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老太太的哥哥没了。她的嫂子和侄儿侄女还在北平….还有她那个嫁给了二爷的妹妹也在北平。

老太太没有说话。

她沉默良久,抬眸去看二嫂。

她的眼神有些惶惑,也有几分忐忑,最终把姜锦华写“挺着大肚子、要来茂城”的那页信纸,递给了二嫂。

二嫂心里有了些准备。可看到信的那一刻,心头还是闪过些许异样。

她看完,默默把信还给老太太。

老太太又递给大嫂。

大嫂脸上的惊容压抑不住。

假如姜锦华只是老太太的妹妹。她有了这种悲惨的遭遇,赵家肯定会接纳她的,哪怕她不讨喜。

她的遭遇,一般都能获得旁人的同情:怀着孩子,丈夫先是宿|妓彻夜不归,然后索性抛弃她去了东北。她千里寻夫,结果丈夫不认她,还住进了日本士官的府邸。

她就是可怜的秦香莲啊。

可她的丈夫。是赵家二爷,二太太的丈夫,明尔的父亲!

她并不是秦香莲。她只是个可耻的外室,是个破坏者。

旁人可以同情她,赵家人却应该站在二太太这边。姜锦华从嫁给二爷开始。就是自作自受。

二太太嫁给二爷,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且那时候二爷年幼,纨绔秉性并没有全部展现出来;而姜锦华嫁给二爷,不仅仅是自愿,还是知道二爷的脾气,又清楚二爷有家有室。

赵家人倘若同情她,真的脑子坏掉了。

不拍手称快就算客气的。

可是她要来了。

她怀着孩子到赵家来,难道拒之门外?虽然恨她,可是她到底怀着二爷的孩子,她到底是老太太的胞妹,她已经在尽力给赵家抹黑,难道放任她在门口闹,把赵家描摸得更加黑?

怪不到老太太脸色那么难看。

二太太低垂了头,看不清她脸上的表情。

大太太看着在一旁。此刻她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气氛凝固,几个人都觉得呼吸困难。

沉默片刻,二太太起身,冲老太太和大太太轻笑:“我想起院子里还有些事,先回去了。”

大太太也起身要走。

老太太拉住她,把那叠厚厚的信折起来,交给大太太:“把这个….这个给大爷瞧瞧。是你们当家,你们拿个主意吧。”

大太太就懵了。

这可是件棘手的事。

不管如何做,都是左右为难。

老太太却不管了,全部交给大太太和大爷。

这叫大爷怎么办?

可又不能不接。赵家虽然分家了,可当初分家前就承诺过,明益和明尔成家之前,一切和没有分家一样。

大爷是家主,这件事他必须管。

大太太拿着这封信,跟捧着火炭似的,风急火燎回了她自己的院子。

偏偏大爷不在家,去了公司。

大太太等不及了,吩咐身边的佣人去公司喊大爷,让大爷赶紧回来。

*************************************************

今天大封,我好高兴的说。15这个作者号,我整整写了14个月。前两本书,每次快要大封的时候,我都要完本了,于是被迫撤下来。我家编辑大人每次说起,都是恨铁不成钢。这是第一次大封啊,我真的好高兴嘿嘿~~

亲们也别忘了粉红~~

第154章陈世美

大爷赵嘉越上班的时候,大太太从来没有去打扰过他。

她不是那种不知轻重的女人。

所以,接到家里下人传大太太的口信,让大爷现在就回趟家,大爷还以为家里出了急事,放下手头的活,急忙回了家。

大太太就把姜锦华的信给大爷看。

大爷从头看起,都是姜锦华的诉苦。

她长信的前面,花了大量笔墨些二爷在北平如何荒唐,她的钱如何被二爷挥霍,大爷看不出任何伤感,只觉得废话连篇。

大爷心想:这不是活该吗?

是她自己非要嫁的!

还不顾人家有妻妾。

大爷对姜锦华已经没了好感,对她的诉苦也看不下去了,拿了信问大太太:“你叫人去公司找我,就是为了给我看这个?”

他语气里透出几分不悦。

大太太是想让大爷了解前面的缘故,才能明白姜锦华为何要来茂城,见大爷还没有看到后面就不耐烦了,她接过信,把些姜锦华要来茂城的那一页找了出来,递给大爷。

大爷耐着性子看完这一页。

他不耐烦的脸色被阴霾覆盖。

看完之后,大爷便明白了到底何事。他浓眉紧蹙,一脸愤然:“跑到茂城来?她和老二的事, 跟我们没关系。难道她跑到茂城,我们还要养着她?”

终于说到了大太太最担心的问题了。

赵家任何人都不想养活姜锦华!

她嫁给了二哥,伤害了二嫂,就是既伤害了赵家的家人,又损害了赵家的体面。

赵家人还没有善良到以德报怨的地步。

“…她给老太太写信,肯定是希望老太太帮她做主。可老太太让我们拿主意,她是不管了。”大太太叹气,“不让她进门,她挺着那么大的肚子,肯定不会再走。要赖在茂城。人家还不指指点点?那些看热闹的,看戏不怕台高,到时候流言蜚语,唾沫星子都能把咱们淹死;让她进门,到底算怎么回事?二弟妹和明尔怎么办?左右都不讨好。”

“她自作自受!”大爷怒道,“不可能让她进门。让她进门了。就等于认了她。以后叫二弟妹怎么做人?宋家也不答应。”

这个,大太太当然是知道的。

“不让进门,她又身无分文,在茂城无亲无故,挺着大肚子。难道让她死在外面?”大太太劝大爷消气,“外面的人不知道她曾经做过什么。她现在落魄了,肯定会有人同情她。到时候…”

名声要紧。

姜锦华还是老太太的妹妹。

她到茂城来,赵家接纳她,二爷娶两房就会成为丑闻,而二太太会像曲峰林的原配一样,被人笑话;姜锦华和老太太是姊妹,姐妹们俩嫁父子俩,这又是一段丑闻。

不让她进门,不知内情的好事者倘若本能的同情弱者。以为赵家欺负她,到时候在煽风点火,赵家的名声又要受损。

不管怎样。都对赵家没好处。

大爷和大太太头疼死了。

他们也就更加恨二爷和姜锦华,是他们把赵家逼到了两难的境地。

晚上吃饭的时候,二嫂没来。老太太也没来。

兆寅心里挺诧异的。他在赵家这些日子,从来没见过赵家分开吃饭,他们家人一直很和睦。

他暗揣发生了何事,所以看向阿蕙。

而阿蕙,也是一脸茫然,不由去看大嫂,她也不知道到底怎么了。

大嫂撇开眼,不和阿蕙对视,一副心事重重的模样。

阿蕙又去看大哥,大哥也是一脸凝重。

赵嘉林也在到处看。

除了孩子们吃的欢快,其他人都是满腹心事。

吃了饭,赵家的孩子和兆慎咚咚跑了。

小禹安静坐在阿蕙身边,在等阿蕙带他回房;而明芜跟着小禹,也安静坐着没动。

兆寅觉得不对劲,阿蕙兄妹肯定有话说,就主动对小禹说:“我下午雕了个兔儿爷,要不要看?”

他会雕刻些小东西,虽然不怎么精致,却也有模有样。

小禹眼底就闪过些向往,可他舍不得阿蕙。

阿蕙轻摸他的头,让他跟大哥去玩,又让明芜陪着他,他这才同意和兆寅一起去。比起自己的亲大哥,阿蕙无疑更加亲,他更愿意听阿蕙的话。

阿蕙冲他微笑。

等孩子们走后,屋子里只剩下大哥大嫂和三哥时,阿蕙问大嫂:“老太太和二嫂怎么不来?是不是二哥又消息传回来?”

能同时让老太太和二嫂躲着不想见人的,肯定只有二哥和姜锦华的事。

赵嘉林觉得阿蕙说得很对,跟着腔问:“二哥又做什么了?”

大哥跟赵嘉林提过,阿蕙出事之后,他拍了电报给二哥,让二哥回来。结果二哥回了封要钱的电报,让赵家众人伤透了心。

赵嘉林现在想不起二哥的模样,也想不起二哥有什么好。想起亲二哥,脑海里只能浮现陈世美一样的负心汉。

大哥沉默着。

大嫂只得简单把二哥和姜锦华在北平的闹剧叙述了一下。

然后又把姜锦华要来茂城的消息,告诉了阿蕙和赵嘉林。

赵嘉林勃然大怒:“她还有脸来?她到茂城来,让老太太和二嫂以后怎么做人?她做事不想想旁人,难道我们还要管她吃住?”

可不是这话?

姜锦华真的只顾自己。倘若她还念半点姊妹之情,就应该想想老太太的难处。

大哥的愤怒找到了认同者,也熊熊燃烧起来。

大嫂心里也生气的,可她是女人,性子天生就弱些,没大哥和三哥那么大的火气。

阿蕙却没有开口。

她好似在沉思什么。

大嫂就问她:“小四,你说咱们应该如何是好?”

不知不觉中,大嫂心目中那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姑娘、穿着黑白校服的小姑娘已经蜕变成了今天优雅美丽的阿蕙,聪明又果断。

这个家里,已经有了她的分量,虽然她只是个未嫁的小姑子。

阿蕙听到大嫂的话,抬眸道:“二哥去了沈阳,住到了日本军官的府上?姜锦华的信能不能给我看看?”

她的态度很严肃,让大嫂愣了下。

赵家其他人不知道十几年后日本人大肆侵|华的滔天罪行,阿蕙却是清楚的。二哥和日本人混在一起,没什么好结果。

大嫂回神,回房把姜锦华的信拿给了阿蕙。

姜锦华信上说,二哥恋上了一个东北女人。那个女人做了日本军官的干女儿…

政局如此紧张之下,伪日本女人能简单吗?

她看中阿蕙的二哥,绝对不是因为二哥长得好看吧?

“有什么不妥吗?”大哥道。

现在的国人眼里,对日本人的好感反而比其他国家多些。

日本和华夏比邻。

一战后日本发展迅速,经济军事都让华夏望尘莫及,让华夏羡慕。因为地理位置近,很多热血青年前往日本留学,学习他们的经济军事。甚至南京政府的领导者,也是日本留学归来的。

不仅仅是这样,日本政府还支持南京政府。

这个时期的新派人士,对日本是很有好感的,至少比对英美的好感多。

民国早期的华夏人民,岂会知道后来二战时日本人的野心和兽行?

所以,二哥去了东北、住到了日本军官府里,赵家其他人没有反感和担忧,他们根本就没有注意。

看着阿蕙微沉的脸色,大哥不知所谓。

大嫂和三哥同样不明白。

阿蕙却不同。虽然战争全面爆发时她已经在美国,却也和其他爱国华侨一样,为祖国抗日募捐过。

美国的媒体,对日本侵华战争的报道不少。

每每想起那些惨状,阿蕙的心还在抽搐的疼。

她对日本人是很憎恶的。

“大哥,派个人去东北,把二哥接回来!”阿蕙道。

她面容肃穆,让大哥莫不着头脑。

“有什么不妥吗?”大哥问,他以为自己忽略了什么。

“日本人不会有好心,二哥在日本军官府上,迟早会坏事。”阿蕙慎重说道,“日本人不会有好心的…”

大哥不以为然。

当然没有好心。

任何一个列强国都对华夏不安好心。

他的不以为意,阿蕙看在眼里。

“以后再说吧。”大哥道,“姜锦华要来,她的事比较棘手。”

阿蕙就没有再多言。

大哥不愿意派人去,阿蕙想找宁雍帮忙。实在不行,她想动用靖帮的关系,无论如何都要把二哥弄回来。

而现在,大哥和大嫂担心的是姜锦华的问题。

阿蕙没有再打岔。

书评区有亲提醒少一章保底…这章补上的!多谢亲的细心,我写着写着就忘了抱歉o(n_n)o推荐好基友的书:《玉琢》,作者坐酌泠泠水, 前世出身名门,追求爱情自由,却遭丈夫背弃。重生于玉雕世家,又见父亲为攀附权贵将母亲遗弃。 于是她决定,此生要努力奋斗,自强自立。她要成为玉雕大师,将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只谈赚钱,不谈风月;远离繁华,平凡度日。然而幸福就在那淡然之间,悄然而至…

第155章掌控

姜锦华的事,根本讨论不出结果。

她怀着二哥的孩子,分无分文落魄南下,不管赵家怎么做,都会被人说闲话。

大哥、大嫂和三哥一人一句,说的挺热闹。

可都是不靠谱的主意。

阿蕙不怎么多话,以至于大嫂误以为她心中已经有谱,专门问她:“小四,你说说呢?”

“不能让她到茂城来。”阿蕙说。

这个主意也是听着挺不错,实际却不靠谱。

他们又不能软禁姜锦华。

赵家人做不出那种事。

大哥摇头:“腿长在她身上,怎么不准她到茂城来?她已经南下了,火车什么时候到我们都不知道,防不胜防。”

“要不,我来办?”阿蕙看了眼大哥,才道。

大哥看阿蕙的目光,就多了几分意味。

饭厅就沉默一下。

反正已经无计可施,大哥就索性再相信阿蕙一回,道:“你准备怎么做?可不能出了纰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