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珠就是很想去看啊,纪珍只得让侍女先带他去看新房了,纪珍自己坐着陪母亲说话,道,“阿珠又长高许多,这么远的路过来,他倒是一点儿不累。”

纪夫人笑道,“他哪里累,一路上问了八百遍什么时候到帝都。”

纪珍问,“娘,大姐没来吗?”

纪夫人笑,“原本是想让你大姐、大姐夫都一道过来的,不想这临行,你大姐检查出身孕,哪里还敢让她行远路,以后再说吧。”

纪珍笑,“这可真是喜事。”

“是啊。”纪夫人笑,“出门前便遇这桩喜事,这一路上,也是顺顺遂遂的。”

母子俩说着话,纪夫人略歇了歇,也跟着长子先去看了个新房。

阿珠这先看过一遍的就给他娘做起向导来,他来到帝都简直是欢乐的了不得,自小出身在北靖关的阿珠,乍来帝都,完全是与双胞胎初到帝都的感觉一样一样滴。这种感觉,与双胞胎特有共同语言,阿珠年纪本也与双胞胎相仿,三人原就认识,双胞胎见了阿珠,很有些帝都人的优越感,虽然他们这帝都人也不过做了一年多的时间。

纪容陛见之后,第二日江家就给纪家递了帖子,第三天一家人正式拜访,江家也是很郑重接待。阿曦因在待嫁中,按现在的民俗规矩,并未出来相见。

因两家婚期临近,纪家人都是一幅喜悦的模样,连纪容这素来不苟言笑的,目中亦露出难得的温文。

两家主要是就成亲的一些礼仪进行商议,这方面,双方都很好说话,纪家因纪氏夫妇特殊的人物经历,在这方面都不大讲究,何况,亲家何子衿是有名的大仙儿,一切都听亲家的就是。因纪家态度和气,江家夫妇总算是把嫁女前的心酸略略的收了些。想着,闺女早晚都要出嫁,纪珍这到底是知根知底看着长大的孩子。

两家说定了成亲的事,江家盛宴招待纪亲家。

大家都在前头吃饭,就阿曦一个在自己屋里吃。一时,阿珠与双胞胎过来,阿珠还神秘兮兮的塞给嫂子个小纸团,阿曦偷偷一看,阿珍哥写的情诗,这可真是…酸死个人了。

然后,待阿珠走时,阿曦回了一首更酸的。

阿珠做为他大哥的小信鸽,回家邀功一般把嫂子回的诗交给大哥,纪珍接了诗,摸摸阿珠的头,觉着弟弟没白吃这些年的饭,总算有些用处,和颜悦色道,“你这头一遭来帝都,待大哥闲了,想去哪里玩儿,大哥带你去。”

阿珠鬼头鬼脑的,“大哥成亲前我就去找双胞胎,大哥成亲后再说玩儿的地方吧。”

纪珍十分欣慰,赞他弟,“汝子可教也。”

纪珍这里兴头头的就等着娶媳妇了,江家虽舍不得嫁闺女,也知道闺女早晚都得有这一天。闺女嫁出去固然难舍,可要搞得跟李二娘一般,十八了还没婆家,更叫人着急呢。

说到李二娘,倒是有一桩事。十八岁要搁何子衿前世,那绝对还是花骨朵的年纪,那会儿,你十八就是想结婚也办不了结婚证啊。可在这年头儿,一个姑娘家,十八还没婆家,真能急死娘家人。李家人约摸是真急了,李夫人还跟何子衿打听了回大宝。

说起大宝,简直比李二娘还叫人急,何琪与江仁来信都说了,不拘什么家世,只要是正经人家的闺女,只要大宝肯成亲,他们就乐意。

关键是,大宝对爱情的忠贞简直是兄弟中的第一人,他当年说喜欢隋姑娘,大家都以为是少年情怀,怕不能长久,偏生大宝就是个长情的,至今仍是痴恋隋姑娘。这样的大宝,怎么可能同意李家的亲事,何子衿委婉的同李夫人说了大宝的情况,李夫人也便罢了。

李夫人也知道隋姑娘,因为这几年隋姑娘一直就在女学,每月要去巡抚府回禀女学事宜,故而,李夫人对她还算熟悉。李夫人性子宽阔,并不因何子衿替大宝回绝了亲事便心有不悦,李夫人说话极公道,“隋姑娘人品行事都是极好的,这几年女学的事情,多是她在打理,什么事都办的清清爽爽。以前在北昌府时,我听闻好几户人家打听她,她都未曾许婚。要是江翰林诚心诚意,与隋姑娘能结百年连理,当真是一桩极好的姻缘。”李夫人用隋方帮着管理女学,自然查过隋方,也知道隋方因不能生育与前夫和离之事,就李夫人对隋方本人的评价,除了不能生养,这当真是个好姑娘。大宝这般衷情,李夫人与隋姑娘虽交情不深,但隋姑娘在女学这些年,李夫人心里也有数,自然盼她有段好姻缘。

何子衿道,“我们一家子都盼着隋姑娘点头呢。就是我那表嫂,这几年也想通了,做父母的,虽是盼着儿孙样样都好,可到底,是为了儿孙过得高兴。倒是隋姑娘,有些顾虑。这也怪不得隋姑娘,谁经过她的事,也会对再婚有些顾虑。不过,大宝这样的深情,这世间,肯辜负这样深情的人肯定不多的。”

李夫人点头,“是啊。”

替大宝婉拒了李家的提亲之意,何子衿就开始准备阿曦添妆之事了。

何家的要紧亲戚基本上都在帝都,阿曦的添妆礼自然很热闹,尤其这一天也是女方晒嫁妆的日子,何家给阿曦准备的嫁妆也很够看,尽管何子衿一直想着低调低调再低调,但阿曦定亲早,这嫁妆置办吧,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何子衿更是如此,平时得了什么好物什,就分出一部分放到阿曦的嫁妆里,这些年攒下来,哪怕何子衿一直要低调的人,如今整理出嫁妆单子也是有些不大低调的。

起码,阿曦这份嫁妆比起苏冰的嫁妆来半点儿不逊色。

要知道,苏冰出身世宦大族苏氏,江家不过寒门出身。

倘不是何子衿的胭脂铺子在帝都渐渐打响名声,他家这么给闺女预备嫁妆,怕就得有御史参劾江侍读有贪污之嫌不可。不然,你一蜀中寒门,咋能给闺女整出这般丰厚嫁妆哩。

何子衿瞧着嫁妆单子时也觉着,自己给闺女预备的嫁妆还算不错。

结果,这何子衿眼里的还算不错,在朝云师傅看来,就很有些挑剔的意思。

是的,阿曦晒嫁妆,朝云师傅这位资深宅男也过来了。他老人家一来,自然得先顾他老人家,朝云师傅看了一遍,摇摇头,却是很给女弟子面子,没直接批评,就是给阿曦添了十台嫁妆。

是的,别人添妆都是论套论件,朝云师傅这样的大户,都是论台的。

何子衿很担心师傅放大招,一直碎碎念,“孩子们,还是要艰苦些好。”

朝云师傅道,“长辈们艰苦奋斗,难道是为了让孩子吃苦?”一幅惯孩子口吻,不理女弟子,神秘兮兮的与阿曦道,“明儿个过来,我有好东西给你。”合着您老人家还没给完哪。

有朝云师傅这十台添妆,别人再怎么添也比不过他老人家去啊。不过,由于亲戚家普遍女孩子少,阿曦嫁人,添妆着实不少。就是远在北靖关的三姑娘与江仁、姚节三家都打发送了添妆礼。

何子衿最后一整理,阿曦嫁妆又多了十几台。

苏冰这新过门儿的嫂子,也给阿曦添了一套玉器,还与丈夫商量着,要不要给阿曦添些私房。苏冰本就是个大方人,何况她与阿曦多年同窗,原就是好友,再加上前些天发笔横财,苏冰自己收着那么大一笔产业,总有些过意不去,就想着,补贴小姑子小叔子一些。

阿晔道,“从我私房里取一千银子,到时我给阿曦,算是咱们做兄嫂的一番心意。”

苏冰问丈夫,“你私房有这么些银子,父亲母亲知道不?”

“当然知道。”阿晔与妻子道,“这都是小时候的压岁钱、月钱攒下来的,后来重阳哥做生意没本事,找我们出分子参股,这些年的分红。还有就是在北昌府买的一些田地,每年的收成。我平日里又不怎么用钱,攒的时间长了,也就多了。”

苏冰不禁道,“我以前也经常攒月钱,怎么就没想到置田地呢。”

阿晔道,“一般大家大族,都在一处住着,子弟也不准置私产吧。”

“这种规矩,其实也就是说说,要是谁在外置些私房,家里大都是睁只眼闭只眼的。不过,我们女孩子都是在家,出门的时候都少,就是想置些私房,也不晓得如何置。男孩子小时候都在念书,怕置私产反分了心。”

“分心倒也有一些,不过,早些懂得经济事物也不是全是坏事。就看家里如何引导了。我刚中秀才的时候,还跟着父亲打过杂。”阿晔道,“初时接触这些事,于念书上是有些分心,不过,知道些庶务,于文章见解上亦大有裨益。多少读书人都会出去游学,其实就是为了增广见闻。读书,就怕读成个呆子。”

小夫妻俩说了回私房话,何子衿正与阿曦说呢,“明天去朝云师傅那里,要是给你什么特别贵重的东西,你劝劝朝云师傅,心意不在贵重上。”

阿曦道,“我看吧,谁能劝得动祖父啊。他要是没拿定主意,兴许能劝。要是拿定了主意,神仙也劝不住。”

何子衿想想朝云师傅的脾气,也是无奈,很担心朝云师傅直接又把阿曦变成大户。阿曦自己嫁妆不少,本就是大户了好不好!

第二天一大早,阿曦就去了朝云祖父那里,关键是阿曦的打扮哟,那幅金光闪闪,完全一幅本姑娘很有钱的暴发模样。

朝云师傅觉着都要给阿曦脑袋上的金饰晃成老花眼了,道,“平日里挺好的,怎么这要成亲就暴发起来了。”

阿曦扶一扶发间金钗,道,“我娘担心您老给我什么贵重的了不得的东西,先叫我跟您说,我可是不差钱的。”

朝云师傅一乐,“你娘就是这么个性子。”

朝云师傅是带阿曦去看宅子的,宅子的位置很近,就在朝云师傅庄园旁边,五进大宅,朝云师傅能带阿曦过来看,自然是极好的宅子。阿曦也是连连称赞,说这宅子收拾得好。

朝云师傅道,“我看这宅子也还住得人。”

阿曦还以为朝云祖父是要送自己宅子呢,不过,这回她未料对,朝云师傅就带她看了看,之后提都没提宅子的事,就留阿曦用过午饭就让她家去了,知道她这将成亲,要准备的事情多,并不拉着孙女久留。

阿曦出嫁之期很快到来,阿曦觉着这出嫁的日子与寻常日子也没什么差别,除了有些小小的紧张与羞涩外,就是各种忙。忙得她爹她娘都忘了伤感,何子衿豁出脸面,寻了位在帝都权贵圈全福届很有名气的夫人给闺女梳头。何子衿请的是小唐大人的夫人,小唐夫人。

小唐夫人夫妻恩爱儿女双全子孙兴旺,在帝都一向有名,什么名门闺秀的及笄礼、新娘子出嫁前请的梳头的全福夫人,这样的事小唐夫人没少干。一般必得是家族兴旺的全福妇人才会被人邀请,因与江家打交道这些年,小唐夫人也挺喜欢这家人。再加上江家虽非显赫家族,也是中等人家,再者,小唐夫人见过阿曦,纪珍于帝都也一向有些名声,何况,这是靖北大将军长子成亲。小唐夫人自然愿意给江家这个面子,很乐意就来了。

阿曦本就生得极好,如今这打扮起来,更是面若春花,小唐夫人满口赞道,“也就阿曦能配纪玉树了。”

何子衿心中既不舍又骄傲,笑,“他们俩,青梅竹马,也是天生的缘分。”

江家一大早上就热闹起来,自上午开始送嫁妆,到下半晌这嫁妆方算送完。一切如别家嫁女时相同,唯一不同的是,纪珍来接新娘子,阿曦做为兄长得送亲,帝都双玉难得同时出现,尤其,纪珍穿的是大红喜服,阿晔身为送妹妹出嫁的兄长,也是一身暗红袍子,纪珍骑的是一匹枣红色大马,阿晔为取个吉利,用的也是一匹枣红骏马。呵,这俩人并辔而行,不知道的还以为他俩成亲呢。

街上那些大姑娘小媳妇的更不必提,简直是倾城围观。上回阿晔接新娘子,只用了三百甲兵清理行道,如今俩人同时出现,三百甲兵明显不够,帝都府出动五百人马方令喜队平安到了纪家。帝都府尹为此大是不满,连声道,“人心不古啊人心不古。”大姑娘小媳妇的只看脸,如老夫这样才华满腹的简直是越来越没市场有没有!

纪家的热闹其实不及江家,主要是纪家人丁单薄,既无什么族人,也没什么亲戚,再加上纪容一直在北靖关为官,帝都交好的同僚亦是有限。故而,来的人并不多。

好在,纪容官高位显,纵来贺喜的人不算多,太皇太后却是极给纪家面子,逢此大喜之日,太皇太后还特意颁下赏赐,尤其赏赐之丰厚,简直令诸多人不解。因为,一般宫中这种赏赐,都是极有讲究的,什么官职,赏什么东西。要是依纪珍的官职,根本还不够赏赐的资格。大家认为,这无疑是慈恩宫看在纪容多年驻守北靖关的功劳罢了。但,就依着纪容的品阶来赏,这赏赐也忒厚重了吧。因为,除了些吉祥玩器之外,太皇太后还赏了新人一处五进大宅。

五进大宅!

当年太皇太后的亲侄子成亲,太皇太后也未如此厚赏好不好!

阿曦先还有些懵,实未料到她与阿珍哥成亲会得到慈恩宫赏赐,不过,听到这五进大宅的时候,阿曦突然明白了,这事儿定是朝云祖父干的啊!因为,太皇太后赏他们夫妻的宅子,就是朝云师傅带她参观过的那一套,地理位置也极好,就在朝云祖父庄园的隔壁啊!

阿曦:原来朝云祖父的大招在这里啊!

作者有话要说:PS:晚安~~~~~~~~~~~~~~~~~~~~~~~~~~~~~~~~~~~~~~~~~

第487章 帝都风云之三九

第487章

阿念与何子衿是第二天才知道太皇太后赏赐之事的, 俩人都是聪明人, 尤其何子衿,阿曦那天从朝云师傅那里回来后,说过朝云祖父带她看宅子的事。何子衿略一思量,就明白这是朝云师傅发的大招了。

怪道阿曦出嫁,何子衿舍不得闺女, 险难受出个郁结于心来,朝云师傅则是精神抖擞, 没事人一样, 原来老头儿是早有准备啊。

何子衿算是服了朝云师傅。

阿念则很是羡慕,道, “这法子, 也就朝云师傅能用了。”除了朝云师傅, 谁能请得动太皇太后这尊大佛啊。不然,若没有朝云师傅出面, 怕太皇太后根本不会赏赐纪珍与阿曦。

这种猜测则是错了,太皇太后对臣下一向优容, 纪珍与阿曦成亲后, 太皇太后还让纪夫人带着阿曦进宫说话来着。阿曦第二次进宫给太皇太后请安, 仍觉着十分荣幸。

待阿曦三朝回门时, 说起此事时, 都是满面荣光的模样。

何子衿拉着闺女,先看闺女的气色,白里透明, 嗯,这才嫁去三天,就是婆家再刻薄,也不能三天就把媳妇刻薄得面黄肌瘦啊,何况纪家又不是刻薄人家。再看闺女神采,称得上神采飞扬,何子衿这便放心了。苏冰陪着说了几句话,就去厨下张罗中午席面儿,留下空间给母女俩说些私房话。

何子衿这才问起闺女在婆家可好,阿曦道,“挺好的,婆婆待我很亲近,阿珠与我也好,公公虽一向严肃,不过,我们并不在一桌用饭,也没什么。”阿曦是半点儿压力都没有,主要是公婆呆不了多久就要回北靖关的,以后还是她与阿珍哥一起过日子。当然,这样想有点儿不贤良,不过,阿曦也就心里想想,嘴上是再不会说的。

何子衿问,“吃饭可吃得惯?”各家有各家的口味儿,何子衿就担心闺女刚嫁过去吃不嫁婆家的饭食。

阿曦想到这事就觉庆幸,道,“娘你忘了,公公婆婆都是蜀人,说来,咱们两家本就是同乡。我倒觉着,公婆饭食上的偏好,倒比咱家更偏蜀中风味儿。”

何子衿先问闺女在婆家的适应情况,其后方问的小两口相处如何,阿曦初初嫁人还是有些害羞的,道,“就是阿珍哥太缠人了。”

何子衿满眼含笑,“新婚夫妻,都是如此。”

何子衿见闺女样样都好,便与闺女道,“趁着离午饭还有些时候,你与女婿先去你朝云祖父那里请个安,他老人家也惦记着你们哪。”

阿曦偷笑,“祖父可真是,给庄子就给庄子呗,还要借太皇太后的手,弄出这样的声势阵仗。自从太皇太后赏了那样多的东西,家里的访客一下子比往时多了三成。”

何子衿道,“你怎么还懵着呢。要是成亲前给你,是给你的嫁妆。经太皇太后赏赐下去,这是朝廷的恩典。”

“这有何不同?”阿曦毕竟年轻。

何子衿与她道,“要是你的嫁妆,你们小两口偶尔住住也就罢了,怎好长住的?纪家在帝都又不是没有宅院,总住妻子的陪嫁,阿珍面儿上不好看。要是朝廷的恩典,既然领了,住的光明正大,不住都不好。”

“哦——”阿曦这才明白朝云祖父的用意。

阿曦从不是个矫情人,笑道,“我都不晓得还有这些门道。”又道,“那宅子也是极好的。”

“自然。”朝云师傅出手的东西,就没有差的。

何子衿命人请了阿珍过来,让他们小两口去朝云师傅那里请安。纪珍与阿曦现在出门走路都是手挽手,那种种甜蜜哟,看得何子衿这一生两世的都有些麻,不过,人家小两口挺美。

俩人这么美滋滋的去了朝云祖父那里,朝云祖父望着一身大红衣裙的孙女,想着孙女这样的才貌品性,世间本无可相配之男子,勉勉强强也就一个纪珍还算差不离了。

朝云祖父见着小两口也挺高兴,问阿曦,“在夫家过得如何?”

阿曦笑,“很好,公婆阿珍哥都待我很好。”

朝云祖父微微颌首,看向纪珍,“阿曦比你小几岁,平日里你就要多疼她多让她。”

纪珍正是新婚之喜,见牙不见眼的,应道,“是!祖父只管放心,我什么都听曦妹妹的!”

朝云祖父听这话就比较高兴了,觉着纪珍有眼力又懂事。

阿曦当真认为,也就是她与阿珍哥青梅竹马,而且,阿珍哥性子宽阔,不然,遇到个小心眼儿爱计较的,看到太岳父这般口气挑剔,嘴上不说,心里也要别扭的。

纪珍没这种别扭,他小时候在岳家寄宿念书,那会儿便认得朝云师傅了。朝云师傅就是这样的性子,别说,纪珍自己想想,还很能理解朝云师傅的想法,要是他以后有了孙女,孙女出嫁,见着孙女婿,哪怕不这样说,心里肯定与朝云师傅是一样的想法:你小子可得好生对俺孙女啊!

朝云祖父见纪珍知情识趣的,想着阿曦这亲事定得还算不错,青梅竹马,知根知底,相处起来果然容易。

朝云祖父对纪珍的满意就增加了几分,让纪珍去找罗大儒说话,他单独留阿曦下来问阿曦在婆家过得可好,关键,朝云祖父还神秘兮兮的与阿曦说了一句,“隔壁那宅子我叫人都收拾好了,挑个吉日就搬过来吧。”

阿曦倒也乐意住祖父隔壁,主要是,自小就在一处惯了的。阿曦道,“公公来帝都述职,还是待公公走后,我们再搬吧。不过,公婆就来这几日,还要搬回家,也够折腾的。”

将事情定下,朝云祖父很好说话,“那也成,先跟你娘说择个吉日。”

阿曦点头应了。

朝云祖父十分满意,摇一摇手里的白羽扇,道,“你临出嫁前,看把你娘愁的,我都怕她愁出病来。你娘是个实心眼儿,自小就实诚,既舍不得,光发愁有什么用啊,搬个家不就得了。”朝云祖父语气之轻松写意,颇令阿曦无语。阿曦道,“您老人家有这法子,不早些与我娘说,我娘也就不愁了。”

朝云祖父道,“我要与她说,她定要叫我在你家附近给弄处宅子不可。那样多不好,弄得阿珍像入赘似的。安排在我这边,离你家不远不近,既方便又避嫌,是不是?”

阿曦真诚的表示,“要不是我娘跟我说这里头的奥妙,我现在还懵着呢。”

朝云祖父摸摸唇上短胡,笑道,“你还小嘛。”

朝云祖父心情很不错,也没强留小夫妻二人在自己这里吃饭,反正以后就住过来了,吃饭的时候多的是。于是,朝云祖父估摸着时间,粉儿大方道,“你娘定是预备下酒席了,这就回去吧,有空再过来。”很轻松的放小两口回去了。

路上纪珍还说呢,“今天祖父心情很好。”

阿曦笑,“是啊。”

纪珍做官也这些年了,虽则官职不高,但官场上的门道他当真是比阿曦精通,纪珍想着太皇太后赏赐给自己与曦妹妹的宅子就在朝云祖父隔壁,纪珍道,“你说,太皇太后赏赐咱们朝云祖父这附近的宅子,是不是想着让咱们多孝顺他老人家?”

阿曦道,“定是有这个意思的。祖父也就与咱们走的近些,以前小时候还能在他身边,后来渐渐大了,琐事多了,倒不能常伴膝下。”

纪珍握住阿曦的手,道,“待我着人过来看看这宅子,倘有哪里需要收拾,先收拾出来,过些日子咱们搬过来也好。”

阿曦道,“不用收拾,都收拾好的。”

“你怎么知道都收拾好的?”

“先时祖父就带我看过的呀。”阿曦道,“那会儿咱们就要成亲了,我还以为是要给我的添妆呢。后来祖父没提这宅子,不想咱们成亲时太皇太后赏了下来。”

阿曦道,“太皇太后就祖父这一个舅舅,祖父嘴里不说,其实心里是记挂太皇太后的。只是,寻常人家甥舅之间来往何其随意,因祖父的出身,祖父并不常进宫,太皇太后也不是轻易出宫的人。在这帝都城,除了咱们,祖父一向不与别家来往。太皇太后自然愿意咱们就近孝顺祖父的。”

纪珍思量片刻,悄与阿曦道,“朝云祖父这心眼儿,可真密,他定是舍不得你离得太远,才想起借太皇太后的手赐咱们宅子。”

阿曦笑,“是。不过,太皇太后为人,定也是觉着这事可行,不然,依我说,太皇太后并不是大张旗鼓的性子。她老人家也完全可以低调赏赐,偏在咱们成亲的正日子赏下来,就是赞成的意思了。”

纪珍点点头。

俩人在娘家(岳家)吃过午饭,傍晚又吃过晚饭,此方辞了长辈,回家去了。

纪夫人的规矩不在繁文缛节上,她也不必阿曦在自己身边立规矩什么的,纪夫人只要看到长子与长媳那眉眼间的情意绵绵就高兴了。看他们回来,问些江亲家可好的话,见他俩已用过晚饭,就打发他们回去歇着了。

什么规矩能比生孙子更重要呢?

就是纪容带着家小回北靖关时,纪夫人对儿子媳妇诸多叮嘱之外又多了一项,就是,“好生过日子,有好消息立刻打发人送信给我。”

好消息是什么,自然不言而喻。

纪珍跟他娘保证,“娘你只管放心,年前定有信儿的。”

阿曦羞的直瞪纪珍,这种事如何能做保,她娘可是成亲三年才有的他们兄妹,叫阿珍哥这样一说,压力好大有没有!

不过,阿曦实不必太有压力,她在今年成亲的亲戚朋友间是最晚的,三舅兴哥儿、大哥阿晔、还有李大姑娘嫁苏二郎,都排在她前头,结果,中奖率啥的,阿曦可是独占鳌头。

她与阿珍哥刚搬到朝云祖父隔壁没三天,就诊出了身孕。

以至,朝云祖父得了便宜还卖乖地表示,“瞧瞧,这宅子的风水!”觉着孙女能这么快有身孕,完全是他宅子风水好的缘故啊!

虽然是封建迷信的说法,但朝云祖父这话却得到了许多人的认同,尤其何老娘,都想着要不要让兴哥儿带着媳妇去阿曦那里住些日子了。

作者有话要说:PS:晚安~~~~~~~~~~~~~~~~~~~~~~~~~~

第488章 帝都风云之四零

第488章

阿曦有身孕之事, 查出来还是凑巧, 倒不是阿曦粗心,实际上,因为婆家都挺盼孩子,阿曦对自己的身体一直留心。因着公婆要回北靖关,阿曦做新媳妇的, 自然得为公婆预备路上用的东西,还有就是各种交际, 纪家要回北靖关, 一些同僚旧友也得过来送一送什么的。哪怕相近有朋友不多,但也颇有几家, 纪夫人就想趁着自己在帝都, 多带一带阿曦, 毕竟,他们这一回北靖送, 再来述职也得是三年以后了,这些关系维持, 就得靠长子长媳了。长子那里, 纪珍在帝都多年, 该熟的也熟的, 但女眷这里, 必有个人能带一带阿曦方好的。

纪夫人忙着带儿媳妇搞外交,阿曦除了跟着婆婆学习家里的交际,还得准备公婆路上所用, 忙忙碌碌的,回娘的时间都不多了。弄得想闺女的阿念直念叨,嫌闺女不回娘家看看。阿念的话,“住这么近,也不回来,这跟远嫁有什么差别啊。”舍不得抱怨闺女,就开始抱怨女婿,“以前看着是个老实的,没想到走了眼。”

何子衿道,“亲家也来帝都这些时日了,怕就要回北靖关,阿曦新过门儿的媳妇,还不得在公婆跟前多尽尽孝心。你这嘀咕什么呢,咱们过去看看亲家又怎地?”山不来就我,我过去就山便是。离得近,不就是为了看闺女方便吗?

何子衿也想趁着亲家在帝都,多亲近一二。既是亲家,便是至亲之家了,何子衿不似阿念,还爱摆个岳父架子什么的,纪珍小时候在何家寄读,何子衿也从没外待过他,如今做了女婿,何岳母只有更疼女婿。故而,小两口没空来,何子衿与阿念便时常过去。纪家本就人丁稀薄,而江家嘛…只能说两家不愧是做亲家的,江家在这上头也可与纪家媲美,阿念算起来也是没爹没娘没亲族的。两家人在性情上本也有几分相投,如今做了亲家,自然只有更亲近的。

纪夫人见媳妇伶俐,亲家又这样的明白人家,心下委实觉着长子有福,这亲事结的好。

待纪氏夫妇刚离开帝都回北靖关,朝云师傅就将小夫妻二人的搬家事宜提上日程,令女弟子卜了个最近的吉日就着人给阿曦送了去。于是,小夫妻就开始准备搬家事宜。

就这么着,忙活了俩多月,阿曦第一个月没换洗时就悄悄请大夫给诊了诊,那时月份浅,阿曦又是新婚,脸皮儿薄,不好大张旗鼓,为了避人就着小厮去药堂请了个大夫,那大夫医术估计也不大精湛,未曾诊出来。待搬了家,第二个月仍是未曾换洗,阿曦就有些怀疑是不是中奖了。这回她是去朝云祖父那里说话的时候,装出个不大有精神的模样,请窦太医帮着诊了诊。窦太医一诊既中。

所以,阿曦这喜事,不算窦太医这做大夫的,第一个知道的就是朝云祖父了。把朝云祖父喜的,刚要打发人四处送喜,转念一想,摆摆手,“不成不成,听说这有了身孕,得三个月后胎相稳固方好报与人知。”让阿曦暂时保密。

阿曦道,“我也听曾外祖母说过,是有这个说法。”于是,祖孙二人决定,暂时谁也不跟说。

当然,还是得跟孩子他爹说一声的。

纪珍是傍晚回家知道的,自从搬来朝云祖父隔壁,纪珍就很自觉的保持着落衙便回朝云祖父这里吃晚饭的习惯。今日一到朝云祖父这里,纪珍就觉着气氛不大对,里里外外的透着那么股子喜庆,纪珍还寻思着,朝云祖父这是有什么喜事不成?

待纪珍晓得自己要做父亲时,当时就惊喜的连话都说不俐落了,眼睛落在阿曦的腹部有些拔不出来,“是,是,是,真的?”阿曦觉着这巴结的阿珍哥太可爱了有没有,朝云祖父则对纪珍的智商有所怀疑,真是的,这种事还要问真假,谁会拿孩子的事儿开玩笑哟~就凭孙女婿这智商,小孩儿给孙女婿带就耽误了啊!

于是,朝云祖父顺道在心里给曾孙默默的制定了个五年计划。

纪珍已是快步上前,喜悦又敬畏的摸摸了阿曦平坦的小腹,问,“多久了?”

“窦伯伯说两个多月。”

纪珍情不自禁的握握拳,那就是第一次中的啊!唉呀,他这做爹的太能干了有没有!纪珍喜的都不晓得要说什么好,先问阿曦妹妹想不想吐,想吃酸还是想吃甜,有没有觉着不舒服啥的~

阿曦拉纪珍坐下,好笑道,“我好端端的,其实没什么感觉。”

纪珍立刻不安起来,忙道,“怎么会没感觉,孩子不动吗?我听说,孩子在肚子里就会动来动去的?”唉呀,怎么自家孩子不会动啊~纪珍担心的要命!

这么一说,朝云师傅也担心起来。还是阿曦道,“现在才俩多月,哪里会动,起码得等五个月后,孩子才会动呢。”

纪珍松口气,又问曦妹妹想吃什么,阿曦道,“就跟以前一样就行了,没这么娇气的。”

“还是要小心些。”纪珍搓搓手,向朝云祖父请教,“祖父,曦妹妹养胎,要不要开两幅补药吃?”

朝云祖父将手一摆,大包大揽,“放心,我都安排好了。”

纪珍这紧张万分的新手爸爸顿时觉着,朝云祖父着实是一位阅历深厚的长者啊!虽然一辈子老光棍,竟是连妇人养胎的事都懂。殊不知,朝云祖父的法子简直粗暴,家里有窦太医,还用担心孙女养不好胎么!

纪珍当天的行为有些没逻辑,待到晚间休息时,小两口刚躺下,纪珍忽然坐起来,道,“唉哟,还没给爹娘写信呢。咱娘走的时候可是跟我说了,一有好消息立刻写信告诉娘去。”

阿曦拉他躺下,道,“哪里就差这点儿功夫了,明儿再写一样,别点灯熬油的了。”

现在阿曦有了身孕,纪珍格外注意,不要说做些爱做的事,就是离阿曦稍近些,纪珍都格外紧张,生怕碰着曦妹妹。可要是离远了吧,他又舍不得,一手总是放在曦妹妹的肚子上,还一个劲儿的念叨,“你看咱闺女,多乖巧啊,一点儿不折腾。”

阿曦稀奇,“你不喜欢儿子嘛,怎么又念叨起闺女来?”这变得可真快。

“虽然这话俗,可我还得说,只要是咱们的孩子,我都喜欢。就是爹娘,说盼孙子,我觉着主要是爹娘上了年纪的缘故。不过,要我说,第一个孩子,还是闺女好。”纪珍轻轻的将阿曦揽在怀里,道,“我小时候,与父母都不大亲近,那会儿都是大姐带我。”

阿曦看阿珍哥说到以前的事不大开心的样子,道,“婆婆疼你的很,我与公公虽说话不多,也看得出公公是个寡言之人。我娘说,有的男人就这样,心里有,就是嘴上说不出来。”

纪珍并不是自怨自艾的样子,他也是将为人父的年岁,早就想通了的。纪珍道,“娘生我那会儿,爹的品阶还不是很高,在北靖关不过是暂代统帅之职,因爹升的快,多少人不服。爹忙着军中的事,娘管着府中庶务,还要与诸将领诰命套交情。都没空管我,便将我交给大姐带。你不晓得,爹还有个怪癖,最不喜欢长得好的人。你看,我与阿珠,阿珠生得寻常,便深得咱爹喜欢。”

阿曦道,“不能吧,公公就待我很好。”

“你是做媳妇的,当然不一样。”

“兴许公公看你是长子,格外器重你,就对你严厉了些。”

“也许吧。”有些事,纪珍也是耳闻过一些风声,但,事关长辈,便是曦妹妹,也不好说的。纪珍抚摸着阿曦的小腹,温声道,“咱们闺女叫什么好呢?先取个小名儿。”于是,纪珍就在给闺女取小名儿的兴奋中,天将明时方小憩片刻,早上顶俩大黑眼圈儿起床,与阿曦一幅邀功口吻,“昨儿给闺女想了五个小名儿,待我下午回来,咱们挑个最好的。”

阿曦递上手巾,抱怨,“取名儿可急什么,值得半宿不睡,还有八个月功夫呢,哪就取不出个名儿啦。”与纪珍道,“今天就坐车去宫里当值吧,路上也眯一会儿。”

纪珍擦过脸,笑嘻嘻地,“没事儿,我精神着呢。没听说过那句话吗,人逢喜事精神爽!”

待小夫妻二人用过早饭,阿曦还要如往常那般送阿珍哥出门,纪珍这回却是制止了阿曦,柔声道,“就是走动,也要轻轻的,待咱们闺女出生,你与闺女一道送我。”

阿曦:…

总之,自从得知阿曦有了身孕,纪珍是处处小心翼翼。

而且,纪珍还特意与阿曦道,“不必打发人去岳父岳母那里了,我早上顺道过去,亲自给岳父岳母报喜。”

“那你岂不是要绕路。”

纪珍坚持,“又不远,我亲自去,才显得心诚。”

纪珍非要亲自去,阿曦就随他了。

纪珍这主要是,昨晚憋了一宿,实在憋得够呛,要是这喜事不与人说一说,他非憋出毛病来不可。偏生,曦妹妹身孕未满仨月,又不能往外说,好在,岳家不算外处,故而,纪珍定要抢了这报喜了差使,亲自去岳家显摆一二哒。

纪珍骑马先绕道去的岳家,正赶上岳家一家人刚吃过早饭,岳父要去早朝,见纪珍过来,还以为有什么事。不过,纪珍脸上这掩都掩不住的喜气洋洋,阿念笑道,“这么一大早的过来,又这满面喜色,可是有什么喜事?”

“岳父一说就中。”纪珍轻咳两声,然后,满面自豪的高声道,“正是过来同岳父岳母说一声,您二老就要做外祖父外祖母啦。”纪珍一向稳重,但说起这事儿,简直是眉飞色舞轻飘飘啊!

何子衿反应最快,连声道,“唉哟,我得赶紧过去看看阿曦。”叫苏冰与她一道去,顺带就安排起来,给闺女带哪些滋补的东西,又问起女婿闺女身孕的情况来。

阿念则先是瞪着眼打量纪女婿半晌,待消化了自己马上就要做外祖父的消息后,方一迭声的问,“什么时候的事?怎么才过来说?”

纪珍笑,“昨儿晚上才晓得的,我过来跟岳父岳母说一声。”然后,他又压低声音道,“岳父岳母先不要往外说,朝云祖父说,得过了仨月才能叫外人知道。”

阿念:你刚刚那大嗓门儿,半个府里都听到了好不好。而且,双胞胎这种像是能保密的?果然,双胞胎已围着姐夫问起小侄子或者小侄女的事来?

纪珍是很想显摆一下自家闺女的,奈何他早上得进宫当差,半点儿耽搁不得,只得与两位小舅子道,“莫急,待外甥女出生,有的是看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