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早就料到李歆不好对付,所以才会选择先对付康王。康王被关进宗人府之后,再暗中怂恿太子将李歆和康王私下来往的证据呈到皇上面前。李歆心计纵然再厉害,却无权无势,所有的风光都建立在皇上信任器重的基础上。一旦皇上对他生出了疑心,他就再也没有立足的凭仗和本钱。

这个计划十分完美。可谁能想到,半途竟冒出丽妃这么一个变故来?

丽妃在宫外声名不显,远不如江贵妃出风头。可真正熟悉后宫形势的人都很清楚她在皇上心里的分量。如今丽妃生死不知,皇上心情如何可想而知。在这样的情况下,想扳倒李歆可就颇费心思了…

“旭儿,快看看,你爹回来了!”刚回到府里,迎接他的是夏云锦盈盈的笑脸和儿子白嫩的小脸蛋。

萧晋不自觉的展露出了笑意,打起精神笑道:“这么晚了,旭儿怎么还没睡?”

夏云锦嗔笑道:“你也知道这么晚了。怎么回来的这么迟?”按着萧晋的习惯,要么留在军营里不回来。若是回来,必定会赶回来吃晚饭。像今天这样半夜才回来的,着实是少见。

萧晋也没瞒着她:“我刚才太子府回来。太子今天特地命人送信给我,有要事和我商议。”

要事?夏云锦心里一动,试探着问道:“是和康王有关吗?”能让太子和萧晋如此重视如临大敌的,非康王莫属了。

“这次你猜错了。”萧晋扯了扯唇角,眼里却半点笑意都没有:“今天商议的事情,主要是和李歆有关。”

夏云锦顿时动容:“到底出什么事情了?你别支支吾吾吞吞吐吐的,快些说给我听听。”

萧晋立刻将事情的原委细细道来,说到最后,忍不住叹道:“李歆真是命不该绝。丽妃舍出性命也要护住他,现在最要紧的事情。就是先将丽妃救醒。不然,这么好的机会只怕是要错过了。”

夏云锦几乎想也不想的说道:“让杜郎中进宫吧!”既然太医院的那帮太医不中用,只能靠杜郎中了。

萧晋挑眉一笑:“这一次,我和你可想到一起去了。我也是这么打算的。”顿了顿又说道:“杜郎中只肯听你的话。这回得由你出马说服他进宫了。只要他点了头,我会和太子说一声,尽早安排他进宫为丽妃诊治。”

夏云锦点点头应下了。

提起杜郎中,萧晋不免笑着感叹道:“他也真是个怪人,不愿留在太医院里,反而开了药堂,整日里忙忙碌碌的也赚不了多少银子。”

“人各有志。”夏云锦不以为然的笑道:“我倒是很欣赏杜郎中的性子。若是天底下的郎中都能像他这样,贫苦的百姓们生病了也不用发愁了。”

萧晋半真半假的泛酸:“幸好他年龄比你大又长的普通,不然,肯定来个近水楼台先得月了。哪里还轮得到我。”

夏云锦扑哧一声笑了起来:“你胡说八道什么啊!我一直都把杜郎中当成长辈尊敬有加,这样的话要是被他听到了,非臭骂你一顿不可。你可别以为他不敢,他的脾气一上来,才不管你是什么世子还是神机营的副统领。一样照骂不误。”

萧晋也笑了起来。他和杜郎中接触的不算多,不过,对杜郎中的古怪脾气也算有些了解了。夏云锦说的这些,杜郎中确实做的出来。

夏云锦也起了谈兴,低声说道:“实话告诉你吧!我其实有心撮合杜郎中和我娘。”

萧晋:“…”

生平只听说过寡妇以守节为荣,女儿兴致勃勃的要给亲娘做红娘的可实在是稀罕。

萧晋咳嗽一声,委婉的说道:“你有这样的心意很好。不过你有没有想过,你娘或许根本不想再嫁人,只想为你爹守节…”

“我娘只有三十多岁,还很年轻。难道要为我爹的死伤心一辈子?”夏云锦反驳道:“守节这种事,根本就是欺压女性的恶习。凭什么丈夫死了女子就该守寡?再找一个男子嫁了,和和美美的过日子不好吗?”

萧晋显然不太赞成这个论调。却又不愿和夏云锦争执,随意的笑道:“你的心思是好的,杜郎中曾经是宫里的太医,医术高明就不用说了,又从未成过亲。若是岳母愿意。倒是一门不错的亲事。可岳母到底能不能迈出这一步,就不好说了。”

这话彻底说到了夏云锦的心坎里。

夏云锦轻叹口气:“是啊,这个问题确实有些棘手。所以我一直都没揭穿这一层。希望他们两个日久生情水到渠成,到时候只要我轻轻推一把,就能成就一桩好姻缘。”

萧晋一想到那个脾气古怪的杜郎中有可能成为自己的岳父,不由得默默的囧了一会儿。

。…

第二天一大早,夏云锦便命荷花去药堂请杜郎中。

杜郎中一刻都没耽搁,很快就来了。

简单的寒暄几句过后,夏云锦就说起了正事:“…宫里的丽妃娘娘撞柱之后一直昏迷不醒,太医院的太医们束手无策。所以,我想请你进宫一趟,尽快的救醒丽妃娘娘。”顿了顿又恳切的说道:“具体原因我不便细说,不过,这件事对我来说真的很重要。所以希望你能帮我这个忙。”

杜郎中淡淡的看了她一眼:“自从上一次进宫之后,我就打定主意再也不进宫了。”

夏云锦陪笑道:“实在是事情紧急,不得不向你求助。止此一回下不为例!”

杜郎中没吭声,算是应下了。

就在此刻,萧晋进来了。

夫妻两个迅速的交换了个眼色,萧晋见夏云锦果然马到功成,心情大好,笑着说道:“这一回有劳杜郎中了。只要能救醒丽妃娘娘,杜郎中可就立了一大功。不仅皇上会有赏赐,太子和我也会牢牢记住杜郎中的援手之德。”

“世子爷严重了。”面对位高权重的萧晋,杜郎中依然是那副八风不动的扑克脸:“我只是个郎中,行医救人是我的本分。对方是嫔妃或是平民百姓,在我眼里根本毫无区别。事实上,若不是娘子张口,我绝不会答应进宫。”

萧晋碰了个不软不硬的钉子,不免有些无趣,鬼使神差的转移了话题:“我有些日子没见到岳母了,不知道岳母近来如何?”

杜郎中:“…”

夏云锦:“…”

这话风转的实在太快了吧!而且,真的很生硬很奇怪好吗?

杜郎中面无表情的脸孔迅速的闪过一丝不自在,咳嗽一声应道:“我天天早出晚归在药堂忙活,很少见到夫人。所以不太清楚夫人的近况。若是世子爷惦记夫人了,不妨领着娘子回去探望。”

萧晋也在为自己无心的失言尴尬不已,忙配合的转移话题:“等忙过了这阵子,我就陪锦儿回去看看。我还得去太子府一趟,和殿下商议一下。杜郎中就在府里等候就行了。”

杜郎中点头应下了。直到萧晋走了,耳后的热度才稍稍退却。

。…

太子的动作十分迅速,当天下午就领了杜郎中进宫。

丽妃已经昏迷了接近两天两夜,太医们使尽了浑身解数也没能救醒丽妃。十皇子和李歆一直衣不解带的守在床边,此时俱都是一脸憔悴疲惫。可谁也不肯回寝室休息,依旧坐在床边守着丽妃。

皇上看着躺在床上面色苍白毫无生气的丽妃,心痛如绞。可他是堂堂天子,总不能像十皇子和李歆那样明明白白的将担忧急切显露在脸上。只能在心中一遍一遍的后悔。早知道会这样,那天晚上他真不该步步紧逼…

“启禀皇上,太子殿下求见。”路公公恭敬的禀报。

皇上满心烦闷,哪有心情见太子:“若是没有什么重要的事,让他改日再来见朕。”

路公公陪笑道:“奴才的话还没说完,太子殿下可不是一个人来的,还带了杜郎中来。说是要替丽妃娘娘诊治…”

杜衡?

皇上眼睛一亮,顿时激动了起来:“快点让他们进来!”

杜衡的针灸之术可是赫赫有名。太医院的太医们都束手无策的病症,也只有杜衡能够妙手回春了!

就连李歆也是精神一振。虽然他和太子萧晋一党是死对头,不过,此时听说太子带来了杜郎中,他心里竟难得的浮起了一丝感激。只要杜郎中能救醒丽妃,不管太子是什么来意他都不介意。

太子领着杜郎中进了丽妃的寝宫。

“儿臣见过父皇!”太子恭敬的行礼。杜郎中虽然性子古怪,在皇上面前也不敢放肆,忙跪下行礼。

皇上和颜悦色的说道:“快些免礼。杜衡,你快些替丽妃看看,她昏迷了这么久都没醒,朕实在是心忧。只要你能治好丽妃,朕一定重重有赏。”

杜郎中没什么激动的表情:“草民一定尽力而为。”

杜郎中坐到了床边,为丽妃诊脉,又仔细的问了当时的情形。思忖良久,眉头微微皱了起来。

第三百一十四章 眼盲

杜郎中眉头一皱,众人的心顿时都提到了半空。

“丽妃到底怎么样了?”皇上眼中的忧色难掩,语气更是透出了几分急切:“你能救醒她吗?”

杜郎中面色沉凝:“启禀皇上,丽妃娘娘当时用尽了全身的力气撞到了柱子上,之后一直昏迷不醒。太医院的诸位太医们施展了诸般救治的手段,依然没能让丽妃娘娘醒来。依草民看来,丽妃娘娘的伤势着实不轻。”

“你胡说!”十皇子眼中闪出了水光:“母妃好好的,身上既没伤口也没流血,你凭什么说母妃伤势不轻?”

杜郎中淡淡的说道:“若是伤势能看得出来,倒是不妨事。难就难在丽妃娘娘的伤是在脑子里。大概是当时用力太猛,脑中受到了撞击生出了淤血。淤血无法排除,所以丽妃娘娘才一直昏迷不醒。”

十皇子面色一白,心里已经信了七分,口中却倔强的坚持道:“母妃一定是太累了,所以昏睡的久了一些。一定会很快就醒过来的。”

他的声音微微发颤,已经带出了哭腔。

李歆心里一阵惨然,忍不住握住十皇子的手。有心想说几句安慰他的话,脑中却一片空白。

他不愿相信这个残忍的事实。可理智却告诉他,杜郎中的诊断十有*是真的。丽妃抱了必死的决心,用尽全力撞到了柱子上。脑中受了伤也是难免的。

外伤好治,可这脑子里的伤要怎么治?

皇上的脸色也变了,声音不自觉的微微颤抖起来:“照你这么说,丽妃还能醒过来吗?”

杜郎中默然片刻,才说了实话:“皇上,草民也没有太大把握,只能尽力而为。而且,丽妃娘娘的伤势特殊,必须要在头上施针。这么做是有一定风险的。若是皇上应允,草民今日就开始为娘娘诊治。”

皇上略一犹豫,便咬牙应下了:“好,只要你尽心为丽妃诊治。不管能否治好,朕都不会怪你。”

杜郎中等的就是这一句,忙跪下谢恩。然后便开始为丽妃施针。

杜郎中治病是有几分怪癖的,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为病人诊治时不得有任何人打扰。以前在夏家为萧氏施针时就是如此。不过,现在皇上坚持要留下来,他自然不敢有任何意见。专注的拈起金针扎入丽妃的头部,然后慢慢的用力捻动。

丽妃一直没有什么反应,直到被扎了第八根金针时,忽的呻吟了一声,脸上掠过一丝类似痛苦的神色。

皇上惊喜的凑到床边。激动不已的握住丽妃的手:“清雅,快些醒醒,朕在这儿呢!”

只可惜,丽妃呻吟了一声之后,又没了动静。

“丽妃这是怎么了?”皇上急急的问道:“她刚才不是呻吟了一声吗?怎么现在还没醒?”

杜郎中最不耐烦诊治的时候有人问东问西。如果对方不是皇上,只怕他早就撵人了。此时只能耐着性子应道:“刚才草民用金针刺激丽妃娘娘的穴位,所以娘娘才会发出一些声音。不过,这并不代表娘娘立刻就会醒过来。还请皇上耐心的等一等。”

皇上讪讪的住了嘴。不过,心里却是欢喜的。这两天,太医院的一帮太医用尽了浑身解数,丽妃却一直没什么反应。杜衡这一出手果然不同凡响。丽妃既然能感受到痛苦,就说明她还是有意识的。

李歆和十皇子也都在一旁焦急不安的等待着。

过了许久,杜郎中终于停了手。

李歆见丽妃依旧没醒,终于忍不住张口道:“杜郎中,你施了针,为什么娘娘还是没醒?”

杜郎中对皇上百般忍让。对着李歆可就没那么好的耐心了,硬邦邦的应道:“草民刚才就说过了,没有十分的把握,只能尽力而为。再说了,这样的治疗至少也得有几天才能见效。李公子未免太心急了。”

李歆被噎了一下也不生气。只是恳切的说道:“刚才确实是我着急心切了,杜郎中千万不要见怪。”

人家都这么客气了,杜郎中也不好再毒舌,随意的应了几句便退下了。

十皇子扑到了床边,紧紧的盯着丽妃的脸,口中喃喃的说道:“母妃,你睁开眼看皇儿一眼…”

李歆鼻子一酸,将头扭到了一边。此时此刻,他终于为做过的事情生出了一丝悔意。如果不是为了自己,大姐怎么可能闹到这一步?

他的目光,正好迎上皇上自责又懊恼的目光。

四目对视间,两个男人心中俱都浮起无尽的悔意。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只要她能安然醒来,自己再也不逼她了…

为了就近照顾丽妃,杜郎中在凌波殿里住了下来。每天早晚各施针一次,又辅以汤药。只是丽妃一直昏迷着,汤药很难喂进口中,只能一点点的灌进去。

五天之后,丽妃终于醒了过来。

当她睁开眼的那一刹那,十皇子和李歆几乎欣喜若狂。两人一左一右的握住丽妃的手:“母妃(大姐),你终于醒了!”

丽妃的目光有些茫然,许久才虚弱的张口问道:“我这是在哪儿?天黑了,为什么没点灯?”

李歆笑容顿时僵住了。此时正是午后,阳光灿烂明媚,透过窗子将寝室里照的亮堂堂的。丽妃为什么会说天黑?再仔细看去,丽妃的眼神空洞洞的,分明没有了焦距…

十皇子此时也察觉出不对劲来,结结巴巴的说道:“母妃,现在外面亮的很,你难道看不到吗?”

丽妃闻言顿时心惊,仓惶失措的用力眨眼。可不管怎么眨眼,眼前依旧是一片黑暗。

她…竟然成了瞎子,什么都看不见了!

丽妃晶莹的泪珠在脸颊上留下两道明显的泪痕,绝望又无助的啜泣起来。

李歆咬牙,愤怒的瞪向杜郎中:“你到底是怎么治的病。为什么娘娘现在看不见了?”

杜郎中也是一脸凝重,顾不得和李歆做口舌之争,忙凑到丽妃面前。很快就确定了丽妃确实什么都看不见的事实。

杜郎中也觉得棘手起来,皱着眉头说道:“娘娘脑子里确实有淤血,压迫到了眼部,所以如今不能视物。”

素来风度翩翩冷静自若的李歆,此时像一头愤怒的狮子,一把揪住了杜郎中的衣襟:“你不是说能治好娘娘吗?你这算什么治好?娘娘现在什么都看不见了,难道以后一辈子都要这样?”

任谁被这么揪着衣襟怒吼心情都好不到哪儿去,更何况是脾气古怪的杜郎中,立刻拉长了脸应道:“我一开始就说过,我没有把握能治好丽妃娘娘,只能尽力。如今娘娘已经醒了,只是暂时看不见东西而已。说不定过一阵子就能恢复视力,有什么可紧张的。总比一直躺在那儿要强多了吧!”

李歆敏感的捕捉到了其中的一句:“你的意思是说,娘娘的眼盲只是暂时的,以后还能恢复?”

杜郎中面无表情的说道:“这个我可不敢担保。”

“你…”李歆被气的心血翻涌,差点一口气上不来。

丽妃细弱的声音响了起来:“二弟,你过来。”

李歆立刻放下杜郎中,坐到了床边。丽妃摸索着找到了李歆的手,紧紧的握住,低声而坚决的说道:“只要我还有一口气,谁也别想从我身边把你抢走!”就算是皇上也不行!

李歆心里一颤,久违的泪意在眼眶边蠢蠢欲动。

他有多久没流过眼泪了?

记得当年被接进宫里的时候,姐弟两个抱头痛哭了一场。从那以后,他就再也没掉过一滴眼泪。他下定决心,一定要凭借着自己聪明的头脑,夺回原本就该属于自己的东西。他们姐弟的命运,他要自己来掌握,绝不能握在别人的手中。

为了这个目标,他坚定不移的努力着。结交康王,暗中为康王出谋划策,他的双手虽然未曾亲自沾过鲜血,却早已不再干净。他甚至还因此错过了喜欢的女子,眼睁睁的看着她嫁给了另一个男人…

可他做的这一切,都换来了什么?

宁王做了太子,康王落在下风不说,如今又被抓住了把柄即将被逐出京城。最疼爱自己的大姐,差一点就命丧黄泉。此时虽然醒来了,双目却不能视物…

“大姐,你放心,我不会再做傻事了。”李歆听见自己轻轻的说道:“我向你保证,从今以后我一定…”

话还没说完,便被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断了。

“丽妃!”皇上的身影迅速的闪了进来,眼中闪着狂喜:“丽妃,你总算是醒了!太好了!”

丽妃静静的坐在那儿,身影萧肃,唇边浮起一朵苍凉的微笑:“皇上,臣妾的眼睛瞎了,什么都看不见了。”

皇上一惊,笑容凝结在了唇边。

丽妃的眼神茫然没有焦距,却敏锐的捕捉到了皇上的方向,哀求道:“臣妾侥幸不死,如今只求皇上能放过二弟,让他常伴在臣妾身边。还求皇上恩准!”

第三百一十五章 愤怒

皇上定定的看着丽妃,眼中闪过愤怒失望痛心不甘落寞,种种复杂的情绪交织在一起,简直无法用言语来描述。

这些日子,丽妃昏迷不醒生死一线,他的心也像被悬在半空中。每日处理了政务之后,就急急的跑到凌波殿来。今天原本正在御书房里召大臣们议事,可一听到太监禀报说丽妃醒了,他几乎想也没想就扔下了一众臣子跑过来了。这种昏了头的行径十足十的是昏君所为,可他还是这么做了。只因为他无时无刻都在惦记着她的安危。

在知道她醒来的一瞬间,他狂喜无比。在知道她眼盲的那一瞬间,他心里一沉。然而此刻,听着她柔弱又坚持的恳求,他全身如置冰窖,也彻底的清醒了过来。

在丽妃的心里,最重要的人永远都只有一个,就是她唯一的弟弟李歆。自己这个九五之尊全天下最尊贵的人,在她眼里根本毫无分量。

她大概从来没想过,他也会心痛也会难过吧!

“皇上,臣妾别无所求,只有这一个要求。”丽妃固执的看着皇上,往日那双美丽灵动的眼眸此时黯淡无光令人心痛:“若是皇上不肯答应,臣妾也活不下去了。”

一个人若是不想活了,就算身边有再多伺候的人,总能找到自尽的机会。退一步说,强留一个心如死灰的女子在身边,又有何意义?

皇上沉默了许久,室内的气氛沉闷凝滞,让人透不过气来。

一个身影闪进了皇上的视线,然后缓缓的跪了下来。

“皇上,千错万错都是臣弟一个人的错。”李歆神色黯然,语气却十分坚定:“不管皇上如何处置,臣弟绝无怨言。只希望皇上不要迁怒于丽妃娘娘。”

丽妃听到李歆的话,顿时花容失色,下意识的伸出手。可她的眼睛已盲。根本就不知道李歆的具体位置。再加上连着昏迷多日没进食身子虚弱之极,一个不慎身子前倾,眼看着就要摔落到床下。

“母妃!”十皇子站的远,救之不及。只来得及惊呼一声。

李歆背对着床榻,毫不犹豫的转身想扶住丽妃。可有一个身影比他的动作更快,像一阵风似的闪到床边,稳稳的扶住了丽妃。

丽妃惊魂未定,反射性的抓住了这只手。

这只手的主人已经不复年轻,手掌宽大,皮肤有些松弛,却十分有力道。

丽妃很熟悉这只手,更熟悉这只手的主人。不管入宫时是否情愿,她毕竟成了后宫里的嫔妃。这十几年来。这个人到凌波殿来的次数远远超过了去其他嫔妃的寝宫。

及时扶住了丽妃的人,正是皇上。

丽妃苍白着脸道谢:“多谢皇上援手。”

即使到了这个时候,她的语气依然是淡漠有礼的。从进宫的那一日开始,直到现在,从未更改。

皇上心里掠过一丝酸涩。忽然觉得意味索然。

罢了!原本就是他在强求,此时再诸多怨怼实在没有意义。不管怎么说,她这条命总算是捡回来了。人活着就好,至于其他的,他也不该有更多的奢望了…

“丽妃,朕就如你所愿。”皇上缓缓张口道:“李歆可以留下来。”

丽妃大喜,苍白的脸上浮起一抹红晕:“谢谢皇上的宽厚仁慈。臣妾感激不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