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惠一进水坞之后,面上就一直带着笑意。见有人同她行礼,她便也眉目含笑的朝对方点头致意。

一时她目光望到了叶明月,面上便微微的露了一些诧异的神情出来。

随后大家厮见完毕,她倾身在东平王妃的耳旁也不晓得说了什么,就见东平王妃含笑点了点头,随即李明惠便带了丫鬟一直往后走来。

到得叶明月的身旁,她伸手指了指旁侧一张空着的玫瑰椅,含笑问着:“叶姑娘,我可能在这坐下?”

叶明月觉得这位郡君实在是太客气了。

她一个郡君,想在一张空椅子中坐下来,还用得着询问她的意见吗?

于是叶明月忙起身从椅中站了起来,笑道:“郡君客气了。请坐。”

李明惠坐了下来,又让叶明月坐,随后便开口同她说着话儿。

她说话的声音温温软软的,教人听了,打从心底里就觉得舒舒服服的。

叶明月心中多少有些忐忑。

自己和这位郡君素未蒙面,可为何她会特地的从最前面一排走到自己身边来坐下?又这样同她说着话?

但叶明月也不好直接问什么,少不得的也只能打起十二分的小心,顺着李明惠的话说着。

片刻之后,就见李明惠伸手指了指她手中的扇子,含笑问着:“叶姑娘,你手中这团扇上的刺绣可是黄居寀的《梨花春燕图》?”

第48章 一捆芦叶

叶明月没想到李明惠会关注她手中的这柄团扇。

她低头望了望自己的团扇,素白的绢面上一支遒劲的梨树枝,白的花,绿的叶,有一只春燕立于枝干上,双翅微启,正在呢喃低语。

这确实是黄居寀的《梨花春燕图》,难得李明惠竟然能一眼就瞧了出来。

于是她便抬起头来,笑道:“是。我这团扇上绣的,确实是黄居寀的《梨花春燕图》。”

李明惠一听,面上立时就有了喜色。当下她也顾不上郡君的矜持,连忙就问着:“你这柄团扇是在哪家铺子里买的?怎么我竟是不晓得这京城里还有卖这样好团扇的铺子。”

叶明月闻言就笑道:“哪里是买的?这原不过是我无聊的时候,自己照着一些前朝的画作绣了出来好玩的。”

“你?”李明惠闻言,目光惊讶的上下打量着叶明月,“这团扇上的刺绣竟然是你自己绣的?”

叶明月心中了然,就笑着点了点头。随后她就问道:“郡君若是喜欢这样的团扇,我家里还有几把,皆是仿的前人的画作,我送了两把给郡君,如何?又或者是郡君喜欢哪个前人的画作,但凡您能拿了那幅画作出来给我瞧一眼,我应当是能照着原样绣了出来的。“

李明惠一听,只喜上眉梢,忙笑道:“没想到叶姑娘竟是有这样的本事。”

又夸奖着她团扇上绣的那幅《梨花春燕图》,说是配色清雅,针脚精细,就跟画上去的一般,再看不出来是绣的。又说她自己最喜欢黄居寀和林椿的画,她家里有黄居寀的几张花卉写生画,又有林椿的海棠图,等待会儿她回去了,就遣人送两张到叶明月那里去,烦请叶明月替她绣出来,她也要做了团扇来用。

叶明月听了,欣然应允了下来。

能结交上李明惠,那自然是好的。

接下来两个人又说了一些历代画家画的画,说到高兴的地方,两个人都笑了起来。

旁边的薛氏见了,心中自然是欣慰。蒋氏见了,却说不上来心里是什么滋味。

很显然这个明惠郡君和叶明月很投机。而明惠郡君的父亲将来定然是要承袭郡王的爵位的,若是叶明月和李明惠交好,那岂非也就是说她和东平王府交好了?

蒋氏心里就在想着,这个叶明月还真是不能小觑了。不然往后对她的态度略微的好一些儿?毕竟若是结交上了东平王府,那于他们武安伯府而言可是大大的好事。

而叶明兰在旁边听了叶明月和李明惠的谈话,心里只翻江倒海似的没有停歇过。

她们两人口中说的那些前朝画家和他们的画作,她可是一样都没有听说过。她只恨着自己为什么偏生是庶出,竟然这样的没有见过世面,什么都不晓得。又恨着自己为什么没有叶明月那样的聪明,什么都懂?

不过是区区一把团扇罢了,可叶明月就是能这样让明惠郡君瞧上,还主动的过来找她攀谈。自己为什么就不能如同她这样有本事呢?

叶明兰紧紧的攥着自己手里的团扇,心里只想着,同叶明月手里的那把团扇相比,自己的这个算得什么呢?真真是上不得台面的破烂货一个。

原本因着来的路上,叶明月说了叶明玉几句,替她解了围,她心里多少还是有些感激叶明月的,只想着要找了个适当的时机对叶明月道谢。但现下她却是在心里想着,那当会叶明月也不算是真的帮她。若是真心想要帮她,为什么一开始叶明玉刁难她的时候叶明月不说话,偏生要等到自己快要走投无路了时她才说话?想来叶明月原是瞧不上自己出生微贱,所以一开始压根就不想帮她。便是后来帮她,那也不过是瞧着她被叶明玉欺侮的可怜,施舍她罢了。

但自己虽然是庶出,可父亲却是嫡长子,将来是要承袭武安伯爵位的,而她叶明月的父亲原也只不过是一个庶子,她身为庶嫡女,和自己这个嫡庶女何尝不是一样?她叶明月又凭什么瞧不上她呢?

因着这些想法,所以直至徐老太太的寿宴散了,一行人重又坐着马车回到了武安伯府,一路上叶明兰都没有对叶明月说过一个字。甚至自始至终她都是垂着头坐在马车上,压根就没有望过叶明月一眼。

而叶明月老早就忘了来时路上的那出事了,自然她也没有心情去揣摩叶明兰这当会心里在想些什么。她只是坐在马车上,阖着双眼,伸手去轻轻的按着自己的额头,心里想着,今儿这样闹腾的一天总算是结束了。往后她可是再也不想去赴什么寿宴了,实在是太累了。最关键的是,就今儿这样的日子她都能遇上沈钰那个煞神,且最后自己还那样不管不顾的呵斥了他一句,也不晓得他那个人会不会记仇。

而等回到了武安伯府,叶明月只觉得浑身一身的汗,忙吩咐着小梅烧了水来让她沐浴。等到她沐浴好了,穿好了衣裙,顶着一头湿漉漉的头发出来的时候,却看到黄鹂和翠柳等人正在望着地上的一捆芦苇叶出神。

她就问着是怎么回事,这一捆芦苇叶是哪里来的?翠柳就上来禀告,说是方才二门上的小厮提了这样的一捆芦苇叶送了过来,说刚刚大门那里有人送了一捆芦苇叶过来,点明了要给姑娘您的,说是给您包粽子用。守大门的小厮问着那人是哪家府上的,又问着是谁让他送来的,那人却是一个字都不说,放下了芦苇叶,转身就走了。

叶明月就低头望着地上的那捆芦苇叶。

想来这芦苇叶定然是刚摘下来不久的,碧绿的叶片上现下还有着滴溜溜的水珠在滚动着呢。

至于是谁让人送了这捆芦苇叶来,叶明月觉得自己都不用想了。

沈钰这到底是什么意思?嘲笑她说了谎话,他心中雪亮一片,所以才特地的让人送了这样的一捆子芦苇叶过来笑话她?又或者是其他什么旁的意思?

但不论他是什么意思,叶明月都只认定了他是嘲笑她的意思。

一旁的黄鹂等人见着叶明月望着地上的这捆芦苇叶咬牙切齿的模样,彼此对望了一眼,随后黄鹂才小心翼翼的问着:“姑娘,这捆芦苇叶,该怎么处置呢?”

叶明月原本是想让黄鹂将这捆芦苇叶拿出去扔掉,可转念一想,甭管沈钰到底是什么意思,可现下既然他送了这捆芦苇叶来,那自己就不用白不用。

于是她就吩咐着:“将这捆芦苇叶拿到小厨房里去,告诉何妈,让她将这捆芦苇叶全都洗刷干净了,用清水泡一晚上。再泡些糯米,明儿咱们就包粽子吃。”

何妈有一手好厨艺,是薛氏特地的拨了来给叶明月使唤的。平日里叶明月这小厨房大大小小的事全都是由着何妈在打理。

当下小茶答应了一声,随后忙提了这捆芦苇叶去了小厨房。而叶明月则是伸手接过了翠柳递过来的干净的手巾子,忙着擦头发上的水。

*

孙氏从宁远侯府出来之后,心里一直不得劲。

因着叶明齐是她和苏文州现下瞧不上的,可是转眼就有从四品的国子监祭酒夫人巴巴儿的拉着薛氏要给他和自家的长女做亲,这可不就是明晃晃的打自己的脸?更何况那时她坐在水坞里,赵夫人提起这茬之后,她可是眼尖的瞧见了薛氏往她这里瞥了一眼。

薛氏那一眼瞥的匆忙,她来不及看清薛氏那目光里是什么意思,但想来也是不难猜的。

无非是心中得意,想着,你瞧不上我儿子,可转眼就有比你更好的瞧上了我儿子。

孙氏想到薛氏当时看她的那目光,由不得的就觉得心烦气躁。

所以她现下坐在马车里,纵然是竹帘子再透风,可她还是觉得心里憋闷的慌。

一扭头,又看到苏莹一语不发,只是低垂着头坐在那里,看不清她面上现下到底是个什么神情。

自打刚刚上了马车之后,苏莹就一直这样。

孙氏见了,心里未免就动了气。于是她便说着苏莹:“你这样一直垂头丧气,摆了脸子是想给谁看?”

“女儿不敢。”苏莹的声音听起来很平静,“女儿并没有想摆脸子给谁看的意思。”

“你竟然还学会跟我犟嘴了?”孙氏轻哼了一声,随即又道,“不要以为我不晓得你在宁远侯府里同叶家那小丫头见面的事。”

苏莹听了这话,吃了一惊,就抬头望着孙氏。

孙氏心中得意,面上却不显,反而是沉着脸说着:“今儿我见着薛氏和那小丫头也来给徐老太太贺寿,我就留了个心眼。后来你说要去更衣,我就遣了我身旁的小丫鬟悄悄的缀在你身后,看你可是否真的是去更衣。果不其然,你哪里是去更衣了,倒是去见叶家的那个小丫头去了。两个人在花园子的游廊那里咕咕哝哝,鬼鬼祟祟的说了些什么,现下还不快如实对我说了,好多着呢。不然回去告诉了你父亲,禁足,罚抄《女诫》那肯定是免不了的。”

苏莹在父母面前自来便胆小,这若是在以往,被孙氏这样点破了她和叶明月私下相见的事,又遭了这样的一顿威胁,她定然是会悉数将她和叶明月之间说的话全都说了出来。但是方才在水坞那里她亲耳听得赵夫人想将自己女儿许配给叶明齐的事,心中已是一直不熨帖了,这当会又遭孙氏这样一通责骂,于是她的性子便也拗了起来。

当下她就梗了脖子,只说着:“既然母亲遣了小丫鬟跟着我,那想必我和圆圆之间说了些什么话她都是听到了,回去的时候必然一个字都不差的告知了母亲。便是她没有听到那些话,我和圆圆之间还能说些什么事呢?无非也就是为着和叶大哥的婚事罢了,母亲一猜便知,这会子又何必明知故问的要来问我?”

孙氏没想到苏莹竟然敢这样的顶撞自己,当下她只气的双臂发软,面上蜡黄一片。

“反了,反了,”她气的扬起了手,“你现下竟然都敢来顶撞母亲了?谁教的你这样不懂规矩?”

苏莹眼见得她高高的扬起了右手,看来是要打她的。但她也没有躲,依然是倔强的梗着脖子坐在那里。但一双眼圈到底还是红了,眼泪水扑簌簌的顺着白皙的脸颊落了下来。

第49章 商议婚事

见得苏莹哭了,孙氏的这巴掌便没有落下去。

再怎么说,这到底也是她十月怀胎生出来的女儿啊。

孙氏就长叹了一口气,随后她高高扬起的手转而轻轻的落了下来,捏着手绢,轻轻的擦拭着苏莹面颊上的泪水,叹道:“娘晓得你心里的苦。但做父母的,哪个不是为着自己的儿女着想?你且想一想,先前在泰州的时候,连我也都以为你父亲是升迁无望的,一辈子只会局限在泰州那个小地方,所以那时让你嫁给叶家那小子,对你而言自然是最好的出路。但是现下不一样了 ,你父亲是四品京官,离着三品大员只差一步,你兄长是一甲探花,将来前途光明,你若是再嫁了叶家那小子,那可就是低就了。爹娘如何舍得?势必要给你寻一门更好的亲事才是。“

苏莹不说话,只用双手握了脸,垂着头,低声的哭着。

孙氏就又叹道:“我也晓得你和叶家那小子自小相识,彼此心中定然都是有情分的。但情分这个东西有什么用呢?你现下年轻美貌,正是一朵花儿开的最好的时候,他对着你自然就有情分,但等你年纪大了,容貌枯萎了,他对着你还能有什么情分?你看我和你父亲,年轻的时候我相貌正好,他仕途上又艰难,他何尝不是对我有情分,只守着我一个人?可后来呢?我生了你们兄妹两个,容貌一天天的老似一天,但外面年轻美貌的女孩子一抓一大把,他又慢慢的开始发达了,心思自然就不在我身上,而是落到了那些年轻美貌的女孩子身上去了。你自己想想,咱们家现下有多少个姨娘?又有多少个通房丫头?先时我也因着这些事同他吵过,闹过,可有什么用呢,无非是将他心中对我所剩无几的情分吵闹的一分都不剩了。于是到后来,我也就看开了,我总不能这一辈子都靠着情分过日子不是?守住我这正室夫人的位子,守住我这一双儿女,这才是最实际的。”

说到这里,孙氏面上也有了几分感伤。停顿了片刻之后,她方才又叹了一口气,继续的说着:“这男人呐,甭管多大的年纪,喜欢的都是年轻美貌的女孩子,咱们能怎么办呢?什么法子都没有。到得他的心不在你身上的时候,你跟他谈情分两个字,他只会当你脑子有毛病,反而还会越发的疏远你。所以莹儿,情分这两个字是这世上最虚妄的,转眼就没了,你又何必要一直这样的执着于你和叶家那小子之间的情分呢?与其往后会被情分这两个字所伤,还不如一开始就不要情分,这样一辈子还能活的舒坦些。“

“不一样的,”苏莹一面低声的哭着,一面就道,“叶大哥和其他男人是不一样的。”

“有什么不一样的?一开始新婚的时候谁都会以为自己的丈夫和旁的男人不一样,只会永远的守着自己一个人,可临了呢?这世上有永远只守着自己妻子,再不沾花惹草的男人吗?不说你父亲,只说你叶伯伯,他和你薛伯母之间彼此感情那样的要好,可在泰州的时候他不照样还是有自己的红颜知己?若非那女子短命死了,现下说不定也早就被抬做姨娘了,指不定的你薛伯母就要恨成个什么样呢,他们一家子还能有现下这样的太平日子过?我的傻女儿啊,你可长点心吧。还是听爹娘的话,忘了叶家那小子,嫁了个门第高的人家,但凡只要你进去之后生了个儿子出来,往后你就在婆家站稳了脚跟了,有的是好日子过呢。”

苏莹没有回答,孙氏的耐心就有些告罄了。于是她便沉了脸下来,说着:“好话我也说了,你却是不听。那我索性也就对你明说了罢,你和叶明齐的事那是再没有商议的余地了。前两日你父亲曾对我提起,说是景川侯知道你父亲出自宛平苏家一脉之后,有意想替他的小儿子前来求亲,你父亲已是答允了。怕不是这两日景川侯就会遣了媒人上门来提亲?我告诉你,往后你可老老实实的待在你的闺房里绣着你的嫁妆,再不可私自同叶家的任何人见面了。“

苏莹没有说话,依然是用双手握着自己的脸,垂头在那哭着,不过哭声却是较方才悲伤了不少。

孙氏听里,心里就又软了几分下来。于是她也不再说什么了,转而是伸了手,一下下的抚着她的背。片刻之后她方才长叹了一口气,说道:“咱们做女人的,生来就是这般命苦,万般事皆由不得自己。还是这辈子多多的拜佛,乞求佛祖下辈子能让咱们托生个男儿身吧。”

苏莹听了,一时越发的哭的声哽气噎了起来。

*

薛氏正侧躺在床上,和身旁的叶贤嘉说着白日陈夫人同她说的那番话。

“......陈夫人虽然并没有明着说出来,但她那话里的意思是再明显不过的了。她竟是看中了咱们的齐儿,想要跟咱们家做亲家呢。便是她的那个长女,我随后也仔细的打量了一番,生的相貌清丽不说,言谈举止更是温柔大方,是个好孩子。我私心里倒觉得她比苏莹要略胜一筹。旁的不说,苏莹虽然生的好,但到底言谈举止显得小家子气了一些,遇到什么事也只会一味的哭,不像个能当家立事的样。”

已近二更,床边的黑漆小方桌上点了蜡烛,夏虫唧唧的鸣叫声一阵阵的透过绿色的窗纱传了进来。

虽然屋子里放了一大盆子的冰,可薛氏还是觉得热的慌,不住的摇着手里的团扇。

见叶贤嘉闭着双眼不言语,薛氏便倒过手里团扇的棕竹扇柄拍了他的胳膊一下,嗔着他:“人家同你说着正经事呢,你倒是吱个声啊。只管这样子闭着眼睛装睡是什么意思?不然这事我可就自己做了主啊。左右苏家上次那样的羞辱咱们,齐儿和苏莹的婚事定然是不成的了,索性就遣了媒人去找陈夫人提亲。旁的不说,那陈姑娘我瞧着好,且她父亲还是从四品的国子监祭酒呢,官职不比苏文州高?我就偏生要好好的气一气他们苏家。你们家瞧不上我儿子,末了倒是有比你们家更好的瞧上我儿子了呢。”

“若依着我的意思,这事倒是暂且不提起的好。”叶贤嘉睁开了双眼,抬眼望着头顶的承尘,沉吟片刻之后方才慢慢的说着,“齐儿的性子你又不是不晓得。这些日子他虽然不说,但心里必然是很难受的。这当会你又去同他提这事,岂不是在他心口的那道伤疤上撒盐?”

薛氏摇着团扇的右手一顿。随后她叹了一口气,又道:“说起来倒是苏家耽误了咱们齐儿。若不是先前以为同他们家说好了的,等齐儿过了会试就和苏莹成亲,不然依着咱们齐儿的条件,高中了两榜进士之后就立时会有人来说合亲事了,又何必要等到现下还没着没落的?只是你不让我现下对齐儿提这事,可什么时候提呢?恒不能就一直让齐儿这样单下去不成亲的吧?他毕竟都这样大了。再说赵夫人他们也不会一直这样等下去的呀。她女儿下个月就要及笄了,那样好的条件,只怕早就是有人遣了媒人上门说亲的了。”

相比薛氏的着急,叶贤嘉却是要冷静的多。

“急什么?我的意思是,等苏莹先说定了人家,然后咱们再给齐儿提这事。齐儿只怕现下心里还在幻想着同苏莹的事呢,必然是要让他好好的大痛一场,晓得他和苏莹是再没有可能了,随后他才能真正的放下了苏莹。不然这会子你去同他说这事,甭说是国子监祭酒的女儿,便是皇上的女儿,只怕他都是不会答应的。你还能强按着他的头,硬逼着他同旁人成亲不成?咱们家那傻小子的性子你又不是不晓得,犟的跟头牛一般,真逼急了他,做出了什么事来,到时你后悔都没用。”

自家儿子是什么德行薛氏自然是晓得的,当下她也唯有叹气的份了。

可叶明齐的年纪确实是不小了,薛氏又惦记着陈夫人的女儿,怕被人捷足先登去说了亲,许给了旁人家,于是她就埋怨着:“那苏莹什么时候才能说定了人家呢?依着你这么说来,岂非要等她先定了人家,随后才能忙活咱们齐儿成亲的事?这要等到什么时候去呢?”

“会很快的。苏莹毕竟都十六岁了,苏文州夫妇自然也着急,再说苏文州现下也是正四品的右通政,背后又靠着宛平苏家,自然有的是人愿意同他家做亲的。你且略等一等,只怕过不了到少时候咱们就能给齐儿说亲了。”

薛氏听了叶贤嘉说的这话,心里就有些不大自在起来。

“哟,没看出来,这苏莹竟然还是个香饽饽啊。”她轻哼了一声,语带讥诮的就说着,“这么说来,难怪他苏文州和孙氏看不上咱们家了,原是咱们高攀了他们。”

叶贤嘉也晓得薛氏心里不自在,但他说的确是事实。

宛平苏家可是无人敢小觑的。不说他们祖上出过太子太傅和首辅,这百年来,他们哪一代没出过两榜进士?旁的不说,现下的礼部尚书兼着东阁大学士就是宛平苏家的苏文德,年初殿试的状元苏璟也是宛平苏家的人,还是苏文德的嫡亲侄子呢。

但见薛氏不高兴,叶贤嘉便也不再说这话了,他转而提起了另外一件事:“前些日子圣上下了旨意,说是要择选一些世宦名家之女入宫,给公主和郡主伴读,着令咱们户部来办这件事。我私心里想着,这明面上虽然说是择选世宦名家之女入宫给公主和郡主伴读,但暗地里只怕圣上是存了想给瑞王和景王选妃的意思。再有太子,他去年刚大婚,也就只有一个正妃,在世宦名家之女之中给他挑选一两个侧妃也不是没有可能的。”

薛氏原是将叶贤嘉这话当着是一件事不关己的事在听着,还一边摇着团扇,一面皱眉说道:“给皇子选妃就正大光明的选呗,何必要还要打了这么个侍读的名头来?别是皇帝想从中给自己挑拣几个年轻貌美的小姑娘做嫔妃也说不定。”

说到这里,薛氏忽然想起了一件事了。她只唬的惊坐了起来,一脸不安的问着叶贤嘉:“咱们圆圆算不算是世宦名家之女?别是她也要去参选的吧?”

第50章 别庄再见

武安伯府虽然说现下较以前落魄了,可到底也算得上是世宦名家。而叶贤嘉虽然是输出的,但叶明月说起来却是嫡女,且父兄又皆有官职在身,怎么说也是符合要参选的条件的。

但薛氏私心里并不希望叶明月去参选。

她统共就生了这么一个女儿,掌上明珠似的捧在手心里养了这么大,实在是不想让她去做什么侧妃,哪怕就是太子的侧妃她都是不同意的。

所谓选妃,相貌才情必然在其次,最重要的自然是家世。而那一众世宦名家之中比武安伯府地位高的肯定是有许多,正妃的位子必然是轮不到叶明月来坐,她至多也就能做一个侧妃罢了。

“老爷,”薛氏就拉了叶贤嘉的胳膊,带了哭音的说着,“圆圆不能去参选这什么侍读。皇子的侧妃也就是说起来好听,但说到底也就只是个妾而已,要看正妃的脸色行事。咱们圆圆千娇百宠的长大,心气儿又高,我哪里舍得让她去给人做妾,每日仰人鼻息的过日子?你可万不能有这样的心思,要拿了圆圆的一辈子去换你的前程啊。”

“你胡说些什么?”叶贤嘉动了怒,轻斥着她,“圆圆也是我的女儿,我如何会舍得让她去给旁人为妾,拿她的一辈子去换我的前程?我早先就想好了,将来也不给她寻什么高门大户的婆家——高门大户的人家人口多,人多嘴杂,日子不好过——就寻个还算过得去的清白人家,不求对方大富大贵,只求男儿人品好,有上进心。公婆慈爱大度,妯娌和睦。至好他们家就只有一个儿子,那样就不会有妯娌之间的那些明枪暗箭,这样就最好了。”

薛氏听了,这才略略的放了些心下来。但转而她又开始愁着:“可怎么办?若是硬要咱们圆圆去参选那什么公主郡主的侍读呢?咱们也是没法抗旨的啊。”

“这个你也可以放心。我一早就打探过了,就算是世宦名家之女,那也要年满十四岁以上方可参选的。咱们圆圆不是还没满十四岁?那就算得不符合参选的条件了,名字都不用报上去的。”

薛氏听了,这才完全的放下了心来。

至于叶明月是不晓得这些事的,她近来只是忙着做绣活。

自宁远侯府徐老太太的寿宴后的次日,李明惠就遣了人送了林椿的海棠图和黄居寀的一张花卉写生画过来,烦请叶明月给她绣了出来,她也要做了两把团扇来用。

对方毕竟是郡君,背后又是东平王府,叶明月安敢不用心?当下她就忙着描花样子,配丝线,随后又忙着绣。

等到她将这两幅画作紧赶慢赶的绣好,就到了六月下旬,恰巧赶上大暑的节气,正是一年之中最热的时候。

因为拿不准李明惠到底是喜欢什么式样的扇子,所以叶明月就没有擅作主张的将这两副画作制成扇子,只是遣了两个仆妇将李明惠先前送过来的那两副前人真迹,并着她绣好的这两副画作给送到了东平王府去交给李明惠。

等到下午时分,那两个仆妇回来禀报着,说是李明惠看到姑娘绣的那两副画作的时候甚为的高兴,当场就赏了奴婢们一人一两银子,说是辛苦她们这样大热的天送了这个来。随即又让人拿了一只锦匣过来,说是要送给姑娘的,多谢姑娘帮她绣了这样好的两幅画作出来。

叶明月接过了那只香樟木匣子,打开了看时,见里面是一对酒杯大小的金边堆纱红芙蓉绢花。瞧那手艺,应当是从宫里传出来的,极其的精致。

叶明月瞧了一瞧之后,合上了匣子,随后便回手递给了黄鹂,吩咐着她收了起来。

先前忙忙碌碌了半个多月的功夫,现下猛然的闲了下来,叶明月反倒觉得有些不习惯了。可巧傍晚的时候薛氏遣了文鸳过来,说是最近天实在是太热了,她想着要到京城郊外的那处庄子上去避暑,问着叶明月要不要去。

叶明月自然说要去。于是便商议好了后日一早就去,明日就收拾好一应要带的衣裳物品。

等到后日一早,趁着天还凉快的时候,薛氏便带着叶明月坐了马车出发去郊外的庄子上去了。

因着叶贤嘉和叶明齐每日都要去官署应卯,他们父子两个暂且自然是没空去郊外庄子上避暑的,薛氏便留了心腹的彩凤下来伺候着他们父子两个。

京郊外的这处庄子是薛氏陪嫁的六个庄子里最大的一个,周边环绕的是一大片望不到边的田地,种满了各种绿油油的农作物,又有养了鱼的池塘。中间较空旷的地方建了一座到底五进的院子,里面甚至还有特地挖出来的一个池塘,种满了荷叶荷花,水中间盖了凉亭,岸边又建了水榭,夏日纳凉是最好也不过的了。

薛氏和叶明月在院子的大门处下了马车。

土路两旁栽种了几株垂杨柳,上面蝉鸣声声,周边是一大片绿油油的稻子。现下正是稻子抽穗开花的时候,微风吹过,带来阵阵稻花香。

薛氏就伸手指了指周边一大片的田地,又指了指面前的这处五进院子,笑道:“等你出嫁的时候,娘就将这庄子给你做陪嫁。再有大兴还有两处庄子,娘也一并给了你做嫁妆。”

这不是薛氏第一次提起要拿自己的几处庄子给叶明月做陪嫁的话了,但叶明月照例还是做了害羞的模样出来,垂着头不说话。

实在是这当会除了害羞,她不晓得该同薛氏说些什么。

因着这是薛氏的庄子,所有的这些田地和院子都是她的,所以得知她今儿要来,庄头一早就在旁边迎候着了。

庄头姓郑,是薛氏奶娘的丈夫,也是薛家的老人。只不过现下薛氏的奶娘已是死了,余了自己的丈夫和两个儿子。薛氏离京的时候,就特地的让他们过来接管了这处庄子。

现下郑庄头见着薛氏和叶明月过来了,忙带了两个儿子并自己曾孙子曾孙女上前来要跪着给她们行礼。

薛氏忙让人搀了郑庄头起来,又让人扶了他的两个儿子和几个曾孙子曾孙女起来,同郑庄头寒暄着:“多年不见,你老可瞧着越发的硬朗了。”

又伸手指着他旁边的几个小孩,问着他:“这是你的曾孙子曾孙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