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就像阔别已久的好兄弟一般,当着众人的面熟络地攀谈。

海商们瞠目结舌。

胡峰迎风而立,笑眯眯道:“听闻二爷新婚,我远在日本,未能送上贺礼,这一次船上带的东西,就当是恭贺二爷新婚大喜了!”

霍明锦平静无波的脸上漾起一丝笑容。

虽然这丝微笑常人难以察觉,但胡峰是何等人物,一眼便看出霍明锦心情很好,心里不由得好奇他的新婚妻子到底是什么样的倾城国色,竟然能折服这位铁石心肠的霍督师。

他好奇归好奇,脸上却不露出,仍然挂着一脸笑,看一眼跪在地上哆嗦的海商们,笑问:“二爷准备怎么处置这些人?”

霍明锦凝望波澜起伏的海面,缓缓道:“海盗海商,只在一念之间,若朝廷开放海禁,海盗就会转为海商,以后双鱼岛开放贸易,此前种种,朝廷可以既往不咎,但若还有人企图兴风作浪,朝廷亦不会手软。”

胡峰面露喜色。

听霍督师这话的意思,朝廷真的要解除海禁了!而且还不会对他们这帮流亡海上的海寇赶尽杀绝!

他虽然长居日本,其实心里还是希望能够回中原的。可惜他是倭寇,名声早就臭了,不止官府要追杀他,连他的娘亲儿女都不肯认他。

霍督师话里的意思很明白,官府需要借助他这样的海上霸主来维持平衡,确保解除海禁后沿海不会生乱。

如果朝廷饶恕他以前的所作所为,让他可以风风光光回家乡,并且继续做这个海上霸主,他自然愿意和官府合作!

一旁的海商们顶着烈日,吹着海风,跪在粗砺滚烫的沙地上,心惊肉跳:

不得了!

海上第一巨寇,被霍督师招安了!

广东捷报送回京师,朱和昶大喜,不等霍明锦班师回朝,就下旨封赏。

解除海禁已是不可逆转的趋势,朝中大臣开始担忧倭寇肆掠的事。

范维屏奏道:“霍督师招安胡峰、唐威、宋青昀等海寇数十人,双鱼岛已经恢复贸易,市场通达,又有胡峰等人襄助,以后海上海寇都将转为海商,倭寇之数,必会锐减。且霍督师俘虏九名佛朗机匠人,将他们的舰船和红夷大炮全部收缴,以夷制夷,区区几个倭寇,不足为虑。”

朱和昶认为他说得有理,赦免胡峰、唐威、宋青昀等人,给予官职爵位,安抚沿海当地百姓。

原本当地官员和老百姓对霍明锦围攻双鱼岛十分不满,没想到朝廷并没有因此掐断东西方贸易,而是正式解除海禁,规范市场贸易,这样一来,以后他们赚钱可以光明正大,用不着藏藏掖掖、提心吊胆,虽然要交一定的税钱,但却确保了安全和效率,和赚来的丰厚利润相比,一点税钱又值得什么?

闽浙当地,一片欢欣鼓舞,比过年还要喜庆热闹。

浙江、福建商业最发达的市镇百姓,开始日以继夜辛苦劳作,好趁着外国船舶来朝时多赚些银两。

而胡峰、唐威等人,在拿到朝廷的封赏后,欣喜若狂,对霍明锦愈加敬重。

这些昔日将枪炮对准繁华市镇的海寇,联合在一起,和官府水师配合,形成一支所向披靡的海上巨霸,扫平东海、西洋,为中原海商保驾护航。

在确认胡峰是真心投效朝廷后,霍明锦命人送密信回京,就南下吕宋港一事,征得朱和昶的同意。

朱和昶自然不会反对。

于是胡峰率领部下,浩浩荡荡杀向吕宋港。

吕宋港之后,还有西洋被佛朗机占据的满剌加国。

屠杀我华人者,虽远必诛!

吕宋、满剌加皆是中原藩属国,既然吕宋、满剌加生乱,那么中原有义务帮当地百姓肃清内乱!

接连不断的捷报中,朱和昶登基以来的第一场会试在贡院举行。

主考官最后确定为姚文达和汪玫。

开考的那天,傅云英没有负责监考。

她也在考试。

房间里只有她一个人,她坐在书案前,面前摆着和其他考生一模一样的考卷。

和袁三他们不一样的是,她考试没有限定的时长,也没有严密的监考,只有两个内官站在门外等候。时不时有人进来端茶送水,伺候她生活起居,夜里睡的是松软大床,每一顿饭菜都丰盛精美。

她心平静气,慢慢答完考卷。

朱和昶常常接见白长乐,眼界逐渐开阔,思想观念不知不觉发生了很多变化,非常关心海上贸易,今年出的题目就是和这个有关的,她答得很顺利。

赵琪和袁三他们今年运气好,她在家的时候,偶尔会让他们帮忙收集海外诸国的资料,他们拿到题目的时候肯定很高兴。

她写下最后一个字,从头到尾检查几遍,尤其是需要避讳的地方一再确认过没有疏漏之处,拍手让内官进来。

内官笑着向她道喜,拿走考卷。

在会试结果出来之前,她作为阅卷同考官,不能踏出贡院一步。

和学生们一样考试,只是个形式,方便之后赐予进士功名。

翌日,内官带傅云英和其他同考官厮见。

众人都关了好几天,精神不大好,站在长廊前,彼此拱手招呼,等着掣签。

掣到签后,签子上的数目对应的号房就是他们阅卷的地方,和考试一样,阅卷的房间也是彼此隔开独立的,谁也不知道自己会被分到哪间号房,阅卷期间只能看分到自己手中的考卷,因号房是隔开的,考官不能和其他人交谈。

每个人拿到考卷,给出自己的评价,如果其中一份考卷出现差别很大的评价,那么必须由主考官来判定最后的优劣。

傅云英运气不坏,抽到的号房在里面,既幽静,又干爽舒适。

她以前在书院时常常批改学生们的文章,阅卷这差事对她来说完全没有难度。

因为阅卷不当肯定会被追究责任,所以阅卷时必须逐字逐句仔细阅读,确认文字是否通顺,阐述是否清晰,有没有大逆不道之语或者忘了忌讳的地方,然后要写上自己的评语。把其中自己认为好的推荐给主考官批改。

差事不难,就是繁琐。

十几天后,他们这批考官终于阅卷完毕,获得离开贡院的许可。

回到家中后,傅云英匆匆洗漱,倒头便睡。

休息了两天,才把精神养回来。

春暖花开,京中杏花次第盛放,又到了会试放榜的时候。

京中大街小巷,都在传今年的状元郎、榜眼和探花郎到底花落谁家。

这一届最有可能摘得探花郎美名的是一位浙江学子,他年轻,好打扮,唇红齿白,貌若女子,才学又不错,希望很大。

放榜那天,傅云英没有等消息,在宫里和朱和昶打捶丸。

她入宫汇报牛银姐等人流放双鱼岛的事,汇报完要走,朱和昶留下她,转到西苑,一边打捶丸,一边和她商量招募俊才去小琉球和双鱼岛的具体事宜。

八股文陈腐不化,刻板定式,限制思想,这一点天下学子心中都有数。

科举考试只认八股文,还导致所选的官吏虽然满腹才华,饱读诗书,却对国计民生之事毫不关心,一身学问,没有用武之地。

治民的地方官昏庸,不堪大用,亟需改变这个现状。

但科举考试是国朝根基,不可更改,而且它确实是目前最公平公正的晋升之路。

不能改选官制度,那么就先从辅佐官员的幕僚开始。

治国□□,不能仅仅只靠数百名官员,人数众多的差役小吏也在其中发挥重大作用。

刑名师爷懂律法,文案师爷负责起草公文,管钱粮的师爷管理税收,僚吏往往是地方上待得最久的人,官员流动性大,僚吏算是地方上的地头蛇,他们联合起来,可以架空官员。

朱和昶打算先通过专门的考试选拔一批人才送到双鱼岛和小琉球去,这考试和科举考试不同,没有功名。

他有些忧虑:“会不会没人来报名参考?”

那就太尴尬了,皇帝也要面子的呀!

“皇上多虑了。”傅云英说,“这是您主持的考试,虽然没有功名,但不代表没有前程,那些名落孙山的举子肯定会主动投考。再说了,皇上想选拔的是真正有能力的人,人少一些,也没什么,只要有本事就行。”

朱和昶点点头,撒开球杖,接过巾帕擦汗,“对了,胡峰带兵去吕宋岛了,该怎么打发那两个使臣?”

两名来朝辩解屠杀华人之事的佛朗机使臣还没走,而胡峰、唐威已经率领船队南下吕宋。

他们不会放过屠杀无辜百姓的人。

傅云英笑了笑,“如实和他们说就是了。”

打都打了,不怕和佛朗机人撕破脸。

说着话,内官来报,孔皇后殿中的宫女来了,说孔皇后不舒服,请朱和昶过去。

傅云英立刻告退。

几天前孔皇后传出喜信,她怀孕了。如果这一胎生下来是儿子,嫡长子肯定要册封为太子,现在阖宫都将孔皇后当成宝贝,朝中大臣也对皇后的肚子极为关注。

朱和昶头一次当父亲,有些手足无措,不知怎么安抚孕后突然变得喜欢哭哭啼啼的孔皇后,只能每天大把大把的赏赐送到皇后寝宫。

这期间,孔家也得了不少封赏。

孔皇后孕中难免爱多想,哭着说她想念兄长。

朱和昶安慰她很久,却没有松口让人接孔连回来,孔连被送回南京,要到下半年才能回京师。

傅云英走了,朱和昶还打算召见白长乐,和他讨论铸造红夷大炮的事,听内官说孔皇后相请,犹豫了片刻,道:“朕下午再去坤宁宫,先让太医过去看看。”

内官出去,原话告诉坤宁宫宫女。

宫女回了寝殿,斟酌着回道:“娘娘,皇上忙着接见大臣,听说您不舒服,立马让太医过来,等他忙完了事,就过来看您。”

孔皇后半躺在美人榻上,面色发黄,肚子里一抽一抽疼得慌,皇上却没来,她面露失望,感觉肚子疼得更厉害了。

她捂着肚子,问:“皇上在做什么?”

宫女小心翼翼答:“皇上和傅大人在西苑打球。”

“西苑?”

孔皇后蹙眉,西苑又不是乾清宫,接连大臣,有要事商量,为什么要去西苑?而且还一边打球!

而且又是傅云!

皇上老是召见他,朝中那么多大臣,就不能召见其他人吗?

想起最近宫里的流言,孔皇后双手发颤。

她遣走其他人,问身边女官:“你去查查傅云可曾在乾清宫留宿。”

女官心口猛地一跳,低着头答:“没有,娘娘,傅大人从来都不在宫里留宿。倒是汪大人、范大人曾留宿值房,皇上还和范大人秉烛夜谈,吃了一夜的酒。”

傅大人大概自己也知道他那样出众的相貌很可能引来非议,虽然深得皇上信任,却谨小慎微,从不在宫中留宿。有一次天都黑透了还是坚持回去。皇上知道他的脾气,以后也不再留他,如果天气不好或者天色已晚,就提醒内官提前把车马准备好。

汪大人、范大人、姚大人反而不必忌讳,有时候君臣对谈到深夜,几位阁老就在值房睡。

因此,朝中大臣固然嫉妒傅大人和皇上感情好,但人家是少年时的交情,又有从龙之功,羡慕也羡慕不来的,与其妒忌,不如和他交好。

至今还没有人用那种想法去揣测这对君臣的关系。

一来,傅大人品性高洁,勤于政务,清正果敢,没有人往那方面想。

二来,皇上太坦荡了,他对谁好,那就是真心实意的好,大臣根本不会多想。

而且皇上喜欢美人、怜香惜玉这一点众人皆知,从没有豢养过男宠。

女官隐晦地劝孔皇后,“娘娘,您别多心,皇上这些天每晚都过来陪您,今天也会来的。”

孔皇后轻抚自己的小腹,抿唇不语。

回到家中时,傅家张灯结彩,一片欢声笑语。

门前地上,洒满鞭炮纸屑。

傅云英愣了片刻,随即嘴角轻翘。

缓步踱进正堂,果然看到堂中一副捷报,袁三考中贡士了。

他运气好,考的全是他熟悉的,考了第五十九名。

没有看到傅云启的捷报,傅云英问迎过来的管家。

管家告诉他傅云启这一次没考上。

傅云启才学比不上袁三,这也在她意料之中。

正堂里摆了几桌席面,袁三被人按着死命灌酒,傅云启也在其中,他笑得最为欢快,显然考试结果一点都没影响他的情绪。

这让傅云英颇感欣慰,九哥确实长大了。

她没有进去打扰袁三他们,先回自己的院子。

幕僚把考试结果拿过来给她过目,杜嘉贞、李顺、陈葵他们榜上有名,杜嘉贞的名次最高,考了第三十一名。

“几位相公下午过来报喜,都说要请大人过去吃酒。”

幕僚笑着说。

大人的知交好友、学生们陆陆续续赴考,考上的人越多,对大人越有利,以后这些人都将是大人的帮手。

傅云英笑了笑,让管家把准备好的贺礼送到杜嘉贞他们手上,落第的几个也不能忽视,人人都有份。

翌日一大早,陈葵等人结伴上门请她吃酒。

她婉拒不去,提醒他们去拜望座师。

杜嘉贞嘿嘿冷笑几声,道:“姚阁老还是那个脾气,我们下午再去!”

姚文达把考第五名的浙江学子臭骂了一顿,那名学子正是大家寄予厚望的美男子苏承裕,他是姚文达的同乡。

据说苏承裕少年意气风发,是笑着踏进姚家门的,出来的时候哭哭啼啼,眼泪把脸上的妆粉都冲散了,梨花带泪,我见犹怜。

苏承裕讲究打扮,喜欢涂脂抹粉,北方学子看不惯这个。

但现在就时兴苏意,苏州人怎么打扮、怎么穿衣、怎么吃饭都会被南北其他地方的人疯狂效仿,所以大家只敢背地里鄙视,不敢真的说出来,免得被人鄙视一句粗俗。

傅云英失笑,看来今年的探花郎一定是苏承裕无疑了。

天气越来越暖和,街道两旁杏花盛放,她没坐马车,骑马去大理寺。

下马的时候,门前等候已久的老百姓如潮水一般涌过来,给她送吃的喝的用的,还有人直接挑半扇猪肉,说要给她补身体。

她哭笑不得,在乔嘉的帮助下躲开。

石正把那口养莲花的水缸搬到她的新号房窗前了,莲叶才只露出小小一截嫩绿尖角,院中紫藤树苍老茂盛,垂挂下一串串花藤,瀑布一般,如梦似幻。

傅云英批阅公文间,抬眼看到窗外的花海,心想,霍明锦应该要回来了。

他用不着亲自去吕宋,以后东海、西洋一带的海上安全,交给胡峰、唐威他们就够了。

朝廷会帮助华人恢复重建吕宋港的华商街,夺回满剌加,将满剌加王族之后送回故土。

这一切并不是白费力,吕宋港和满剌加海峡都是重要的贸易港口,夺回这两个地方,能为朝廷带来巨大的利益。

用不着怕胡峰坐大,真正解除海禁,闽浙地方的豪商将很快崛起,到时候新兴势力自然会对胡峰造成冲击,朝廷要做的,就是制衡。

小琉球岛是霍明锦的势力范围,只要他在一天,连朝廷都没法动小琉球岛。

傅云英知道他留了后手,但没想到他在海上几年竟然曾打败过胡峰,而且没有杀死对方,还是留下对方的性命。所以胡峰一直很敬畏他,他出面招安,胡峰只考虑了三天,就答应回中原。

他上次好像挺喜欢吃藤萝花饼的,回去叫人摘些新鲜花瓣储藏起来,留着蒸花饼吃,免得他回来的时候花已经开谢。

这天,周天禄来找傅云英求救。

两名佛朗机使臣得知朝廷和昔日海寇组成船队浩浩荡荡南下吕宋,大惊失色,哭诉天、朝欺侮他们,要求朝廷给一个说法。

周天禄撇撇嘴,道:“真是胡搅蛮缠啊!我脸皮这么厚,都说不过他们!”

傅云英看他一眼,“所以,你觉得我脸皮更厚,一定能对付佛朗机使臣?”

周天禄僵了一下,忙堆起一脸笑容,朝她拱手,道:“我这是仰慕你冰雪聪明,觉得只有你才能震住那两个洋人,你风采过人,不用开口,往那一站,就能把那两个使臣唬得说不出话来。”

傅云英低头看书案上摊开的案卷,“去找白长乐吧,以夷制夷。”

周天禄愣了一下,眼前一亮,“我怎么没想到?”

一溜烟跑远了。

霍督师大败双鱼岛上的佛朗机人,白长乐他们后怕不已,如果他们没被傅大人的人带回京师,现在肯定和岛上其他佛朗机人一样,身首异处了!

为了抱紧傅大人的大腿,求得庇护,白长乐这些天不眠不休研究傅云章的病情,周天禄过来找他的时候,他本想敷衍过去,听说是傅大人推荐他的,他犹如吸了一口仙气一般,立马精神抖擞。

“走,那些人不配做上帝的子民!竟然屠杀无辜,连妇孺都不放过!我会好好感化他们的!”

大小佛朗机人见面,场面一度失控。

周天禄在一旁围观两个使臣和白长乐这边的人对骂,因为实在听不懂他们在骂什么,只能从彼此的脸色猜测谁占了上风。

很明显,白长乐作为一名知识渊博、信仰虔诚的传教士,将两个使臣驳斥得没有还嘴的余地。

两名使臣叫嚣着要向他们的政府禀报,派舰船夺回吕宋港。

周天禄皮笑肉不笑,“用不着你们禀报,我朝自会晓喻海内外,西洋诸藩属国,皆受我朝庇佑!”顿了一下,嘴角一挑,“还有,你们该赔我们多少银两,户部已经算出来了,一笔一笔写得清楚明白,账单你们记得带走,你们要是不拿钱出来,我朝会自己去取。”

至于怎么取,花样多的是。

两名使臣又惊又惧,拂袖而去。

复试过后,很快迎来殿试。

金碧辉煌的保和殿中,气氛庄重严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