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若是不想听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那要怎么做?”柳雁挠了挠头,“不是以死相逼,也不是要让他们不高兴,只是想知道能有什么让大家都欢欢喜喜的法子化解?”

郑昉张了张嘴,问道,“你多大来着?”

柳雁伸出两个巴掌,笑上眉梢,认真答道,“十岁了。”

“才十岁!”郑昉瞪了瞪眼,“胡闹。”十岁的小姑娘怎么能问这种事,他要是答了,那丢猪笼祭拜河神的定不是她,是他吧!

柳雁执拗道,“为何不能问?雁雁知道这是大人的事,可等雁雁成了大人,不就来不及了么?这是坐以待毙吧?”

郑昉当真不好跟她说,宁可一个小丫头问打打杀杀的问题,也不要问婚姻之事,不对,打打杀杀的也不能问。

——雁雁,你就不能安心做个黄毛丫头么?

柳雁见他是铁了心不说,也不再缠他,“那我去找薛院士。”

“薛院士也不会答的。”

“那我就问到有答案为止。”

郑昉瞧了她好一会,分明还那样小,可总在想着家事国事天下事,说不上是好是坏。他叹了一气,目光终于从那背影消失的门口离开,这视线一收,落在满堂未擦拭的桌椅上,只觉他中计了。

这丫头其实是在变相偷懒吧!

第65章 出鞘(一)

第六十五章出鞘(一)

柳雁冲到薛院士那,并没看见他,问了别的先生,才知是进宫去了。心中更是郁闷,从屋里退出来,就见一行人往这边走来。一眼就瞧见了齐褚阳,便往那边跑过去,“齐哥哥。”

齐褚阳见着她,问道,“来找薛院士么?”

柳雁好不意外,“你怎么知道我找薛院士?”她晃了晃还拿在手上的帕子,“难道我就不能是来清扫这边的?”

后头的人已笑了起来,“看来我们要多一个帮手了。”

柳雁这才恍然,原来这是他们的“地盘”,无怪乎一眼被看穿。笑笑说道,“确实是来找薛洞主的,但听说他进宫面圣去了。”

“面圣?”众人脸色微微一变,“该不会是真的吧…”

柳雁见他们神色不对,问道,“怎么了?中秋在即,进宫去领旨意凑个热闹也不奇怪吧,往年不是这样么?”

齐褚阳默了默才道,“刚听了些事,说可能中秋之后,朝廷会遣派学监。”

“学监?我们书院素来不是有么?”隔三差五总要说他们一通这不好那不行,只是薛院士一人力扛,倒一直没什么被挫之事,柳雁稍稍一想,才道,“新的?”

“嗯,据闻行事雷厉风行,只怕不好应对。”

柳雁哼声,“不怕,薛洞主才不会被人踩在头上。”

在她心里,爹爹能扛天,薛院士能扛起这书院,倒是一点也不担心,“齐哥哥,记得等会一同去马场喂马。”

齐褚阳应了声,开始练骑射的他每日都要比柳家其他孩子多待上半个时辰,她倒是能静心同在一旁观摩。对骑射跃跃欲试,就等着马驹养熟。

放堂后两人和柳长安一同去了马场,路上两人又谈及薛院士进宫一事,以及新学监的事。柳雁越听,就觉好像确实要出事了般。

“如果薛院士不能随心,怕要离开书院了。”

柳长安话落,齐褚阳要拦也拦不住。果然,只见柳雁瞪大了眼,“真那么严重么?只是来个新学监罢了,薛洞主才不会那样怯懦。”

柳长安说道,“薛院士当初愿任职主洞一职,便是因为圣上许诺不加以约束,以主洞的脾气,怕真被压制,就要离开了。”

柳雁握紧了拳,“薛洞主才不是那种人。”

齐褚阳知道她虽然有“薛恨恨”之称,可她心底最敬佩的人,怕就是薛院士了。她的犟脾气只是在道理不通时,薛院士总能以理服人,她自然信服。若是薛院士当真离开,只怕书院也没人能压得住她的桀骜,甚至会将这怒气发在学监身上。只要是心底想维护的人,就会拼死维护,这不就是她。

他们的马车刚从个首饰铺子过去,铺子就走出两个人。一男一女衣着华贵,妇人手上还抱着个三岁大的孩子,只觉沉得很,“代代又重了。”

柳定康忙伸手,“让为夫抱吧。”

殷氏偏没理他,抱着幼子上马车去了。柳定康心里叫苦,又生气了。他随后上去,还未坐定就说道,“为夫错了。”

“你没错,你何错之有。”

“为夫就是错了。”

殷氏凤眼斜乜,“错哪了?”

“不该多买个银圈子要送给子元。”

子元就是柳定康和外室关春华所生的儿子,今年已五岁,柳定康跟他聚少离多,多少有些愧疚。曾小心跟殷氏提过接他回家,气得殷氏断粮两日,差点没说破他的嘴才劝开了她,此事也再不敢提。

刚才给妻子挑了簪子玉镯,见那银圈不错,便想买了给他,刚问了价钱,就觉旁边不对。一看果然妻子正直勾勾盯他,还将手里的东西通通放下,抱了儿子就走。

殷氏轻笑,“买吧,反正那也是你的种,做爹的的确该多疼。”

柳定康不好说话,只是说道,“你吃个孩子的醋作甚。”

“孩子也是你跟别的女人生的。”殷氏恨恨道,“我就不信你这些年过去所谓的看儿子,就没再碰过那女人。”

男人,她看得清。只是看得再清…又能如何。

柳定康忍不住说道,“除了为夫,天底下没人能受得住你。”

殷氏知道这是实话,说到底他是让着自己的。她偏身冷笑,“是啊,所以我就该白白受着你去找别的女人,瞧你跟她们亲热,还要帮着促成你们的好事,三郎才觉得妾身是欢喜你的?傻得很,就是太欢喜你了,才不能忍你身边有其他莺莺燕燕。三郎真要觉得妾身是悍妇,妾身也认了。受不住的话,休了吧,你便能风流快活去了,娶个贤妻,帮着你纳四五房的妾侍,何苦受着。”

柳定康听了心里也不是滋味,捉了她的手说道,“就是乐意受着。”他只觉自己嘴贱,明知道只是说说怨言,还是每次都要提上一嘴。每回都要你来我往伤一番,细想着实没必要。

殷氏又道,“不是说邢大人回京祭祖了么,你倒不如看看他们可还要不要关春华,将她送回去罢。”

“那孩子呢?”

殷氏动了动唇,最后还是说道,“你爱留就留着吧,别让我瞧见。”

“那孩子没了娘,做爹的又常不在,多可怜…”柳定康十分小心地说道,“为夫将他们再送得远一些,还是别将她送走了吧。”

殷氏忍气没再开口,横竖孩子没领进门,不会损害她儿女半分权益,也罢了,犯不着做那种孽事。更何况算起来柳子元还是她接生的,关春华也一直不生事,罢了。

柳雁第二日终于见着了薛院士,趴在门口那瞧去,来的最早的果真是他。

薛院士不一会也察觉到有人,往那看去,笑道,“早。”

“薛洞主早。”柳雁这才迈步进去,瞧他桌上书籍纸张都摆放得整整齐齐,唯有镇尺不齐整,伸手摆正,这才说道,“中秋将至,今年要猜灯谜么?”

薛院士笑道,“怎么?拐弯抹角地说话可不像你。”

柳雁抿嘴,一如既往老狐狸。她坐正身子说道,“他们说有个凶巴巴的新学监要来了,院士怕要被气跑。”

薛院士朗声笑道,“夫子又不是兔子,为何要跑?”

柳雁双眸已亮,“当真?”

“当真。”还没等她欣喜十分,薛院士又稍稍敛笑,“只是包学监一来,定不会像往日那样自在。”

“为何?薛洞主要做懦弱的缩头乌龟么?”

薛院士并不恼她又口出狂言,听顺耳的话多了,总要听听这胆大直言的话,方能明心知己,他看着这不怕天地的小姑娘,缓声说道,“纵有阮籍之狂,也不能事事随心所欲。适时弯身,顾及全局,方能守住心中所求。”

柳雁从这话听出几分无奈、几分坚定和几分委曲求全来,这真不像那洒脱院士。她坐于桌前许久,才道,“薛院士其实不用这样退让的,为了万卷书院,却这样不开心地过活,不如解甲归田,重归东篱。”

重归东篱…薛院士又何尝不想,只是如此一来,更是退避凡尘丑恶,看着自在逍遥,不过更是个懦夫,“先生早年游历各国,总想凭借一人之力撼动天地。最后发现不过是蚍蜉撼树,谈何容易。所以我回到大殷,任职书院。只盼你们,都非池中物。”

柳雁这才明白为何这个主洞跟其他书院的不同,更明白为何喜欢万卷书院的便道不尽它的好,可不喜欢的人也总能说出许多恶意的论断。只是无论如何,不管旁人怎么看,她都是喜欢这的,喜欢这的每一个先生,还有薛洞主。

可既然薛院士已这么说,看来那包学监定会来,而且也定不会让他们像往日那样自在快活。

“随遇而安虽不是全好的,但也不可太记挂在心上,否则只会添了郁结。”

柳雁点了点头,只觉哪怕踏天,薛院士也会扛着。如果他们先慌了,那薛院士的苦心就白费了吧。她端坐许久,才道,“夫子,七月时,你不是说我能去班么?”

薛院士略微意外,“你想去了么?”

“嗯。”柳雁心中是舍不得郑先生的,先生待她面冷心热她清楚,所以才乐得每日瞧着这如父亲的人,可如今,却不是该继续执拗的时候,万一薛院士过不久真走了,那书院也没什么可待的了吧,“我怕…我怕待我几年后去了大班,局势已变。我不该再这样任性,总想着玩,蹉跎年华。趁着书院风气尚好,该好好念书了。”

薛院士也正有此意,四年前不愿她去,只因她锋芒如刃,伤人伤己,如今剑仍如利器,却懂收敛光芒。深若藏拙,临机取决,已能成为上好的利器,这种锋利,是书院中无人可比的。

宝剑,已是出鞘之时。

第66章 真相(一)

第六十六章真相(一)

柳雁回到学堂,见了已坐在案前的郑昉,好一番犹豫,才上前,“先生。”

郑昉难得见她一脸怅然,好不奇怪,“柳小壮士有何事?”

柳雁蓦地没了好气,“先生老给人胡乱掐名。”

郑昉更是奇怪,她竟开不起玩笑来了。柳雁目光左右游离,就是没敢瞧他,“我刚跟院士说了,等中秋过后,就去大班。”

声音越说越低,郑昉还是听清楚了,一时顿住,末了欣慰道,“先生再不用担心你给我惹事了,当真是好。换去哪个班,我得带上酒水去同那先生饮一杯,恭贺恭贺。”

柳雁轻哼一声,这郑夫子真是没个正经了,亏得她还这样愧疚,负气道,“学生也去买酒买肉来恭贺先生脱离苦海。”

郑昉笑笑,“小小年纪说什么酒啊肉啊的。”

柳雁默了好一会,才道,“一得空学生就来看先生。”

郑昉急忙摇头,“不好不好。”

“偏不。”柳雁坐回桌前,又探头道,“夫子,当真不好吗?”

郑昉思量稍许,最后只懒懒应了个尾音颇长的“啊”字。柳雁倒是明白了,夫子又扮黑脸了,她笑笑翻书,至少中秋之前,要乖一些,不要再气着先生。

马驹已养了一个月有余,半点个头都不见长。柳雁又站在它一旁比划,问道,“哥哥,它要什么时候才能长成大马呀?”

柳长安说道,“两三年才能长好,不过妹妹你不用急,如今你也只能在马倌的陪同下骑小马驹,总不会给你换大马。”

柳雁见拿给它的干草又偏头不吃,转而吃旁人手中的,探头看去,果真又是齐褚阳。当初马驹买回来养在这,齐褚阳每日这个时辰来喂,喂了两个月,反倒跟他更熟稔了。她摸摸马脸,“九九,你是我的马儿,要听我的话。”

给马取名是第一步,她不想给马取什么疾风之类的俗名,在马场一喊十匹马九匹回头,都混淆了。想了一番,自己是九姑娘,那就喊马儿九九好了,显得亲近。

可惜九九不亲她,更亲齐褚阳,恼得她都想将马换了。见它仍不理自己,气得她把干草塞齐褚阳手里,“通通都你喂吧。”

说罢就去马棚其他地方看马去了,看得九九嘶鸣一声。也瞧得齐褚阳苦笑,自己养马的马圈和她的正好相邻,见九九探头就顺手给它吃,谁想柳雁就恼了。

柳长安笑道,“我这妹妹脾气不好,也只有你能受得了了。”

“刀子嘴豆腐心罢了。”齐褚阳又道,“还有点偷懒。”

柳长安一听,深以为然,“雁雁昨夜跟我祖母说了件事,要升大班了。”

齐褚阳点头,“昨日她同我说了,说是去立冬班,足足升了一半。这下,可又从最高个变成最矮的个头了,也不知那里的前辈可好说话。”话说了两句,只觉柳长安往自己看来的眼神颇为不对,问道,“怎么了?”

柳长安笑笑,“没什么,雁雁胆子大,哪怕是去军营,也不会怕的。”这话并非他真正想说的,想说的是他这做哥哥的都是今早才知晓,齐褚阳倒是昨日就知道了。他又看了看这一同长大的好友,这温和的脾气,倒也适合总是毛毛糙糙咋咋呼呼的妹妹吧。

三人喂马归来,已是日落黄昏。近日世子不得空,齐褚阳也不用陪练,跟兄妹二人一起回去。到了门口,管家便说柳定义回来了,三人忙往里走去。

柳雁跑得最快,猜着爹爹肯定是在祖母那请安,直接奔了过去。到了院子,一问下人,果真是在那。跑到祖母门前,已听见父亲沉稳有力的声音,心绪更是难以平复。可还是静下心来,才进去,她可不想刚见面就被爹爹说四年了一点长进也没。

踏步进去,一眼就看见父亲坐在右边第一个位置上,正执着茶盏饮茶。因被茶杯遮挡,只看见了眉眼,仍是俊朗英气,不苟言笑。她进门先跟老祖宗请安,随后又跟父亲请安。

柳定义放下茶杯,看见女儿,刚毅的面部线条才显得柔和了些,只是点了点头,没有说其他什么话。

等跟母亲说了话,才回房。柳雁跟在后头,只是看着父亲背影就觉高兴,又觉爹爹瘦了许多,虽然身姿仍是挺拔,却看得心疼。

进了房里,柳定义才和几个儿女好好说话,问了些话,也十分疲乏了,李墨荷便让他们先回去,等他休息好再同他们说话。等儿女都出去,她就让仆妇上水,打了满满一桶的热水。为他宽衣浸泡,驱除疲惫。

这无人在旁,李墨荷才终于能仔细看他。四年不见倒没太大变化,就是眉头之间,不曾锁眉,却仍见浅沟,似常年皱眉留下的痕迹。她拧干脸帕为他擦拭,一摸就碰到骨头,瘦了,也黑了。

柳定义说道,“儿女们都谈吐有礼,也都长了个子,这几年辛苦你了。”

“二爷言重了,谈何辛苦。”李墨荷拿着帕子为他擦拭,从肩胛到腹下,都隐隐见了伤。虽已痊愈,却还是让人看着触目惊心,他所受的苦,才叫真苦吧,“北城这回,可真的算安定了?”

“嗯,一味忍让,只会更让对方得寸进尺。此次不给他们脸面,出兵攻打,节节胜利,蛮族总算是老实了。”

听他语调略为轻松,李墨荷知他不会妄言,心下也舒坦。慢慢将这四年的事说与他听,等柳定义听见四弟妹有身孕的事,笑道,“母亲这回可算是能彻底放心了。”

李墨荷跟他说了那么多都不见他有所反应,独独这事这样高兴,只怕他心里,也最牵挂柳四弟的事,果真是做哥哥的。

“另有一事,老太太那边刚应下来的,雁雁可去立冬班了,薛院士亲自开口的。”

柳定义心觉诧异,“我这是离家很久了么?上回还在小班吧?”

李墨荷笑笑,“二爷不必多疑,雁雁可谓是一跃而上,实在聪慧,连薛院士都不忍掩其光芒。”

爱女争气,柳定义自然欢喜。不知为何又想起当年他领女儿去书院时,她说的那些豪言壮语。难道,真要让女儿入仕途?

身为父亲,他更想女儿嫁个好人家,一世安稳。可女儿那样聪颖,只是让她循规蹈矩嫁人,在四方宅子中操持家务,却未免太埋没风华。

这一想,便觉左右都难以抉择。

中秋一过,柳雁就去了立冬班。

女子为官甚少,及笄之后,也要和男子有所回避,因此及笄之后的女子有意为官继续留在书院的,要跟男子分堂而学,连院子都要分开。柳雁到底是个姑娘,不好去那满是男子的学堂,便被领到女班,免遭闲话。进了院子后,柳雁就没看见一个男子了,连新先生都是女的。因面上冷如清秋,又恰好姓冷,真应了这姓。

柳雁随她进了屋里,一出现在那,立刻惹得众人侧目,都听说今日要来个小姑娘,却不想是这么小的。也有人认出她来,笑道,“这不是薛恨恨么?”

她看了一眼,屋里只有八九个姑娘,年纪至少也是十六七岁的。跟男班亦或两班混合的不同,这里实在是收拾得太干净了,果真像姑娘待的地方。她弯身同前辈问好,有几人只是瞧了她一次,面色淡淡,就再没看她了。

冷玉今年三十有三,气势却像个久经风霜的半百老者,扫视一圈,满堂肃静。她指了指最后一列,“那有个空位。”

柳雁还以为自己听错了,虽然这里人不多,可是把她放在最后一排,未免也太…奇怪了,“先生…”

冷玉又道,“还要我说第二遍?”

柳雁闷了气,只好抱着书去最后那。桌子因是空的,还不曾擦干净,可上头好像并不脏。坐在前头的姑娘回头笑道,“这是阿起坐的,昨日才刚走,干净得很,坐吧。”

“阿起姐姐去了哪里呀?”

姑娘笑道,“受不住家人逼迫,回去嫁了个员外郎。”

柳雁顿了顿,不知为何她说的这样轻松,好似这事她已是司空见惯。她默然坐下,只觉这里气氛压抑,突然无比想念郑先生。

半个时辰后,柳雁只觉要憋死了。一听见钟响,冷玉拿书出去,她就往外冲。再不去走走她非得闷死不可!

郑昉觉得今日堂上颇静,一路讲课都无人打断提问,总觉哪里不对。等瞧见前头位置空荡,才恍然——那小霸王不在呢。看得惆怅,不知要如何感慨得好,就听见班上进出的学生叫着个分外耳熟的名字,偏头看去,可不就是那小霸王。他稍稍一停,腰杆挺直,板着脸道,“你当这是亲戚家,来窜门么?”

柳雁撇嘴,迅速坐下,还是觉得这里好,“大班一点也不好玩,冷先生更不好玩。”

郑昉哼声,“先生是拿来尊重的,岂能用词不恭。冷先生是出了名的好先生,她曾与其夫婿齐肩为官,学识在先生之上,连薛院士也没少夸赞,你竟还不知足,该打。”

柳雁这才知道那冷面女先生竟是这样有来头的人物,真是看不出来,转念一想听出关键来,“先生,为什么是‘曾’呀?”

“不畏权贵,上书直言。”郑昉见她托腮看来,问道,“不动容么?不为冷先生惋惜么?”

“不惋惜。”柳雁说道,“薛洞主说的,能为心中所想而直言,才不会落下悔恨。当年要是冷先生不上书,只怕要懊恼终身,那才让人觉得惋惜。”

郑昉长叹,“难怪别人叫你薛恨恨,脾气跟薛院士一模一样。”

柳雁心中仍有疑问,“那冷先生的丈夫,还在做官么?”

郑昉又怎会不知她想到的是什么,妻子上书直言,丈夫却坐视不理,只是想想,也令人心冷吧,“嗯。”

柳雁不好评判,但也觉得可悲。她更是坚定一点,日后要自己找一块住的人,不能让长辈安排,否则志不同道不合,得多难受呀。天天对着看得闹心,她还不能教训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