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条比春天的坚韧,但颜色不及初春的娇嫩。天气越来越冷,水潭里的水倒映出瓦蓝的天空。

穿罩甲的武人们守在院内角落里,飞鸟藏在枝叶间,啾啾鸣叫。

傅云章侧头看着霍明锦,轻声问:“霍大人当初为什么想杀崔侍郎?”

他查过卷宗,霍明锦并非心思歹毒之人,处于他的位子,死在他手上的人不可避免也有无辜受牵连的,但绝不会滥杀。他向来和崔南轩没有什么来往,按理来说不该结仇才对。

霍明锦面色不改,凝望日光下折射出道道银光的水波,淡淡道:“看他不顺眼罢了。”

傅云章眼眸低垂,“那为什么后来又放过他呢?”

话锋一转,“是不是和云英有关?”

霍明锦收回视线,看向傅云章。

这男人云淡风轻,虽然脾性温和,和同僚关系融洽,但其实对什么都没兴趣。他是云英的堂兄,血缘关系疏远,可她很信任他。

若没有傅云章毫无保留的支持,云英未必能去武昌府。

他很敏感,竟然能察觉到崔南轩和云英之间的关系。

阮君泽想杀崔南轩,他听之任之,默许了这事。后来因为傅云章的介入,崔南轩中了几箭,并未伤及性命。

霍明锦没有说什么,她不喜欢提起上辈子的事。

但傅云章却明白了,果然和云英有关。

他救了伤害过云英的人。

傅云章闭一闭眼睛,觉得拂在脸上的风突然变得凛冽起来,掌心还留存着她病中浑身发抖时的触感。

虽然她醒来之后什么都不记得,很快恢复平时的饱满活力,她依旧是那个坚强独立的云英,可那些从她眼角溢出的曾烫着他手指的眼泪,肯定不是他的幻觉。

“霍大人”他道,“从那年渡口你救起云英算起,你和她认识许多年,但真正相处的日子,其实还不足一年,你要她嫁你,是不是把她逼得太紧了?”

霍明锦眼底浮起沉沉的暗色。

傅云章继续道:“我了解云英,她以前并没有嫁人的打算,这不在她的计划之内。”

他轻轻笑了一下,蓦地想起傅云英小时候坐在自己的书房里读书的模样。

那时候瘦小,梳双髻,看着乖巧,其实一肚子心思。傅四老爷教她怎么讨好他,和傅容一样叫他二哥哥,做一些荷包扇套之类的小玩意给他,她嘴角抽搐了半天,二哥哥怎么都叫不出来。

她是断然不会撒娇的,所以最后喊他二哥,干巴巴的,古板严肃。

傅四老爷痛心疾首,觉得侄女太老实了。

可她会关心他,帮他收拾书房,看他累了,轻轻合上他手里的书,搬来薄被给他盖上。

她看出他和母亲、族人之间的隔阂,从不会问和孝道伦理有关的题目,不在他面前提起家人,因为知道他看似漫不经心,其实心里也有伤心处。

他让她抄书,一遍遍重复抄。

换作其他孩子,比如族学那几个,早就抱怨连天了,连苏桐也觉得抄书无聊且无用,她却没喊过一声累,让抄什么就抄什么,让抄几遍就抄几遍。

傅云启有一次和她闹别扭,提到他的名字,满腹怨气。

“我才是你哥哥,隔房的二哥不是你的正经哥哥,不会一直对你好的,哪比得上我和你亲!你得对我好一点。”

任性地要她选一个,“五妹妹,我和二哥,你只能选一个人当哥哥,你选谁?”

云英淡淡回了一句,“二哥对我好。”

后来,还说:“我更喜欢二哥。”

说得毫不犹豫。

傅云启呆了一呆,委屈得大哭。

这话傅云英从未当面和傅云章说过。

辗转从下人口中得知兄妹二人吵嘴的内容,他穿一身宽松天青道袍,坐在廊下抚琴,看着池中沐浴在早春微雨中的灵璧石,听雨声琳琅,微微一笑,指腹拨弄琴弦,一曲哀伤的调子被他奏得悠扬欢快。

春雨如酥,浸润万物,他荒芜孤独的心,也被温柔地包裹起来了。

傅四老爷的担心都是多余,云英不必学其他族里的妹妹靠撒娇来讨好他,他会一直对她好的。

垂柳随着北风乱舞,一如脑海里的回忆。

傅云章收拢纷乱的思绪,道:“霍大人,给她一点时间成亲的事,以后再说吧。”

字字铿锵,掷地有声。

霍明锦沉默不语。

是啊,他太急切了,太渴求了,太害怕再一次的失去。

而她只是被动地承受他的深情。

她昏睡的时候,曾无意中喊出崔南轩的名字。

霍明锦紧抱着她,用温热的巾帕擦掉她额头的冷汗,让她舒服一点,并没有因为她喊出其他男人的名字而生气,亦或是发狂。

他听她低声喃喃,看她眉尖紧蹙。

这一世的她什么都不怕,她目标清晰,在外人看来,她承担了太多,其实她过得潇洒自在。

霍明锦看得懂她的快乐,她忙碌而充实,一个人坐在书案前时,常常不知不觉勾起嘴角,不知因为看到什么有趣的东西而微笑。

她高兴的时候不会大笑,不会手舞足蹈,嘴角那一丝浅浅的笑,温和含蓄,足以说明她的心情。

所以霍明锦不会阻碍她,由着她去做她想做的事。

她病中想起崔南轩,绝不是因为难忘旧情。

她记起的是那段真心付出但最后落得灰心失望的过往。

因为他即将娶她。

这让她彷徨。

她心里,终究还是恐惧婚姻居多。

霍明锦久久无言。

傅云章抛下那句“以后再说吧”,转身离去。

快走出长廊时,他忽然停下来,回头看着霍明锦。

男人站在栏杆前,神情难辨喜怒哀愁,不过气势依然凌厉,身躯高大,沉稳有力,这是个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不会退缩的男人。

傅云章嘴角微翘,轻声道:“她是我妹妹,我看着她长大,她冷静理智,会妥协,会为以后做长远计划霍大人,你有没有想过,她应承你,或许只是出于报答你的恩情?因为你的地位、你手中的权力?倒也不是利用你只是你刚好是那个最好的选择。”

霍明锦瞳孔急剧一缩,身影似僵住了,一动不动。

目光森冷。

隔着几丈远,暗处守卫的武人一惊,明明什么都听不清,但却能感觉到二爷此刻怒火滔天。

风停下来,干燥而寒冷的空气似乎也凝滞住了。

武人们冷汗涔涔,纷纷垂下头,不敢抬眼。

静得诡异。

霍明锦那冰冷而锐利的视线太锋利,像刀子一样刮过傅云章的脸,毕竟是沙场上浴血奋战的男人,这一刻不再收敛他的凶猛戾气,磅礴的气势扑面而来。

傅云章暗暗心惊,做好了惹怒对方的准备,但还是被霍明锦那一身霸道而强悍的气息震撼到了。

这个男人平时在云英面前温和而无害,原来这才是真实的他。

傅云章嘴角一扯,若不是如此,霍明锦怎么能扶持朱和昶登基?他可是让先帝一家都死得不明不白,还把谋反之名嫁祸到沈家头上。

霍明锦双手握拳。

乔嘉在一旁观望,生怕自家二爷一不高兴和傅云章起争执,这可是傅云英的哥哥,要是两人闹起来,二爷这媳妇就娶不成啦!

他大着胆子上前几步,“二爷?您有什么吩咐?”

霍明锦动了一下。

乔嘉心惊胆战。

“院子里的鸟太多了。”

霍明锦眼神黑沉沉的,慢慢道。

乔嘉愣了一下,随即明白,拱手应喏。

鸟叫声会吵到傅云英休息。

他带着人去捕鸟。

角落里一阵窸窸窣窣响,气氛仿佛又变得平和起来。

霍明锦一步一步走到傅云章面前。

傅云章双手背在背后,站在原地,从容而冷淡。

“最好的选择?”

霍明锦轻笑出声,回望傅云英卧房的方向,似乎能透过冰裂纹窗格看到房里的人,“报恩,看上我手中的权力不管是为什么,只要我这里有她看得上的东西,她尽可以拿去,她想要什么,喜欢什么,我就争取当那个最好的,让她只能看到我。”

他笑了笑,势如沉渊。

傅云章看他一眼,别开视线。

傅云英这一睡,睡到傍晚方醒。

她的院子在最僻静的西边,下人们平时不往这边来,幽静冷清,又有霍明锦安排的武人层层把守,连院子里的鸟雀也被怕打扰她休息的霍督师安排人给清理干净了,静谧无声。

她这一觉睡得很沉。

暮色西垂,房里浮动着淡金色光线,霍明锦不在屋里。

袁三过来看她,守在床边,想和侍女一样伺候她起居饮食,被她打发走了。

“专心预备会试,我好得差不多了。”

见袁三还不走,便说,“你毛手毛脚,不如侍女细心周到。”

袁三却道:“我是男人,力气大,丫头们力气小,你要起夜的时候,我一个人就能扶你起来。”

傅云英还是摇头,“不必了,我能下地走动。”

袁三回头张望一阵,小声说:“老大这几天都是霍督师照顾你,我也行啊!”

竟有点赌气的意思。

他觉得自己是先认识老大的人,可老大重病的时候,却是霍督师守在边上。他想过来看几眼都不行,乔嘉不许他进。

也只有老大醒了,他才能过来探望。

傅云英问:“那些程文都看过了?”

袁三点点头,“看过了,我没耽误温书的事。再说了,会试没有你重要。”

他执拗起来的时候,像个二愣子,不达目的不罢休。

傅云英想了想,说:“可我需要你早日考上进士,陈葵、杜嘉贞、李顺他们毕竟比不上你我亲厚,这一科你如果不中,又得等三年。还是专心备考吧,有丫鬟照顾我,你只要安心读书就行了。”

被她期待的目光注视着,袁三心中热血沸腾,一拍脑袋,“是我想岔了,老大,你就等着吧,我这科一定榜上有名!”

话音刚落,罗帐被人掀开,霍明锦走了进来。

看到袁三跟一只讨食吃的猎犬一样跪坐在脚踏上,双目炯炯,满脸红光,他眼睛眯了一下。

傅云英让袁三出去,他犹豫了一下,嗯一声,起身出屋。

霍明锦没看袁三,坐在床边,端详傅云英的脸色。

“又瘦了。”

他道,随即叫侍女去灶房把熬的鸡汤送来。

“你”

傅云英注意到他换了件窄袖锦袍,胡子刮过,头发应该也洗了,之前一直照顾她,到今天才梳洗换衣。

“你回来了,山西那边不要紧吧?”

霍明锦淡淡一笑,“无事,巡行边塞本来也只是一个借口,方便收拢兵权。”

短短几天接到消息返回京师,他说得轻描淡写。

傅云英看他一眼,欲言又止。

夜里,吃过饭,老太医被乔嘉提溜过来为她看脉。

“不碍事了,其实这一病也不尽是坏事,趁这个机会好好调养,把身体的余毒都拔除了。”

老太医连药方都不开了,笑着道。

一旁的霍明锦听到“余毒”两个字,皱眉问:“不是说不会损伤身体吗?”

老太医忙道:“调养好就没事。”

等乔嘉送老太医出去,傅云英让侍女把烛台挪到床前,她要坐着看卷宗。

侍女刚拿起烛台,被霍明锦扫过去的凌厉眼神吓得一个激灵,弯着腰退出卧房。

雀形烛台在屏风后面的案桌上,隔了层罗帐,床前灯光昏暗。

傅云英看不清纸上的字,眉头蹙起。

霍明锦站在一边静静看着。

她看着他,道:“明锦哥,帮我把烛台挪过来。”

霍明锦把烛台挪到床边高几上,却又把她手里的卷宗抽走,“病刚好,早点歇吧。”

她睡了好几天,白天又饱睡一觉,这会儿一点睡意都没有。

官员叙复的事,傅云启乡试考中举人,杜嘉贞他们都要上京了,要预备屋子,天气越来越冷,如果落雪,必要举行诗会,司礼监那边还得继续查下去,宫里的内官并不是都和她作对,比如吉祥就是她的人。工部改革匠籍制度的建议通过了,接下来要想办法派匠人去南方最繁华的扬州、苏州一带,学习当地人的经验。还有妇人诉讼权,虽然修改了,但广大老百姓连字都不认得,更别提熟知律法,得想个办法普及律法知识,让老百姓们懂得基本的律法,这样妇人就不会轻而易举被族人欺骗

她脑海里飞快思索接下来要做什么。

霍明锦忽然俯身看她,问:“云英,嫁给我,你高兴吗?”

她愣住了。

霍明锦看着她倏忽睁大的眼睛,等着她回答。

这时,门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乔嘉叩门,匆匆走进屋中,在屏风外面道:“二爷,万岁爷来了!”

第135章 心结

朱和昶来了。

长廊另一头传来小内官尖而高的嗓音,齐整的脚步声越来越近。

虽然是微服出宫,但朱和昶毕竟是一国之君,身边带了不少随从。

一行人走到廊檐底下了。

乔嘉在屏风外面催促。

霍明锦一眨不眨地看着傅云英,冷冷道:“让他等着。”

乔嘉噎了一下,让堂堂君王在外面等着?

饶是大逆不道,但这话从二爷口中说出来,乔嘉不敢劝,应喏出去,拦下朱和昶。

当然不会说霍明锦不许他进,掩饰道:“傅大人病中衣衫不整,恐御前失仪,请陛下移驾正堂。”

内官手里提了玻璃绣球灯,照得朱和昶一张脸红彤彤的。

他皱眉瞪一眼一个要出声斥责乔嘉的小内官,温和道:“朕是访友而来,用不着讲究这些,他病着,就别折腾了。”

乔嘉垂眸不语。

朱和昶想了想,云哥脾气其实还挺大的,又在病中,得多体谅他,别闹得他生病还和自己置气,生病的人最不能生气了,便道:“朕等着就是了,他不用去正堂。让他慢着收拾,朕看看他的园子,过会儿再来。”

云哥爱讲究。炎热的酷暑天,书院的学子光着膀子在树下纳凉。夜里暑热难耐,直接在外面廊上铺竹席睡觉。早晨醒来,一眼望去,廊上躺着的全是睡得四仰八叉的少年郎。只有云哥从来都是宽袍大袖,穿得齐齐整整。大冬天滴水成冰,她隔两天就洗头擦身,身上总有一股淡淡的甜香。

等他收拾好,得有一会儿。

乔嘉没料到皇帝这么好说话,眼看着朱和昶转身走了。

周围的内官面面相觑了一瞬,忙拔步跟上去。

里屋,听不见外面说话的声音,但能看到由远及近的灯火,透过槅扇,将明间映得亮堂。

不一会儿,那灯火又远去了,外面安静下来。

沉沉的夜色中,霍明锦目光锐利,似两簇燃烧的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