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志国也有自己的心思,出门推销毕竟太过耗时间,又过于麻烦,已经开始在批发市场物色门面,不出意外年后店铺就能开业。今后的生意肯定会蒸蒸日上,毕竟事业是眼见的处在稳定上升期间,只要不是脑子发抽,在这个城市里扎根是必须的事情。大人在城里,孩子留在老家上学显然是不可能。

至于洛志国顾忌的转学事情,苏奶奶拍着胸口表示她能解决。苏奶奶过世的丈夫,生前就在离这边四五站路的学校教书,找关系办理两个转学生很容易,而且这年代城市学籍也不麻烦。就算要户口,苏奶奶也可以让兄妹的户口跟她入在一起。苏奶奶话都说到这个份上,洛志国又怎么可能不识好歹。

还没放寒假,苏奶奶就催着洛妈回老家办理这事。加工坊的事情有苏奶奶顶着,洛妈在老家呆了一个礼拜,就带了洛语兄妹,和三大蛇皮袋能穿到的衣服鞋子和棉被回了n市。农村的小学现在也没学籍一说,想转学也直接走人即可。因为年底生意催得急,过了年开批发铺子还得存货,一家人过年肯定不能在老家过了。

不过,一家人在一起,不论在哪里都是家。

第11章

不论是在n市过年,还是洛语和洛俊去n市念书,洛妈回老家接人时,婆家娘家都说了原因。加工坊究竟挣了多少钱,两口子也商量过,就说比工厂打工多些。不是他们防着老人,关键农村里瞒不住话,被宣扬出去总会碍于面子情,做些不得不的选择。就跟房东苏奶奶说的那样,他们家的加工坊,现在只是上升期。

路子严格,走正了能成一辈子的事业,要是被管理方面出岔子,最多也就不亏本。小生意最忌讳人情工人,都仗着亲戚关系牟利,耍奸偷懒就等着大家一起回家吃自己吧。洛志国夫妇的决定,对此除了洛老太太嘟囔了几句,对分出去的儿子也真的管不了那么多,总归吃亏了会回家来。

倒是洛语大姑,从洛志国辞工,洛语大姑惊异追问原因,才知道他们家开了加工坊。后来洛妈舍不得早餐挣的钱,交了早餐能挣多少,洛语大姑才把摊子接过来自己亲自买卖,每月的盈利可是比工厂多了一半多收入。洛语家的加工坊做什么她清楚,但洛大姑并不知道那些毛绒玩具能挣多少钱。

只是都能舍得每月早餐赚的钱,洛语家的玩具加工坊,赚的钱绝对比卖早餐和厂里上班多。如此的神逻辑,确实有一定的道理。早餐生意空闲时间多,洛大姑在早餐收生意后,也去帮着做手工。从工厂辞工后,为了方便买卖,洛大姑夫妇也在外面租了房子,就在洛语家楼上。

洛大姑开始也只是闲空去帮忙,结果在月底苏奶奶结算工资发放时,洛大姑只下午空闲去做,竟然拿到了跟厂里上班一样的工资。惊讶之情可想而知,拿到工资后的当天晚上,洛大姑就专门给洛老太打了电话,把卖早餐和临时工资交了底,母女两个电话里咋舌半天,不过儿子兄弟能赚钱,她们当然只有高兴的份。

在得知过年加工坊要加班,工价上涨一块钱工价,洛语大姑都眼红不舍得回家,一来一回说不定有小千把块钱呢。最后想到家里快一年没见到的孩子,还是跟着丈夫一起回家。洛大姑打算过了年就让丈夫辞工,到时跟着兄弟一起干,自家兄弟怎么都不会亏着他们不是,怎么着工资也不会比在厂里少。

大姑的盘算洛语不清楚,家里生意蒸蒸日上,洛语还是很高兴的。对于年后开心能在城里上学,比起洛语的平静,洛俊就高兴坏了。能在大城市里住还,还能在大城市念书,简直没有比这更美好的事情。兄妹来n市的当天下午,刚到住的地方苏奶奶就准备了一桌子热饭热菜,拉着洛语心疼的一个劲说瘦了。

洛语兄妹的到了并没给洛家夫妻添什么麻烦,反而是父母精力都投注在生意上,家里琐事洛语都接过手,没事时跟着苏奶奶学书法,琢磨琢磨新品种的布娃娃,日子也悠闲自在。苏奶奶自从教洛语书法,对洛语的聪颖和悟性更是喜爱之情溢于言表,没有人不喜欢聪明的孩子。当然,洛语对干奶奶的赞扬,内心还是抹汗干笑,有金手指果然要成为人生赢家的节奏。

将来的愿望,也绝对妥妥的。对于家里的生意,除了最初给予的小意见,洛语在没有过问过。她也不贪心。就算爸爸经营不当,等竞争开始激烈时,该赚到的也已经赚了。毕竟比别人赢在起点线。到时有了闲钱买了房子门面,以后就算不做生意,一家人也有固定收入,父母随便干点什么都够吃用。洛语和洛俊的将来,当然是由两人自己努力。

人不可能一辈子都靠父母,爹妈给的好环境,也只是高了起点,自己上不得台面,就算爹妈给堆了金山银山,照样霍霍的精光。洛俊的将来由他自己选择,而洛语的未来,从重生后就已经定下,希望能有个值得怀念的青春,念一个不错的大学,毕业后在找一个体面假期多,又悠闲的工作。

比如高级幼儿园老师,比如自由职业者,或者大学的讲师也不错。女孩子嘛,又不需要挣钱养家,只要工资够折腾的就好。就算是嫁人了,工资够家人每月开销,就已经妥妥的幸福之家了。九三年的春节,洛语重生不到两年时间,一家人从老家来到n市打拼,洛语的命运在她重生那一刻已经改变,微小的挥动翅膀,也令家人的未来也被改变。

前世经历过的一切,或许有很多值得怀念,但洛语无法做到复制前世的一切选择。就好像一个人,十岁时面对一件不公平的事,会委屈的哭泣。二十岁遇到不公平的事情,会觉得愤怒暴躁发泄。三十岁遇到不公平的事情,会耸耸肩说这个世界杯酒不公平。四十岁遇到不公平的事,只会笑笑不当一回事。

心态不同,做出的选择也不同,让一个阅尽人生的嫩壳老魂去选择十岁孩子遇到的问题,结果是可想而知的。人生嘛,活在当下,且行且珍惜吧。

三十晚上,一家人在苏奶奶两室一厅的房子里,边看电视边吃着丰盛的晚餐。已经很多年没有如此热闹的过年,苏奶奶眼眶通红却笑容满足。吃完饭热热闹闹看了一半春晚,洛语和洛俊就坚持不住,洛俊被洛妈抱回自家住的房子,洛语迷蒙着双眼,去洗手间梳洗后,直接去苏奶奶家的另一间空房住。自从寒假从老家回来,洛语就一直住在苏奶奶早就准备好的房间里。

年初一一大早,洛语起床就得到一个大红包,吃过饺子之后,一家人外加苏奶奶,一起坐公车去市里玩。洛志国还专程带着众人,一起去租的批发门面铺子。批发街因为年初一,整条街都冷冷清清。批发街是回子型,洛志国租的铺子在批发街最东面的转角,位置真的算不上好,门头的也就一米五。

但胜在内里分前后,跟门相连的二十平方可以留作展设,后面往地下陷进去二十公分的矮房子,装上防潮袋可以当做临时小仓库,房租也便宜。尤其是批发市场里四五十家门面,批发什么的都有,洛志国就从这里进货。用钥匙打开卷闸门,门面前面二十平方的墙粉刷了白漆,一排排贴墙的横木展示柜台。跟仓库的位置,也被隔开。

基本都已经弄好,只差明天就开始运货过来。而且这个时候三轮车就显得有些力不从心。洛志国在洛语和苏奶奶的建议下,花了钱报考b2驾驶证,驾驶学校也是苏奶奶介绍去的,是去世的苏爷爷的学生开的。价钱优惠倒是小事,最主要的是真的给了不少的方便,省了不少时间。

看过铺子,一家人去商场里逛了半天就回家了,晚上一桌子菜外加传统的煮水饺。倒是看铺子的人选洛志国有些发愁,批发每天经手的都是现钱,肯定是自己家人要来的放心。可洛妈要看着加工坊,女工们都已经熟手了到没什么,就是裁剪的事情有些玛法,洛志国也不放心陌生人来弄,本就简单容易的活,转头学会了自己弄个一样的加工坊,他们家哭都来不及。

苏奶奶能帮着记账结算工资,质量检测也能接手过来,但裁剪的事情也真不是她这个年纪能干的。父母的愁心事,洛语真的挺无语的,真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见爸妈为了这事愁眉苦脸,还是没忍住插嘴道:

“爸,你思想钻进牛角尖了。批发铺子开张让我妈去守着,忙不过来就请个工人帮着。加工铺子也得往外招工,机器也要添加。一个专门负责质检,一个专门负责裁剪。另外加工坊也得换地方,不能总在奶奶家里,总归不是个事。你跑跑工业园里的厂房,有合适的就租下来。以后有钱了,可以买地皮自己盖厂房,到时能节省不少呢。”

洛志国瞪大双眼,苏奶奶搂着洛语,慈爱的夸奖道:“还是妞妞聪明,请人的事情等初六就可以开始,倒是厂房的事情我不同意,三楼四楼都闲着呢,筒子房空间也大,随便你们怎么用。要是不行,把二楼的住客都退租,这么多房子够使。你们搬地方住,我看我孙女可不方便。有妞妞跟我一起住,我吃饭都能多吃一碗。”

洛志国有些犹豫,洛语笑着苏奶奶,对自家傻爸道:“这样也成,也用不了那么多地方。爸,房子按照合理的房租给奶奶。奶奶也不能拒绝,你要是不收房租,我爸妈得内疚死。把,厂子招人,该办的证件也得弄齐全,不然以后有人眼红,随便取工商局一说,你就得等着关厂子罚款。”

洛妈白了闺女一眼:“这孩子也不知道随谁,心眼子不少。婶子,用家里的房子也成,就是您要是不收房租,我们就出去找房子,咱们是干亲不假,可一码归一码,亲兄弟还得明算账,你可不能吃这么大亏。”

洛志国也笑道:“就是,可不能白白占你便宜,三楼四楼一起就有十二间房子,一楼都用不完跟何况两层,房租的事情,婶子可不能客气。”

苏奶奶是真的不在意,望了眼怀里的洛语,点头道:“成,都听我孙女的,只要我孙女不走就成。房租你们看着给,都给我孙女存起来,将来出嫁买嫁妆。”

洛志国夫妇也笑着看洛语,很久以后没影子的事呢,再说嫁妆不嫁妆的谁在乎,以后要求的可都是男方的彩礼钱。索性厚着脸皮,逗趣道:

“奶奶,我这么聪明漂亮,长大后哪里需要用嫁妆啊,排成队条件好的孙女婿,可都等着你撑眼条,房子车子哪里需要怎么愁啊。该愁的也是我哥我爸妈,他们可以求儿媳呢。”

苏奶奶乐的一个劲说好,洛俊摸着脑袋跟爸爸一起傻笑。倒是洛妈,嗔怪的白了洛语一眼,也忍不住笑道:

“这才多大的人,就这么厚脸皮,也不知羞。”

苏奶奶接道:“孩子说玩笑呢,再说妞妞说的可没错。一家有女百家求,咱妞妞这么聪明漂亮,简直人见人爱,将来啊多得是好小伙来求。”

反而洛语□□奶奶的赞同,给弄的有些不好意思,她真的只是说着玩的。前世她也只是清秀小佳人一枚,这一世基因不变外面也不会变,没有可能变成绝世美女。再说,她不是人民币,怎么可能人见人爱。婚姻和缘分嘛,合适的时间遇到合适的人,就是一段合适的婚姻。

爱情啊浪漫啊,真的不怎么适合她的说。

第12章

年初二一早,洛志国就找来了货车,跟工人一同把家里的成品搬到车上,之后工人继续干活,一家人跟着车子一起去市里的批发铺子。城里人过年比农村人乐子多点,热闹的就凑一起打牌,安静一点的可以出门溜达溜达。就是年初二找车子搬运,工钱比平时多了一小半,好在也在接受范围。

洛家夫妇跟货车司机忙进忙出的搬货,洛语兄妹跟苏奶奶就整理铺面内玩具摆设。东西整理了一半,就有附近逛街的居民,还有来批发市场碰运气的小商贩,纷纷围了上来。毛绒公仔可以说都是洛语弄的版型,都是经历时代经典和diy萌宠,别说不分年龄的女性,就是男人看到也兴趣满满。开门做生意,有生意上门不会往外赶,搬进搬出的弄东西,客人也都理解。

零卖和批发的都有,当然两者的价钱差了快一倍。零卖的价钱随个人开,有弹性的选择,但批发价钱都是事先定好的,洛俊跟着苏奶奶帮着客人选购,洛语记性好就负责收钱。不到中午货物搬完,洛语零售加批发,已经收了小一千块钱。对于这个数字,洛语爸妈都有种松口气的感觉。家里的本钱都砸进去,总会担心会亏本了。

中午一家人在店里,简单的吃了带来的糕点干粮,年初二附近也没有小饭馆吃饭。正准备回家准备饭菜,陆续又有人上门。人虽然不算多一直稀稀拉拉,但进门的人不论性别和年龄,基本都没有空手而回。脑子活络的小贩,直接上蛇皮袋的批。陆陆续续持续到四五点才没客人,终于可以回家做饭吃了。

洛妈收拾好今天的收入和账本,洛志国利索的拉下来卷闸门。一家人心情不错的坐车回到家,洛家夫妇就开始商量招工的事情,还有工人加班和奖励。洛语本来让苏奶奶去休息,自己去煮饭。苏奶奶乐呵呵的表示不累,两人一起在厨房动手做饭,两个锅速度加快了一倍,半个小时三个菜和水饺就做好了。

吃完饭洛语也没心情看电视,用热水梳洗之后,跟苏奶奶都早早歇下。万事开头难,现在能顺顺利利的有个好开始,后面的事情洛语没有过问。很多事情她也只能给意见,真正做决定的人还是父母。洛爸跟洛俊在工业区支摊子招工,下午晚上要么去送货,要么专门裁剪。洛语跟苏奶奶和洛妈一起去批发店,帮店里照看越来越忙碌的生意。

店里的存货一天比一天少,好在洛爸原本在工厂里上过班,自己厂里和遇到的人都脸熟。不少熟人心动工资和包吃包住的条件,约定好时间,打电话回老家,把亲戚或者媳妇喊来。在洛大姑夫妇从来家回来时,已经招了十多个女工,和两个搬货裁剪的男工。洛大姑跟洛爸提了丈夫辞工的事,洛志国也没拒绝,只说等辞工之后再说。

包吃住吃有些麻烦,最后洛志国干脆跟大姐说,一日三餐都由她来煮,不耽误她早上出摊,中午晚上两顿饭二十个人的伙食,都交给她来煮,食材记账月底结算,另外给四百块钱。安排好吃,住所安排很方便。批发店里也请了两个小姑娘,洛语洛俊不需要跟着去店里,可以安心的留在家里写作业。

眼看要不了多久学校就开学,洛语兄妹从老家回来时,苏奶奶就跟学校的熟人联系过。初八早上吃过饭,带着一身新衣的洛俊兄妹,提着洛洛志国特意买的酒和水果,又从家里挑了几个不同的毛绒玩具,一起去苏奶奶托的熟人家里拜了年。说是拜年,其实也是去再次确认消息,顺便让对方考教兄妹一番,人情嘛成绩靠谱彼此都好说话,面子也都有。

到了对方家里,洛语才知道苏奶奶拜托的是学校的副校长,当年苏爷爷还活着时,跟副校长关系非常好。见苏奶奶提着礼品进门,吴副校长板着脸不高兴,没等他说什么,孙女就欢呼的抱住带来的四个毛绒玩具,喜爱之情不用言表。吴副校长无奈的望向孙女,扭头望向苏奶奶道:

“咱们两家都是一辈子的老交情,给两个孩子办理入学,顺手的事情,哪里需要送礼这么见外。你啊,真不知道该说你什么才好,还是这么倔的脾气。”

苏奶奶笑着不接这话头,拉着洛语的手向前推了推,神情柔和的扫过吴家孙女,避重就轻道:

“小孩子喜欢就好,这就是我跟你电话里提到的孙女洛语,比你孙女小了两岁多,这个是我孙女的哥哥洛俊,大我孙女一岁。他们老家念书也没年龄限制,提前一年就念书了,我孙女脑子好使,一年级也没念,直接跟着她哥念二年级。俩孩子的成绩我都看过,还算不错。这不,开学打算继续读三年级。”

吴副校长讶然的望向洛语,视线带着丝审视,抚了抚眼镜道:“恩,这丫头瞧着就有股聪明劲,我准备了三年级的试卷,让他们兄妹先做做看,成绩稳定开学继续念三年级,要不退回二年级年龄也算小的。”

说完吴副校长进屋拿出四张试卷出来,洛语兄妹接过趴在客厅的桌子上,一左一右动笔开始写字。苏奶奶两人没在一旁看着,怕给孩子心里添加压力,坐在客厅的角落,看着吴家小孙女兴奋的玩玩具,随意的聊着家常。吴副校长对苏家的事情,也算是知根知底,叹气道:

“看到你现在心情放开,老苏在地下也放心了。本不该我多嘴说这些,只是你这孙女一家人,毕竟是外省的农村人。总不能你花钱养着他们吧,再喜欢也只是干孙女。老苏家也没啥人,你娘家兄弟不是两个儿子吗,过继一个也知根知底。”

苏奶奶笑了笑,自嘲道:“我这辈子,自爹娘死了也就剩老苏跟闺女两个亲人,弟弟有什么用,不想着正经的干活养家,净想着歪点子。我跟老苏就一个闺女,恨不得搬到我们家,省的将来房子便宜了闺女婆家。除了跟钱有关系的事,他们两个谁还记得我这个姐姐,跟他们撇清关系都来不及。”

说到此,苏奶奶转头望向老朋友,笑容带着解脱和期待:“人啊,也要看缘分,洛语这孩子我第一次见就打心坎里喜欢。这么大点的孩子,就懂事的帮她妈妈洗衣服煮饭打扫卫生,哄着哥哥写作业。他们家现在弄了玩具加工坊,拿来的这些玩具,全都是这丫头自己琢磨的。脑子好使,心性简单又单纯。”

彼此都清楚对方的脾性,吴副校长张了张嘴,犹豫片刻还是小心道:“你自己心里有数就成。。。。年前。。。宋翔来我家里做做。。。。”

听到宋翔的名字,苏奶奶脸上立时一片冷凝,吴副校长叹气,受人之托忠人之事,只能硬着头皮继续道:

“他也不容易,苏妍的意外,他也伤心。。。要是你方便,他想去看看你,我瞧着他的意思,是想替苏妍照顾你。过去的事情都已经过去,只能说天意弄人吧。。。”

即便是已经时隔十多年,苏奶奶仍旧对当初的事情不能释怀。冷着脸听完吴副校长的话,唇角带着一丝冷笑,嘲讽道:

“不是他们宋家,苏妍也不会一尸两命,当年就是他死皮赖脸的缠着苏妍,结果苏妍这边刚怀孕,他就在外面弄些乱七八糟的女人。。。。当年的事情我不想再提,你转告姓宋的,这辈子就是死我都不会原谅他们,也甭出现在我眼前恶心我。”

吴副校长叹气,准备在劝苏奶奶就抢白冷冷道:“老吴,咱们几十年的交情,孩子的事情你帮就帮,不帮我在找其他人。姓宋的事情今后都不准在我跟前提,否则几十年的老交情也各走一边。”

吴副校长赶紧解释,这个话题也就搁置,暂且不在提。听了两人一耳朵谈话的洛语,适时的把两张做好的试卷拿过来,递给吴副校长之后,站到苏奶奶身边,伸手紧紧握住她颤抖的手。心中对吴副校长那点子转学的好感,也瞬间消失的一干二净。人生在世,大多都逃不出名利的诱惑,洛语从喜欢把人往坏处想,但吴副校长的作态明显不仅仅是当和事佬。

吴副校长明明知道那些人对苏奶奶的伤害,竟然还一再的想当说客,显然宋家能给的利益,比跟苏奶奶的交情诱人。外人永远不能理解,那种突然失去至亲之人的痛苦,还有就是对这种痛苦制造者的恨意。苏奶奶没有明说当年的事情,但洛语却也大概的猜到大概,不外呼花心渣男,还有公婆不和睦。

一个孕妇在生孩前的阵痛,都是因人而异,每个人的症状都不一样。还有就是这个年代,对生孩子也真的没有太多讲究。洛语就听说过不少乡里怀孕的女人,挺着大肚子肚子有点疼,去厕所上大侧,结果孩子被生在了厕所里的事迹。当然,这个时候的城里人比农村人娇贵些,一个人怀胎十月的孕妇在家,因为丈夫花心的事情,心情不好也不去留意身体的变化很正常。

等疼痛剧烈无法有紧急措施,但做为孕妇的丈夫,还有孕妇的公婆,难道没有一个知道预付大概生产的日子吗?城里可不是乡下,家里地里一堆的活。竟然一个人都不在家,就有些奇怪了。苏奶奶可能就清楚原因,所以更加不能原谅宋家的人。可如今却因为他们兄妹的事情,忍着被老朋友在伤口撒盐的痛楚,洛语说不内疚心疼是不可能的。

苏奶奶对她的好,简直比亲奶奶都好了一百倍,是那种捧在手心里疼爱。好在这时洛俊也做完试卷,吴副校长大概的看了两人的试卷,洛语的不用说控制在九十分左右,洛俊的差一点却也在八十多分。这个成绩已经算中上成绩,继续念三年级显然没有什么问题。为了缓和气氛,吴副校长和蔼的询问了洛语洛俊几句。

年龄的事情更不用愁,农村孩子多上户口也晚,洛语这一代的孩子生的不巧,为了赶在计划生育前,家长都会特意把年龄报大两岁。洛语兄妹户口本上的年龄,都比真实年龄大了两岁,念三年级也没人能挑出刺。确定下来的入校报名的时间,苏奶奶淡淡的说了几句,就拉着洛语兄妹离开,拒绝了吴副校长的留饭。

洛俊一个男孩,只顾看公车窗外的景物,根本就没留意苏奶奶明显的沉默,和透着的淡淡忧伤。洛语靠在苏奶奶怀里,能给予的也只有无声的安慰。有些人觉得,想要心理上的创伤恢复,就要把伤疤揭开,挤出脓水伤就能慢慢恢复。洛语对此嗤之以鼻,狗屁的接疤治疗法,有些伤痛是一辈子都无法原谅,更无法释怀的。

公车快到他们的目的地,苏奶奶搂着洛语,沉沉的叹了口气。中午和晚上苏奶奶都没什么胃口,当天夜里洛语起夜上厕所,听到苏奶奶房间传来呜咽的哭声。洛语犹豫了片刻,还是推门进屋,就见苏奶奶床头灯亮着,而苏奶奶披着棉衣,侧靠在床头,看着左手拿着的照片,捂着嘴呜咽痛苦。

孤苦无依的躲着悲伤,洛语见此心里一酸,眼睛也微红,跑到苏奶奶床头,趴在苏奶奶腿上哽咽道:

“奶奶,爷爷跟阿姨看到你这样也会难过。过去的事情已经不能改变,可未来你自己却要努力的幸福,你躲起来难过犯错的人看不到,他们只会慢慢忘记曾经犯过的错。我陪你一起,咱们有事没事就出现他们面前,逢人就说他们当年的原罪,就算不能起到报复的作用,也能膈应死他们。让所有人都怀疑他们的人品,让他们一辈子都活在你的阴影下。”

苏奶奶放缓了哭声,带着浓浓的泣音道:“傻孩子,净说有的没的啥话。只是我自己后悔,不能释怀罢了。当年就是为了孩子和面子,劝了你阿姨不能离婚。宋家本就是富裕人家,当初这门亲也是宋翔看上了苏妍,硬缠着追苏妍才成的。宋家两口子一直不喜这门亲事,对苏妍这个儿媳妇也有很多的不满,苏妍结婚后就跟宋翔单住。”

苏奶奶继续回忆道:“只是宋翔自小就是公子哥,风流多情。那时苏妍已经怀孕,为了孩子也就忍下了,结果就那么巧呢。要说这都是命,可我就是不能原谅宋翔,要不是他花心,苏妍也不会闷在屋里足不出户。宋家的老两口也不是能在意一点她们母女,也不会有这种事发生。苏妍出事当天,宋翔竟然还跟狐朋狗友鬼混,老苏也没撑过去,我怎么可能原谅。”

“。。真是个傻孩子。”

第13章

正月十四是大报名时间,洛志国夫妇也专们抽空,跟苏奶奶一起送兄妹两人去学校。城南公立学校从小学到高中一体,教学质量也是远近都有名。校园很大,绿化做的也不错,成排的柏树和松针树看着也有不少年头。校园里到处都是家长带孩子来报名,从小学到高中,基本都有大人带着一起来。

苏奶奶对这里略熟悉,带着他们一起去了小学教学楼,先到办公楼找了吴副校长,在吴副校长的安排下,到三年级一班跟班主任顺利的报名,问清楚正式上学的时间,抄了课程表抱着新书准备回家。洛妈直接去了批发店里,洛志国得回厂里看着。请来的两个裁剪工还不算熟练,他在一旁以免出岔子,还要送货到批发铺子里。

一起回到家,洛志国去忙碌后,苏奶奶带着洛语洛俊,在家里整理新书,文具笔本子早就买好的东西。这年代城里跟农村的课本,基本都是差不多,没有太多地域变化。课程表洛语也重新抄了两份,贴在自己屋里的课桌上,另一张让洛俊提到他跟爸妈的房间书桌上,省的忘记带课本。

下午苏奶奶特意带兄妹两人,去书店买了一些资料和课外读书,洛俊对其中一本足球小漫画,宝贝的不得了。苏奶奶笑问洛语有没有想买的漫画书,洛语想了想真没什么感兴趣的。不过比起看漫画书,洛语更喜欢自己写小说。怎么说她都是重生女一枚,尤其是前世大学也在网络上发表过小说,各种新颖题材的小说也都看过很多。

抄袭和借鉴,其实说白了差距真的不多,毕竟那些狗血的老梗也就那几个。谁先用就成了谁的,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大概就这个意思吧。不过以她现在的年龄,突然写古穿小说,还是会引起人的怀疑的,更何况这个时候后世网络上的有名小说网站还没有影呢。稳妥一点的做法,就先跟苏奶奶说了自己想写小童话投稿的事情。

果然苏奶奶非常赞同她的想法,用纸笔抄录了几个儿童杂志的地址,等有写好在发表也不迟。正月十五元宵节,洛语跟着苏奶奶一起,开始揉糯米面团做汤圆。不仅仅有传统的甜汤圆,洛语做了一些咸汤圆,还有火腿和腊肉汤圆。晚上一家人守着电视吃汤圆,比起甜汤圆,洛语做的口味汤圆更收欢迎。

洛志国跟洛俊就吃了不少,苏奶奶也表示比起甜的,咸口味汤圆味道真的不错。正月十六学校正式上课,苏奶奶让洛家夫妻忙事,她自己一早就起床准备做早饭,深怕耽误洛语他们上学时间。结果去了厨房,洛语已经起床煮好稀饭,只等煎荷包蛋。苏奶奶亲了亲洛语,笑着道:

“小孩子得多睡觉才好,不然个头可长不高。”

洛语鼓起脸颊,早睡早起一直是她的习惯,再说前世她就没蹦跶过一米六,想来今生就早起也不会超过吧。祖孙三个吃完早餐,出门去站台等公车。洛语背的是自己做的熊猫拼q图案双肩背带书包,洛俊的是他最喜欢的q版狮子图,新颖他们这个年纪背也很可爱。苏奶奶把两人送到学校,说好中午来接他们的时间,不甚放心一步三回头的出了校园。

其实洛语本来打算和哥哥自己坐公车上学就好,只是苏奶奶说什么都不同意。洛语后来想想,觉得接送孩子也是一个充实生活的乐趣,等过上一段时间,苏奶奶体验过这种乐趣,在提出自己坐公车上学,路线也熟悉没什么好不放心的,苏奶奶和家里想来也不会不同意。

兄妹两人是初入新班级,座位都说上半年安排好的,兄妹两人就算个头矮,也被安排在角落后门旁边的桌子上。对这个座位洛语还是很满意,远离老师的视线,也能跟班里同学有个缓冲。洛俊也没觉得怎么样。在洛俊的思想里,有一种属于农村人的胆怯,好像他们是农村里出来的,坐在最后面的角落不受重视,也是在正常不过的事情。

这当中的小道道洛语懒得说,他们兄妹都是初来乍到,不说老师喜欢成绩好家庭条件好的学生,就是班级里的学生,也有不少眼高手高的意思。如果不是兄妹两人养的白净,穿的衣服也要么是新买的,要么就是洛语剪好样子,让厂里的人帮着做的,兄妹两人早就被言语上的排挤。目前这种冷淡的漠视,对洛语而言没有一丝心里负担,洛俊也有洛语早早的开解。

开学第一个星期,班里进行了摸底测试,主要是测试学生寒假里,有没有好好写作业。农村对学生真的没有这么多在意,全凭自己自觉性,老师看管的也不严厉。城里对学生的教育非常重视,毕竟有升学率的名声呢。考试嘛,当然避免不了排名次,两门主科两节课考完。当天下午放学,班主任就把分数统计出来,试卷也发放给学生。

班级里考双百的有六个,洛语是其中一个,洛俊比洛语差了两分,数学一百语文九十八。兄妹俩这样的成绩,在班级里也属于上等。去讲台拿试卷时,班主任的态度明显的软和不少,做为小学部的尖子生,班主任最担心的情况,就是被关系户拉低班级的名次。有了这次的摸底,可以说是终于放心了。

当天下午苏奶奶来接他们,得知两人考试的分数,面上的欣慰和高兴很明显。坐车回去特意去了菜场,买了条鲤鱼排骨还有鸡肉猪肉,晚上做了满满一桌子菜。洛志国夫妇也对闺女儿子争气很高兴,洛俊头埋在碗里都抬不起来,这么多菜就是洛语,也比平时多吃了半碗米饭。

一家人吃过饭,洛语见老爸要上楼监督工人加班,开口跟老爸建议道:

“爸,咱家加工坊里裁剪的碎布可以做头花,你也可以试试做些书包放到店里批发。从开学到现在,班里不少同学都对我和我哥的书包猛瞧,眼馋的模样跟我哥看排骨的眼神一样,说不定也是条经营呢。反正家里什么都齐全,也就是裁剪设计上的区别罢了。”

洛志国闻言,也觉得是个好主意。带着洛语去了裁剪房,父女两个叽叽咕咕一晚上,洛志国弄好了一批小动物外形的书包。思维发散,甚至想到把自己小型的玩具,跟书包一起配套做,玩具和书包在洛语的提醒下,可以做个体的分开,组合起来也可爱诱人。没几天批发铺子就上新了书包,这都是后话了。

考试后的第二天,坐兄妹前桌的两个男生,还有右前边的女生,就主动跟兄妹两个搭话。男孩子喜欢的话题,就是吃喝玩乐,女孩子的话题就多些,比如谁的发卡漂亮,谁的衣服好看。简单肤浅的可爱,小萝莉追问他们书包的事情,洛语也没绕圈子,笑眯眯的直接告诉了她们自家批发铺子的地址。

洛语倒是不介意给同学人情价,但财不露白,洛语也不希望被人当成富二代的冤大头。升米恩斗米仇的事情,洛语可没这个圣母情怀。一天的校园生活,洛俊收获了两个小哥们,洛语多了几个能说的上的小伙伴。连班级里的学习委员,也昂着小下巴,表示以后可以一起学习一起进步。

话说的倒是光明正大,可对方的神态和语气可就值得玩味,洛语耸肩表示,她跟此姑娘真没交流过。之后洛语委婉的跟能说的上话的小朋友询问,才知道学习委员何丽丽这次考试马失前蹄,比洛语的分数只差了一分。此同学平时最是心高气高,家里长辈也都是企业单位上班,自一年级起就是三好学生。

少女间的小嫉妒?洛语对这些信息有些无语,考试嘛总有个粗心大意的,错失一分最正常不过的。自尊心过高不是错,可班里可不止她一个人双百,这么小就知道柿子挑软的捏?大浪淘沙果然人才辈出。心里感慨一番,洛语丢开不再理会了,这点子小事不值得天天挂心。多大点事,为了别人的小心眼,自己兢兢业业的也不是她性格。

有好成绩做开门红,之后跟班级里的人,慢慢熟悉之后关系也亲近起来。九岁左右的孩子门,喜怒也都放在脸上,情绪来的快去的也快。更何况这个年代手机和互联网,都属于传说中的东西,可不像后世那般的泛滥成灾,幼儿园的孩子都手机爱派不离手。可以说现在的孩子还是单纯到可爱。

更何况洛语和洛俊比同班同学小了一两岁只多不少,上报户口的年龄在大,可外表还是很具有欺骗性的。兄妹两个比班里其他同学矮了大半头,早长个的同学比洛语都高了一头多。男孩子的感情比女孩子好相处,但洛语白白净净,婴儿肥的脸蛋圆圆的大眼睛,小巧玲珑的还是非常讨人喜欢。

融入了班级生活,洛俊在班级也越来越自在,洛语芯子一大把年龄,更懂得怎么跟小孩子相处。不外乎看着听着顺着,一个月下来,就算是学习委员何丽丽,都对洛语印象非常好,被纳入朋友的范围。在第一单元考试,兄妹两人都考出双百的好成绩,座位也被老师往前挪了。目前坐在第五排的中间,也算是老师对两人表明的态度吧。

另外洛语也细心的发现,学校里背她们家俊语牌书包的学生,也越来越多。小学生大多喜欢卡通玩偶的书包,初中生就喜欢印刷了流行动漫的书包,而高中生就成熟很多,不少都喜欢气质和个性并重的书包。家里生意好,洛语还是很高兴,有钱的家庭环境,总归对兄妹的学习都有好处。

洛俊就报了学校的围棋兴趣班,洛语本身就跟着苏奶奶一起学书法,只报了美术兴趣班。家里的生意也形成了锁链形式的工厂,招收的工人也一直在增多。倒是洛大姑对煮饭的事情,委婉的表示太辛苦又工资少的意思。其实在玩具加工坊多加了头饰和书包这些分区时,洛大姑没有煮饭的工资也提高,只是人嘛总会有更多的理由来给自己开解。

尤其双方是亲姐弟,看到洛家的生意红火,更觉得被弟弟和弟媳亏待了。很多贪婪其实都是惯出来的,洛语干脆的跟洛爸提议,把厂里的食堂承包出去。现在很多工厂都是如此,不同的是大多都由亲戚承包。洛语请苏奶奶说项,伙食的好坏影响着工人做事的动力,还是找那种钱方面和规矩都能算清楚的人承包。洛志国现在好歹也见过世面,生意人眼活心也够灵活。

没几天洛语就从自家老妈口中得知,厂子的食堂,被经常给他们拉货的司机的妻子承包了去。据笑眯眯的洛妈道,洛大姑知道时,已经安排好食堂承包的事情,洛大姑当时脸色就青黑。没等她怒气说什么,就被洛大姑父给拉走了。显然洛妈对洛大姑也不满,食材采买克扣一点无所谓,但规定三天吃一回肉,每次只有一点点,每个工人都划不到两片肉。

钱被贪了也就罢了,还回头说工资少,不说洛妈想不通,洛语对大姑也挺无语的。苏奶奶私下里跟洛语提过,之所以如此,也是洛爸自己造成的。一开始在工人对伙食提出异议时,就应及时跟洛大姑明确表明,以至于让洛大姑一点点的决定不是什么大事。还有另一个原因,农村人都节省习惯了,一个月吃不上肉都是平常事,哪里需要三天两头的吃肉浪费。

好在食堂被承包后,每隔三天的加餐都很合理,鸡鱼肉蛋的也都能见到,不像洛大姑做饭时只单纯最便宜的猪肉。工人对伙食也表示满意,洛大姑父仍旧在厂里干活,洛大姑每天出被搁置很久的早餐,原本还堵着气不肯搭理洛语一家。结果才一个多月没出早餐,就发现摆摊卖小吃的变多,她的生意受到影响又不知道变通。

才一个星期就服软,每天早上收了生意,就去玩具厂手工加工。人嘛,总是碰壁了才会学乖。做人要有自己的原则底线,不论是对亲人还是外人,都理应如此要求自己,这也是与人相处的长久之法

第14章

天气渐渐热起来,家里布料机器相应的蕾丝纽扣什么都不缺,洛语更加不爱出去买衣服。画了图纸丢给老爸,他会琢磨好尺寸裁剪。洛志国还会活灵活用,再次招工开了服装区。洛语做为受益人,衣柜里款式她自己喜欢的衣服,连着半个月天天换都不带重复的。现在整个二楼都成了员工宿舍,三楼四楼全部被占用做厂子。

洛志国夫妇占用了苏奶奶的房子,除了应该的房租之外,每月生活费也都会全部包下来。对此苏奶奶也没争辩,她现在跟洛家如同一家人一样,关系亲近算的太详细也显得见外。一家人也没个什么吃亏一说,毕竟洛志国夫妇忙着生意,洛语兄妹都是由苏奶奶照看。苏奶奶也是连钱都不肯要,洛志国夫妇更加不能安心了。

家里的批发铺子也早就扩展五间,出货和进货也都成了固定模式。手里资金多了,能做的事情也便多了。就像洛语当初说的那样,有钱买地皮自己盖厂房,想盖多高都成。洛志国各种事情都筹备好,只等安排好就可以动工建厂房和住宿房。这时洛语已经期末考试结束,兄妹拿着三好学生奖状和奖品回家。

分区做的头饰和书包背包,现在又外加服装之后,每天的流动资金早就以万的单位来计算。批发铺子里全部有工人来搭理,洛妈只负责每天对账收钱。头饰这种碎布的东西,瞧着不打眼,本来也只是当做处理碎布的产物,结果每季度的收入不比玩具厂少。童装的生意也特别红火,洛语能看上并且喜欢的衣服,款式做工都是在这个时代之上。

俊语牌的东西,基本服装进了浦发铺子就供不应求。为期两个月的暑假,洛语和洛俊除了固定时间写作业,凉快时苏奶奶带他们出去,到游泳池里游泳,去书店看书。悠闲自在的小日子,结果老家一通电话打来,洛志国夫妇忙的走不开,兄妹两个被洛妈打包,跟着洛语大姑给带着回老家了。苏奶奶虽然不舍,却也不好跟着一起回洛语老家。

毕竟回老家的原因,是因为洛老太太生病。头天还好好的,第二天一早起床下地,结果摔倒在地里。这事情可大可小,上了年龄的人最怕摔,好些就摔倒了就偏瘫或者中疯。比起不怎么靠谱的大姑子,洛妈显然更相信自家闺女。临走之前,洛妈给洛语拿了五千块钱在身上,嘱咐她见机行事。

洛语心里了然,爸妈不回去可见知道奶奶没什么大事。把钱放进倒背在胸口的绒白小熊包夹层,牵着洛俊的手,跟在提着他们兄妹行李的大姑身后,一起上了回县城的大巴车。车子刚出了n市,洛语再次蔫蔫的提不起精神,就算有苏奶奶提前准备的酸梅橘子苹果,洛语一眼晕乎乎的想吐。尤其是天热,坐车真的太受罪了。

好在洛语有先见之明,硬是要从站里买票,还是三张位置的票。蜷缩在座位上枕着洛俊的腿,好歹好受不少。至于洛大姑嘟囔着浪费,被洛语直接无视。浪费也是花的自家钱,就算是洛大姑的车票也是洛志国买的,爹妈都不觉得她浪费,姑姑一个外人的意见,更加不在洛语在意范围。

等撑过六个小时左右的车程,下了车洛语松了口气,跟在大姑身后坐了三轮车,三人直奔县医院,先去病房看洛奶奶的情况。在县医院大门口下了三轮车,洛大姑问了病房的位置,提着行李包招呼了洛语洛俊,向病房的位置走去。洛语记得前世没有奶奶生病这事发生,但他们一家人都改变了原本的轨道,万事都有可能,谁都说不准的,心底还有些小担忧。

洛奶奶今年不到七十岁,洛语前世,爷爷奶奶都□□十岁,还在学校旁边开小卖铺,身体硬朗胃口也好。有人说家里的老人,看一眼少一眼,其实也很有道理。到了三楼的病房,六人铺的病房内,洛奶奶住在进门左手边靠窗位置病床,洛语大伯夫妇和洛老爷子都不在,病房里只有洛家二姑在看着洛老太。

见大女儿跟孙子孙女回来,洛老太激动的从床上坐起来,把洛俊喊到床头抱在怀里嘘寒问暖。被无视的洛语不在意,侧耳听着二姑跟大姑说住院的病因。说大也不大,就是天天在地里干活,另外休息不好有些血压增高,突然晕眩昏厥了过去,医生说回家歇个几天就好。

昨天被送进的医院,不过进了医院,有事没事都被要求做了几项检查,才耽搁了一两天时间。洛语大伯已经在办出院手续,一会弄好就能回家了。洛语松了一口气的同时,也不知道该说什么是好。

昨天下午洛语大姑往家里打了个电话,之后就急吼吼的跟洛语爸妈提出一起回老家,洛志国在晚上八点多打电话回老家,询问了洛语大伯,洛志刚说了老太太没什么大碍,洛志国夫妇才放心没有回去。这些洛语不知情,却也知道应该没大碍。从他们早上坐车回老家,洛语大姑就拉着张脸不痛快,洛语询问还被呛。

尤其是现在,洛语跟洛俊坐在病床边,吃带回来的苹果,毕竟一路都没吃饭肚子饿也正常。那边洛大姑就一把鼻涕一把眼泪,跟洛老太诉苦了。当然护短是人之常情,洛大姑更多的还是对洛妈的怨气。话里话外都是兄弟挣了大钱,洛大姑夫妻尽心尽力的帮兄弟干活,在工厂里干活工资给的低,洛大姑做那么多人的饭菜都还没说辛苦,做饭的活就怂恿承包给外人了。

洛大姑哭诉完自己,又开始说起对苏奶奶的怨念,无亲无故的不过认洛语当干孙女。认也就罢了,弟媳妇两口子对苏老太比自己亲娘还好。吃穿用经常一提就是一大堆,苏老太的衣服鞋子,连一双袜子都是洛妈给买。洛大姑看着心疼有生气,跟弟弟洛志国说,也没被当成一回事。

在洛大姑看来,用苏老太家的房子给租金了,凭什么处处捧着那老太,比对自己亲娘亲姐姐亲姐夫还要好。洛老太被大女儿哭诉的,也气的头发昏,跟着大闺女骂骂咧咧。就算洛语兄妹坐在一旁,对洛妈也是指桑骂槐,还只当孩子小听不懂话呢。洛老太最气不过的是,正经的大姑子婆婆不孝敬,反而孝敬外人,果然是个败家的搅家精。

洛俊已经懂事,之前洛大姑诉委屈,就听的明白。现在奶奶跟大姑一起,对自家妈妈各种看不上的骂,洛俊白净的小脸气的通红。扔了苹果核,愤愤冲洛老太和洛大姑道:

“不准说我妈坏话,大姑竟会睁着眼说瞎话,别以为我不知道。我爸让你给工人做饭,每月除了菜钱还有七百块钱工资。结果大姑贪了工人的菜钱,厂里的工人都跟爸妈投诉饭菜太差,有的还要辞工。大姑很跟我爸嫌工资少,做饭的活又太累。所以我爸才把食堂包出去,现在工人的伙食变好了,每月比大姑做饭时用的钱还少。”

见洛大姑脸上难看,洛俊也不在意。穷人的孩子懂事早,这话非常有道理。没去n市之前,兄妹两个在家里只能自力更生,爷奶的偏心他怎么会不知道。现在洛大姑明显的挑事,洛俊怎么可能高兴的起来。小孩子或许不懂大人之间的矛盾,但却能很清楚的分辨,对他们的用心和好坏,鼓着脸颊继续道:

“大姑刚说我爸我妈对苏奶奶大方,你怎么不说我跟妞妞能转学,就是苏奶奶找关系帮忙的。我听爸妈晚上聊天说过,厂子里很多证件能办下来,也都是苏奶奶帮着找关系,不然我们一家外地人,凭什么在那里办事方便。再说,大姑嫉妒我爸妈买东西给苏奶奶,你怎么不说我们一家都在苏奶奶家吃住。

苏奶奶经常给我跟妞妞买鞋子,带我们出去玩,去图书馆看书买书。大姑自己就一支笔都没给我买过,苏奶奶还一天几趟的接送我们上学。我们还在家时,奶奶跟我爷爷没对我们这么仔细过,我跟妞妞自己住还得自己洗衣服煮饭。当初老宅吃肉包饺子,都没想给我跟妞妞送一碗,你怎么不说我奶偏心。”

一番话说得,洛老太悻悻的闭着不吭声,洛大姑这下不只眼睛红,被洛俊直接打脸啪啪的,脸上也悻悻然。洛大姑心头有些恼怒成休,冲洛俊怒道:

“瞎咧咧啥,你小孩子懂什么。什么叫贪了工人的买菜钱,能吃饱喝足的哪里不用心。就是问你奶,三天吃一回肉得花多少冤枉钱,我替你爹操心,替你省家业,到头来还都成了我的错。你爹妈现在能挣大钱,就应当拉兄弟姐妹一把。不是你妈在中间挑唆,以你爸的性格怎么会不顾兄弟姐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