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从阿蕙逃难、宁家鼎力相助,赵嘉林感激开始?

还是平常相处的点点滴滴?

亦或者,是青梅竹马的感情发酵,如今才酿成了爱情的美酒?

阿蕙是很替三哥和宁嫣然高兴的。

“受了点风寒,应该无大碍,你不用太担心。”阿蕙安慰着三哥。

三哥却撇撇嘴,说:“我担心什么?”一副死鸭子嘴硬的态度。

阿蕙来找他,也不是讨论这些的,她便笑了笑,没有深究。宁嫣然在沉睡,呼吸却均匀轻盈,应该没什么大事,阿蕙就顺势转换了话题,问起城门的事:“…守城的士兵多吗?”

赵嘉林倒没有想到阿蕙会如此一问。

“没留意,风太大了!”赵嘉林想了想,说道,“嫣然叫我给点钱,结果那人就鸣枪警告,我就没敢往前凑…”

阿蕙心里一咯噔。

她总预感要出大事。

前世的今年年底,正好是孟宇轩去世,茂城南方部队哗变,何礼控制驻军围攻茂城,夺下军政府的事。

虽然晚了几个月,却也是在今年。

孟子楠虽然已经是茂城督军,且花了三个月的功夫整治部队。可那些人是否忠诚?

会不会有人趁着孟子楠去安徽提亲的空隙图谋不轨?

阿蕙心里隐约有几分担忧。

前世那场动乱,茂城交通和经济几乎陷入瘫痪,城市建设被摧毁了不少,很多店铺被毁。

阿蕙和赵嘉林刚刚开了自己的铺子…

而军政府的事。阿蕙又知之甚少。

“不会有事的。”赵嘉林见阿蕙沉默,轻轻推了推她,“你就是多心!茂城一向防御坚固,不会打仗的。”

要是内乱呢?

这话在阿蕙心里转了转。最终没有说出来。她犯不着让大家跟着一起担心,战争又不是她能规避的。

要是像前世一样的内乱,阿蕙和赵嘉林的铺子可能要遭殃。特别是阿蕙那些昂贵的机器,刚刚从德国运回来的。投入巨大。要是被毁了,真是哭都来不及的。

三哥要是知道了,肯定会炸毛。

阿蕙就什么也没说。

“是我杞人忧天了”阿蕙冲三哥笑了笑。“你别担心三嫂。她没事的。你早些睡。明日天气好了,还要陪着三嫂去宁家呢。”

说罢,她走了出去。

外面依旧是暴雨。

赵嘉林却好笑。

阿蕙喊宁嫣然叫嫂子,喊得很自然,赵嘉林不知道阿蕙是如何做到的。她们是从小的朋友,应说会有几分膈应的啊。

可是阿蕙丝毫不觉得。

宁嫣然一嫁过来,她立马很自然喊嫂子了。

是缘分吗?

回头看了眼睡得安静的宁嫣然。赵嘉林唇角有了几抹宠溺的笑意。

第二天,狂风暴雨终于停歇。院子里不少细小树木被大风刮倒,七零八落的。佣人早起就开始收拾。

家里的孩子们起来之后,都怕树叶上残留的雨水打湿衣衫,没人往院子里跑,除了阿蕙的大侄儿明益和兆慎。

两个小鬼起来就跑到园子里帮着佣人把掉那些被吹断的树。

明益向来顽劣,佣人见怪不怪。

可兆慎是客人。

最终,管事劝不了兆慎,就跑来告诉阿蕙,让阿蕙把兆慎领回来,免得割伤了手。

满园子的断枝,不小心就磕着碰着。

阿蕙笑道:“没关系,只要他们不给佣人添乱,让他们玩吧。”

孩子天真无忧的年纪还有几年?

等到战乱一起,这些简单的快乐都变成了奢侈。况且兆慎是男孩子,骨子里就有野性,何必扼杀?

管事咋舌,心想这位四小姐心够大的。

风暴停了,家里昨日抛锚了一辆车子,还没有修。家里现在就只剩下四辆能用的车子了。

阿蕙梳洗过后,先去了三哥的院子,看看宁嫣然如何了。

宁嫣然已经起床了,正在梳洗。她酣睡了一夜,气色大好,不见了昨日的苍白与单薄。

阿蕙就跟她说笑:“你可把三哥吓死了!昨日他坐在你床边,看着你睡觉,可怜兮兮的,只差哭了!他生怕你有事…”

宁嫣然大乐,回头问正在穿风氅的赵嘉林:“是真的吗?”

“想的美!”赵嘉林头也不回,整了整衣襟说道,“你平日里那么泼,又重,我老早就知道你没事来着,才不担心呢。”

宁嫣然听到赵嘉林说她重,手里的梳子就想扔过去砸他。

可想到昨日汽车抛锚,他背着自己走了一个小时的路,心里似灌了蜜一样的甜。手里的梳子不想扔了,可嘴上不饶人:“因为我泼,又重,才跟你是绝配啊!”

赵嘉林作势要抡她。

小两口斗嘴不亦乐乎,老太太和大太太、二太太前后脚也来了。她们都担心宁嫣然有事。

昨日是三朝回门,结果关了城门,今日要补回去。

看到宁嫣然神采奕奕,没有半分病态,大家都松了口气。

“电话没通…”大太太对宁嫣然说,“你大哥一早就派人去看了,估计城门开了。你和小三直接回去吧。”

宁嫣然点头说好。

一行人便去了饭厅吃饭。

大哥坐着,连报纸都没有,他表情有些烦躁。关了城门。就什么东西都送不出来。

女眷们顿时就敛了声息,安静坐下来吃早饭。

孩子们倒不管不顾,依旧打闹着。

早饭没有用完,去城门口打听消息的佣人回来。跟大哥说道:“…城门还没有开,多了很多守军。门口挤满了人和车,都等在进城呢。我好不容易挤进去,告示说封城五日。捉拿从温州跑过来的惯匪。”

这分明就是托辞。

什么缉拿土匪封城,都是官僚军阀的借口。他们肯定另有目的。

只是,孟子楠去了安徽。那么下令封茂城的到底是谁?

阿蕙问那个佣人:“是谁让封城的?”

“是孟督军…”佣人支吾了一下,说道。“不是孟督军,还能有谁?”

他也是猜的。

城里进不去了,大哥的公司也去不了。阿蕙和三哥的铺子也不能照应。什么都变得未知,叫人不安。

三哥听出些端倪,道:“子楠不是去了安徽,他怎么会下令封城?再说了,捉个惯匪就封城五日,这不可能!”

这个,大哥和阿蕙心里清楚。

赵家其他女人没有足不出户。她们不太关心时局。倘若不是赵嘉林这样一分析,她们真不知道。

这下子,饭桌上愁云满布。

宁嫣然三朝回门,就算彻底毁了。好在宁嫣然原本就是西式婚礼,她倒也不甚在意。

她父亲在茂城颇有势力,除非茂城被屠城,否则伤不了宁雍。

所以,宁嫣然倒不担心家里。

她跟大家说:“我爸肯定会叫人看着咱们家的铺子,大哥、阿蕙,你们都不要太担心。”

宁雍肯定能会照看赵家的公司和铺子。

可是时间久了,假如宁雍也自身难保呢?

大太太却是松了口气,道:“对啊,亲家会照顾公司和铺子的,你们不要太着急。”

大哥没有接话。

阿蕙只是笑了笑。

吃了饭,阿蕙对老太太几个人说道:“上午没事,你们陪着嫣然摸牌吧…”

宁嫣然笑着说好。

城里进不去,也没有旁的事可以做,只能摸牌了。

宁家虽然有烟馆和赌场,宁嫣然却没有染上恶习,她不抽大烟、也不喜欢捧戏子。

大哥要出门,他要亲自去城门口看看。

阿蕙也跟着去,大哥没有反对。

路上,大哥甚至问阿蕙:“你说,会不会打仗?”

“肯定是附近的驻军进了城…”阿蕙叹了口气,“谁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孟子楠又不在茂城,他们肯定是听到了风声,进城来防御。倘若真的被攻占了,烧杀抢掠肯定是少不得的!”

大哥眉头就紧锁。

他出生在茂城,虽然华夏多有战火,大哥也只是用报纸上看到,却没有亲身经历。

阿蕙说烧杀抢掠,让大哥胃里一阵翻腾。

他感觉特别不舒服。

“除了咱们家,大部分亲戚都在城里。要是城里被抢了…”大哥不敢设想。

阿蕙却没有安慰他。

前世,茂城的确有过一次战火。

只是那时候叛变的是何礼,而阿蕙是站在何礼这边的,所以她和赵家那时候没有被波及。

而今生,谁又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离城门尚有三里远的时候,已经挤满了汽车和人群,全部都是等着过城的。

茂城虽小,却也是很重要的交通要塞。

一旦出事,不少地方被牵连。

阿蕙和大哥的车子,最终挤不进去。

两人下车,阿蕙带了宽檐帽,挽着大哥的胳膊,徒步往城门口走去。

*************************************************

求保底粉红,么么大家~~~

感谢热带包子、熱戀、缤纷2007、如风之轻、r、dj830414、挺子、金色明天、Sunfloer889等亲们的打赏和粉红~~

第170章去留

大哥和阿蕙好不容易挤到了城门口。

守城士兵严谨,任何人过界便鸣枪警示,无法靠近。

兄妹两人又往回走。

大哥边走边嘀咕:“这回真像那么回事…这闹大了!从前封城,也没有这样过!”

阿蕙含混点头。

茂城的守军大部分在茂城以西。赵家虽然是在城郊,地理方位却是在茂城以东,要是动乱,除非茂城被攻下,否则危及不了赵家。

可大哥沉默着,不知道在想什么。

阿蕙对大哥说:“安排大嫂带着老太太和孩子们去乡下躲躲。万一真的打仗,宅子毁了就毁了,保住人要紧!”

前世的确是动乱过。

那时候动乱的反叛者是何礼,而赵家和何礼是姻亲,所以没事。

而现在,叛乱的到底是谁啊?

假如还跟前世一样,肯定会打仗。宅子和铺子毁了心疼,可首要是家人平安。只要人在,总有翻本的时候!

大哥却道:“不至于。咱们家在城外,等乱起来再走不迟。那个女人还在乡下呢。这寒天路滑的,都去乡下也不方便。”

那个女人,是说姜锦华。

姜锦华还在乡下宅子里待产。

让她见到老太太,的确不太好。

可现在,哪里是顾忌这个的时候?

“大哥,等真的乱起来,就手足无措了!现在让各房把细软收拾收拾,去乡下住几日,也没有坏处。不过是费点路资,只当是孩子们出游。等真的乱起来,出行就太不便了!”阿蕙劝大哥,“要万无一失。大哥,这世道已经这样。家人最重要。”

大哥心头一怔,他沉默想了想,没有明确回答阿蕙。

回到家,大哥和大嫂说起阿蕙的意思。

大嫂一听可能要打仗。顿时就慌了。

她一点主张也没有:“那…那今晚就走吧!要是孩子们出了事,我也不活了!”

大哥就叹了口气。

他看到大嫂这样不济事,一点小事就害怕,才下定了决心先送家人去乡下。这要是真的打仗。看家里女人和孩子们先乱了阵脚,到时候想走也难,只怕自家会先乱成一窝粥。

到时候损失更大。

家里的女人,只有阿蕙这般镇定自若。其他人多少都不济。一旦打仗,她们全部跟无头苍蝇般。

城里人出不来,现在路道还宽敞且平安。要走就赶紧走。

“明天下午走!”大哥道。

结果。大嫂无心睡眠,她被大哥的话吓住了,开始收拾东西。又让佣人去喊明益、明珊、明思、明陆等,让大家都连夜整理东西。

孩子们不知何故,还以为去乡下祭祖,一个个兴高采烈。

大哥的两个姨太太吓住了。

她们没有接到通知。

大嫂只带孩子们去,不带姨太太们。倘若打仗。就把她们留在城里?姨太太也是人。

她们又不能挡枪子。

两人哭哭啼啼,半夜跑到了大爷的院子,求大爷和大太太,无论如何也要带着她们。

大爷就怒了。

“谁告诉你们要打仗的!”大爷咆哮。

两个姨太太又不傻,哪里肯依,一个哭着拉大太太的袖子,一个哭着抱大爷的腿,不依不饶的,非要跟着一块儿去乡下。

大房和二房隔着一个小小花坛。

这边动静颇大,很快二房的佣人就听到了。

二太太身边得力的佣人不少,偷偷过来打听。一听是这么回事,急匆匆回去告诉了二太太。

二太太也懵了。

难道大爷今日和阿蕙进城打听出了什么?怎么不告诉她和明尔,不声不响收拾东西准备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