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歆不想让丽妃担心,忙打起精神笑道:“大姐,你怎么来了?”

丽妃蹙着眉头,低声说道:“我刚才听宫女们说了,康王被皇上关进宗人府了。”

李歆面不改色的应道:“我也刚听说这个消息不久。具体是怎么回事,我还不太清楚。不过,你不用太过担心。虎毒不食子,皇上就算再生气,也不会要了康王的性命。最多就是受几天牢狱之苦而已。”

丽妃静静的看着强颜欢笑的李歆,忽的长长叹了口气:“二弟,你和康王一直暗中有来往。图谋的是什么,我大概也能猜到一些。如今康王既已失势,你总得多为自己打算才是。”

她和康王之间的那段感情早已成了昨日云烟,只会在偶然中想起的时候平添一份怅然而已。在她心中,最重要的是李歆的安危。所以在得知康王的事情之后,她第一反应就是来找李歆。

李歆默然片刻,才说道:“放心好了,我知道轻重。”

目前这样的情况下,他不宜有任何动作。万一被皇上知道了他暗中和康王勾结一事,只怕会殃及到他身上。

丽妃听他这么说了,才松了口气:“接下来这段日子,你就别出宫了。等康王的事情告一段落了再说。”

说到康王,丽妃的眼中闪过一丝复杂难言的神色。这份关切,也只能在李歆面前稍稍流露几分。出了这间书房之后,她就得将所有纷乱的情绪都压进心底。若是流露出半点异样被宫女太监们察觉了,再传到皇上的耳中,可就是真的不妙了。

皇上虽然对她十分宠爱,可对她和康王的那段过去,却十分的介怀。这么多年来,她一直十分谨慎,此次更得加倍小心才行。

。…

同样的消息传到夏云锦的耳中,反应却是截然不同。

“太好了!”夏云锦眼睛亮了起来,差点欢喜的跳起来:“恶人总算有了恶报!”

萧晋也是一脸的舒畅愉悦。布局这么久,总算是顺利的逮到了康王这条大鱼。当时有这么多的官员在场做了见证,皇上根本就没有了心软的余地。必然会严惩康王!

“你说,皇上会怎么惩治康王?”夏云锦好奇的问道:“会不会来个终身监禁或是砍头之类的?”

萧晋哑然失笑:“这怎么可能。康王暗中结党营私纵凶杀人,这样的罪名虽然不轻,不过,堂堂皇子只要没犯谋逆的大罪,是不会被处死的。最好的结果就是康王彻底失了圣心,皇上将他贬出京城。只要离开京城,康王纵然有再大的雄心壮志也无济于事了。”

京城不仅是大周朝经济最繁荣最富裕的地方,更是大周朝的政治中心。一个远离了政治中心的人,日后还能有什么作为?

对野心勃勃想做皇帝的康王来说,这样的惩罚无疑才是最痛苦的。

夏云锦听了这番话,下意识的张口问道:“那李歆呢?此次岂不是逃过一劫了?”

萧晋挑了挑眉,意味深长的笑道:“这么好的机会,当然得把他也拉下水才行。”

李歆若是打着置身事外的主意,可就要大失所望了。

夏云锦心里一动,正待追问细节,萧晋却迅速的扯开了话题。

。…

第三百一十一章 风波(二)

之后的几天,江贵妃屡次求见皇上,都被拒之门外。平王有心为自己的兄长求情,却和江贵妃一样,根本见不到皇上的面。

这一天晚上,皇上来了凌波殿里。

丽妃性子清冷,对皇上的突然到来并未显出热情和欢喜来,依旧一如往常的淡然。

皇上心事重重,脸上半丝笑容都没有,沉着脸坐在哪儿,久久都没说话。他不说话,丽妃也就不张口。

僵持了许久,皇上忽的张口说道:“你们都退下。”

太监宫女们立刻静悄悄的退下了。

殿内只剩下皇上和丽妃两个人。皇上凝视着丽妃,目光复杂难言:“康王的事你都知道了吧!”

皇上特地到凌波殿来见她,又特地提起康王…

丽妃心中暗暗一凛,下意识的应了句:“臣妾听说了。”说完这五个字,便又闭口不语。

皇上的目光微微一冷。

丽妃入宫也有十几年了,在他面前丽妃素来谨言慎行,绝口不提康王。这固然是明哲保身的举止,又何尝不是掩耳盗铃自欺欺人的行径?若是完全不介意了,谈论几句又有何妨?

原本一直压抑在心里的猜疑和不满,此时顿时浮上心头。

丽妃虽是万般不情愿的入了宫,可毕竟在皇上身边待了十几年。皇上神色间微妙的变化又岂能逃过她的眼睛。此时只觉得心中一片凉意。圣心难测,此话果然不假。她本想避开此次的风波,可眼下看来,根本是避无可避。

与其等着皇上开口质疑,倒不如主动询问的好。

“臣妾听说康王被关在宗人府,不知皇上打算怎么处置发落康王?”丽妃不疾不徐的张口问道。

皇上眸光微闪,目光深沉:“他暗中结党营私,蓄养死士,纵凶杀人。其心可诛!”

听到最后的那句其心可诛,丽妃呼吸为之一顿,几乎反射性的就要张口为康王求情。好在反应极快,及时的把到了嘴边的话又咽了回来。不动声色的应道:“皇上自有明断,臣妾不敢妄言。”

好一个不敢妄言!

皇上意味难明的扯了扯唇角,淡淡的说道:“朕是一个父亲,更是这大周朝的天子。朕虽然疼惜儿子,却更要为江山社稷着想。如今太子已立,朝堂内外绝容不下野心过盛的皇子。所以,朕必须要严惩康王。”

不等丽妃有什么反应,皇上又自顾自的说了下去:“朕今天去了宗人府,康王总算还有几分担当,当着朕的面已经承认了所有的事情。此事不宜拖的太久。所以,朕打算明天就下旨…”

丽妃终于忍不住了,轻声问道:“皇上打算如何处置康王?”

皇上深深的看了她一眼:“朕还以为,你今天不会问这句话。”她的心里,到底还是惦记着康王啊!

丽妃一接触到皇上此时的目光。心里不由得突突跳了几下,定定神说道:“皇上若是不喜欢臣妾多嘴,臣妾不问就是了。”

“既然你问了,朕说给你听听也无妨。”皇上今日的反应却一直出人意料:“康王是朕的长子,却辜负了朕的期望和信任。为了朝野太平,朕绝不能姑息养奸。所以,朕明天会下旨。将康王逐出京城。没有朕的旨意,不准擅自回京。”

这样的处置,早就在丽妃的预料之中。

丽妃口中说着“皇上英明”之类的话,心里却暗暗松了口气。只要还能留着性命就好…

皇上话锋一转,忽的又问道:“李歆也不小了,一直住在凌波殿里。连终身大事也耽搁了。朕打算,让李歆随着康王一起离京…”

什么?

丽妃面色陡然变了,再也无法维持冷静:“皇上,你这么说是什么意思,臣妾不明白。”

她虽然一直盼着李歆能有机会出宫。可绝不是离开京城。更不是像此刻这般和康王一起被放逐。康王此次离开京城去的地方必然是山高水远的荒凉之地。没有圣旨不能回京城,若是李歆随着康王一起去,岂不是以后也没有再回京城的机会了?

皇上神色冷然,淡淡的说道:“他私下里曾经做过什么,朕相信你这个做姐姐的,心里也该清楚才是。朕没有取了他的性命,也是看在你的颜面上。现在只是命他随康王离开京城,已经是从轻发落了。”

丽妃全身一颤,一颗心坠冰窖。

皇上知道了!皇上竟然全都知道了!

李歆暗中和康王来往,为康王出谋划策献计。这些事一向做的十分隐秘,就连她这个姐姐也被蒙在鼓里,直到去年才知晓。皇上是怎么知道此事的?

不过,此时无暇无暇细想这些了。

如今康王垮台,李歆自然也会受其牵。平心而论,皇上这样发落李歆并不为过。可是,她这个做姐姐的,怎么忍心眼睁睁的看着唯一的亲弟弟被放逐出京城?

丽妃跪了下来,眼中含着热泪哀求道:“皇上,二弟暗中和康王来往,不过是为了求得日后平安。千错万错都是臣妾的错,皇上尽管惩治臣妾吧!臣妾绝无半个字怨言。只求皇上放过二弟…”

美人梨花带雨楚楚可怜的样子,自然令人心软。

这么多年来,这是丽妃第二次跪地恳求。第一次是在十几年前,为了恳求将年幼的弟弟接进宫里。这一次,又是为了李歆。

皇上看着跪着哭泣的丽妃,脸却冷了下来:“自从李歆入宫之后,朕待他如何,你总该知道。朕对自己的皇儿,也不过如此。可他是如何待朕的?暗中和康王来往勾结,为康王献策。康王图谋的是太子之位,他图谋的又是什么?求得日后平安,说的倒是好听。可仔细一想,却更令人怒火高涨。和咒朕早死有何两样?”

丽妃听的心惊肉跳,忙辩解道:“皇上误会了。二弟绝没有这个意思,皇上春秋鼎盛,正值盛年,龙椅至少再坐几十年…”

“既是如此,他又何必急着为自己找退路?”皇上冷笑着打断丽妃。

丽妃被噎了一下,半晌说不出话来。

皇上显然是动了真怒,声音也扬了起来:“李清雅,这么多年来,朕对你一直宠爱有加。就算是块石头,也该被朕捂热了。可你的心里,根本没真正把朕当回事。到了这个时候,你心里想的只有你的二弟,还有康王。你可曾想过,朕现在的心情是何等的难受?信任器重的人一个一个的背叛朕,暗中勾结在一起图谋朕的江山。朕心痛难过,又有谁知道?江贵妃只顾着为他的儿子求情,平王也想为康王求情。而你呢,见了朕从不多问一句。朕在你的眼中,永远只是强占了你清白的男人,不是你的丈夫!”

丽妃面色苍白,无言以对。

“朕已经给过你机会了。朕今晚特地来了凌波殿。若是你肯关切朕几句,朕会放过李歆,让他留在京城。可惜,你没有把握住这个机会。”皇上冷冷说道:“你心中惦记康王,惦记李歆,就是没惦记过朕半分。既是如此,朕也不会再心软。待会儿朕会命人将李歆带到宗人府去,和康王一起等候发落。”

丽妃原本跪在地上,此时却缓缓的站起身来,脸上挂满了泪珠,神色凄然:“皇上,臣妾只有这么一个弟弟。你忍心让我们姐弟分离吗?”

这副含泪凄楚的娇弱模样,顿时勾起了皇上心底的回忆。

当年见她第一面时,她也是这般模样。哀伤凄楚又绝望,美的惊心动魄,让他心生涟漪,生出了占为己有的冲动。可自那一夜过后,她就收敛了所有的情绪。像一尊木然的石雕,冷淡疏远的活在他的后宫里。他的宠爱,她视若无睹。他的倾心相待,她选择的是漠视。

皇上看着丽妃,狠狠心说道:“你不用再说了。朕意已决,绝不会更改。”

两行晶莹的泪珠从丽妃的眼角滑落,她没有擦拭,任由泪珠在脸颊上肆意流淌。可她的神情却渐渐决然:“你说的没错,这么多年来,我从没将你当过我的丈夫。你不顾我的意愿,硬是将我留在这深宫里。你所谓的宠爱,我根本不稀罕不在乎,我也不想要。如果不是因为有了孩子,如果不是因为有二弟一直陪在我身边,我早就熬不下去了。至于康王,他不过是一个懦弱的胆小鬼。当年和我许下山盟海誓,可之后又怎么样?还不是畏惧天子之威放弃了我。这样的人,根本不值得我喜欢。”

皇上愕然,面色难看起来。

有些事心中知道是一回事,可这么*裸的说出来,又是另一回事了。丽妃的一席话,宛如一把利剑,戳中了皇上的痛处。

“你竟然敢这么对朕!”皇上面色铁青,眼中闪过愤怒和羞恼:“李清雅,你真以为朕就舍不下你吗?”

天子之怒,一个深宫妇人如何承受得起。想要了她这条性命,甚至无需下圣旨,只要命人端了毒酒来就行了。

第三百一十二章 赴死

丽妃凝望着皇上,唇角浮起一朵苍凉的微笑,往后退了几步。

皇上心里一跳,忽然有种不妙的预感,下意识的上前一步想拉住她。可他的动作已经迟了,丽妃猛然转身往一旁的柱子冲过去。

她的额头重重的撞在柱子上,瞬间血流如注。然后,全身软软的倒了下来。

皇上瞬间心惊胆寒,一个箭步冲过去,悲呼一声:“雅儿!”

可不管他怎么喊,怀中的丽妃却毫无半点反应,面色苍白如纸,额上的鲜血很快的涌出来,脸颊上俱都是血迹,令人触目惊心。

“来人!快来人!”皇上颤抖着高声喊了起来:“快去叫太医来!”

守在外面的太监宫女们早已听到了里面不同寻常的动静,匆匆的跑了进来,然后俱都被吓了一跳。丽妃这是怎么了?竟满脸是血的躺在皇上的怀里?

“发什么愣!”皇上又是心痛又是着急,怒瞪了众人一眼:“还不快去宣太医来。还有,快些把丽妃抬到床上,找些干净的毛巾来为她止血!”

。…

待丽妃被抬到床上安顿好之后,太医也急匆匆的跑了过来。按着宫中惯例,太医是不能直接面见嫔妃诊治的,看诊时需隔着一层帘子。不过,丽妃此次情形却又不同。受的是外伤,总得止血包扎…

皇上心急如焚的坐在床边,见太医犹豫着没过来,顿时咬牙切齿的怒道:“还不快点过来。要是丽妃出了事,朕为你是问!”

太医一凛,不敢再犹豫迟疑,忙凑到床边为丽妃诊治。

丽妃刚才决绝的撞柱自尽,用尽了全身的力气,额上的伤口极重。宫女们虽已简单的洗了伤口用纱布按住了,可还是不断的有鲜血流出来。纱布很快就被染红了。

太医见情势不妙。果断的用针灸之术为丽妃止血,再敷上最好的止血药,堪堪的止住了流血。可丽妃一直呼吸微弱昏迷不醒。

皇上见流血止住了,心下稍安。张口问道:“丽妃为什么一直都没醒?”

太医战战兢兢的应道:“还请皇上稍安勿躁,丽妃娘娘额上的伤势太重,微臣现在也只能帮着止血罢了。到底伤着了哪里,还得仔细诊断才能确定…”

话音未落,便有两个人匆忙的跑了进来。

“母妃!”“大姐!”两声惊呼几乎同时响起。

来人自然是十皇子和李歆了。他们两个都住在凌波殿里,和丽妃的寝室离了一段距离。之前这边异样的动静并未传到两人耳中。只是听到宫女太监们的惊呼才察觉出不对劲。待知道实情之后,立刻心慌意乱的赶了过来。

十皇子年龄还小,见到丽妃这般模样,早已忍不住扑到床边哭了起来。

李歆不至于如此失态,却也是心神巨震。愣愣的站在床边,半晌说不出话来。

“父皇,母妃这是怎么了?”十皇子抽抽搭搭的哭着问道:“母妃的额头为什么会受了伤?还流了这么多的血?”

皇上无言以对,只看了李歆一眼,眼中闪过一丝愤怒和厌弃。如果不是因为李歆。丽妃也不会和他争吵,更不会做出撞柱自尽这样冲动的事情来了。

李歆何等敏锐,几乎立刻就察觉出了皇上眼神中的不善,心念电转间,已经隐隐猜到了事情的原委。

这么多年来,皇上对他一直十分和善。不过,他很清楚这都是因为自家姐姐的缘故。而丽妃。为了自己和十皇子,也一直委曲求全勉强自己应付皇上。此次竟闹的这般厉害,不用多想也知道肯定是为了自己…

“李歆!”皇上深呼吸一口气,冷然喊道。

李歆勉强挤出一丝笑容,走上前来:“皇上有何吩咐?”

皇上狠狠的盯着他,却什么也没说。

李歆在皇上慑人的目光中勉强维持着平静。心里却泛起一阵寒意。皇上的反应实在是太怪异了。到底会是为了什么?难道是自己和康王暗中来往的事情被皇上察觉了?不,不可能!他一直都很小心,从未露出过什么马脚。皇上不可能知道…

“康王暗中训练死士的事情,你一直都知道吧!”皇上缓缓张口问道。

李歆一惊,眼神有一刹那的慌乱。旋即迅速的平静下来:“皇上在说什么?臣弟没听懂。”

皇上讥讽的笑了一笑:“你和康王暗中来往这么多年,怂恿他训练死士,怂恿他争夺太子之位,为他出谋划策。这些事,康王已经都承认了,丽妃刚才也承认了。你还想妄图抵赖吗?”

李歆就像一面镜子被锤子重重的砸中,一向引以为傲的冷静瞬间破裂,头脑一片空白。

皇上竟然全都知道了!到底是谁暗中告的秘?

皇上直直的盯着他,目光愈发冷凝:“这么多年来,朕一向待你不薄。你住在皇宫里,锦衣玉食,享受着世上最优渥富贵的生活。一切待遇和朕的皇子们一样。可你非但不知感恩,反而在暗中兴风作浪。康王想做太子,你想要的,又是什么?”

最后一句话,透出森森的寒意和杀气。

李歆掌心尽是冷汗,几乎想也不想的跪下:“臣弟有罪!恳请皇上息怒,听臣弟一言…”

“你什么也不用说了。”皇上冷冷的打断了他:“朕不想再听你的花言巧语。你今晚好好守着丽妃,若是丽妃安然无恙,朕会喊你来问话。若是丽妃有个三长两短,你就等着给丽妃陪葬吧!”

说完,便拂袖而去。

留下李歆僵硬的站在原地,神色茫然,脑海中只浮现出一个念头。

完了,一切都完了!他的野心勃勃,他曾经设想过无数次的锦绣未来,全都完了…

“母妃,你快点醒醒。”十皇子断断续续的哭泣声传入耳中。

李歆终于回过神来,步履沉重的走到了床边。丽妃奄奄一息的苍白面容顿时引入眼帘。李歆心痛如绞,默默的握紧了丽妃的手。

大姐,你为什么要做傻事。如果你出了事,我活着还有何意义?

。…

“贵妃娘娘,凌波殿那边已经乱成一团了。”一个宫女低声禀报道:“奴婢听说丽妃娘娘惹怒了皇上,后来还一头撞柱自尽。当时就血流不止昏了过去。皇上一急之下,召了太医过去…”

江贵妃木然的听着这一切,脸上甚至没有一丝欢容。待宫女将打听来的所有消息都说完之后,漠然的说道:“她是死是活我不关心,我只想知道康王现在怎么样了。”

那个宫女语塞片刻,才讷讷的说道:“奴婢没用。只打听到了这些。有关康王殿下的消息都被封锁了起来,奴婢实在打听不到…”话还没说完,一个重物便砸上了她的额头。

“没用的废物!”江贵妃的眼中迸射出愤怒的火花,面孔有些扭曲:“再给我去打听。”

宫女强忍着眼泪应下了,然后匆匆的退了下去。

江贵妃迁怒过后,心情并没什么好转,颓然的坐在椅子上,用手捂着脸。泪水从指缝里流了出来。

这些日子,皇上根本不肯见她。她派人打听康王的消息,却什么也打听不到。这些征兆已经充分的表明了皇上的心意。这一次,康王肯定是要被严惩了。

一想到这些,她的心就像被放在油锅里不停的煎熬着。吃不下睡不好,哪里还有心情关注丽妃的生死?

。…

宫里发生的这一切,第二天便传到了太子的耳中。

太子知道此事之后,暗道一声不妙。特地命人送信给萧晋,当晚萧晋便悄悄到了太子府。

太子沉声说道:“六郎,我听了你的建议,暗中命人搜罗了李歆和康王来往的证据呈到父皇面前。父皇怒不可遏,立刻去宗人府见了康王,康王果然直认不讳。我料定父皇必然会严惩李歆。可没想到,事情会演变到现在这个样子。”

说着,太子的眉头皱了起来:“父皇对丽妃的宠爱,后宫人人皆知。现在丽妃以死相逼,只怕父皇的心意会有变动。”

萧晋也没料到事情会急转直下变成现在的模样,眉头也随之拧了起来。

眼下是除去康王和李歆的最好时机。如果错过这一回,让他们两个有了翻身的机会。只怕日后还会再生波澜。

萧晋思忖片刻,低声问道:“丽妃现在怎么样了,醒了吗?”

如果丽妃一直昏迷不醒,皇上一定会心存内疚,根本狠不下心来处置李歆。

太子苦笑一声,摇了摇头:“没有。路公公今日悄悄命人送了信给我,说丽妃一直昏迷未醒。太医院的那些太医一个个束手无策,父皇勃然大怒,下了命令。若是没救醒丽妃,太医们都得被砍头。至于李歆,一直都守在丽妃身边。父皇心神俱乱,哪里还想得起处置康王李歆的事。”

萧晋的脸色也沉重了起来,果断的说道:“既是如此,那就双管齐下。先找人给丽妃诊治,然后暗中让御史言官们上奏折弹劾康王。总之,绝不让康王有翻身的机会。”

第三百一十三章 余波

从太子府出来之后,萧晋的心情有些烦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