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员们灰心丧气,觉得新君即位,恐怕还有不少波折。

没想到这天下午,斯斯文文的傅大人竟然一怒之下,直接把小太监们给绑了!

不仅绑了小太监,还闯进小爷的屋子!

简直是胆大包天啊!

果然年轻气盛,初生牛犊不怕虎。

众人胆战心惊,全都躲在一边张望,有的完全是看热闹,大多数人还想着若是小爷暴怒要砍傅大人的脑袋,他们或许可以帮着说点好话求求情。

傅大人生得好看,又年轻有为,而且在民间名声远播,很得民心,就这么砍了,多可惜!

等了半天,一个个等得心头烦躁,屋里终于传出一点响动。

小太监被叫进去,不一会儿又出来了。

众人迎上前,抓着吉祥问,“小爷怎么说?”

“傅大人没事吧?”

“要罢傅大人的官吗?”

吉祥欣喜若狂,结巴起来:“杀”

众人齿寒心惊,小爷要杀了傅大人?

不行啊!杀了傅大人,京城一定会大乱的!

就在众人急得直跺脚的时候,吉祥终于把话说完了:“杀杀鸡给给小爷熬汤!”

众人:

好想揍这个小太监一顿。

大家虚惊一场,这才反应过来,一拍大腿,笑着道:“小爷想进食,这是好事啊!”

吉祥推开挡在身前的官员们,“起开起开,我得去灶间看着火候。”

小爷喜欢吃什么,喜欢吃熬得多烂的羹汤,他了如指掌,这活计非得由他盯着不可!

众人忙让开一条路,看着他领着另外几个小太监一溜烟往灶房跑去。

被傅云英绑起来的太监骂骂咧咧,阴恻恻威胁看守他们的袁三,看到此番情景,对望一眼,偃旗息鼓不骂了。

众人议论纷纷。

“还是傅大人有办法。”

礼部侍郎叹息一声,道。

他奉命迎新君入京,新君脾性柔和,倒不难相处,可毕竟是皇帝,稍微有个风吹草动,他们这些做臣子的就得头疼。

大家有些纳闷,傅云原先是前太子的属官,在东宫伺候过,怎么新君也如此信赖他?

一人嗤笑一声,道:“你们不知道?傅云当年和小爷同窗读书,一张桌子吃饭,一个院子住着,据说傅云还救过小爷,感情能不好吗?”

看一眼不远处一脸凶神恶煞的袁三,压低声音,说了江城书院的事。

原来小爷曾经在江城书院求学,众人恍然大悟。

傅云是江城书院的学生,后来兼任助教,这些年他出版了不少书,每一本上面都会写明是和江城书院哪些教授、学生共同撰写,他不仅自己出书,还无偿帮别人出版,现在江城书院俨然成为湖广刊印图书的中心。

湖广的读书人,都以自己的文章能够被江城书院选中出版为傲。

谁的文章被挑中了,马上就能扬名,身价倍涨。

那没有文章被挑中的,即使考上举人,也终究还是缺了点什么。

江城书院和傅云关系密切,书院的学生以后自然而然都是他的追随者,这一点毋庸置疑。

小爷曾经在江城书院待过,那么肯定也做过傅云的学生。

难怪他们带着遗诏抵达武昌府的那天,小爷第一句不是问登基的事,而是问他们认不认识傅云,他在京城过得好不好。

众人心中各有思量。

屋里,朱和昶擦干眼泪,心情一好,开始关心傅云英,一边抓起攒盒里盛的一把桂花云片糕吃,一边问:“云哥,你什么时候来的?”

傅云英道:“我昨天就到了。”

朱和昶面露诧异之色,咽下食物,问:“那你怎么不来见我?你不想我吗?”

他问得很自然,觉得云哥肯定也像自己思念他一样思念自己。

老爹和他说了,云哥为了他担了不少风险,在京师为他奔走,帮他说动王阁老、姚文达那些人,还帮他牵制住霍明锦!

那可是个难对付的人,杀人不眨眼,真是可怜云哥了!

他做的每一件事都很危险,一不小心就可能没命的。

云哥对自己真好。

“我几次求见你,都被人拦下了。”

傅云英道,轻描淡写说了小太监阻拦他的事。

朱和昶呆了一呆,拉起傅云英的手,道:“你别生我的气,我看到那封信后,不想见人。他们不晓得你的身份,才会拦着你。我不晓得你在外面,如果我晓得,早就出去找你了!”

怕傅云英不相信,他赌咒发誓,“我真的不晓得!你别生气。”

傅云英收回手,“我明白,是他们自作主张,我没生气。”

朱和昶盯着她看了好半晌,确定她真没生气,道:“他们欺负你,我马上就把他们调到其他地方当差去!”

说着他叹口气,“这些天我实在伤心,我活了这么大,想要什么有什么,过得很满足。如果这个皇位要拿老爹的命来换,有什么意思?我差点就想打道回府了。”

傅云英抬起眼帘。

朱和昶对着她一笑,“你别骂我我只是想想而已,我要是走了,你们怎么办?”

当皇帝可不是玩笑,他虽然不爱操心,也明白皇帝一个人身系整个天下,一举一动都得小心翼翼。云哥他们都是要辅佐他的人,如果他撂下担子跑了,云哥岂不是要遭殃?

还有王府一大堆人,都得因为他的任性受苦。

而且如果老爹真的用自己的性命换帝位那他就更不能跑了,为了老爹,他也得咬牙撑下去。

傅云英没说话,楚王要是知道朱和昶想得这么明白,说不定就不会躲起来不见他。

不一会儿,吉祥把饭菜送了进来,送的是粥、面和几样小菜,他几天没正经吃饭,得先吃清淡的东西,鸡汤太油腻,是预备晚上给他消夜的。

朱和昶挪到隔间,要傅云英陪他一起吃饭,拍拍自己身边,“坐这儿,咱们好久没见了。”

他觉得云哥长高了,比以前还好看,眉眼精致,乍一看比王府那些美姬还要美不过这话不能说出口,不然他要生气的。穿一身宽袍官服,官服有点大,衬得人愈加清瘦,不过气色很好,眼睛还是那么清亮有神。

听说京里好多做官的写诗夸他人物风流,当官的时兴攀比风度相貌,也有好多人给她哥哥写诗。

傅云英推辞不坐,让吉祥给她搬张杌子过来。

朱和昶叹口气,苦恼道:“我不爱你和我讲规矩。”

他们可是同生共死的兄弟啊!一旦开始讲究君臣有别,以后肯定会慢慢生分疏远,直到有一天,他也和戏文里的皇帝一样,成为孤家寡人。

傅云英不语,等奉菜的小太监退出去,才缓缓道:“我若带头不遵规矩,其他人也会开始怠慢小爷。”

朱和昶撇撇嘴巴,“这个你放心,我只是不爱管事而已,真敢怠慢我,我也不会轻饶。”

这句话不是他夸口,他毕竟是养尊处优惯了的,从不会说话起就懂得支使身边的下人,那种上位者的颐指气使是刻在骨子里的,不会轻易被其他人辖制住,毕竟是皇家血脉。他想对谁好,就对谁好,容不得其他人插嘴。

傅云英只得换一个理由说服他,“小爷待我太特别,其他人会嫉妒,然后不停向小爷进谗言,离间你我,或者不断找我的错处,群起而攻之,直到把我赶走为止。”

听了这话,朱和昶皱眉,放下筷子想了想,点点头,“对,今时不同往日,不得不防。”

他还没站稳脚跟,没法护住云哥,万一那些人因为嫉妒偷偷把云哥害了,他上哪儿再找一个云哥?

朱和昶轻易被说服了,傅云英有点意外,她只是起了个话头,之后还有其他理由,层层递进,一定能说动他。

结果刚开了个头对方就乖乖应了。

吃完饭,吉祥进来通报,方长史来了。

傅云英抬起头,吃茶的动作一顿。

朱和昶现在只想和傅云英说话,问她这些年分别后的事情,至于老爹,等见了面再找他算账!

他挥挥手,问吉祥:“长史有什么事禀报?”

吉祥拱手道:“奴不知。”

朱和昶道:“要是事情不重要,明天再来罢。”

吉祥应喏,出去吩咐。

“等等。”

傅云英叫住吉祥。

吉祥停了下来。

傅云英望着朱和昶,问:“小爷预备如何处置那几个小太监?”

朱和昶道:“他们犯了错,便按着规矩打发他们去做苦差事罢。”

傅云英站起身,道:“规矩如此,可他们口服,心里未必肯服气,该叫他们知道自己犯了什么错。”

朱和昶忙道:“都听你的。”

袁三和侍卫们将五花大绑的小太监送进堂屋。

小太监们看到坐在榻上吃茶的朱和昶,痛哭流涕,不住求饶。

朱和昶面色平静,正襟危坐,一言不发。

他不是懵懂不知事的小孩子,高兴的时候愿意和身边的小太监开开玩笑,但是小太监们真的触怒他,他也不会心软。

小太监们见求饶没用,眼珠一转,转而朝傅云英磕头,求她大人不记小人过,饶了他们这一回。

言语间把所有的太监都带上了,逼傅云英表态。

她如果不宽容,那就等于得罪所有太监。

朝臣们知道,太监不好惹,他们心眼比针尖还小,一旦得势,比恶鬼还难缠。

傅云英嘴角微翘。

东厂名存实亡,太监想借着新君即位的机会重现以往辉煌,只怕是白日做梦。

她慢慢道:“小爷,今天这些小太监拦着我,不过是因为我没有奉承讨好他们,没有听懂他们的暗示,给他们好处。”

朱和昶皱眉,怒道:“勒索贿赂,不能轻饶!”

小太监们脸色发白。

傅云英接着说,“小爷,不止于此。今天他们敢拦着我,日后就敢拦着朝中大臣、内阁阁老,小爷处于深宫之中,身边都是这些人伺候服侍,若他们联合起来,堵塞言路,那朝臣们的谏言送不小爷跟前,小爷见不着外面的大臣,凡事只能由这些小太监转达”

说到这里,她顿住不往下说了。

小太监们满脸惊惧,不可置信地看着她。

血口喷人!

他们只是给这位不识时务的傅大人一点教训而已,傅大人竟然编排出这些话来,暗示他们阻隔圣听,架空皇上,甚而阴谋篡位,他们怎么可能做出那样大逆不道的事!

朱和昶听得懂傅云英的暗示,脸色沉了下来。

从内阁、六部到地方,职权清晰,层次分明,内阁大臣有批驳圣旨的权力,皇权受到掣肘。离了皇帝,大臣们也能处理好朝政,这导致君权旁落。

皇帝还是皇帝,可大臣们不听话,皇帝也没办法。不仅没办法,还可能被大臣们骂得狗血喷头。

不怕死的大臣前仆后继。

于是皇帝转而信任太监,把太监推出去和群臣狗咬狗,同时派锦衣卫监视群臣,平衡朝堂。

结果导致阉党坐大,甚至阉人一度能左右君王废立,还出过九千岁那样的人物,堂堂内阁首辅,也得想方设法巴结太监。

后来阉党被诛灭,朝堂仍然不太平。

就像一张桌子,陡然间被砍断一根支柱,还怎么站得稳?

阉党可恨,但是他们是君王用来牵制群臣的手段,平衡被打乱,还是会生乱子。

权力重回内阁手中。

有的皇帝心胸宽广,只要内阁大臣肯办实事,乐意放权。

有的皇帝无所事事,整天沉醉温柔乡,不理朝政。

有的皇帝很有抱负,和大臣们斗智斗勇,今天扶持这个,明天打压那个,把朝堂搅得天翻地覆,自己渔翁得利。

有的皇帝既不满于自己被架空的现实,又没什么本事,和大臣离心,每天琢磨着怎么砍大臣的脑袋,大臣们敢怒不敢言,愈加不认同君王,想方设法继续架空君王,君臣关系越来越紧张先帝就是如此,和群臣离心,他在位的时候,从来没有和大臣们达成一致。

朱和昶认真考虑过自己的未来,他还年轻,就算一时之间被朝臣们架空,总还有慢慢收揽权力的机会,毕竟他是九五之尊。

而且他有自己的帮手,云哥一定会辅佐他的。

但是他现在还没有掌握实权,身边的小太监就坐不住了,就像云哥说的,今天他们仗着是他近身侍从勒索官员,以后野心越来越大,会不会像那位九千岁一样,公然残害皇子,把持朝政?

朱和昶越想越觉得后怕。

如果云哥没来,他还没进京,就落一个偏听偏信,要扶持阉党的名声,朝中大臣会怎么看他?

他冷静下来,命左右侍卫将太监们拖出去杖打二十棍。

小太监们这会儿吓得毛骨悚然,不敢求饶,听见只是打二十棍,悄悄松口气。

还以为小爷要砍他们的脑袋!

侍卫立刻把太监们拖到外边空着的场院里,剥了裤子开打。

傅云英站在一边监督。

官员们全都围在一边看热闹,这些天他们在小太监们面前吃了几次亏,早就盼着这一天了!

文官和阉人势不两立,傅云英出手教训嚣张跋扈的小太监,众人看她的目光饱含激赏。

她面无表情,站在那儿,一句话不说,一个动作都没有,也是俊逸过人,气质出尘。

众人心里暗暗称赞:不愧是丹映公子,果然风采过人!

小太监们趴在凳子上,欲哭无泪:重点错了啊!

吉祥重回朱和昶身边伺候。

朱和昶命所有太监前去观看小太监们受刑。

太监们听着小太监们那一声声凄厉的惨嚎声,心头惴惴。

以后看到傅大人,得绕远点!绝不能落在傅大人手上!

吉祥出去看了几眼,回屋告诉朱和昶外边的情形,忧虑道:“爷,今天傅少爷得罪了小太监,方长史肯定不高兴。”

朱和昶疑惑地问:“为什么?”

吉祥小声说:“那些人都是方长史拨到您身边伺候的。”

打了他们,等于打了方长史的脸。方长史不敢记恨朱和昶,这笔仇,自然得落到傅云英头上。

朱和昶皱了皱眉。

他知道吉祥提起这个是故意的,想通过提醒他报答云哥的恩情。

这事好办,方长史年纪大了,而且最近经常越殂代疱插手其他事。朱和昶看在他是老爹旧人的份上才不和他计较,他要是真不老实,记恨云哥,给他一个肥差,打发他回武昌府养老不就得了?

但以后这样的事只会层出不穷。

云哥一心一意为他着想,肯定还会不知不觉得罪其他人。

朱和昶见识过王府内院的姬妾们为了争夺老爹的宠爱争风吃醋、勾心斗角的事,有些女子使起手段来,阴毒无比,绝对不输于男子。

这朝堂,和王府内院也有点像。

他信任云哥,亲近云哥,云哥毫无疑问会成为众矢之的。

朱和昶自信自己不会因为别人的挑拨离间疏远云哥,云哥救过他的命,不会害他的。

但事情无绝对,万一哪天自己被骗了,突然犯傻了呢?

万一云哥也被别人欺骗,对他失望,不肯再辅佐他呢?

要不是教养好,朱和昶都要愁得抓耳挠腮了。

怎么样才能让云哥留在身边,又不会被其他人看成眼中钉呢?

朱和昶静静思考。

二十棍打完以后,小太监们脸色苍白,双唇泛紫。

还得挣扎着爬起来,跪在地上谢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