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浩方看二姐笑着在一旁看,丫头婆子在后面站着也不上去帮忙,就由着三兄弟在桌上胡来,菜汤油渍弄得到处都是。

有时他不知道她是怎么教孩子的,她是怎么想的,要把孩子教成什么样。可就是在他发觉的时候,昌伟和昌福已经长大了,他们会照顾幼小的弟弟,不会在外人面前吵闹,还有很多地方,他们不像段家其他的孩子。都说儿子是自己的好,他摸着良心说,昌伟和昌福是段家最好的孩子。

吃完了饭,张妈妈把孩子领走。洗漱过后,屋里只剩下他们夫妻两个,二姐靠着炕桌做针线,他在他的箱子里翻了翻,拿出来了几本账放在桌上对她说:“你来看这个。”

二姐放下针勾着头看了一眼,账本封皮上一个字也没有,只在背面的一个角上标了一个小记号。

私账?

她没翻看,抬眼看段浩方。他扬扬下巴,她才打开看,看了两三页后,她的心狂跳起来!

这不是私账!这是段家铺子的账,而且是总账!

二姐的脸吓白了,压低声音问他:“……你买通了账房?”

段浩方笑了,心里的得意一半是自己的能耐终于能给人看,一半是因为自己的媳妇看懂了。

早在几年前,他就用银子敲开了段家铺子大掌柜的门。从此后,段家铺子里大掌柜有的账,他这里都会有一份。他也不让大掌柜干别的,只要将账本照抄一份给他就行。

所以虽然大老爷一直防着他,可是事实上他一清二楚。

说得再多,账本一摆出来就什么都清楚了。二姐简单翻看了一下就明白了,段家铺子已经不可能再赚更多的钱了。这几本账是最近三年的,收支刚好打平,盈余不多,减去家里人吃喝穿用,各房老爷再出去喝个小酒听个小曲,每年能存下来的钱并不多。

而这个城并不大,再开新铺子也没必要,就这几条还算繁华的街道,每条街上都有段家几间铺子在。

可以说段家在这个小城里已经没有出路了,要想再赚更多的钱,只能像段浩方或者当年的老太爷那样,走到外面去更大的城里开赚钱。

可是段家浩字辈除了段浩方,没有人能再往外跑了。剩下的几个就是带了钱出去也是白糟蹋的。

二姐摸着账本看段浩方,问道“……那咱们还要不要这边的铺子了?”

他把账本拉过来,再把她也扯到怀里抱住,两人一起看那账本。他摇摇头笑道“既然赚不着钱,我还去争那个干什么?就让大伯他们那一家去折腾吧。”

他已经问过老太爷了,那一片的库房老太爷不管,只告诉他:“你要是全赔光了,我闭眼前你要再给我都挣回来!”

随便他怎么用都行,老太爷不管了。他这样一放手,段浩方却激动起来,胸中一个主意接着一个主意冒,狠不能一下子就赚回个金山回来!以前他藏着掖着,生怕别人知道他的心思。赚个钱还不敢大大方方的露出来,怕段家的老老小小盯着他给他使绊子。现在有老太爷在后面替他撑着,他这就等于光明正大了!

他这会儿抱着二姐,心却早就飞到外头去了。现在没时间了,再过几个月就要过年,他这会儿出去要是赶不及回来过年就坏了。他只盼着年快点过完,他好早点上路。

他这话虽然没说完,二姐也能猜到他的心里是怎么想的。她不由得盘算起来如果他像老太爷那样一去几年不回来,甚至十年八年都不回来,她带着儿子在家里,想娘了就回吴家住几个月不是也挺自在的吗?这样搬不搬家也无所谓了。

两人想的都挺好,可是早上一起来张妈妈就进来说:“三爷,三奶奶,大老爷起不来床了,大太太也病了,现在院子里都乱了套了。”

两人赶快爬起来,这边也已经听到外面吵吵嚷嚷的声音。段章氏那边也起来了,她的婆子也跑过来问三爷,老爷太太问出什么事了?让去看看呢。

二姐什么都顾不上,让张妈妈看着三个孩子,青萝帮忙,她带着红花就跑到大房的院子去了。正和董芳云在门口撞见,她赶紧扯着她问是怎么回事,董芳云就跟她说起来:“爹是昨天晚上喝醉了回来的,那时看着还挺好,自己走进屋,还坐在炕上喝了点浓茶才睡觉,谁知早上却不见他起来。娘过去叫才发现眼睛倒是睁开的,就是人动不了,也不会说话了!”

董芳云看着还算冷静,幸亏有她在这里撑着丫头婆子们才没闹起来,段浩守已经去请大夫了。大太太是见大老爷这个样,叫也叫不应,一口气没上来栽地上。

董芳云先把二姐领去看了看大太太,想起刚才那一通乱就让她害怕。大太太趴在大老爷身上拼命的摇晃他,撕心裂肺的喊你起来!你说话啊!大老爷看着整个人都是僵的,也是急得眼珠乱转,一头一脸的冷汗,就是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两人回到董芳云的屋里坐着,二姐只能拿些吉人自有天向这样的话来安慰,毕竟看大老爷这个样应该是中风了,这个病就是在她那个时候也是不好治的,何况现在?董芳云看着虽然脸也是急的发白,可是人却没乱。见二姐安慰她,反倒叹了口气说:“人到了这个岁数,病都出来了。我现在只想着昌兴和昌隆,别的,尽人事听天命吧。”

二姐跟着她说是啊是啊。

这时大太太的婆子过来喊她:“大奶奶!大太太醒了!”

董芳云赶紧要过去看,站起来又想起二姐还坐在这里,就说:“我叫方氏过来陪你,你先别急着走,一会儿咱俩说说话。”

人家正忙着,二姐哪里会扯着董芳云这会儿说闲话?再说方氏还怀着孩子,让她跑来跑去的也不合适。她是来帮忙的,不是来添乱的。赶紧摆手说:“不用,我这就走了。奶奶那边你让人去说过没?要不,我先替你去说一声?”

董芳云也不急着去大太太那了,先送二姐出门,道:“我倒是让婆子去说了一声,不然你把方氏带去吧。家里正乱着,我也没空管她。”

二姐就带着方氏去老太太那边,一路上方氏一个劲的奉承她,连说带笑,千恩万谢的说二姐来得早,果然还是二姐跟他们家好,外面人说的那都是睁着眼睛说瞎话,听那些人说得好听,这一出事不还是二姐来得最快?

她这嘴皮子可真叫一个利索。二姐听她说得热闹,一时也确实被捧得高兴,到了老太太的院子门口才跟她说进了老太太这里,可不能高声大气的说话。

“昌兴的爷爷和奶奶都病着,你进去可别像刚才路上那样笑了,让人瞧见不像话。”她这一说,方氏立刻答应道:“我听三婶的!”然后头一低,帕子往脸上一捂,做出一副哭相来,挽着她的手臂就进去了。

老太太的屋里也正热闹。没进屋就听见屋里也是哭声一片,二姐还奇怪谁在里头哭,一进去才看到老太太跟前二老爷和二太太正在嚎丧似的号啕大哭,一口一个我的大哥,你这一走我们这个家可怎么办啊。

老太太本来只有三分的担心,硬是让他们给闹到了十二分,一边抓着二老爷喊我的儿,那边二太太坐在老太太旁边也是哭得抬不起来头。

二姐这下不敢进去了,大老爷那边还没死呢,她也只是替董芳云来跟老太太说一声她走不开,段浩守已经去请大夫了,只管把话往好说,她可不敢在这时跟着二老爷和二太太一起哭大老爷的丧。

方氏听见里面的声音从帕子里抬起头瞟了一眼,小声道:“……没听说他们这么喜欢爷爷啊?”

第 240 章

大老爷这一病,二老爷和二太太赶紧叩谢皇天菩萨!老天有眼啊!终于轮到老大倒霉了!等大夫来看过以后说这大老爷想好起来除非华佗扁鹊再世才有救了,这两人是一边哭一边笑,本来只是想趁着过年借着大老爷生病让他歇歇,二房能够捞点油水什么的,结果大夫说大老爷可能以后都要躺在床上过了,这、这、这不是他们二房的运气来了吗?

二老爷一边哭一边给二太太使眼色,二太太虽说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泪,可是说起话来却头头是道,说大老爷这一病,大太太肯定要着急啊,要照顾大老爷啊,她这个当弟妹的自然要帮一把,家里的事就交给她吧。

“我就给她们压着阵,下面的事还是要托给浩守家的领着她儿媳去忙。”二太太抹着泪说。

老太太点头:“嗯,说的对。”转头就让婆子去把大太太叫来,家里离不了人,大太太听说也急病了?那就先歇歇,让老二家的先干着吧。

二姐和方氏还躲在门外边,刚才不好进去,这一迟疑就错过离开的机会了,眼见着这婆子就要出来,到时碰个对面可怎么办?

“哎哟!”方氏捂着肚子叫了声。

这孩子真聪明!二姐立刻扶着她扬声道:“昌兴家的?你这是怎么了?”

“外头是谁?”里面的二太太听见声音赶紧出来就见二姐扶着快要往地上栽的方氏站在门外,一时也不知道她们刚才到底听到没有,见方氏捂着肚子一直往地上滑,马上也过去扶了把,问道:“这是怎么了?快进屋坐下!”然后转头问二姐,“什么时候过来的?怎么不说一声?瞧昌兴家的这个难受劲!”

二姐一副又急又慌的样子,埋怨自己道:“都怨我!大伯母那边出了事,芳云央我过来替她给奶奶说一声,方氏便要跟着我过来一起给奶奶请安,我……她这还怀着孩子呢!要是出了什么事可就是我的罪过了!”

二太太听了也没听明白,那边方氏听二姐接话,一声接一声喊得越来越惨,就差在地上打滚了。二太太见方氏这个样也不敢马虎,叫来婆子将她扶进屋,那边老太太再问,二太太眼珠一转,抹着泪苦着脸说:“昌兴家的也不好了!她还怀着孩子呢!”

“啊?!”老太太惊呆了,二老爷赶紧扶着她喊娘!你要保重啊!

“大哥这一家子都出事了!您可要撑住啊!”二老爷那个样子,倒好像大房一家子全死绝了似的。

二姐只顾在隔壁小屋里看顾方氏,一会儿端杯茶,一会儿给她擦擦汗,忙得团团转。大屋那边二老爷和二太太唱作俱佳。

二伯和二伯母这么辛苦,她就不去掺和了。

她打定主意,更是两耳不闻窗外事。倒是方氏,捂着肚子在小炕上滚来滚去,哎哟哎哟的叫唤。她一开始还陪她作戏,过了会儿就直想问她:你这么喊不累啊?

年轻人就是有精神。

二姐由得她在那边滚,她却坐在旁边倒着杯茶慢悠悠喝。这会儿还不是出去的时候,反正今天这事没弄完,她就是躲回去也要让人给叫来。谁让现在段浩方在段家算是数得着的一个呢?大老爷病了,往下数就是他了。

方氏可怜巴巴的看着她:“三婶,你也给我倒一杯啊。”

老太太这边热闹成这样,大房那边也差不多。

大太太刚醒过来,董芳云还没来得及问一声:娘,你还好吗?她就推开面前的人跳下床扑到大老爷躺的那个屋了。大夫坐在外屋正在收拾药箱子,她上前扑通跪下,抱着大夫的腿就不撒手,哭道:“大夫!大夫!救救我家老爷吧!”

大夫也是花白胡子的六旬老人,让她这么一扑一撞再一晃,头立刻晕了,可她这会儿力大无穷,大夫挣不开她,连声道:“你……你松开!松开!!”

董芳云这时才跟上来,一见这样赶紧跟婆子把大太太扶起来,大太太已经是站都站不住了。

大夫说得很清楚,这个病啊,说得明白点就是个‘老病’,人年纪大了十个里有六七个会得这个病,没有特别管用的药,只能慢慢养着,或者日后会渐渐好转,但不能强求。

大夫留下了药方就走了,大太太已经是丢了魂了,她坐在大老爷的床前掉泪,而大老爷一肚子话说不出来,心里什么都清楚,见大夫走了,他急得想让家里人拉住他,再求求他,他好好的啊!他就是动不了,说不出来话啊!

这时老太太的婆子来了,叫大太太过去。

董芳云见大太太没理,就把人叫到一旁小声先问问是什么事?婆子说着说着就把二太太也在那边的事说出来了。大太太在屋里听见呼的一声站起来就往外走!

“烦请妈妈回去跟娘说一声,我交待一声立刻就去!”

婆子见大太太乌云罩顶一头乱发,也不敢多说,讪笑两声溜了。

董芳云盯着大太太瞧,一时也不敢胡乱开口。大太太面沉如水,深吸一口气转身回屋了,叫着她道:“芳云进来!给我换衣梳头!”

大太太自然知道二太太这时在老太太那里是为什么,总不见得是替大老爷着急的。她们妯娌斗了一辈子,二太太肚子里肠子弯几道她都一清二楚。

她重新梳洗穿戴整齐,让丫头婆子看顾着大老爷,叫人去外头等着段浩守一回来就让他直接去老太太那边,她带着董芳云先过去。

大太太到的时候二太太出来迎,两人一照面,二太太先擦着泪过来扶,哭道:“大嫂,大哥没事吧?来,大嫂小心脚下,别绊着。”

大太太甩开她掺扶的手,冷道:“你大哥在歇一阵子,不过家里还有浩守在,不会有事的。”说完也不理她,领着董芳云就进去了。二太太在后头撇了下嘴跟上去。

大太太进了屋,也不理老太太身旁还在哭的二老爷,端端正正的行了个礼,老太太道:“老大家的,快坐下吧。”

她答应了声,扭头就对二老爷说:“老二,不是我这个当大嫂的说你,当着娘的面你哭成这副样子也太难看了!还不快把眼泪给收回去!把脸洗洗干净!让人瞧见了还以为家里出了什么大事了呢!”说完她才坐下。

二老爷让她说了一顿脸上有些下不来,想顶回去又顾忌着她是大嫂,半天才没好气的说了句:“家里可不就是出大事了?大哥都……”不等他说完,大太太厉声喝道:“你大哥好好的!他还没咽气呢!你就想咒他?你就这么等不及?”

她这么一说二老爷一股火直冲脑门就要开骂,老太太却先开了口,道:“老大家的!你二弟也是担心他大哥!”这话说完,又道:“大夫怎么说的?”

二老爷听老太太这话里的意思还是想着她大儿子的,心里恨得咬牙,气哼哼的一起扭头看大太太怎么说,刚才可是有丫头婆子过来说大夫说大老爷这病怕是好不了的了。

大太太笑着说:“大夫说老爷这病就是要靠一个养,其实也不是病,他就是累着了,开的药也说是补药。”

要是事先没人把大夫的话告诉二老爷,这会儿他真会被大太太给骗过去。看旁边老太太也有些糊涂了,她看看二老爷看看大太太,半天才说:“那,既然是大夫这么说,就是没大事?那可是好!”

二老爷没管老太太说什么,冷笑着对大太太道:“可是我怎么听那小丫头们乱喊,说大哥人也动不了了,话也不会说了?”然后他就看到大太太整个人都僵了,哼!

老太太听了也看大太太,人老了眼花看不清楚,见她半天也不搭腔就急了,追问道:“老大家的,你倒是说啊!老大现在到底是怎么回事!有病还是没病?”

大太太勉强镇定下来道:“娘,老爷是有点不舒服……”

“严重不严重?能动不能?”老太太也不好对付,她这一问大太太算是撑不住了,她本来就是强撑着过来的,闻言一下子扑到老太太怀里,喊着娘大哭起来!

老太太先是让她这一扑,扑得吓了一跳,然后她哭得可比二老爷和二太太加起来都吓人,能把人的魂都给吓出来。

“好了!别哭了!!”老太太发怒了,“浩守家的!过来把你娘扶过去坐着!”董芳云过来把大太太从老太太身前拖起来按到一旁坐下。

老太太转头对二老爷说:“老大也不知病得如何,你大嫂连个话都说不清楚。老二,你先出去安排一下,铺子上不能乱!然后再去请个大夫回来好好的给你大哥瞧瞧,有病就治!”

二老爷痛快的答应了。

大太太这时缓过神来,知道刚才哭错了,就想开口插话:“娘,铺子上有浩守……”

老太太这会儿可不会听她的,她一向看不上大太太,何况浩守一个小孩子怎么能跟二老爷比?道:“你就在那边坐着!浩守年纪轻,让他二叔帮他看着才好!”

大太太张着嘴却说不出话来,她总不能说二老爷不如浩守吧?

老太太扭头对二太太说:“老二家的,你大嫂看来是有些慌了,马上就是过年,你就先顶一顶,让你大嫂好好歇歇。”

二太太这下满脸的喜色都盖不住了,刚要开口,大太太抢道:“娘!家里的事有浩守他媳妇呢!还有昌兴的媳妇也能帮上点忙,弟妹家里事也挺多的,不好麻烦她。”说着把董芳云往前推了推。

二太太让她搅了好事脸色就有些不善,打量了董芳云几眼,见她不吭不动,便笑道:“我也帮不上什么忙,就替大嫂看两眼。”说着又想起来方氏还在隔壁屋里躺着,立刻眼睛一亮,道:“说起昌兴他媳妇不是有身子了吗?还是别再累着她了,刚才就从大哥那边走过来,想是走得急了点,这肚子就疼起来了呢!”

董芳云正觉得进来这么长时间没看见方氏有些奇怪,听了二太太的话立刻问道:“二婶,昌兴他媳妇现在怎么样了?”

二太太赶紧给她指路:“在那边的小屋里!浩方家的在那边陪着呢!”

董芳云扔下一句娘我过去看看就走了,大太太叫都来不及。二太太在一旁看着只是得意的笑。

只剩下大太太一个了,二太太不用再多说老太太就发了话:“老大家的,你就先好好的在屋里歇歇吧!若是闲就好好照顾老大!外头的事先让老二家的替你管着!她也管过一阵子,你就放心吧!”

大太太见她说什么都没用了,低头暗恨闭上了嘴,心里道:等浩守回来就让他去找老太爷!老太太说了再多,老太爷不答应,都没用!

第 241 章

出乎大太太的意料,老太爷对这个事根本什么也没说,段浩守去见他的时候,他也只是让多请几个大夫过来给大老爷看看,对二老爷替大老爷管铺子的事是一字未提。后来段浩守没忍住就问了,老太爷却点头道:“让你二叔替你多看着点,省得你一个小孩子再弄出乱子来,不好。”

老太爷这么一说就等于是板上钉钉了。大太太听段浩守回来一学就彻底病了,连床都下不来,二太太过来假模假式的看了看,欢天喜地的把家里的账本拿走了。

段浩守到底年轻,铺子上的老掌柜还有不少记得二老爷,再加上他毕竟是个长辈,段浩守不得不听他的,不到半个月铺子上的事他就插不上手了。

他跑来找段浩方了,在他看来这个三弟还是他这边的人,有他帮自己,好歹这铺子上不至于都是二老爷的人。

段浩方一见人就吓了一跳,段浩守整个人瘦了一圈,面色灰暗阴沉。他特地跑到三房的院子里,把段浩方堵在了家门口,两人也不出去,就在屋里摆桌喝起了酒。

二姐避到了孩子们的屋里,听着他们在那边喝到了三更半夜,后来段浩守喝晕了,段浩方才过来找二姐,让她叫人去跟董芳云说,好把段浩守送回去。

等都收拾好了,再过一个多时辰天就亮了,二姐索性也不睡了,先撵段浩方去把那一身的酒气都洗干净,回来两人再说。

坐在炕上盖着被子,二姐问他段浩守来到底是想说什么。

他道:“还能是什么?说了一晚上二伯父狼子野心,趁着他爹病在床上谋夺了他的家产。”

二姐噗哧笑了,道:“他倒揽得宽!已经把家里的铺子都当成他自己的了?”

段浩方也跟着乐了,说:“可不就是吗?他是来叫我帮他把铺子再夺回去的。”

她听了就靠过去,问他:“他就知道你一定会帮他?”还是白帮忙不拿钱的。

他用手背蹭蹭她的脸,心不在焉的说:“他觉得我该他的呗。”听段浩守抱怨了一整晚上,他是又烦又不好赶他走,又不能直说他不乐意管,这个大哥别的不会,给人扣帽子倒是一等一的本事。他又确实占住了‘大哥’的名分。其实要不是他生在大太太的肚子里,谁理他呢?

二姐好笑道:“那要是你不帮他,算不算忘恩负义啊?”

算。他要是不肯帮他,这个大哥一定不会放过他,记也要记一辈子。虽然是他求人,可是他既然求了,就没想过他不过来帮他,说不定这个求日后也会成了他的罪过,居然让他这个大哥来求他这个弟弟,这种丢脸的事大哥怎么能做?做了就是弟弟不好,他这个弟弟应该早一步哭着求着去帮他才对。

想起这个就头疼,可是他对铺子上的事已经没兴趣了,段家铺子现在只是饿不死人而已,不过铺子放在那里就是钱,只不过是死钱,没法动的,就让大房和二房去抢吧。

他正为难着,却见二姐翻了个身闭上眼睡了,忍不住过去摇她道:“你这就睡了?你就不担心明天大嫂也过来找你?”话没说完他自己都不信了。

二姐翻过来道:“大嫂不是那种人,再说家里的事奶奶早说好了,让二伯母挑大梁。有二伯母在呢,我什么心都不用操。”要是她真伸手了,哪怕是真心想帮忙呢,二太太也不会信她,她又何必去费那个神?

见她不一会儿就睡了,段浩方是又羡慕又嫉妒,一会儿天亮了段浩守必定会再来找他,家里人都知道他闲了有一年多了,他又不能把外面的铺子露出来,就是躲出去也躲不了几天。

这可怎么办?

段浩方迷迷糊糊似睡非睡,等天亮了外头人都起来了,二姐见他眼圈青黑,就说:“你干脆也跟着病了吧,就说昨天晚上喝酒吹了风,早上起不来了。”

他打了个哈欠还是起来了,道:“躲得过初一躲不过十五,总要想个办法。不然他天天来,我还能天天病?”铺子里的事段浩守插不上手,自然有时间天天来找他。

二姐坐下突发奇想,道:“你说,要是你带着二哥一起去,会怎么样?”

段浩方一怔,二姐说:“一个两个兄弟反正都在家里闲着,大哥要找人帮忙,人越多越好不是吗?”段浩守找段浩方帮忙是私底下的事,段浩平就是真跟着去了他也没办法。

他被这个歪主意吸引住了,在穿衣洗漱时想,吃早饭时也想,最后还是摇头道:“不行,要是没弄好就更乱了。”他心里知道,段浩守对他是有心结的,段浩平也有,回头别没把段浩守给吓走,倒让这两人一起恨上他了,那不就更坏了?

二姐当时就是顺口一说,没当真,他突然来这么一句一时没反应过来,盯着他看了半天等下文。

段浩方这才知道她是胡说的,气得点着她的头使劲按了一下。

“你啊!”

见他恨恨的走了,二姐还是没明白他这是为什么,回头看昌伟和昌福正捧着碗看着她偷笑,刚才那一幕三个小的全看到了。

二姐当娘的挂不住面子,虎着脸道:“好好吃饭!”

这下捅了马蜂窝,昌伟和昌福哈哈大笑起来,小昌圆最近学会了拍桌子,一边拍一边踢,跟着两个哥哥一起乐得大叫。

“娘让爹骂了!爹教训娘了!”小家伙们觉得娘跟他们一样让爹教训了,都挺得意。

段老爷和段浩平那边都听见了。

段章氏面露喜色,从饭桌前站起来就想往外走,段老爷叫住她道:“回来,吃饭。”

段浩平的屋子里,魏玉贞却是不相信的道:“不会吧……”她旁边的段浩平却拍着桌子乐了,“嘿!老三这回当了个爷们啊!”他想要是老三两口子吵起来,二姐再哭着回娘家才热闹呢!这下这年过得更有意思了!外头大房和二房闹,屋里是老三两口子闹,他就只在一边坐着瞧笑话吧!

第 242 章

段家这个新年过得不怎么痛快。

客人来来往往的只见二老爷领着后辈在那边站着,大老爷倒是不见人,见段浩守在那边站着就扯着他问:“敢问令尊是又出门发财去了?”

大老爷曾经在南边做生意的事大家都知道,这也是段家的发家史,时不时的就拿出来说一说。客人中有的就想这大老爷必定是又出去赚大钱了,也有那跟大老爷相熟的客人对段浩守抱怨:“你爹有发财的门路也不跟我说一声!我跟他可是好朋友啊!”

段浩守僵着脸,干巴巴的说父亲偶染风寒,正在修养,不能出来见客,见谅,见谅。

客人一听,哦,原来是病了,那我要去看望一下。

段浩守哪里敢让人去看大老爷?那他瘫了的事不就瞒不住了吗?连道不用,不用。他这样一说别人自然就不相信大老爷这是病了。段浩守听着外头客人的闲言闲语,气得脸都是黑的却毫无办法。他也不能堵着客人的嘴,也不能把好好的大老爷领出来让人看看,只能任由别人说去。

大太太虽然能出来见人了,可是脸色仍然不太好。过年时来拜访的女眷见了她都劝她多歇歇。

“你这孙子都娶媳妇了,该歇歇了。有事就吩咐小辈们去做,你在上头看着不让他们出错就行了。”

二太太在一旁说就是,就是。

大太太气得肝痛,还要谢谢那些客人的好心。

来访的女眷中也有听说大老爷过年都不在家,到外头去发财的。这些人家中跟段家多数都有交情,大部分也都是做生意的。有些平常跟大太太相熟的女眷便偷偷问她大老爷去哪里发财了?也都想分一杯羹,外头在段浩守那里问不出来,就想在大太太这里问出来。

大太太也只能僵着脸笑道:“他没出门,前些日子着了凉,现在还在喝药呢。”

可外头人都说大老爷是出门赚钱了,她就是说一百遍人在家,正生病都没人信。结果年没过完,倒有人传说大老爷这人不仗义,天下的钱一个人又赚不完?过年都不在家必定是门大生意,他都没找亲朋好友们一起赚这个钱,这人吃独食,太坏了。

大房一家有苦说不出,硬是把这个年给熬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