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山公录?理篇》有专门的练气要诀,只可惜我一直读不懂,且未深究,现在应该到了研习之时。

而且,如果练气的话,不用找别人,老爸便是最好的老师,他所学的六相全功,内息修炼基础便是陈抟老祖传下的气功心法,与《义山公录》中的方法同根同源。所谓胎息、指玄、观空、心相、无极、还丹六相界,其实也是指内息的修炼程度。

我将自己的想法给老爸说了,老爸沉吟一番,道:“这样做对你有益无害,我自然同意。既然学习,便从最基础的胎息相界开始吧。”

第八十一章 无计可施

胎息相界,顾名思义,练习吐纳睡眠之法,所谓胎息,便如胎儿在母亲腹中眠息那样,此法源于陈抟老祖的睡功,义山公又将其总结归纳,整理到《义山公录》中,形成了一片晦涩难懂的口诀,总诀式曰:守中抱一,心息相依。分诀有三,乃是“玄关一窍,神定虚空”、“心息相忘,神气合一”、“恍惚而寐,大定前奏”。

口诀下面还有一首诗:“常人无所重,惟睡乃为重。举世皆为息,魂离神不动。觉来无所知,贪求心愈浓。堪笑尘中人,不知梦是梦。至人本无梦,其梦本游仙。真人本无睡,睡则浮云烟。炉里近为药,壶中别有天。欲知睡梦里,人间第一玄。”

这口诀和诗,我之前读过不下十遍,晦涩难懂,一直以为是故弄玄虚,现在细想,忽然觉得有些意思,和老爸交流、剖析一番后,顿时又理解不少。

按照《义山公录》的说法,人的呼吸虽然是在肺腑之间进行,但是实际上却起于内心,呼吸之间,内心元气随之对外开放。而人为什么会死亡呢?很简单,气存则人生,气竭则人亡。因此,正常情况下,人之所以死亡,是因为气绝气竭,为什么会气竭或者气绝?因为人一呼一吸之间,内心元气随之外泄,如有一日,元气泄尽,人便要身亡了。因此,人一生中呼吸次数差不多是固定的,呼吸的越急促短浅,元气泄的就越快,而且泄出去的元气得不到补充,这样以来,死的也就越早,相反,呼吸越是缓慢悠长,元气消耗保养的也就越好,泄露的元气也能得到恢复,这样的人便能长寿。

回归现实世界,狗的寿命、人的寿命和龟的寿命是第次而长的,而这三种生物的呼吸节奏则越来越慢,心跳的节奏越来越慢,元气消耗的也越来越慢,这也从一定程度上印证了《义山公录》的说法。

陈抟老祖和义山公都是练气的高手,寿命均在百岁之上,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张三丰学的便是陈抟老祖一路的气功心法,其寿命也在百岁之上。

言归正传,练气练气,其最终想要达到的境界便是气闭。甚至有一句话说:“气绝曰死,气闭曰仙。”由此可见气闭的重要性。

胎儿在母亲腹中便是气闭,而胎儿在母亲腹中的状态类似于睡眠,因此人想要练气练到气闭的境界,便先要学会睡觉,学会呼吸,像胎儿那样眠息,这也是胎息相界名称的缘由。

或许有人会说,睡觉谁不会?呼吸谁不会?还用教吗?

自然需要,须知,大多数人的睡眠方法是不对的。有人吃饱了就睡,有人困了才睡,有人日上三竿不起,有人梦中频频惊醒,有人深更半夜难眠,有人鼾声如雷,有人呓语连连,这世间真正能睡一个好觉的人又有多少呢?

大多数的呼吸方法也不对,常人只知道用鼻子呼吸,用肺部呼吸,不知道用腹部呼吸,不知道用毛孔采气,呼多吸少,粗多细少,浅多深少,重多轻少,急多缓少,乱多匀少,这些呼吸方法都是错误的,或者说对养生练气并不好,极易丧失元气。

《义山公录》旨在培养神一般的相士,而神一般的相士必须要耳、目、口、鼻、身、心达到非凡的境界,想要这些器官都达到非凡境界,没有足够的元气支持是根本做不到的。

而元气,听似神秘,其实就是维系人体进行高级智慧活动的不明能量和磁场而已。

足够的元气自何处而来?自然是养气练气。

老爸一向勤练六相全功,在最初练习胎息相界时,便有既定的睡眠方法,乃分四步,调气、长息、行气和收功,这四步不但呼吸方法有讲究,连睡觉姿势也各有不同。

调气步骤中,睡眠时,床上要不放枕头,头南脚北正身仰卧,全身放松,双臂伸直,置于体侧,距身五寸,双目轻闭,舌抵上腭,两手握固,两腿伸开,脚分左右,相距也是五寸。睡眠姿势调整好以后,再摒除杂念,调匀呼吸,呼吸之法为细匀绵长,声微音小,要达到两耳不闻的程度,一呼一吸为一息,如此练习三百六十五息才算完成一次调气过程。

至于长息,乃是说睡眠时呼吸要用腹不用肺,鼻子缓缓吸气,腹部渐渐隆起,以气充盈,片刻之后,再将腹部之气从口中缓缓吐出,万不可一蹴而就,一吸一吐为一息,共行三百六十五息为一次完整的长息过程,在此过程中同样注意呼吸声要细微,达到两耳不闻的程度。

长息过程与调气过程最大的不同之处便是行气中要有臆想,在臆想中,世间清纯之气由人周身毛孔渗透而入体内,其中精华部分正是用于补充你消耗掉的元气。

行气、收功和调气、长息类似,过程十分繁琐麻烦,我在此便不必细说。总之,在老爸的指导下,这种睡眠方式,四天之内,我经历了从抗拒到慢慢适应,最后到习惯成自然。练习此法关键在于调和身心,顺其自然,困顿的时候便睡,精神抖擞时便醒,最忌讳急躁、刻意、执念,切不可有各种杂念、歪念,否则练就一身邪气可就不得了了。

我在练习的过程中,还真做到了心无旁骛,一身轻松,清静自然,无为而治的程度,原因无他,只是因为我眼睛看不见,别的事情基本上无法做,既然无法做,也就不去想了,心中一念,只是睡眠。其实,一句话归结,睡得时候,就是当自己死了。口诀中所谓的“玄关一窍,神定虚空”便是如此了。

我不知道这样做对不对,但事实证明我反而把胎息相界第一步的睡功给练好了,正所谓万事开头难,这个睡功练好了,胎息相界再往下进行,也会顺利很多。

我将睡功练到完全自然的程度,便能清楚地感受到周身百骸及五官的些许变化,身体似乎轻了一些,大脑似乎空了一些,心跳似乎重了一些,呼吸声如同完全消失,听觉更加敏锐,鼻子出奇的灵透,当然,眼睛还是处于失明状态。

我的睡眠质量确实好了许多,但是只有一点还是没变,睡眠中依旧会做梦,梦中依然是云气蒸腾,朦朦胧胧。虽是幻觉,其真实程度,比以前尤胜。

四天后,我便感觉到练习睡功时,遍体湿润,四肢出汗,尤其是掌心,汗出如浆,老爸见状,道:“睡功已经成了!这说明你的全身毛孔以及手脚俱已经打通,与外界之气相连,以后自然而然的,毛孔就能帮你引气纳体了。”

我喜道:“这么快就成了?”

老爸道:“或许真是悟性的原因吧,你练习的速度比我当年快多了,这一步,当年我练了至少半个月,才有小成,你仅仅四天就可以往下进行了。”

我笑道:“悟性可能有一点,但是老爸的教导还是很重要的,再一点是我现在眼睛看不见,心反而静了很多,这样练起功来尤其是气功,反而占很大便宜。”

老爸道:“不管如何,总是好事,如此便可以继续往下进行了,睡功成后,胎息相界的第二个过程便是断息。”

我问道:“断息?怎么断?是指不能呼吸吗?”

老爸道:“并非完全不能呼吸,你想一想《义山公录》中的口诀,心息相忘,神气合一,便是指你虽然还在呼吸,但是却忘了自己还在呼吸,你虽然没有呼吸,但是却感觉自己还在呼吸。”

我点了点头,道:“我懂了。”

老爸便教我练习的姿势,这次需要放枕头,睡眠姿势也变成了头南脚北正身仰卧。睡觉时依然要两眼轻闭,舌抵上腭,双手握固。姿势好了之后,要叩齿七七四十九次,将口中暗生之气分三次吞咽,以意念将其引至丹田。呼吸之法还是深腹呼吸法,吸入一次后,随即闭气,等气闷难忍时,才把体内浊气从口中缓缓吐出,如此这般练习,逐渐将闭气时间延长,如果能闭气三百六十息,则算锁鼻功成。

我练习了两日,已能闭气一百二十息,相当于二十分钟左右。老爸欣喜异常,道:“你这可算是练习内功的天才,进境之快,实在令人骇然!”

我和老爸正在说话,一阵脚步声忽然自远及近传来,我微微一听,觉得脚步声熟悉,略一想,便道:“有人来了,似乎是奶奶。”

老爸道:“你的听觉强了很多,人还没有进院,你便闻声知人了。”

我道:“还有另外两人,我听不出来,不过都很沉稳,不像一般人那样虚浮。”

老爸道:“一个是你三爷爷,另一个恐怕便是太古真人了。”

“太古真人来了!”我喜悦道,似乎看到了眼睛复明的希望。

直到此时,敲门声才传来,老爸闪身出去开门,老妈也跟着出去,略过一会儿,四个人的脚步声便传来了。

我虽然看不见,但还是站起身来,迎接他们。

只听老爸道:“真人,这便是犬子陈元方。”

我赶紧拱手道:“小子拜见真人!目不能见,无礼之处,还望真人海涵!”

一个苍老有力的声音响起道:“无妨,弘道你们客气了!算起来,我和汉生老弟是同辈之人,我还比他大今天总算是有用得到我这把老骨头的地方了!“

我听见三爷爷的声音道:“真人太谦虚了,这世上恐怕只有真人是五大瞳术慧眼的拥有者,如果您无用,那我们真要自杀以谢世人了。呵呵,元方的事情,还是要麻烦真人了!”

太古真人道:“汉昌老弟不必客气!来,我先看看元方的眼睛!”

我站在那里不动,屋里一时也没有人说话,过了片刻,只听太古真人“咦”了一声,连道:“古怪,古怪!元方的眼睛根本没有任何病症,完全不像是失明之人!”

几岁,但是他仙去了,我还老不死的活着。终日无事,掰着指头度日等死啊,今天总算是有用得到我这把老骨头的地方了!“

我听见三爷爷的声音道:“真人太谦虚了,这世上恐怕只有真人是五大瞳术慧眼的拥有者,如果您无用,那我们真要自杀以谢世人了。呵呵,元方的事情,还是要麻烦真人了!”

太古真人道:“汉昌老弟不必客气!来,我先看看元方的眼睛!”

我站在那里不动,屋里一时也没有人说话,过了片刻,只听太古真人“咦”了一声,连道:“古怪,古怪!元方的眼睛根本没有任何病症,完全不像是失明之人!”

第八十二章 何九叔的封印

太古真人这么一说,我们都愣住了,没有什么病症,完全正常,那眼睛为什么会失明?

奶奶脾气比较急躁,当下就问道:“老货,到底怎么回事?”

太古真人尴尬地咳嗽一声,道:“你不用当着你孙子的面这么叫我吧,我好歹也是……”

“少废话!快说!”奶奶毫不客气地打断太古真人的话。

太古真人嘟囔一声,我隐隐听见是:“脾气还和以前一样,也亏陈汉生忍受得了……”

我一听这话,心中乐了,这其中必有隐情啊!

只听太古真人道:“你们知道,慧眼者,能看透人的神采,因此也最能体察人的底细,元方这孩子,虽然年轻,却满身罡气,灵魂力强横无比,端的是令人可畏!只是有一点奇怪,元方体内罡气虽盛,却不归丹田、经脉,而是四处游走,乱蹿乱冲,这也导致了元方精神难宁,所以灵魂力虽强,却没有凝聚力,须知眼乃人精神具象之处,灵魂力不聚,精神就涣散,眼睛或许便因此失明。”

奶奶道:“老货,你的意思是元方体内罡气不稳定才导致了元方眼睛失明?”

太古真人道:“正是此意。”

我听了个懵懵懂懂,忍不住问道:“真人,什么是灵魂力?”

三爷爷道:“《义山公录》上没有提到‘三魂之力’吗?”

我恍然道:“原来是三魂之力,我知道了。”

天地间有三力,所谓天命不可违,天命者即天力,乃道统之定数,人生的气运;所谓道法自然,自然者即地力,风雨雷电,地动潮汐,莫非地力;而所谓人力有时尽,三力中最弱的便是人力了。

而具体来说,人力又分为体力和灵魂力,体力者,皮肉筋骨之力,很好理解。灵魂力便是三魂之力,说的现代一点,便是精神力量。

老爸道:“可是元方体内罡气二十年中都静如止水,为什么现在突然乱了起来?”

太古真人道:“罡气混乱,只有一种原因,受到某种刺激,无法调理。”

老爸沉吟道:“刺激可能便是在轩辕岭中遭遇的吧。”

太古真人道:“轩辕岭是怎么回事?”

奶奶道:“说起来要气死我了,这么大的事情,我居然事先毫不知情!”

三爷爷道:“这个我也想知道。我听说你们回来了,就想过来问问轩辕岭那里怎么回事,结果看见大嫂急匆匆赶来,太古真人也一起跟着,我一问,原来是元方的眼睛有点问题。”

老爸将我们在轩辕岭里的所见所闻简要地说了一遍,然后道:“此行虽然知道了一些信息,但是却收获不大。”

奶奶冷哼一声,道:“事前瞒着我!让元方出了这等大事!”

老爸干笑两声,道:“我是想着您上了年纪,不方便……”

“连弘德都敢去,我有什么不方便的!”奶奶气道。

三爷爷连忙打断他们的话,道:“好了,大嫂,现在不是说这个事前的时候。”

奶奶这才作罢,我也如释重负。

三爷爷沉吟道:“看来,我之前的猜测却是对的。轩辕岭那里果然有一个陈家的旁支子孙墓室在,而且还是大名鼎鼎的陈万年。弘道,据你所说,那里至少有三层墓穴,墓摞墓,十分罕见,我想这十有八九是陈万年改造的结果。这个陈万年倒如此大胆,居然把墓室修建在两层墓穴之间!”

我插嘴道:“确切来说,那里并不是真正的墓穴,而是尸鬼宗的总舵所在地,数百年前,陈万年一手创立尸鬼宗,轩辕岭便是奠基地。墓穴之所以奇怪,也是陈万年故布疑阵。”

三爷爷道:“尸鬼宗一直神秘莫测,很少在江湖上走动,谁也没有料到它居然是陈家子孙创立的,他创立这个尸鬼宗又是要干什么呢?”

我道:“我想应该是守护通灵宝珠。”

老爸道:“应该如此。”

三爷爷叹息一声,道:“由此可见,通灵宝珠是何等珍贵之物,让陈万年这等奇人死后也不愿释手。”

我道:“可惜,通灵宝珠还是没有出现,也不知道到底在何处。”

太古真人沉默了一阵,终于道:“元方,你当时说你看到一阵亮光,眼睛很痛,而且眼睛里好像也发出了一道血红微茫?”

“嗯,当时的感觉确实如此,但是事后想想或许是幻觉,因为那地方本来就有一个阵,身处阵法之中,很容易出现幻觉。”

太古真人道:“你出了轩辕岭之后,还晕倒了?”

我又“嗯”了一声,道:“这个可能是久不见光,而且因为阴阳眼受刺激的缘故吧,总是我也不太清楚怎么回事。”

奶奶道:“继承貔貅血眼四十九天后就能开眼了,剩下的时间也不算长,眼看马上就要开启阴阳眼,却出了这档子事,真是气死我了!”

太古真人道:“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或许元方便是因此受的刺激,但是一般来说,人体内天生而成的罡气都能自我调节,断不会受到刺激后就无法调和了啊。难道是元方的经脉有些不通畅?”

“不会的。”老爸道:“我之前一直教元方练气,如果经脉不通,他断不会进步神速,短短几天内便练到了胎息相界断一百二十息的地步。”

太古真人似乎是吃了一惊,讶然道:“你是说元方已经练到了能断一百二十息的地步?”

老爸“嗯”了一声。

太古真人大声道:“可我为什么没有在元方体内看到一丝凝聚的真气?”

“什么!”老爸惊声道:“他体内没有真气?”

“对!我的慧眼不会看错,他一丝也没有,完全不像是练过气的!”太古真人肯定道。

三爷爷道:“这是怎么回事?真气都散掉了?”

所谓真气、真力,听似神秘,其实就是内功,是积存在人身体内的能量。现在人大多不相信真气或内功的存在,以为是小说家的杜撰,实则谬矣,武林有谚语说:“十年太极不伤身。”意思便是太极须以十年之功练气积蓄内功,然后才会有强大的爆发力,不然是很难伤到人的。

练气练到一定程度,必然会积聚真气,但是我却没有。

我沉默不语,脑海里瞬间翻过了万千念头,忽然心念一动,想起从大何庄回来后那天晚上,自己脑后耳朵旁出现的“冥封”二字!

“寒冰锁青龙!”我忽然叫道,“爷爷曾经留下一句话,叫做寒冰锁青龙,奶奶你还记得吗?”

奶奶猛然道:“不错,不错,我居然忘了这一点!寒冰锁青龙,白虎不成凶。元方星主青龙,这一句话的意思必然是元方遭到了某种封印,罡气被禁于体内,这也是元方夺取阴阳眼的必要条件,只是我当时没有细想元方罡气被封的原因!”

老爸也道:“之前在金鸡岭上,元方曾经中邪,一路狂奔,那时候我便怀疑过,元方本不应该中邪或看见邪祟,但是事情却发生了,现在想来,居然是因为元方的罡气不能完全显露出来。可是是谁把他给封印了?我基本上一直跟他在一起,怎么毫不知情?”

太古真人道:“不管如何,这原因总算是找到了!元方必是中了某种阴毒的封印术,身上某处穴道不允许罡气流通,所以,在受到外界刺激时,罡气才会失衡乱走,从而导致元方失明。但这封印术十分高明,仅阻止罡气流走而已,却对其他元气无碍,只是,元方虽然能练气,却凝聚不成真气,封印不除,便永远练不成武功。”

众人都沉默了起来,我却记起了另外一件事,缓缓道:“我知道是谁给我下的封印术。”

“谁?”奶奶问道。

“大何庄的何九叔!他曾经摸过我的后脑,那时候我感觉到一丝轻微的刺痛,但很快便恢复正常,我也没有在意,现在想来,以何九叔的印象狠戾,肯定是他下的毒手!”

太古真人闻言,仔细地看了看我的后脑,然后道:“你不说,我还真没发现,你的后脑风府穴处果然有些异样,似乎有阴毒入侵,不过却细微之极,就连我这慧眼也几乎不可察觉。由此可见,下手之人的手段十分高明!”

奶奶恨声道:“何九叔?他是个什么人物?”

老爸道:“是个邪派人物,早年曾和父亲有过冤仇,对了,三叔,你也认识他。”

三爷爷惊讶道:“我?”

老爸道:“对,他说当年他和他师父练习采阴补阳邪法,被你和我父亲发现,你们除了他的师父,还重伤何九,让他从此断子绝孙。”

三爷爷“哦”了一声,道:“原来是他!”

老爸道:“他已经死了,但是他出自何门何派,我却没问出来。”

三爷爷道:“当年我和大哥也曾经问过,他们也不说,我还真不知道。”

奶奶道:“老货,既然看出问题了,能不能治?”

太古真人道:“我看不出这封印术是如何种下的,我治不了。”

“治不了?”

“对不住你,我真是无能为力。”

一阵沉默,奶奶忽然恨声道:“真真气死我了!”

我笑了两声,道:“奶奶放宽心,肯定没什么大事。”

奶奶哼了两声,道:“老货,走吧!治不了我孙子,还待在这里干嘛?”

太古真人咳嗽两声,道:“你不要做得这么绝吧,我千里迢迢跑来,不让我吃顿饭?”

奶奶道:“治不好病,哪里有饭给你吃!”

老爸估计有些过意不去,便道:“真人,我这里正准备为您接风。”

太古真人干笑两声,道:“没治好元方的眼睛,我有愧啊。”

三爷爷笑道:“太古道兄,我正想邀请你到寒舍一叙,探讨一些道学易理,我那里有上好的素斋,你去不去?”

太古真人“哈哈”笑道:“自然去了,自然去了!”

老爸道:“还是不要麻烦三叔了,就在我这里吃饭吧。”

太古真人道:“不用了,不用了!咱们有机会再见!”说罢,便有脚步声响起,似是太古真人往外而去。

三爷爷道:“弘道,元方,我先走了。”

奶奶也气哼哼地道:“元方,我走了!”

老爸将三人送走,家中又恢复了平静。

眼睛虽然没能治好,我微微有些失望,但是我却知道了病因所在,因此也不算全无收获,想到此处,我心情又好了一些。

无事之余,自然还是练气,虽然不能积蓄真气内力,但最起码能开发身体的潜能,对感官系统有莫大的好处,我当然不会轻易放弃。

夜里,我已经深睡,不知道是几点,外面忽然一阵响动,我随即惊醒,老爸也立即有了动静,从里屋快步出来。

“有人。”我轻声道。

“似乎是故意发出声音让我们听到的。”老爸道。

院子里,一阵轻微的落地声响起,似乎有人进了院子,紧接着,一个声音道:“陈弘道,我能治好陈元方的眼睛!”

这声音好生熟悉!我悚然一惊,是面具人!

第八十三章 玄之又玄

常言说会咬人的狗不叫,老黑便是这种狗,面具人已经进了院子,老黑依然没有动静。

老妹已经去了学校,家里只有我、老爸和老妈三人,老爸让老妈待在里屋不动。正准备向面具人答话,院子里老黑蓦地一声嘶吼,紧接着便无声无息了。估计是伏击不成,被虐了。

老爸打开屋门,沉声道:“轩辕岭里,你是我陈某父子的恩人,可惜未及拜谢,便不见仙踪。但是深夜翻墙入户,恐非君子所为。”

面具人“嘿嘿”笑了两声,道:“我说过,救你们不是我的本意,我是为了帮自己。还有,我藏头藏尾,本就不是君子,只不过,君子治不了你儿子的眼睛,我这小人却能治好。”

“你怎么知道陈元方失明了?”老爸问道。

“你们走出轩辕岭的时候,我就在附近,陈元方目盲之事,我一清二楚,只不过没想好治疗的方法,我便没有出现,但现在,我来了。”

老爸沉默片刻,道:“你进来吧。”

面具人道:“好,陈弘道,果然大胆。”

老爸淡淡道:“如果你我以命相搏,生死未可知。”

面具人道:“而且我也知道,只要你一发讯号,陈家村中麻衣道派的五大族老、十大高手、九十村勇顷刻间便能赶到此处,我插翅难逃。”

老爸道:“知道便好。”

面具人喑哑的笑了一声,道:“只可惜我不是来打架的,不然我还真想闯一闯陈家的龙潭虎穴。陈元方,眼睛看不见的滋味如何?”

我笑道:“呵呵,还行。无论我看见还是看不见,你都带着面具,没什么不同。”

面具人道:“眼睛好了,总有一天能看到面具之后的我,只不过,那一天或许会需要很长时间。现在,我帮你治好眼睛,如何?”

我道:“那就多谢了!”

老爸没有做声,面具人道:“好,那我就开始了。”

这时候,老妈忽然冲出来,道:“弘道,你放心他治吗?”

老爸没有说话,我道:“妈,没事的,这位先生之前救过我多次,要想害我,不必如此。”

面具人笑道:“当年鼎鼎大名的女侠蒋明瑜也有害怕的时候?”

老爸轻声安慰道:“放心。元方不能一直失明。”

老妈叹了一口气,道:“这位先生不用取笑我了,还请治好元方的眼睛。”

面具人再不和老爸老妈搭话,转而对我说道:“陈元方,盘膝坐下,左上右下,过肩五寸,双手握固,后背微曲,舌抵上腭,唇齿轻叩,以胎息相界断息境防松周身,散开三万六千毛孔,我说开始时,你气闭三十六息。”

我点了点头,依吩咐坐下,然后很快进入物我两忘境界,将全身毛孔散开,只听面具人道:“好了,开始吧。”我便开始闭气。

混沌中,我感觉面具人手指在我身上各处急点,不多时,便有一股气从小腹蒸腾而上,片刻间,全身燥热,奇痒无比,周体血脉,沸腾一般,左冲右突,不得而出,皮肉之上仿佛有千虫万蚁乱涌乱咬,我几乎要忍受不住,但一个声音在我耳边道:“坚持三十六息,否则功亏一篑。”

我这才稳定下来,心中只泛起一个念头:“我已经死了,我已经死了。”这么一想,身上的苦楚立即遥远了许多,仿佛和自己无关一样。

又过了片刻,面颊处一股温润感骤起,迅即扩散到整个中停,眼中电石火花般不时有微茫闪现,很快,眉上楞骨处一凉,眼中陡然落下两行清泪,不用面具人提醒,我已经自行睁开眼睛。

刺眼的光芒下,我看见老爸、老妈惴惴不安的脸,以及面具人异亮的目光,心中杂念交陈,口中只出一句话:“我又看见了!”

“嘿嘿嘿嘿,陈元方,我只是帮你疏通了体内的罡气,你脑后封印仍在,不过你三魂之力将臻大圆满境界,慧眼不日即开,恭喜了。”

面具人话一说完,人便在屋门之外,我急忙站起身时,面具人早已越墙而出,只留下一句:“后会有期。”便再次无声无息了。

老爸看着门外,若有所思,老妈却不管那么多,冲上来一把抱起我的脸,使劲的看,我眨了眨眼,道:“真看见了,老妈,哈哈,多日不见,老妈年轻漂亮许多啊!”

老妈登时笑了起来。

老爸走过来,心神不宁地对我说道:“这个面具人做事真是太古怪了,实在让人难以捉摸。刚才他为你点击穴道、梳理罡气的手法,显然是六相全功中的拂云手法和先天罡气,而且熟练程度,与我不相上下,他的身份,真是让我难解。”

我的眼皮突地跳了一下,脑海里忽然蹦出来三个字——陈汉琪——教老爸武功但传闻已经身死的二爷爷。

虽然这么想,但是我没有说出来,毕竟我能想到的事情,老爸也能想到,不用我多嘴,更何况,这是老爸的忌讳。

眼睛恢复,老爸及时把消息通知了奶奶,奶奶第二天一大早便赶来了,同来的还有三爷爷陈汉昌以及太古真人。

众人感慨一番,自然免不了对面具人猜测一番,但最后都是摸不着头绪,不了了之。

说了一会儿闲话,我忽然想起一件事来,想趁着众多高人在场,问个清楚,于是我道:“我现在还是对通灵宝珠很好奇,在轩辕岭里,田老大一伙和尸鬼宗一伙说的也不是太清楚,现如今,奶奶、真人和三爷爷都在此,你们三老见多识广,可知道通灵宝珠的来历?”

奶奶道:“我是妇道人家,哪里知道这些事情。”

太古真人嘟囔道:“早年走南闯北也不说自己是妇道人家了……”话音未落,奶奶立即怒目而视,眼看“老货”二字即将出口,太古真人忙大声道:“惭愧,惭愧,通灵宝珠的来历我也不知道。”

奶奶“哼”了一声,道:“就知道你不知道!如果汉生在世,必然能说出个所以然来。”

太古真人尴尬地咳嗽一声,道:“早知道,我早年也四处闯荡去。”

三爷爷笑道:“大哥确实知道通灵宝珠的一些事情,我们在很小的时候都听父亲大人说过这个东西,通灵宝珠是个传说之物,类似舍利子,是陈抟老祖以内丹练成。”

“什么?内丹!居然真有这种东西?”老爸骇然变色道。

我想起《义山公录?理篇》中曾经提及一段话:“丹有三元,皆可了命。三元者,天元、地元、人元之谓也。天元谓之神丹。神丹者,上水下火,炼于神室之中,无质生质,九转数足,而成白雪,三年加炼,化为神符,得而饵之,飘然轻举,乃药化功灵圣神之奇事也。地元谓之灵丹。灵丹者,点化金石而成至宝,其丹乃银、铅、砂、汞有形之物,但可济世而不可以轻身,九转数足,用其药之至灵妙者铸为神室,而以上接乎天元,乃修道之舟航、学人之资斧也。人元谓之大丹。大丹者,创鼎于外,炼药于内,取坎填离,盗机逆用之谓也”

这一段话,我虽然记得,但是却一直不能理解,根本不知道它说的是什么意思,因为记载于《理篇》,属于理论知识的范畴,于是便不求甚解了。

但三爷爷一提起“内丹”,我便想起这段话来。

于是我插嘴道:“三爷爷,书中说丹有三元,皆可了命,三元是神丹、灵丹和大丹,这三丹和内丹有什么关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