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连圣旨都拟好了,律法一定要改!

柳树抽出嫩绿细芽的时候,贴告示的地方贴出《牛氏杀夫案》的最后一卷。

判决结果出来,牛银姐判为流放。

大理寺外人头攒动,人声鼎沸。

这些天街头巷尾都在议论牛银姐,知道今天出判决结果,一大早就有好几十人等在门外,盼着张贴结果。

听识字的书生一个字一个字大声念出判决,众人高呼一声,鼓掌叫好。

牛银姐为救女儿而失手打死丈夫,老百姓同情她此前的种种悲惨遭遇,认为那邓寿不学无术,卖良为贱,逼妻子给人当妾不算,还狠心卖掉三个女儿,死有余辜。

随着这个案子的审理,修改律法的事传扬开来,现在连乡下人都知道丈夫卖掉妻子是违反朝廷律法的。

傅云英去牢里看牛银姐,告知她判决结果。

牛银姐呆坐在阴湿的角落里,表情麻木,一言不发。

流放虽然免于一死,但大多数囚犯还没坚持到流放的地点就会死在半路上,牛银姐没钱打点差役,流放对她来说,只是晚死几天罢了。

傅云英让狱卒把牛银姐的小女儿带进来。

小娘子跟在狱卒身后,瑟瑟发抖,走进牢房,看到几个月内头发白了半边、形容憔悴枯槁的母亲,跪在地上,哇的一声,失声痛哭。

她哭了很久。

一直神情呆滞的牛银姐忽然抬起头,手脚并用,爬到木栏前,伸手摸小女儿,“三儿!”

三姐大哭,紧紧抓住牛银姐的手,“娘!”

母女俩隔着木栏,泪流满面。

半晌后,牛银姐擦干眼泪,砰砰几声,结结实实给傅云英磕了几个响头:“多谢大人救出小女,奴家这辈子是没指望了,下辈子做牛做马,也要报答您的恩情!”

又叫三姐给傅云英磕头,“三儿,你的命是傅大人救的,以后你就是傅大人的奴才!好好跟着傅大人,伺候傅大人,没有傅大人,你娘早就死了,你这辈子也只能任人作践!”

三姐还是流落到风尘地去了,好在她容貌出挑,那鸨母奇货可居,想调、教一两年后再靠她发财,因此她虽然受到惊吓,并未被迫接客。

可是她娘杀了她爹,她从腌臜地出来,失了清白名声,还是被人们指指点点。

同情她的人有不少,但真的敢娶她的好人家,少之又少。

所以听牛银姐这么说,三姐想也不想就答应下来,跪下给傅云英磕头。

傅大人生得这么好看,风度翩翩,又是大官,她不敢奢望其他,只要能跟着傅大人,就是一辈子给他当丫头,她也心甘情愿。

傅云英拦住三姐,问牛银姐:“你的另外两个女儿呢?”

牛银姐泪落纷纷,粗糙的手背抹去泪水,泣道:“她们被卖给过路的行商,没名没姓,连口音都听不出来,也不知道是跟着给行商当妾,还是被卖到其他地方去了。”

天大地大,她这辈子都不可能再找回两个女儿了,说不定大姐和二姐已经香消玉殒。

傅云英垂眸,看着瘦巴巴的三姐,“你想找回两个姐姐吗?”

三姐愣了一下,点头如捣蒜,目光带着期冀,“大人,您要帮我找姐姐吗?”

傅云英摇摇头。

牛银姐和三姐眼底同时闪过一抹失望之色。

傅云英道:“你们可以自己找。”

牛银姐愣住了,哆嗦着道:“大人,奴家是戴罪之身,三儿又是个女孩子”

傅云英示意身后随从拿出公文,“如果有一个戴罪立功的机会摆在你面前,你是冒险一试,还是拒绝?”

牛银姐抬起头。

傅云英看一眼三姐,道:“如果你愿意冒险,不仅可以寻找你的两个女儿,还能把三姐带在身边,有你这个亲生母亲照看,三姐不至于孤苦无依。”

牛银姐根本没有考虑,目露激动之色,看着小小的三姐,点头道:“奴家答应!奴家愿意答应!”

“好。”

傅云英命人打开牢房。

锁链打开,三姐头一个冲了进去,和牛银姐抱头痛哭。

牛银姐搂着女儿大哭,眼泪鼻涕糊了一脸。

傅云英耐心等了一会儿,看牛银姐平复下来,慢慢道:“流放之地,要么是西北苦寒之地,要么是西南山林,还有遥远的琼州岛。”

牛银姐紧紧抱着女儿,一眨不眨地望着她,认真听她说话。

傅云英道:“我要送你去的地方,叫小琉球,和琼州岛一样,在海上。你不用怕,那里气候湿润,既能耕种土地,也可以做其他营生。”

牛银姐苦笑了一下,道:“大人,奴家只要能活下去,什么苦都能吃!”

傅云英嗯一声,接着说,“到了那个地方,你只需要勤勤恳恳过日子,其他的事,暂时不需要你做。”

牛银姐噗通一声,搂着三姐跪下了,怕亵渎了傅云英,不敢离她靠得太近,颤抖着道:“大人的恩情,奴家永世不忘!”

三姐也跟着磕头。

傅云英安抚她们几句,交代狱卒好生照应。

狱卒恭敬应了。

傅云英从牢房出来,鬓边戴一朵白绒花的董小姐上前几步,看她几眼,神色复杂。

“我在南方的时候,听闺阁中的小姐将傅大人写进弹词里传颂,知道您是一个容貌俊秀、风姿出众的人物,却不想原来您还是位宅心仁厚的好官。”

傅云英一笑,董小姐这话,听起来不怎么像夸人。

董小姐跟着她,“您为什么要将那些女子流放到小琉球和双鱼岛去?”

她这些天都跟着傅大人,知道他打算把几十名女囚犯分别流放到小琉球和双鱼岛,还让她当主管,负责管束那些女囚犯。

傅云英轻声问:“你觉得一般的平民百姓,好人家的女子,愿意抛家舍业随你出海吗?她们连抛头露面都不行,何况其他。”

董小姐神色震动。

傅大人善待那些女子,果然有其他目的!

她笑了一声,道:“傅大人说得没错,我行走江湖多年,确实很少遇到和我一样到处抛头露面的女子。像牛银姐那样的人,无牵无挂,没法在中原生活,才能豁得出去。”

“这些女子大多数身世可怜,不是恶人,可能有几个刺头,就交由董小姐费心了。”

傅云英道。

董小姐撇撇嘴,挥动拳头,“您放心吧,到我手里,再硬的刺头也得乖乖听话。”

她沉默了一会儿,试探着问,“您这么做,是为了什么呢?”

为了什么?

为了让这批没有顾忌的女子在一块全新的地方重新生活,她们可以和男人一样凭借功劳为自己换取酬劳,她们能获得土地、房屋,可以随便外出,能上学堂读书,小琉球和双鱼岛将不会有中原的繁文缛节和种种压迫。

将来她们是改头换面,还是继续沉沦,是她们自己的选择。

没法劝说良家女子去冒这个风险,便只能先从女囚开始尝试。

若干年后,她们的后代,还可以做当地的地方官。

中原太难改变了,那就先从风气最开放的沿海开始,然后让她们反过来影响内地。

虽然一切还只是设想,必将受到重重阻挠,但早一点播撒种子,浇水施肥,就能早一点看到绿芽破土而出的那一天。

傅云英派人查过董小姐。

这位董氏没有撒谎,她确实混迹于沿海一带,常常和三教九流打交道,这期间打她主意的人不少,她以死相抗,才侥幸脱险。后来她戴上一朵白绒花,表示一日不为亡父报仇,就一日不会嫁人,若有人相逼,那就来一个玉石俱焚。

众人钦佩她烈性,夸她是孝女。有这个孝顺的美名傍身,加上她风吹日晒,昔日面容秀美的官家小姐变成一个说话粗声粗气、皮肤黝黑的渔家女,明里暗里打她主意的人才少了些。

傅云英表示可以为董翰之平反。

董小姐极为爽快,不用傅云英开口说出招揽的话,就发誓愿意跟随她,听她的指派,只要不逼迫她做欺压百姓的事。

傅云英把牛银姐等人交给董小姐,她相信,到了新的地方,开始新的生活,完全靠自己的双手养活自己,牛银姐她们一定会有所蜕变。

这些人是她精挑细选才定下的,从十几岁到几十岁的都有,大部分是良心未泯之人。

那些恶贯满盈、歹毒狠辣的女子,她怕董小姐降服不住,没有选。

北方和南方气候差异很大。

傅云章离开京师的时候,山间密林中还有未化的残雪,抵达湖广时,却见两边岸渚一片青翠,山腰上大片桃李盛放,如云蒸霞蔚,蔚为壮观。

他没在武昌府逗留,直接回了黄州县。

傅宅仍然是东大街最醒目精致的院落,守门的下人看到他,吃了一惊,连滚带爬迎上前,“爷,您回来了!”

他嗯一声,大踏步进府,示意身后随从把傅容也带进来。

傅容被三个人日夜看守,一路上吃喝拉撒都不离人前。她哭过闹过,赶路的时候滚在地上撒泼不肯走,可这一次傅云章对她再没有一点容忍之心,从头到尾,看都不看她一眼。没人搭理,她撒泼也没用,被随从硬拽起来扛上马背赶路,吃了很多苦头。

她瘦了,狼狈不堪,对傅云章的惧怕,更比从前强烈十倍。

被随从拎到傅云章面前时,她梗着脖子不想服软,彻骨的寒意却爬满全身。

傅云章没看她,径自走进里院,最宽敞的几进院子,陈氏的住所。

丫头们看到傅云章回来,目瞪口呆后,齐齐上前,“爷回来了。”

傅云章未加理会,推开房门。

丫头们面面相觑,不敢进屋,对望一眼后,守在门外。

只有莲壳扯着手被捆缚起来的傅容跟进屋。

屋里金光闪耀,正堂前的长条桌上,供着朝廷赐下的凤冠霞帔,陈氏坐在桌前,怀里抱了只锦匣,低头抚摸锦匣上的纹路,目光充满怜爱。

抬头看到傅云章,她眉头一皱。

傅云章环视一圈,屋中还是那些陈设,房里焚了香块,香烟袅袅。

他喊了一声:“母亲。”

陈氏紧抱着锦匣,挪开目光,不看他。

傅云章走上前,“母亲,这是我最后一次这么叫你。”

陈氏眉头皱得愈紧,抬起头。

傅云章指指被莲壳扯进屋的傅容,“她都告诉我了。”

陈氏脸色大变,目光闪烁了几下,狠狠瞪一眼傅容,这丫头真是没心没肺,这种事能告诉傅云章吗?

傅容破罐子破摔,怒目道:“傅云章,我姑姑把你养大,对你有养育之恩,你敢对我姑姑做什么,我就去官府告你忤逆不孝,让你身败名裂!”

傅云章没回头,嘴角轻翘,“你大可以去告,最好把实情说出来。”

他看着陈氏,“混淆嗣子,图谋家产,夫人又会如何?”

陈氏张大眼睛,皱纹颤动,瞪向傅容,低喝:“你在胡说什么?什么都不懂的孽障!给我闭嘴!”

傅容从来没怕过陈氏,嘴巴撅起,跺脚道:“姑姑,你是傅云章的娘,是诰命妇人,咱们用不着怕他!”

陈氏目光落到案前供着的凤冠霞帔上,顿时觉得不怕了,“对,你是我养大的,不管你是亲生的还是外边抱养的,我的血化成奶水养大了你,你这辈子都得听我的!你敢对我不孝,你这官就当不下去了,连探花郎的功名也会被朝廷收回去!”

傅云章冷笑了一声,神色冷漠。

“收回去又能怎样?”

他有五妹妹,就算身败名裂,英姐也会护着他,和以前一样待他。

所有人都会指责他、唾弃他,唯独她不会。

他也是有亲人的。

见他这么一副要和自己同归于尽的蛮横姿态,陈氏双唇哆嗦,手指着他,“你、你!”

傅云章迎着她怨毒的目光,沉默了一瞬。

曾几何时,他怕看到母亲这样的眼神,失望,憎恶,痛恨。

他不明白,为什么母亲痛恨自己?

后来他想,因为母亲吃了太多苦头,母亲太可怜了,母亲辛苦织布把自己养大,他身为人子,应当早日完成母亲的心愿,解开母亲的心结,到那一天,母亲就会和其他人的母亲一样,变得平和慈爱。

这一天永远不会到来。

他也不需要那一天了。

傅云章挥挥手,莲壳担忧地望他一眼,把眼珠子转来转去的傅容扯出去。

房里只剩下他和陈氏。

他负手站在供桌前,轻声问:“你为什么恨我?”

陈氏呵呵冷笑了几声,话都说开了,她也没了顾忌,咬牙道:“我的女儿在外面受苦,你却可以当傅家的少爷,我把你养大,我的女儿却没法待在亲娘身边,你是泥腿子生的,凭什么占了我女儿的位子?!”

说话时,她苍老的脸上皱纹抖动,显然这些话,在她心里藏了很久。

傅云章闭了闭眼睛,笑了笑。

他想过很多理由,没想到陈氏给出的答案如此可笑。

逼迫陈氏的人是宗族,想出换孩子这个主意的人是陈氏自己,她不恨宗族,不恨规矩,却要恨他抢了她女儿的身份。

陈氏站起身,双手打颤,“就是你,是你害死我家蓉儿的!我本来要回陈家去看她的,你偏偏病了,你为什么要病?我留下来照顾你,连蓉儿最后一面都没见到!你这个害人精!”

她说着话,扬起巴掌,朝傅云章脸上甩过去。

傅云章小时候经常挨打,陈氏忙于生计,脾气急躁,有时气急了就把他拉到跟前抽几下,后来他都考中举人了,她还打过他几巴掌。

这一次却不同了。

他抬起手,抓住陈氏的手腕,俯视着这个面容苍老的老妇人。

养大他的人,他的母亲。

他记得陈氏说的生病的事。

那时候他因为冬日里熬夜读书,家中无钱,没有烧火盆,只能裹着被子取暖,最后还是着凉了,咳嗽了很久。

陈氏不许他休息,他勉力坚持,过年的时候,熬不住,病倒了。

同窗们过来探望他,他那时的老师见他烧得人都糊涂了而抓着书不放,气得大骂陈氏愚昧,自己出钱为他请郎中抓药。

陈氏被邻居街坊指指点点,脸拉得老长,当着老师的面,表示会好好照顾他。

那是他少有的几次感受到陈氏的关爱,她拿梨子煮了一碗滚烫的梨子水喂他喝下去,虽然没有加糖,梨子水酸酸的,他却一口气给喝完了。

几个月后,陈家人过来报丧,说他的一位表妹得急病死了。

陈氏哭了很久。

傅云章没见过那位表妹,那时候还试图安慰陈氏,陈氏抄起铁钳,哭着打他。

他以为母亲是伤心过度,后来母亲提出想抱养娘家的女儿过来养,还给取名叫容姐,他也没有多想。

如今才知,那个表妹,就是陈氏的亲生女儿。

傅容说过,陈氏的女儿是遗腹子,生出来之后身体就不好,小时候好几次差点夭折。陈氏想方设法给女儿治病,变卖所有首饰,也没能治好那个叫蓉姐的女孩子。

蓉姐病死在春末夏初。

陈氏过年的时候曾想回娘家探望亲生女儿,因为傅云章病倒,没回成。过年之后又忙,她打算等端午的时候再回去,连给女儿做的新衣裳都预备好了,却等来女儿已经病逝的噩耗。

她把气都撒在傅云章身上,觉得要不是傅云章生病,自己过年的时候就能回家探望女儿,说不定女儿就不会病死。

傅云章缓缓合上眼睛,少年时的往事,再次清晰地浮现在眼前。

想不到,他人生中难得从母亲身上感受到一次温情,却成了母亲痛恨、折磨他的起因。

蓉姐之死,和他有什么关系?

他根本不知道蓉姐的存在。

陈氏可怜,蓉姐也可怜,他呢?

他何其无辜,只因为被陈氏挑中,就要承担所有罪孽。

“夫人,你花一两三钱五分银买下我,养大我,我为你保住家产,让你衣食无忧,高中探花郎,给你请封诰命我不欠你什么。”

他甩开陈氏的手,往外走去。

陈氏踉跄了一下,退后两步,手撑在桌面上站稳,浑身发抖,“不孝子你这个不孝子!”

傅云章脚步一顿,扭过头,神情冰冷,“我是不孝子你又何尝是一个好母亲?”

“我知道寡妇过日子艰难,我懂你吃了多少苦头,你熬夜织布,眼睛都快熬瞎了,我都记得。那些夜晚,你拿着剪刀躲在被子里发抖,我也知道。从小,我就想,我是你的儿子,你怀胎数月生下我,养育我,你心里还是疼爱我的。你暴躁、喜怒无常,动不动就对我发脾气,都是被宗族的人逼的。是他们害了你。我身为家里唯一的男人,应该早点长大,支应门户,分担你的痛苦,替你扛下所有压力,让你安安心心做一个无忧无虑的老封君”

他语气怅惘,停了下来。

陈氏眼圈赤红,牙齿直打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