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 生变

回去路上方太太十分喜悦,掀开车帘瞧着外面街景,唇边的笑容一直没消失。主人欢喜,丫鬟也要凑趣,春柳笑着道:“石爷定了亲,接着就是表姑娘了,等各自嫁娶了,那时虎哥儿也不小了,就该忙虎哥儿的事,到时太太就左边抱一个右边牵一个,净享清福了。”

春柳这番话说的真真好,方太太的手轻轻一拍:“难怪都说你嘴巧,这嘴就跟抹了蜜似的,说吧,要什么赏?”春柳的眉微微一扬:“奴婢要什么赏,太太欢喜,奴婢也就有福了。”她们在里面说话,林妈妈忍不住掀起车帘往里瞧:“春柳你这丫头,这嘴是越来越巧了,也不晓得以后谁有福气娶这么个巧嘴丫头呢。”

这话让春柳面顿时一红,往车里一缩:“林婶子在太太面前也这么打趣人家。”方太太今日心情好,眼波一转就道:“老林,我记得你有个儿子今年十七,瞧你喜欢春柳这劲,不如就把春柳许给你做媳妇。”

林妈妈听了这话,顾不得车还在行走就从车辕爬进车里:“这是哪里来的福气,得太太亲口许亲,小的先在这里谢太太的恩典。”方太太望着春柳:“你可愿意?”林妈妈的大儿子先在方老爷身边做了几年小厮,后来年纪大些,方老爷见他人也还机灵就让他在铺子里跟着掌柜的学做生意,再过个四五年,只怕就能管铺子了。在方家众下人眼里,这就是前程大好,也有许多人家愿意倒贴妆奁把女儿嫁过来,林妈妈也要挑拣一番,这才迟迟没成。

春柳听到方太太这么问,一张脸顿时红了:“奴婢的婚事,全凭太太做主,奴婢能说什么?”这就是答应了,方太太笑对春柳:“那你还不赶紧去认婆婆?”春柳一张脸更加红了,此时马车已经停下,林妈妈还没忘了扶方太太下车,方太太瞧着春柳:“叫啊,快叫婆婆。”

春柳伸出一支手扶了方太太左手声音细如蚊蝇地道:“就让奴婢和婆婆扶太太下车。”方太太任由她们扶着走进门,陈姨娘已经带着人在那迎接,瞧见方太太进来陈姨娘忙伸手去接方太太,赵姨娘已经道:“春柳今儿随太太出门,难道也喝了两盏酒?瞧那脸都红的不能看了。”

罗姨娘被送走,陈姨娘就显出来了,她跟随方老爷时间也不短,还生了女儿,知道庶女的前程可都是捏在嫡母手中,哪会像罗姨娘一样处处和方太太争个高下?服侍方太太越发小心,只盼着方老爷能在自己房里多歇几晚,若侥幸再得一个儿子,这一生也算彻底有靠。毕竟方太太再平和宽厚,哪有自己儿子靠的住?

陈姨娘的恭敬方太太是能察觉出来的,不管她是为了银姐儿还是为了以后,方太太都很乐意接受,这家里能多得几个孩子总是好

的。赵姨娘察觉出陈姨娘的恭敬,她也要争先,只是她空有一张面皮,论心计巧处不如陈姨娘,每想到什么都已落了后,这句本是恭敬的话听在外人耳里总觉得有些别扭。

方太太此时心里欢喜,并没在乎这些,只笑着对赵姨娘道:“春柳今儿也有喜事呢。”这话一出口赵姨娘的心就提起,难道方太太要把春柳给方老爷?陈姨娘瞧赵姨娘一眼就道:“春柳的喜事,只怕和林妈妈有关?”

方太太点头:“果然还是你最聪明,我瞧着老林她儿子也大了,该要个好媳妇,就把春柳许给她做媳妇了。”用许而不是赏,果然林妈妈在方太太心中不一样,陈姨娘心里思量定了才笑着开口:“那恭喜春柳了,太太这样体恤底下人,真是我们的福气。”

方太太拍拍陈姨娘的手:“你我都这么些年了,你又不是不晓得我?只要各自守本分,我又怎会亏待你们?”说笑之中已经进了屋,陈姨娘服侍方太太换衣,笑着道:“太太的好心,我们若再不知道体恤,就是不知足了。”赵姨娘也忙跟着加上几句,方太太心中更加欢喜,这才是真正的当家主母,一家的人和事全在自己掌握之中,而不是怕这怕那。

春柳被许给林妈妈的长子做儿媳的消息很快传遍,邱玉兰倒罢了,那些要好的丫鬟们都约着去给春柳道喜。这院里丫鬟可不能全跑了,小玫只让春芽代自己传话,等春芽走出院子小玫一转身才瞧见邱玉兰斜倚在门上瞧着自己。此时太阳已经西斜,阳光照在邱玉兰身上,显得她五官越发清晰,竟有容色逼人之感。

小玫不自觉嘴巴张大,过了会儿才道:“姑娘,您真美。”邱玉兰站直身子走上前:“跟谁学的,这嘴也抹了蜜似的?我不过见你在这想心事,不忍叫你。是不是听到比你小的春柳都定出去了,你也想着自己的事?”

小玫一张脸顿时红了:“姑娘,奴婢没有这样心,再说,奴婢是姑娘的人,姑娘说什么奴婢就照做。”邱玉兰已经坐下瞧着小玫:“现在就我们两个人,我可要跟你说实话,舅母也说过,我的亲事这么两三年总定不下来,你比我还大,不怕到时被放出去成了老姑娘不好嫁?”

小玫蹲到邱玉兰面前:“姑娘您说什么呢?奴婢答应过姑娘的就一定会做到。”邱玉兰一双眼看着小玫,想从她脸上寻出一分不甘愿来,可是再怎么仔细瞧,眼里脸上都没有这种不甘愿。邱玉兰勾唇一笑:“都这时候了你还不信我?”

小玫立即摇头:“不是奴婢不信姑娘,是姑娘不信奴婢。原本奴婢也觉得有些伤心,可后来再想想姑娘的遭遇,奴婢也就明白了。”自己的遭遇?邱玉兰浅浅一笑:“其实我的遭遇比起很多人来

,也不算太过,毕竟再怎样都有吃有穿。”

缺的只是一些别的,小玫觉得腿蹲的有些麻,用手捏一下小腿起身才道:“那日周先生说的,劳心和劳力各有不同,那姑娘以为,劳心和劳力,哪样更好一些?”邱玉兰的眉不由微微一皱,这才笑看小玫:“你这丫头,什么时候也这么长进了?”

小玫摇头:“并不是奴婢长进了,只是奴婢跟了姑娘这么久,晓得姑娘心事何在,又听了周先生讲的一些道理,这才明白姑娘心结究竟在哪?可是姑娘,人是要往前瞧的。”纵锦衣玉食,心中还是有那怎么绕都绕不过的坎,邱玉兰心中顿觉豁然开朗,有些事情或者是自己庸人自扰。

小玫见邱玉兰久久不说话,还当自己说错了,小心翼翼地叫声姑娘,邱玉兰的手已经拍在掌心:“你的话,倒让我明白了一些道理。”说着邱玉兰侧头一笑:“或者你没看过那么多书,心思又纯才会这样。”

自己的心思纯?小玫皱眉:“可我瞧着姑娘,心思也很纯啊。”不一样的,邱玉兰不打算继续和小玫说下去,只是换了话题:“表哥新定了亲事,我这个做表妹的也该送些贺礼,你觉得送什么东西好?”既然邱玉兰不想说,小玫也就出起主意。

日子转眼就过了十来天,眼看着端午节就在面前,今年端午方太太已打点好了一份给林家的节礼,比往年丰盛许多,让石容安亲自送去林家。

石容安领命而去,到了林家门前递进帖子去,过了很久才有人出来迎接:“石爷请往里面去,家老爷已在厅里等候。”这话有些不对,虽说没换过庚帖,可按了习俗,那根钗一接,两家就定下亲事,可改称呼了。

石容安心里虽嘀咕但面上还是带笑进去,来到林家厅前,林老爷已下阶迎接,石容安忙上前几步行礼,口称岳父。林老爷的眉微微一皱扶起石容安道:“贤侄不必多礼,我和你父亲义父都相交多年,虽从没见过你,却是视你为子侄。”只是贤侄而非贤婿,石容安心里更奇,难道说林老爷不同意这门亲事?可是既要给女儿定亲,他们夫妻自然也是商量过的,心里这样想石容安面上越发恭敬地道:“礼当如此,小婿蒙岳母不弃定下亲事,本该…”

林老爷已经摆下手:“尚未换帖,这亲事一说又从何说起?贤侄,我晓得你青年才俊,必不缺媳妇的。小女陋质不堪为配,当日送来的钗今日还是原样送回。”说着林老爷一挥手,已有个婆子捧了个匣子出来,这匣子里放的就是方家送来的两支钗。婆子身后还跟着个丫鬟,手里托着四匹锦缎,两人把东西送到石容安面前。

石容安哪里不明白这是什么意思?脸色顿时就变了,林老爷的手摩挲着

指上的戒指:“贤侄,你无论相貌人品都是上上的,能有你这么个女婿,我也十分欢喜,可是…”林老爷含糊一下就道:“今日之事要怪你就怪我,休要怪我太太,她也是一片美意,哪晓得背后还有这些事情。”

作者有话要说:话说晋江后台多出个请假按钮,于是特别想试验下...

回去路上方太太十分喜悦,掀开车帘瞧着外面街景,唇边的笑容一直没消失。主人欢喜,丫鬟也要凑趣,春柳笑着道:“石爷定了亲,接着就是表姑娘了,等各自嫁娶了,那时虎哥儿也不小了,就该忙虎哥儿的事,到时太太就左边抱一个右边牵一个,净享清福了。”

春柳这番话说的真真好,方太太的手轻轻一拍:“难怪都说你嘴巧,这嘴就跟抹了蜜似的,说吧,要什么赏?”春柳的眉微微一扬:“奴婢要什么赏,太太欢喜,奴婢也就有福了。”她们在里面说话,林妈妈忍不住掀起车帘往里瞧:“春柳你这丫头,这嘴是越来越巧了,也不晓得以后谁有福气娶这么个巧嘴丫头呢。”

这话让春柳面顿时一红,往车里一缩:“林婶子在太太面前也这么打趣人家。”方太太今日心情好,眼波一转就道:“老林,我记得你有个儿子今年十七,瞧你喜欢春柳这劲,不如就把春柳许给你做媳妇。”

林妈妈听了这话,顾不得车还在行走就从车辕爬进车里:“这是哪里来的福气,得太太亲口许亲,小的先在这里谢太太的恩典。”方太太望着春柳:“你可愿意?”林妈妈的大儿子先在方老爷身边做了几年小厮,后来年纪大些,方老爷见他人也还机灵就让他在铺子里跟着掌柜的学做生意,再过个四五年,只怕就能管铺子了。在方家众下人眼里,这就是前程大好,也有许多人家愿意倒贴妆奁把女儿嫁过来,林妈妈也要挑拣一番,这才迟迟没成。

春柳听到方太太这么问,一张脸顿时红了:“奴婢的婚事,全凭太太做主,奴婢能说什么?”这就是答应了,方太太笑对春柳:“那你还不赶紧去认婆婆?”春柳一张脸更加红了,此时马车已经停下,林妈妈还没忘了扶方太太下车,方太太瞧着春柳:“叫啊,快叫婆婆。”

春柳伸出一支手扶了方太太左手声音细如蚊蝇地道:“就让奴婢和婆婆扶太太下车。”方太太任由她们扶着走进门,陈姨娘已经带着人在那迎接,瞧见方太太进来陈姨娘忙伸手去接方太太,赵姨娘已经道:“春柳今儿随太太出门,难道也喝了两盏酒?瞧那脸都红的不能看了。”

罗姨娘被送走,陈姨娘就显出来了,她跟随方老爷时间也不短,还生了女儿,知道庶女的前程可都是捏在嫡母手中,哪会像罗姨娘一样处处和方太太争个高下?服侍方太太越发小心,只盼着方老爷能在自己房里多歇几晚,若侥幸再得一个儿子,这一生也算彻底有靠。毕竟方太太再平和宽厚,哪有自己儿子靠的住?

陈姨娘的恭敬方太太是能察觉出来的,不管她是为了银姐儿还是为了以后,方太太都很乐意接受,这家里能多得几个孩子总是好的。赵姨娘察觉出陈姨娘的恭敬,她也要争先,只是她空有一张面皮,论心计巧处不如陈姨娘,每想到什么都已落了后,这句本是恭敬的话听在外人耳里总觉得有些别扭。

方太太此时心里欢喜,并没在乎这些,只笑着对赵姨娘道:“春柳今儿也有喜事呢。”这话一出口赵姨娘的心就提起,难道方太太要把春柳给方老爷?陈姨娘瞧赵姨娘一眼就道:“春柳的喜事,只怕和林妈妈有关?”

方太太点头:“果然还是你最聪明,我瞧着老林她儿子也大了,该要个好媳妇,就把春柳许给她做媳妇了。”用许而不是赏,果然林妈妈在方太太心中不一样,陈姨娘心里思量定了才笑着开口:“那恭喜春柳了,太太这样体恤底下人,真是我们的福气。”

方太太拍拍陈姨娘的手:“你我都这么些年了,你又不是不晓得我?只要各自守本分,我又怎会亏待你们?”说笑之中已经进了屋,陈姨娘服侍方太太换衣,笑着道:“太太的好心,我们若再不知道体恤,就是不知足了。”赵姨娘也忙跟着加上几句,方太太心中更加欢喜,这才是真正的当家主母,一家的人和事全在自己掌握之中,而不是怕这怕那。

春柳被许给林妈妈的长子做儿媳的消息很快传遍,邱玉兰倒罢了,那些要好的丫鬟们都约着去给春柳道喜。这院里丫鬟可不能全跑了,小玫只让春芽代自己传话,等春芽走出院子小玫一转身才瞧见邱玉兰斜倚在门上瞧着自己。此时太阳已经西斜,阳光照在邱玉兰身上,显得她五官越发清晰,竟有容色逼人之感。

小玫不自觉嘴巴张大,过了会儿才道:“姑娘,您真美。”邱玉兰站直身子走上前:“跟谁学的,这嘴也抹了蜜似的?我不过见你在这想心事,不忍叫你。是不是听到比你小的春柳都定出去了,你也想着自己的事?”

小玫一张脸顿时红了:“姑娘,奴婢没有这样心,再说,奴婢是姑娘的人,姑娘说什么奴婢就照做。”邱玉兰已经坐下瞧着小玫:“现在就我们两个人,我可要跟你说实话,舅母也说过,我的亲事这么两三年总定不下来,你比我还大,不怕到时被放出去成了老姑娘不好嫁?”

小玫蹲到邱玉兰面前:“姑娘您说什么呢?奴婢答应过姑娘的就一定会做到。”邱玉兰一双眼看着小玫,想从她脸上寻出一分不甘愿来,可是再怎么仔细瞧,眼里脸上都没有这种不甘愿。邱玉兰勾唇一笑:“都这时候了你还不信我?”

小玫立即摇头:“不是奴婢不信姑娘,是姑娘不信奴婢。原本奴婢也觉得有些伤心,可后来再想想姑娘的遭遇,奴婢也就明白了。”自己的遭遇?邱玉兰浅浅一笑:“其实我的遭遇比起很多人来,也不算太过,毕竟再怎样都有吃有穿。”

缺的只是一些别的,小玫觉得腿蹲的有些麻,用手捏一下小腿起身才道:“那日周先生说的,劳心和劳力各有不同,那姑娘以为,劳心和劳力,哪样更好一些?”邱玉兰的眉不由微微一皱,这才笑看小玫:“你这丫头,什么时候也这么长进了?”

小玫摇头:“并不是奴婢长进了,只是奴婢跟了姑娘这么久,晓得姑娘心事何在,又听了周先生讲的一些道理,这才明白姑娘心结究竟在哪?可是姑娘,人是要往前瞧的。”纵锦衣玉食,心中还是有那怎么绕都绕不过的坎,邱玉兰心中顿觉豁然开朗,有些事情或者是自己庸人自扰。

小玫见邱玉兰久久不说话,还当自己说错了,小心翼翼地叫声姑娘,邱玉兰的手已经拍在掌心:“你的话,倒让我明白了一些道理。”说着邱玉兰侧头一笑:“或者你没看过那么多书,心思又纯才会这样。”

自己的心思纯?小玫皱眉:“可我瞧着姑娘,心思也很纯啊。”不一样的,邱玉兰不打算继续和小玫说下去,只是换了话题:“表哥新定了亲事,我这个做表妹的也该送些贺礼,你觉得送什么东西好?”既然邱玉兰不想说,小玫也就出起主意。

日子转眼就过了十来天,眼看着端午节就在面前,今年端午方太太已打点好了一份给林家的节礼,比往年丰盛许多,让石容安亲自送去林家。

石容安领命而去,到了林家门前递进帖子去,过了很久才有人出来迎接:“石爷请往里面去,家老爷已在厅里等候。”这话有些不对,虽说没换过庚帖,可按了习俗,那根钗一接,两家就定下亲事,可改称呼了。

石容安心里虽嘀咕但面上还是带笑进去,来到林家厅前,林老爷已下阶迎接,石容安忙上前几步行礼,口称岳父。林老爷的眉微微一皱扶起石容安道:“贤侄不必多礼,我和你父亲义父都相交多年,虽从没见过你,却是视你为子侄。”只是贤侄而非贤婿,石容安心里更奇,难道说林老爷不同意这门亲事?可是既要给女儿定亲,他们夫妻自然也是商量过的,心里这样想石容安面上越发恭敬地道:“礼当如此,小婿蒙岳母不弃定下亲事,本该…”

林老爷已经摆下手:“尚未换帖,这亲事一说又从何说起?贤侄,我晓得你青年才俊,必不缺媳妇的。小女陋质不堪为配,当日送来的钗今日还是原样送回。”说着林老爷一挥手,已有个婆子捧了个匣子出来,这匣子里放的就是方家送来的两支钗。婆子身后还跟着个丫鬟,手里托着四匹锦缎,两人把东西送到石容安面前。

石容安哪里不明白这是什么意思?脸色顿时就变了,林老爷的手摩挲着指上的戒指:“贤侄,你无论相貌人品都是上上的,能有你这么个女婿,我也十分欢喜,可是…”林老爷含糊一下就道:“今日之事要怪你就怪我,休要怪我太太,她也是一片美意,哪晓得背后还有这些事情。”

、61 不祥

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石容安双手紧握成拳,努力让面色平静下来:“姻缘一事,自有缘分,只是小侄不明白,背后到底有什么事?”英俊的少年双手握拳极力控制住自己不要发火,看在林老爷眼里有些不忍,毕竟和石老爷也曾有过来往。想了又想林老爷终于开口:“贤侄,不过是妇人家的话,说贤侄你是不祥之人。”

不祥之人,这四个字吐出来,厅里猛然变冷,屏风后面似乎传来叹息。石容安仿佛又回到两年前,那时父亲去世不久,自己重病缠身,岳父前来退亲,那时他也是这样说的,克父克母守不住家计的不祥之人,怎能娶自己的爱女?

嘲笑仿佛又扑面而来,石容安后退一步,心中掠过的不是两年前的愤怒和惊讶,代之的是苍凉。林老爷已经站起身,把匣子和那四匹锦缎塞到石容安怀里:“贤侄,当年我和你父亲也曾有过来往的,定了亲我也很欢喜,只是女儿不是我一个人的。罢了罢了,说这些也没用,就当我欠你一个人情,你去别寻别家闺秀吧。”

林老爷在那絮絮叨叨的话石容安大半都没听进去,努力让心绪平静下来石容安才道:“小侄告辞。”说着石容安一步步往后退,见他一副灰心丧气深受打击模样,林老爷心里着实不忍,叫过旁边的管家:“你好好地送贤侄出去,好生安慰了。”

管家忙应是扶了石容安往外走,林老爷坐回位子上开始唉声叹气起来。林太太已从屏风后转出来满脸不欢喜:“瞧瞧这人品,遍城哪家能寻得到?我还叫人去打听过,说他对生意上的事极在行,到时有我们和方家帮忙,何愁不富?”

林老爷丢了这么个女婿心里也不高兴,叹气道:“罢了罢了,都已过去了,难道还要我叫回来重新许?”屏风后面又转出一个妇人,就是林六姑娘的生母曾姨娘,看见她林太太面色顿时不悦,冷冷地道:“都遂了你的心退了亲,你还不快些回去,怎么又出来?”

曾姨娘眼里顿时有泪,委委屈屈地道:“妾身晓得太太不愿退亲,可是妾只有这么一个,就算不望着她富贵荣华,也想平平安安过了那么一世。那不祥之兆是铁板钉钉的,六姑娘从定亲后,没两天就病在床上,到现在都没好。连请来的名医都不晓得到底病在哪儿。”

林六姑娘顶天了一分病九分装,换了几个医生都说这病来的蹊跷,似风寒又不像,只有慢慢歇息吧。从林六姑娘躺到床上之后曾姨娘就成日在林老爷面前哭哭啼啼,说自己命苦也就罢了,女儿哪能再嫁给那种克父克母说不定克身边所有人的不祥之人?

林老爷不信,说了几句妇人之见这种事哪能信得?但林六姑娘病情竟越来越重,到后来竟是成日昏睡只喝

几口水,连粥都要灌进去。再说石家的事众人也都知道,石容安六岁丧母、十四岁丧父,之后就是家业四散、被人退亲。当时就有人说石容安是不是克什么,不然怎会遇到这些事?林老爷那颗心也不由被磨得转来,径自去和林太太说要退亲,林太太见丈夫要退亲,倒被气的差点头疼:“罢了,女儿虽不是我生的,我看她姨娘素日恭敬份上,这才费尽心机寻了这么一门亲,哪晓得现在有这些话传出来。罢罢罢,这婚事还是你操心去。”

林老爷见太太生气,忙说了许多好话,又说林太太自己也有孩子,就当体谅做娘的心。说来说去,林太太最后鼻子中哼出一声,算是同意退亲。现在见曾姨娘又这样做作,林太太心中更怒:“你也别在这哭了,还不回去好生照料六姑娘。再细细寻摸着,六姑娘该配个什么样的人家?”

曾姨娘明白林太太生气了,眼望向林老爷越发委屈地道:“老爷,奴不过…”林老爷见曾姨娘眼里又要有泪出来,当年曾姨娘进门时候那双眼沾了泪就越发俏了三四分,林老爷是十分喜爱的,也宠了那么些年。不过现在曾姨娘已经年华渐老,那双曾让人着迷的眼现在已经干枯,林老爷挥手:“别说了,听你太太的回去照料六姑娘吧。”

曾姨娘的委屈更甚,手抓着帕子看向林老爷,林老爷叹了声:“好了,六姑娘的婚事我会放在心上的,怎么说她也是我女儿,难道我不心疼?”曾姨娘面上这才有些欢喜,行礼后匆匆退出。

林太太已经怒道:“我都这么大年轻了,不是醋她们,这多好一桩婚事,偏偏就…”林老爷拍拍妻子的肩:“我也是为了你,要是真嫁过去有个什么,别人会怎么说你?说你故意对庶女不好?”林太太满腔的怒火被林老爷这话说的烟消云散,瞪着林老爷道:“就是你当年抬了这么多人进来,要少那么一两个,我也不用这么操心。”

林老爷呵呵一笑拍拍林太太的肩:“太太辛苦了,六丫头的事你还是放在心上,毕竟她不定亲,七丫头也不好说人家。”提到自己的亲生女儿,林太太微叹一口气就道:“我知道,其实六姑娘和她姨娘心里想什么我怎不知道?但她挑人家人家不也在挑她?”林老爷只点头不说话,林太太没再抱怨只起身往后面走:“这会儿只怕六姑娘的病也就好了,能吃得下东西了,曾姨娘也不用哭了。”

林老爷呵呵一笑没接话,只是用手摩挲着戒指,可惜,真是可惜,那么清俊的一个少年,也还有四五千银子的家业。可惜曾姨娘只瞧得见眼前,自己太太虽眼界比姨娘要稍好一些,但还是差了那么一些,不然把七女儿嫁过去也尽能配。不过为了耳根清净后院安

宁,林老爷还是叹了口气,也不知道这人到时会便宜谁家女儿?

石容安走出林家宅院,只觉无处可去,不祥之人?石容安用手擦一下不知什么时候眼角渗出的泪,总有一日要让这些人都知道,所谓不祥之人不过是愚见,自己会重把家业复兴报义父义母的恩德,而不是像别人说的那样沦落到死。

石容安正打算让小厮们跟着自己回去,这退了亲,送去的节礼林家当然也不会收,全被小厮们又拿回来,还多了几样。耳边已经响起小玫的声音:“见过大爷。”

这谁?石容安恍惚抬头,面前少女着月白色衫子,浅绿比甲,白绫细折裙子,一张脸笑吟吟的。记得她是邱玉兰的贴身丫鬟,好像叫什么小玫?石容安收起思绪才道:“你是陪表妹出来的?”

这话问了就跟没问一样,这条街住着的都是富商,小玫不是陪邱玉兰出来难道还能单独出来?马车上的车夫瞧见石容安,也已跳下车对石容安行礼。小玫应是瞧着那些小厮们拿着的东西,这分明是没送出去,难道又有了什么变故?看着小玫眼里的惊讶之色,石容安不愿在这时候解释什么,只淡淡一笑:“遇到表妹也凑巧。”

说着石容安就对小厮们道:“你们跟着表姑娘回去,我往这街上逛逛再回。”小厮们应是,小玫不好再问,行礼后就要回到车上,远处有个男子走近,看见石容安已经喜气洋洋地道:“妹夫来了,我特地早些回来就是要和妹夫说话,怎么还不进去?”

小玫也想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那脚步不由微微一停,石容安见来者是林三爷,拱手还礼苦笑着道:“和林兄无缘,做不了亲戚。”林三爷的喜色一收,还待再问,石容安见小玫还站在那就对她道:“你快些回去吧,表妹还等着你。”

表妹?林三爷知道能被石容安称为表妹年纪又不小的只有邱玉兰,眼不由往那车上望去,但车上帘子放的严严实实,只能隐约看见一个模糊影子。林三爷收起思绪,自己已经定亲,而她总会别嫁,还想着这些做什么?

林三爷对石容安拱手:“既如此,不如我们寻个茶楼坐坐?”这自然好,小玫已经回到车上,马车缓缓前行,当车经过林三爷他们身边时,虽知道邱玉兰看不见,林三爷还是对车里打了一拱,这让石容安笑了:“林兄家的家教果然极好。”

林三爷直起身笑道:“礼不可废,再说这是在我自家门前,连在自家门前都不晓得这些规矩,那才叫让人笑呢。”说着林三爷就招呼石容安往外去寻个茶楼两人一起坐坐。

小玫上车后对邱玉兰道:“姑娘,瞧这样子,林家已经不止是不收节礼了,我瞧着那些里面多了几匹锦缎。”邱玉兰的眉微微一蹙:“

不是都说好了,怎么会?”小玫摇头:“这定了亲不同意的事也常有的,可我瞧林六姑娘,对大爷也是很在意的。”

邱玉兰瞟小玫一眼:“这样的话怎能乱说。况且林家姑娘又没见过表哥?”

作者有话要说: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石容安双手紧握成拳,努力让面色平静下来:“姻缘一事,自有缘分,只是小侄不明白,背后到底有什么事?”英俊的少年双手握拳极力控制住自己不要发火,看在林老爷眼里有些不忍,毕竟和石老爷也曾有过来往。想了又想林老爷终于开口:“贤侄,不过是妇人家的话,说贤侄你是不祥之人。”

不祥之人,这四个字吐出来,厅里猛然变冷,屏风后面似乎传来叹息。石容安仿佛又回到两年前,那时父亲去世不久,自己重病缠身,岳父前来退亲,那时他也是这样说的,克父克母守不住家计的不祥之人,怎能娶自己的爱女?

嘲笑仿佛又扑面而来,石容安后退一步,心中掠过的不是两年前的愤怒和惊讶,代之的是苍凉。林老爷已经站起身,把匣子和那四匹锦缎塞到石容安怀里:“贤侄,当年我和你父亲也曾有过来往的,定了亲我也很欢喜,只是女儿不是我一个人的。罢了罢了,说这些也没用,就当我欠你一个人情,你去别寻别家闺秀吧。”

林老爷在那絮絮叨叨的话石容安大半都没听进去,努力让心绪平静下来石容安才道:“小侄告辞。”说着石容安一步步往后退,见他一副灰心丧气深受打击模样,林老爷心里着实不忍,叫过旁边的管家:“你好好地送贤侄出去,好生安慰了。”

管家忙应是扶了石容安往外走,林老爷坐回位子上开始唉声叹气起来。林太太已从屏风后转出来满脸不欢喜:“瞧瞧这人品,遍城哪家能寻得到?我还叫人去打听过,说他对生意上的事极在行,到时有我们和方家帮忙,何愁不富?”

林老爷丢了这么个女婿心里也不高兴,叹气道:“罢了罢了,都已过去了,难道还要我叫回来重新许?”屏风后面又转出一个妇人,就是林六姑娘的生母曾姨娘,看见她林太太面色顿时不悦,冷冷地道:“都遂了你的心退了亲,你还不快些回去,怎么又出来?”

曾姨娘眼里顿时有泪,委委屈屈地道:“妾身晓得太太不愿退亲,可是妾只有这么一个,就算不望着她富贵荣华,也想平平安安过了那么一世。那不祥之兆是铁板钉钉的,六姑娘从定亲后,没两天就病在床上,到现在都没好。连请来的名医都不晓得到底病在哪儿。”

林六姑娘顶天了一分病九分装,换了几个医生都说这病来的蹊跷,似风寒又不像,只有慢慢歇息吧。从林六姑娘躺到床上之后曾姨娘就成日在林老爷面前哭哭啼啼,说自己命苦也就罢了,女儿哪能再嫁给那种克父克母说不定克身边所有人的不祥之人?

林老爷不信,说了几句妇人之见这种事哪能信得?但林六姑娘病情竟越来越重,到后来竟是成日昏睡只喝几口水,连粥都要灌进去。再说石家的事众人也都知道,石容安六岁丧母、十四岁丧父,之后就是家业四散、被人退亲。当时就有人说石容安是不是克什么,不然怎会遇到这些事?林老爷那颗心也不由被磨得转来,径自去和林太太说要退亲,林太太见丈夫要退亲,倒被气的差点头疼:“罢了,女儿虽不是我生的,我看她姨娘素日恭敬份上,这才费尽心机寻了这么一门亲,哪晓得现在有这些话传出来。罢罢罢,这婚事还是你操心去。”

林老爷见太太生气,忙说了许多好话,又说林太太自己也有孩子,就当体谅做娘的心。说来说去,林太太最后鼻子中哼出一声,算是同意退亲。现在见曾姨娘又这样做作,林太太心中更怒:“你也别在这哭了,还不回去好生照料六姑娘。再细细寻摸着,六姑娘该配个什么样的人家?”

曾姨娘明白林太太生气了,眼望向林老爷越发委屈地道:“老爷,奴不过…”林老爷见曾姨娘眼里又要有泪出来,当年曾姨娘进门时候那双眼沾了泪就越发俏了三四分,林老爷是十分喜爱的,也宠了那么些年。不过现在曾姨娘已经年华渐老,那双曾让人着迷的眼现在已经干枯,林老爷挥手:“别说了,听你太太的回去照料六姑娘吧。”

曾姨娘的委屈更甚,手抓着帕子看向林老爷,林老爷叹了声:“好了,六姑娘的婚事我会放在心上的,怎么说她也是我女儿,难道我不心疼?”曾姨娘面上这才有些欢喜,行礼后匆匆退出。

林太太已经怒道:“我都这么大年轻了,不是醋她们,这多好一桩婚事,偏偏就…”林老爷拍拍妻子的肩:“我也是为了你,要是真嫁过去有个什么,别人会怎么说你?说你故意对庶女不好?”林太太满腔的怒火被林老爷这话说的烟消云散,瞪着林老爷道:“就是你当年抬了这么多人进来,要少那么一两个,我也不用这么操心。”

林老爷呵呵一笑拍拍林太太的肩:“太太辛苦了,六丫头的事你还是放在心上,毕竟她不定亲,七丫头也不好说人家。”提到自己的亲生女儿,林太太微叹一口气就道:“我知道,其实六姑娘和她姨娘心里想什么我怎不知道?但她挑人家人家不也在挑她?”林老爷只点头不说话,林太太没再抱怨只起身往后面走:“这会儿只怕六姑娘的病也就好了,能吃得下东西了,曾姨娘也不用哭了。”

林老爷呵呵一笑没接话,只是用手摩挲着戒指,可惜,真是可惜,那么清俊的一个少年,也还有四五千银子的家业。可惜曾姨娘只瞧得见眼前,自己太太虽眼界比姨娘要稍好一些,但还是差了那么一些,不然把七女儿嫁过去也尽能配。不过为了耳根清净后院安宁,林老爷还是叹了口气,也不知道这人到时会便宜谁家女儿?

石容安走出林家宅院,只觉无处可去,不祥之人?石容安用手擦一下不知什么时候眼角渗出的泪,总有一日要让这些人都知道,所谓不祥之人不过是愚见,自己会重把家业复兴报义父义母的恩德,而不是像别人说的那样沦落到死。

石容安正打算让小厮们跟着自己回去,这退了亲,送去的节礼林家当然也不会收,全被小厮们又拿回来,还多了几样。耳边已经响起小玫的声音:“见过大爷。”

这谁?石容安恍惚抬头,面前少女着月白色衫子,浅绿比甲,白绫细折裙子,一张脸笑吟吟的。记得她是邱玉兰的贴身丫鬟,好像叫什么小玫?石容安收起思绪才道:“你是陪表妹出来的?”

这话问了就跟没问一样,这条街住着的都是富商,小玫不是陪邱玉兰出来难道还能单独出来?马车上的车夫瞧见石容安,也已跳下车对石容安行礼。小玫应是瞧着那些小厮们拿着的东西,这分明是没送出去,难道又有了什么变故?看着小玫眼里的惊讶之色,石容安不愿在这时候解释什么,只淡淡一笑:“遇到表妹也凑巧。”

说着石容安就对小厮们道:“你们跟着表姑娘回去,我往这街上逛逛再回。”小厮们应是,小玫不好再问,行礼后就要回到车上,远处有个男子走近,看见石容安已经喜气洋洋地道:“妹夫来了,我特地早些回来就是要和妹夫说话,怎么还不进去?”

小玫也想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那脚步不由微微一停,石容安见来者是林三爷,拱手还礼苦笑着道:“和林兄无缘,做不了亲戚。”林三爷的喜色一收,还待再问,石容安见小玫还站在那就对她道:“你快些回去吧,表妹还等着你。”

表妹?林三爷知道能被石容安称为表妹年纪又不小的只有邱玉兰,眼不由往那车上望去,但车上帘子放的严严实实,只能隐约看见一个模糊影子。林三爷收起思绪,自己已经定亲,而她总会别嫁,还想着这些做什么?

林三爷对石容安拱手:“既如此,不如我们寻个茶楼坐坐?”这自然好,小玫已经回到车上,马车缓缓前行,当车经过林三爷他们身边时,虽知道邱玉兰看不见,林三爷还是对车里打了一拱,这让石容安笑了:“林兄家的家教果然极好。”

林三爷直起身笑道:“礼不可废,再说这是在我自家门前,连在自家门前都不晓得这些规矩,那才叫让人笑呢。”说着林三爷就招呼石容安往外去寻个茶楼两人一起坐坐。

小玫上车后对邱玉兰道:“姑娘,瞧这样子,林家已经不止是不收节礼了,我瞧着那些里面多了几匹锦缎。”邱玉兰的眉微微一蹙:“不是都说好了,怎么会?”小玫摇头:“这定了亲不同意的事也常有的,可我瞧林六姑娘,对大爷也是很在意的。”

邱玉兰瞟小玫一眼:“这样的话怎能乱说。况且林家姑娘又没见过表哥?”

、62 送礼

小玫的眉也微微一皱接着就道:“姑娘忘了吗?那日浴佛节的时候,李姑娘不是在亭下遇到大爷了,那时林家姑娘在亭上定也瞧见了。”说着小玫就瞪大眼仿佛醒来:“难怪那回去李家,小柔在那变着法地问大爷的事,想来就是为六姑娘打听的。”

邱玉兰的眉微微一皱就道:“那些都是过去的事就不要再提,现在林家这亲事只怕有尴尬,传出去了对林六姑娘也不好。”小玫应是就又道:“姑娘说的就跟我是那样没事到处说嘴的人,不过是和姑娘说那么一句两句,哪会遍到处嚷嚷去?”见小玫脸上气鼓鼓的,邱玉兰不由伸手捏一下她的脸就道:“好 ,你说的都有道理,是我多心了。”

小玫抿唇一笑,方家已在眼前,邱玉兰下车进家门,先去方老太太房里禀报一声。方太太今日也在方老太太上房,邱玉兰行礼毕方老太太已道:“你表哥去林家送礼,和你恰去一个方向,见着你表哥了吗?”

虽说现在方老太太对邱玉兰已经慈爱很多,但邱玉兰对方老太太总感觉还有些隔阂,微一愣才道:“从李家出来时候见着表哥了,表哥还让小厮们跟着一起回来。他和林家三爷出去了。”方老太太也不过顺口问一句,对方太太说句:“没想到他们郎舅这样亲热,如此甚好。”

也就丢在一边说起旁话来,邱玉兰想把林家不但还了节礼还多了几匹锦缎的事告诉方太太,邱玉兰听方老太太在那和方太太说了几句家常话就起身道:“还是有点乏,就先回房。舅母,林家还送了好些节礼来,您要不要去瞧瞧。”

邱玉兰从来没有这样主动让方太太离开,方太太微微讶异就对方老太太道:“那媳妇就先去瞧瞧林家送了些什么节礼来,若有合适婆婆您用的,也好给婆婆送来。”方老太太脸上露出一丝笑容:“那就去吧。”

方太太这才行礼离开,刚下了台阶就见邱玉兰在那等着她,方太太更加奇怪,快走两步就道:“有什么事不能在婆婆面前说?”邱玉兰伸手扶住方太太的胳膊就道:“林家并没收节礼,我瞧着,那些礼里面还多了几匹锦缎。”

锦缎?方太太原本轻快的脚步顿时变的沉重,邱玉兰能感到方太太的手抓紧自己,忙柔声道:“舅母也不用太着急,等表哥回来再好生问问,说不定是林家那边…”方太太已经打断她的话:“不用了,不受节礼,回几匹锦缎,这还不明白吗?只是这林家未免也欺人太甚,长辈定的婚事,竟直接趁人送节礼时候要退。真当我们林家是那等没名气好欺负的人家?”

方太太发怒邱玉兰不好再说什么,只是扶着她慢慢地往外面走,刚要走到方太太上房就看见林妈妈疾步走过来,对方太

太道:“太太,林家派了柳嫂子来送节礼,现在柳嫂子还在外头坐着呢,要不要请进来?”

方太太满腹的火气总算找到一个发泄的口,对林妈妈道:“你在我身边也这么久了,难道还不晓得把林家的人给撵出去,那些节礼也不用收了。还有,那几匹锦缎也送回去,我方家还不缺那几样东西。”

小厮们回来总要先去和管帐的说话,林妈妈是早晓得送去的节礼不但没收还多了几匹锦缎,本想去禀告方太太但一来石容安没回来,二来小厮们既是跟邱玉兰一起回来的,那邱玉兰定会告诉方太太倒不需自己。听到方太太这样说林妈妈忙应是就往外面走。

邱玉兰见方太太满面怒色忙道:“都说伸手不打笑脸人,林家既派人送节礼,还是林太太身边得用的人,定是林太太对您有什么话说,舅母何不把柳嫂请进来问几句?”方太太用手按下太阳处才叹气:“我也晓得这个道理,也明白总要听人家说什么。可是定不能这样轻易就让人进来了,不然后面只能更被欺负。”

邱玉兰哦了一声就道:“原来如此,舅母总是比甥女知道的多些。”方太太拍拍她的手:“这都是差不多的人家,我们总比人家晚发迹,有人礼数不周也是平常事。”两家真要退亲,也是长辈来还了定礼,哪有趁女婿上门时候把定礼还回的道理?虽说石容安无父无母,但亲事是方太太这位义母为他定下的,自然也只有方太太能接了这份定礼同意退亲。

这样绕开方太太,林家心里对方家其实还是有几分轻视的,邱玉兰见方太太面上的怒色褪去,却多了几分怅惘,没有再说只扶了她进上房。

不一会儿林妈妈果然又回来了,对方太太道:“太太,柳嫂子说了,今儿要见不着您,她就不回去了。还说这事她们太太也晓得是做错了,只是没脸来见您,这才让她前来,说一定要给您赔情。”方太太听了还是没说话,只在那对邱玉兰道:“听到了吗?林家那行径就如打在我脸上一样,几句轻飘飘的赔情就能解了吗?”

邱玉兰只浅浅一笑,林妈妈自然是向着自己主人的,手一拍就道:“小的也是对柳嫂这样说,只是她说非要见您,还说实在不行,就要从外面跪着行到里面来给您赔情。”方太太手一推,桌上成窑的缠枝花卉小茶钟已经掉到地上摔的粉碎,方太太冷笑道:“好啊,还来要挟我,真当我们家还是前几年?你去,也不用多说,直接把那些东西斗都丢出去。”

林妈妈甚少见方太太这样发火,忙应是就退出,邱玉兰让春柳来把那粉碎的茶钟扫出去才重新拿个茶杯给方太太倒茶:“舅母又何需发这么大火,姻缘这种事情总是天定,这边不谐了,那

头就能给表哥寻到别家,天下又不是只有林家有女儿。”

方太太接茶在手却没有喝,只是轻叹一声:“玉兰,你这话说的是有道理,可是咱们家比不得别人家,发迹太晚,在这城里虽平日也一般来往着,但遇到大事总是能觉出和别人不同来。若这次轻轻放过,等下回你说亲,虎哥儿他们说亲,只会更加不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