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人既打听子衿,为何没见有人去县里细打听?”三姑娘心细如尘,轻声道,“比如媒人说亲,家里听媒人说了对象如何如何,其实还会亲自到那家人附近去打听,看这家人人品到底怎样?如果这些人想细打听子衿,起码应该去碧水县。碧水县是咱们的家,倘有人去打听,肯定瞒不过咱们。可是,从没听说有人去。”何家在碧水县虽不是显赫人家,但,何家在碧水县多年,认识的人不少,自身也有人缘儿,亲戚什么的都过得不错。倘有生人去打听何子衿,何家该早该知道了。

“是啊。”胡文平生第一次遇到这种奇异之事,不禁道,“这事儿,处处透着诡异。”

三姑娘道,“不如你去探探陈财主的口风。”陈姑丈什么的,三姑娘私下都叫陈财主。

胡文道,“陈家与何家可是姑舅姻亲,陈财主倘听闻风声,该早知会了子衿。他现在一门心思想走蜀王府的门路,要是知有这等事,绝不会放过,起码得打听出个因为所以然来。”话到最后,胡文心下也有了一丝了悟,含笑瞅三姑娘一眼,三姑娘笑吟吟地,“就是任他去打听,他在州府的门路比咱们广的多,只要他打听出来,但凡有利可图,定会主动来找咱们的。”

胡文笑,“不失为一好法子,只是还是等何叔父回来,商议后一并去说才好。”

三姑娘心下稍安,“很是,我太着急了。”何家待她如女,何家,亦是她的家。

胡文一笑,握住未婚妻的手,“我知道。”

何家父女对宁家也不算陌生了,今岁五月还来过一次,何子衿去内宅见宁家老太太,何恭则与宁家五老爷在外书房说话。

宁老太太还是老样子,含笑瞅着何子衿,笑道,“我算着你也该来了。”又问什么时候到的州府。

丫环奉上茶,何子衿接了,笑,“老太太能掐会算,我是前儿到的,本想昨儿个过来给您和表姑妈、五太太请安,芙蓉坊有些事,便耽搁到了今日。”今日五太太不在,倒是小陈氏伴在宁老太太身边,也没见宁家的几位姑娘。

“这临近节下的,哪家不是忙糟糟的,五太太出去赴宴,你几个姐妹也渐大了,便带她们一并去了。”宁老太太笑,“等下次再见吧。倒是你倘在州府有什么不便宜的事,咱们不是外人,但有难处,只管开口,不要外道才好。”

小陈氏笑,“是啊,尤其在州府,你年岁小,倘有小人欺生什么的,只管打发人家来。”

看来宁家果然是知道了,何子衿叹口气,“还真有事,我昨晚大半宿没睡着觉,怎么想都想不出缘由来。”茶没喝一口,何子衿放回几上。宁老太太看小陈氏一眼,小陈氏便带着丫环下去了。

待屋内清了场,宁老太太方与何子衿道,“我也有件事,就是你不来,我也想着人去找你呢。”

何子衿坐直的向子微微前倾,望向宁老太太,忙道,“老太太请讲。”

宁老太太道,“也是近些天的事儿,不知为什么,这州府有好几家打听你。起先家里没觉着如何,一月前,知府太太说起斗菊会,提起养出绿菊的姑娘来,可不就说的你。”话至此处,宁老太太不着痕迹的扫过何子衿脸上的神色,何子衿一瞬间的震惊后很快恢复平静,反是看向她,宁老太太道,“我当时便把咱们两家的关系说了,知府太太再细问,我把你家里舅舅、姑丈都是庶吉士出身的事也说了,说到你,我说比乡下丫头略强些是有的。子衿,你心里有个底才好。”

宁老太太会这样说,也是帮了她。何子衿皱眉仔细再仔细的思考,仍然没什么头绪,她道,“我家什么情况,表姑妈最清楚不过,老太太定也知道。祖上有些薄田,说句老实话,便是府上管事也比我家富庶些。就我自己来说,也没出众到让知府太太注意的地步儿。我那花儿,不是头一年参加斗菊会。我在家,除了养花儿,就是看书、做针线,倘真有什么异处,我自己可能当局者迷意识不到,可姑祖父与我家再亲近不过,他老人家不会察觉不到。老太太,您的维护之情,我心内感激不尽。您见多识广,不是我能比,依您看,我到底是哪里会叫这些人关注?便是蜀王府买我的花儿,他们关注的不该是蜀王府么?”

“我也久思不透。”宁老太太叹,她这辈子,见过的大事小情不少。宁家在州府也算有些底蕴的人家儿,如章家,不过是看蜀王府管事突然去碧水县买花儿,才去芙蓉坊问询一二,他们关注的是蜀王府的去向。但,知府太太是不一样的,知府太太是为了什么呢?

水太浑了,每条鱼都有自己的目的。

宁老太太原想自何子衿这里得到一些消息,却不想何子衿自己都糊里糊涂。就像何子衿说的,何家浅的一望到底,就是何子衿本身,自身素质是不错,从何子衿身上也能看出来,何家疼闺女,自幼好生教导过的,可要说极好,也谈不上。何子衿什么地方叫知府太太都格外关注呢?

奇怪,太奇怪了!

宁老太太见从何子衿这里实在也打听不出什么来,只得对何子衿道,“要是有什么不对的,只管过来。你这事儿,透着异象。”

“除了您这儿,我也没处可打听了。”何子衿叹气,“要不我去蜀王府问问。”

宁老太太不禁吃惊,“你还有蜀王府的门路?”

“不是我,是胡家三太太的娘家兄长在蜀王府做属官。”何子衿望向宁老太太,“这个,我也没去过王府,不知…”

宁老太太却是道,“既有这个门路,此时也顾不得太多,打听一二也好。”

何子衿急着回去打听原由,也没了吃饭的心,说完事儿便告辞了。宁老太太不以为忤,小门小户出来的孩子,稳不住也正常。

第192章 说破

何子衿与父亲自宁府出来便回了陈家别院,父女俩得到的信息完全一致。便是旁听的胡文三姑娘也懵了,知府在这四人眼中已是天大的官儿了,胡山长这辈子的官职顶峰,就是四品知府。如今听说知府太太也在打听何子衿,原因连宁家都不大清楚。胡文道,“我这就打发人去给朱家舅舅送信,看他哪天便宜,咱们过去见见才好。”他也担心何子衿出事儿了。

这会儿也不是客气的时候,何恭道,“能如此,最好不过。”

至于是否要求助陈姑丈,何子衿道,“不用理他!”她不信陈姑丈不知道,结果她家竟一字不闻!会钻营不是坏事,但钻营到陈姑丈此等境地,就让人心寒了!

王府的门不大好进,还是在斗菊会后第二日,何恭胡文才去了蜀王府。

朱属官听此事后一笑道,“自去岁我等奉小王爷来蜀地就藩,前朝之后,蜀地第一次迎来藩王。至于如何侍奉藩王,大约是此地官员也有些手足无措,故而多稀奇古怪的举动。蜀王府但凡有事,此地人便颇多打听,或是想借此交好王府,或者是想一窥王府喜恶,刚来蜀地时,我也觉着古怪,如今倒是惯了。”

何恭深深吁了口气,恳切道,“多谢大人指教,乡下小民,无甚见识,只知惶恐。”

朱属官四十岁上下,风度亦佳,笑,“令爱养花之能,世所罕见,以往绿菊也见过,只是花中浅带一丝黄绿色罢了,如今方知有这种碧若翡翠之名品。说来还得恭喜贤弟,此次令爱的花又拔头筹。”

何恭笑谦,“她小孩子闲来雅趣,不足挂齿。”

朱属官笑,“今日秋闱放榜之日,听说贤弟正在此科,唉哟,看我,耽搁了贤弟看榜。”

何恭讶然,看向胡文,“今天放榜么?”

胡文想了想,一拍脑门儿,笑道,“是啊!这两天就急着表妹的事,一时倒忘了!”

朱属官对这二人倒有些喜欢了,这般将孩子放在心上,起码品性尚可,笑道,“不妨,榜单定会送来王府一份的。”遂差人去问,不一时便送到了。

胡文凑过去与何恭同看,找了一柱香的时间,也没找到。何恭笑,“无妨,反正已考过多次,这回能知子衿无忧,已是值了。”

何恭洒脱,胡文也笑了,道,“叔叔自有大才,早晚榜上有名。”

何恭细看榜单,道,“阿洛中了,名次还这般靠前,不知他今年可会赴帝都呢?范兄也在其间,哈哈,这回他得请吃酒了。”

朱属官并未多留二人,两人辞别朱属官,就回了陈家别院,陈姑丈一大早起来就等着放榜了,这会儿也已知晓榜单,笑呵呵地,“待阿洛与范老爷回来,咱们替他们摆酒。”

何恭笑,“是啊,阿洛名次出众,范兄亦是名列前茅,大喜大喜。”

陈姑丈笑,这位内侄就是这点好处,没什么争胜之心,凡事想得开,不似长孙,少年得志,此朝落榜,心情郁郁。

陈姑丈让何恭胡文去厅里坐,闲话道,“听说你们一大早就去了蜀王府,可是有事?”

何恭便将诸多人打听闺女的事儿说了,陈姑丈道,“这事啊,是有好几家打听子衿来着,都是听闻蜀王府向她购花的缘故,这丫头啊,是真有了名气。”

何恭抬眼看向陈姑丈,问,“有这等事怎未听姑丈与我提过?”

陈姑丈笑,“不过小事,人名气大了,打听的人自然就多,这也不稀奇。待过上几年啊,子衿的名声人人都知道了,便没有打听她的人了。”

何恭难忍心下怒气,道,“姑丈觉着是小事,子衿是我长女,于我而言却是天大之事,倘不是偶然听人说起此事,我还不知道。乍听得这许多或官或贾人家打听她,我担忧至极。宁家老太太都觉着此事稀奇,还特意给她提了醒,好在如今已知晓缘故,我方安心。”

陈姑丈连忙问,“难道不是因子衿花儿养的好?”

何恭却不再提及此事,道,“今科落榜,待贺过阿洛与范兄,我就带着丫头们回家去了。”

陈姑丈道,“这也不急一时嘛。”

何恭道,“姑丈若无事,我就先回去休息了。”

陈姑丈觉着有些不对味儿,他也知道何恭是疑他了,只是,他素有些看不上何恭老好人的脾性,想说两句缓和的话,又有些说不出口,何恭已带着胡文回房。

此时,其实陈姑丈真当庆幸何恭素来好脾气,不然换个暴烈的,估计已经翻脸。

何恭面沉若水,何子衿都是头一回见她爹这等模样,忙问,“爹,怎么了?”

“没事。”何恭叹口气,道,“问过朱大人了,是因蜀王府跟咱家买花儿的原因,州府人想窥探蜀王府的喜恶,与咱家并不相干。不用担心。”

何子衿笑,“这就好。”以为她爹是为落榜不悦呢,道,“爹,你别郁闷,多少人考白了头还是童生呢,你这刚三十出头儿,哪天运道好,一考就中。”

何恭笑,“好,承我闺女吉言。阿洛范兄都中了,也没白来这一趟,等咱们向他们贺喜后,明天就回家吧。”

何子衿自然称好。

倒是胡文私下同三姑娘说了陈姑丈这不地道的老东西,“先时我还以为他不知道,原来早知道有人打听表妹,竟不与表叔知会一声。这么大的事,若不是芙蓉坊给表妹提了醒,宁家也出言相告,还想不到去蜀王府呢。陈财主这个心哪,不知在想什么。”

三姑娘道,“他是聪明反被聪明误,聪明过了头!”

何洛范禹都随何恭住陈家别院,待傍晚回来自有一番庆贺。一面吃酒,何恭便说了明日回家之事。

何洛道,“范大哥待鹿鸣宴后便直入帝都,我还是再磨三年。”

“各有各的好处。”何恭笑,“范兄,你也认得阿素的吧。他如今就在帝都为庶吉士,正好早范兄一科,范兄这次去帝都,帮我带个信儿如何?”

范禹笑,“先时同沈大人见过,沈大人少年俊才。贤弟有什么书信,尽管交给我就是。”他与沈素只是相识,并不相熟,心知何恭是好意把他引荐给沈素。

何恭笑,“我先谢范兄。”

“贤弟这就外道了。”范禹笑。

陈姑丈愈发后悔当初袖手何子衿之事,他倒不是不想管,只是想袖手多看看,再者,于陈姑丈,这也委实不算大事,还是好事呢。他想着,要是何子衿有福气,给哪家大家大族的看上,他还要送她份儿厚厚嫁妆呢。不意何恭竟因此事恼火,让他一时难以辩白心意。如今这一道吃酒,愈发觉着何恭也不算呆,这不,直接送了范禹个人情,还给小舅子拉了人脉,倘范禹春闱得中,与沈素又是同乡,自然交好。唉呀,还是要找机会同这位内侄解释一二啊,在他看来,子衿丫头的大福气来啦。

待吃过酒,何恭晚上回屋赶紧叫来何子衿一并写信,搁了笔,何子衿道,“也不知舅舅外公他们在帝都如何了?”

何恭道,“你娘也时常惦记呢,说帝都居大不易,何况你舅舅托家带口的。”一家子就指着内弟一人过活,何恭说着话,不禁看闺女一眼,何子衿道,“要不把这卖花儿的钱托范伯伯给舅舅带去一半,倘舅舅过得拮据,可缓一缓日子。要是舅舅日子尚好,以后也会还咱们。”

何恭原是有这个意思,只是想着这银子是闺女辛苦种一年花儿得的,又是要给闺女置地的钱,遂不好开口。如今听闺女这样说,立时欢喜,笑,“甚好甚好,我闺女重情义轻钱财,是有大义之人。”

何子衿道,“可别叫祖母知道。”

何恭替亲娘辩解一句,“你祖母啊,少时赶上战乱,如今一颗心都是为子孙打算,自来精细惯了的。咱家一直俭朴持家,放心吧,这是不放心你舅舅,又不是拿去乱花了,你祖母知道了也没什么。”想了想,何恭又道,“嗯,不过,别叫老人家多思也好。”

何子衿扭脸偷笑。

何恭也笑了。

第二日将信与银票交予范禹,范禹亲手接了,道,“贤弟只管放心,愚兄定会带到。”同何洛一并亲自送何恭一家人回乡。

何恭拱手笑道,“弟祝兄此番北上,一举夺魁!”

范禹一笑还礼,“我在帝都等着贤弟!”

何恭一行在重阳前回到家,知道何恭没中,家里也没啥。何老娘道,“没事儿,咱们县,就中了阿洛一个。”儿子也不是头一回落榜,接着一幅笑脸的问何子衿,“斗菊会咋样啊?”

何恭连忙把剩下的一半银子给母亲,何老娘知道何子衿定要给沈氏一半的,心下算了回银两,瞅一眼,便喜笑颜开的收起来了,准备再叫人打听着去给丫头置地,又道,“阿文也在家里吃,我叫周婆子去买羊肉了,天冷了,咱们炖羊肉锅子。”

胡文笑,“姑祖母盛情,这次是祖父打发我去州府办事,如今这回来,我先来姑祖母这里请安,叫祖父知道定会吃醋的,说我眼里只有姑祖母,没有他老人家。我还是回去,也把州府办的事同祖父说一说,好叫他老人家放心。待哪天闲了,我过来,姑祖母给我做好吃的。”

胡文自来风趣,何老娘听的呵呵笑,“这也是。这些天往州府跑,你也累了,回家好生歇一歇。别拿着身子骨儿不当回事,越是年轻,越得注意保养。”絮絮叨叨的不再虚留胡文,让三姑娘送了胡文出去。

俩人又在门口说了会儿话,胡文便回了家。

他做事素来妥当,这次不过是去朱大人那里送节礼,何况朱大人是三婶子的娘家兄长,哪怕不是一个娘,也是一个爹的。两家实打实的实在亲戚,胡文回家时,祖父还未回府,见着祖母三婶子,便把重阳节礼的事说了说。

胡三太太笑,“咱们家,阿文做事最叫人放心。”

胡老太太笑,“阿文的确稳当。”又问他州府可有什么事,可见着何洛了,道,“这回咱们县就中了何家举人一个,你祖父说了好几天呢。”别人家孩子如此出挑,老头子是羡慕啊。

“我们都是住在陈财主家的别院,自是见着阿洛了。阿洛少年得志,还有一位乌水镇的范举人也中了,阿洛打算鹿鸣宴后回乡继续苦读。范举人则是北上,以备明春春闱。”接过丫环捧上的茶,胡文笑,“祖父也不必羡慕别人,过几年兄弟们再下场,就是别人羡慕祖父了。”这次他大哥也下场了,可惜名落孙山。

他大嫂黄氏忍不住就问了,道,“四弟,你大哥怎么没同你一道回来?”

胡文笑,“来前我问大哥,大哥在州府还有些事要办,让我转告大嫂,重阳前后也就回来了。”

胡三太太笑,“侄媳妇只管安心,大侄儿的性子,最是沉稳不过。这次下场试试手,待下科一举高中,侄媳妇就是举人娘子了。”

丈夫落榜,黄氏是有几分失落的,不过在长辈面前也不好表现出来,何况也不是刚知道丈夫落榜的时候,遂一笑,“我就盼着应了三婶的话。”

大家说笑几句,知胡文远道回家,便让他回房休息了。

至晚胡山长回府,又唤了胡文到书房说话,待胡文禀告了朱大人那里的事,又说过今科秋闱,胡山长道,“何洛这孩子,有出息。”

胡文自然也赞了何洛几句,何洛是何氏族人,且与何恭家走动颇近,何洛榜上有名,胡文亦为之欢喜。说一回何洛,胡文难免说起何子衿身上的怪事,胡文道,“虽然朱大人说不足为奇,我却总觉着怪异的很,州府诸多人打听,竟无一人来碧水县。总觉着此事透着说不出来的蹊跷。何家是老实人家,朱大人的话,何叔是信了的。只是我仍感不安,所以来同祖父商议。”

胡山长皱眉,“竟有这等稀罕事!”

“是啊,倘不是去了州府,我也不能知道呢。”

“陈家时常来往州府,且与州府官宦人家相交,难不成他家也没听闻风声?”

“唉,别提了,陈财主哪个不知道,他早知晓,只是也没跟何家提上一句半句,可不让何叔心寒么。”

胡山长一叹,“商人重利,胡家虽大富之家,到底眼界窄了。难不成陈财主还以为是哪个大户人家看上何姑娘不成?”话里既是感慨,也是讽刺。

胡文道,“这种可能性虽不高,可我思来想去,也只有这种可能了。何表妹还小,但也不是太小了。”

胡山长拈一拈胡须,轻声道,“你既说了这些人打听她是自蜀王府向她购花开始,那么此事初衷便非自食色而起。”

胡文道,“何家行事厚道,我只担心事非何家起,何家却要遭秧。”

胡山长闭目思量,良久方道,“宁家之话,虚虚实实。朱大人之话,未尽其实。”他突然心下一动,双眸猛然睁开,神光如电,胡文忙问,“祖父可是想到什么?”

胡山长看向胡文,“我虽想到,不知是否?但此事不能说,这些事,并不是冲着何家而来。你只管安心,再有三月就是你的亲事了,好生准备着,成亲就是大人了。”

胡文自来与祖父亲近,道,“祖父连我都不能说。”

“我还不能确定,哪怕是我心中所猜,这也绝不是好往外说的事。”胡山长道,“何况我并不能确认,且不能细查。我已致仕,你父亲官位低微,且是外放之官,最好就是当什么事都没有,照旧过日子吧。”

胡文最知祖父脾性,看这样子,祖父怕是连祖母都不会告诉,他也只好不再多问。

翌日,何子衿在家用这早饭,便与阿念等去了山上,阿念几人去念书,何子衿去找朝云道长。

何子衿还特待闻道出了朝云道长的小院儿,方与朝云道长道,“可是大事不好了!”

朝云道长略有不解,道,“我听说你在斗菊会上发了小财,如何不好?”

“我是说你啊,朝云师傅。”何子衿道,“现下州府里不知多少人明里暗里打听你啊。”

“打听我?”

何子衿这才与朝云道长细说,“其实是打听我来着,可我有什么好打听的,祖上十八代都是种田的,家里就这么七口人。那些人,明里是打听我,暗里肯定是冲着师傅你来的。我都吓死了,连我爹都没敢实说,这可怎么办呀,你是不是有什么事儿呀!”

何子衿要急死了,朝云道长依旧老神在在,问,“你没弄错?”

“我能弄错!”何子衿瞪圆一双桃花眼,认真道,“我把我们家祖上八代都想了一遍,没有一人有这么大面子的。现下来往的人中,就师傅你这一个神秘人,肯定是冲着你。别以为我是傻的,上次来的那个大美人,就很不简单。还有我在师傅这里看的书,那是寻常人能有的吗?我早看出来了,我在州府可没露半点风声,这回是给师傅过来提个醒,你可得心里有数呀!”

朝云道长哈哈一笑,道,“你早看出来了,你在我这儿也没露半点风声啊。原来子衿是揣着明白装糊涂。”

“那也不是。”何子衿老实道,“我以为师傅是什么大户人家的落魄子弟,才在道观过清静日子。你不想说自己的事儿,难道我死求白赖的问!就是我死求白赖的问,你能跟我说!”

“不能。”

“那就是了。”何子衿哼道,“反正我都跟你说了,你可得早做打算。”

“早做什么打算?”

何子衿茶都顾不得喝一口,道,“唉,这都不知道。那些人打听你,却又不敢直接打听你。他们打听我,却又不敢来碧水县。如果师傅真有威仪,他们当不敢打听你更不敢打听我,如今他们敢打听,又不敢临近,可见是犹豫两可之间哪。”

朝云道长笑,“平日里倒看不出你这么多心眼儿。”

“难道我像二傻子!”何子衿唉声叹气,“师傅啊,你赶紧想个法子啊。要不,我们一家子就没活路啦。”

“这与你家并不相干。”

“事实上是不相干,可是,这话说出去得有人信哪。你说,你在山上住这些年,就跟我来往的多,你硬说不相干,有人信?”何子衿郁闷,“傻子都不能信!你要一倒霉,肯定牵连我家!你是不知道州府那些人哪,宁家老太太与我说,知府太太都跟她打听我,她还不知缘故,又来问我是不是有什么事?呸!他家在州府好几百年的地头蛇,什么事知府太太能知道,他家却不知!当我是傻瓜一样!要我扯谎,起码拿总督夫人来扯,才叫人信服!我爹又去蜀王府,那朱属官说什么,没事儿,是这州府的人神神叨叨的,专爱打听王府的事儿。都在装傻!反正我都跟你说了,你看着办吧。”

何子衿在朝云道长这里愁了半日,结果朝云道长那嘴紧的跟蚌壳子似的,半丝风都不透,傍晚走时不禁长吁短叹。待阿念接了何子衿走,闻道道,“何师妹倒是个心思缜密之人。”

朝云道长问,“外头这么乱了?”

闻道躬身道,“再怎么乱,也不会扰了您的清静。”

“扰了我身边人也不好。”

闻道再一躬,原来何姑娘是身边人。

第193章 吓懵

到这个时节,何子衿也不打算再装傻了。不然,别人或者不敢惹朝云道长,她家这八辈儿贫农出身的,人家可没什么忌讳。

待回了家,何子衿叫着阿念,俩人一并去了阿念宅子里,悄悄的让阿念跟老鬼打听,朝云道长到底是怎么个要命的身份。阿念忙问,“姐姐是不是在州府遇着什么事了?”

何子衿本来不想说,奈何阿念精道的很,你不说,他便不做与老鬼沟通的桥梁。何子衿自己也存不住事儿,就与阿念说了,阿念连忙问老鬼。老鬼这没用的,道,“道长以前资助过我考科举,后来去帝都成了道录司掌教,绝对好人。”

不必何子衿说话,阿念自己就问老鬼,“好端端的,一个咱们这小县城的道观的观主,去了帝都就能做道录司掌教?这是视天下道人于无物么?这里头要没事儿,你信?”

老鬼实话实说,“我不信,但要说道长是什么缘故,我是真不清楚。”

何子衿与阿念道,“你问问老鬼,知道蜀王府是怎么回事么?”

老鬼道,“蜀王府啊,蜀王,好几拨皇子做过蜀王,有的死了,有的改封,现在蜀王是何名讳啊。”

阿念心下一凉,悄与何子衿说了。何子衿也吓一跳,道,“这么说,这花儿不能继续养了。”要是再卖给蜀王府花儿,万一蜀王府以后倒灶,其实跟她这卖花儿的也没什么关联,可这古人会不会这样想就不知道了。蜀王府不过是跟她买个花儿,怎么这些人就疯了一样的探听起朝云师傅来了呢。朝云师傅与蜀王府可有关系?一定有关联,那个大美人就是在小王爷就藩后来的朝云观。可是听老鬼的意思,日后倘朝云师傅能去做道录司掌教,管理天下道教,这明明绝对是胜利一方啊!

何子衿的脑袋一团乱麻,阿念很想与她分忧,何子衿想着还有老鬼,两人一鬼的便嘀嘀咕咕的说了起来。老鬼还在思量何子衿说的那天上有人间无的大美人的身份,如果不是何子衿故意夸大,当年帝都这种级别的美人…似乎也有几个,是哪个呢?要不要让何子衿画出来。阿念已道,“既然道长是以后的胜利者,咱们只管跟着道长走就是了。蜀王府那里不用去管,一则混乱,二则人家也瞧不上咱们。姐姐的花儿,不养也罢。这会儿想出局太迟了,虽说咱们从未入局中,可与道长走得太近,不入也入了。既如此,就跟着道长一条道走到黑吧。”

何子衿道,“也只得这样了。”

经此事,阿念觉着与子衿姐姐亲近不少。

倒是朝云道长,还以为那天何子衿与他摊牌说开后就不再来了呢。不想隔两日,何子衿又来了。

闻道眼中亦闪过一抹讶意,遂恢复常态,笑着引何子衿进门,“今天有上好的大螃蟹,师妹有口福。”说着就要带何子衿去道长院里,何子衿一直往供着三清神仙的正殿走,道,“先烧香。”迷信起来了。

何子衿过去恭恭敬敬的给三清神仙上了香,与闻道道,“师兄们没事儿也多烧烧香,祖师爷有灵,在天上保佑咱们呢。”

闻道真是服了,瞧何师妹都快吓死了,竟然还有胆量过来。这倒不怪何子衿胆小,小门小户的姑娘,可见过什么世面呢。闻道自己都不知过了今天有没有明天,何况何子衿呢?何子衿不来正常,何子衿过来才是不正常。而且,何子衿不是不怕,她怕的要死,但是,她还来。

这就很不简单了。

何子衿简直是战战兢兢,吃螃蟹都有点儿拿不稳螃蟹腿了,朝云道长道,“以后就别来了。”

“那不行。”何子衿现在也不装模作样了,她是有啥说啥,破罐子破摔了,道,“你以为我傻呢。我这会儿勤来着,那些忌惮师傅的人,断不敢动我家一根手指。我要突然跟你断绝关系了,那些人还不得对我家下手啊。我干嘛不来,我以后天天来,有吃有喝的,多好。”

朝云道长哈哈大笑,何子衿还叮嘱他,“别笑了,我已经跟闻道师兄说了,让他多烧香,师傅,你也别忘了有事儿没事儿的给祖师爷烧烧香。”

朝云道长笑,“赶紧吃螃蟹吧,怎地这般聒噪。”

“还有点儿紧张呢。”虽然老鬼说朝云师傅以后会发达,可何子衿真担心老鬼说的准不准啊,万一给朝云道长带粪炕可怎么办啊。

何子衿吃了二斤大螃蟹,才算稳住心,以至于朝云道长都说,“这东西性寒,你年岁小,还是少吃为好。”

“一年就重阳这几天吃几回,能吃多少啊。看着多,都是壳子,也不能吃饱。”合着她还没吃饱…

何子衿先定了立场,接着她也是有谋略的。

待过了重阳节,何子衿便跟家里说了,以后不种花儿了,何老娘先着急,“那干嘛?”

“不种花儿就没别的事做了?”何子衿道,“我想过了,这几年也赚了些银子,买了那些地,一年也有好几百两银子的收成,吃用足够,剩下的就再置田买地,咱们就安安稳稳的在家里过小日子吧。我也不想再去州府。”

何老娘还没发表意见,何恭已道,“就这么定了。”

何老娘张大嘴巴,半晌问,“是不是在州府出事了?”这父女怎么跟商量好似的。甭看何老娘有些喜欢钱,这真是废话,谁不喜欢钱啊!但总的来说,她老人家还是相当敏锐的,尤其自家孩子,瞧着长大的,有没有事儿,她老人家一眼就能看出来!这会儿她就看出来了,肯定有事儿!

何恭道,“州府有许多人就因子衿这项手艺打听她,如今她还小,可过两年及笄就该说人家了。养花儿,一年两年三年五年,尚算稀罕,可有什么花儿,能一直稀罕下去呢。早晚给人学去。此时因手艺看上咱们丫头的人,将来等丫头的手艺不稀奇了,这些人就会变脸。哪怕在这上头赚钱,也要有个限度。这事儿就这么定了,明日我去跟忻族兄讲,托他去跟芙蓉坊说一声,明年便不去州府了。”

何老娘实在想不明白了,道,“难道出名不是好事?”别人想出还出不来呢。

“我以后就想丫头呆咱们身边儿,在州府出这么大名声,那些有权有势的人家,不是咱家能惹的起的,故此,还是低调做人的好。”何恭又道,“这三年,我要用心攻读,娘,这事就这么定了,别叫我在这上头分心。”

何老娘道,“这事儿根本不用你分心,我分心成不?”

“不成,儿子才是一家之主,大事听儿子的,娘你就从子吧。”

何子衿都不知她爹还有这般铁面的时候,何老娘硬是没法子,一掩面,自己个儿心去了。

还是沈氏私下安慰,道,“母亲也知道,相公最疼这丫头。这回在州府,真是把相公吓着了。回来与我说就是乌水镇的一户人家,说来有上千亩地,家里也有奴婢使唤,就是姑娘出门给州府一个官儿看上了,强要了去做小妾。那官儿都六十了,人家姑娘十六都不到,我一听这事儿,咱们也是有闺女的人家儿,真是心都碎了。”

“我也是想着,银子赚些就够了,咱们又不去攀那大富大贵的人家儿。过两年,就照着咱们门当户对的,就在咱们县城,给丫头求户稳当人家儿吧。”沈氏道,“这回去州府,宁家说州府太太都打听咱们丫头,要不是年岁小,宁家老太太肯替遮掩,还不知如何是好呢。”沈氏半真半假的,还真把何老娘唬住了。何老娘虽然心疼银子,也不想拿丫头片子冒风险,何况儿子坚持,只得罢了。

何恭亲去与何忻说这事儿,何忻皱眉,“这倒不难,只是未免可惜,子衿这名声刚起来。”

何恭道,“一点儿虚名罢了,倒是要麻烦族兄。”

“这有什么麻烦的。”何忻倒是知道何恭的性子,想了想道,“你自来最脚踏实地,不似寻常人多存攀富慕贵之心,恭弟只管放心,我定与芙蓉坊分说明白。”

待何子衿再去朝云观时,给三清祖师上了香,朝云道长消息灵通道,“倒不必如此,花儿想养就养,无妨的。”

何子衿道,“没事儿,我都给师傅记着呢,到时师傅给我损失折现。”

朝云道长忍俊不禁,叹,“我倒是怕连累子衿。”

何子衿已经恢复精神,“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天底下,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师傅或觉着自己为鱼肉,可这世上,谁不是鱼肉?于我,一县之令已是刀俎,于县令,一州长官则是刀俎。就是万乘之尊,头上天道。师傅怕什么连累我,你安居朝云观多年,也不会突然就风云变幻。要是哪天我出了什么事,师傅不必犹豫,立刻自尽。”

闻道忍无可忍,道,“何师妹,你赶紧一刀捅死我吧!”这是说的人话么!!!!

何子衿摆摆手,对闻道说,“师兄急什么,听我慢慢说。”

“师傅居山中多年,如今风云变幻,我想,并不是师傅搅动风云。”何子衿一脸正气,“这搅动风云的人,是拿我们作饵。我是无所谓,但是,我能给师傅做个前哨。因为倘有人要动师傅,必然先动我啊。别说什么好死不如赖活着,其实啊,赖活着真不如好死。我向来坚信,活,就要活的好!咱们师徒,也不是那等能忍辱偷生的好汉。与其忍辱,不如早死早超生。别人都觉着死后下地狱什么的,我跟师傅说吧,死后啥都没有,立刻投胎重新做人。”

“是故,我不怕死。”何子衿说的那叫一个大义凛然,闻道都想掐死她了。我家大人好端端的,想死你自己死成不!你不怕死,你不怕死也没你死上一个给咱们开开眼界!你啥意思哟,天天来我家大人面前絮叨,你不怕死!难道我家大人怕死?!我家大人哪天要给你絮叨死了,你真得要陪葬了!

何子衿就这么,今天说死亡不可怕,明日又说有一日活一日吧,后儿她又同朝云道长絮叨,“师傅你说,我爹秋闱会不会受了不公正待遇。连薛大儒都说我爹文章不错了,却还没中。是不是有人在其中搞鬼?就是不想我爹中。”

朝云道长:…

闻道都受不了了,与闻法两人私下再三恳求,可别叫何子衿来道观了,何子衿再来胡说八道,他俩都没法儿活了。朝云道长笑笑,“子衿只是有些害怕,吓懵了。”

闻道&闻法:吓懵的明明是他俩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