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辞是第一回出远门, 坐在马车上探头往外望, 沿途的风景从茂密平整的树林到连绵起伏的山丘再到嶙峋多变的怪石。

越往北走气候越阴凉,脚下的土地也渐渐变作草原,远处看见牧马牛羊, 天高云淡, 风吹草低。

书辞是跟在沈怿这一队人马中的,因为女眷太少, 除了她和几个侍女压根没有,所以难得单独坐一辆车。

这日午后休息,她在官驿外消食散步,迎面便遇上了晏寻。

“晏大哥。”

他手里拿了个精致的小酒壶, 微微一笑:“言姑娘,这么巧。”

“是啊。”书辞冲他颔首,“这么巧, 你也在。”想不到这次随驾,锦衣卫也有份。

“刚在御前换班下来。”晏寻扬了扬那壶酒, 含笑, “才得的赏赐,恰好是果酒, 我喝不惯,你拿去吧。”

沈怿正从别处走来, 见他俩说得热闹,当下思量了片刻,遂退了几步,隐在马车后。

晏寻看着她把果酒收下,想了想,笑道:“适才在那边也瞧见言校尉了。”

“是吗?我爹好不好?”

他说挺好的,“跟几个护军聊得很投机,像是……旧相识,言校尉从前也做过护军么?”

此前之所以怀疑言则手上藏有碎片,就是因为查出他在十几年前曾是皇城守门的护军,在长公主东窗事发前,又是为数不多的,从护军被调到京卫的人。

“这个,我倒没听他提过。”书辞沉吟道,“在我有记忆起,我爹就一直在京卫当值。”

他若有所思地笑了笑,没再深究下去,“原来是这样。”

要么是言则这些年来瞒得太好,从未惹人怀疑;要么是他们本就与此事无关,调去京卫不过是凑巧罢了。

当然,他自己更愿意相信后者。

沈怿本在闭目养神,听到此处才睁开了眼。

很明显这个人在套书辞的话。

只是他为何会问起言则的事,又为何会向她询问?肖云和一直在找青铜麟,晏寻又是他的走狗,莫非言家也和青铜麟有什么牵扯?

正准备继续往下听,晏寻的话锋却忽然一转。

“你和傅铭,傅公子谈过亲事?”

为什么这件事好像全世界的人都知道了,书辞不自在地笑笑:“嗯。”

他似有些犹豫,试探性地望着她,“那怎么没成?你是觉得,他官阶不够高?”

原因太多,没办法实话实说,书辞只好胡诌道:“是……我们俩八字不合。”

闻言晏寻松了口气:“的确挺可惜的。”

“是有点可惜……”

“不过八字这种东西,有时候也不那么准。婚姻好不好,还得两情相悦。”

书辞略一颔首:“对,你说得在理。”

晏寻垂眸看她,慢吞吞地说:“其实我就不那么看中八字……”

“嗯?”

沈怿抱着胳膊,颦眉抿住嘴唇,胸腔的呼吸起伏不定,说不出是好气还是好笑。

他摁了下眉心,抬手把旁边站着的一个丫头招过来。

书辞被晏寻问起言则和陈氏平日里的喜好,尚在思忖之际,不远处忽走来一个侍女,先朝晏寻福了福身,又对她道:“言姑娘,王爷传你过去。”

“传我?”她说着,望向晏寻。

后者随和地一笑,“你有事就去忙吧,我也得回去了。”

她依言点头,“那我就先告辞了。”又扬扬那壶酒,“谢谢你的酒。”

和晏寻作别,书辞跟着侍女往回走,还没走几步,便看见靠在马车后的沈怿。

“王爷,您找我?”

见她还拎着酒,沈怿瞥了一眼,突然也不知要说什么。

“你……安分点行不行?”

书辞闻之不解,很想问自己怎么就不安分了。可碍于身份有别,又不敢反驳他,只好闷闷地应下。仿佛被浇了盆冷水,眸子里的神采瞬间消了下去,眼睑低垂。

“我没有要怪你的意思。”沈怿心有无奈,尽量让自己语气的平和一些,“你可知,晏寻是肖云和的人。”

“他是肖大人的人?”书辞有些惊讶,这个她的确不知道。

“现在知道也不算晚。怎么,还以为他真的喜欢你?”

“他喜欢我?!”书辞又是一惊,压根就没意识到这件事。

都问八字问喜好问婚嫁了,还能不喜欢?

沈怿瞧她似还在回味的样子,又后悔不该将此事挑明,只叹了口气,“我和他之间一两句话说不清,总而言之,你别和这个姓晏的走得太近。”

书辞思忖了下:“我明白了。”

“你真的明白了?”他很是怀疑。

书辞正色:“我真的明白了。王爷您放心,咱们是一条船上的人。”

这个比喻听上去很别扭,不像是什么要做好事的人,不过沈怿却意外的感觉宽慰了不少。

其实回京时就有内卫向他禀报,在自己南下的那段时间里,确有人夜袭过言家,不过轻功甚好叫他逃脱了。从之前的种种迹象来看,这个人,说不定就是晏寻。

他们对言家下手,究竟是因为自己,还是,有别的什么目的?

现在他还拿不准肖云和的这步棋打算怎么下。把书辞带在身边,除了私心之外,也是觉得人在自己的视线中,多少放心一点。

接下来的几日无波无澜,老天爷还算给面子,一滴雨都没下过,走得顺风顺水,很快这队浩浩荡荡的人马就到了避暑山庄。

大梁从开国至今已经历了十位皇帝,历代都不是贪图享乐之辈,这个园子倒也建得中规中矩,和前朝相比不算奢华,主要是给皇家狩猎提供休息之处。

书辞是肃亲王带来的亲眷,故而和他住得比较近。来之前心心念念,到了之后发现也就那么回事,由于还有后宫妃嫔以及皇子王孙同在山庄,因此她的活动范围非常小,狩猎不能跟着去,再加上紫玉无法随她一同前来,连丫鬟都是别家的,每日便过得更加无趣了。索性找人讨了点针线,给无名做钱袋以此打发时间。

白天要伴驾打猎,沈怿也忙得抽不开身,唯有夜里偶尔才能见她一面。此地人多眼杂,又不好时常把她叫来,免得落人口实,饶是如此,他也瞧出书辞没精打采。

茶水都沸得快冒出来了才想着提,手忙脚乱又险些烫到。

沈怿暗叹不已,只得把她拉开自己动手。

“好好的兰雪茶,叫你这么煮,全浪费了。”他言语间不见有责怪之意,反而满是无奈。

书辞不好意思地道了声歉,赶紧拿帕子给他擦去水渍。

沈怿将茶饼敲开,重新点上火,垂眸看了眼还在心不在焉给他擦衣衫的书辞,忽然说道:“今日在庄外看到个小镜湖,这季节的鱼正肥,我想捉些在野外烤着,大概味道会很不错。就是太多人跟着去……恐会扫了兴致。”

她眼睛登时就亮了,“王爷,您要烤鱼呀?”

他挑眉不说话。

“您带我去呀,我绝对不会扫您兴致的。”

“你是会烤,还是会捉?”他问道。

书辞默了一阵,如实道,“……我会吃。”

沈怿轻笑了声,摇头别开脸。

“还好,还算有会的。”

庄里沉闷,她实在是憋得难受,“您这么说我就当您同意了。”

“行吧。”他一副勉为其难地样子。

书辞眉开眼笑,忙凑上前献殷勤,“王爷,您放着吧,我给您煮茶啊。您还想吃什么?要不要再烫壶酒?”

沈怿避不开只得拿手肘挡了挡,“……你别乱动,这水烫!”

然而没等到他得空,平静的日子在第五天的时候便被打破了。

隆安皇帝狩猎时于临河的矮坡上发现了一只通身雪白的灵鹿,如神物一般柔弱无骨,他纵马弯弓,不知不觉间追着鹿进入了密林,并且越行越深,将大军甩在身后。

再往西走是崇山峻岭,山脚下浓雾弥漫,十丈以外人畜不分,沈皓只见那只白鹿在雾气中蹦蹦跳跳,飘逸非凡。

行刺便是在此时发生的,率先动手的是跟在他左右的御前侍卫,一共十人,其中五人突然反水,抽刀将另外几人斩杀,变故来得太快,所有人包括沈皓在内都未曾反应过来。

幸存下来的两名侍卫拼死护他往回走,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林中竟还潜伏着大批的刺客,这些反贼数量奇多,且谙熟周遭的地形。沈皓寡不敌众,眼看就要命丧于此,浓雾里忽传来阵阵马蹄,肖云和带领着大军及时赶到。

两边交战,激斗了一场后顺利将皇帝救下。

沈皓并无大碍,只是受了些轻伤,但由于过度惊吓,一回到山庄便病倒了。

沈怿去看他的时候,他正睡着,床边有宫妃伺候,故而也不便打扰,朝随侍的人打了声招呼,就当是来问过安了。

遇刺之事来得太蹊跷,还有那只所谓的白鹿,他也不是第一次来此地打猎,从没听说附近有这种野物出没。

看来,是有必要去案发之地瞧一瞧了。

沈怿从山庄出来赶往猎场,高远和几名卫军正在说话,见状忙上来给他牵马。

皇帝出事,附近的守卫比平时多了一倍,处处有人巡逻,戒备森严。

沈怿问他情况如何,高远摇了摇头:“那片林子已经被封了,连我们也进不去。”

“封了?”他颦眉,“被什么人封的?”

“是肖大人。

话音刚落,背后闻得一个慵懒而惬意的声音:“王爷怎么得闲到这儿来了,偏不巧,圣上出了事,这段时间怕是没法狩猎了,确实扫兴得很。”

不用回头也知来者是谁,沈怿心中虽不屑唇边依然勾起笑,翻身从马背上下来,“原来是肖大人。”

肖云和走近,先行了一礼,随后客气道,“猎不成野物不要紧,我那儿倒有几壶好酒,王爷肯不肯赏脸喝上几杯?”

沈怿抚弄着拇指上的玉扳指,笑而不答:“皇上被人行刺,肖大人倒是春光满面,这次救驾可救得真够及时的。”

他话里有话,肖云和倒也不生气,“咱们为人臣子,当然时时刻刻为君分忧。这些反贼阴险狡猾,诡计多端,一个不留神说不定就会卷土重来,危险得很呐。”

沈怿哦了一声,“听大人的意思,刺客还没抓到?”

“王爷不知道么?”肖云和遗憾地抿了抿唇,“这群人可不是寻常的刺客,能勾结皇上身边的侍卫,还有如此精良的武器装备,来历必然不一般。”

他遥遥一指,不远处的山头薄雾缭绕。

贼人借此处终年不散的浓雾作为掩护,尽数退守于山林之中,山下却已被大军团团围住,两边正僵持着。

沈怿似笑非笑:“能有如此手段的,是不能小觑。”

“王爷可得小心点。”他突然压低嗓音,朝前迈了一小步,“现下朝臣里有人怀疑,与这帮逆贼相勾结的,正是王爷您。”

“哦,是么?”

肖云和眼神温和,好意提醒道:“所以王爷您可千万千万别到那山林附近去,若是让旁人发现,那真就,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

沈怿与他心照不宣似的相视一笑:“肖大人所言极是。”

皇上遇刺的消息还没传到书辞的住处,她坐在窗边借光,低头在花绷子上动针线。

伺候她的小丫鬟从门外进来,“言姑娘,外头有位公公找您。”

行宫里的宫女太监不少,书辞平时也碰到过太监传话的,于是便把绣活儿放下,走了出去。

台阶下是个穿红蟒曳撒的内侍,年纪四十来岁,能穿这身的,应该也是个有来头的太监。

她礼貌的问了声好。

“言姑娘是吧?”对方笑着颔首,“王爷让奴才接您到庄外,马车已经备好了,您收拾收拾。”

庄外,马车……想起前些天沈怿应承过她的话,书辞对此并未有丝毫怀疑,“好,你等我一下。”

作者有话要说:

女主在本文已经被诱拐了这是第三次了……

嗯,今后还会更多。

时刻处于永远是主角团里第一个被抓的人这个怪圈中。。【战五渣的悲哀】

[为了让男主刷好感,只能不停的让女主陷入危机……]

所以老王一定不要作死啊,你的好感度都是我辞用绳命换来的。

主线剧情全靠肖大人尽职尽责助攻的撑起一片天!

前方就是我最喜欢的,屡试不爽的小美人鱼梗了!【嘻嘻嘻

忽然发现无论我写哪篇文,最后的主旨都会变成【好想急死你】【一起来纠结】

……

☆、第四十一章

肖云和的话明显藏有别的玄机, 沈怿和这只老狐狸周旋了半天, 匆匆折回山庄,高远跟在他身边一路问:“王爷, 可要属下去查一查这背后造谣的人?”

“姓肖的目的并不在此, 你查了也没用。”他偏头道,“能传出这种谣言的,左不过是他那几个心腹。”

隐隐有不好的预感, 沈怿回了房立刻让他把书辞叫来, 隔了半天,只磨磨蹭蹭进来一个侍女。

听她说完, 沈怿当下皱起眉:“她不在?人去哪儿了?”

后者一脸懵懂:“不是王爷您让人把她接走的么?”

“我让人把她接走的?”

高远忙在旁骂道:“蠢材,王爷要的人必然会亲自来接,怎会随随便便打发个太监过来。”

那侍女被训得也有点委屈,心说王爷的行事一向古怪, 没个章法,若是耽搁了时间,遭罪的是自己, 眼下听话把人放走,遭罪的还是自己。

沈怿支着肘, 抬手去摁眉心。

就知道会坏事。

难怪肖云和要拉着他扯那一大通闲篇, 原来是为了拖延时间……

行宫内多嫔妃,他的侍卫不可能随时守在里面, 对方正是钻的这个空子,早知会这样, 还不如当初把书辞留在京城。

事到如今,他才猛然意识到,自己的这个身份会给她带来多少的麻烦。

他甚至开始后悔,为什么他会是沈怿……假如只是无名,许多事也就不会发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