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怀箴想了想,便对朱祁镇说道:“皇上,事以至此,的确是本宫不对在先,不如就让本宫带兵上战场杀敌吧。”

“皇长公主带兵?”朱祁镇一连往后退了好几步,不可思议的看着简怀箴。

虽然之前简怀箴也向他提过有上阵杀敌之意,不过她真的提出来还是让朱祁镇觉得震惊。

其一,简怀箴如今已经有五十多岁,是上了年岁的人。虽然武功高强,可是身子骨到底能不能吃的住这还是二说。

再则,简怀箴的武功朱祁镇是听说过,也是见识过的。可是这行军布阵需要的不仅是武功,更多的是智慧和经验。

“简怀箴能够做到吗?”朱祁镇想了想,还是摇了摇头说道:“皇长公主,为国之心朕记下了,可是这么大的事朕绝对不能答应。万一皇长公主有什么闪失,朕如何对得起列祖列宗。”

朱祁镇的话让简怀箴听了觉得十分感动,她缓缓说道:“本宫倒是知道一人可以担此重任,只是如今瓦剌已经在边关,便是去请他人也未必来得及了。”

朱祁镇心中一动,问简怀箴说道:“不知道皇长公主所说是为何人?”

简怀箴笑着说道:“那也不是别人,便是我的哥哥简文英。”

简文英以前在永乐一朝和宣德一朝都曾经带兵上过战场,立下汗马功劳。简文英带兵十分厉害,几乎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人称“简英雄”。可见他是一个能奋勇杀敌,又有智慧的人。

朱祁镇大喜道:“简文英、简英雄的大名朕也略有所闻,据说他带兵杀敌数百次,从来没有败过。倘若能够请到他出山,到当真可以为我大明肃清敌人。”

简怀箴笑着问朱祁镇,道:“皇上觉得此人比起石亨来如何?”

朱祁镇如何不知道石亨是好大喜功,虽然的确能够带兵杀敌,却未必能有那么多真本事。

在他镇守边关的这几个月里,边关没有出任何事情,也并不是他当真做了什么天大的事儿。也是这几个月之中,瓦剌并没有挥军南下有关。

想到这里,朱祁镇抚掌说道:“这就不用说了,石亨比起简文英简英雄实在是微不足道,两人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不能比拟。”

简怀箴见朱祁镇对自己的哥哥赞誉有加,心中当然也十分欣喜。只是茫茫人海,却不知道简文英如今隐居在何处。

想到这里,简怀箴心下又是一阵黯然,她有些的犹豫对朱祁镇说道:“皇上,如今我哥哥携落雪公主隐居,不知道隐居何处?前些日子我听人说,大约是隐居在武夷山中。本宫有个计策,皇上看看可行不可行?”

钱皇后听小太监说皇长公主与皇上吵起来之后,就急匆匆的赶到万安宫中。原本期望可以劝说二人,如今见他们仍心平气和的对谈,心里十分欣喜。忙亲自泡了茶端到二人面前,请两人落座商谈国事。

简怀箴啜了一口香茗说道:“事到如今,皇上不如就听听本宫的法子吧。”

朱祁镇知道简怀箴一向足智多谋,便说道:“皇长公主,不妨说来听听。”

“不如这样吧,皇上一方面派人去武夷山中寻找我哥哥简文英,看看可不可以找到他。另一方面,本宫就带人出征,先暂时对抗瓦剌。等到我哥哥回来之后,再把我替回来就是了。皇上,放心吧,本宫虽然没有上过战场杀敌,对于兵法却也读得多,未必会输给我家哥哥。”

简怀箴这么一说,朱祁镇一颗心顿时安定下来。

“倘若简怀箴可以带兵上阵,即使不能够打退瓦剌军队,也可以拖延时间。等到自己寻找到简文英,到时候要对抗瓦剌的那三十万大军,恐怕也不是什么难事。”

想到这里,朱祁镇便郑重的向简怀箴说道:“如此,便有劳皇长公主了。”

简怀箴含笑道:“这大明的基业也是我们朱家的基业,我也是朱家的一分子,能够为大明江山出力,乃是本宫的职责所在,皇上又何必同本宫客气。”

朱祁镇见简怀箴每一句话都是发自肺腑,想起自己之前还与简怀箴杖杀石亨一事与简怀箴争执,便有些汗颜。

“皇长公主,切莫为孙儿与您争吵的事而介怀。我也是想到大军压境,怕他们攻入京城,颠覆我大明江山。”

简怀箴心思澄明,便早已嫣然说道:“皇上不必想多了,自家人哪有不吵架的理。”

于是,一切恩怨情仇便在一瞬间化解了。简怀箴杖杀石亨一事,朱祁镇也没有再提起。事情就这么定下来,简怀箴担任大明朝的元帅,带兵出征。

事情定下来之后,简怀箴便出宫去见方寥和江少衡等人,向他们辞行。

简怀箴来到怀明苑中,见到江少衡和方寥。

两人正有些奇怪,为何很久不见简怀箴,简怀箴便把宫中的事情说了一遍。

江少衡听说简怀箴要带兵出征,甚是挂心,忙说道:“既然公主妹子要带兵出征,我也是朝廷的老臣子,岂可袖手旁观,我自会陪同公主妹子一起出征。”

方寥虽然对明朝朝廷没有什么好感,但是他对简怀箴之心却是日月昭昭天地可鉴。

因此他也在旁说道:“少衡兄既然肯陪公主一起去,我又会岂甘落于人后。”

说完,两人相视而笑。

简怀箴此次前来,只是想跟二人道别而已。

江少衡隐居山水之间,游戏山水,过逍遥的日子已然是很久远的事情了,而方寥与朱家又素有细怨。

她没有想到两个人竟然肯同自己一起出征,她沉思片刻说道:“方大哥、江大哥,此次出征只是关系我们朱家之事,你们还是不要去了。等回来之后,小妹再与你们把酒言欢。”

江少衡的眼中蒙上了一层薄薄的稠糊,他坚定的摇了摇头,说道:“无论如何,公主妹子要出征,为兄焉有不陪同前去的道理。”

方寥也说道:“我也并不是为了朱家才去的,公主妹子也不要以为我是为你才去的,我和少衡兄出征只是为了天下的黎民百姓而已。”

简怀箴见他们这么说,知道再劝阻也没有什么希望,便什么都不说了。

唐惊染此时此刻也住在淮明园之中,他听说了简怀箴同方寥和江少衡要出征的事,立刻也表态要一起前去。

第一百五十八回 天河谷

简怀箴见众人都要追随,心中甚为感动。她想了想,便对唐惊染说道:“既然如此,你且回去告诉蓝静,让蓝静从烛影摇红之中也调出一批人前来,光靠朝廷的兵马恐怕会有些困难。”

唐惊染闻听这么简怀箴说,立刻便启程赶往南京,去禀告蓝静了。

简怀箴又派零落把南宫九重叫到淮明园之中,向南宫九重把一切说清楚,让南宫九重也把忏情门中的弟子集中起来,随同她一起出征。

忏情门和烛影摇红如今能在朝廷的庇护下存在,也算是有一半是属于朝廷的兵马了。

南宫九重和蓝静得到消息,自然立刻着手准备。几日之中,便已凑齐了三万人马。

蓝静因为在南京修炼武功,不能前去,便派唐惊染带烛影摇红陪同简怀箴一同前往。

而南宫九重向来是跟在简怀箴身边的,他亲自带兵出征。

事情决定好了之后,简怀箴向朝廷要了七万兵马,连同烛影摇红和忏情门的弟子一同往北走去。

离别之际,朱祁镇亲自到城门为简怀箴饯行,临别已矣。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一种悲壮的心情顿时在每个人心中蔓延,除了江少衡、方寥等人之外,简怀箴又向朝廷借调了六员大将。

这六员大将每个人都非常有经验,简怀箴觉得他们能在战斗中帮得上自己的忙。

此番被去路途之上,一定是艰难险阻重重,到底能不能回来谁也不能知道,每个人的心情都十分沉重。

出了京城之后,众人一起往北奔走,很快大军来到山海关外。

简怀箴带兵出征的消息很快就传遍了天下。

瓦剌大王听说带兵的人是一个女子,而且是皇室的公主之后,不禁哈哈仰天大笑,说道:“天要亡他大明,当真是没有办法,明朝当真是无人了吗?竟然派一个皇室的公主出征,说出去真是笑掉人的大牙。”

瓦剌大王手下的谋士,也就是曾经到过大明的那个使者李长庆,神色凝重的对瓦剌大王说道:“大王,您且不要轻敌,恐怕事情没有这么简单。这个皇长公主在大明颇有声望,据说是有一些本事的。此次朱祁镇既然敢让她带兵出征,恐怕事情不会是那么简单。”

瓦剌大王毫不不以为意,他瞥了一眼李长庆说道:“你这个大明人,来到我们瓦剌这么久,难道还没有学到我们瓦剌人的胆子吗?这么容易就被困难打退,真是不配做个瓦剌人。区区一个女子带着数万大军打仗,说起来当真是笑话一般。”

瓦剌大王的话落在他的朝臣耳中,人人都哈哈大笑。更有一个朝臣目中无人,说道:“若是明朝的大军管用,许多年之前那个朱祁镇就不会被我们关在瓦剌折磨了十年。这事说起来当真是好笑,如今大明朝没人,派一个区区的女子前来打仗,我就不想他们能打出什么名堂来。”

瓦剌上下一致认为简怀箴带兵打仗,实在是天大的笑话,心中十分轻视,没有人把她放在心中。

瓦剌大王更是笑道:“我们有三十万大军,他们只是十万,有什么好怕的。”

于是,瓦剌大王便派人出去刺探军情。

简怀箴等人出了山海关之后,便到了一片草原之上。他们在草原之上扎营,注视着瓦剌的一举一动。

同时瓦剌的探子也已经来刺探他们的情况。

简怀箴与江少衡、方寥、南宫九重、唐惊染等人聚在一起商议办法。

简怀箴苦笑道:“此次我带兵出征,也是形势所迫,实在是没有法子。这带兵打仗的经验我确实半分也没有,可是此次战争只能胜不能败。倘若是败了,瓦剌大军长驱直入,我大明朝的万世基业就要毁在他们手中。”

江少衡思考问题十分全面,他摇着手中折扇,想了想说道:“如今敌众我寡,更有烛影摇红和忏情门的三万弟子,虽然武功高强,但是却不太懂得行兵列阵的法子,我们只能智取,不能力敌。”

众人一致觉得江少衡所言有理,便聚在一起商量,该如何智取。

方寥望着简怀箴,他说道:“我记得三十六计之中有一计叫‘诱敌之计’,学习楚霸王‘诱敌深入’如何?”

“破釜沉舟”唐惊染脑海中顿时浮现出这四个字,他笑着说道:“师傅,您的意思是我们要破釜沉舟、背水一战吗?可是我们始终人少,瓦剌人多,他们又骁勇善战,我们不一定是他们的对手。”

方寥摇了摇头说:“破釜沉舟这句话说得对,但背水一战却是未必。首先这山海关外并不见有水,其次我也不想跟他们硬拼。”

简怀箴看方寥似乎胸有成竹的样子,便开口问道:“方大哥,您到底有什么计策?不妨说来听听。”

方寥微微点了点头,说道:“其实我的法子倒是很简单,我们如今带的是十万大军,而敌方却未必知道我们的虚实。不如我们就利用减少炉灶的破釜之法来诱敌深入,歼灭敌军如何?”

方寥的话落在简怀箴耳中,她顿时就明白方寥是什么意思。

而江少衡更是聪明绝顶,当然也是一语点破。

唐惊染经验尚浅,却不明白方寥到底是什么意思,便在旁边追问。

简怀箴说道:“你师父的意思很简单,我们如今有十万大军,自然有十万个炉灶开火做饭。此时此刻,瓦剌那边一定也派了人来刺探我们的虚实,不如我们第一日就用十万炉灶做饭,第二日便减少到八万,第三日便减少到七万。如此日复一日的减少下去,瓦剌人刺探到消息后,一定会以为我们这边以寡敌众,军心涣散,士兵们都逃跑了,到时候他们就一定会产生轻敌之心。”

方寥抚掌道:“公主果然是兰心蕙质、聪明绝顶,我只是说了‘破釜’二字,您便已经知道我心中所想。”

他说到这里,似乎是在暗示两人有心有灵犀之意。

自觉说错了话,便微微一笑,不再言语。

江少衡在一旁说道:“如此一来,便可让敌人怀疑我们军心涣散。尤其是烛影摇红和忏情门的弟子在他们眼中可能只是一群乌合之众,这么一来倒是对战争形势十分有利。瓦剌一旦产生轻视心里,我们便可以把他引入到附近的山谷之中。在战争中的优势便在于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到时候我们只要派很少的人守在山谷之中。等到瓦剌军队全部进入谷中,再从四面进行围攻,到时候他们一定损失惨重。”

“妙计、妙计”唐惊染不禁拍手大叫。

他对方寥等人想出来的这个计策十分佩服,心中很是赞叹。

于是,一切就这么定了下来。

瓦剌的探子很早就已经来刺探简怀箴这边的军情,他们发现第一日大明这边有十万个炉灶生火做饭,第二日便减少到了九万,第三日又减少了一些。如此十天过去,大明这边做饭的炉灶只剩下三四万而已了,而他们扎的账篷也越来越少。

瓦剌的探子刺探到这些情况后,便回去向瓦剌大王汇报。

瓦剌大王听说后,仰天哈哈大笑道:“果然是天助我也,没有想到大明皇帝昏庸至此,居然派了一个女子来打仗,这女子会打什么仗?果然弄得军心涣散,到现在军队中的人都跑光了。”

有一个瓦剌大臣在一旁说道:“可不是嘛,大王说的很有道理。且不说女子带兵打仗,说出去是天大的笑话。单说是那女子竟然带了十万军队,竟然有三万乃是江湖中的乌合之众。这群乌合之众又会打什么仗?他们来到这草原之上一定军心不齐,害怕以少敌众,早就吓得屁股尿流,滚回老家去了。”

两个人越说越高兴,其余的朝臣也在一旁附和。

唯独有大明前来投靠瓦剌的那李长庆心里不是这么想,他总觉得事情没有这么简单。

“大明朝的皇长公主难道就这么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眼下的军队逃跑了,而不管吗?”

想到这里,他便对瓦剌大王说道:“大王,所谓兵不厌诈,也许他们使出的正是这个法子,我们还是当心为好。”

“哼,他们能使出什么法子,难道本大王怕他们吗?”瓦剌大王看了李长庆一眼,眼中露出轻蔑的神色,指着他说道:“难道你们大明的人就这么胆小吗?”

李长庆被瓦剌大王这么一奚落,心中顿时觉得十分郁结。

这李长庆本来是大明人,他以前由于杀了人,被判处了斩刑,便伺机逃到了瓦剌。在瓦剌由于他比较聪明,很快就得到当地官员的赏识,到最后还有幸成为瓦剌大王身边的谋臣。可是瓦剌大王并不太把他放在心里,对他的话也不太相信。

瓦剌刚愎自用,只相信自己的谋略,对于李长庆难免存在轻蔑之心。

李长庆对此很苦恼,却也无可奈何。

“大王,我们接下来应该怎么做?”有一个瓦剌的大将上前问道。

瓦剌的大王想了想,说道:“既然大明的军队如今已剩下三四万,自然是不堪一击,我们还有什么好怕的。传令下去,全力进行围攻,要把他们一网打尽。若是歼灭不了他们的军队,你们以后就不用来见我了。”

这名将军名叫李天佑,是瓦剌十分骁勇善战又善于用兵的一个将军。

可是此时此刻,他也犯了轻敌的错误,在他心中一直以为大明军队是不堪一击的。更何况此时大明皇帝竟然派了一个年长的女子带兵打仗,说出去当真是可笑之极。

大明的军队逃走也是情理之中的事,他也很赞同瓦剌大王的看法。因此,瓦剌大王给他下了命令,他便立刻说道:“大王,臣给您立下军令状。倘若此次不能将大明的军队一举歼灭,臣就自杀在您的面前。”

“好、好、好”瓦剌大王一连说了三个“好”字,道:“勇气可嘉,既然如此这件事就交给你去做吧,你要带多少军队?”

李天佑想了想,开口说道:“如今明朝的军队也只剩下三四万人而已,我又何必带太多。大王就给我十万军队如何?”

李天佑本来想要五万军队,可是为了保险起见,便开口要了十万。

瓦剌大王当即答应,两人一拍而合,李天佑便带着军队开始攻打简怀箴的大明军队。

简怀箴派出去的探子,很快就传来了消息:瓦剌军队马上就要开始攻打他们。

简怀箴闻言,便问道:“瓦剌军队出兵多少前来攻打?”

探子回答道:“启禀皇长公主,瓦剌军队出兵十万前来攻打我们。”

简怀箴会心一笑,对方寥说道:“方大哥,您的计策果然是管用了。”

方寥也同她相视而笑。

于是简怀箴传令下去,命令一万人迎战瓦剌军队,把他们引入到周围的一个山谷之中。那山谷名叫“天河谷”,乃是一座天然的军事屏障,山谷之中十分平坦,四周群山环绕,对军队作战十分有利。

李天佑带着军队很快便来到简怀箴军队驻扎的前方。

简怀箴命令南宫九重带着一万军队前去迎敌。

李天佑见到前来迎敌的不过才一万军队而已,觉得很是惊讶,而带兵的又是一个女子,让他觉得受到了轻蔑。因此他十分恼怒,便对手下下令道:“见到大明士兵者格杀勿论。”

“冲啊”,他手下的士兵们听到将领发号施令,当下便人人勇气大阵,向着南宫九重带领的军队厮杀过去。

南宫九重早已胸有成竹,他命令手下的军队不要跟李天佑的军队硬碰硬。

大明的军队同瓦剌的军队厮杀在一处,大明的军队只不过稍微厮杀几次掉头便跑。

到后来瓦剌军队伤了有几百大明士兵后,大明的士兵都吓得一起往前逃走。

李天佑见状哈哈大笑,说道:“我早就说过大明的军队不堪一击,事到如今看来果然就是这样。”

他越说越是得意,伸出手来往前指到,都给我往前追,一定要把他们尽数歼灭。

此时李长庆也随李天佑一同出征,他见李天佑下了命令,总觉得事情不是这么简单,便开口对李天佑说道:“将军,所谓穷寇莫追,他们既然已经溃不成军,就由着他们逃走吧。我们何必一定要追呢?”

李长庆的话让李天佑觉得十分鄙视,他说道:“为什么不追?我已经在大王面前立下了军令状,要把大明的军队一举歼灭,你却屡次三番阻拦于我,是什么意思?难道你是大明朝派来的奸细吗?”

李长庆听李天佑这么说,顿时一句话也不敢说了。

李天佑挥着手中的旗子,大声喊道:“统统给我冲上去,一定要把大明的军队死悉数杀死。”

他手下的将领们正杀的兴起,也不肯就此放过大明的士兵。

见状,人人奋勇争先,冲上前去。

南宫九重带着一万军队往前逃跑,他们边跑一阵边停下来,似乎是在等待着李天佑的军队追上来。

李长庆见状,便料到事情根本就不是李天佑想的那样,他便又对李天佑进行规劝。

李天佑不仅骂他胆小鬼,是奸细,还命他不要再随他一起出征了,把李长庆扔在半路之上,自己带着军队追去了。

很快南宫九重便把军队带到天河谷之中。

天河谷之中除了有一个入口,另有一个出口。

南宫九重把军队带入天河谷中之后,便引着军队从另外一个山谷出口逃了出去。

李天佑哪里想得这么多,他很快就带着十万大军攻入到天河谷之中。

十万大军进了天河谷,却发现谷中根本就没有一个明军。

事到如今,他李天佑才觉得事情并不是自己想得那么简单,可能真的是像李长庆说的自己中计了。

想到这里,他心头一紧,挥手对手下的士兵说道:“都给我撤出去。”

他手下的士兵也正恐慌,见主帅下了命令,人人便准备逃走。

此时此刻天河谷的两个出口都已经被大明的军队包围了,其中有一边是由唐惊染带领,就是天河谷的入口。而另外一边则是南宫九重带领的那一万军队,南宫九重带着那一万军队从另外一个出口撤出天河谷之后,就命令军队守在谷口。

此时此刻,天河谷天然军事屏障的作用便发挥了出来。所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唐惊染和南宫九重各自带着一万军队,守在两个入口,谷中的十万大军便逃不出去。

而另一边,简怀箴、江少衡和方寥另有一名大将,每人带着两万军队,早已经在天河谷的四个山头把天河谷给包围了。

等到满山遍野都响起明朝军队的高声呐喊之后,李天佑才知道自己中计了。

他被困死在天河谷中,想逃也逃不出去,而简怀箴则命令手下的军队人用弓箭往里射。

等射了一会儿,便听到天河谷中传来惨叫声无数,显然是很多人被射死了。

江少衡看这么再射下去也不是办法,便命人对简怀箴说道:“皇长公主,再这么射下去我们的箭很快就用完了,不如再想个别的法子吧。”

第一百五十九回 万骨枯

于是,简怀箴便想到了另外一个办法火攻。

很快,燃起的火把便从四周的山头之上被投入山谷之中,而南宫九重和唐惊染带着一万士兵从出口和入口阻止住。

李天佑带领着士兵逃出去,熊熊的大火很快就在天河谷中燃烧起来,顿时惨叫声蔓延了整个山谷,传入到每个人的耳膜之中,哭声震天。

此时此刻,天河谷中的士兵们已经乱做了一团。

他们本来是雄赳气昂昂的来杀敌,每个人心中都有一股锐气。可是没有想到兵不厌诈,自己却中了敌人的计策。

李天佑见士兵们乱作一团,便举着旗子发号施令。

可是此时此刻大火已经把整个山谷给烧着了,谁又肯听他这个主帅的话呢。

很快的,大火所过之处露出的尽是一堆白骨,烈火焚烧人的肉身的味道充斥了整个山谷之中,没有被烧着的士兵也开始作呕。

此时此刻,人人都已经乱了方寸,十万大军溃不成军。

李天佑见此情状,知道这一次无论如何也是逃不出去了。他望着十万士兵,忍不住仰天大哭道:“苍天为什么你要这么对我?为什么要这么对我?”然后又对着北方跪下来,磕了几个响头,连声道:“大王,是臣对不起你。臣既然在您面前立下军令状,不能把明朝的军队歼灭就自杀谢罪。如今臣不但没有把明朝的军队歼灭,反而把十万兄弟葬送在了这烈火之中,臣实在是有愧您的托付。”

说完,他便举起剑来自杀而亡。

谷中的士兵们,本来就已经够混乱了,见到主帅居然自杀身死,更是乱得溃不成军。有一些人妄图冲出去,可是就是两个出口、入口,哪里冲得出去。

也有人妄图爬上山,逃出山谷去,可是抬头看去只见山的四面八方都是人,哪里又能够逃得出去呢。

于是,这十万大军没有法子,只能呆在天河谷中等死。

大火熊熊,很快就把整个天河谷给烧着了…

大火焚烧了一天一夜,等到第二天早上,简怀箴等人去看的时候,只见大火过处尽是被烧成黑色的痕迹。而山谷中的白骨堆的到处都是,白骨衬着黑灰色的灰烬,灰白相应,显得触目惊心,格外让人心寒。

简怀箴叹了一口气,说道:“一将功成万骨枯正是这个道理。”

正是如此的惨烈、如此的恐怖、如此的血腥,伴随战争的除了血和火,就是恨与泪。

简怀箴却深深的知道在战争之中对敌人绝对不能有丝毫的宽容之心,因为对敌人的宽容就是对自己的残忍。要想战胜敌人,在两军交战之中除了与敌人誓死拼搏,再也没有别的法子。

瓦剌军队全军覆没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朝堂之中。

瓦剌大王闻言之后,怒火中烧,他脸色涨红,进而发青,青筋爆出,脖子胀的更是像要爆炸一般。

他灰白胡子一颤一颤的,全身都在瑟瑟发抖,一双深陷在眼窝中的眼睛像是要把人吞吃掉一般,他咆哮起来:“为什么会是这样?李天佑实在是太令本大王失望了,我给他十万军队,他竟然引着我这十万军队走向万劫不复之路,你们说怎么样才能消我心头之恨?”

朝臣们相互望了望,一时之间不知道说什么才好,这时瓦剌大王的目光正好瞥到李长庆,他愤怒道:“李长庆,之前你不是满口计策吗?为什么到现在反而又不说话了?”

李长庆非常小心翼翼的站出来,行了个礼,对瓦剌大王说道:“大王,臣之前曾经千叮万嘱,可是大王却不肯听臣的话。到了如今,大王若是要怪罪臣,臣也没有别的办法。”

瓦剌大王摆了摆手,豪气千干云说道:“不,朕不会怪罪你。只要你能想出办法对付得了这个明朝的女子,莫说朕不会怪罪你,反而还会嘉奖你。”

李长庆知道瓦剌人思想都比较单纯,行事也比较帅气,尤其是瓦剌大王更不是满腹心机的人,他既然这么说,心中想必也就是这么想的。

于是,他便说道:“要想对付怀箴公主也不是没有办法,臣有一计,不知大王能否采纳?”

瓦剌对李长庆说道:“你有什么法子不妨说来听听,只要是有道理的,本大王一定会采纳。”

李长庆听他这么一说,便站了出来,把自己的想法缓缓的说了出来,他说道:“如今怀箴公主在外面带兵打仗,所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将领在外面,最能牵制他们的只有一样东西,那就是军粮。倘若我们可以让曹吉祥想办法拖住他的后腿,扣住军粮不发,到时候这军队之中没有军粮,他们便是想打仗也打不起来了。我们可以趁他们饿的发慌的时候,伺机出动。到时候一定可以把他们一举歼灭,为我们死去的将士们复仇。”

李长庆的话字字句句如铜锤一般,敲打在瓦剌大王的心中。

此时此刻,他心中除了重重叠叠的恨意,还有无穷无尽的后悔之情,他后悔自己太过于轻敌,轻视了简怀箴只是一介女子,后悔自己太过于莽撞。

李天佑轻敌而死,把十万军队送上了不归之路,这与他的纵容如何没有关系?

想到这里,他便对李长庆说道:“好,一切就依照你说的办法去做吧。不管是谁,但凡有功者,本大王一定会进行赏赐,便是明朝人也不例外。”

李长庆无可奈何的苦笑一声。

此时此刻,他虽然已经来到瓦剌很久了,但是始终没有办法融入到这个圈子之中,瓦剌人始终还是当他是外人。

尽管如此,他也知道自己如今已经走上了一条不归之路,要想再回到明朝,要想再回到过去也没有办法了。事到如今,他唯一能做的就是赶紧往明朝走一趟,去告诉曹吉祥扣住军粮的事情。

李长庆很快就辞别瓦剌大王,从瓦剌都城出发来到明朝。

到了明朝都城顺天府之后,他换上明朝人的衣服,打扮成明朝人的样子,便去曹吉祥府邸拜见曹吉祥。

曹吉祥听说李长庆来了,不知道他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便满腹忐忑的把他迎了进来。

石亨之死对曹吉祥而言,无疑是一个重重的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