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儆想了会儿:“你说的倒是。”

郑佳颖大喜,才要再说,朱儆道:“来人。”

身后两个太监上前,朱儆道:“把郑容华带下去,送到普度殿。”

自从郑氏夫人死后,普度殿一度无人居住,后来便送了些犯了错的宫人进内,陆陆续续,俨然已经是冷宫行径了。

如晴天霹雳,郑佳颖起初还没反应过来,半晌醒悟,无法置信:“皇上?!”

众妃嫔们鸦雀无声,又像是雷惊了的蛤蟆,张口结舌。

朱儆神色淡淡的:“那个地方清净,去多念些佛经,好好修身养性吧。”

第118章 儿女

郑容华无法相信发生了什么。

她起初还当朱儆许是玩笑,或赌气的话,但看着少年皇帝冷峻无情的脸,不禁打心底冒出一股寒气儿来,刹那间,先前那股嚣张跋扈的气劲突然不翼而飞了,连浑身的力气都好像在瞬间消失殆尽,只在太监上前要带她离开的时候,才又叫道:“皇上!”

朱儆依旧是淡漠的脸色,眼神也极为陌生,郑佳颖本还要垂死挣扎一番,可在对上朱儆双眼的一刹那,她再也叫嚷不出一个字,任由太监半扶半拖地将她带走了。

且说明澈原本还气鼓鼓的,突然听见朱儆发落了郑佳颖,大出意外,一时睁大双眸,无法置信地盯着少年皇帝瞧。

朱儆对上她讶异的眼神,却向着她轻轻一笑,竟走到明澈身旁,微微低头道:“明澈觉着朕这样发落,成不成?”

明澈瞧出他眼底熟悉而温暖的笑意,又因为朱儆所做的这件事很合她的心意,忍不住也要向他一笑,只不过心里突然想起了在外头所听的种种传言,那笑容便凛然冷却。

眼珠一转,明澈说道:“皇上当然是英明神武的,不用说郑容华本就罪有应得,很该给教训教训,就是那些本是原本没什么错的,皇上一时看不顺眼了,还不是说杀了就杀的?怎么问我成不成呢?我一个罪臣之女,有什么资格说成不成。如果再回答的不好,惹怒了皇上,连我岂不是也要遭殃啦。”

虽然明澈从小聪明过人,但她竟会当着朱儆的面说出这番话,仍是惊呆了琉璃,当下忙拉住她:“明澈!”

毕竟方才在殿内跟朱儆一言不合,虽然他处置了挑衅的郑佳颖,维护了自己,可毕竟琉璃心里清楚,朱儆越来越像是皇帝,却越来越不是当初的儆儿,只要他愿意,什么都做的出来。

比如对她,对明澈明德……虽然琉璃很不情愿去相信朱儆会对自己、甚至明澈明德不利,但冷静的理智却已经坚信不疑。

如今明澈更如此说,岂非更激怒了朱儆?

琉璃拦着明澈,转头看向皇帝,却并不见朱儆的脸上有什么愠怒之色。

他置若罔闻地,对周围众妃嫔秀女们道:“以后,谁若敢再对夫人以及明澈有半分无礼的,郑容华就是先例。”语气冷而森然。

众人见了方才那一幕,各自不寒而栗,唯有庆幸自己不曾随着郑佳颖胡闹罢了,哪里还敢有其他,当下忙行礼称是。

明澈见朱儆并没有对自己赌气所说的话直接作出反应,便又哼了声,转开头去。

等众妃嫔退后,朱儆才又一笑道:“你小的时候,朕还抱过你呢,现在要长大了,就伶牙俐齿起来,敢跟朕犟嘴啦?”

明澈终究年纪小,按捺不住又回头还嘴道:“我没犟嘴,我说的是实话。”

朱儆看看琉璃,又看向明澈:“你不是什么罪臣之女,谁若这样乱说,你告诉朕,朕替你出气。”

明澈忍不住叫道:“还用别人乱说什么?皇上自己早这样做了。”

眉头皱蹙,朱儆脸色微变。

琉璃厉声喝道:“够了!”

明澈听琉璃声音不对,忙噤声低头。

琉璃向着朱儆敛袖低眉,轻声道:“明澈童言无忌,口没遮拦,请皇上恕罪。”

朱儆望着她正色谨言的模样,欲言又止,终于说道:“我不会责怪她,不仅因为她童言无忌,口没遮拦,更是因为我们之间的情分。你迟早会知道。”

琉璃明白朱儆的意思。只是明澈未免有些不懂,回府的马车上,明澈道:“母亲,父亲真的是给皇帝哥哥害了的吗?”

这一刻,琉璃竟有些痛恨自己为什么知道了答案,不然的话,还可以毫无犹豫地立即坚决否认。

但这会儿,琉璃垂头望着明澈:“所以今天在宫里,你才对皇上那么无礼的?”

明澈不回答,琉璃道:“明澈,他是皇上,不管如何,你不能再像是今日这样毫无顾忌地跟他说话。”

明澈低声嘀咕道:“我知道母亲的意思,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漂杵嘛。但如果真的是他害了父亲,我一定不会跟他罢休。”

琉璃喝道:“怎么又来了?”话未说完,就见明澈眼中有泪流下。

只听明澈道:“母亲,我只是觉着难过,他不再是我的皇帝哥哥了,我讨厌他,我先前又多么的喜欢他,现在就有多讨厌他。”女孩子的嗓音里竟带了些哭腔。

琉璃只得将明澈拥入怀中,给她擦了擦泪,才带笑说道:“谁说你父亲就一定有事了?那不过都是些谣言,你更加不许先当真,难道是想咒你父亲出事?”

明澈一惊,仰头望着琉璃,仿佛在分辩她话中真假。

琉璃摸摸她被泪润泽的脸:“你父亲是何等样人,怎么会这样容易就出事?当然是不可能的。难道明澈不信父亲的能耐?”

明澈望着她温柔笃定的神情,毕竟是小孩子,心头不禁放宽,忙点头回答:“我当然是信的!”

琉璃又劝她以后不许再针对朱儆,明澈思来想去,十分郑重地回答说:“除非父亲好端端地回来,不然,我一天见不到父亲,就恨他一天!直到忍无可忍为止!”

***

琉璃回府之后,当夜,养谦不免过来探了一头。

原来朱儆打发了郑佳颖去冷宫的事,不到半天,就已经从皇宫里传了出去。

郑老公爷已经带了子侄们亲自进宫请罪了。

养谦隐约听说跟琉璃等有关,今日来问过,才知究竟。

虽然琉璃并没有仔细提起明澈跟皇上冲突一节,养谦仍是背上微寒:“以前皇上没有后宫,这宫里还很是简单些,纷争自然少许多,如今多了这些人,只怕再也安静不了了。”

养谦近来也有自己的烦恼,李诗遥当初要给逼嫁给一个京郊的财主,她抵死不从,去了寺庙修行。却因为沛儒渐渐长大,这孩子孝顺仁善,很是不忍自己的生母在寺庙里受苦,虽然沛儒很懂事,从不肯对任何人说起此事,但温姨妈却看出他郁郁寡欢,宣仪公主又善解人意,打听他暗中去过寺庙几次,一问之下才知孩子是想念他的生母了。

宣仪公主深明大义,心胸豁达,私下里对养谦说不如把李诗遥接回来,养谦当然是不肯答应的,毕竟李诗遥的性子他曾忍受过,幸而沛儒打小是跟着温姨妈,琉璃,后又随着宣仪,耳闻目染的并未长歪,若是李诗遥在身边,指不定会调教出个什么儿子来。

只是一次看见沛儒红着眼圈难过的样子,却也不禁心软。

宣仪道:“你要是怕沛儒会学坏,倒是不必多心,他毕竟也要十一岁了,早就懂事了,且你看他素日的举止风范,哪个不夸。倒是不担心会再给人教坏。你若是怕李诗遥回来后生事,倒也不必,我虽然不才,自信还是能制住她的。另外还有个最重要的。”

养谦便问究竟,宣仪说道:“她先前虽有过错,倒不是大奸大恶,不至于让沛儒就跟她断情绝意的。若生生不许沛儒亲近,又或者叫沛儒看着她受苦,只怕对沛儒不好。岂不见活生生的例子在上头?就是范大人跟他的生母一节。”

所以养谦的心隐隐松动,只是仍下不了决心。他只和离了一个女人,尚且如此焦头烂额,实难以想象后宫三千佳丽的盛况。

养谦便跟琉璃道:“幸而皇上是个明辨是非的。只是要杜绝后患,毕竟要不进宫才好。”说着,自己也知道不可能,就摇了摇头。

先前养谦带着全家回江南祭祖,后琉璃知道了内情,询问起来,养谦才如实说了,是受了范垣的托付,让他调虎离山的把琉璃跟两个小家伙带离开京师。

可除此之外,却也并没有其他的吩咐了。范垣出使一节,养谦起初更加丝毫不知,还以为范垣有什么别的行事,只是范垣一再嘱托,叫不管发生何事都要往南边走这一趟,养谦深知他的为人,且又明白必是为琉璃着想,自然答应了。

这夜,养谦去后,琉璃才觉出浑身乏倦,正躺倒,明澈拉着明德的手,摇摇摆摆走了进来,两人一左一右,两只雏鸟般在琉璃身边靠着睡了。

琉璃左手抱着明澈,右手抱着明德,有两个小家伙陪着,心底如杨絮般杂乱的思绪终于缓缓尘埃落定,不知不觉里终于睡着了。

***

数日后,一路的车马劳顿才终于休整过来。

这天,太妃召见明澈进宫,在黛烟宫里玩了半晌,有永福宫的太监来请,原来是苏叶所派之人,特请明澈过去说话。

严雪叫那太监在外等候,便对明澈道:“你可知道,苏美人请你过去,是为什么?”

明澈想了想:“多半是太久没见到我,或者闷着无趣。”

严雪笑而不语。

明澈见她如此,便又想了会儿,猜道:“是不是因为我先前为她出过头,她记在心里?”

严雪微微点头:“还有呢?”

明澈不由皱了眉,拧眉过了半晌:“我可想不出别的来了。娘娘,到底是什么?你教给我呀。”说话间便凑过来抱住了严雪的胳膊,仰头撒娇般地看着她。

严雪嗤地一笑:“我说了反而不好,你去了就知道了。”

明澈又求,严雪才又说道:“你记得我的一句话,第一,没有什么是说不开的。第二,所谓‘解铃还须系铃人’。”

明澈虽然懂这七个字的意思,但偏偏这两句话无法懂。

严雪对上她明净清澈的双眸,笑道:“你这小丫头是极讨人喜欢的……总之,只要你有心愿意,没什么是你做不成的。”

明澈出了黛烟宫,随着那小太监往永福宫去的路上,心里还在琢磨严雪的话,只是想来想去,总不能彻底领悟严雪的用意。

苏美人已经快到了临盆的时候,因为是皇室的第一胎,行动都有许多人围看着,太医院的八位太医两人一轮,轮番在永福宫里坐守,实在是丝毫的差错都不容出。

比之前相见,苏叶丰腴了好些,正扬首盼望般打量,见明澈进门,脸上才露出笑影。

明澈才要行礼,苏美人已经赶着叫宫女扶住了,领着到了自己身边,苏叶欠身,握着明澈的手道:“听说姑娘在太妃那里,本来我该亲自过去的,只是这身子实在沉重不便。”

明澈见她大腹便便,回答道:“当然是娘娘的身体要紧。我这不是自己来了吗。”

苏叶又叫宫女拿了好些点心果子给明澈吃,明澈捡了两样吃了。苏叶打量她吃的甜美,便笑道:“姑娘还是这么着喜欢吃甜的。”

旁边一个伺候的宫女道:“这都是娘娘特意给姑娘准备的呢。”

明澈笑道:“实在多谢美意。”

苏叶道:“听说江南地方的小食是最精致可口的,姑娘这一次去,必然是大饱口福了?”

明澈笑道:“好东西的确吃了不少,像是百果蜜糕,梅花糕,龙须酥,海棠糕,方胜糕,茶油鸡,素千张之类,还有很多记不得名字了。”

苏美人不禁笑道:“听得我都饿了。”于是也拿了一块点心慢慢地吃了。

明澈察言观色,见苏叶仍是像是以前一样,并没有因为成了美人而矜持自傲之类,于是也乐得跟她乱说一起,单捡着在南边有趣的事件,人物,说给她听。

因说:“我还在三春茶馆里听了他们的评弹呢,只是我可听不明白……咿咿呀呀,弹着琴一男一女的唱,人物看着也没有多好看,可养谦舅舅他们说是最好的,嗓音的确是不错,养谦舅舅见我不喜欢那个,本还要请我们看他们的昆曲,说那个得合我的脾气……”

明澈说到这里,突然脸色一变停了下来。

苏美人正听得喜欢,见她忽地停了,忙问:“那昆曲是怎么样的?好看么?”

明澈道:“我也不知道,没来得及看呢。”

“这是为什么?”

明澈叹了口气,转开头去。

苏叶见她脸色沉郁,便问:“到底怎么了?”

明澈才回答:“那时候听说了南安王的事,又听说我爹去和什么谈……谁还有心情去看戏呀。”

苏叶愣怔,这才明白其中缘故,又过片刻,才说道:“姑娘不必难过,叫我看,吉人自有天相,范大人一定不会有事的。”

明澈意兴阑珊地站起来:“娘娘,我该走啦。”

苏叶正欲挽留,突然殿门口人影一晃,有太监道:“皇上驾到。”

第119章 思念

众人忙都行礼,连苏美人也给宫女扶着起身,微微低头欠身见礼。

明澈心里记得琉璃叮嘱自己的话,也随着屈膝,却因为心里恼恨着朱儆,便暗中耸了耸鼻梁以示不满。

朱儆笑道:“原来小明澈也在这里,朕怎么听说你在太妃那呢?”

明澈瞥他一眼,不回答。苏叶笑道:“回皇上,是臣妾想念明澈姑娘,特叫人请她过来说话的。”

“怪不得,”朱儆也一笑,又走到跟前儿,亲自扶着苏叶的手叫她坐了,“既如此,朕打扰了你们叙旧了?”

苏叶含笑摇头:“皇上说哪里话。”

明澈在旁边瞧着,见朱儆同苏美人站在一块儿,倒也算是郎才女貌,十分匹配。

曾几何时,明澈心里还当朱儆是那个跟自己十分投契的小“皇帝哥哥”,却想不到,这转瞬之前,他已经有了后宫佳丽三千,且连自己的小孩子都要有了。

而且,原本她甚是敬爱的皇帝哥哥,却几乎要变成了她的“死敌”一般了。

明澈恍惚感慨的这瞬间,朱儆已经问过苏叶近来觉着如何,又听太医们说了一番,皇帝叮嘱:“务必要保重身体。”又命太医跟众宫人:“好好伺候,一点纰漏都不能有。”

于是苏叶谢恩,众人领命。

明澈回过神来,见这阵仗,无奈地叹了口气,就也顺势说道:“皇上,娘娘,民女也告退啦。”

朱儆听见她自称“民女”,想起上次她以“罪臣之女”自称,哑然失笑。

苏叶也笑道:“姑娘又玩笑了。何况你才来,何必着急要走?我听说太妃娘娘想多留你住两日呢。”

明澈道:“家里只母亲跟弟弟两个,我放心不下,改日再来给太妃跟娘娘请安既是了。”

苏叶便看向朱儆。

朱儆点头:“朕也要走,跟你一块儿吧。”不等明澈回答,又对苏叶道:“好生保养,得空就来看你。”

***

且说朱儆陪着明澈离开了永福宫,明澈心里很不自在,只想快点开溜,不料朱儆道:“你去了一趟南边,也没带什么好玩的东西回来?”

明澈听了,暗中哼了声,垂着眼皮回答道:“回皇上,这一次南行很不消停。他日若还能够南下去游山玩水,一定会带多些好东西的。”

朱儆笑笑,忽然说道:“朕却有个好东西,你想不想看?”

明澈虽想回答“不”,但毕竟好奇心作祟,就看着朱儆,有些怀疑他诓骗自己。

朱儆望见她黑白分明双眼里的疑惑,笑道:“不骗你。这个东西,你小的时候还跟我要来着呢。”

明澈哪里记得起来,便随着朱儆往景泰殿方向来,不多时进了门,朱儆转到书桌后,抬头见明澈还远远地站着,他便笑道:“你过来呀,难道我会打你不成。”

明澈道:“打我倒是不怕。”说完这句,又想起琉璃的叮嘱,便吐吐舌,紧闭双唇,人却跑到了桌子跟前。

朱儆见她走近,猛地抬手举起一物:“你看!”

明澈被吓了一跳,“哇”地叫了声,可定睛看时,却不禁笑了出声:“我当是什么,原来是这个东西。”

原来朱儆手中拿着的,竟是个有些简陋粗糙的布老虎,看着已经有些年头了,倘若扔在地上,多半会被人以为是破烂。

朱儆捏了捏那老虎歪了的耳朵,道:“怎么,你果然还记得?”

明澈道:“怎么不记得,当时我觉着好玩,跟皇帝哥哥要,你却宝贝的什么似的,还说要给我一只金老虎,玉老虎,就算是真老虎也使得,就是不能给这个。”

想起往事,心情格外高兴,明澈笑嘻嘻地说完,才又反应过来自己不该是这个“妥协”般的表情,可是“笑容”这种东西,已经毫无保留地展示了出去,是再难收回来的。

明澈转念,无奈地叹了声,少精打采地低下头去。

“好好的,怎么又不高兴了?”朱儆问。

明澈不回答。

朱儆想了想:“明澈,你知道我为什么宝贝这个东西吗?”

过了会儿,明澈才问:“为什么?”

朱儆说道:“因为这是朕的母后亲手做给朕的。”

他从来不曾说过此事,明澈不禁诧异。

朱儆笑笑:“还有一件小孩子穿的棉衣呢,那时候……傻傻的什么也不知道,但是一旦穿在身上,总有种十分熨帖的感觉,身上跟心里都舒坦的很,几乎不想脱下来,一直到穿的旧了,朕也长了个子实在是穿不下了,才……”

当时他还不知道温纯就是母后,更不懂自己为什么是那种欣慰入骨之感,明明那棉衣的做工布料都不如宫里的制品,但他就是喜欢那个。

明澈本打定主意讨厌朱儆,不跟他多言,可身不由己听到这里,听出朱儆口吻中的伤感跟怀念,明澈又知道“先皇太后”早在皇帝四岁的时候就薨逝了,此时心想:怪道他会把这些东西如此珍而重之,原来竟是先皇太后的遗物。

明澈若有所动,怔怔忪忪地望着朱儆,情不自禁说道:“以先皇太后之尊……竟肯亲手给皇帝哥哥做这些东西,可见她是真心宝爱皇帝哥哥的。”

朱儆眼中带笑,也有薄薄地氤氲。他摸着那绣着王字的虎头:“是呀,太后曾亲口告诉朕,她这一辈子最爱的就是朕了。谁也比不上我。”

明澈点头:“那当然啦。”

朱儆看着她:“当然?”

明澈道:“但凡是当人家娘亲的,自然都是最疼爱自己的孩子呢。”

朱儆眨了眨眼,忽然问道:“那、那假如当娘的有好几个孩子,那你说,谁是她最疼爱的那个?”

明澈道:“人跟人是不同的,就算每一户每一家之间也是不同,叫人怎么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