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氏点点头,又忍不住跟丈夫打听,“县尊大人为人如何?”

“眼下还看不大出来,喝一场酒,做八首诗,做得那诗,也叫人听不大懂,倒是马妹夫喝的不少。”

金氏也就不再多说了。

阿念没有喝多,他原就是个机伶的,在帝都官场历练这几年,今天都是哄着马县丞替他挡酒了,阿念说的好听,“马县丞于我县劳苦功高,你们多敬马县丞几杯。”

马县丞本也是县里实权人物,阿念又特意给他面子,再加上大家起哄,他委实没少喝。

阿念也不过喝了三两杯罢了,待回了后宅,还问呢,“姐姐累了吧?”

何子衿笑,“这有什么累的,无非就是一道说说话罢了。”

阿念又问女眷们好不好相处,何子衿想了想,笑道,“一个马县丞的太太阎氏,一个阎典史的太太金氏,她俩在这些太太里头是个尖儿。倒是庄巡检家的太太,话极少,按理庄巡检也是从九品,官阶比典史还高,庄太太似是插不上话儿呢。”

阿念想了想,道,“一道吃酒,庄巡检的话也是极少的。”

何子衿道,“有空不妨多观量观量庄巡检,我看,庄巡检怕是不太得意的。”说来巡检的职司与典史有些重合,典史管着三班衙役,巡检管的是县里的马步兵,当然,一个县也没多少马步兵,似沙河县这样的大县城,也不过五十人,有些小县根本就没巡检这职司。巡检的份内职责也是缉捕盗贼,盘诘奸究,维护社会治安之类,要说不同,典史似县警察局长,巡检则似县武装部长。

阿念点点头,庄巡检这事儿,倒不必特意去打听,衙门里都知道,原来阿念赴任前,庄巡检因缉匪不利,被代县尊职的马县丞敲了二十板子。

阿念心下一动,却也不急。

倒是阎典史又往北昌府跑了一趟,总算把阿念县尊的背景查清楚了,这回连县尊太太的背景也查到了,主要是,何家就在北昌府当学差的。

阎典史回府与妻子道,“放心吧,就是蜀中小户人家,家里不过千百亩地罢了。”

金氏道,“可是,我瞧着…”

“你瞧着能如何?他们初来乍到,或者是银首饰包金,也得撑起场面来呢。”阎典史道。

金氏也便不再说话了,金氏到底是个细心人,她再去寻何子衿说话,还打听了一回何子衿那璎珞,何子衿心说,这金氏倒挺识时务。

何子衿知道这沙河县里事儿不少,便有心镇一镇这些当地土著,道,“那璎珞啊,说来还是皇后娘娘赏我的。”

金氏果然吓一跳,何子衿觉着,这金氏怎么也要接着继续问一问啊,她都想好后头的说辞了,打算把自己塑造为一个有大背景大靠山的官N代,谁晓得,人家金氏根本没问。金氏自县衙告辞后,私下与小姑子阎氏道,“原老爷说他家无甚背景,我还不信,觉着县尊太太穿戴都是上上等的。不想真是装出来的,就那么块儿八宝璎珞,就吹牛说是皇后娘娘赐给她的。我的天,她连个诰命都不是,皇后娘娘打哪儿赐她璎珞啊。这人哪,真看不出来,瞧着年纪小,吹牛的本事可一点儿不小。”

阎氏听了更是笑的花枝乱颤,指了头上钗道,“要是下回她再说她璎珞是皇后娘娘赐的,我就说我这钗是太后娘娘赐的。”

金氏也不由笑了起来。

姑嫂二人私下笑话一回县尊太太何小仙,结果,也不知谁的嘴不严实,这话竟传了出去。然后,还传到了何县尊太太的耳朵里,何子衿听到此事时的感想就是:这群没见识的老娘们儿,她这真是皇后娘娘赐的啊!

作者有话要说:PS:本就回来晚了,结果,一写还写多了,不好意思~~~~~~~~~~~~~~~~~~~~~~~

第315章 北昌行之三

第315章

被一群无知老娘们儿嘲笑是个什么感觉呢?

就像前世辛辛苦苦攒俩月工资买一个LV的包包,然后,人家见了都说,山寨来的吧。

何子衿郁闷的想吐血,尤其是她特想显摆,而没能显摆成功时。

关键,她这是真的啊!

既不山寨也不吹牛,完完全全是真的啊!

阿念还很好心的安慰他家子衿姐姐,“不要理这些闲言碎语的婆娘们,她们可懂什么呢?”是的,虽然在贵族范儿的朝云师傅面前,阿念一直有些小自卑,但面对沙河县的土著们,身为县尊老爷的阿念还是很有见识的一个人。尤其是,这,这些长舌妇们,不说自己没见识,竟说他家子衿姐姐这宝贝璎珞是假的。

何子衿明明呕的想吐血,还得说,“没事没事,我一点儿不会跟这些人一般见识。”心下琢磨着要怎么找回场子!

何子衿还没想到找回场子的法子,与阿念商量,“咱们这也安置下来了,还没去朝云师傅那里呢。”

阿念也想到了,道,“明儿就去。”

何子衿还说,“明天可不是休沐的日子。”

阿念道,“无妨,交给马县丞,他乐不得呢,我就说去体查民情。”做一地县太爷,哪怕是被架空的县太爷,那自由度可远不是当年在帝都做翰林时能比的。

第二天,一家子连带江仁就去了。

朝云师傅依旧是住在山上,只是,这北面儿的山可不是蜀中的那种小山啊。这边是连绵的山脉连着莽林,山上的树木遮云蔽日,就是那种,传说中的深山老林的样子。

且北昌府本就是个寒冷的地方,山下积雪初融,山上还是小风嗖嗖的,一点儿没有春天的温暖。待去了朝云师傅的道观,建设的还与以往的朝云观一样,只是,闻道师兄在指挥着人换大门,何子衿先问闻道师兄,道,“这是怎么了,门坏了?”

闻道道,“昨儿晚有野猪撞门,亏得咱们这门结实。待他们出去把野猪杀了,门也撞了个洞出来。你们来得巧,一会儿带头野猪回去添菜。”

何子衿进去见朝云师傅,看朝云师傅在外棉袍大氅加身,何子衿搓搓手,道,“这山上也太冷了。”

朝云师傅道,“赶紧屋里来,别冻着孩子。”

阿曦阿晔已经开始记事了,这会儿见了朝云师傅就都朝朝云师傅伸手咯咯笑呢,朝云师傅要去抱何子衿怀里的阿晔,阿曦瞧见不乐意,伸手就给了她哥一拳头,阿晔嘎一声,就翻白眼了。把朝云师傅吓一跳,何子衿笑,“别理他,现在可会装死了。”拿手指一戳阿晔的小胖脖子,阿晔立刻不翻白眼,咯咯咯的笑起来。

朝云师傅接了阿曦,笑道,“唉哟,这才几天不见,阿晔又有新招术了。”

阿念就接了子衿姐姐怀里的阿晔,亲阿晔两下,阿晔也笑了起来,何子衿给他擦擦笑出的口水,与朝云师傅道,“你说,这么小就这般刁钻,以后真怕他娶不上媳妇。”

“你这是杞人忧天。”朝云师傅带着一行人进屋说话。

山上甭管多冷,朝云师傅的屋里都是暖如三春的,何子衿道,“这山不似芙蓉山,师傅你在这山上住的成么?冷还好说,反正有的是炭,地龙烧起来也就暖和了。就是这么高的树,平日里也见不着个太阳。倘把树砍了,又失了风景。再者,你先时还说,有时五月就开始下雪了,北昌府的冬天这样长,要是从当年五月直冷到第二年三月,平时我们都能来,要是下了大雪,不说我们来不了,就是上山下山的采买东西也不容易啊。我看,您干脆下山住吧。”

朝云师傅并不是别扭性子,他道,“我也只是在书上看到过北昌府如何如何,这也是来了,才亲眼看到的。”

阿念道,“我看沙河县不小,闹中取静的宅子也有几处,师傅你不如住到县里去,这几天阿曦阿晔不见你,还天天咿咿呀呀的往外瞅,不知道是不是想你呢。”

朝云师傅就有些心动,道,“肯定是想我,阿曦阿晔记性都好。”从俩孩子见了他都要他抱,朝云师傅就知道宝宝们多么思念自己了。

这么说着话,闻法端来茶水,何子衿接了,大家一人一盏说着话,何子衿道,“这山上野猪这样多,野猪还是小事,就怕有虎熊之类。师傅你还是搬县里吧,咱们离得近,阿曦阿晔眼瞅就要启蒙了,有你在,我也省得请先生了。”

朝云师傅道,“你这想的可真长远。”

“我说真的。先时我们去县衙,那县衙的门也是歪歪扭扭的,我还说呢,怎么这般破个大门,后来才知道,是给野猪撞坏了,师傅你想想,县里还时不时跑野猪呢,何况你这山上。”何子衿道。

朝云师傅在这沙河县的山上,住的也不如在蜀中舒服,两地气侯便有不同。这沙河县的山是高山密林,不大适合隐居。朝云师傅道,“什么时候我搬去县里别院吧。”

何子衿已经准备帮着朝云师傅买房了,不想人家县里有别院,何子衿颇是吃惊,道,“师傅你县里有宅子啊?”

朝云师傅道,“他们提前来预备下的,离县衙不远。就在县衙后门相邻的凤鸣街上。”

何子衿很是高兴,道,“那就赶紧搬吧。”想着朝云师傅搬去县里,还能帮着带孩子,何子衿就不禁更高兴起来。

朝云师傅问他们在县衙如何,何子衿是个存不住话儿的,把自己那郁闷事说了,道,“甭提了,一群没见识的老娘们儿,我把皇后娘娘赏我的璎珞拿出来带,有人问我,我就说是皇后娘娘赏的,面儿上没说什么,回家偷偷笑我,说我是吹牛的,还有人说是假的。”把朝云师傅笑个够呛。

大家也都笑了起来。

朝云师傅笑道,“所以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也是有道理的。”

何子衿又同朝云师傅说了说阿念为官的事儿,朝云师傅不以为然,道,“这不算什么事,自来官员新到任,底下的人哪能不掂量掂量主官的份量。不要说是官场,就是商场,亦是如此。小到一县,一州,一府,大到六部,或是君王,皆是如此。”

何子衿笑,“这倒也是。”与朝云师傅说沙河县有趣的事儿,“有一个金家,据说是大户来着,开个酒楼,就叫金鑫楼,您说,这家子们是命中缺金还是怎么着,起码叫个昌隆楼、沙河楼什么的也好啊。”

朝云师傅听得直乐。

何子衿一向言语伶俐,这沙河县的新鲜事儿也多,叫她一说,妙趣横生。

中午时候,大家吃的就是烧野猪肉,这里的饮食绝对没有帝都的精细,但北昌府有一种山林的蘑菇,放在肉里炖来,香的了不得,再往里面加些粉条、山芋、炸好的肉圆,还有帝都带来的大米,何子衿一连吃了两碗饭,还说,“肉吃不吃不要紧,菜放里头委实香的很。”

朝云师傅不大适应这种吃法,就单给朝云师傅做的炖蘑菇的那种,朝云师傅也说味道不错。

何子衿给俩孩子蒸蛋羹时还兑了些肉汁进去,俩人一人吃一碗半,朝云师傅笑,“这才几日,饭量都长了。”

何子衿道,“这是嘴巴学刁了,以前就是蒸蛋羹,吃得也挺香。有一回吃饭,阿念醮了鱼汁给他们尝了尝,每次吃饭都要闹腾。就兑些肉汁、鱼汁的给他们拌了,淡淡的有个味儿就行,他们就爱吃蒸蛋,吃奶吃的少了。”

非但饭吃得多了,阿曦身子壮实,两条小胖腿先始长力气,现在最喜欢的事就是围着炕桌练习走路,炕桌上什么都不能放,她自己走不行,就扶着炕桌,跌跌撞撞的蹭。本身人家学走路就够辛苦的,还有个扯后腿的阿晔,阿晔这坏小子,他完全没有要学走路的意思,他就喜欢吃饱就困觉,而且,要是看到阿曦学走路,他还要发坏招。阿曦走的好好的,他刷刷爬过去抱人家的腿,一把就把阿曦抱个屁墩,阿曦则是个暴力分子,翻身就给她哥一顿捶。阿晔哇哇一哭,阿曦这才罢手,这时候,何子衿就抱着阿晔哄他睡觉。挨他妹两拳,阿晔可能觉着皮就不大痒了,于是,乖乖在妈妈怀里困起觉来。

阿曦自己且围着炕桌转着,得一直转累了,阿曦就自己坐着,坐一会儿,身子一歪,再看,已是睡着了。

把朝云师傅乐的,笑道,“不过几日未见,越发招人喜欢了。”

何子衿显摆皇后娘娘赐给她的八宝璎珞没成功,就开始显摆自家宝宝,笑道,“平日里有意思的事儿还多呢。”

朝云师傅决定,立刻搬家。

说是立刻,也没这样快的。

总得算个吉日,山下的别院,也得先收拾出来。

这些,自不必朝云师傅操心。

倒是当天何子衿一行人带了一大一小两头野猪回去,闻道道,“这山上野味儿实在太多,这小猪最嫩,你们带回去添菜吧。”

何子衿现在人也不少,镖局的人还都没走呢,他们原是做的行脚的差使,不过,江仁劝他们说,既来了,不妨采买些北昌府当地的山货,或是过些天去榷场瞧瞧,北凉有许多东西,帝都人也偏爱的。江仁是要弄些东西回去的,已说好了,到时还雇他们。就是他们自己,江仁说,要是他们有银子,不妨也买一些,到时不用愁出货,江仁一并给安排。这些人如何不愿,就在沙河县暂住下来。

所以,现下家里人委实不少。

何子衿并不会在吃食上委屈人,这么一路,镖局的人也不容易。何况,他们现在还兼着做阿念的护卫。

阿念眼下的困境,其实并不在于人身安全什么的,只要阿念不正式与马县丞□□,不撕破面皮,没人会脑子有病的去刺杀一地长官。

阿念的困境在于,他手边没有得用的幕僚。

江仁打探消息什么的是把好手,不过,细务上,钱谷、刑名、书启,这三样,都需专业人士。眼下就是把马县丞干掉,没有这方面的好手帮忙,也很容易被坑。

阿念倒是沉得住气,他才刚到沙河县,并不急着整饬县务或者烧三把火什么的。阿念先去县衙旁边儿的与城煌庙挨着的县书院。

这一去啊,阿念就觉着,虽说碧水县也是个小地方,但论教育真是强沙河县县学百倍。整个县学书院,教书的就一个胡子花白的老秀才,然后,书院里小猫三两只。

林教谕田训导一听说县尊大人来了,连忙出来相迎。沙河县书院不景气,完全没有半点儿当年芙蓉书院入学还要考试,家里孩子考不上还要想方设法走关系走后门儿的气派。就这书院,看着就…知道,北昌府教育落后,不是没有原因的。

书院这般情形,林教谕田训导也是一幅穷兮兮的模样,二人都是一身青袍,请县尊大人进了屋。屋子是里外两间,外间设了一张靠墙长桌,桌两畔,嗯,只有一张椅子,就那椅子,也只三条腿,没的那条腿用青砖叠起来撑着。可见外面是坐不得人的,二人请阿念里间儿坐,里间也只两桌两椅,桌上摆着文房四宝,可见是二人的桌子。一畔设有一烧水的小火炉,炉上坐一烟薰火燎的已是黑色的铜壶,田训导要给阿念倒茶,却只两只茶盏,不是他与林教谕从自家带来的。倒不是舍不得用自家茶碗给县尊大人吃茶,只是,这样不妥当。阿念摆摆手,“不必忙了。”他道,“今儿天气好,我看外头有个草亭,咱们去外头说说话儿。”

二人就与阿念出去了,好在,草亭里还坐得人,就是草亭上的顶儿已是漏的,仰头就能看到蓝天。阿念笑道,“昔日唐时杜甫曾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总不解其意,今儿一见咱们这亭子,顿时茅塞顿开。”

二人也只得赔笑。

阿念问了他们书院的事,林教谕年纪不轻了,好在是举人出身,田训导只是贡生。林教谕叹道,“州府的书院,一月要二两银子的束脩,咱们县里书院,一月只收一两,也没人愿意来。穷的交不起束修,大户呢,嫌咱们这里没好先生,都把孩子送州府书院念书去了。大人,咱们县书院难哪。”

阿念想了想,道,“县里可有大儒,我愿亲亲去拜访。”

林教谕满面苦涩,“实不相瞒,阖县也没有一个进士功名,就是老朽这举人,也是县里第一个。”

阿念:…

阿念一县之长,何况他素来是个板得住的,笑道,“这无妨,哪怕不是咱们县,只要是有名气的贤士,要是二位知道,只管说与我知道,我定亲去拜访。”

林教谕与田教导都露出为难之态,阿念道,“有话只管说。”

林教谕道,“以前在咱们这书院教书有位临县的邵举人,邵举人中举的年纪比老朽年轻多了,他来咱们书院教书时,咱书院还出过俩秀才哩。后来,邵举人…哎…邵举人不满阎公子在课堂欺负小学生,非要逐阎公子出书院。阎公子后来去了州府念书,邵举人不幸跌断腿,回家去了。”

阿念问,“邵举人现下好些了吗?”

林教谕叹口气,“腿没接好,瘸了。不然,邵举人原是咱们附近,最有希望考进士的人呢。他天资极好,只是命中多舛罢了。”

阿念点点头,道,“我倒是认识一位帝都来的大夫,不知能不能给这位邵举人瞧瞧病情呢。”

林教谕连忙道,“倘能救得邵举人的腿,于他便是恩同再造啊!”

阿念笑道,“看来,林教谕与邵举人还算相熟。”

“不瞒大人,他年轻时跟我念过几年的书,他家境贫寒,一时没有赴春闱路资,我想着,书院正是缺教书先生,便请他过来教书,一年也能挣个几十两。却不想他遭此祸事,我这心里啊…”林教谕叹口气,心中内疚自不必言。

田教导也说,“邵举人委实可惜。”

阿念与林教谕约好去看邵举人的时间,回头跟子衿姐姐提了提这事,何子衿问,“你是想把邵举人再请回来在书院当先生。”

阿念道,“总得先见过人才知道。有些人遇着难事会发奋,也有更多人,觉着前路黑暗就此颓废的。”

何子衿点点头,想了想道,“反正是去一趟,总要带些东西的。”问阿念邵举人家是个什么情况。阿念道,“邵举人已经成亲了,听说家里有两子一女,三个孩子。”

何子衿道,“那我备两个尺头,两样点心吧。”第一次去,东西不能太薄,也不能太厚。

阿念说好,又说了请与朝云师傅随行的窦太医的事。

何子衿道,“这个没什么问题,朝云师傅也要搬来县里住了。我跟朝云师傅说一声就是,救人积德的好事,我还想着什么时候看看,要是跟窦太医熟了,请他去医署那边儿做个义诊啊什么的。”

阿念笑道,“这个我去与朝云师傅说就好。”

何子衿也没意见。

阿念说要去看邵举人,并没有拖沓,收拾好了,请了人,就带着林教谕、窦太医,一并坐车去了临近的黑熊堡。据说以前时常有熊瞎子下山,就叫了黑熊堡。

邵举人家里在黑熊堡,乡下地方,院子很是宽敞,看邵家的日子,不算太好,却也不是太坏。邵举人正在屋里教几个当地的小学生念书,孩子们稚嫩的声音远远街到街上,叫人听了都不禁将脚步放轻一些。

待孩子们念书的声音停了,阿念一行人才进去的,邵举人见到林教谕很是高兴,含笑道,“先生来了。”再看一行人以阿念为尊,阿念年纪且轻,却是气度不凡,邵举人拄着拐杖起身,看向林教谕,林教谕道,“这是县里新来的县尊大人。”

邵举人并非沙河县人,黑熊堡是属于马川县,马川县比沙河到地方还大,人还少,县里并无书院。邵举人连忙向阿念见礼,阿念双手扶他一扶,笑道,“听闻邵举人以往曾在我们县学中任教,又是这一片有名的贤士,今日特来拜访。”

邵举人一身青衣,只是寻常的粗布料子,却也收拾的干净整齐,邵举人笑,“真是折煞草民了。”请诸人正堂坐。

邵举人的娘子是个三十几岁的妇人,十分俐落能干,只是,家里无茶,邵娘子难免窘迫,便一人沏了碗鸡蛋水。阿念是头一次见这种吃法,生鸡蛋打进碗里,用开水一冲,鸡蛋清便若薄纱般在滚水中成了形,蛋黄似个小太阳沉在碗底,邵娘子道,“家境贫寒,县尊大人见笑了。”

阿念客气道,“是我们打扰了。”

邵娘子说过话就出去张罗中午饭食了,阿念寒暄几句,就直接说了,“这位窦大夫是帝都的名医,他与接骨之事上极有心得的。我想着,既有机会,就当试试。”

邵举人眼中露出感激,态度很是豁达,当下就去屋里叫窦太医瞧了。窦家本就是医术世家,窦太医的祖父曾任太医院院使,这回也就是朝云道长出行,帝后二人不放心,方着窦太医随行的。医者皆有仁人,窦太医也不例外,他摸了两下便知,道,“这是接骨时没接好,故而,你这腿一直使不上劲儿,所以才要拄杖而行。”

邵举人心下有些激动,依着礼数先谢过大夫,方道,“不知可还有好转余地?”

窦太医道,“只是要受大罪。接骨没接好,唯有断骨重接。”

邵举人立刻道,“只要我这腿有救,什么样的罪都无妨。”

窦太医道,“我不能在这里久待,你不若与我们去沙河县吧,你这腿便是接上,之后我也得就近照顾,相应的开方下药,才容易长好。这幸得你还年轻,倘年纪大了,便是断腿重接,也非易事。”

林教谕道,“住我家去,极是便宜的。”

阿念都亲自过来了,总不会让邵举人去了沙河县没住的地方,就是邵娘子知道这消息欢喜的都掉下泪来,当下把家里下蛋的老母鸡杀了三只,倘不是当日天晚,恨不能立刻就把丈夫打包送去沙河县治腿。

说实在的,阿念在邵家吃饭吃的怪心酸的,虽是家常菜,也是邵家能拿出的最好的东西了,邵家三个孩子都极懂事,就是瞅着一盆炖鸡有些移不开眼睛。阿念走前,悄悄令身边人给邵娘子留下了十两银子,就带着邵举人回了沙河县。

并不是邵举人家家境不好,实际上,邵举人家的家境在黑熊堡算是好的。

只是,阿念不禁想,倘当年他不是被岳家收养,那么,他过的又会是什么样的日子呢?

作者有话要说:PS:大家午安~~~~~~

第316章 北昌行之四

第316章

阿念出远门儿,其实,当真不算远,但这年头出门,快一些的是骑马,中等行速的是马车,慢些的就是牛车了。阿念他们一行是带着马车去的,窦太医是文士,虽然年纪不大,但骑马什么的也叫人不放心。阿念自己是骑马,窦太医坐车,这样一大早的出门,阿念也说了,到那邵举人家得有半日车程,当天有可能回得来,也有可能回不来。

何子衿叫他只管放心去,自己带着孩子看朝云师傅的新家去了。

朝云师傅的新家就在县衙后头,何子衿都不用坐车的,从后门儿出去,走两步就到。何子衿看朝云师傅这宅子,规格绝对超了五进大宅的规格,房舍颇多,还有个极大的花园,园中一处波光浩淼的小湖,湖里已有小荷初露尖尖角,何子衿见着就眼睛一亮,笑道,“唉哟,师傅,你这里还有荷花啊。唉哟,再大些就能采荷叶做荷叶粥了。”

朝云师傅还以为他女弟子要赞一赞他这宅子的景致呢,结果,听到这么一句,朝云师傅问,“你这是早饭没吃饱。”

何子衿瞥朝云师傅,“你看我像吃不饱饭的?”何子衿正说话,阿曦就不愿意让她娘抱了,伸出小手嘴里还咿咿呀呀的朝朝云师傅叫唤,朝云师傅笑,“阿曦这是想我了啊。”

何子衿心说,她闺女完全是以貌取人,就喜欢长得好的。朝云师傅甭看年岁不小,估计相貌符合她闺女的审美,她闺女每次见朝云师傅都有些小兴奋。

何子衿把人放地上,又给在朝云师傅面前放个椅子,阿曦就扶着椅子走路,一会儿走到朝云师傅跟前,俩人抱人腿,朝云师傅抱她放在膝上,她还坐不住,不一时就要扭着小身子下去,继续扶着椅子练走路。阿晔今天可能是初到陌生地方,就乖乖坐他娘怀里了。不过,他小脑袋一直朝着湖水看,板着一张小脸,不知是在思考人生,还是在欣赏风景。

朝云师傅就说,“这俩孩子,一文一武啊。”

何子衿道,“阿曦有些暴力倾向,阿晔一肚子坏水儿。”

朝云师傅:…这可真是亲娘。

何子衿是找朝云师傅一道过来吃饭的,她自己在家吃饭觉着闷,就过来,既陪陪朝云师傅,也能有人帮着自己带带孩子。何子衿还跟朝云师傅商量着买人的事,何子衿道,“原本在帝都时想买几个人使,后来又忙着外放的事。当时就想着,这么远,倘是买些小丫头小小子,路上奔波也是个事儿,就没买。今到了这里,师傅,你说能在这里买人不?”

朝云师傅道,“如何不能?”

何子衿道,“你不晓得,这么个县城也复杂着呢。这么说吧,有些人就想阿念做个牌坊,买人什么的,我怕是买来倘是别家的奸细可怎生是好?”

朝云师傅笑,“你这也想远了,哪里有那么多奸细的,细挑捡着就是了。再者,奸细不奸细的,要有个奸细才好办呢。”

何子衿想了想,“这也是。”她又与朝云师傅说,“原来县衙里是给县太爷备车也备轿的,说来,做官也不是没有好处。”

朝云师傅直笑,“好处还在以后,待日后阿念把沙河县整饬明白,就没人笑你吹牛了。”

何子衿脸上微窘,“我那也不是吹牛啊,正经是真的。”

朝云师傅一乐,何子衿见这园中颇有几样能吃的野菜,便叫闻道拿个篮子来,何子衿把孩子交给朝云师傅看着,很是摘了几样,还指了一棵榆树与朝云师傅说,“这树上是榆钱,师傅你有没有吃过?”

朝云师傅还真没吃过,何子衿叫闻道上树摘了些,先命人去洗干净,中午她要露一手。闻道笑,“可是很久没吃过小师妹烧的菜啦。”

何子衿一幅小得瑟样儿,装做不在意的摆摆手,“哪里哪里,这刚做了县尊太太,近来不是忙么。”

闻道强忍才没笑出来。

何子衿一向会烧菜,她与朝云师傅认识多年,也知道朝云师傅的口味儿,朝云师傅怎么说呢,挑剔也是真挑剔,不吃的东西太多,什么酱鸭酱肉这类的,朝云师傅都不碰,还有咸云咸肉一类,朝云师傅也不吃。可是吧,朝云师傅也不是吃那种特烦琐特讲究一锅汤用七八样精贵料,然后不间断炖十个时辰啥的,朝云师傅并不是这样。朝云师傅的口味儿,怎么说呢,他就爱吃个鲜。菜,要是鲜的,肉,也要是鲜的,鱼,更要是活的,所以,像这些野菜,看着不值什么,但水里一抄,拌上油盐,味儿不要太重,透出春天菜里特有人新鲜菜香,朝云师傅就挺喜欢。

沙河县有河有水,河里产鱼,这里的鱼不是蜀中那种半大不小的鱼,有很多是大鱼,大鱼的肉不是很嫩,何子衿剁了鱼葺拌上猪肉,调味儿做鱼圆,朝云师傅也会吃些,何子衿自己是爱吃的了不得,还蒸一碗细细的鱼葺肉给孩子们换换口味儿。

何子衿道,“对了,前儿我叫人买了些大米,这里的大米也不比御米差多少。一会儿我让人送些过来给师傅你尝尝,很不错。”

朝云师傅道,“北昌府山高林密,地广人稀,其实,土地肥沃,比湖广之地并不差的。只是气侯不同,这里的大米前朝时还做过宫里的贡米。”

何子衿颇是赞叹,道,“那如今怎么不做贡米了。”

朝云师傅道,“自北昌到帝都,一来这里比是江南湖广之地,的确贫寒,倘要贡米,怕加重此地负担。二来,我朝立国未久,多有战事,皇室对此并不太过讲究。”

何子衿点头,也就是说国家不大富裕。

何子衿道,“其实,听我祖母说,现下比起以前是可好太多了。我祖母年轻时才叫穷呢,兵荒不断,像我爹小时候,县里连个正经书院都没有。还是后来阿冽他们念书,好几个县办了芙蓉书院。以前我觉着,碧水县比起州府来差的远,昨天阿念去了县学书院,回来与我说,沙河县这书院,远不比芙蓉书院呢。”

朝云师傅道,“不只沙河县,北昌府官学也一向寻常。上科春闱,北昌府阖府也只中了三个进士。”

何子衿道,“我看外头人来人往的,多是南北往来的商贾。”

朝云师傅道,“不止于此。这里离榷场近,自然商贾往来多,在沙河县歇脚什么的。北昌因离北靖关近,出了北靖关就是北凉国了。北凉国国家不大,并未与我朝明着打过仗,但也经常好不好就弄伙子山匪什么的。这里的事就更复杂了,因为北凉往西就是西蛮了,西蛮兵强马壮,这两国,时常联合起来在北靖关外寻衅。所以,北昌府这里的兵役也是极重的。许多人都去服兵役了,留下的,能有多少。”

何子衿问,“这兵役得服多少年啊?”

朝云师傅道,“二十年。”

何子衿惊的,都不知要说什么了。何子衿道,“那服兵役,能有什么补贴之类的不?”

朝云师傅道,“五口之家,倘一人服兵役,可免一家税赋。”

何子衿稍松口气,这还有个活路。

何子衿道,“其实,二十年有些太长了。现下人,就是寻常人家,寿数能有几何?一个男丁,十五岁服兵役,二十年后就三十五了,以前在蜀中时,我家的田也是佃出去的,那些佃户,四十就是老人了。若是能活六七十,就是高寿了。再有,这样普遍征兵役,还不若训练出一支精兵,不然,再多兵役也就是拿性命去填了。再者,那些兵役到期回乡的,还能种田么?一辈子在军中,怕也没种田的本事。他们在军中,要是有本事混个小头目,想来还能娶房媳妇,以后自军中回家,也还有个安置的地方。倘没本事熬成官员的,又是在军中,娶不上媳妇的怕也很多。这些人,倘兵役到期,可如何过活呢。”

朝云师傅对自己女弟子颇是刮目相看,笑道,“唉哟,你想的倒还挺好啊。”

何子衿假假谦道,“我这也只是随便一想。”

朝云师傅:真不想再夸她以助长她的嚣张气焰。

朝云师傅道,“要怎么着,就是阿念他们这些官员的事情啦。”

阿念是天色将晚才到的家,并没有让邵举人去林教谕家住着,林教谕家的家境,看林教谕的穿戴也能看出来。阿念让子衿姐姐收拾出间屋子来,何子衿这倒是早预备下了,笑道,“都备好了,叫四喜带你们过去吧。我白天已升火薰过了,一点儿不潮。被褥什么的也都预备好了,厨下备着饭食,一会儿我让丸子给邵举人送过去。”

阿念点头,连声道,“我也饿了。”

“早预备着呢。”何子衿先让他洗手洗脸,笑道,“没想到你们今天能赶回来,不过也备下了。”

阿念细致的洗过手脸,道,“亏得早上出去的早,路上可是不大好走,把窦太医颠的,说以后要好生奇马,这沙河县的道啊,坐车实在颠的很。”

何子衿听得直笑,给阿念下的是鱼汤面,还放了些小青菜在里头,外加个荷包蛋,阿念一连吃两碗,何子衿都怕他撑着,阿念道,“撑不着,刚好刚好。”

填饱肚子,阿念先去瞧自家小宝贝们,见孩子们都睡了,阿念就每人往胖脸上亲一口,这才跟子衿姐姐说起话来。阿念说到邵举人家里时,道,“院子挺宽敞,屋里也量青砖铺地,东西厢房俱全,邵娘子见我们去,杀了三只正在下蛋的小母鸡,我这心里就不大得劲儿。咱们瞧着鸡寻常,哎,怕那鸡就是邵举人家的来钱的地方。”

何子衿听了叹口气,“是啊。”不过,何子衿道,“按理,有举人功名,家里田地都不必缴税赋,邵举人又是正经举人功名,如何日子还过得这般贫寒呢。”

“这已是不贫寒的了。”阿念道,“以往听祖母说以前那些吃不上饭的事儿,我都觉着稀罕。这回出门可是…”阿念道,“尤其是乡下地方,都是穿麻的。要是能穿上细棉衣的,在当地就是好人家儿了。要是能穿上绸的,这就是大户。”

“这么穷啊。”

“是啊。”阿念感慨一声。

何子衿看阿念这忧国忧民的模样,笑道,“正因地方穷困,这才有治理的希望。要不,要当官儿的做什么呢。你且安下心来,慢慢查访着些,看到底是贫在什么地方。我就不信,这地方就没有可取之处了。不说别的,这里地方就大,也没有沙暴之类不适宜耕种的,当地人也不是那种馋懒的,总有法子的。要我说,这地方比那江南富庶之地好,那样的地方,山好水好百姓也好,哪里还能显出一地主官的本事来呢。”

阿念笑,“姐姐可真会安慰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