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家其他人都不接话。

华东宸不知道发生了何事,却能感觉到赵家众人对沈永文这个话题的反感,就不再提起。

华东宸住在赵家,引来各方面拜访的人士。市政府、军政府、学校甚至隐居茂城的清贵名流,都来见了华东宸。

华东宸很有涵养,在各方面人士面前不卑不亢,赢得了满堂赞誉。

转眼便到了旧历年的除夕夜。

晚上六点半,赵家尚未准备祭祖,华东宸便要去陈市长家里了。大哥和三哥送他到门口,吩咐司机送他,又嘱咐他好好玩,佣人会给他留门。

华东宸道谢。

倘若不是为了结交陈市长,他是不想去的。

因为往年他在东沪,也是像陈市长家里那样过除夕,他觉得没意思。

等华东宸一走,大哥、三哥和二叔,带着小六、小七这对双胞胎堂弟,一同准备祭祖的礼品。

老太太则由大太太和二太太搀扶着,五妹赵嘉盈搀扶着二嫂,阿蕙跟在她们后面,领着大哥和二哥的孩子们,大哥和二哥的姨太太们站在最后,给赵父和赵家的列祖列宗上香,磕头,祈求他们在黄泉之下安息,也求保佑赵家来年家宅平安。

看着父亲的牌位,老太太眼眶湿了。

大哥、三哥和阿蕙也颇为动容。

祭祖结束后,便是团圆饭。

赵家的年夜饭设在宽阔的宴会大厅。

阿蕙兄弟姊妹及二叔二婶、老太太等人一桌。

大哥和二哥的孩子们并姨太太们一桌。孩子们叫嚷着,吵闹着,佣人也不阻止,满屋子笑声。

吃饭的时候,大哥见二叔一直沉默寡言,比起从南洋回来的时候还要沉默,心里着实不忍。

又念着二婶回来后,安分守己,没怎么闹事,对二婶的厌烦也减轻了不少。

大哥问二叔:“…您现在不找事做吗?从前在海关衙门的同事,没找他们帮忙?”

二叔还没有来得及回来,二婶忙道:“找了!那些人势力得很!年底分明就是有空缺的,只因为你二叔送不起礼,他们就推辞说没有空位。当初你二叔要是不走,也是老人了。哪里轮得到看那些小孩子的脸色!”

那当初为什么走?

三哥很想顶一句。

可二叔一脸尴尬,频频冲二婶使眼色,让三哥把话咽了下去。

大哥道:“二叔,你还是找从前要好的同事打听打听,如今填补是谁负责,托人送礼也好,只要能进去。你毕竟也在海关十几年了,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的”

“行啊,我过了年问问。”二叔不想谈这些,敷衍道。

二婶接口道:“阿越,要不你帮你二叔打听打听?你如今是赵家的当家,比你二叔有面子!”

“好,过了年我托人去问问。”大哥只得道。

“倘若不行,让你二叔到你公司去帮忙吧”二婶又道。

“当初老爷子走的时候说了,家里不管是谁,都不能到公司去。”老太太记得以前说过一次,又替大哥答道,“你看小|三,他是学船舶工程的,毕业回国快一年多,都找不到事做。老爷子宁愿他荒废了,也不让他去自己家公司,就是怕叔伯兄弟之间有了罅隙不好管理。还是打听海关那边的事吧”

二婶勉强笑起来,心里却在骂老太太多事。

吃了年夜饭,二叔一家人陪着赵家众人守岁,

大哥和二哥的孩子们拿着家里佣人早就准备好的花炮出来放,惹得十三岁的六弟和七弟心里痒痒。

兄弟俩磨着二婶:“妈,让我们也去放花炮。”

二婶不同意:“玩火最不安全,伤了眼睛怎么办?”

大嫂和二嫂听了就心里不太舒服,好似二婶在诅咒似的,大嫂和二嫂的孩子们玩的开心着呢。

六弟嘟嘴,七弟就佯哭起来。

吵得不行,五妹赵嘉盈起身对二婶道:“妈,我带着他们去,看着他们,成吗?”

二婶只得松口。

孩子们玩花炮,老太太几个人就支起了牌桌。

大哥坐了一会儿,家里公司的管事们纷纷来给大哥辞岁,顺便汇报一年的公司,递上账本。大嫂去帮着丫鬟们上茶水。

阿蕙陪着二婶等人摸牌。

二婶念念不忘华东宸,跟老太太和二太太、阿蕙说起来:“我们家小五,要人才有人才,要家世有家世,配华律师不差的。大嫂,你帮着说合说合?”

她难得叫老太太为大嫂。

老太太根本不吃她的迷魂汤,笑道:“华少爷是小四的朋友,又不是我娘家的外甥,我怎么说合?二弟妹太看得起我了!”

二婶又跟阿蕙道:“小四,你帮着跟华律师说说?自己的妹妹嫁得好,将来你们姊妹也相互帮衬,不是很好吗?”

阿蕙笑道:“二婶,您没见我自己都没有着落吗?您让我替五妹说亲?再说了,您忍心把五妹嫁到东沪去?倘若她在婆家受了婆婆和小姑子的气,您可是半句话也帮不上忙的”

二婶就有些语塞。

突然,外面传来小孩子撕心裂肺的哭声,几个打牌的人心头各自一跳。

怎么了?

第七十四章新的希冀(粉红140+)

院子里传来小孩子凄厉的哭声,还有其他孩子的叫嚷声,老太太、二太太、二婶和阿蕙各自起身,往院子里走去。

大红电灯笼在院子里投下氤氲的光。

七堂弟赵嘉繁坐在地上,呜呜的哭。五妹和六弟都在一旁安慰着他,他仍是哭得震天响。

二婶忙上前一步,焦急道:“怎么了,伤了哪里?”

接过五妹怀里的七弟,上下检查。

老太太和二太太面面相觑。

七弟搂住二婶,有了撑腰的人,他哭得更加凶了。间歇处,他指着一旁的几个孩子,道:“他打我”

顺着他的手指望去,只见二哥的儿子赵明尓也坐在地上,气哄哄瞪着七弟的方向。

大哥的儿子赵明益、女儿赵明茹等五六个孩子都围在二侄儿赵明尓身边。

他们都是愤怒瞪着六弟和七弟,给二侄儿壮势。

光线幽淡,也能看到二侄儿宝蓝色的长夹棉袍子前面烧的黑漆漆一块。

二嫂很心疼儿子,忙小跑过去,把二侄儿抱在怀里。看着他被烧焦的长袍,二嫂顿时眼眸都寒了。

见大人出来,孩子们七嘴八舌的告状。

佣人怕惹事,去把大哥大嫂、二叔、三哥等人全部喊了来,院子里更加吵闹了。

大人们各自领了各自的孩子,听着孩子各自的告状。

最后才弄明白,是七弟拿着炮仗往侄儿们身上丢,一个炮仗正好在二侄儿身上爆了,把二侄儿的脸都炸疼了,衣裳烧了个大洞。

大哥的儿子赵明益见二侄儿吃亏,上去就对七堂弟拳打脚踢。

大侄儿今年也十二岁了,身手灵活,七堂弟虚有其表,根本不是大侄儿的对手,很快就前胸后背各挨了好几下。

五堂妹和六堂弟赶来,才把两个孩子拉开。

五堂妹和六堂弟自然劝七堂弟不要和侄儿们一般见识,否则就丢了颜面。虽然六堂弟和七堂弟只比大侄儿大一岁,却是叔叔辈。

可是侄儿们并不因为六堂弟和七堂弟示弱就善罢甘休。

休战的时候,二哥的庶女——五侄女见自己亲哥哥的衣裳被七堂弟烧了,趁其不备,上去就偷偷咬了七堂弟的手,只差把他的小手指咬下来,这才惹得七堂弟大哭不止。

十指连心,疼得可厉害了。

五侄女才五岁,因为二房的几个姨太太总受二爷的打骂,她自幼就跟在二侄儿赵明尓,对哥哥马首是瞻。见哥哥吃亏,五侄女就毫不犹豫上前帮忙。

二婶听明白原委,才知道是七堂弟自己惹事,反而被一个小女娃娃咬了,气得肺都炸了!

她骂七堂弟:“你怎么这样没用?都痴长这么大,连个小丫头片子都不如!”

二嫂听着这话,也气得打颤。她平素很少失态,此刻却厉声道:“二婶,你这叫什么话!孩子打架,你儿子是长辈,又是年长,你不教训他,反而挑事!”

五侄女古灵精怪,见二嫂帮着她说话,顿时就依偎在二嫂身边,紧紧抱着二嫂的腿。

这是二哥姨太太生的女儿。可二房只有两个孩子,总是五侄女给二嫂的儿子作伴,兄妹俩亲昵不已,二嫂也真心喜欢这个机灵的孩子。特别是此刻,孩子惹了事,像只小禽依偎在二嫂身边,可怜兮兮的,让二嫂母爱顿时爆棚。

“你家孩子没事,看看小七的手!”二婶才不怕事,反击二嫂。

二叔、三哥、大嫂等人纷纷赶来,站在一旁不知道该帮谁劝耍

“你看看明尔的衣裳!”二嫂也道。

两个女人就吵了起来。

最后,大嫂劝着二婶,和二叔、三哥一起,抱着七堂弟去了她的院子,给七堂弟的手上药。

七堂弟的小手指上一排碎小的压印,血迹斑斑的。

二婶心疼得直掉眼泪。

大嫂则咂舌:才五岁的小丫头,真是下得了狠口。

老太太和阿蕙则领着大哥和二哥的孩子们去,去了老太太的院子。

二侄儿衣裳烧破了,脸上被炮仗炸红肿了好几块。二侄儿也疼,可是要紧牙齿不声不响的,还跟二嫂说:妈,我没事。

看得老太太和阿蕙心里都难受。

二嫂眼泪就在眼眶里打转。

而五侄女因为咬着七堂弟,被七堂弟又抓头发又挠脸的挣扎,眼角、额头都破了皮。小姑娘睁着大眼睛,怯生生紧紧攥着二侄儿的衣角,不肯松手。

老太太很心疼,把五侄女抱过来:“来,给你擦些药油。”

二嫂也让佣人回屋,给二侄女拿了件新袍子换上。

大哥家四个孩子凑在一旁,看到二侄女和五侄女的伤势,几个孩子七嘴八舌的说:以后不要六堂弟和七堂弟到家里来玩。

方才打架的时候,大侄儿是主力军,听说他把七堂弟打得满地求饶。

阿蕙怕孩子也有伤,就让他到自己身边:“过来,我看看你伤着没有。”

大侄儿不来,笑嘻嘻道:“四姑,我没事。七叔的胳膊腿瘦的跟牙签似的,哪里伤得了我?”

孩子们被他说的哈哈笑起来。

三侄女就与有荣焉对阿蕙说:“四姑,我大哥一直跟着秦师傅学功夫的,可厉害了。七叔挨打的时候,六叔都不敢帮忙,被我大哥吓死了!”

孩子们哄堂大笑,纷纷夸大哥好厉害。

两房一共六个孩子,年纪相差不大,平日也有摩擦。一旦自己的兄弟姊妹被外人欺负,就抱成一团,连五岁的五侄女都敢偷袭。

阿蕙想起她小时候,从来没有这样过。

她记事起,大哥和二哥就很大了,一直在念书;她再大一点,大哥娶嫂子了。她从来没像侄儿侄女他们这样过。

“以后都不准打架,听到没有!”老太太厉声对孩子们说道。

孩子们的笑容都收敛了,低头不敢说话。

顿了顿,老太太又说:“可是也不能受人欺负,今日的事就算了”

孩子们最会察言观色,闻言纷纷点头,却一个个在偷笑。

二婶非要连夜回家,怎么都劝不住。

大嫂只得派人送他们回去。

因为是七堂弟先欺负二侄儿的,大嫂也不知道该怎么说二婶的话。她孩子是长辈,先挑事,现在还生气,大嫂也懒得劝她。

送走了二叔二婶一家人,大嫂又来了老太太的院子,看看孩子们怎样了。

自然少不得骂大侄儿一顿。

大侄儿嬉皮笑脸的,任由大嫂骂。可见这孩子平时就没少挨骂。

骂完了大侄儿,又开始安慰二侄儿。

“好了,好了!”老太太见孩子们虽然有受伤,却都很高兴,连二房两个孩子都笑眯眯的,就道,“让佣人再拿些炮仗给你们,都去玩吧。”

孩子们大喜,兴奋不已。

二侄儿换了新衣裳,脸上虽然有些伤痕,擦了药油已经不疼了。他眼疼渴望看着二嫂。

二嫂替他整了整衣裳,然后把他的手牵着五侄女的手:“看好妹妹。妹妹脸上破皮了,不能沾水。”

五侄女裂开嘴,一口整齐的牙,笑得很开心。

她还没有开始换牙。

二侄儿兴奋点头,牵着五侄女,和大哥的孩子们一起,又出去玩了。

公司里的管事们还没有走,大嫂还要去照看茶水,就先回了她的院子。

孩子们都出去了,屋子里只剩下阿蕙、老太太和二嫂。

二嫂情绪不太好,有些涩然。

老太太知道她的心思,安慰她说:“孩子们打架,这是常事。谁小时候不是磕磕碰碰的。从小打到大,感情最深了,别往心里去。”

二嫂摇头道:“我不是想这个…我是想,孩子多些,将来相互帮衬,总是好的。你看五丫头,多护着明尔?当年程姨太太那个孩子,要是我有一念之仁,兴许就保下来了。”

阿蕙微讶。

她不知道曾经发生过何事。

她是***,在教会学校念书,嫂子房里的事,她不怎么关心。

老太太却脸色微变,对二嫂道:“又胡思乱想!那不是你的过错!是她们母子没福气”

“也是明尔没福气。”二嫂情绪很低落,“倘若我当时存个善心,也许明尔就多了弟弟或者妹妹”

说到这里,二嫂看到阿蕙在场,话就咽了下去。

老太太是知道内情的,阿蕙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她笑道:“我去看看厨房有什么点心,我有点饿了。”

阿蕙借口走了出去,留下老太太和二嫂在屋子里说话。

院子里孩子们笑声撒满黢黑苍穹,放佛在阿蕙的心头撒下一缕缕轻纱,将她的心缠绕包裹,抵御着寒风,暖暖的。

阿蕙不仅仅有哥哥,还有侄儿啊!

赵家,谁知道明天会怎么样呢?

正要从老太太的院子出去,大嫂迎面走了过来,冲阿蕙笑:“快去,孟少帅来了。”

阿蕙讶然。

虽然茂城有除夕夜出去辞岁拜访的习俗,可也是限于亲戚之间。

他怎么跑来了?

他的禁足已经结束了吗?

第七十五章偶遇(圈圈1和氏璧加更)

家里商号的管事们还没有走,大哥仍在和管事们对账。

只有三哥陪着孟子楠。

孟子楠穿了一身咖啡色条纹西装,同色马甲,雪色立领衬衫,领口微敞,墨濯石的扣子泛出温润的光,雍容潇洒。

他笑着,浓眉飞扬,十分得意。

看到阿蕙来,孟子楠只是随口打了声招呼,继续和三哥说话:“…白葡萄酒口味更正。我知道济南有家葡萄酒庄,很多说从英国运过来的葡萄酒,都是在济南产的,下次我们一起去?”

三哥则惊讶:“你连这个都知道?”

孟子楠更是得意,洋洋道:“你当我在南|京念书,都念了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