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定泽挠头,“是一家人,可我娘不让。”

“为什么要你娘同意呀,爹爹同意不就好了。”柳翰面露难过,“是不是因为爹爹不喜欢我们?”

柳定泽忙摆手,“喜欢啊,喜欢得不得了。”

“那爹爹快接我们回家吧。”柳翰说完母亲交代的话,不知为何自己也难过起来,“爹爹知道吗,村里的小孩都说我和妹妹是野种,也不跟我们玩,还朝我们丢石头。娘每次都说爹爹出远门了,但会回来团年。可是年年都落空,年年都是…”他趴在桌上,揉了揉酸痛的眼,“好不容易找到了爹爹,可还是不能团年,巷子里的人又要嘲笑我们是野种了。”

柳定泽摸摸他的脑袋,不知说什么好,半晌才道,“要是我娘还是不让我接你们回家,我去陪你们过年好不好?”

柳翰抬头看他,“真的?”

“嗯,真的!”

柳翰这才又笑开,“嗯嗯。”

第37章 风云(一)

第三十七章风云(一)

柳雁觉得齐褚阳这两天老是往她瞧,欲言又止,让她分外不舒服。这日从外头赴宴回来,进了院子见他也在练箭。似乎是听见自己进来的动静,他立刻放了弓往自己这瞧,又是…欲言又止。她忍不住走过去,眉拧如川,“我脸上脏了么?”

齐褚阳见她没好气问来,迟疑片刻说道,“你不是一直想要我的弓么,我送你吧。”

柳雁狐疑看他,“你不是说这是齐叔叔送你的,之前连碰都不乐意让我碰。你不怕我拿到手,一不小心…”她双手一拧,“卡擦弄断呀?”

“…”齐褚阳神色复杂,憋得俊秀的脸通红,惹得柳雁忍笑。他再开口,还是说道,“七姑娘喜欢的话,拿去吧。”

柳雁十分意外,见他不像是在调侃自己——他也从不会调侃人,呆了好一会,才回过神,“你干嘛好端端的送我弓?”

齐褚阳这才说道,“兴许会高兴些。”

柳雁更是莫名,“我如今像是不高兴的人么?”

齐褚阳看着她说道,“前几天,我在院子里听见你哭来着。”那晚他正要回房睡觉,忽然听见哭声,可不就是她的。哭得那样难过,跟平日见她的开朗模样全然不同。一直想问她缘故,却因跟她非亲非故,不好开口。

柳雁顿了顿,“所以你送我弓箭是想我开心么?”

齐褚阳稍显拘谨,“嗯。”

柳雁想笑话他如今才说才送,而且她早就不难过了。可是笑不出口,倒意外觉得愉悦,将弓又轻推了回去,“已经不难过了,褚阳哥哥不用担心。”

“真的?”

“嗯。”柳雁怕自己再待着他会尴尬,摆摆手笑道,“我还有事,回房去了。”

齐褚阳确定她确实没异样,微微点头。

管嬷嬷将方才的事瞧在眼底,倒觉齐家小公子可惜了,因和齐存之认识,颇觉他英年早逝很是可惜,不由叹气。

柳雁听见乳娘重叹,抬头看去,“嬷嬷怎么了?”

管嬷嬷淡笑,“看见齐小公子,想到齐三爷了。爷俩都是一个脾气的,知道疼人。”说到这,她又想起李墨荷日后要生儿养老的事,念道,“要是齐小公子能入赘柳家,倒是两全其美了。”

柳雁问道,“入赘是什么呀?“

管嬷嬷闭了嘴,笑笑道,“没什么。”

柳雁撇撇嘴,“定又是什么大人的事。”等日后她长大了,一定要将这些都问个明明白白,总是听见却不知道意思太闷了。进了自己屋里,映入眼里的便是放置满屋的各种珠子。像往日那样,从正门就开始看那珠子,每日这样看一看,总觉安心。久了,已成习惯。

行至第二扇窗户那,柳雁步子顿下,蹲身看那桌角贴墙夹缝中的珠子,眉头不由挑起,方才的好心情又全然不见了,扫了一眼跟着的下人,声调颇冷,“这里少了一颗红蚕石。”

红蚕石便是雮尘珠,一种通体红艳似火,中间似有凤凰之眼的珠子。这种珠子算不上非常贵重,但柳雁那颗,因藏有凤眼,价格倒也不会太低。

柳雁禁不住冷笑,“真要清清房里的人了,上回放你一马,这次又顺手牵羊。”她还想说些更狠的话,可终究没再说。

几个随行的下人相觑几眼,低头没有出声。

管嬷嬷示意让他们出去,等房门关了,才轻声问道,“又同上回一样么?未必是同一个人做的吧。”

“就是同一个人。”柳雁坐上椅子,管嬷嬷便倒茶水给她。喝了一口,思量一会,才道,“手法一模一样。将珠子拿走后,怕被人发现,就将珠子往桌子后面的暗影处拨了拨。可那人忘了一点,就算是每日清扫,还是会有灰尘。珠子的位置一动,原本被珠子遮挡住了灰尘,而干净的地面就显露了出来。”

管嬷嬷这才知道为什么她要蹲地查看,原来是在看灰尘,“姑娘知道是谁么?”

“上一次就知道了。”柳雁晃着两条小腿,十分不情愿地说了这话。

管嬷嬷大吃一惊,“那为何上次不驱赶那人?”

柳雁默然半晌,才道,“这事儿不告诉嬷嬷的好…雁雁有自己的想法。”她下了地,“我去找我娘。”

管嬷嬷完全不知她的想法,心觉难受,正如一个母亲不知女儿想法般。尾随她过去,又被柳雁叫住,停在了正门前。

明日就是小年,小年又名扫年,家家户户上下清扫的日子。李墨荷刚和殷氏一起将要打扫柳宅的下人安排好,正洗着手,就见她进来,笑道,“今日怎么回来得这么早。”

“宋宋肚子不舒服,我就陪着她一块早早离席了。”

“可要紧?”

“不碍事,就是吃坏肚子了。”

柳雁到了她跟前,将干帕递给她。李墨荷接过擦拭干净,才拉了她的手坐下身,“这两日娘要跟你三婶一块打理家务,可能没什么空陪你,若是娘不得空,你就跟你哥哥姐姐玩,也跟你褚阳哥哥多练练弓箭吧。”

柳雁一一点头应声,“娘,雁雁求您件事好不好?”

“嗯,说吧。”

“您能不能给我房里的那些下人涨涨月俸呀呀?”

李墨荷好奇道,“为什么突然想涨他们月俸?”

柳雁转了转眼,“因为很久没加工钱了。”

李墨荷又怎会不知她的小心思,全写在脸上了,“可是有什么难事,跟娘直说不好么?”

柳雁踌躇稍许,才道,“我房里的珠子又被人偷了一颗,上回被人偷我没计较,可这次又如此,我再不管管,珠子都要被人偷没了。”

李墨荷知道她房里放的那些珠子一定程度上来说是悼念她的亲生母亲的,被人偷了不可能不痛心。可她竟如此镇定,还来说涨月俸的事,问道,“加工钱可是雁雁的计策?”

柳雁摇头,“她知道我不好惹,可还是三番两次来偷,我若要抓她,直接抓就好。”

李墨荷好奇道,“你怎知道是同一个人所为?”

“因为第一回我发现珠子不见了,说只要还回来就不计较。但是我没说不抓犯人,所以我故意外出,让白护院在门外假山那盯梢,然后就看见偷珠人了。”

李墨荷更是好奇,“那这次那人又来偷,你为何不直接抓?”

柳雁恹恹道,“她偷的并不是最贵重的珠子,若真冒险要偷,为什么不偷最贵的?那定是有难处吧。”

这个说法听着动人,可李墨荷完全想不明白为什么平日强势的雁雁这会会甘心让人欺瞒了,而且偷珠子的人必定是她房里的吧。

柳雁也知道她不明白,“那个人…本是我娘的贴身丫鬟,从小伺候我娘,一块长大的。听嬷嬷说她们主仆情深,我娘也很信她。后来我娘过世,她又一直照顾我,说不上多疼,但想到她忠心伺候我娘那么多年,我就…狠不下心。”

李墨荷这才恍然,轻摸她的头,“雁雁真会为人着想。只是你这样惯着她,终究不是办法。而且你也说她可能是碰见什么难事了,那为何不当面问?兴许能知晓其中缘故。总比这样人心隔肚皮的好。只是暗中涨他们工钱,也加不了几个钱,杯水车薪。”

“可是…我怕我会忍不住冲她发火。”

“那娘去和她说。”

柳雁倒觉这样可以,良久应了一声,她也怕拖得久了,那杏儿姐姐真将她的珠子卖了。

殷氏这两日忙着扫年,累得不行,好在一在屋里坐,只要丈夫在,都会给她揉腿捏肩,力道是粗得很,但身为妻子的心,却得到了莫大的滋润。这日回到房里,柳定康就将她拉到长椅那,给她揉手。

“手还跟你做姑娘时一样,又软又嫩。”

听着甜言,殷氏瞥他一眼,“我做姑娘时你又不曾摸过我的手。”

柳定康笑道,“谁说没有,洞房花烛夜那晚,还没行好事前,我可摸了好一会。”

饶是夫妻多年,殷氏出身大户,素来矜持,听见这话也禁不住脸红,“胡说什么,就不怕别人听了去。”

“夫妻间说这些话有什么关系。”

殷氏抿了抿唇,问道,“年后圣上不是要给你封官了么?你猜会是什么官?”

柳定康外派时政绩并不算太好,但也不差,走时六品官,回时好歹也有个四品吧,“等明年再说吧。”

“别的你都嘴滑,提到朝廷的事就嘴紧。”

“可不是,多舌短舌要有分寸。”柳定康见她心情颇佳,这才试探开口,“傍晚外宅下人过来…说春华身子不适,好像是动了胎气,为夫想…”

说到那像被柳定康当做外室供着的关春华和她的孽子,殷氏就气儿不顺,明眸一瞪,掸开他的手,“我也动了气。”

柳定康瞪大了眼,抱了她便亲了两口,激动得都要结巴了,“太太你又有了?怎么不告诉为夫?快躺下睡觉,不要劳累。”

殷氏被他的紧张劲弄得苦笑不得,说不上他到底还欢喜不欢喜自己,若真欢喜,怎会提那女人。想着,心尖也酸了,将他推开,“胡说什么,你才回来多久。我是动了气,动的是心气。”

柳定康愣了愣,已觉做错了事,很是为难,“只是事已至此…她身怀六甲,产婆说了开春二月便会生,自上回之后就没再见过她,这都要过年了,放心不下。”

殷氏偏身瞧着那柱子上的鸳鸯祥云,更觉痛心,“那你去吧,去了就不要回来,或者去了就将她带回来,我带孩子回娘家。”

柳定康最怕的就是她说回娘家,不说枕边空荡让他难受,她一走,亲娘会骂。到了岳丈家,又会被岳父岳母骂得狗血淋头。等接她回来,还得被她数落。真是宁可跪地求她不要走,也不要真见她走。

“喜喜,你又说胡话了。”柳定康不敢再提,见妻子已是神伤,更是不安,“以后这事,为夫半个字也不再提。”

殷氏这才点点头,算是原谅他了。心里不痛快,可日子还是要过下去的。

翌日柳定康起身洗漱后,拿了大剪子去修剪被大雪冻坏了的花草残枝。修了半丈宽,房里的下人就从外头跑了进来,往他旁边瞅瞅,才道,“三爷,关姑娘昨夜肚子又疼了,大夫说是动了胎气,关姑娘哭了一宿,求您去看看她。”

柳定康听得心头咯噔,“如此严重?”

“听那头的下人来报是的,怕夫人在,没敢进来,让小的来说了。”

柳定康十分着急,万一出了什么意外,可如何是好。况且不过是去见见,安抚安抚她,约莫不是大事。可妻子一早就领着婢女外出采购桃符红灯笼,估摸不会那么快回来。这一急倒想到个法子,匆忙去了会香院,去找自家弟弟求救。

柳定泽此时正蹲在一株快枯死的树头下看蚂蚁,这么冷的天它们竟还在搬吃的,真是让人看着都觉得冷。不由打了个冷噤,站起身不敢再看。见三哥从外头急匆匆进来,冲他摆手,“三哥。”

柳定康上前就拉他往外走,认真道,“四弟,你跟我去个地方。要是回来后你三嫂问起,你就说是你要我陪你出门的,记住没?”

柳定泽摇头,认真道,“是三哥要我陪你出门的。”

“是你要我陪你出门的!”

“是三哥。”

柳定康恼了,“是你是你。”

见他生气,柳定泽身子一缩,乖乖答道,“哦…是我陪三哥的。”

柳定康当即气顺。

几乎是被兄长塞进马车的柳定泽十分好奇他要去哪,撩了车帘子往外看,就被哥哥打了手背,还得了警告,很是郁闷,“三哥,三嫂好凶的,要是让她知道我帮着你骗她,她不会丢搓板给我跪吧?嬷嬷说三嫂最爱给三哥买搓板了。”

“…”柳定康的脸都快挂不住了,这傻弟弟句句见血,都是殷喜喜没事总爱嚷着要他跪那搓板,不行,下回要把这话堵回去,否则府里都要传遍了。

马车驶到个远离大道的地方,从车上下来听不见多少尘嚣,是京城难得的清静地方。

柳定泽拿着兄长给自己买的糖人,站在马前站在它面前,只觉这马的眼睛大得出奇。柳定康拍拍他的肩,“弟弟,你在这等我,三哥很快就回来。”

“我也去。”

“不行。四弟乖,三哥给你钱袋,想买什么就买什么。”柳定康急着走,解下钱袋给他,“去买吃的。”

柳定康怕他看见关春华会记着,回去一被他嫂子问话就全招了,还不如让他待在这。见他将钱袋收好,很是满足,这才抬腿离开,走时除了让四弟的下人留下,又将自己的两名随从留在这护着他这弟弟。

柳定泽时而去马车坐,时而在附近走走,百无聊赖。也不知过了多久,也没见三哥回来,都快等得不耐烦了。他早食没吃饱,走时又没喝水,如今又渴又饿。

“柳四爷?”

声音平稳而略显无力,是个妇人的。跟在柳定泽身边最久的下人常六往那看去,一眼就认出那人,同柳定泽说道,“是方先生的母亲,方夫人。”

韩氏去药铺刚回来,手里还拎着药,不敢太靠近,怕人家嫌弃,“柳四爷在这荒凉地做什么呀?您知道我家在这附近,怎的不来坐坐?可要进去喝茶?”

柳定泽只觉她有些奇怪,他怎会知道方先生的家在哪呀,不过听见有茶喝,欣然随她走。

下人分了两拨,两人留下等柳定康和看马车,剩下的人跟着主子去窜门。

如韩氏所说,方家离这并不远,从一条深窄巷子进去,最里边的那间就是了。推门进去,院子还算宽敞,杂物也不多。一眼还能看见水井,而水井一旁,坐着个穿着朴素,不带多少勾边花纹布衣的年轻姑娘。腿上放着簸箕,簸箕上撒了黄豆,正低头挑拣。在明媚日头的打照下,让柳定泽有些出神,眼前人跟画似的。

方青没有抬头,他们方家自落魄后,又同有权有势的叔叔家恶交,就再没有亲戚肯往来,自己也没朋友,那回来的只有母亲了,“娘,那小簸箕在哪?”

韩氏要往窗户那走去,柳定泽倒先瞧见了,一心要同画中人一块挑豆子,快步过去拿,见有小板凳,也拿上了。他一手拿着小板凳一手拿着簸箕,坐在方青前头,问道,“这豆子挑来做什么呀?”

方青猛地一怔,抬头看去,见了面前的年轻人,已经握在手上的黄豆哗啦散开,落回簸箕上,脆响不停。

啪嗒啪嗒…啪、嗒…

第38章 风云(二)

第三十八章风云(二)

柳定泽见她愣神,一双似珠明眸动都不动,低头看看自己,身上不脏呀。又摸了摸脸,有点黏手,这才了然,“你也想吃糖人吗?我刚吃完,不是故意不分你的。”

方青收回视线,抬头看去,母亲已是笑笑,进屋泡茶去了。伸手将他手中的簸箕拿了过来,放在一旁,“这些粗活四爷碰不得,您回去吧。”

柳定泽抓了一把豆子,多是饱满圆润,只有几颗坏的,看着碍眼,“把坏的挑走吗?我也会。”

方青忍不住捉了他的袖子,就着袖子上下摆了摆,豆子又滚落回簸箕上。她偏身护住簸箕,“四爷回去吧。”

柳定泽很是难过,早知道就该买两个糖人,“我真是笨。”

恰好韩氏泡好茶出来,见他个头拔高,一言一行却像是几岁的孩子,心觉可惜,这样仪表堂堂的人,竟傻了。暗叹一气,过去说道,“四爷要帮忙你就让他帮呀。”

方青皱眉,“娘。”

柳定泽得了长辈的话,一心要同她分担,将簸箕转了过来。方青无法,又不好这样面对面,干脆将腿上的全部东西都给了他,柳定泽也乐得很。

韩氏拿了凳子坐到一旁,趁着日头好挑出种子来,念叨道,“以前您常在这附近茶楼喝茶,那时青儿被人欺负,您每回都帮着,一直不曾好好谢过您。”

方青恼了,“娘!这些事还提做什么。”正好手上没了东西,便站起身回屋。

韩氏见她走了,莫名得很,“好好的气什么。”

柳定泽抓着手里的豆子,想不起来了,往日他常来这?不记得了,一点不记得了。

方青站门后,在这还能从门缝那看见小小院落里的人。母亲说的没错,当年柳定泽常出入这边,据说是找好友玩。可是每回都在她家外头的巷子晃悠,从不曾见他找过什么好友。她出门买卖东西,被人欺负,他总会跳出来将那些人赶跑。

她感激他,同他道谢,谁想他又来揪自己的头发,很是讨厌的模样,让她十分莫名。

除了不嘲笑她是瘸子跛子,仍是跟别人一样,总是欺负她。一边帮一边嫌弃自己,她也是头一回见。

直到有一天,那少年没有再出现。过了几个月,她忍不住去打听,才知道柳定泽堕马…脑子摔坏了。那年他不过十四岁,就从个聪慧少年,变成了个傻子。

巷子里又空荡荡了,她又开始被邻居孩子欺负,跟以前没什么不同,可一旦有过安宁日子,再回到以往,终究不对头。

想得深了,心头越是空落,倚在门柱那,茫然若失。

“青儿?青儿?”韩氏喊了几声不见她出来,起身去找她。

柳定泽也探头往屋里瞧,看不见人。不知那好看的姑娘为什么生气了。他暗暗想着,该不会是因为他没给她糖人,自己吃完了生气吧?越想越不安,将兄长给他的钱袋丢进那袋黄豆里,又往下推,直到被黄豆淹没,才收手,大为满意,这回可以让她自己去买糖人了。

韩氏进了屋里就见她站在那发呆,“青儿。”

方青蓦然回神,“嗯?”

韩氏拧眉,“你躲这来做什么,你好歹也是在柳家做先生的,柳四爷又帮过你,你总不能因为他、他…”她到底说不出“傻”字,将话吞了,“总不能就这么让他在那干坐着吧。你去外头买点喝茶配的点心来,家里没点可吃的东西,怪不好意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