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她是想说,哪怕像个下人,只要能赚钱回来,只要能让昌正有个好一点的前程,而不是一直闲在家里无所事事的话,像个下人也没什么不好!

难道他以为自己还是什么值得人尊敬的大老爷吗?

以前的魏玉贞对段浩平的不成才从来没有多想过,就像他说的,他只是没有机会而已,毕竟那时家里的事都是二房独占着。可是自从段浩方搬回来,两兄弟摆在一起之后她才发现自己的丈夫是多么的没用,不但没用,还特别爱摆着架子。这让她十分的看不起他,有好几次都想当面骂他:你有什么了不起的?你连你兄弟的一根小手指头都比不上!如果不服气的话,就出去赚钱回来啊!靠着吃家里的闲饭,连老婆孩子都养不起的男人,有什么用!

不过她害怕这样说的话,段浩平会打她,所以只敢在心里骂一骂。可是这样的想法已经越来越强烈了,这次段浩守明摆着欣赏他,哪怕他并没有这样的才能,可是这也是一个机会啊,难道他不应该抓住吗?他是个男人啊!难道就甘心一直在家里吃闲饭,让比自己小的弟弟养吗?

平时没事做时就说说段浩方的坏话,不管骂得再狠,你还不是比不上人家?

魏玉贞恨恨的翻身起来,披上衣服就出去了。段浩平在后面叫她:“都睡了,你起来干什么?”

她说:“我去孩子那边。”

然后她就到昌正的屋里,跟孩子挤在一张床上睡了。

这样没本事的丈夫,真讨厌。

第二天魏玉贞起来后带着孩子去二姐的屋里了,自从两边的关系有所缓和之后,她为了跟二姐更加亲近,也是为了让她更喜欢昌正,只要没事的时候就会带着孩子过来,让昌正跟昌伟和昌福玩,她则跟二姐坐在屋里闲聊,不到吃饭时绝不会走。

她进来的时候二姐手里正拿着信,红花也站在旁边,两人好像正在说话。因为这些天她常常过来,便觉得跟二姐十分亲近了,门口没人就自己进来了。当她看到屋里的情景时才觉得有些不好意思,为了掩饰反而笑着说:“啊呀!我来得不巧呢!是三弟的信吗?”

二姐笑了笑,把信收起来,让红花去倒茶来。她道:“嫂子快起来坐吧,别取笑我了。”

魏玉贞也不敢再纠缠这个事,坐下后见气氛有些不好,就更加热情的说笑,她还是有些怕二姐的,就对红花说:“今天怎么只有你在?青萝呢?”

张妈妈年纪大了,现在昌伟、昌福和昌圆三个孩子都交给她来管已经不行了,再说昌圆也大了,所以早上这时青萝都会跟张妈妈一起照顾孩子,这才让魏玉贞闯了进来。

红花抿着嘴笑道:“她啊,谁知道躲在哪里偷懒了?”

本来就是个借口,魏玉贞立刻顺着这根杆子爬下来,笑着说:“也就是遇上像二姐这样好心肠的主人家,你们才有这样的好日子过呢!换个人家,少不得要好好的骂你们一顿呢!”

她一边拍二姐的马屁,一边偷偷看她。

二姐适时露出个笑来,对红花说:“瞧瞧,二奶奶都看不过去了!”

红花连忙蹲了个福,笑着求饶。

昌正一来就跑到昌伟他们的屋里去了,这时也拉着昌伟跑过来。张妈妈和青萝都跟在后面,护着不让昌正拉着昌伟跑太快,免得摔倒了。

二姐跟昌正说了两句话就让他们到外屋去,让张妈妈拿点心来给他们吃。

昌正本来肯天天跟着魏玉贞过来陪昌伟这些在他眼中的‘小孩子’玩,就是为了二姐屋里的点心。见张妈妈把点心拿出来,立刻也不管昌伟和昌福在旁边,霸着盘子只顾自己吃起来。昌伟和昌福却根本也不跟他抢,见他吃得点心渣子乱喷,就坐得离他远了些。他们平常也不缺这点儿吃的,反倒觉得昌正的样子可笑。

魏玉贞看见昌正这样抢点心吃,一点都没觉得有什么不对或不好的地方,反而笑着对二姐说:“瞧他们兄弟几个!玩得多好!”然后就说起了昌正,“我是真担心啊!他都这么大了,还跟个小孩子似的不懂事。每天起了床就是只会玩,什么也不会干。他都十四了,过两年就该给他说亲事了,他这个样子哪一家的姑娘肯嫁他哦!”

她说来说去也就是想让二姐接话,说昌正这样下去是不行,或者哪怕她问一句昌正日后有什么打算都可以,她就能把话绕到请段浩方给昌正介绍个活干这上面去,哪知她绕来绕去,车轱辘话说了好几遍,都到吃中午饭了的时候了二姐还是没接腔,只是‘嗯’,‘是吗?’‘唉……’。她说得口都干了,只好带着昌正回去吃午饭,其实要是二姐说句客气话,留他们下来吃午饭的话,她也可以留下来的,哪知她连这句话都不说,一听她说‘我也该走了,这都该吃午饭了。’她就立刻叫道:张妈妈替我送送!

魏玉贞也知道二姐是在躲事,不想帮她的忙,她话都说得那么白了,就是个聋子也能明白她是什么意思了。这时她倒不由自主的想起段浩守的话来,气哼哼的想道:果然段浩方和二姐是夫妻两个,都一样!

等魏玉贞带着昌正走了,二姐才松了口气。她让青萝带着孩子们到别的屋去吃饭,赶紧把段浩方的信拿出来看,早上刚想看魏玉贞就闯进来了,想起来她还在生气呢。以前虽说段浩方也有送信回来,可这不年不节的突然送信,应该是有事了。

她心里也有点不安,将人都赶出去后将信打开,匆匆一目十行的扫过后,先是松了口气,原来不是段浩方出了事,也不是生意出了事,而是遇上了以前大老爷在外头的私生儿子。然后又犯了难,就跟段浩方不知道怎么办一样,她也为难了。

大老爷已经瘫了,连话都不会说了,这个孩子,大太太和段浩守能认吗?

第 246 章

二姐拿定了主意,这个事绝不能由他们捅出来。

人现在被段浩方留下了,她也不用非要立刻想出个办法。想到这里二姐反倒不着急了,人既然在段浩方那里,自然就该他去着急。她一个妇道人家,端的是头发长见识短,没有好主意也应该呀。

另外她也想看一看段浩方的好戏,想必这个段浩乡一定让他很头痛,不然也不会写出这么一封向她求教的信来,十几年来这可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

一连几天她想起段浩方急得团团转就发笑,连张妈妈都说:奶奶这是有什么好事?

想起段浩方来信的事让魏玉贞看到了,二姐找了一天就拿着信去见了段老爷,毕竟人家儿子来信,她不好不瞒着爹娘不让知道。只是小心翼翼的避开了段章氏,她总是阴阳怪气的,二姐也不乐意见。

比起段浩平,段老爷跟段浩方倒是栓在一根绳子上的,再说自从她发觉段老爷对她确实不错之后,打心眼里就觉得跟段老爷亲近了起来。

她一进屋,段老爷一见她就露出满脸的笑,她见了这笑才想起来为什么之前他对她的维护她总是视而不见,因为他对她巴结的不像个长辈。都说无事献殷勤,非奸既盗。谁知道是因为吴老爷手里有他的把柄呢?

爹要是早告诉她,她也不用在段家担惊受怕那么久。

二姐心里甜滋滋的,还是爹好。

她先跟段老爷说,段浩方在外面一切都好,不久就要回来了。

她不知道段老爷对段浩方出去做生意的事知道多少,所以话就说得含糊不清。之前她觉得段浩方是瞒着段老爷的,可是之前段浩守天天抓着段浩方出门不回的事说,段老爷那太极打得好,一点都没让段浩守给绕进去,什么话柄也没留下。事后也没见段老爷来问她,可是想想看,段浩方这出门不是第一回,段老爷要是一点都不知道,他为什么不问?

信藏在袖子里,她就想先探探段老爷的口风。要是他问家信的事,她就拿出来给他,他要是不问,她也不会提。

段老爷听她说起段浩方在外头的事,只是一直的点头说‘好’,别的一个字都没问。

二姐道:“前日他还送了信来。”

段老爷不说要看信,道:“你告诉他,在外头一切小心。跟他说家里没事,我和你娘都挺好的,让他别担心。”

二姐笑着答是,等了会儿不见段老爷说什么就道:“那爹,没事我先回去了。”

段老爷立刻抬手说:“你忙,你忙。平常多歇着点,有什么事就吩咐丫头。昌圆也够大了,你也不用事事都自己来。钱够不够用?”

二姐连声说‘够用,够用’,站起来要走又坐回来。段老爷对她也挺好的,她一时良心上有些过不去。说到底都是一家骨肉,难不成他还会害段浩方?哪怕她是个外人,段浩方可是他的亲儿子。她觉得自己跟防贼一样防着段老爷有些不合适。有心想把信拿出来给段老爷看看,可是又担心坏了段浩方的事,为难半天还是站起来走了,像逃似的,扔下句:“那爹你歇着吧,晚上我让张妈送两个菜过来。”

既然良心上过不去,平时就对他们好点吧。段章氏只是捎带的。

晚上张妈妈果然送了两道菜过来,段章氏见了撇嘴道:“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她说归说,不耽误吃。段老爷吃得也挺高兴,闻言扔过去一句:“那你就别吃!”

吃完了睡觉躺在床上,段老爷想起二姐临走前那副似乎有话说的样子,就想:难不成她有什么为难的事?是浩方在外面出什么事了?

段浩方出去的事他没多问,因为那是老太爷发话让他去的。现在对着这个儿子,段老爷竟然有些不敢过问的意思。

段老爷想了半夜也没想明白二姐是有什么为难的事,他猜来猜去的,最后在心底叹道:现在他管不了儿子了,他就是真在外面做了什么,他也没法说。

二姐回了信,家里的事儿子的事扯了一堆,最后才说:三爷,这个事我听您的。您说怎么办就怎么办。

段浩方接了信就笑了,二姐又把这个事给推回来了。这些日子他也想过了,大老爷反正是好不了了,就是把段浩乡带回去,他也不会突然好起来认了他,而老太爷那一关也不好过。

他把信放在桌上,让人把段浩乡叫了来。

之前他跟他说过写信回去先跟家里人说一下,然后再说带他回去的事。段浩乡一来看到桌上的信就很激动,坐下时看着段浩方就盼着他张口。

段浩方拍着信叹了两声,一脸愁容。段浩乡看他这个样子就以为信上写的是不认他的事,又怕又不敢问,半天才说:“三哥,是不是家里不让你带我回去……”一句话没说完眼泪就掉下来了。他毕竟还是个小孩子,又让他娘养得从没出门见过人,其实心里一点主意都没有,娘在的时候听娘的,娘没了听婆子丫头的,现在见了段浩方,自然就听这个‘三哥’的。段浩方比他大十多岁,是他见的头一个亲人,要说他拿段浩方当个父辈看也差不多了。

段浩方见他掉泪赶紧说:“哭什么?有三哥在!快擦擦!”说着就给旁边的富贵使眼色,富贵本来就长得忠厚,人也实在,他过去用手在段浩乡脸上擦了两下,憨声道:“别哭,五爷,有三爷在呢!”在富贵的眼里,段浩方那就是无所不能的,有他这么一保证,段浩乡心就落了点。

段浩方又是一阵长吁短叹,说:“我本来想,找着你了也是件喜事,写信回去让大伯知道了也高兴高兴,说不定这一高兴啊,他的病就好了……”说着他就上手揉眼,不一会儿眼圈就红了。

段浩乡的脸刷的就吓白了,哆嗦着探身问:“我爹……病了……?什么病?”这下眼泪可像是不要钱的哗哗向下掉了。段浩方对他再好,他真正的靠山却是大老爷,大老爷要是不好了,谁还管他啊?

段浩方捂着脸低着头,哽咽着说:“……大伯,都病了快一年了。”他双肩耸动,一副悲不可抑的样子。旁边的富贵早就鼻涕眼泪糊了满脸了,一边哭一边用袖子在脸上胡乱擦。

段浩乡见这样知道是真的了,这下天都塌了。见他怔住了,段浩方就断断续续把大老爷病了的事给说了,什么病得都起不来啊,话也不会说了,人也不认识了。

段浩方‘哭诉’了半天,最后说:“大夫都说大伯好不了了,我却不信,我觉得大伯心里什么都清楚,他就是说不出来……”一边说一边接着低头拼命揉眼睛。可惜哭不出来。

幸好段浩乡早就哭得什么都看不清了,滑在地上嚎啕大哭着喊爹啊爹,儿子还没见着你呢。富贵是别人伤心,他也跟着伤心,一时屋里大放悲声,隔着门离得远都能听见。

等他哭得站都站不起来了,段浩方才过去扶他,把他按坐在那里,拍着他的肩道:“你放心,你是大伯的儿子,就是我的兄弟,认不认祖宗,我都认你!有我在,就不会亏待了你!”

段浩乡不住的点头,扯着段浩方的袖子哭得抬不起来头。段浩方拿了帕子给他擦泪,劝他不要太伤心。

“身体要紧,就是大伯在这里,也是想你好的。”

段浩乡哭得打嗝,抽噎着说想回去看看大老爷,哪怕不拜祖宗,也要在大老爷的床前磕个头。

段浩方迟疑了一下,这孩子就抓着他的袖子跪下来对他磕头,求个不停。他一咬牙,拉起他说:“应该的!包在我身上了!”

带段浩乡回去一次没什么,只要这傻孩子不非要认祖归宗,带他回去一百回,老太爷只怕都不会说一句。就当是个远道来的亲戚不就行了?

可是段浩乡现在说到底是个没根没梢的人,他娘已经死了,要想让他不回段家,只能想办法给他在这里安个家。

既然不能装不知道有这个人,那就看怎么把这个给瞒过去了。

段浩方就劝段浩乡在这里成亲。

“你成了亲回去,大伯看着知道你成亲了,心里才会高兴,不然你到现在,家不成业不就的,他看了不是更难过?大伯这些年对不起你,他就盼着你能好好的才能安心。我也是当爹的人啊。”

段浩乡稀里糊涂的,回去问跟他来的丫头婆子。段浩方早就跟那个婆子说过了,要是回段家,怕是不能带他们走,家里有人侍候啊。他们签的又是死契,只能把他们都卖了。

所以丫头婆子也害怕,可要是段浩乡在这里成了亲,至少新娘家是这里的人,那不就不用卖他们了?到时只要求一求段浩乡,算在新娘陪嫁的人里就行了。

所以他回来一问婆子,婆子就一个劲的说好,成亲是件好事啊,要不是太太死得早,她也是盼着你早日成家的。婆子一边说一边抹泪,把段浩乡也给惹哭了。

婆子道正好孝期过了,成了亲,欢欢喜喜的回去见老爷,他高兴,家里人也高兴,少爷,这样你回去了也不受气啊。

段浩乡结巴了,没敢跟婆子说大老爷病重,只怕回去也没法认。段浩方话里话外的意思就是大老爷好不了,怕是就认不成,毕竟他娘已经死了,除了大老爷,没人认识他啊。

段浩方把他和老太爷都给隐去了,而段浩乡当时是跟着他娘住在大老爷的屋里,老太爷不待见他们娘俩,根本没见过,段浩乡自己也不记得。段浩方见段浩乡当初没认出他来,现在当然也不会说。

他让段浩方哄得也是糊涂了,段浩方还吓唬他,说你那几个下人就是盼着跟你享福才会对你这么实诚的,你是个当主子的,不能什么事都跟他说。你爹病的事就家里人知道,不然怕生意不好做,你也别告诉别人。

喜事很快就办了,段浩方特地挑的一个极为严苛的人家,家中就一个女儿,愿意出房子,男方等于是什么都不用带就行了。虽然没明说,可是跟招赘也差不多。那家人说了愿意把家里的东西都留给小两口,段浩方做为男方家人去谈亲事,说孩子家里已经没人了,娘死了,他一个小孩子他们也不放心,盼着二老平日多照顾。

那家人一听高兴极了,说没什么,都是自己家的孩子,他们也就一个女儿,就盼着小两口好好过,又说他家女儿最是温顺,德言妇工都是上好的。既然那男孩没了爹娘,他们老两口只会把他当自己孩子疼,绝不会嫌弃他的。

等那家人见了段浩乡,一见人品样貌都是好的,再一说话就更喜欢了,看得出来这孩子不是个深沉人,姑娘嫁给他不会受委屈。

快手快脚办了喜事,段浩方又等了几个月,等那姑娘有喜了才松了一口气。段浩乡这时来问他什么时候带着新娘回去让大老爷看看,他心道别说是新娘,就是亲娘,大老爷现在也看不见。

段浩乡说是不是等生了孩子,抱着孩子回去最好。而段浩方却觉得要是真带着新娘和孩子回去,那这事只怕就要闹大了,就对新娘家人说家中老人病重,想见孩子最后一面,他这就要带着段浩乡回去。

那家人本不想让段浩乡走,段浩方就说孩子都有了,只是回去让老人看一眼,也让家里人知道这孩子成了亲。好说歹说,那家人干脆派了两个家中老仆人跟着段浩乡回去,怎么去的怎么回来,连根头发都不能少。

段浩方看到这个心中大定,这家人倒是不会计较段浩乡是不是认祖归宗,他们就想抓着个能养老的顶门户的男人。有他们在,段浩乡就不可能回段家了。

他带着段浩乡起程,走之前把他身旁那三个下人都给卖了。段浩乡不明白,他就跟他说那三个下人知道他的来历:“也不是什么光彩事,你现在成了亲,日后连孩子都有了,难不成还想让你的儿子也知道?卖了省心。”

段浩乡就不说话了,等人卖了他也确实松了口气,这下知道他是私生子的人都没了。他现在对回段家认亲这件事也不是特别热衷了,他现在住在媳妇家给他们买的房子里,吃喝穿用都由老丈人家给掏了,他过得挺好的。当初他想认回段家其实就是因为没人管他,现在既然有人管了,那认不认什么的也不重要了。

另外还有一件事,就是段浩方给他娶媳妇前跟他说了,让他别告诉岳家他是个私生子。不管认不认爹,他都是外面生的,娘还是那种地方出来的。他并不傻,知道这不是什么好事,要是让岳家知道了这门亲事说不定就说不成了。他成亲后过了这几个月,岳家和媳妇都不知道他是私生子,他也乐得把这个事给忘了,可要是回了段家,段家上下都知道他是怎么来的,他娘是哪里出来的人。

他现在觉得回段家已经不是什么好事了。

第 247 章

段浩方带着段浩乡回来,却没敢让他住在家里,而是在附近的旅店里租了个屋子。回来的一路上他也看明白了,那家人跟着回来的两个老仆根本不想让段浩乡回段家见大老爷,一直在不停的劝他回去。

出来不久,段浩乡这傻孩子就让那两个老仆给套出话来了。人家知道这不是去见什么没关系的亲戚老人,而是他的亲爹。虽然他还没说出自己是私生子的事,不过那两个老仆也都猜出来了。

一开始两人是吓了一跳,可是再一想,自己家的姑娘连孩子都怀上了,这个姑爷看着人也是好的,性子软和,相貌堂堂。再转念一想,只要他不认亲爹,那还不一颗心都放在姑娘身上?反正他也没别处可去了。

于是开始连轴转似的说服段浩乡不要再回去了,这时再见亲爹还有什么用呢?当年他能不认你,现在还会再认你吗?再说你娘都去世了。老爷和太太可是把你当亲儿子看的,你娶了姑娘,日后家里的东西都是留给你们小两口的。

段浩乡本来就没什么主心骨,渐渐的也让他们给说动了。可是他仍是坚持要见大老爷一面,给他磕个头,只当是全了他娘一辈子的心愿。

段浩方也知道这两人劝他的事,睁一眼闭一眼,乐见其成。等快要到家了,段浩乡也给说服了,他也算是松了一大口气。回来后安置好段浩乡就先去见了老太爷。

他算是把这个事处理得很好了。段浩乡已经成了亲,几乎就是入赘了,那家人世代都住在那里,绝对是故土难离。他们又只有一个女儿,狠不能死死抓住段浩乡好养老,是绝对不会放他回来的。

大老爷听到说居然隔了这么多年还能找回来,心里就不太舒服。虽然段浩方把这事给安排好了,他也觉得恶心。又听说人已经带回来了,想让他见一见大老爷,老太爷就骂道:“见?你大伯那个样,怎么见?别说那个野种,就是他亲儿子,他现在也认不出来!”骂完又骂段浩方,“你还把他带回来!”

当年老太爷能把那个穿金戴银的女人和一个小孩子扔下,就没盼着他们有什么好下场。能痛快点死了最好。所以他就觉得段浩方手段太轻,不够狠。

“还是年轻啊……”他说完,站起来蹒跚的回里屋去了,把段浩方一个人扔下。

虽然老太爷没再说什么,可是段浩方也明白他是答应让段浩乡见大老爷了,而且这个事他还会安排好。这可比他一个人费劲好多了。

这次算是他将了老太爷一下。他也知道老太爷最后那句话是什么意思,可是他自认做不了。

他回屋时二姐吓了一跳。

“怎么突然就回来了?事先也没送个信!”她迎上来说,打量了几眼,见他满面灰尘,衣裳鞋子都是脏的就知道这是一路赶回来的。

她赶紧小声问她:“那个事怎么样了?”他这么突然回来,难不成那个‘五弟’出事了?

他面带笑意的冷哼道:“那个事是什么事?”他信上是怎么说的,她原样又给他送回来,就这么让他一个人着急?

等换了衣裳洗漱过后,他也把段浩乡的事大概都告诉她了。

他躺在炕上打了个大哈欠说:“等过几日看怎么找机会让他进来见大伯一面,这个事就算完了。”

二姐看看天,抱着他换下的衣裳坐在他旁边说:“你一会儿还要不要出去?”

他嗯了声草草点了个头,往里一翻闭上眼睛睡了。

二姐轻手轻脚的出去,让张妈妈和红花都小点声。张妈妈问:“三爷怎么突然回来了?”

二姐也不知道怎么说,结巴了一下道:“前面我写信告诉他顾氏怀了孩子,不是听说快生了吗?他大概是为这个回来的吧。”

家里现在实在没什么事,人回来了,不止张妈问,外面的人也会问。这个理由虽然不算最好,也还过得去。

等到太阳快落了他就起来了,穿了衣裳就要出去。二姐跟上他道:“别在外头喝太多,安排好了就回来吧。”然后又小声告诉他,“最近大哥可是天天来找你,今天你回来,他必定还会再来。你别在外头太久。”

段浩方答应着出去了,直接去了段浩乡住的旅店,问一声住得怎么样,吃得如何,习惯不习惯,又叫了酒菜陪他吃了两口,然后就告辞回来了。段浩乡送他到门口,近乡情怯,他很想知道段家的人知道不知道他来,对他有没有什么说法?

段浩方糊弄过去,让他放心,他都安排好了,让他等着就是。

回来后就见段浩守果然在等着他,奇怪的是旁边还有段浩平,两人似乎还挺好的。段浩方笑着过去,道让大哥久等了,都是弟弟不好,先自罚三杯!

段浩守就问他这些日子去哪里了?旁边还有段浩平在帮腔,两人一搭一唱的。

“老三,你可不是头一回出去了吧?总是这么一出去就三五个月不回来的,要不是二弟说起,我都不知道!你有什么事瞒着你大哥我啊?”

段浩守一上来就直接问了,一点遮掩都没有。段浩平在旁边坐着笑,嘴里发苦。这话不是连他也得罪段浩方了?段浩守倒是能拍拍屁股走个干净,他可是还要靠段浩方吃饭的。

这人啊,真不是个东西!

段浩平心里骂段浩守嘴上没把门的,见段浩方看他,立刻敬过去一杯酒,然后就不管这两人说什么,打定主意先把自己灌翻,这样他们闹成什么样都跟他无关了。

段浩守是来兴师问罪的,他猜段浩方是干私活去了。大概是从大老爷不让他上铺子去,他就偷偷跑出去做生意了,以前这种事他也常干,不知道瞒着家里人赚了多少钱了!

哼!等我告诉爷爷,看你怎么办!

段浩守先是想当着全家人的面把段浩方这个短给揭出来,毕竟他这样做可是瞒着全家人的,这钱不能让他一个人私吞了,还要当着全家人的面罚他,这个风气不能涨。

然后他又一想,要是真当着全家人的面让段浩方把钱都交出来,那占了这个便宜的是现在管家又管铺子的二房,他们这个大房却没多少好处。

倒不如用这个事威胁段浩方,让他把好处给大房,他就替他在家里打掩护,还可以跟着掺一脚,只要有钱,铺子早晚他会从二房手里夺回来!这个家还是他们大房说了算!

段浩守打着这个主意,先是半真半假的责备段浩方太过分,瞒着全家人赚私钱,做出这种事简直就是不孝子孙!要是老太爷知道了,一定不会轻饶了他!

段浩方知道还有下文,果然喝到后半夜听他说其实我也知道,你是个有本事的。只是现在家里的事都让二伯霸着,要是我当家,你在我手下,我必定会让你一展所长!

段浩方赶紧说谢谢大哥,还是大哥了解我,一脸得遇知音的感动样子。

段浩守就说这个事有我替你兜着,就先饶了你这一回,你放心,这个事除了我,家里再也不会有第二个人知道!

说到这里,段浩方要是识趣,就该主动交出他赚的私钱让他这个大哥处置,以示他的悔改和投靠他的决心。

可是他等着等着,段浩方除了抓着他的手说大哥大哥你真好以外,一句都没提钱的事。

段浩守急了,生气了,沉下脸道:“老三!我看你是没有悔意!是死性不改!”

段浩方连忙说大哥怎么这么说呢?弟弟真是后悔了,真的后悔了!以后弟弟再也不敢了!明天就把钱交给爷爷!

你!你这个……!

段浩守气得直哆嗦,指着段浩方说不出话来,最后怒冲冲站起来,一甩袖子走了。

段浩平早就装醉,枕着手臂趴在桌上,戏看到这里,憋着一肚子笑却不敢动。

段浩方慢吞吞追着段浩守出去,到底也没追上,等他回来,段浩平也早溜回屋了。他一个人坐在桌前,倒了一杯酒抿了一口,啧道:“兑水了,呸!”

第 248 章

在这天,老太爷突然对老太太说:这么多年你辛苦了,为了慰劳你,下个月十五,我请你去看戏,全家都去。

老太太感动的稀里哗啦的,要做新衣裳,要打新首饰,还让大太太、二太太、段章氏,以及各房小辈在那一天都要穿得漂漂亮亮的。

老太爷大手笔的包下了戏园子一天,不但让老太太带着全家去,还请了一些朋友,分内外两场,女眷们在内院听戏,男人们在外院听戏。

二姐知道这是段浩方玩的把戏,这钱还是他掏的呢。老太爷也不知道为什么,大概是对他把段浩乡带回来不满,故意罚他掏钱。

全家大小,连昌伟这些孩子都去了。一大早,租了外面的轿子和车,浩浩荡荡的往戏园子去,中午饭就在酒楼里吃,吃完接着听戏。

段浩方是吃完午饭才偷溜出来的,早上他根本走不开,因为是他掏钱,安排午饭接待客人什么的都成了他的事。

他先去旅店把段浩乡接出来,那家的两个老仆还想跟着去,他当然不肯。怎么能让这些人知道段家住在哪里呢?说了半天,几乎要吵起来才把段浩乡带出来,坐上车到了段家。从后角门进去,因为全家的老爷太太都去了,下人们也只是留了几个在前面看门,后面的人他让二姐调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