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某人眨了两下眼睛,之后扑通坐在地上。脸色惨白。因为他终于明白了一件事:他输了官司!输了银子!还输了人!

本来,按照他失银的总额,他只需要付出几两银子的谢仪,失银就可全部收回。其实,人家孔掌柜还不一定收下。可是他舍不得名声和银子就罢了,却还贪心不足,想借机行那讹诈之事。更没想到的是,他遇到了大唐的第一位女状师,不仅令他偷鸡不成蚀把米,还令他大大的出血和丢人。

此人是本地豪强,用现代人的观念理解,就是有江湖背景的人,行事讲求规矩道义而轻视律法,接近黑*社会的性质。但豪强有好有坏,有大有小,王某人就是那小而坏的,平时强横得很,也没少伤害别人、得罪同行。所以他这次的龌龊行事,大家都心知肚明,但一来惹不起他,二来苦无证据,现在看到他吃了憋,还是春家小娘子轻轻巧巧就解决了他,几乎无人不感觉痛快。相应的,对春荼蘼好感倍增。

当然,这姓王的现在恨死了春荼蘼,很想报复。但是一看到大萌和一刀两个站在堂下的护卫那凶神恶煞的模样,打又打不过。再想起英、潘两家是春家的靠山,惹也惹不起,只有打落牙齿往肚子里咽,而且是和着血咽。

这个案子,算是大快人心。孔掌柜依律取回失银为已有时,春荼蘼按规矩提了两成约二十两,即不会因为孔掌柜是白得的钱,非要多给,甚至全部奉送而点头,也不会少取一分。所谓职业道德,就是如此。

这之后,她又接了一桩忠心婢女案,却是窦县令委托于她,一是因为有破案压力,二是因为被冤枉和怀疑的人,少年时和窦县令就读一间学馆,算是有同学之谊。

案件的起因是这样的,洛阳一个富户倪家,半夜被匪类强行进入。匪徒要杀主人夫妇及他们还未成年的一双儿女,还要放火烧屋。这时女主人的贴身婢女、名为秋叶的挺身而出,冷静地言道:各位好汉是求财,何必伤害人命?她不慌不惧,侃侃而谈,劝退了匪徒不说,还冒险带他们去库房,劫走了财物,保住主人一家大小的生命安全。

事后,劫后余生的倪郎君夫妇分外感激秋叶,财产虽然损失严重,但只要有命在,一切都可以重来。至少,那些田庄和铺子仍在。因此,不仅还了秋叶卖身契,给她自由,倪郎君更是认其为义妹,当成小姐养在府里,张罗了厚厚地备上嫁妆,打算再给她配一门好亲。

相应的,有忠婢就要有真凶。在洛阳城内、而且还是富人区发生这种入室抢劫案,算不得惊天之事,却也是很了不得了,县令必须要缉拿歹徒,还一方平安才行。不然,在这个权贵扎推儿的地方,窦县令落个不称职、不作为的观感,不死也得脱层皮。

怪道人都说京官难做。虽然洛阳不是长安,但陪都也是都啊。

最后查来查去,倪家人提供了一个嫌疑犯,就是倪夫人的远房表弟,借住在倪家,等着长安派官的尹源尹先生。

指认他,原因有三。

一,尹源来不久后,就出了入室抢劫案,之前倪家连小偷都没闹过。二,出事的当天,全家人只有他不在。而且据他供说,是贪图城外一家小店的美酒,结果醉卧山野,偏偏却无人证明。三,在倪家期间,他曾帮助表姐清理过库房的账册,知道财物的所在。四,全府都被搜刮过,连下人房都有损失,可他的房间完好。五,当晚倪家侧门偷开,匪徒实际上是大摇大摆走进来的,没有飞檐走壁。这说明,此案有内奸,而且是住在外院的。

证据似乎很确凿,窦县令尽管相信同学不会做这种事,可苦于无从辩解。而倪家忠厚,怕伤了亲戚情分,本想拼着财产损失,不追究就算了。可尹源却是个耿直脾气,不然也不会满腹才华却一直未能入仕为官了。他目前是在等官期间,名声不能有损,况且他书生意气,认为是非黑白自有定论,居然自己入监,非要窦县令还他一个公道不可。

窦县令骑虎难下、焦头烂额,不得已之下,想到春荼蘼是个能扭转乾坤的人,就做主和她签了委托合同,在此大唐称为代讼契约。尹源本来自认身正不怕影斜,不肯请状师,是窦县令强行决定,并自掏腰包,许了五十两之银资,预付五两,胜诉之日全部付清。

“能赢吗?”窦县令问春荼蘼,“还尹郎君清白,再找出真凶,不仅本官许诺算数,倪家还打算出赏银三百两,假如能找回一半失物的话。”

“大人,世上无一定赢的案子,就像无一定可治愈的病症。”论及公事,春荼蘼很是认真严肃,坦率真诚,“大夫们常说,治得了病,治不了命,如果尹先生真有罪,大人应知天理循环,恶有恶报。但若他是清白的,我的把握自然更大。不过无论如何,我身为状师,自然有职业操守,不管他是坏人还是好人,即接了案子,就必然全力以赴,维护他的利益。”

春荼蘼的论调,隐含着新奇的观念,但却让人很容易理解和赞赏。于是,事情就这么定下了。当然,如果能找回真凶,追回财产,她也不会拒绝额外的奖赏。劳动所得,天经地义。

因为窦县令特别允许,春荼蘼这回待遇不错,得已把大堆卷宗带回家研究阅读。她再次感叹没有复印机和电脑文件的不方便,不然也不用在拿卷宗时,光手续就办理了半天。

“不是离开审还有十天吗?晚上不要熬夜吧?”当天晚饭后,春青阳心疼的看着伏案的春荼蘼。她点了明晃晃的好几根大蜡烛,摆明要挑灯夜战了。

“我到困了时,自然就会睡了。”春荼蘼哄着祖父,“再说案子不是天天有,这些日子我胡吃闷睡的,精力储存得多到用不完,看,我都长胖了呢。”她捏捏腰上的肉。

“就是胖点才好。”春青阳对孙女不满意,“我最近和妙手堂的陶大夫聊了几回,他说,人要顺应天时才能身体好。天黑入睡,天明起身,像你这样晨昏颠倒的,很容易毁了身子。”

第七十八章 如果不是因为爱

春荼蘼平时伶牙俐齿,唯独对祖父,总是反驳不来。想当年在现代,夜猫子比比皆是,怪不得医学比古代发达多了,但病症也更多呢。

“再说,这是在别人家。”春青阳压低了声音,“让韩家仆人看到你整夜不睡,会以为……”

春荼蘼暗叹了口气。

她接这个案子时,荣业坊的房子还没有重新盖好,暂时借住在道化坊的韩家别院。别人家再好,也不如自己家舒服自在,要不怎么有古话云: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呢?而女子的作息不规律,在古代也会被认为是失仪和没有家教的表现。偏府里的下人们都以为她早晚会进韩家门,虽然因为身份地位的关系,只能从侧门抬进去,但架不住世子殿下宠爱啊。因此,到处有人偷偷观察她,害得她不能放松,就连祖父也跟着紧张。

说起来,在设计打发走春家大房和二房后,韩无畏也回了范阳县,但与春荼蘼的信件来往没有间断过。虽然,说的都是些没有营养的闲话,但一来一往的,两人亲近不少,甚至春荼蘼都习惯了通信与他遥远的存在。她也曾经想过,如果韩无畏真有打算泡她,无疑,他有个成功的开始。但是她不想像紫霞仙子那样,猜得到开头却猜不到结局,除非有正妻之位,除非承诺没有妾侍,不然她不会为一个男人折腰的。

古代女人成亲。一方面有心理和生理的自然因素,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要找张长期饭票。所谓嫁汉嫁汉,穿衣吃饭,就是这个道理。就算是豪门小姐,不愁吃穿,可就算娘家再强,如果不找个归宿般的男人,将来死了都没有祖坟可以入,死后也不会享受子孙香火供奉的尊荣。可以说,独身女人是非常凄凉的。哪怕是穿越小说中的女主角。也要费心谋划,先在娘家过得平稳受宠,将来找个能够共同生活的丈夫。而这样做,只是为了生存。

但春荼蘼不同,她有能赚大钱的一技之长,可以生存得极好。她生活在开明自由的异时空大唐,尽管有些困难。但也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她有纵容娇惯她,却又能为她遮风挡雨的浓浓父爱与亲情,所以她更加幸运,虽然在古代,也可保留着现代的灵魂和思想意识。

任何物质上的东西,她都可以凭自己的努力得到。她要的,只是男人的爱情而已。命运般的、真正的、纯粹的爱情。可惜。那是现代男人很少能给出来的东西。但不管重生前还是重生后。对爱情,她始终保持着深深的渴望。这或许是冷静理智的她,惟一不冷静理智的部分。

所以,如果不是为了爱,别说和韩无畏了,任何男人想和她成就姻缘都很困难。

“可是十天时间真的不富余。”想到这儿,她回过神儿,有些为难地看着祖父。“不然我答应您,顶多到四更天(半夜一点到三点),我一定睡觉。”

“三更。”春青阳在孙女的折磨下,现在也学会了讨价还价。

春荼蘼本来就打算三更前睡下,刚才不过是狡猾的留了余地,现在达到目的,当下就乖巧地点头答应。父亲已经恢复了到军府做事,家里就只有他们祖孙二人,祖父寂寞,因而特别爱管着她,她只好配合。

她用了三天时间反复研读卷宗,找出其中的疑点和模糊点,又用五天时间跑到倪府,在征得同意的情况下,跟全府三十来个仆人分别谈话。其实,不如说聊天更确切些。那些仆众开始时还紧张,外加上一点好奇,毕竟状师给人的感觉就是为恶的,女状师更是第一回见到。可是春荼蘼的问话技巧是经过特殊训练的,她本身的长相和气质又给人温和无害的感觉,所以大家渐渐都放松了,说了不少与案件有关或者看似无关的八卦。

回到家后,她就坐着发呆,其实是脑筋飞快的运转。家里人熟悉她的习惯,都努力保持安静,不去吵她。最后两天,她整理出辩护策略以及辩护词,又列了证人名单出来,交给了窦县令,好方便提前提了证人来。这位县令大人恨不能一堂就审结这个案子,虽然律法规定凡案必审三堂,但如果事实证据确凿,犯人认罪的话,也不必拘泥。

当然,阴谋诡计什么的,她少不得也用了一点。至于大萌和一刀,她也列了疑点,叫他们外出调查取证。这两个跟她的配合已经非常默契,算得上是合格的调查员了。

开审那天,不仅公堂下有好多百姓围观,还有不少有头有脸的人物,专设了座位旁听。那阵势,一般人早就心虚心慌,适应不了了,但春荼蘼却很镇静地站在中间的。

她习惯了被注目,习惯了身处众人的目光聚焦之下,也习惯了成为或者感激或者憎恨的中心。她更有秘诀,只当这些人是西瓜就好了。

而窦县令听从她的建议,并没有驱赶明显有点过多的百姓,只努力维持好秩序,再令一些差役穿了便装,混在人群之中,其余的,在外围设了暗哨。因为怕人手不足,最后还找军府借了人,层层设防。他不知道春荼蘼搞什么怪,但现在对她莫名的信任,什么都照办。

德茂折冲府得到借人的请求,知道是春荼蘼打的官司,特意派了春大山带了队来。自从潘德强因春大山而辞职,还挨了八十家法棍,加上韩无畏对春家表现出的态度,在军府涌动的暗潮中,春大山的明显行情看涨。

“升堂!”惊堂木响起,窦县令坐在公座之上。

春荼蘼回神,眼神快速掠过目力所及之处。春大山高大挺拔的身影出现在外围 。令她感觉莫名的安心。大萌、一刀和小凤守在两班衙役之下,准备随时保护她。深深吸气,她真喜欢公堂上这种庄严肃穆的感觉,令她的心肝都发出颤抖,分泌着不可抑制的兴奋。

果然,她是为律法而生的!

按惯例,开始由官方发言人,也就是主薄大人宣读相关的案件事实与基本细节,以及涉案的相关人等。因为本案没有民事原告,而是按刑事案来处理。相当于现代的检察机关提起公诉案件。只是古代法律不健全,立法、执法和宣判权利混淆,所以破案、抓捕、公审,都由县衙一手办理了。也就是说,春荼蘼要驳倒是官府、对手也是官府。

布拉布拉说了半天,总算进入了正题。窦县令摆出公正严明的神态,很有威信感的沉着声音问。“堂下被告,可有分辨?”

众人的目光,包括春荼蘼的,都向尹源望去。

因他身有功名,在未被正式宣判前,并不用跪礼,所以此时。他就傲然站在那儿。腰杆笔直,双目微闭,一脸姜太公稳坐钓鱼台,愿者上钩,或者诸葛亮不出茅庐,而知三分天下的神态,好像是非黑白自有公论,他根本不着急。让别人操心去吧!

见到他这欠抽的模样,无知之人还有几分佩服,但春荼蘼却气得冷笑。若非应下窦命令的差事,若非谨守着身为状师的本分,若非在现代做律师时见过太多极品家伙,她恨不能给他一记窝心脚,或者转身就走。

这世上真的公理不偏吗?若真如此,又哪里来的那么多冤案?皇上又为什么每年派人巡狱录囚?这姓尹的真是把书读到狗肚子里去了,朝廷不派官给他,实在是正确的选择。这种人若做了官,他一定是昏官,说他理想主义吧,偏偏他有很多文人的臭毛病,僵化而无理想。而昏官,往往比贪官还可怕,给百姓带来的伤害往往更剧烈。

有那么一瞬间,春荼蘼真想撒手不管。可她到底是有职业操守的,只能努力压下心中的不满和厌恶,上前一步,声音清亮地道,“民女有疑。”唉,这就是当律师的痛苦,因为誓要服从于法律,所以要忍受很多。

“哦?有何疑问?”窦县令双眼发亮。虽然从春荼蘼提前证人名单中,他略看出了一些端倪,但还是想听春荼蘼亲口说出来。

“确认本案的犯罪嫌疑人为尹源尹先生,所依托者,均为推论,并无法确凿的事实。”春荼蘼慢慢踱步到公堂正中,就像站上独属于她一个人的的舞台,“若推论可做为证据,那据民女调查,有一人比尹先生还要可疑。”

犯罪嫌疑人这类名词,在这个时代,属春氏独创。以前都叫人犯,定罪后叫犯人。不过她的说法虽然新鲜,好在大家都能理解明白。而后细想起来,也更为贴切。慢慢的,好多司法方面的词汇都改用她的说法。此乃后话,不表。

只是当时,她说音才落,公堂下就炸了祸。

春荼蘼神色淡定,等着这一波沸腾过去。她早就习惯了,百姓们只要听到不同观点,立即就会议论纷纷,表现得特别兴奋。

可窦县令等不了,惊堂木拍得啪啪响,大叫道,“肃静!肃静!”声若洪钟,盖压全场。

“所疑者是谁?”他问,身子微微前探,显得极为关注。

“倪府忠婢,秋叶。”春荼蘼说着,目光向公堂左侧望去。

第七十九章 就是她!

那里,站着三个人。

那对中年男女是倪氏夫妇,旁边站着一个十八、九岁的丫头,中等个头,平实且忠厚的相貌,只下巴上一粒美人痣,搭配着微微吊梢的眉角,令她淡然低调的脸上,染了一丝妖娆和尖刻。只是她刻意掩饰、修饰过了,若非有一双慧眼,很难发现其真实的面相。

她身上穿着一件杏红色交领连身襦裙,胸前系月白色飘带,臂上绕着同色披帛。一头长发没有梳成华丽的高髻,而是低低挽着,只插一只金点翡翠的梅花簪子,显示出她已经不是丫鬟的身份,但却毫不张扬。

春荼蘼前几天在倪府接触各色人等时,倪夫人正带着秋叶等几个贴身丫头到城外的庄子上散心去了,所以今天倒是头一回见。也只是这一个照面,她心里就忽然非常笃定了,那完全不是理智的分析,而是女性强烈的第六感。

就是她!

而所有人,听到春荼蘼这句话时都惊讶万分。因为太颠覆了,因为秋叶是个忠婢,怎么突然又变成了幕后黑手?

一片哄然中,窦县令三问,“春状师,你可有证据?或者,也有相应的推论?”

“我不仅有推论,我也有证据。”春荼蘼认真地点头,胸有成竹的模样,“但是,请大人容禀,且听我从认定尹先生为犯罪嫌疑人的推论说起。”

“好,你讲。”窦县令一挥手,超级配合。

尽管春荼蘼驳的是官府,若她赢了官司。就是官府输,县衙输,他输。可是找到真凶是正经,只抓个人交差。在洛阳这个地方是蒙混不了的。何况,尹源好歹与他有同窗之谊。倒不是他多看重这情份,而是他若无视。并下手不容情,在士林圈子会落坏名声的。

所以,他现在就指望春家这位女状师能把尹源摘出来,继而破案呢。

“认定尹先生为嫌疑人的原因有五。”春荼蘼伸出一个巴掌。

不过她还没有往下说,人群中就传来一声惊叫,“啊,我的银袋子没了!”说话者。是个妙龄女子,容貌极美。但是此时急得眼泪汪汪,情形真切,令她身边的人立即闪出一小片空地来。

人群惊到了,嗡嗡议论。更有不少人捂紧自己的腰包。在突如其来的混乱中,窦县令的惊堂木拍得要断了也没多大用,倒是春荼蘼的声音居然穿透了嘈杂,清晰的传出来,“这小偷如此大胆,居然在公堂之上行窃。想必,以前没人敢这么做吧?”

众人哄然称是。

春荼蘼却道,“以前不敢,可如今却敢了。难道是在场众位的缘故?你们不来,如此嚣张的小偷没出现,你们来看审,他就出现了,难道是你们之中的某人招来的?就为了趁乱下手?”

一句话就犯了众怒,群情立即激昂。大声指责春荼蘼血口喷人。

春荼蘼却不急不恼,等了一会儿才道,“所以说,小偷何时来,怎么来,来做什么,岂是诸位良善之人可左右的?既然如此,那么说尹郎君为犯罪嫌疑人的推论之一也就不存在。他来之前,倪家没遭贼,他来之后,凭什么有了强盗就与他有关?这一条,完全是牵强附会。”

她若直接辩驳,肯定说服力不足。还是那句话,火不烧到谁身上,谁不知道疼。将心比心的手法,比空口说白话强多了。

窦县令也点头,但却看了美貌女子一眼,“那丢失的东西?”

春荼蘼转身,恭敬的向堂上施了一礼,又团团对众人微微躬身,“大人,诸位乡亲,并没有人失银。此女子是乐坊的舞伎,我雇她来演这场戏,就是为了让大家明白尹先生的冤枉。”

“嗯,算你有理。”窦县令再度点头,“那你还有其他可说的吗?不过,不得再弄怪,好好说就是了。”

“是。”春荼蘼应下,心却道好计还得用第二回,但却不是这个时候。

“推论的第二点,是说出事当天,尹先生恰巧不在。”她继续道,“尹先生辩称,当日到城外一个小酒肆饮酒,结果醉卧山野,没有及时回城。关于此事,尹先生确实没有证人能证明他睡在野地里。可我派人去那间酒肆调查过,得知当日也确实有人要了几斤他们的招牌酒,名曰梨花白的喝。那酒后劲很足,人称一里倒。若有不信者,可亲自试喝,看一坛落肚,能不能自己走回城?况且,那酒肆的老板虽然记不清尹先生的相貌,可当时酒资不足,尹先生拿了身上的玉佩抵押。”说着挥挥手,缩在一边的过儿立即拿上一个托盘,送到公座之前。

揭开上面蒙的布,露出下面的玉佩和一张纸。

“玉佩我已经赎回,大人可叫倪郎君看看,是不是尹先生平时随身之物。纸上,记着酒肆老板的证人证言,大人尽可派人去采信,民女绝无虚言。因为那天尹先生自以为海量,不肯听店主人的劝,执意喝下整坛,所以店主对人的印象不深,却是完全记得这块玉佩。”春荼蘼说完,瞄了一眼尹郎君。

他仍然不发一言,可是脸却红了。之前他咬死不说此事,是怕人嘲笑他为了口腹之欲而当掉家传玉佩,为人没有节制。这种宁要脸不要命的家伙,帮助他真是窝火啊。

那边,倪郎君已经确认,玉佩正是尹源所有。

“第三。”春荼蘼不等堂下骚动又起,直接大声道,“尹先生在倪府期间,帮助过表姐纪录过库房的帐册。可是倪家虽然殷实富贵,却是正经人家,没有特别需要隐瞒之物,所以知道库房里有什么东西的,不只是尹先生一人。那么,又为什么只怀疑他一个人呢?律法公平。却为何对他不公?”

“第四,倪家被抢劫当日,全府被搜刮,但尹先生的房间却被略过。请问堂上大人。还有堂下诸位,你们难道不觉得,欲盖弥彰虽然不好。可这样做也太显眼了吧?哪个脑子缺根弦的匪徒会这样?不是故意暴露内应吗?所以说,此举反倒是充满了陷害之感,尹先生不但不该被怀疑,还要从与他有怨的人中深入调查。”

“第五,当晚匪徒是从倪家侧门大摇大摆的闯入,说明府里有内奸,从院内打开院门。对这一点分析。我举双手赞成,完全不怀疑。但那个人,一定是住在外院的尹先生吗?”春荼蘼一条条驳斥,毫不松劲儿,“一般人都会这样以为。并没有错。毕竟外院更靠近外墙。但我亲自在倪府走过几圈,也打听过,尹先生虽然住在外院,但真若去开门,却只有一条路,且还需绕行,因为倪家那几天给家中池塘挖淤,将其他通路赌住了。可惜,绕行之时。会路过巡夜家丁们落脚的院子,只要走动,必被人发现。这一点,倪府下人皆知,只是转天路就疏通了,没人注意到问题所在而已。相反。主院的侧厢之后有一条夹道,平时鲜少有人走。但只要拿到内院的大门钥匙,就可神不知、鬼不觉的直接到达那侧门处,途中绝遇不到家丁护院。”

春荼蘼侃侃而谈,所有人都听懵了,努力消化了半天,才知道她说得极为有理。果然注意了细节后,五条本以为很有道理的推论,却可笑的不值一驳。

“那你说秋叶有嫌疑,推论是如何的?证据又是如何的?”窦县令被驳得体无完肤,心里却越来越高兴,好像看到了曙光。

“请问大人,是生意场上的常将见过世面、遇事沉着呢,还是一个很少出府的年轻丫鬟更冷静理智?”

“自然是前者。”

“那么,当有凶悍的歹徒闯入,声称要杀人,手中握着明晃晃的刀,倪郎君都吓坏了,偏偏一个丫鬟却勇敢镇定,还与匪徒周旋。这件事,您难道不觉得违背常理吗?就算她一心为主人,忠心之下生出胆量,但慌乱之中,她怎么会想得到找女主人拿钥匙,带领歹人去库房取出财宝,之后又毫发无伤的回来?”

“大人,民女冤枉。”突然秋叶大叫一声,扑倒在公座前,看起来好不可怜,好不气愤和委屈,“当时民女哪有时间多想,只希望能救下家主,一时之勇罢了。现在想来仍然后怕,但那时,也不知就怎么了……”

春荼蘼眯了眯眼。

当然,她知道仅仅是以推论对推论是翻不了案的。不过事情有个循序渐进,大招要最后才放出来。一放,就得出效果才行哪。

而且她也在等秋叶出来表演,不然舞台上没有配角,岂不寂寞?秋叶的出现,还能让隐藏在暗中观察的人更容易露出马脚。前台的都乱了,后台的哪能稳如泰山?

“我调查过。”她再度出声,“出事当晚,不是秋叶执夜。而她的屋子,离那条夹道非常的近,她的干娘还是守门的婆子。据那婆子自己说,那天她干女儿孝顺,送了酒菜与她吃,她吃醉了,一觉睡到大天亮,半夜闹贼都没有听到。转天,她打听到贼是从外面侧门进入,到内院之后,因为院墙矮,就直接翻了进来,自认与她无关,加上钥匙还妥帖的放在腰里,就没有多说。还有……”

第八十章 大板子打丫的

春荼蘼顿了顿,等众人的心神全集中在她这时才说,“非执夜的秋叶,为什么会在第一时间出来保护主人?我也问过当时在场的人,秋叶虽然也穿着中衣中裤,披散着头发,可却是好好穿着鞋袜。试问,有哪个慌忙而出的人,衣衫不整,脚上却利索的?”

公堂中,几百个人,却静得连落针声都听得到。

春荼蘼清咳了一声,“我说的这些,均有证人,而且不只一个,都在呈送给大人的卷宗里头。如果说,关于尹先生的推论站不住脚。那么,在秋叶身上有如此多的巧合,难道不值得怀疑吗?何况,我还找到了她这样做的动机。”

“是什么?”窦县令都快跳起来了,看也不看瘫坐在一边、眼珠子乱转,明显在紧急想主意的“忠婢”秋叶。

“依大唐律法,女子年满二十而未嫁,就要官配,或者交罚银。”春荼蘼暗恨这条不人道的规定,此时却不能表现出来,“就算是奴婢,或者部曲的女眷也不得违背。秋叶过了年就将年满二十,因她是卖断终身的奴婢,必然会配给家中小厮或者家仆。可她是个心气儿高的,倪夫人推荐了好几个人,她都没有点头。这一点,倪夫人可以亲自作证。”

她看向倪夫人,后者茫然点头,神色间有些复杂纠结。本以为秋叶是忠婢,但若眼前的女状师说的是真的,岂不是她瞎眼不识人?重要的是,那种被背叛、被欺骗的感觉。太难受了。

“有句话说得好,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春荼蘼趁热打铁,“所以秋叶自以为谨慎,但她的秘密还是有人觉察。什么秘密呢?接上刚才的话题。就是女儿家的姻缘事。原来秋叶不同意倪夫人推荐的夫君人选,是因为早与外男有了私情。”

“你胡说!”秋叶激烈的反驳道,太激动了点。反而显得有些心虚样。

春荼蘼却根本不理会,继续说,“有了私情之后要如何?自然是双宿双飞。可对方是有钱人还好,若是穷光蛋呢?再者,不脱奴籍而私自离开,难道是要做逃奴吗?逃奴被抓到是什么下场,我不用说。各位也都知道吧?就算不被抓到,当黑户的日子也是不见天日。于是,秋叶就需要两样东西,很迫切地需要:一,银子。二。自由。这两样东西又怎么得到?好办,只要设一个局,一个入室抢劫,但忠婢救主的局。幸好,秋叶喜欢的那个男人曾是江湖中人,纠集几个帮凶来演场戏还是很方便的。至于说为什么把尹先生牵连其中?那是因为秋叶心思慎密,需要布好后路,也需要一个事发后的替罪羊。偏尹先生为人高傲,不太看得起仆役。平时里得罪过秋叶,所以自然被拉入局中。说到底,尹先生被陷害,原因无他,就是看他不顺眼而已。”

“你胡说!”秋叶重复大叫了一句,“你毁我名节。我跟你拼了。”说着就要扑上来,好像要把春荼蘼撕碎。可惜早有衙役注意她,没能让她得逞。

春荼蘼半点惊吓也没受倒似的,稳稳站在那儿,纤细略高挑的身段,挺直如一枝翠竹,好像不管多大的力量,也顽韧着,不会折断。

“你当我是说书讲故事?”她忽然冷下脸,面似寒霜,令秋叶不由自主的心中一颤,“这是公堂,公座上坐的是县令大人,代表着国法,代表着皇上,岂可愚弄?那些看审的人中,有乡绅族老、权阀贵人、还有这么多乡亲,又是能戏耍的吗?我所依据的是庄严的律法,你以为是儿戏?或者以为是作戏?告诉你,我的一言一行都有依据,都凭着正义和良心。而你的那个男人,我们已经捉到了,他已经完全招认了罪行,你还顽抗个什么劲儿?不觉得可笑吗?”

秋叶大吃一惊,脸上的血色顿无,片刻后又咬牙道,“你诈我?”

春荼蘼冷笑,并不回答,只向公堂之侧招了招手。

大萌和一刀不知何时出现在那里,两人架着一个浑身是血,乱发覆面的男人。在接到信号后,双肩用力,就把人丢在了公堂正中。

登时,围观群众忽啦啦就涌了上来。因为太突然了,维持秩序的衙役都没有反应过来。

窦县令大吃一惊,才要呼喝手下阻止,就见春荼蘼凝立不动,紧紧盯着人群,之后快步走向他,低而快速,但又清晰无比地道,“大人,请把那两个穿褐色葛布短衫的年轻男子拿下!”

“为何?”窦县令急着问。

“那两个就是劫匪!”春荼蘼来不及解释,只说出答案。

窦县令更惊,却不多说,直接拍案而起,“来人,拿下那两人!”他朝人群中一指。

立即,有衙役向那两人扑去。

那两人明显吓了一跳,近乎下意识的,奋力往人群外钻。窦县令此举有些打草惊蛇,差役们隔着纷乱的百姓,不但无法接近,还被甩开了距离。但外围春大山得到女儿的信号,马上进行围堵。军府的兵士和衙门的差役不同,都如狼似虎的,又占据了好的方位,所以那二位虽然负隅顽抗,还和兵士们过了几招,但很快就被按趴下了。

春大山上前,利落的卸掉两人的下巴,令他们不能呼喊出声。

春荼蘼暗松一口气,再看秋叶,见她似乎想扑到那浑身是血的男人身上,却被牢牢控制住而不成。她的脸上,满是失败后的绝望。

“春状师,到底是怎么回事?”公座的位置较高,看到春大山那边完成了任务,窦县令才回过神儿来,连忙问春荼蘼,“这一切真的是秋叶所为吗?你真的抓到她的奸夫了吗?”情急之下,也顾不得言语粗鄙了。

“大人,那个‘奸夫’其实也是我找来的歌舞坊的人扮的。”春荼蘼略抬高手。以袖子掩嘴,轻声说道。眼神里,闪着愉快的光芒。

窦县令本气得差点倒仰,心说这不是胡闹吗?这时候玩这套有什么用?为什么我就那么相信她?今天闹这么大。可如何收场?不过当他见到春荼蘼的神色,心头一震,立马改口道。“你这样做,有什么说法?”

“大人,列秋叶为重大的犯罪嫌疑人,我只有间接证据和推论。若以此定罪,只怕她要狡辩的,影响大人的官声。”春荼蘼笑得像只小狐狸,“她刚才说我诈她。其实她说对了,我还真就诈她了。”

“那两个人是……”窦县令有点糊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