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寒石迟疑了一下,面露为难之色,问:“难道你想找二爷帮忙?”

二爷公务繁忙,为彻查山东盐运的事不眠不休。有了证据,御史、给事中准备联名上疏弹劾文渊阁大学士、内阁大臣陈阳,他正是首辅沈介溪的学生。此次山东盐运之事就犹如滚雪球一般越滚越大,北镇抚司顺藤摸瓜一路抓了七八十人,连山东那边的藩王都不得不大义灭亲交出鱼肉乡里的族亲,最后沈党一派看实在顶不住了,只能由陈阳出来顶缸。也是陈阳倒霉,他的妻舅、族人们和宗室王公联手倒卖盐引,压榨盐商,证据确凿,就算御史不弹劾他,他也得主动辞官。

这种紧要关头,二爷哪有闲情管秀女入宫这种小事?

“事关家姐安危,晚辈只能试一试。”傅云英道。

李寒石觉得傅云完全是白费力气,不想答应,不过二爷交代过不管这小子提出什么要求他都得应承下来他犹豫了一会儿,只得应下,“你写一封信,我可以代你转交给二爷。”

傅云英谢过他,铺纸磨墨,写好信,交给他,“有劳大人。”

李寒石一笑,把信塞进袖子里,提醒她道:“傅云,你可想好了,二爷很可能不想插手这事,你这封信送出去,就不怕惹恼二爷?”

她拱手道:“晚辈明白。”

霍明锦赏识她,不代表她就可以仗着他的欣赏随便提要求,她求他出手,有得寸进尺之嫌。

但是现在也只能仗着他之前的优待任性一次。

李寒石带着信走了。

傅云英告诉傅四老爷,“李大人是来恭喜您的,他只是一个同知,帮不上什么忙。”

傅四老爷叹口气,道:“你也别着急上火,人各有命。”

“二哥呢?”傅云英出了正堂,没看见傅云章,眉头蹙起,“他是不是去驿站了?”

“云章没出门他回房去给姚大人写信,看看姚大人他们能不能想想办法。”傅四老爷回答说。

傅云英安慰傅四老爷几句,拐过长廊,走到傅云章的书房门前,轻叩房门。

里头响起傅云章的声音,“进来。”

她推门走进去。

傅云章伏案写信,可能因为信的内容严肃,他姿势紧绷,不像平时在书房时那样懒散。

傅云英筛了杯茶送到他手边,“二哥,我想求霍大人帮忙。”

傅云章写字的动作一顿,纸上落下一大团墨水。

他没喝茶,脸上的表情慢慢冷了下来。

傅云英掰开他紧握兼毫笔的手指,抽走笔和信纸,扯扯他的衣袖,“二哥,我也不知道霍大人肯不肯答应,他不是坏人如果他有任何不合理的要求,我一定会告诉你的。你放心,我想救月姐,可如果实在救不了,那也是没办法的事。”

傅云章的脸色慢慢缓和下来,眉头仍然皱着,转头看漏窗外横斜的海棠花枝,慢慢道,“我不是为你找霍明锦求助生气”

“我知道,你是担心我。”傅云英把茶杯往他手边推近了一点,笑着说,“不过你要是瞒着我去找崔大人,我真的会生气。我不像二哥你这么善解人意。”

他和傅月都是她的亲人,她不想看到他们中的任何一个受制于人。

傅云章拿她没办法,端起茶杯喝口茶。他有很多办法引导其他人不知不觉做出让步,可到她面前,那些委婉心机完全没有用武之地。

这时,回廊里响起一阵脚步声,莲壳走进书房,道:“爷,黄州县那边来人了。”

傅云章神色微冷。

看莲壳神色不对,傅云英给傅云章添了杯茶,出去了。

傅云章目送她出去,“出了什么事?”

莲壳低着头答:“太太支取了三千两银子账房怎么拦都拦不住。账房派了他的小儿子过来,人就在外边等着。”

三千两银子不是小数目,一个知县一个月的俸禄也才十几两。

傅云章揉了揉眉心,往后仰靠在椅背上,“把人带进来。”

大雨滂沱,庄严肃穆的紫禁城矗立在万丈雨帘之下,洗去金碧辉煌和恢弘气势,比平时多了几分柔和静谧。

北镇抚司,审案室。

斑驳的泥土墙上挂满五花八门的刑具,雨水顺着屋瓦缝隙流进室内,墙上漫下一股股黑黄色浊流,潮湿阴冷。

被五花大绑在刑架上的男人低垂着头,发出微弱的呻、吟声,他身上只穿了一件中单,伤痕累累,胸前几道横贯的刀伤,深可见骨。

执鞭的力士抬起手,一鞭接一鞭抽向男人,男人疼得发抖,扯动手脚镣铐哐哐响,呼痛声却喊不出来,只能从喉咙里发出嗬嗬响。

他的舌头被割去了。

审案室外,被人摁在窗前目睹完整场刑罚的户部使脸色惨白,毛骨悚然。

廊下摆了一张大圈椅,指挥使霍明锦大马金刀地坐在圈椅上,凝望雨幕中的山石,锦衣卫环伺左右,屏气凝神,大气不敢出一声。

审案室里的男人被活活打死了,刑罚结束。

力士松开手,砰的一声,户部使瘫软在地。

霍明锦望着廊前垂挂的雨帘,淡然道:“锦衣卫查案,缉捕、刑讯、问罪,无须经过刑部和大理寺,招还是不招,你自己定夺。”

户部使回想方才那男人的惨状,抖如筛糠,泣道:“霍大人,既然纸包不住火了,我也没什么可隐瞒的,说了是死,不说还是死,我愿意指认陈阁老,不过你得答应我一个条件!”

霍明锦没看他,道:“你的家人已经送去安全的地方。”

想及往日的风光和如今的落魄,户部使泪如雨下,但事到临头懊悔也无用,他确实利欲熏心,帮着宗室压榨盐商,逼死数条人命,如今报应来了,只要能保住家人,他死而无憾。

他手脚并用,爬到霍明锦脚边,给他磕头,“先谢过大人了。”

霍明锦收回凝望雨幕的视线,对旁边的缇骑道:“带他去写供词。”

缇骑应喏,拉起户部使离开。

幕僚乔恒山冒雨穿过庭院,走到廊前,拱手道:“二爷,武昌府那边来信。”

乔恒山本是武昌府王府的小吏,曾帮助霍明锦抓捕定国公余孽,后来回京做了霍明锦的幕僚,武昌府那边的事一直是他盯着。

他取出一张卷起来的纸条。

霍明锦站起身,接过纸条,展开看一眼,表情有刹那的凝滞,挥挥手。

周围缇骑会意,躬身退开。

只有赵弼留了下来,他今天过来等户部使的供词,好回去和御史们通气,让御史们赶紧上疏弹劾陈阳。

纸条上的字不是李寒石写的,乔恒山认得李寒石的笔迹,见霍明锦望着纸条,先是怔了怔,然后忽然笑了一下,不由一头雾水。

二爷从来不笑。

不知道这信是谁写的,竟然能引二爷发笑。

霍明锦收好纸条,问赵弼:“选婚太监什么时候回京城?”

赵弼愣了一下,答说:“差不多一个月后,沈家女已经确定入选,听说宫里连宫室都打扫好了。”

霍明锦吩咐道:“等选婚太监回来,派人告诉孙贵妃,秀女中有一个叫傅月的,籍贯是湖广黄州县,和她年轻时有七八分相似,人是郑丙亲自挑中的。”

乔恒山和赵弼对望一眼,彼此都从对方眼中看到茫然和不解。

二爷怎么忽然关心起选秀的事?

乔恒山心思飞转,试探着问:“二爷,这个叫傅月的,也是黄州县人莫非是傅云的姐妹?”

他负责整理武昌府那边传过来的情报,知道二爷命李寒石全力照拂一个叫傅云的少年。那少年天资聪颖,已经考中秀才,还将参加乡试。虽说比不得薛阁老当年十二岁就考中举人的惊世之举,但以他的年纪,也算是很不简单了。

霍明锦唔了一声。

乔恒山更纳闷了,“二爷,郑丙被沈介溪收买,这次选秀挑中都是沈家相中的人家,傅月误打误撞中选,正好为我们所用,为何要将此事透露给孙贵妃?”

皇上绝不会宠爱沈家女,郑丙特意挑一个孙贵妃相貌相似的秀女,必定是想将她送到沈家女身边,为沈家女邀宠。而孙贵妃在宫中得意了这么多年,肯定不想看到一个和她年轻时相像的秀女进宫夺走她的宠爱。

总而言之,傅月是一枚好棋子。而且这枚棋子还是沈介溪自己的人选中送进宫的。

天赐良机,为什么二爷不加以利用呢?

乔恒山越想越觉得不对劲。

在官场上,二爷是个初出茅庐的新手,虽然他手段悍戾凶残,失了谦和之道,但很难得的是从不狂妄自大,很愿意听从幕僚们的意见,但是只要和武昌府那个叫傅云的扯上关系,二爷便一意孤行,听不进其他人的谏言不,不是听不进,而是根本不听。

霍明锦嘴角一扯,负手而立,面对着飘进长廊淅淅沥沥的雨丝,淡淡道:“这是我的私事。”

语气平淡,却似有万钧之重。

二爷的私事?

乔恒山张大嘴巴,登时吓出一身冷汗,忙拱手道:“属下失言。”

“无妨,这事就交给你去办,不管用什么办法,务必把傅月的名字从名单上划去。”

霍明锦并未动怒,吩咐了一句。

乔恒山应喏。

选婚太监最后一共从湖广挑走五十名秀女。

官船离开武昌府的那一天,有的秀女家人望着大船驶向天际,抱头痛哭,更多的人擦干不舍的眼泪,四处求神拜佛,祈求自家闺女能被选上。

因秀女还需要经过几道筛选,县里人不知道傅月到底算不算选中了,没有上门恭贺,不过街坊邻居都开始有意无意讨好大吴氏和卢氏,夸傅家的女孩样貌好,品性好,样样出挑。

不管最后有没有入宫,能被选婚太监选上,那说明傅月姿容品格必定不错,皇家相中的媳妇,能不好吗?

于是开始有人试探着打听傅桂和五姐的亲事,五姐是傻子也不要紧,他们不计较!

傅四老爷烦不胜烦,又不能当着外人的面露出忧愁之态,以免被人告发一个大不敬之罪,一家人强颜欢笑,连年都没好生过,只盼着傅月能赶紧落选。

就在一家人七上八下不知该如何是好时,傅云英收到霍明锦的回信。

信是一个从未见过的人送到府上的。

这天傅云英刚从外面回来,踏上石阶的时候,那人拦住她,道:“公子,二爷说了,等官船回京师,傅月绝对是头一批筛选下来的,到时候官府会派人送她返乡。公子要是不放心,也可以安排家人去京师接傅月。”

傅云英松了口气,没来得及道谢,那人已经转身混进人群中,找不到身影了。

来无影,去无踪。

傅云英回房拆开信看,发现竟然是霍明锦的亲笔信,他是武官,一笔字却写得偏挺秀清隽,典雅含蓄。毕竟是侯府嫡出的公子,少时是跟着名儒启蒙的。

信上并没有提及傅月一句,只叮嘱她安心准备乡试,其他的事无需操心。

合上信,傅云英沉吟许久。

她让王大郎去间壁告诉傅四老爷这个消息。

傅四老爷喜极而泣,大吴氏和卢氏高兴得直念佛,傅桂更是当场大哭起来。

如果不是她贪玩,傅月就不会出去找她,不出门,就不会碰到选婚太监,傅桂这些天自责不已,瘦得下巴都尖了。

夜里傅云章回来,傅云英和他说了霍明锦答应帮忙的事,“他没有要求我做什么,只是很关心我的考试结果。”

傅云章笑了笑,道:“或许是我多心了。”

心里却觉得有些不安。

姚文达写信告诉他,朝中又出了变故,这一次山东盐运牵连出不少朝廷大员,大学士陈阳肯定是保不住官位了,就看皇上会不会看在他劳苦功高的情面上给他留一个体面。沈介溪勃然大怒,可锦衣卫越过三司法抓人,他亦无可奈何,而且沈党内部明显出了内应,不然霍明锦不可能找到确凿证据。

霍明锦要么不出手,一出手,就一定要搅一个天翻地覆。

这样的人,怎么可能平白无故帮傅云英呢?哪怕是因为欣赏,也不该一而再再而三施以援手还不提任何要求。

除非,他这是放长线钓大鱼。

云英这个人,吃软不吃硬。对她好,她都会记得。

这一点傅云章深有体会。

他抬头望一眼院墙上方瓦蓝的天空,想起参加保和殿复试时看到的巍峨高大的宫墙,台阶高耸入云,雕栏玉砌,富丽堂皇,人站在其中,渺小似尘埃。

唯有踏足紫禁城,才能问鼎权力巅峰。

一眨眼快三年了。

这一次殿试,他必须全力以赴。

袁三赶在乡试前回到武昌府。

这时候傅四老爷已经带着人往京师去了。他放心不下傅月,想亲自去接女儿。刚好赵师爷也要去京师,赵叔琬并未入选秀女,赵老爷和赵太太准备送她去京师投奔赵善姐,等来年会试,正好榜下捉婿。

既然同路,几家商量过后,干脆一起动身,路上好有个照应。

傅云启和傅云泰陪傅四老爷一起去顺天府。

傅四老爷原先不肯带傅云启去,因为这样他就错过乡试了。

傅云启道:“四叔,我的学问比不得英姐,要不是她每天督促我读书,我未必能考上秀才,我知道自己的斤两,这一次乡试我多半考不中。不如跟着您出去见见世面,游历一番,增长见闻,以后写文章下笔才有可说的东西。”

傅四老爷犹豫不决,问傅云英该怎么办。

她想了想,道:“既然启哥想出去闯一闯,那肯定是拦不住的,就让他和四叔一道去罢,有您看着,家里人也好安心。”

自从上次出了宗族欺压的事,傅云启陡然间长大了不少。这两年他专心准备县试、府试、院试,不必傅云英监督,每天自己早早爬起床读书,除了吃饭睡觉,其他的时间手不释卷,连门也不怎么出。

泰哥也变了很多,从前娇气任性的小少爷,现在知道每天出门前先去长辈面前说几句话,懂得傅四老爷和卢氏操持家业的艰辛,也知道心疼傅月和傅桂了。

他们都长大了。

傅四老爷一边觉得欣慰,一边又觉得惆怅。以前英姐懂事得早他就感慨了很久,现在孩子们一个接一个长大成人,慢慢个头要超过他了,他还总忍不住把他们当成小孩子看待。

送走傅四老爷后,傅云章和傅云英闭门读书,专心预备乡试。

兄妹二人作伴苦读,丝毫不觉外面光阴流逝。

袁三回来那天,傅云英没去码头接人,只打发王大郎过去。

午后,她歪坐在抱厦里的凉榻上读书,听得乒乒乓乓一阵响动,一个蓬头垢面的高个子青年冲进庭院,看到抱厦小几上摆的瓜果糕点,两眼放光,扑进抱厦,抓起一把桂花云片糕就往嘴里塞。

等他狼吞虎咽吃完一整盘点心,王大郎和其他下人才追进来,上气不接下气,拍着胸脯道:“少、少爷,袁少爷回来了!”

傅云英放下书,下地,倒了杯温茶递给胡吃海塞的袁三,“你这是饿了多久?”

袁三嘿嘿一笑,拨开脸前的乱发,道:“我上了船之后就没吃东西,钱花完啦!”

傅云英眼神示意下人们出去,把凉榻边上的攒盒揭开来,里头琳琅满目,盛满各色果子和小食,连胭脂脆皮鸭都有。

她读书的时候时常废寝忘食,傅云章也是这样,后来还是乔嘉看不下去了,提醒了几次。她便吩咐灶房的婆子每天一早就准备好一天可以吃的咸甜冷菜放在攒盒里,饿的时候吃一点,正好到夏天了,其他热的菜饭吃不下。

她挑了一碗浇桂花蜜的杏仁豆腐放在袁三面前,“慢点吃,都是你的。”

袁三咧嘴大笑,“还是老大对我好!”

他抓起瓢羹舀杏仁豆腐吃,吃着吃着,动作慢下来,突然潸然泪下。

傅云英从未看他哭过,那次在渡口拦下他,他也只是红了眼眶。

袁三低头继续吃,眼泪一颗一颗砸进碗里。

傅云英没说话。

片刻后,袁三吃完一大碗杏仁豆腐,连碗底也刮得干干净净,用袖子抹去眼泪,轻声说:“在长沙府,我永远是强盗。太太宁愿把小姐嫁给一个吃喝嫖赌的破落户,也看不上我。”

傅云英给他添了杯茶。

袁三没喝茶,一把拉住她执壶的手,望着她道:“老大,你对我真好。”

哪怕他考中秀才有功名在身了,瞧不起他的人还是瞧不起他。而他一无所成的时候,老大就愿意照拂他,虽然是他自己厚着脸皮缠着老大不放的,但如果不是老大先送了那一套文具,他其实也不好意思赖着老大。

那时候他举目无亲,鼓起勇气强行认下老大,然后天天蹭饭吃,老大没有嫌弃过他。

知道他的过去,而且被那帮强盗抓住困了一夜,老大依旧对他如初。

袁三吸吸鼻子,“老大,袁家的恩情我报完了,以后你让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

傅云英笑了笑,收回手,拿起一边的书敲敲他的脑袋,“书本上的东西你还记得多少?就要考乡试了,赶紧收心准备起来。”

袁三立刻忘了长沙府的那些伤心事,搓搓手道,“遵命!”

然而第二天袁三就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傅云英准备抽背他四书中的内容,左找右找找不到人。

一直到吃午饭的时候,袁三才回来,两手握拳,手指捏得咯咯响。

“我把钟天禄给揍了一顿,忘恩负义的东西!就是老大你家的小姐看不上他,他也不该娶范家的姑娘!”他冷哼着道,“我把他揍得哭爹喊娘的,范家小姐倒是自知理亏,没敢拦着我。”

傅云英嘴角一翘,范氏哪里是不敢拦,肯定是被他吓住了,他瞧着清瘦,不仔细看文质彬彬的,揍人的时候却心黑手毒,尽下狠手。

离考试越近,贡院街的气氛越紧张。这条街和贡院离得近,住户大多是租住本地人的宅子预备乡试,十家有九家住着秀才。不管白天还是夜里,里巷静悄悄的,有些人家把自家养的狗和鸡鸭都送走了,怕打扰家中秀才备考。

因为傅月的事楚王府没帮上忙,朱和昶羞愧万分,想派人到傅家照顾傅云英,又怕打扰他,只能时不时找乔嘉打听傅云英每天的饮食起居,问她还缺什么,他马上吩咐随从去置办。

临考前一天,傅云英住进楚王府,这样楚王才好提前派人帮她掩饰身份。

第二天她去贡院街考试,傅云章在街前等她,嘱咐她许多事,一遍又一遍不厌其烦教她答题的技巧,最后却揉揉她的头发,道:“别给自己压力,答完就出来。”

上次三天是分开考的,她就晕了过去,这一次连考三天,也不知她的身体能不能承受得住。

傅云英打开考篮给他看,“二哥,没事,这一次什么都带上了,我听你的,考完就出来。”

她已经开始发育了,以后越来越不好隐瞒,殿试在京师,楚王插不进手,她只准备考到乡试,成了举人,她就有做官的资格。

傅云章还要补考殿试,而她去京师,是直接奔着选官去的。

钱,她有,功名,她也有,名声,她从九岁起就名扬湖广,现在启蒙的文童人人案头一套《制艺手册》,丹映公子之名,谁人不知?人脉,她亦不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