李婶没事跟她唠嗑着玩。看向跟哥哥一起夹田螺尾巴的小胖,抿嘴呵呵笑道:

“哪有,我哥跟小胖玩的好,小胖老实懂事,我家有事也会搭手。今天要不是小胖,我跟我哥可没那本事去赶会,还多亏了小胖力气大呢。那肉婶子在我家吃完饭带回去,给小胖补补,婶子别嫌少就成。”

李婶笑的慈爱:“俺家里哪里缺肉,倒是你和大俊,你爸妈去打工,你们兄妹没少受罪。婶子跟大嫂子也不管你们,自己做着吃喝,肯定馋肉的厉害。我听小胖说了,你哥馋肉馋的闹腾。唉。。。二婶子也是,大人多吃一口少吃一口,也不能短着孩子的份。”

洛语唇角含笑,低头手上灵巧的包了个猫耳朵,笑着回道:“我爷奶挺好,米面油盐都是我爷送来的。”

李婶叹气,转了话题开始说家里的难处,宰牛光投本钱进去,利钱也要不到,日子过得难啊。这些洛语前世就知道了,没什么好意外的。倒是她也算是弄明白李婶来的目的。只是这炒田螺也不是她发明的,不过是占了个先机。要不了两天跟风的人绝对大有人在。李婶有这个心思,其实也不需要跟洛语说。

“婶子,我跟我哥还得上学,也就这几天唱戏放假才有空。你要是想弄就去县城卖,人多不说出生意也靠的住。”

李婶点了点头,不好意思道:“我琢磨是这个理,。。。就是,你婶子笨,不会做这个东西啊。味道不好吃谁肯出钱买啊。。。要不,婶子出钱跟你学?”

洛语笑出声,乐道:“哪用得到这么麻烦,用料也就那几种,骨头还是跟你们家讨的。带着混汤熬出来的东西都入味又好吃,婶子弄点田螺回去自己试试就明白了,真没什么秘方。我一个小孩子能懂什么,都是瞎猫碰到死耗子,凑巧了。”

李婶也松口气笑了,帮着包完饺子,把骨头倒掉装了盆没夹尾巴的田螺回家。那块肉说什么都不肯要,小胖在李婶板着脸的表情下,硬要留下在洛语家吃水饺。又不是什么大事,爽快的留小胖吃饭。水饺下锅洛俊跟小胖就围着锅流口水,等熟了给两人一人盛了一大碗,两人就不嫌烫的开始吸溜着嘴巴吃。

洛语的一碗盛好,端到堂屋里刚吃了两个,洛老爷子跟洛老太就来了,同来的还要洛语大伯母。洛语也不在意洛老爷子板着的脸,放下碗给三人搬了板凳,也不问三人有没有吃饭,端着碗吃着味道十足的水饺。洛老太表情也难看,倒是洛语大伯母,皮笑肉不笑的呵呵道:

“呦,正吃呢?你们送家里的肉正打算明天包了喊你们去吃呢。”

洛语笑呵呵道:“今天忙饿的也早,不过饺子好吃,我哥没少馋,明个大伯母早点包好,我们也能早点吃饭就好了。”

洛大伯母一哽,讪讪的不在吭声,跟洛老太一样望向洛老爷子。洛老爷子把烟抽完,烟头扔在地上,用鞋底踩灭火星子,看向洛语板着脸道:

“今天你们兄妹去听戏了?”

洛语咽下嘴里的饺子,肚子吃的差不多,把剩下的四五个饺子到进哥哥碗里,无辜回视爷爷,笑道:

“去了啊,不过我们也听不懂唱的什么戏,我哥不是想吃饺子吗,就弄了些田螺去卖,这不买了肉回来就给你们送了一半。小胖帮了我们一天忙,让他提回家的肉,刚才又被李婶连大骨头一起送来了。等会爷爷提回去吧,明个包饺子也能多包点,大伯母说喊我跟我哥去吃呢。”

洛老爷子冷着脸看了大儿媳一眼,胸口起伏两下,也懒得再多说起身离开了。洛老太张了张嘴,没等她开口洛语就笑眯眯的对她道:

“奶,你不知道,我哥可馋肉了,我爸妈又不在家,从他们走了我和我哥都没吃过肉,鱼虾也都捉不到了。上次去阿红家玩,她家就包了饺子,我跟我哥闻着味口水都快流下来了。奶,你也喜欢吃饺子吗。”

说到后来洛语笑意有些凉,洛老太狠瞪了洛语一眼:“死丫头片子,就你嘴馋,肉不要钱啊,三块二一斤,有钱没地方使了,就知道吃。今个你去卖啥田螺,丢不丢人我们老洛家短着你吃喝了,你就使劲的作吧,你爷的老脸都被你给丢尽了。”

洛大伯母也帮腔数落道:“成了,明个你跟大俊回老宅吃饭,别尽折腾,跟我们都虐待你们兄妹,我跟你大伯都快冤枉死了。这么大脾气,将来谁敢娶,嫁不出去丢我们洛家的脸。”

刚说完被洛老太给瞪了一眼,洛大伯母也不在意,心道洛语要是她闺女,早就给她两巴掌了。洛语看了看外面的天色,起身拉了电灯绳子,钨丝的橘黄电灯亮起来。

洛语不在意道:“我跟我哥在家吃住挺好,你们还没吃饭吧?天都快没亮了,不赶紧做饭晚上刷锅多费电啊。”

洛老太跟大儿媳气急,噼里啪啦一顿的数落,洛语一直笑眯眯的听着,很有闲心感叹两人的肺活量很好。结果被洛语的态度气的肝疼的两人,最后只能回去。要不能怎样,今天一个村的都知道了洛语兄妹挣钱卖肉提回去,脸都丢尽了。就算动手打他们,也只会招来更多的唾沫星子。

洛老太跟洛老爷子还好一些,最多被说句偏心。可洛志刚夫妇,绝对被点名的骂,还不需要背地里骂。

第8章 春游日常

第二天起床,还没等洛语跟洛俊开始运东西,李婶就骑着他们家的三轮车,带着小胖来了。说了昨晚回去试着做了,小胖吃了后觉得还是没洛语做的好吃。反正家里地里也没什么事,李婶就过来给洛语帮忙,顺便就近看怎么做田螺。大人身高和力气都占有优势,今天比昨天准备的要多些。两满桶田螺李婶抬手就提到脚蹬三轮车上,快速又利索。

连柴火都能从家里带去,到了地方仍旧把东西放到昨天的位置,洛语跟李婶聊着天,翻腾着田螺。等戏台这里上人后,生意也开章了。今天的生意比昨天好,当然也有不少人跟洛语打听做法,洛语不开口李婶就转了话题。有些熟人问起,李婶就笑呵呵的把自己试过的做法说出。洛语一直保持微笑收钱卖田螺,对李婶和那些人的目的不在意。

跟昨天差不多时间,所有炒田螺就卖光了,李婶期间一直都陪着洛语守着摊子。小百十块钱的收入,让李婶一个劲的惊叹,要知道除了盐和小袋子,简直可以说是无本买卖。收了摊子洛语再次买了两斤五花肉,回到家做了红烧肉,贴了一圈饼子,四人痛快的吃了一顿饭,有都喝了一碗汤。

吃饱喝足后坐在院子里,开始夹明天要用的田螺。晚上提前准备时,李婶跟着洛语的说法,一个步骤一步骤的做起,等煮的差不多李婶尝了味道,也终于松了口气。端了一碗回家吃,带着小胖回家去了。赶会前三天人比较多,年轻人和孩子也多,后面三天除了纯粹去听戏的人,会花钱买零食的主力基本都不在去。

果然第四天开始一天到散戏也只能卖一桶多点,最后一天的戏上午把剩下的一锅卖完,洛语就收拾东西跟洛俊回家。把屋里屋外还有厨房,全部都打扫洗刷一遍,晚上吃了点买回来的烧饼,就早早的睡下。第二天一早吃了早饭,跟往常一样去学校上学。六天的时间,不足十块钱的本钱,洛语挣了四五百块钱。

在家里花销小,除了偶尔买点菜,给洛俊偶尔买零食,够他们两人花很久。洛语也终于手中有钱心不慌,想买什么都有自由权了,果然经济基础决定一个人的心态。期中考试,洛语跟洛俊并列第一名,被老师点名的夸奖。同一个班级的洛莹,考试才勉强及格,回到家被亲娘给揍了一顿,回头就让洛俊给洛莹补课。

洛俊不喜欢洛莹,最讨厌她叽叽喳喳的不吃就是玩,好在补课没两天,洛莹自己就没耐心补课了。对此洛莹大伯母自己也说不出怨言,气恼的揍了洛莹一顿也不在提这事。油菜花开,蝌蚪孵化,学校里组织了春游。说是春游,其实也就是去十多里外的大坝上,看看油菜花,玩玩水边成群结队的小蝌蚪而言,但这却也是这个时代孩子唯一有条件玩的事。

除了要步行这一缺点,洛语也对能光明正大散心很高兴,从小卖铺里买了四包方便面,一大包牛鼻子辣块花了三块五,一军用壶开水。又在洛俊的要求下,做了不怕冷的葱油饼一起带着,去学校跟老师同学会合,等人全部集合,在两个老师的组织下,排好队开始向大坝河出发。一路上学生打打闹闹,还是很有童趣的。

十多里路,走走停停闹闹的,快两个小时才走到地方。大坝中间一条一两百米的大河,听说跟黄河相通。大坝两岸种的都是油菜,黄灿灿的油菜花,轻轻是随风舞动,蝴蝶蜜蜂在油菜花地里飞舞,视觉效果还是很有冲击力。洛语也难得的发疯,对着油菜花跟大河,可着嗓子的尖叫大喊,洛俊也跟玩的好的小伙伴,跟着洛莹一起喊,最后发展成班里同学都对着油菜花和大河狂喊。

洛语痛快的喊了很久,嗓子都快喊哑才停止。自重生之后,洛语一直压抑着时代差距的不适,还有生活上和物质上的改变。大喊发泄郁气,心中也彻底放松。生活总会越来越好,失去的那些,何尝不是新生的得到。舍和得,有舍才有得,人生也不可能只有得到而不失去。不思不想不去计较,顺其自然走自己的人生。

前世前的一切,在她重生之后,就再也不可能回去,心态决定对生活的态度,洛语已经无法回到前世无知的心态。始于零,却也开始于零。玩了大半个小时,来春游的同学,就忍不住嘴馋,从书包拿出带来的吃食。五十多个人带什么吃的都有,自家蒸的馒头和饼子,方便面辣条全都有。不可否认的是,方便面和辣条的每个人心中最好吃的零食。

洛俊从书包拿出方便面和辣条,就吸引了不少眼光,洛俊大方分给小伙伴们吃。但东西有限,同学太多不可能没人都有。其他学生还有顾忌,洛莹就拉着同桌女生直接过来,跟洛俊要方便面和辣块吃。洛俊不小气,不过牛鼻子辣块给洛莹三块,方便面就不肯跟她分着吃。洛莹不高兴的噘着嘴,洛俊就让她用包子换,把洛莹气的拉着同学扭头就走。

洛语真的不知该说什么是好,前世今生洛莹跟大伯母最像,都爱占便宜不肯吃亏。也不是什么好东西,洛语就把自己的那份给洛莹送去,洛莹噘着的嘴总算露出笑容。疯玩了一通,大概一点多老师喊齐了学生,浩浩荡荡的回学校。比起之前来的路上,回去的路上都蔫蔫的提不起精神,更别说还有力气走十多里路。

等从学校回到家,已经四点多,煮了饭吃罢烧水洗澡。今天运动多,浑身出了不少汗,不洗澡真的躺不下去。结果第二天洛俊活蹦乱跳,洛语就着凉感冒。浑身酸软不想去上学,让哥哥帮着跟老师请了假,在家里躺了半天。中午情况也没好转,等洛俊放学,让洛俊去隔壁村的大夫家拿感冒药。

所谓的感冒药,也就三四片扑热息痛片,中午简单的吃了点饭,下午睡了半天感冒就好多了。晚上李婶就端了一大碗饺子来了,问过洛语的感冒,知道吃过药好多了才兴奋的说起她的生意。自从去县城里卖炒田螺,每天不说多,五十块钱左右的收入还是有的,而且还算比较稳定,比村里干建筑的大工挣得都多。

只是她一个人早出晚归,也来不及捞田螺。这个生意本来就是洛语想出来的,捞田螺的活也简单,李婶让洛语和洛俊有空就帮着捞田螺,一桶田螺给三块钱。这个价钱不多,可是对小孩子而言也不少了。李婶是好意,不过洛语还是感谢的婉拒了。她手里现在不缺钱,捞田螺说起来简单,可不是长久的法子,费时费力也会分散一个人的心力。

洛语自己有前世的金手指,对学习方面能轻轻松松,对钱财能看的淡,对各种诱惑也有自制力。洛俊却不具备这些,学习上放松成绩会下降,一心忙着挣钱的话,长久以往会把钱看的太重。尤其是洛俊年纪太小,没有面对诱惑的抵抗力和自制力。钱是挣不完的,够花就好,不愧于心潇洒的活完一辈子,才算真的没有遗憾。

被拒绝李婶也没在说什么,又说了几句就端着空碗回家了。洛语这次感冒在家趁机休息三天,懒懒散散的窝在家里,比在学校里要舒服。不过学生的职责就是好好读书,为了不给洛俊当坏榜样,洛语也要老实的去上学。天气渐渐变热,甩掉棉衣后,两人去年薄衣也有些不合身,小孩子长得快旧衣服也显得更小。

趁着礼拜六,洛语跟李婶一起去了县城,在衣服街给自己和哥哥都买了一套衣服,又去布店扯了些适合的布料,买了纽扣和松紧之类的必用品,花了几天时间,给自己和洛俊各做了一套套头带帽的运动服。两人的衣服都是大红色的弹性棉,同布料的黑色帽子,和黑色大兜袋,裤子更简单,宽宽松松的裤腿,前后贴了四个不同大小的口袋。

衣摆袖口和裤腰裤脚,都用宽松紧收边。第一次穿着上学,班里的同学都羡慕的问多少钱买的。从洛俊嘴里得知是洛语自己做的,都惊叹的看向洛语,各种的羡慕和崇拜。终于成了风云人物,没等洛语美滋滋,当天中午,大伯母就找来,让洛语也给洛莹兄妹三个做一套衣服。

“莹莹放学回家就跟我说了,还别说你这丫头的手真巧,衣服真的挺好看的。等衣服做好了,该多少钱大伯母在给你。要我说小孩子长的快,稍稍放大两寸,能穿个两年。”

洛语也没拒绝,笑道:“成啊,不过三套衣服太花时间了,大伯母不是有缝纫机吗,我给裁出来衣服款式,大伯母用缝纫机做,半天就能做好三套衣服,不嫌弃我瞎折腾就好。这种布料听老板说是新款,八块钱一尺,大伯母算算我哥我姐要用多少布,倒时在买点黑色的布料就好,等布料买回来我在帮你裁。”

被洛语如此一说,洛语大伯母反而不好接话,尤其是听到布料的价钱,有些犹豫:“布料这么贵?你买的布料有剩吗?你大哥二哥衣服都够穿,要是剩的布料多,给莹莹做个褂子也行。”

就知道会这样,洛语笑道:“没买多少布,我跟我哥的衣服加一起,也就花了十多块钱。算好了买的布料,做完衣服也没剩什么布,大伯母还要做吗?刚好夏天的短衣我都没有,莹莹姐的旧衣服可以给我穿,也能省些买衣服的钱。”

然后笑眯眯的看向大伯母,果然犹豫的说回去在看看,到时要做在让洛语裁剪就回家了。之后就一直没消息,洛语不当一回事。还要一个多月就要放暑假,地里的麦子也都黄杆,家家都开始整理晒场,留作到时打麦子用。现在收麦子又忙又累,为了防备下雨还要赶收麦子,跟老天抢时间。

后世收麦子,都是用大联合收割机,机器快的话,一天就把麦子给搞定。但这个时候只能手工收割,手推板车搬运,牛拉石磙磨反复的碾压,收到麦子后还要趁有风的时候,把麦子跟麦壳扬开。洛语家的地都给了大伯家种,农忙时就是学校放假,兄妹两个也不需要去割麦子。

洛老太太倒是让洛语兄妹去帮忙,洛语跟洛俊也去了,不过不是去帮着割麦子,而是拿着蛇皮袋捡麦子。捡来的麦子也不给老宅,直接让洛俊背回家去,可以换水果换米吃。这时候人都很珍惜粮食,下乡卖水果的人,都是用小麦来换,掏钱买的人基本没有,大米也一样,西瓜和苹果,一斤麦子能换两三斤呢。

不过麦子也不好捡,用手推板车从地理往晒场拉麦子,都码装的整齐,掉下来的也都只是少数。要捡麦子,当然首选割完拉走麦子的地里。洛语和洛俊捡的不亦乐乎,洛家大伯母就心疼的抽抽,最后直接赶人走,眼不看心不烦,在地里不帮着割麦子,还捡麦子往家里拉,谁看着都不会开心。

洛语和洛俊没事就拿着袋子去捡麦头,然后在院子里用脚踩,在收起麦粒。等麦季过去,两人捡了快二十斤的麦子。在有人开煤油三轮下乡换西瓜时,洛语就换了四个半大的西瓜。当天中午就切了一个,兄妹两人一人一半,用勺子舀着吃。都是自家种的西瓜,汁多瓤甜,没有各种附加的甜蜜素,吃过西瓜嘴巴里除了清凉的西瓜味,没有怪怪的味道,简直太好吃了。

第9章 暑假N市之游

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就算这年代不讲究这些,学生对考个高分数,还是有着向往。不过这个向往往往都需要实力铺垫,期末考试洛语和洛俊都是双百,得到老师点名的表扬。洛莹语文79,数学只可怜的勉强及格60分,红着眼睛蹬洛语。洛语坐着躺枪挺无语,洛莹的考分又不是她的错,管她什么事。

条件的原因,第一名也没什么奖品,不过倒是一人得了个三好学生奖状,被洛俊美滋滋的折好放进书包里。老师把两本暑假作业发下来,说了两句无关痛痒的话,就宣布可以放学回家了。老师除了交代记得做暑假作业,什么不要下水小心演到,不要跟陌生人说话,小心被拐走统统没有。每个年代都有每个年代的特点,以及让人怀念的魅力所在。

拿了第一名的三好学生奖状,洛俊迫不及待的想跟爸妈分享,遗憾的现在大哥大都还是传说中的神物,除非是他们在n市主动打电话回家,否则家里人也只能寄信到他们厂里,才能传递消息给他们。回到家也才九点多不到十点,洛俊让洛语弄了些面糊,小心翼翼的涂抹在奖状上,把两人的奖状方正的贴在堂屋里醒目的白灰墙上。

洛语看了眼墙上贴的奖状没吭声,虽热觉得不值当炫耀,不过洛俊喜欢就好,这是属于小孩子的荣耀。从期末考开始,洛俊就天天掰着手指倒数时间,爸妈答应要带他们去n市,究竟什么时候会回来。现在通知书和奖状都拿了,结果爸妈还没来接他们,洛俊心焦的不住嘟囔着,洛语被他烦死。

可小孩子都是如此,如果她也是真正的小孩子,也会如洛俊一样。好在洛俊没失望多久,当天下午,洛妈就轻装简行,穿着一身新的大红连衣裙,坐着人力三轮从县城回到家。付了三轮的钱,洛妈放下手里提着的小帆布包,拉过闺女儿子就一阵猛亲。洛语好容易从老妈的魔掌里逃出来,洛俊还一个劲的腻歪在老妈怀里。

想到这个年代的各种不方便,老妈一路的车上肯定没吃什么东西,洛语去厨房和了点面,擀了面条热油炸了葱姜做了一小锅面条。洛妈大口的吃了一碗面条,才满足的呼了口气,一路四五个小时,为了省钱没从车站买票,从站外做的车二十块钱就能到县城。挤得跟贴烧饼一样,到家了吃饱喝足可算是活过来了。

洛俊陪着洛妈一起把面条吃光,洛妈刷了锅碗,屋里屋外厨房都看了一遍,被洛语收拾的干净利索,比她在家时还要干净,笑容带着满足,对着洛语一阵猛夸:

“妞妞做饭的手艺不错,面条劲道汤味道也挺好,你在汤里放了什么?”

洛语扫着厨房的地,抬头不在意道:“没放什么,用热油爆葱花和生姜干辣椒。”

洛妈惊讶:“这么简单?不过挺好吃,难怪你哥都胖了一圈,妞妞真的长大懂事了。明个去你姥姥家看看,后天不走大后天咱们就去n市,我跟你爸在那边租了间大房子,多了你俩住着也宽敞。”

洛俊兴奋的嗷嗷直叫:“妈,咱明天就去吧,我姥姥和姥爷都好着呢。”

洛妈甩了甩手上的水,对洛语做的移动小锅灶很喜欢。向着回n市后看看能不能也做一个,方便又快还省了做饭的煤球。听了洛俊的话,抬手在洛俊脑袋上拍了一下,瞪了一眼道:

“出去这么久回来一趟,不去看看咋能说的过去,你这孩子竟会瞎说,还没有你妹妹懂事。快点去洗洗脸上的汗,我去商店里看看有没有肉,晚上去你奶家里吃饭。”

洛俊听到要去商店,也不在意被老妈拍了一巴掌,赶紧的端盆在厨房舀了水,抹了把脸上的汗,用肩膀的米黄汗衫擦了擦脸,追着洛妈一起去商店里。等老妈和哥哥都走后,洛语回屋里拿了针线,坐在院子里的楸树下乘凉,做自己未完成的连衣裙。水蓝色柳叶纹的薄款确良吊带,掐了合身的腰线,把做好不同大小的蝴蝶结,分别缝在胸口腰后和肩上。

做好后洛语回屋试了试,裙摆在膝盖上方,胖瘦也刚刚合适。换回自己的衣服4,顺手把新做好的衣服洗了晾起来,夏天温度高衣服很容易就干。晚上洛语跟老妈一起从老宅吃过饭回来,裙子已经干透,被洛妈拿在手里啧啧称赞。第二天早上去洛语姥姥家,洛语就换上新做好的裙子,高高绑起马尾辫绕成一个松松的团。

小清新的公主少女风,让洛妈再次不住的夸。洛妈骑着自行车去县城,买了不少的菜,给洛语姥姥姥爷都买了套衣服。洛妈回来之前还打算给洛语和洛俊买衣服,不过洛语自己已经扯布料,两人夏天的衣服都做了三套新的,没有必要买。东西买齐洛妈就直接骑车从县城回娘家,中午鸡鱼肉蛋的做了一桌。

洛俊跟几个表哥表弟吃的不亦乐乎,吃罢饭洛妈跟父母说说闲话,顺便说了在n市的情况。洛妈去n市后没有进厂,租好住的房子,早上在工厂对面街上卖包子和稀饭,没事做做手工活放在商店里卖,一个月下来虽然忙碌些,不过挣得比洛志国在工厂里多些。再者洛语大姑和洛志国,有空闲时间都会搭把手,比在家里种地轻松。

母子三个等到六点多,日头已暗红才骑车子回家,跟老宅子说了声第二天一早走,当晚收拾了几套衣服,早上起床锁好门,洛语洛俊就跟着洛妈坐车去n市。六个多小时的时间,中间只停留了一会上厕所时间,还是在路边不是服务站。天气热除了家里带来的两个白瓜,一路上也没胃口吃东西。尤其是,洛语竟然发现她晕车。

简直就是晴天霹雳,一定是车子的原因,要知道前世她离家念大学,坐火车汽车可从来没有晕过。蔫蔫的一路,到了n市区域,在洛妈说的位置下车,脚踏实地洛语才算精神一些。对现在的城市也真的没什么好奇之情,走了二十分钟左右,才回爸妈租的房子,用温水洗了澡,开着电风扇洛语倒头就睡。晚上洛志国下班,跟洛俊嘻嘻哈哈的玩闹声,都没吵醒洛语的睡意。

结果第二天一大清早四就醒了,精神百倍不复之前的疲惫。这会洛妈已经起床,把米洗好放在大深地锅里煮上了,包子馅晚上准备好放在老式冰箱里保鲜,洛妈弄好面洛语也梳洗好,洗了脸过来帮着洛妈一起包包子。洛语手小但动作快,包包子也利索比洛妈慢不了多少。

等包子包好放进蒸笼里摆好,稀饭也熬的差不多,搬到小炉子上慢慢微着,三眼炉子重新换上煤球,把蒸笼放上去开始蒸。等包子蒸好,洛爸也提前起床准备上班。夫妻两个先把煤炉和蒸笼抬到三轮车上,洛爸去梳洗换好工作服,洛语就去喊洛俊起床。这时也才六点多,一家人去出摊子,洛志国帮着搬好东西已经六点半。

工厂里上班七点半,从六点半开始就陆续有生意,有些厂子夜班的工人下巴,饿的厉害会买上两个包子一碗稀饭垫垫肚子。素包子两毛钱一个,肉包子三毛钱一个,稀饭两毛钱一大碗。工人基本带的都有饭盒,一般也就两个包子一碗稀饭。洛妈给客人装包子,洛爸给客人盛稀饭,洛俊帮洛妈找零钱,块八毛的洛俊也不会算错。

等洛爸去上班后,洛语就帮着盛稀饭。平时洛妈一个人,稀饭都是客人自己盛。盛多盛少也都按照客人自己的意思,有些人一起买早餐,盛一份稀饭两人喝,能省下一份的钱。汤里捞钱本钱少,但也是要本钱。过了八点生意基本就冷清了,带来的稀饭和包子也卖的差不出,母子三人吃了包子喝了稀饭,洛妈就开始动手收东西。

租的房子离工厂这边也就隔了一条巷子,几分钟的路程就到了。家里租的房子还算一楼老式的筒子楼房。四十多平的房子除了一张一米五的大床一张旧书桌和旧衣柜,进门的窗边放三个煤炉,煤炉边的墙角对着一堆的蜂窝煤球。旁边的搭起的木桌上放着面粉和熬粥的米,一些包子馅的干菜,还有一台半新的冰箱,虽说宽敞却也挤了不少东西。

洛妈数了今天的收入,包子稀饭一共五十多块钱,刨除本钱也要赚了二三十块。收好钱洛妈心情很好的让洛语兄妹先玩,把锅和蒸笼洗刷干净,回屋就见洛语正坐在床边缝小玩具套。收拾好东西洛妈换了出门穿的鲜亮衣服,带上钱跟单身居住的房东大妈招呼一声,骑着三轮车带着洛语和洛俊出去玩。

工业园附近有不少居民楼和家属院,有人的地方就不愁没有营生。在小区集中的地方有个小公园,公园边上有几条街,衣食住行什么都有的卖的。所卖的商品也不是他们小县城所能比的,这个时代的特色服装喇叭裤大头鞋,小虎队的歌声旋律,也从录音机传出很远,旧式的居民宅,棉布白背心的老人扑闪着芭蕉扇慢悠悠的逛着。

很有时代的气息,让洛语却有很陌生的陌生感。可以说九十年代初,大城市小城市,都遍地是机遇,关键看你有没有胆子去捡。不说洛语现在年纪摆在那里,就算成年了也没有去捡的打算。后世她见多了兄弟姐妹因为财产,闹的如杀子的仇人一样,也见多了夫妻之间因为钱,各自作死的人生。

钱,够用就好,金钱真的买不来充实真诚的人生。逛了大半天,除了吃一顿味道不咋滴的炸鸡块,给洛俊买了两样小玩具,母子三人就回家了。做小吃生意回钱快,不算累人却真的很繁琐。洛妈娴熟的洗菜切菜,准备明天早上需要用到的包子馅。洛语跟洛俊坐在风扇口地下的凉席上,洛俊忙着玩他的新玩具,洛语就用现成的布料和针线,熟练的缝着小公仔。

等晚上下班,洛语已经做了十多个新款式的小玩意。洛俊跟洛爸兴奋的说着逛街的事,对城市生活表示了强烈的羡慕之情。洛爸笑着拍了拍洛俊的小脑袋,让他自己去玩。一一看过洛语新做的小公仔,笑容带着浓浓的自豪之情。

“妞妞脑子好使,手也巧,你妈做来做去也就你教她的那几种。多做几个过几天厂里休息,咱们去市里卖这些小玩意,顺便带你们去游乐园玩。”

洛俊再次兴奋的蹦蹦跳跳,洛语却觉无奈:“爸,手工能做多快。再说你在厂里上班,每月的工资还没我妈挣得一半多。不如干脆辞工出来,开个小毛绒玩具厂来的挣钱。”

说道此,洛语也觉得这个主意可以,也来了兴致,发散脑思维道:“到时生意肯定会不错,我妈也别做早餐生意了,要是累出病我爸还不心疼死。刚开始可以简单一点,租个大点的房子,买两台缝纫机,招几个女工会针线的女工就好。我爸负责进货,做好的小玩具可以开一家批发店,也可以推销给商场超市店门都可以。”

洛语说完抬头望向洛爸,究竟洛爸双眼发亮,带着野心和雄心壮志认真在听。洛语觉得老爸听进去她的意见,正炒菜的洛妈,堵上炉火喊了声吃饭。等饭菜都端上桌子,一家人吹着风扇吃着饭,洛妈才开口道:

“别听孩子说有的没的,你在厂里刚涨了工资,我卖着早餐加上小玩具的收入,一个月有一两千块钱,都快顶干建筑大工一年的收入了。这么来钱的事还不累,你去哪里找啊,别想这些有的没的了,快点吃饭。妞,别给你爸出馊主意,也不知道从哪听来的,都没见过的事就说的一套一套的,也不知道随了谁。”

洛志国喝了口半热的稀饭,深深的吐了口气,深思道:“这主意不错,要是成了绝对的赚钱。再说本钱也费不了多少,咱们趁着还年轻,就是亏了也亏得起。孩子渐渐的都大了,这么长时间你也看到城里的孩子生活条件,咱们不说让让闺女儿子过那种日子,至少也要在城里念书,将来考个好大学。我们厂子里一个大学生,天天啥体力活都不用干,只要坐办公室记记账就好,一个月的工资就是我的四倍。”

夹了块鸡肉,洛志国感叹:“以后啊,还是得念书有出息,你看我姐夫,搬搬抬抬的体力活,还没我工资高,不就是因为没我念书多吗。”

洛妈沉默着不在吭声,如果在老家里种地,对大学生和普通人的区别,真没有太多体会。可是在城里的日子,有学问的人,跟没知识的人,待遇和生活环境条件,真的不能比。人着一辈子结婚成家后,都是为了儿女操劳忙碌。就像洛志国说的那样,他们现在还不到三十,年轻不怕输不起。

第10章 改变发展

既然下定决心,洛志国就趁热打铁,在大的热情和决心,都会在时间中被摧残了当初的决心和意志。趁着休息日带着一家人去市中心的批发市场,布匹丝绵还有纽扣蕾丝一类的东西,需要的本钱不大,毕竟最开始可以一点一点的来。唯一占本钱的就是电动缝纫机,要小千把块钱一台。洛志国犹豫究竟是买电动缝纫机,还是脚踏的缝纫机。

洛妈的意思是买脚踩缝纫机,刚开始做还是减少投入毕竟稳妥。洛语对此意见很是无语,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一台脚踩的缝纫机一百多,但电动缝纫机不论是速度还是今后的打算,都比脚踩缝纫机用处大。看待问题也要长远,见老爸有些被说服,洛语果断建议道:

“爸,电动缝纫机速度快,心疼本钱可以先忙两台,刚开始也够用。等以后在依情况来定,要与时俱进才对。”

洛志国咬牙,干脆的从银行里取了钱,讨价还价一千六两台保送到地方并安装好,在洛语的建议下,各种颜色的毛绒布讨价扯了不少,做眼睛的纽扣不同颜色的线,还有最重要的低价丝绵。当天晚上洛志国就自己琢磨着裁剪,用粉笔画出形状后在剪很容易,就是画图纸和计算大小毕竟繁琐。

毕竟图纸画出来裁切好,需要拼接去除一些边角,但只要掌握了敲门也不算难事。兴致勃勃连夜画了需要裁剪的布料,并且动手计算好布料裁剪出来。第二天也不觉得困,照常去工厂上班出摊。洛妈卖完早餐,收拾了东西回家后,洛语跟洛俊清洗东西,洛妈就在屋里插了电,开始练习控制电动缝纫机。

用过脚踩缝纫机的人都清楚,这玩意不难学关键在脚控制速度和电力,摸上手了就做起来很容易。洛妈做习惯家务,在老家脚踏缝纫机做衣服,还有缝缝补补的事也经弄,才三天的时间就能熟练的拼接。大热的天出去玩还不如在屋里吹风扇来的舒服,本来就是农村人讲究节约,出去动步都需要钱。

分工合作,洛俊就负责往玩具里塞丝绵,洛语就负责手工缝口,拼接手脚和眼睛这些小配饰。一天下来轻轻松松的干活,就有小百十个二十公分大小的小玩具做好。洛志国干脆的把他们住所旁边的空房租下来,自己趁着空闲时间,买了木板回来敲敲打打,做了个裁剪的大桌子。做玩具的东西都搬过去,住的屋子也松快不少。

房东大妈六十多岁,好奇去他们小工作间看过之后,每天闲来无事也就看看电视,干脆搬了小凳子过去,帮着洛语做那些外接。多了一个人搭手,勉强能跟的上洛妈的速度,每日的成品多了一半。洛志国也不占便宜,房东大妈不缺钱,但他们也不能白受这个人情,跟洛语提议那般给算计件,每天由洛语负责记账。

等洛志国再次休息,一大早起床吃了饭,就踩着捆绑壮观的蛇皮袋,踩着三轮车出门去推销玩具。洛志国走后洛妈就坐立不安,心里愁着玩具能否卖出,尤其是屋里还有一大堆的玩具等着卖。结果洛志国出去才三个小时不到,就笑容灿烂激动,骑着空三轮回来了。干劲十足动作麻利,又在三轮车后面捆了六七袋子挖玩具,出门继续去推销。

洛妈虽然没空问情况,可东西都拉出去兑给人卖就亏不了。下午洛志国跟着送货车一起回来,鸡鱼肉蛋的也买了不少。洛语笑眯眯的表示,让老妈跟房东奶奶歇着,尝尝她的手艺如何。然后提着菜回屋,开始有条理的洗切煎炸烹煮。三个大人两个孩子,这顿饭未尝没有感谢房东奶奶的意思。

洛语做了八个菜两个汤,一道红烧肉,青椒回锅肉,苦瓜鸡蛋饼,酸辣白菜,小鸡炖蘑菇,本来想做酸菜鱼的,不过没有酸菜干脆做了糖醋鱼,外加一个炸花生和青菜,一咸一甜两个汤。等吃饭时,一桌子菜不仅洛妈惊讶,房东奶奶也笑容可掬,望着洛语的视线透着慈爱,不住的夸奖她心灵手巧。

本来还担心菜吃不完,结果菜和汤吃的都差不多,煮好的米饭到没吃多少。饭后洛语收拾桌子,洛俊把饭桌的油渍擦干净,洛志国数了三百块钱,放在房东奶奶面前的桌子上,诚恳的说了给钱的缘由,并附上洛语记得账。结果房东奶奶硬是不肯要,虽然一个人独居了这些年,但她并不缺钱。

老太太有退休工资,家里的四层的楼房租出去一小半,光这些钱就花不完。她来帮忙纯粹是找个事情做打发时间,跟洛妈聊聊天,听洛语和洛俊说些小孩子的趣事。三个大人把钱推来推去了,房东奶奶怎么都不肯要这些钱。洛妈和洛志国心里过意不去,倒是房东奶奶眼神揉着慈爱,看向在洗锅碗的洛语,出人意外的笑着道:

“小洛你们两口子真不用放在心上,我一个孤老婆子也花不到多少钱,倒是妞妞这孩子我瞧着打心眼里喜欢,要是你们两口子不嫌弃,把妞妞这孩子认给我当干孙女。这孩子乖巧懂事,那股子沉稳和聪明劲我瞧着就打心坎里喜欢。”

突然的神转折,不说正清洗碗筷的洛语,就是洛志国夫妇,都明显的一愣。洛志国很快回神,脸上笑容带着些忐忑。乡下人思想诚实,房东大娘一个大城市人,要房子有一大处,要工作是体面的退休人员。这年代认亲可不是嘴上说说,可都是实打实的来往的。两家条件差太多,不合适啊,洛志国如实道:

“婶子,你能喜欢妞妞这孩子,我们高兴都来不及。只是,婶子你别嫌我们不识好歹,不怕你笑话,我们是农村人来城里打工,根子就不在这里,再说婶子要啥有啥,我们家是真的配不上这门干亲,外人也得说闲话。”

房东奶奶脸上的和煦笑容加深,睿智的目光望向洛语,见洛语把碗筷摆好。冲洛语招了招手,洛语用毛巾擦干了手上的水,才走到房东奶奶身边,被房东奶奶慈爱的拥进怀里。房东奶奶抬头看向洛志国夫妇,感叹道:

“咱们的事情管其他人说什么,我就是喜欢你们两口子的心性。这人呢就要看缘分的,我和去世的老头子,原本有个闺女。可惜命不好嫁人生孩子难产,身边也没人照看,结果年纪轻轻的母女两个孤零零的去了。老头子当时心脏病犯了,我跟在边照顾,结果知道消息后,当时一口气没挺过来也跟着去了。”

房东奶奶眼眶微红,露出一个沧桑的笑容,搂着洛语惆怅道:“我这辈子,什么都经历了,想明白了很多事,也看透了很多事。就是喜欢妞妞这孩子,我苦命的闺女要是没意外,我外孙女也该比妞妞大几岁。你们两口子就是想多了,咱们过咱们自己的日子,管其他人说什么,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就好。”

洛语听完心里也有些难受,做女人远比做男人男。男人的生活重心就是挣钱养家,而女人结婚后一辈子都围着男人和孩子转悠。男人赚钱养家还会有其他精彩,女人却真实的活丈夫活儿女。一个女人活了大半辈子,唯一的女儿也一尸两命,如果不够坚强可能早就活不下去。

比起父母考虑的事情,洛语却觉得没什么,现在的人情往里都实在,干亲之间都非常亲密。只是在时代发展的趋势下,人情也变得越来越冷漠,亲情友情也都成了微信中的群发信息。洛语觉得,与其说房东奶奶想要认干亲,不如说遇到有眼缘的人,想找一个心里的寄托罢了。

“爸妈,我也喜欢奶奶。奶奶,我也喜欢你,每年放寒假暑假,我都会来这里看奶奶你的。”

房东奶奶乐呵呵的摸了摸洛语的小脑袋,抱着她在婴儿肥的小脸上亲了一口。最后事情就如此决定下来,洛语新上任的干奶奶,也没让按照农村老家的习俗,第二天特意闲了一天,房东苏奶奶和洛妈带着洛语兄妹,坐公车一起去了市里。苏奶奶在大商场里,不顾洛妈的阻拦之下,硬是给洛语买了三套衣服,给洛俊也买了一套迷彩服。

中午还特意带着洛语兄妹去吃外国炸鸡,一天下来苏奶奶就花了三百多块钱。洛妈心疼的不得了,一直跟苏奶奶说太浪费了。回到家洛妈跟苏奶奶在工作室做活,洛语把新买来的衣服洗干净挂起来,去屋里一边做手工一边听苏奶奶唠嗑。认了干亲之后,两家人的关系也更亲近。人就是如此,你敬我一尺我回你一丈,关系也越发和睦。

洛志国再次去进货时,洛语跟着老爸一起去,扯了枣红的毛呢布料,纽扣也一并的买齐。赶在暑假结束回老家,给苏奶奶做了一件立加绒毛呢长款外套。裁剪合身款式新颖,做好之后用笨方法烫的板板整整,拿到衣服时苏奶奶高兴的无法言喻,款式做工都精致,在洛妈的劝说下回屋试了试,合身不说整个人的气质立马高大上。

要不是天太热,担心出汗把衣服弄潮了发霉,苏奶奶都想出门去溜达一趟。衣服苏奶奶能喜欢,洛语也挺高兴,在回老家之前,又做了不少新款的毛绒玩具,在苏奶奶的不舍中,洛语和洛俊被洛妈送回老家。苏奶奶家有电话,基本每隔几天都会固定的给洛语兄妹打电话,各种的不舍和关心。

尤其是当她知道洛语兄妹自己在家里住,吃饭也都是洛语亲手做,也每个大人照顾着,心疼的连着天天给洛语兄妹打电话,硬是要让洛语兄妹到n市上学。转学的事情洛语真没什么意见,苏奶奶也清楚这点,干脆就跟洛志国商量。毕竟洛志国的玩具小加工厂,已经慢慢有了规模,还请了几个工人。

洛妈也不在去卖早餐,把摊子转让给了洛语大姑。洛志国也从厂里辞工了,专门负责负责进货和推销。洛妈在加工厂里裁切,并教四个女工做玩具的流程,顺便检查成品的质量。苏奶奶无事就帮着记记账,把女工每天的工作数量记下来,月底算算工资的轻松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