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雁悠悠道,“所以呀,还是得像我。”

宋安怡眨眼瞧她,“先生不是说雁雁你太不用功了,让你别总玩么?”

柳雁哼声,“我功课可从来没落下过。”她稍稍偏身,低声,“薛洞主最近有没想什么新奇的点子折腾你们?”

宋安怡想了想,“二月时又办了牵钩大赛,后来又去了马场,看人家骑马,几十匹马呼啸而过,吓死人了。”

柳雁听得心痒,干脆捂耳,“不听了。”

宋安怡只觉好友真奇怪,明明是她自己要听的,反而嫌弃自己了。她将一捧花生往她嘴里放,全放完了才收手继续剥。柳雁问道,“你知道左相的儿子苏定么?”

“知道,那个大奸相的儿子。”

果然,谁一说起他就往头上扣个奸相之子的帽子,柳雁身为旁人听着都觉难受,可见苏定听了那么多年,有多不痛快了。也无怪乎曾他说,他跟父亲的感情并不好。而且过年巧遇,身边不也没左相跟着么?

宋安怡见她脸色不大对,问道,“雁雁你怎么了?”

柳雁摇摇头,“那你有没有听见传言他染病的事?”

宋安怡细眉微拧,“虽然气色不是很好,外头也都传他病了,不过从没听说他武考是‘不通’,他们秋班以上的,可都要考骑马射箭的,要是得病,怎么可能去学。”

柳雁这可就想不通了,苏定那模样分明不对劲。难道他硬撑着?她真想亲口去问,可除了能在书院见到他,也没有其他法子了。便只能等到七月,她重回书院时。

“对了,齐家哥哥呢?”宋安怡平日来都会看见他,今日没看见,心觉奇怪。

“世子哥哥邀他去狩猎了。”

“咦?那桉郡主肯定也是一块去了。”

柳雁竖起耳朵,“嗯?”

“上回听她说今日要去狩猎的,世子哥哥和齐家哥哥也是今日,看来是一起。”

柳雁抿了抿唇,“那有什么好玩的,而且刚下了雨,泥土松软,一沾地鞋子就湿了脏了。换做是我我才不出门,就他们不怕脏,地那样滑,多容易摔着。”

“可雁雁不是很想骑马狩猎吗?”

“不想了。”

宋安怡糊涂了,真觉好友一变一个样。

快要日落,宋安怡才回去。柳雁在屋里练了会字,管嬷嬷拿了茶点过来,说道,“齐少爷回来了。”

柳雁撇嘴,“带了兔子么?”齐褚阳说了要给她带山味的,最好别说没。

管嬷嬷苦笑,“兔子没有,倒是带了伤。”

柳雁抬头,“齐哥哥怎么了?”

“地滑,马失前蹄,将他甩了出去,折伤了腿。”

柳雁愕然,她、她乌鸦嘴了?就不该说什么滑呀摔呀的,她懊恼不已,放下笔就往他房里走去,管嬷嬷在后头说道,“找了别的姑娘一块去,别自个去。”

她自然知道,越是长岁数,长辈就越是让她避嫌,便拐道去拖了四堂姐一块去探望。

到了齐褚阳房门前,大夫刚出来,问了话,说伤得不算轻,折了大腿,怕要休养大半个月,更教她愧疚。进去时也像打蔫的茄子,堂姐已经关心完了,她还是一话未说。倒让齐褚阳觉得奇怪,笑问,“我伤的难道是脸不成,你都不敢瞧我。”

柳雁这才看他,“我听说你去狩猎,跟宋宋说地滑易摔…结果你就真的摔伤了。”

堂姐柳莺诧异,“雁雁你真是胡来,怎能说那种不吉利的话。”

这一说柳雁更懊恼了,“我真不是故意的…”

齐褚阳笑道,“这样灵验,那你每日说一句我能捡到一锭金子吧。”

柳雁撇撇嘴,“好吧,我不自责了。”

“本就没什么好自责的,是我自己不小心罢了。”齐褚阳又问道,“我不是跟你说了今日去狩猎么?怎么是‘听说’?”

柳雁转了转黑如珍珠的明眸,这才说道,“宋宋说桉郡主今天也去狩猎来着。”

齐褚阳恍然,说道,“桉郡主确实也是今日,不过是跟皇族的人。我和世子是去南山狩猎场,跟一些官宦子弟。”

“哦。”柳雁缓缓点头,“我还以为桉郡主又缠着你玩了。跟我玩得好的人,她总想来抢,让那人跟我反目。当初是宋宋,如今怕是盯上齐哥哥你了,她成心要膈应我。”

齐褚阳看着这得意俏皮的小丫头,跟桉郡主已是欢喜冤家的模样,两人倒不像是恶交的,颇像既生瑜何生亮,却不好说这些,否则以她的脾气,定会更恼,白白生闷气,笑问,“那宋宋跟你反目没?”

柳雁立即得意起来,“当然没有,也不瞧瞧我是谁…”话说一半,她才反应过来,他的意思其实是——当初宋宋没和她反目,他自然也不会跟她反目,被桉郡主挑拨离间抢走的。想通后倒不好得意了,站起身道,“不跟你说,好好养伤吧。别总伤了手脚…”

话没说完,就被柳莺捂了嘴,轻责,“雁雁又要说不吉利的话。”

柳雁也忙捂住嘴,摇头不说。闷声跟他道别,心里颇为满意地走了。

还未到用晚饭的时辰,又下起雨来。

柳家马车驶进巷子,在大门停下,下人已撑伞来接。

先下来个身形高大的年轻男子,面庞俊白,只是带着点像孩童的稚气。他等在车下,片刻里头又俯身出来个清秀女子,柳定泽伸手接她,“别淋了雨。”

方青小心下来,溅起的雨珠一会就湿了裙摆。柳定泽牵她的手缓步往里走,进了房里就让嬷嬷去起炭火。方青一听说道,“都快四月的天了,还烧炭火做什么?”

柳定泽说道,“你裙子湿了呀,得烤干。”

方青笑道,“直接换掉不就好了。”

柳定泽恍然,“对哦,那快换掉吧,别冷着,你手冷死了。”说罢要为她宽衣,羞得方青指了指下人,他才老实停下。回头对他们摆手,“快出去。”

下人抿笑离开,这四爷疼起人来,可真让人羡慕。

方青让柳定泽去衣柜拿衣裳,自己将外裳褪去,换上厚实的衣服,暖和不少。见他一直在旁边看,这才发现他肩头微湿,许是刚才打伞的时候往她这偏了,心头暖暖,轻声,“四郎也换吧。”

柳定泽这才跑去换衣,不一会方青过来给他穿衣。细白的手在衣襟上扣着扣子,只觉每个动作都好看极了,“媳妇,今天打听到的人肯定是大舅子,你和娘都可以放心了。”

今日刚送伤愈的韩氏回去,还在途中就有下人寻来,说打听到个叫方白的郎中,极有可能就是他们要找的人。可找了过去那人又走了,不过循着踪迹去找,应当很快就能追上。

“但愿吧,这样娘就有人照顾了。”

柳定泽拍拍心口说道,“没事呀,如果不是大舅子,我会照顾好岳母的。不信的话我跟你拉钩吧。”

方青忍不住笑笑,老太太常跟她说雁雁不像二哥也不像老太爷,最像的是她这四叔。因为儿时的柳定泽也是个小霸王,又聪明又傲气,最像的便是幼时总以为拉钩便能约定一切。

“四郎,你还记不记得,当初我被你气哭,你跟我拉钩,说再不欺负我了?”

柳定泽讶异道,“我什么时候把你惹哭了?我做过那么混账的事?”

方青笑笑,心里有说不出的酸楚,摇头,“没有,四郎才不会做那种事。”

柳定泽定定点头,“对,肯定没。”他疼媳妇还来不及,怎么舍得欺负她。

方青暗暗叹了一气,哪怕是当初那些被他气得哭鼻子的事,也盼着他能想起来。看看当初被他嫌弃的姑娘,成为他妻子后的诧异模样。

定会…很好玩吧。

不过两日,那叫方白的人,终于是被人拦下了,问了个仔细。

消息很快就传回柳家,方青听见下人敲门,衣裳都没披就到了门口。柳定泽迷迷糊糊看她跑过去,抓了旁边的衣服就追上去,在她开门之际给她裹得紧紧的,自个还困得睁不开眼,脑袋也昏沉。

常六刚跑过来,气还没喘顺,“四爷,四太太,找着那叫方白的郎中了。问了话,真、真是四爷的大舅子!”

方青一听,鼻尖一酸,眼眸瞬间湿了,似乎再没站的力气,离别九年,本以为已是阴阳两隔,谁想兄长安然归来,怎让她不激动。无力倚在旁人身上,语出泪落,“哥哥终于回家了。”

哥哥回来,一切都会更好、更好的。

第63章 其叶蓁蓁(二)

第六十三章其叶蓁蓁(二)

翌日一大早,天才刚蒙蒙亮,方青就准备回娘家陪母亲一起等那叫方白的人。起身时柳定泽睡得熟,知他嗜睡,便没叫醒他。轻身起来,小心翼翼洗漱,因动作轻巧,走时也没有惊醒他。

离房间十几步,方青才跟下人说道,“要是四爷起来寻我,便说我回娘家了,没事别在房前扰他睡觉。”

嘱咐完了,去跟老太太请安,说了这事。老太太昨晚也已听说,让她快快去,带个腿脚快的下人一同去,好随时回来报信。

等方青冒着小雨回到娘家,天才微亮,只是雨水不停,天色看起来并不好。这天色一不顺人意,总觉还要生出什么坏事情来,让她忐忑不安。进了家门,母亲竟已经起来,在小小的客厅擦拭东西。

“娘。”

韩氏听见女儿声音,转身看去,女儿正从外头进来,下人刚好合伞,抖落一地雨声,“青青你怎么回来了?”

方青拿过她手里的抹布,拧眉,“您的脚刚好,怎么就劳累起来了。而且家门怎的不关呀…万一家里又进歹人怎么办?”自从当年被盗贼人屋偷了钱财,她一直后怕,房门必然要关好方能安然入睡。

韩氏笑笑,“等你哥哥回来了,好立刻进来呀。家里桌椅也脏的不行,不好让你哥哥看到,还以为娘过的不好,白白惹了心疼。”

方青心中感慨,这便是母亲了,自己再怎么苦,就是不愿苦了儿女。她将抹布交给一旁下人,让他们去擦干净。自己挽着母亲的手坐在厅上,等家里下人接兄长到这。

“青青啊,娘知道你这些年一直对你哥哥有怨言,只是他若回家,你可否不要责怪他一去杳无音信?”韩氏知道女儿的脾气,就怕她当面责问儿子,到时候儿子不悦,柳家下人又瞧见女儿以下犯上,对谁都不好。

方青点点头,“若是哪日偶遇哥哥,青儿定会责怪他。可哥哥还会来寻我们,那或许这几年,他当真是遇到什么事了,并非要故意抛下我们。”

韩氏见她这么想,可算是安心些了。

屋檐滴落雨帘,交错嘀嘀声响,连绵不绝。从屋里往外看,天还罩着一层灰纱,不见日头穿裂,普照大地。

母女俩说着话,时而往门口望去,等得十分煎熬。

也不知等了多久,方青派去守在巷口的下人突然就出现在大门口,“太太,阿八驾车往这来了。”

那阿八正是去接方白的人,方青已站了起来,韩氏站起身时腿脚不稳,好在女儿扶住了她,方能站住。

她直直往大门看去,要不是女儿搀着,她真想冲出去。眼前没有不停歇的雨,也没有已浇灌得泥泞的地,唯有那扇通往大道的门,还有马上要出现在前头的人的模样。

马蹄声缓缓传来,又渐渐停下。韩氏紧紧盯着那,手已经在发抖。不由抓住女儿的手,若不是…也好有个倚靠。

那小小破旧的木门已出现个身影,一身朴素布衣,却遮不住那清秀面庞给人的冲击。韩氏只看一眼,泪便夺目,颤声,“儿啊…”

看清来人,正是失散多年的兄长。方青泪涌而上,极力搀着母亲。

方白闻声,顾不得打伞,三步并做两步,进门已跪在老母亲面前,泪已轻弹,“娘。”

韩氏泪落不止,不知是要问他安好还是先让他起来,最后只能抚他的头,像待幼儿那样,即便儿子已蓄起胡子,仍觉还不过是个几岁孩子,让她这当娘的操碎了心。

方白往坚实的地方连连叩了三次头,一直不停地说“儿子不孝,让您和妹妹受累了”。

韩氏拉住他,已起皱纹留了岁月风霜的脸满是泪,哽声,“回来就好,回来就好,娘以为这一辈子再见不到你了。回来就好…”

方白仍跪着不敢起来,又见了妹妹,更是懊恼,“妹妹。”

方青抹了泪,“哥哥。”她忍不住苦声,“你这些年到底去了哪里?娘过了多少苦日子你可知道?”

方白一听更是愧疚,“当年我拿着银子外出,谁想路上遇到山贼,银子被劫,我也被打落山谷。撞坏了脑袋,忘了前事。幸好得一老郎中相救,还将女儿许配给我。直到前不久,脑中淤血化去,才慢慢想起来。儿子带了阿萱一同回来,还有…”他忙回头招手,“穆穆,快过来叫祖母。”

这话一出,韩氏和方青方止了哭声。这才注意到厅上还站了两个脸生的人。一个明眸善睐的妇人和一个虎头虎脑的六七岁男童。

一听父亲叫自己,男童便走了过去,和父亲一同跪在老人面前,稚气满满,“孙儿见过祖母。”

那叫阿萱的妇人也已跪下,唤声,“儿媳见过母亲。”

这两声叫得韩氏多年苦楚散了大半,连方青悬了多年的心,也终于安定下来。兄长不但好好活着,还娶了媳妇生了孩子。被阴霾笼罩多年的方家,头一回觉得老天仍垂青他们。

韩氏连连点头,面上终于露出欣慰笑颜,“好好…都回来就好。”

说着说着又要落泪,方青忙劝住了。又让哥哥起身,一家子总算坐下,说着这几年的事,心绪总算慢慢平定。

“这次回来,便不走了,我这几年攒了点银子,在京城开间小铺子,好好侍奉母亲。”

韩氏见儿子儿媳穿的不算十分好,但也并不差,想来是有谋生的手段,问道,“如今何以为生?”

方白笑答,“随了岳父学医,能混口饭吃。”

韩氏万分欣慰,“悬壶济世,是个好手艺。”

阿萱笑道,“方郎跟我爹一样,总喜欢做白活,碰上疾苦人家,连药钱也不要。若不是他要吃饭,还要养家糊口,怕谁来都不肯收钱了。”

虽然这么说,但话里还是带着为丈夫骄傲的语调。方白听了也是对妻子笑笑,“让你也跟着受苦了。”

“哪里会受苦,这是攒功德的事。”

夫妻两可见的和睦,看得韩氏更是放心,可见儿子是娶了个好媳妇的。

方白见妹妹已是妇人装扮,这几日跟他打交道的又都是自称柳家下人,并不知是哪个柳家,不过下人言谈有礼,穿的也比普通人家主子的衣服都好,料着妹妹嫁得十分好,做哥哥的也安心许多,“不知妹夫是做什么的?”

韩氏说道,“家里田产铺子颇丰,那些每月能赚不少银子。”

女婿和女儿的事令有波折,一时半会还说不清。以儿子的脾气,若是知道他妹妹嫁了个痴傻人,只怕要更自责妹妹为了让母女两人活下去而被迫嫁进柳家。想着等会吃饭时,好好跟他解释来龙去脉。

刚打定这主意,却见门外有喧闹声,一个高个清瘦的年轻人已跑了进来,后头的下人伞都来不及撑,喊着“四爷四爷”,却怎么都喊不住。

柳定泽一早醒来摸到枕边空空,不见方青,差点没将下人都丢出去。听说她回了娘家,想必是去见大舅子了,胡乱洗了一把脸就过来。进门见到方青,就拉了她的手说道,“我就说怎么睡着睡着旁边就空空荡荡的,原来是媳妇你不见了。”

方青说道,“先跟娘问安。”

柳定泽这才想起来,定定跪下,跟韩氏叩了个头,“娘。”

叩拜完这才起来,又瞧见个面生的男子,虽然面生,但跟媳妇好像有几分像,“媳妇,这就是我大舅子吗?”

方白已是愕然,这、这人生的是好,可举止言谈,分明是个傻子!心中交汇着愧疚,笼罩着愤怒,想到才貌双全的妹妹竟嫁了这么个呆子,气得发抖,“你…你…”

柳定泽着实被他吓了一跳,往方青背后躲,这大舅子怎么这么凶?

方青拉住他的手安抚他,抬头对兄长说道,“哥哥,这事说来话长,你莫急莫气。”

韩氏也忙说道,“对,莫气莫急,你妹夫他待青青十分好,也算是青梅竹马,只是阴差阳错误了当年,并非你想的那样。”

母亲和妹妹都这么说,方白才收了收怒气,细听她们道过往。等细细听完,别说他,连阿萱也是感慨,“姻缘这东西,哪怕是再怎么曲折,该是一块的,就该在一块。”

方白虽然一时难以接受,但知道这柳四爷确实对妹妹不错,又有那样的姻缘,长叹一气,也不气不恼了,真心待妹妹和娘亲就好,其他无可求。他站起身朝柳定泽鞠了一躬,“多谢妹夫这些年为我这做哥哥的担起半子之责,往后,便由我来照顾母亲吧。”

柳定泽这才觉得这大舅子不错,摆手道,“又不累,以后一起呀。”

稚气得跟穆穆一样,方白听得又是暗暗叹气。阿萱说道,“方郎擅疾病,不如帮妹夫瞧瞧?”

方白也有此意,便去瞧,瞧了小半晌,心里越发凉,最后收了手,摇头,“顽疾,为夫也没法医治。”

这结果方青也料到了,来瞧过的御医并不少,都束手无策,哥哥尚且年轻,若真能治,是老天开眼。可惜…老天并不再眷顾。不过心里有底,倒不是太难过。更何况她总觉得,若柳定泽恢复如常,她又无子,又跛脚,届时自己哪里又配得起他…

哪怕有千万疼爱,也觉前路茫茫。

偶尔会有私心,柳四郎…如此就好。她便能安心待在一旁,同他好好过一世。哪日他好了,她还能这样心安在旁么?

五月,老太太挑了七八匹马,养在马场里。本想偷偷养着,怕柳雁知道要闹。不想孙女倒主动问她,十分坦率不争不抢也不闹。老太太这才觉得,这最顽皮的孙女长大了,懂事许多。

她反倒因为这“懂事”而觉得,兴许可以给她添匹马的。又不放心,怕养成粗鲁丫头,便让她绣上一条方帕来,要看看姑娘家的女红可做的好,再下定论。

于是这几日齐褚阳每每见到柳雁,都看见她在绣花。一针一线,颇为认真。只是从一方白帕子上渐渐开出花来,头一回见证过程,也觉新奇。

“雁妹妹绣的真好。”

柳雁扬了扬唇角,“那是自然,我要做的事哪有做不好的。”说着说着就晃起小腿,哼着歌谣,十分得意。

齐褚阳笑笑,一夸便自满,想到她七月方能出去,说道,“若老祖宗真给你买了马,我替你养两个月吧。”

柳雁欢喜点头,“好呀好呀。帮我照顾好小马驹,不要让它饿着冻着,多带它去跑跑。”

柳家给孩子养马都要自己去打点,至少每日要去喂养一回,将马养熟,脾气再烈的马日后也不会甩了主子下来,不过旁人想碰也难。马是有灵气的生灵,世代为将,以马为友的柳家深谙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