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云英跪接蟒袍,谢恩。

第130章 密道

登基之后,自然就是论功行赏。

跟随朱和昶进京的随行官员全部都有赏赐,一个不落,其中方长史的赏赐尤为优厚。

然后如王阁老等人,朱和昶也大方给予虚职,一个不够,给两个,什么太子太师,太子太傅,不要钱似的往大臣头上砸,反正只是奖赏老臣的头衔而已。

大臣们的子孙,有功名的,升官,没功名的,赏金银。

一个巴掌,一个甜枣。

朱和昶并不想和群臣闹得太僵,刚极易折,他虽是皇帝,但皇帝也只是凡人,不可能一个人治理好国家,需要大臣们的辅佐。

而且现在皇权旁落,从先帝驾崩,到他入宫,内阁牢牢把控朝政,事事都处理得井井有条,国朝的运作并不需要他这个新君样样过问,他现在还只是空有帝位而已。

君臣博弈,看起来君是主导者,其实不然。

朱和昶目前还只是个蹒跚学步的孩子,得先努力站稳脚跟,再去想其他的事。

首先,他和老臣们闹闹小脾气。

然后安抚老臣,同时大肆封赏自己的心腹,把他们安插进朝堂之中。

接着,他按着傅云英搜集的名单,宽恕因沈敬德谋反一案而遭到株连的官员和他们的家人。

没罪的,官复原职。

罪过不大不小的,打发到地方去思过。

罪过不好轻饶的,也不砍头,按照律法,该怎么处置怎么处置。

还命人好生收敛沈介溪夫妇的尸首,厚葬夫妻二人。

这表示他不会再计较沈党官员结党营私之事。

长达数月笼罩在京师官员和老百姓头上的阴霾,顿时一扫而空。

换天了,终于能喘口气了。

一时之间,朝廷一片歌功颂德之声。

接着,朱和昶找傅云英求教,要怎么稳住霍明锦。

霍明锦行事没有章法,正因为如此,大家都猜不透他到底在想什么。

搅乱一池春水,闹得人心惶惶后,他倒是清静了,躲到一边,稳坐钓鱼台。

“我听说你和霍明锦交情好,你帮我探探他的意思?”

乾清宫西暖阁里,朱和昶往后靠坐在炕沿上,问傅云英。

南庑烧毁的宫殿还没有修整好,大臣们建议朱和昶搬到西苑去。

他表示现在国库紧张,不必拨款另修宫殿,他不嫌弃乾清宫,挪到西暖阁住就行,等南庑修好了,再搬回去。

礼部官员和工部官员自然又是一番溜须拍马,一个个哭天抹泪,“皇上勤俭爱民,臣等惭愧!”

嘴里奉承朱和昶,暗地里却可惜:少了个捞油水的机会。

西暖阁也是金砖铺地,殿中陈设奢华,天底下最珍贵稀罕的珍宝,都在此了。殿内殿外所有木质结构都是金丝楠木,不熏香,也能闻到空气中一股浓郁的香气。

吉祥蹲在一旁剥核桃,手里拿了个钳子,手指一捏,咔嚓咔嚓响。

傅云英想了想,不答反问:“您有什么打算?”

朱和昶抓起碗里的核桃仁吃,思考半晌后,认真道:“我能顺利登基,离不开霍指挥使的支持,没有他,未必能选中我。我现在根基不稳,自然要重用他,可我摸不清他的脾气。”

说完话,他挥挥手。

吉祥会意,放下一篓子核桃,躬身退出去,门外其他侍立的小太监也都跟着走远。

朱和昶坐直身子,招呼傅云英也坐下,“你过来,他们都守在外面,别人进不来的。”

傅云英走过去,没按他说的坐到炕上,找了张小杌子坐了。

朱和昶找出一份折子递给她,“霍指挥使上疏,要辞去指挥使一职。”

傅云英接过折子细看,霍明锦的笔迹她已经记住了,确实是他亲笔写的折子。

朱和昶想不明白,轻声问:“霍指挥使为什么要辞去指挥使一职?”

他停顿了一下,压低声音,“我爹说他深不可测,至少十年之内都不能动他,一定得稳住他他现在不做指挥使了,是不是在试探我?”

傅云英合上折子,垂目答:“皇上,霍指挥使知晓兵事,乃将帅之才,平生所愿,守一方疆土,志不在朝堂。”

其实还有更深层的原因。

霍明锦担任指挥使期间,深切感受到锦衣卫对朝臣们的威慑力,从长远来说,这并不是好事。

之前曾有一位皇帝认识到这一点,裁撤了锦衣卫,但后来为了压制阉党,平衡朝堂,又不得不恢复旧制。

锦衣卫和阉党一样,都是跳出朝堂之外的非法手段,有用,也有毒。

犹如饮鸩止渴,贻害无穷。

但现在一下子把锦衣卫给裁了,也不可能,只能徐徐图之。

而且锦衣卫指挥使看似风光,实则朝不保夕,等在位者觉得他没有利用价值了,势必将其推出去平息朝臣们的怒火。

霍明锦可不会坐以待毙。

朱和昶皱眉斟酌片刻,缓缓道:“正好兵部尚书一职空缺,塞外最近又不太平,辽东那边卫奴蠢蠢欲动,徐鼎屡次上疏要兵要粮,霍指挥使既然通军事,那就运作一番,由他继任兵部尚书,兼任都察院左都御史,总督山陕军务,巡行边塞。”

说完,他加了一句,“老爹还说要加封霍明锦为太子太保,赐玉带,霍明锦自己推辞了。”

傅云英不动声色。

那以后霍明锦就是督师了?

她知道这一切都在霍明锦的计划之内,他这个人是危险的,所处的位子也危险,又出奇的淡然,镇定自若,不知楚王私底下和他达成了什么协议。

他不在乎谁当皇帝,他可以扶持朱和昶登基,也可以把他拽下来。

只要他想。

“那皇上还想要微臣试探什么?”她问。

朱和昶看她一眼,老实道:“也不用试探什么,我只想知道他的态度。”

傅云英答应下来。

不一会儿,到了传膳的时候,朱和昶留她一起用膳。

她推辞不受。

“等等,我”朱和昶啊呀一声,叫住告退出去的她,这时候送午膳的太监都进来了,他改口道,“朕忘了告诉你,给你找了个差事。”

什么差事?

傅云英一脸疑惑。

等她拿到吉祥送到她面前的圣旨,嘴角抽动了两下。

朱和昶才刚登基,不懂朝政之事,每天需要抽出两个时辰听老师讲经,这些老师呢,自然就由朝中大臣兼任。

傅云英也兼任了,她得给朱和昶当老师。

另外朱和昶下令翰林院编撰典籍,她的名字赫然在列。

这就算了,还给她一个东宫的职位

朱和昶还没纳妃,哪里来的东宫!

还真是给她找了不少差事。

她只得转回去。

朱和昶正吃饭,看她折返回来,笑了笑,朝她招手,“陪朕一道用膳,有你爱吃的玉笋蕨菜。”

两人在江城书院同住一个院子,他时常去傅云英那儿蹭饭吃——把王府厨子精心准备的饭菜挪到傅云英房里,和袁三、傅云启一起抢位子的蹭法,自然知道她爱吃什么。

傅云英拱手道:“皇上,其他的也就罢了,这东宫博士一职”

不等她说完话,朱和昶道:“原来是为了这个,这没什么,先把你定下来再说。你放心,其他大臣也有兼任东宫属官的,只是个虚衔。”

见他主意已定,傅云英便不多说了。

收好圣旨正要走,朱和昶又嘀咕了一句:“给你赐了蟒袍,升官的事只能低调一点,大理丞才正五品,是不是品阶太低了?”

傅云英赶紧拔脚退出去。

她走得干脆,还在琢磨着给她身上再安一个职位的朱和昶只得作罢。

算了,别把云哥累坏了。

傅家已经举家搬迁至西城长街的新宅子里。

同僚们撺掇她办乔迁酒,她以事务繁多,家中没有主妇操持内务为由敷衍过去了。

刚刚升官的那几位大臣最近家中正好有嫁娶之喜,那根本不是办喜事,而是送礼大会。天南海北的礼物如流水一样,把几家仆人忙了个半死不活。

当天宾客乘坐的马车把巷子给堵严实了,引发整个半城交通堵塞。

后来出动兵马司,才把道路打通。

第二天就有人弹劾那几名官员,朱和昶没有搭理。

傅云英可不想被那些急于成名胡乱咬人的御史抓到把柄。

虽然咬不疼她,但她嫌麻烦,而且实在忙,暂时不想和御史撕破脸皮。

她回到家中,今天休沐,傅云章在家,她本来也在家里,是临时被朱和昶叫进宫的。

门房告诉她,家中来了贵客,傅四老爷和傅云章在前厅陪贵客吃茶。

贵客?

傅云英走过抄手游廊,看到等在外边的随从,个个人高马大,虎背熊腰的,腰间佩刀闪着寒光。

那贵客的身份不用猜了。

地下一抬抬箱笼堆叠,把大照壁都遮住了,旁边一担担抬盒,果蔬三牲、柴米绸缎,当真是应有尽有。

是霍明锦送的礼物。

天气慢慢凉下来了,不过白天还是闷热。

她先回房换了身家常衣裳,一件天青色交领道袍,取了网巾,以锦缎束发。

出了院子,王大郎过来说,傅四老爷和贵客谈得很投机,挪到他的院子那边吃酒去了。

她没过去打扰他们,自己在房里吃饭,饭后看了会书,估摸着外边应该谈得差不多了,才找到傅四老爷的院子。

院墙另一头时不时传出傅四老爷豪爽的笑声,霍明锦的声音低沉浑厚,没听见他笑,不过说话的时候似乎带了笑意。

一墙之隔的蔷薇花架下面搭了秋千架,蔷薇花开败了,枝叶还蓊郁,密密匝匝,罩下一片浓荫。

她坐在秋千上,听那边欢声笑语,心里有点佩服霍明锦。

瞧着冷冰冰的,这会儿竟然能和傅四老爷相谈甚欢,难为他了。

慢慢晃着,院墙后面的声音低了下来。

桂花好像开了,空气里隐隐浮动着一股馥郁的香气。

王阁老成为首辅,其他几位阁臣后面几个月会陆续致仕,姚文达、汪玫和范维屏入阁参预机务

姚文达年老,谁来接替他呢?

她心里有早就认定的人选,只是还没征求对方的同意。

翰林院编书的差事不难办,她现在身边有幕僚,用不着事事亲力亲为。

但那些幕僚大多数是楚王的人,并不是她自己的心腹。

这一次会试,不知道湖广能出多少进士,这些进士中又有多少人能为她所用。

傅云英的思绪越飘越远。

微风轻拂,落英缤纷,青石条铺就的地面上铺了一层落红和枯黄的叶片。

她的目光飘来飘去,扫到一双熟悉的皂靴,再往上,对上一道深沉的视线。

温和而又不容抗拒。

他一身窄袖锦袍,长腿宽肩,腰间玉带勒得紧紧的,衬得身形愈发利落,不知是不是她的错觉,他今天好像格外年轻。

片刻后,她反应过来了。

霍明锦刮过胡子,剑眉星目,器宇轩昂,自然显得英气勃勃,像是年轻好几岁。

果然是有备而来。

但他身上那种势如沉渊的沉稳气质还是能看出岁月的痕迹。

她这会儿不想动,仍然坐在秋千上晃着。

霍明锦嘴角微挑,走到她身旁,矮身坐在旁边空着的秋千上。

她歪着头问他:“你和四叔说什么了?”

霍明锦淡淡一笑,低头看着她,眸中笑意闪动,“我想求娶你,四叔答应了。”

傅云英回望着他。

两人四目相对,静默了下来。

光线漫过缠绕的枝叶,笼在两人脸上身上。

斑驳的光影,温柔而细碎。

过了一会儿,她微笑问:“四叔是不是吹嘘什么了?”

隔着院墙也能听到傅四老爷吹牛的声音。

霍明锦摇摇头,看她一眼,眼角随着微笑的动作挑起,“他说了很多你小时候的事。”

那些年她做了什么,他一清二楚。不过看部下的汇报是一种感觉,听她身边的亲人用宠溺的口吻讲述她生活的点点滴滴,又是另一种感觉。

傅云英莞尔,傅四老爷说了什么,不难猜,无非是替她吹牛。

她笑着道:“没想到你能和四叔说到一起去。”

还以为他会带着属下,往那里一坐,一言不发,直接用威武之气吓得四老爷点头呢!

霍明锦伸手摇她的秋千,让她慢慢晃荡起来,盯着她光洁如玉的侧脸看了一会儿。

“四叔拿你当女儿看,我看着你长大也和养女儿差不多,能懂一点四叔心里在想什么,所以倒也合得来。”

这话他说得若无其事,但怎么听怎么像带了点调笑的意味。

傅云英眼睛微眯,抬头看他。

他面色如常。

她觉得可能是自己多想了,收回目光,视线落到他那双长腿上,忽然笑了。

霍明锦腿长,坐在秋千上不大舒服。

她伸长自己的腿和他的比较,含笑说:“明锦哥,你的腿真长。”

得益于常在外面跑,吃得好,睡得香,她发育良好,高挑挺拔,个子比大多数女子要高,不过当然不能和霍明锦比。

漫不经心的一句话,却让霍明锦怔愣了片刻。

她浅笑嫣然,一如少年时。

一颗心好像突然被人捏在手里狠狠攥了一下,锥心之痛,又被浸泡在温水里轻柔抚慰。

让他几乎有要落泪的冲动。

战栗,颤抖,心中掀起惊涛骇浪。

狂风暴雨。

又渐渐转为风平浪静。

整个人都柔软下来。

傅云英慢悠悠晃荡着,忽然被身边的男人揽住腰,抱了起来。

猝不及防。

回过神来的时候,她坐在霍明锦腿上,男人壮实的胳膊横在她腰间,脸埋在她胸前。

她吓了一跳,先下意识环顾一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