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老夫人的确很同情姜春花,可说到为她替儿子求情,金老夫人就犯难了,她自己都是被儿子赶出来的,儿孙们十天半月会来看望他们老两口一趟,但是接她回去的话从来不提,就是她逮着儿子们在的时候撒泼打滚闹也没用。如今金老夫人对自己在儿子们心目中的地位十分没信心。

姜春花之精明远在金老夫人之上,三言两语就把她的底套出来了,别说撒泼,就是金老夫人寻死腻活恐怕也没用,搞不好她们祖孙会被迁怒。

姜春花神色暗了暗,眼底闪过一抹孤注一掷的疯狂,明知周围没人还是谨慎的附在金老夫人耳边低语。

金老夫人连连摇头,“不行的,这怎么行呢。”

姜春花从怀里掏出一分量十足的荷包,塞到金老夫人手里。

金老夫人狐疑的打开一看,发现是一小孩拳头大的金元宝,心想,这么一个金元宝就想娶我们家孙女,得失心疯了吧!

姜春花神秘一笑,“好嫂子,我们家虽然做生意,别的没有,就这个多。等咱们成了亲家,您要多少都成,就是想打一张金床都成。”

等孙子做了齐国公的女婿,她就不信,齐国公能眼看着亲家被问斩。再看一眼金老夫人,她还真能给金老夫人打一张金床,靠上姜氏这颗大树,多少银子挣不到。风险虽大,可回报同样丰厚。

金老夫人眼睛都亮了,显然十分心动,孙女哪比得上金床。可仅有那点理智起了作用,摆着手道,“你和我说没用,没用,没用的!她们不听我的话!”

姜春花当然知道走正规渠道这不可能,国公府的姑娘怎么会嫁给商贾之子,哪怕是庶女。

“嫂子明明儿孙成群,却孤零零的待在这山庄里,无法享受天伦之乐,这日子什么时候才是个尽头啊!”

金老夫人被说中伤心事,掉起泪来,“可不是,我都这把年纪了,我就想多看儿孙一眼是一眼,他们好狠的心!”

“要是他们知道,你连亲孙女都下得了手,他们会不会这辈子都不接您回去,甚至看都不来看您一眼?”

第49章 自寻死路

若是生不出儿子来,活埋了家里的小女孩,就埋在人来人往的路口,供人践踏,这样女孩就不敢来这家投胎,就能生儿子了。

金老爹的宝贝儿子就是这么求来的,七个女儿,卖掉了两个,走丢了一个,养大了两个,死了两个,就埋在他们家门口那条大路下面。

金老夫人一直生不出儿子来,金老娘跑来就给她支了这一招。一开始,金老夫人是不敢的,直到她光顾着做饭没注意到大女儿,四岁的小女孩一头扎进井里没了。

下葬后,她鬼使神差的半夜里爬起来把大女儿的尸体刨出来,埋在村里的大道下,可肚子一点反应都没有。金老夫人受不了婆婆和妯娌的奚落,想起了一个逃难过来的女人说的话,针插大女,下胎生男。后来,她把二女儿的尸体也埋在那个大路下。

也不知哪一种方法起效了,第二年她就生了镇国公,第四年生齐国公。

后来儿子们成家立业,大儿子带着媳妇在外头,生了孙子她也只能眼馋,就盼着在身边的小儿媳妇赵氏给她生几个孙子玩耍。不想赵氏连生了三个女儿。

她儿子怎么能没个儿子,那是要被人笑话的,村里已经有人指指点点说闲话了。于是金老夫人在赵氏第三女上如法炮制,却不想被姜春花发现女婴身上的针头,当时金老夫人都要吓死了,还好姜春花答应她不会说出去。

后来那女婴死了,金老夫人很想埋到路口,可齐国公给夭折的女儿修了不错的坟墓,她没法去挖出来,只能干着急。

紧接着赵氏死了,过了几年齐国公娶了官家女米氏,米氏也是连着生女儿,金老夫人就觉得都是因为当年没有把孙女埋在路口让人踩的缘故,所以才不灵了。可米氏又不在她身边,她也没办法不是。

过了十来年,她才被儿子接到京里享福,对着小儿子一窝女儿,甭提多糟心了。金老夫人为小儿子急的满嘴水泡,忍不住要动手做点什么的时候。镇国公跑来了,村里翻修主路,挖出了四副骸骨,都烂成渣了也不知叫他们怎么认出来的。

想起当年长子那暴怒震惊的模样,金老夫人至今还有点发憷和不忿,她肠子里爬出来的,她想怎么处置难道不是天经地义。她这么做还不是为了生他们,要不然他们怎么来!

关于孙女的事,她是不敢让儿子知道的,虽然这发生在儿子警告她之前。眼下母子关系正僵硬,再出点纰漏,她可就真回不去了,说不定他们以后都不来看她啊!金老夫人光想想就觉得害怕,拽着姜春花的手,“你不是答应我不说的,我还给你了一锭银子来着。”金老夫人似乎想起了什么,把手里的金元宝塞回去,一脸肉痛,“我那还有一些,都给你,都给你,你不要告诉他们。”

姜春花暗骂老天不公,这又毒又蠢的老太婆怎么就命那么好!她要是有两个那么出息的儿子,万不会把日子过成这幅模样。

姜春花把金元宝推回去,道,“妹子我不要这个,妹子就想求求老嫂子,从中撮合一下亲事,要是成了,定有重谢!”

金老夫人欲哭无泪,“我有什么办法,我是真没办法啊!”要是可以她当然会答应,不就是赔一个孙女嘛,反正小儿子多的是女儿。

“我有办法,只要老嫂子到时候帮帮我就成。”

金老夫人眨了眨眼,愣愣的看着她。

这天之后,姜春花就病了,姜老太爷知道之后不得不去看望一眼,姜春花倒不提为儿子求情的事了,只哭自己还想回去多陪陪儿子,可眼下病了可怎么办。哭的老太爷生了同情心,叮嘱,“你好好在这里养病,养好了我让老大派人送你回去。”

一撇一捺,收笔。

姜瑶光满意的看着面前的字,今天状态不错。一瞥,瞄到蹲在书桌上舔毛的小奶猫,姜瑶光转过笔,用笔杆轻轻的挠了挠它的下巴,“我写的好不好?”

圆溜溜的绿眼睛瞅她一眼,扭过身,拿屁股对着她。

觉得自己被藐视的姜瑶光大怒,“晚上的牛奶没有了。”

“喵~”

“就是没有了!”

“喵~”声音急促起来。小奶猫走到她身边,蹭了蹭她的手。

姜瑶光打赌,自己在它眼里看到了谄媚。不轻不重的弹了一下,“都要成精了。”,

丹眉笑,“有句话怎么说来着,物似主人型。”

姜瑶光啧了一声,“你这是当着我的面说我小话,不想干了不是。”

“冤枉,奴婢夸您呢!”丹眉夸张的喊冤,说完自己也忍不住笑起来,听见门口珠帘脆响,便见丹春进来,福身道,“胡家来客人了,老夫人请姑娘去见见。”

“哪个胡家。”姜瑶光放了笔问,有来往的姓胡可好几家呢,这又不是小姓。

“二夫人娘家。”

姜瑶光眨了眨眼,问,“都来了谁?”

“胡老夫人,胡夫人并胡老夫人的外甥女粱姑娘。”

传说中拿着丈夫印鉴包揽诉讼绝了一家子仕途的女人!

姜瑶光居然有点儿诡异的小兴奋,怀着这种心情很快的换好见客的衣裳。

姜瑶光到的时候,屋里已经有不少人了,俞氏、淑阳郡主,史氏,伍琳琅都在。大姑娘、二姑娘、四姑娘也在。

三姑娘应该在跑马,要梳洗所以还没到。

胡朱氏正搂着四姑娘哭,“只她出生那会儿见过一眼,不想一转眼都这般大了。”当年胡朱氏为了让女儿嫁进来,闹得很不体面,所以一直都很少上门,最近那一次还是六年前胡氏差点掐死四姑娘,姜家闹着要休妻才来了一趟。

四姑娘不自在的扭着,见了姜瑶光求救似的,“五妹!”

胡朱氏松了手,四姑娘一跐溜跑到俞氏那,窝在俞氏怀里不肯出来。

胡朱氏有些尴尬,看着姜瑶光道,“这就是郡主的女儿吧!长的可真标志,和郡主倒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

淑阳郡主笑了笑,“你别夸她,夸了她要得意了。”

姜瑶光上前,与胡家人略略见了礼,不想胡朱氏拉着的手细细打量,爱不释手的模样,“这么好的姑娘岂能不夸呢,郡主有这么个女儿,可真是好福气!”

夸的是自己的女儿,淑阳郡主很给面子的笑了。

姜瑶光也在不着痕迹的打量胡朱氏,得出一个结论,胡氏果然是胡朱氏亲生的,五官像极了,不过胡朱氏眉眼更凌厉些,一看就是当家作主的,不像胡氏都是带着哀怨不忿。

二姑娘听着外祖母没口子夸姜瑶光,心里明白那是因为她是长房嫡女,还有一个郡主娘,可心里还是有点堵。

大姑娘警告的看一眼二姑娘。

胡朱氏又让人拿了见面礼给姜瑶光。

姜瑶光接过道谢,坐到自己的位置上,听长辈寒暄,脑子里翻着胡家的情况,

胡家老爷子胡墉,当年也是个响当当的人物,他也是官家子出身,可晋灵帝那会儿朝纲混乱,多少忠臣良将含冤入狱,死不瞑目。胡家便是如此,胡墉因为年纪小只是流放,一同被押送的犯人半路杀了官差跑了。

胡墉一路逃亡,在被追捕的过程中受伤,倒在朱家门口。朱老爷子是个慈悲人,冒险救了他,把他藏了起来。没几年晋朝亡了,天下大乱,胡墉终于可以光明正大做人,不过几年就崭露头角,被统辖两湖的秦将军招揽,是当时年轻一代翘楚。

发迹之后的胡墉,娶了朱老爷子的独女,也就是胡朱氏。很多人都说胡墉就毁在太感恩上,他压根辖不住救命恩人的女儿。

想想也挺可悲,这世上人情债最难还,要不然胡氏也不能入门是不是。

“阿蕾在信里说盈盈要种痘,我这心里放心不下,就想亲自来看看,这孩子从小就多灾多难,菩萨保佑她平平安安。”

光听这话,姜瑶光就觉得胡朱氏比胡氏会做人,胡氏可是不当小女儿存在的。再看众人神色,竟发现十分迥异。

俞氏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微笑,姜瑶光以做了她六年孙女的经验保证,俞氏其实挺不耐烦胡朱氏。

俞氏真挺想送客的,胡氏一被送到乡下,胡朱氏就赶来了。为了四姑娘,骗谁呢!这人无利不起早,又打什么阴损主意,俞氏不动声色扫一眼梁颖。

大姑娘面上透出喜色,阿娘在给外祖母的信里提到了四妹,是不是说阿娘其实也不是那么厌恶四妹,这么一想,大姑娘怎么能不欢喜。

二姑娘则是焦急,外祖母怎么还不替母亲说情,阿娘去了庄子,她跪在祖母面前哭哑了都没有用。

其余人的表情就很标准了,眼观鼻鼻观口。

胡朱氏一直在说三个外孙女,其间一字不提胡氏,二姑娘都要急的出声提醒了。

后来胡朱氏还是熬不住,开口,“我也有六年没见我那姑娘啊,怪想她的。”

俞氏微微笑了,“老二家的这几年信佛,之前是在家里修行,可前阵子她说家中俗事缠身无法虔心修行,恐菩萨怪她诚意不足,提出想去庵堂,庵堂清苦,我如何能应。最后折衷,在山庄里修行。那山庄地理幽静,一应供奉都是上等的,万不会委屈了她。亲家想见她,我这就安排车马,送你们过去,你们母女也多年未见,多留几日,好好说说体己话。”

胡朱氏的笑容有点僵硬,明知希望不大,可她还抱着俞氏会松口把人接回来见娘家人,接回来了,才有法子留下,可看俞氏模样,她是铁了心要放弃女儿了。在家里,还有机会和姜安和生个儿子翻身,到了乡下,跟谁去生!

第50章 贤妻美妾

“姜家人都不提要给夫君纳妾,您却要我纳妾,您是我亲娘吗?”胡氏见到家人的满心欢喜被胡朱氏一番话浇灭,一颗心如坠冰窖,拔凉拔凉的。

胡朱氏冷冷的看着她,“你要不是我肚子里爬出来,我管你去死。当年我豁出去这张老脸,还惹的你父亲大发雷霆,千万百计把你嫁进来,可你看看,你把日子过成什么样了。为了你,我和你爹丢了多少人。”

胡氏被骂的面皮发烫,又恨,抽泣道,“不是您叫我嫁出去了不要忘记娘家兄弟,家里困难,让我想法子,要不然我怎么会想着偷字画出去卖…怎么会被婆婆厌恶。”

这叫什么事啊!胡夫人真恨不得拿手堵了耳朵,低垂了眼不敢去看婆婆神色。

胡朱氏的脸阴的能下雨,重重一拍案几,“够了,你到底想了想回去?”

吓得胡氏抖了抖,猛地打了个嗝,又小心翼翼的抬眼看胡朱氏,一脸希冀。

胡朱氏看一眼长媳,她年纪大了,这家日后还是要她掌着,叫她知道心里有个数也是好的,便没赶人。“你之前留在府里,还有一线希望,如今被关在这儿,姜家是彻底放弃你了,说不定弄死你,另娶一个的心都有。”

胡氏骇然变色,连连摇头,“夫君不会的,我可是给他们家生了女儿的。”

“女婿是个厚道人,你婆婆可不是什么菩萨心肠,她不动手,就是看在女婿和外孙女面上。当初说了三十五无子纳妾,可把你赶到这儿来,你还不明白,他们家不指望你生儿子了。好一点就是给姜安和纳妾,你当个摆设。坏一点,指不定哪天她就动手了,当娘的,哪个不想儿子有个举案齐眉的贤妻,和和美美,再生个嫡子。”

胡氏六神无主,两腿就像弹棉花似的,抖个不停,张了张嘴一个字都说不出来。

胡朱氏颇为不忍,硬忍下了,不吓吓她,她就不听话,何况她说的未必子虚乌有,“与其这样,何不咱们提出来,安排你表妹过去,你婆婆见了心里也觉你贤惠。再有一点,你表妹生了儿子,姜安和想再娶也挑不着太好的,你婆婆也就能容下你了。”

胡氏眼前浮现梁颖的脸,如花似玉的少女,嫩的似乎能掐出水来,周身还带着股书卷气,这样的女孩儿,姜安和应该是喜欢的吧!胡氏觉得透不过气来,她扯了扯自己的衣领,“我不答应,我不答应!”

知女莫若母,胡朱氏岂能不知道她拧巴什么,冷酷道,“你以为姜安和真没其他女人,你俩都分居多少年了,他一血气方刚的男人,还能生熬着不成。也就是他们家要脸面,自己说了,三十五无子方纳妾,没把人弄到台面上来罢了。就你这个傻子真以为没有。”姜家那么多美貌婢妾,胡朱氏是不肯信姜安和一个都没睡过。

胡朱氏好似被雷劈中了一般,木愣愣的坐在那儿。

胡朱氏继续道,“与其让他们安排人,还不如你表妹,你表妹爹娘去得早,她和她弟弟都是我养大的,万不会忤逆你,日后还不是你要她往东就往东,要往西就往西。等她生了儿子,求求情,瑶嘉姐妹几个再敲敲边鼓,把你弄回去还不容易。”

“就是回去了,我算什么,她年轻貌美,她有儿子,我算什么!”突然,胡氏歇斯底里哭起来。

“你是姜安和明媒正娶的妻子,纵使她生了儿子又如何,她还敢爬到你头上不成,她真要起了不该有的心思,都不用我们动手,你婆婆就能收拾了她。你都这把岁数了,还以为自己是小姑娘不成,脑子里尽想着男人。”胡朱氏恨铁不成钢,满脑子男人也没见拢住男人啊。

胡氏捂了脸嚎啕大哭,“娘,我难受,我这心里难受。”

胡朱叹了一口气,心里也颇不是滋味,苦口婆心,“你听娘的话,娘这都是为了你好。你不为自己考虑,也得想想瑶嘉和惠儿,你表妹生的孩子总比其他女人生的亲近些,或者你想让姜安和另娶一名门贵女,这世上的后娘有哪个是好相与的。”

胡氏哭声一顿,想到两个女儿日后受苦,当真是一颗心在油里煎熬,忽的,她脑中灵光一闪,急急抬头,“等惠儿嫁了大公子,谁不巴结她,就是姜家也不敢动我分毫。”

闻言,胡朱氏眼睛亮了亮,要是外孙女真有那造化,胡家可不就能翻身了,立马拉着胡氏问始末。

听罢,胡朱氏既是高兴又是失望,女儿的话只能信一半。听着大公子对惠儿是有好感,可这好感能不能让惠儿嫁过去做正妻却不一定,其中变数太多了,还是先把眼前的事落实了再说,胡家得和姜家缓和下关系,也是替胡氏多挣一点生机,“就是真有那一天,最少也要个五六年,你等的到那时候吗?”

胡氏一怔,趴在案几上呜呜咽咽哭起来,哭声里满是悲凉不甘。

胡朱氏在别庄住了几日,便又回了镇国公府,说是想和外孙女们多亲近亲近,俞氏自然不好拦的。

寻了个无外人的机会,胡朱氏对俞氏道,“之前阿蕾信里和我提过,她因为修行没法照顾女婿饮食起居,心里一直过意不去,想给女婿找个知冷知热的,可又挑不着中意的。她是瞧不上丫鬟的,奴生子到底不好听,日后耽搁孩子前程。想找良家子,她也没门路,事情就拖住了。我这一听就想起阿颖这孩子,这孩子是老胡启的蒙,还说她资质灵巧,是块璞玉。这次上京,我就带上了,阿蕾一见就说这样熟读诗书的女孩儿才不委屈了女婿,开口就要替女婿纳了她。”正妻想给丈夫纳妾,再是天经地义不过。

俞氏微微一笑,“倒是难为她费心了,这种事原该由她做主的,只咱们家的规矩,男子三十五无子方纳妾,无规矩不成方圆。她的好意,我心领了。”

胡朱氏松了松脸皮,“可女婿正当壮年,哪能身边没个人。”

“书中自有颜如玉,我那儿子是个书痴,且没这么多花花肠子的。”俞氏拍了拍胡朱氏的手,“亲家母放心,安和万不会做什么对不起媳妇的事。”

胡朱氏面皮一抽,“安和人品我还信不过,只是也太委屈他了。”胡朱氏肚里都要气炸了,梁颖天生丽质,她花了多少心思培养,就想把她嫁个好人家,帮扶家里,要不是女儿情况不妙,怎么会舍得送给姜安和。白送个美人让你儿子风流快活,竟然还不答应,装什么清高!

回到客院,胡夫人和梁颖都迎上来,见胡朱氏面色不善,皆噤若寒蝉,不敢多言。

胡朱氏喝了一杯茶,心气才平顺下来,冲梁颖招招手。

梁颖趋步上前,弯了腰轻声唤道,“姨母。”梁颖的母亲是胡朱氏堂妹,六岁时父母意外身亡,父族母族皆不容她们,唯有胡朱氏愿意收留姐弟俩。

胡朱氏抬眼细细打量她,柳眉杏眼,樱桃小嘴,肤如凝脂,身段窈窕。感慨一般道,“这样的美人,天下能有几个男人不动心。”俞氏不答应,可若是她儿子开口要呢。

梁颖跺了跺脚,娇声道,“姨母~”侧过去的脸上一片绯红,活色生香。

胡朱氏笑了,“回去好好梳洗下。”

梁颖心里一动,咬了咬唇,低不可闻的嗯了一声。

待梁颖走了,胡夫人才问,“国公夫人可是应了?”

胡朱氏冷笑一声,“义正言辞的拒绝了,说要三十五无子方纳妾。”

胡夫人心里升起淡淡的羡慕,哪个不女人不盼着一生一世一双人,镇国公如此,姜家五个儿子皆是,嫁到这家里的姑娘真是三生修来的福气,偏小姑子不惜福,落得这么个下场。再看一眼面色冷然的婆婆,公公这辈子守着婆婆一人过,可她丈夫却有二妾,没名没分的通房丫鬟就更不用说了。

“我就不信这世上还有不偷腥的猫。”胡朱氏讥讽一笑,都说胡墉正人君子,他还不是跟个歌姬眉来眼去,要不是父亲出面,她就要多个姐妹了。

傍晚,姜安和回来,先去父母那请安,又去看望胡朱氏。

因为都是女眷,姜安和便不久留,打算问候一声便走,之前两次都是如此。无奈今天胡朱氏分外热情,拉着他嘘寒问暖,如此,姜安和也不好开口。

说到一半,一阵香风袭来,一妙龄少女捧着茶娉娉袅袅而来,声如黄鹂,“听说姐夫精通茶道,不知能否品鉴一下,也叫我开开眼。”

胡朱氏笑,“今儿合该你运气好,逮着了你姐夫。”一边拿眼盯着姜安和神情,只要他有一丝心动,这事就有戏。

姜安和垂了眼,“母亲那还等着我开膳,我便先告辞了。”说着一揖,目不斜视的走了。姜安和是单纯,但他不傻。作为姐夫和小姨子,二人合该避嫌,梁颖如此僭越了。

梁颖捧着茶站在原地,脸色一会儿白,一会儿红,渐渐连手都抖起来,托盘中的茶盏发出清脆的撞击声。

胡夫人睃一眼胡朱氏和梁颖的脸色,不知怎么的生出一股快意来,飞快压下去。

胡朱氏长长的吁出一口气,姜安和竟然丝毫不心动,这下可棘手了。她要的是姜安和心甘情愿纳梁颖进门,这才能利益最大化。否则就是使了歪门邪道入门,那也是结仇!

又想,怪不得女儿那么舍不得了,可惜她自己把握不住,怪谁呢!

“你们都下去吧!”胡朱氏淡淡道,她得好好想想接下来该怎么办?

梁颖双眼闪烁着泪光,咬着唇退下,到了屋外,终于泪水连连。

“妹妹别哭啊,哭花了可不漂亮了。”

不劝还好,一劝,梁颖眼泪流的更凶,忍不住扑在胡夫人怀里哭起来。

胡夫人叹了一口气,拍着她的背,在她耳边用只有两个人听得见的声音道,“妹妹听我一句,妾,立着的女子,哪是好当的,日后孩子生来就低人一头。说句掏心窝子的话,我也是有女儿的,我宁可她当穷人/妻,也不会让她去做富人妾。妹妹花容月貌,满腹诗书,让公公替你找个上进青年,做个正头娘子不好,两口子同心协力,好日子且在后头呢。”

梁颖颤了颤。

胡夫人抚了抚她的背,“妹妹冰雪聪明,回去好好想想嫂子的话。”

说完,胡夫人放开梁颖,送她回屋休息。

第51章 触景生情

微风和畅,杨柳依依,波光粼粼。如此美景之下,却有人行无赖之事。

姜瑶光放下渔竿慢腾腾站起来,甩了甩手腕,还似模似样的扭了扭腰,天知道她的腰在哪。

握着鱼竿坐在一旁的姜进溜她一眼,继续全神贯注的盯着鱼漂,不紧不慢道,“做事做人都要锲而不舍。”

姜瑶光嘿嘿一笑,“我这不是正长身体呢,得多活动下,久坐长不高。”说着离开椅子,抬抬手动动脚。

姜进嗤笑一下,嘲笑之情扑面而来。

姜瑶光眼珠子转了转,一边瞄着他,一边小碎步往后挪。挪着挪着就挪到了水桶边,左右两个桶,一大一小,打开盖子往里一瞧,左边那只大桶里面有六尾鱼挤成一团,右边两尾小鱼苗自由自在畅游。

我帮你们改善下环境哈!

扫一眼左前方,姜瑶光一挽袖子弯下腰,双手往水里一捞,动作那叫一个快很准,抓起一条就往自己桶里放,眨眼功夫就是三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