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对天下百姓而言,绝对不是一桩好事。

简怀箴见唐惊染的心情已经慢慢平复,而她又恢复了往常的模样,知道她已经想通了。

她原本就是一个懂事而又听话的孩子,只不过是因为最近受到了太多的刺激,所以才变的如此。

她便对唐惊染说道:“好了,惊染,稍候我便让零落把你的东西收拾一下,你便出宫去吧。出宫之后,你好生的带领烛影摇红和忏情门,人生一世,不管没有了谁,走要好好的过下去。至于皇上这边的事情,你就听我的,前都交给本宫处理吧。”

唐惊染望着简怀箴,只见简怀箴的目光之中布满了诚挚的眼色。

她终于缓缓点了点头对简怀箴说道:“公主姑姑,惊染全都明白了。惊染以后一定按照公主姑姑所说的做。”

简怀箴这才点了点头说道:“既然想明白了就好。”

“惊染明天就出宫去,公主姑姑放心吧。我以后再也不会来这深宫之中了。”

她了口气之中带着一丝萧索与落寞,显然是内心受到了极大的打击之后,才会产生如此的念头。

简怀箴笑着说道:“那倒不至于,虽然你同皇上之间是有一些冤仇和芥蒂。可是到现在事情还没有查清楚,要是等到事情完全查清楚之后,本宫一定会给你一个交代。”

唐惊染点了点头说道:“一切全凭公主姑姑作主。”

简怀箴又补充一句说:“我并不是现在非要把你赶出宫去,可是如今你刺杀皇上兹事体大。倘若被两宫皇太后知道了,他们一定会来找本宫兴师问罪。虽然说本宫是长辈,可是后宫之中,权势最大的始终是两宫皇太后。她们非要同本宫要人,那么本宫也没有法子。为了你的安全着想,你还是先出宫去吧。”

唐惊染郑重的回答道:“惊染全都明白。”

朱见深见万贞儿已经答应了他肯向唐惊染认罪之后,他的心中乍喜乍狂。

于是于冕就这么轻而易举的解决了二事,万贞儿又肯替自己背负下所有的罪责。

他现在唯一想的事情就是等唐惊染的心情平复之后告诉她这件事情跟自己一点关系都没有,全都是万贞儿做的。

但是他忽然听说唐惊染要准备离开皇宫,便料到是简怀箴怕两宫皇太后向唐惊染兴师问罪,所以才出了这个想法让唐惊染赶快离宫。

他知道一旦唐惊染离宫之后,要想再向她解释这件事情有没有那么容易了。

所以,他踌躇再三。还是让太监去去万安宫中把唐惊染请过来。

简怀箴听说皇上要见唐惊染,倒是微微吃了一惊。

她叹息说道:“这皇上虽然对旁人都不好,对惊染却始终还是有一番情分的。惊染,既然皇上想见你,那么你就去见见他吧。”

简怀箴之所以这么说,也无非是希望唐惊染能够淡化恩仇,不要再记恨皇上。

唐惊染望了简怀箴一眼,见她面上满是信任,她才郑重的点点头。

然后转而问简怀箴道:“公主姑姑,难道你不怕我见了皇上后会再刺杀他吗?”

简怀箴满面笑容的摇了摇头说道:“我知道你是一个好孩子,你如今既然已经答应了我,就一定不会再做傻事了。”

“公主姑姑,你放心吧。我绝对不会再作出这种事了。”

说完,她便跟着那小太监去乾清宫中见朱见深。

此时再见朱见深,唐惊染已经完全放松了心态。

她觉得简怀箴说得对,自己身上背负的只是于冕的个人恩仇。

而皇上身上却担负着天下黎民苍生的安危,倘若在这个时候,万一简怀箴废除了而另立新帝。

那么天下政局一定会大肆动荡,到时候受苦的除了天下的黎民百姓,那还有谁呢?

之前,有白头山近千条性命死在皇上手中。简怀箴都没有把皇上给处置,无非也是念着天下的苍生百姓罢了。

唐惊染进去之后,朱见深连忙赶了几步。走到她的面前对她说道:“惊染,你终于来了,可把联等得着急了。你之前的时候,被锦衣卫围攻,没有受伤吧?”

唐惊染连忙挣脱了皇上,她往后退了几步。

语气仍旧是淡淡的说道:“皇上,惊染并没有受伤。我这次来见皇上,一方面是希望可以向皇上赔罪。我知道纵然是你害死于冕,那么为了天下百姓着想,我也不应该向你痛下杀手。再则,我之所以来见皇上,也是向皇上辞行。以后惊染绝对不会再刺杀皇上了,也希望皇上能够时时刻刻以天下万民为念。不要因为个人的以己之死就推朝臣痛下杀手。”

朱见深如果着急的望着唐惊染,他连连摆手说道:“惊染,事到如今,我就告诉你吧,你真的是误会联了。联从来没有动过于冕,这件事情,从始至终都是万贵妃瞒着联做的。联只是之前的时候听从了万贵妃的想利用于冕向皇长公主索要金玉杖罢了。但是联并没有真正的执行这件事情,要是你不信,你可以同万贵妃对质就是了。”

“哼哼。”

唐惊染面色惨白摇了摇头说道:“皇上,你如今说什么我也我会相信了。既然事实是如此,为什么你到现在才告诉我呢?”

“我之前之所以没有告诉你,是不想把万贵妃给抬出来。万贵妃这么做,毕竟也是为了联。倘若联还把她给供出来,那联岂不是太没有男儿气概了吗?联乃是顶天立地的大丈夫,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一定不会把女儿给推到面前来。”

“那现在到了万不得已的时候了吗?”唐惊染冷笑。

她根本就不相信朱见深说的话。

“到倒不是,只不过联不想惊染你永远的误会我。你要是永远的这儿误会联,便是比杀了联还让联心疼啊。”

唐惊染听朱见深说这句话的时候,口吻的诚挚,不像是说谎。

朱见深又在一旁说道:“你要是不相信联,那联也没有办法。联要是想抓于冕的话,随便一个借口就可以把他抓住。也可以随便派一个人去把他虏走,为什么联还要让万贵妃出去做饵来引诱于冕上钩呢?”

“万贵妃而饵引诱于冕上钩?当真有这么一回事?”唐惊染一听忽然意识到事情并不是自己所想那么简单了。

“的确,你要是不相信。可以询问万贵妃身边的古冷意古公公,你也可以找万贵妃对质,到底有没有这件事。”

唐惊染此时心中悲喜难平,让她觉得十分悲痛的是。

这件事情又重新扯出了一个万贞儿,也许于冕的死同万贞儿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的。

而另外一桩便是,皇上如果说的是真的。那么他便没有亲自动手来杀于冕,于冕的死很可能与他无关,之前自己多半是误会皇上了。

想到这里,她便对皇上正色说道:“好,我一定要弄清楚这件事。还请皇上把古冷意和万贞儿都传召过来。”

“惊染姑娘,既然你已经这么说了,那朕无论如何也会为你主持公道的,朕现在就把他们宣召过来让你对质。倘若你发现朕说的不是真话,朕随时可以任凭你的处置。”

说完,朱见深便对手下的人说道:“马上去把万贵妃和古冷意给传过来。”

太监领命之后,便飞身奔了出去。

过了不多久,万贞儿便已经姗姗而来。

万贞儿见到唐惊染和朱见深在一起,她立刻明白接下来将要发生的什么事情。

她心中十分的悲愤,但是表面上却装作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过一般。

她走到朱见深的面前,向朱见深行了一礼,轻声说道:“臣妾参见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朱见深摆了摆手,给她使了个眼色,说道:“罢了,万贵妃好好在旁边坐着吧。等古公公来了,朕有事要同你们说。”

“是。”万贞儿微微抬眼答应着,便在一旁坐了下来。

过了没有多久,古冷意便已经带伤而来。

古冷意原本受了十分重的伤,他最怕见到的人就是唐惊染,而今竟然在乾清宫中又遇唐惊染重逢,他不禁面色一变,心道:“这唐惊染难道还想刺杀皇上?倘若如此我是不是还应该再为皇上挡一剑呢?我之前的时候没死算是运气好,这一次——”

他越想越觉得不是滋味儿,越想越觉得…

场面一时有些诡异而尴尬起来,朱见深咳嗽了一声,率先打破了沉寂。

他低眉敛目,深深的舒了一口气,对万贞儿问道:“万贵妃,朕今天之所以把你传召而来,是有一件事情想询问于你。”

“皇上,您有什么事尽管问奴婢好了,臣妾只要知道的一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既然如此,那甚好。朕且问你,于冕的死到底同你有没有关系?”

万贞儿听朱见深这么一问,脸色顿时沉了下来。

朱见深见万贞儿肯配合自己,心里这才微微安定下来,他继续问道:“万贵妃,你有什么不妨同朕说出来,朕赦免你无罪就是了。谁是谁非到如今已经不重要了,而于冕也已经不幸而逝,朕现在最想知道的就是事情的真相,还惊染姑娘一个交代。”

万贞儿听皇上这么说,她便长长的叹口气,说道:“好吧,皇上既然您要问我,那我就把事情说出来吧。不错,于冕的确是我把他送到怀明苑去的,也是我在他的胸口处补了一匕首。我之所以这么做,无非是觉得他已经十分痛苦,不想他痛上加痛而已,那杀手实在是太过于残忍了,杀手拼命的折磨于冕。倘若于冕再这么下去,他一定会全身疼痛而死,倒不如一刀结束了他的性命,如此还让他痛快一些。如果皇上和惊染姑娘因此而怪罪我的话,那我也无话可说。”

朱见深之前一直不知道万贞儿会怎么回答,他听万贞儿这么说完之后,不禁在心里微微的叹了一口气,便转过身来问唐惊染,说道:“惊染姑娘,事实的真相你到如今可明白了吗?”

唐惊染只望着万贞儿,她的眼神中颇有不可思议的神情,她说道:“你说是你害死了于冕,可是为什么我要相信你?你说你之所以一刀结束他的性命,乃是为了让他减除痛苦。可是据我所知,于冕身上所受的伤并不足以致命的,难道你不知道吗?”

万贞儿的面色波澜不惊,她缓缓的说道:“不错,我的确不知道。我只是一个寻常的人而已,我也不会武功,我哪里知道这些。我只记得于冕跟我说他很痛苦,我原本是一片好心想把他送到怀明苑中医治的。可是我见到他如此痛苦的神情,不忍心看不下去,所以才想一匕首结束他的性命,让他死的痛快一些,免得再受到那么多的折磨。要是你觉得我做得不对,你尽管可以问古公公就是了。”

万贞儿其实此时此刻她早就想通了整件事情,她觉得于冕的死一定跟古冷意有关系。

因为之前的时候她并不知道于冕致命的死因并不是身上的伤,而是因为胸口的那一匕首,但是万贞儿清清楚楚的记得当他们把于冕送到怀明苑门口的时候,于冕的胸前并没有伤。

而当时她已经带着所有的侍卫走了,只剩下古冷意一个人,那么由此可见于冕身上的伤一定是古冷意造成的。

万贞儿回去想明白了这一点之后,她一直没有声张。

她知道古冷意刚刚才为皇上挡了一刀,皇上一定对他十分器重,所以现在她对古冷意只能笼络,而不能加以遏制。

虽然她心中对古冷意有十分的不满,她觉得古冷意的所作所为太令她失望了。

一直以来,她都把古冷意当做心腹来栽培,但是古冷意竟然做出如此对不起她的事情来,这让她情何以堪。

万贞儿每当想起这件事来,心中就悲愤的难以遏制。

她之所以在唐惊染面前把杀死于冕的事情拦下来,也无非是皇上的意思,而她心中所想更多的是怎么样可以再得到皇上的信任,进而铲除古冷意为于冕报仇。

同时,每次她见到唐惊染,心中都会十分的不自在。

她觉得于冕的死和她有着脱离不开的关系,倘若不是她在皇上进言,让皇上拿于冕作为和简怀箴交换金玉杖的条件,那么于冕就会无端枉死。

她心中越是这么想,就越会觉得愧疚,越是觉得愧疚,每次见到唐惊染的时候就会觉得十分不自在。

而她想起唐惊染之前和于冕是如此的恩爱,但是到了现在于冕竟然已经不在人世了,她的心中就会忍不住对唐惊染增添一分恨意。

这种感情是十分微妙的,怎么说都说不清。

古冷意正在一旁瑟缩着,因为他身上受了重伤,所以他的瑟缩在旁人看起来都觉得是十分正常的,只有他自己心目中已经明白万贞儿知道于冕是被他杀死的了。

之前的时候,他从万贞儿的一举一动之中窥探出了万贞儿对于冕的爱意,所以他才处心积虑的把于冕给杀死了。

他这么做,无非是希望万贞儿不要因为于冕的事情再生出什么事端来。

他一直以为万贞儿不知道他对于冕下了毒手,可是听万贞儿说到于冕胸前那处匕首伤的时候,他便已经明白了。

事到如今,万贞儿恐怕已经知道当真杀死的人是他自己了,但是他又不明白为什么万贞儿要在皇上面前把这项罪过给拦下来,难道是为了包庇自己?

古冷意越想越觉得事情有些奇怪,但是他现在也顾不得想那么多了,他见万贞儿问自己,连忙应声说道:“是,一切正像是贵妃娘娘说得那般。”

“怎么样?惊染姑娘你还有什么话要问我的吗?我知道这件事情是本宫做得不对,但是所谓死者已矣,惊染姑娘也不要太过于伤怀才是。若是于冕公子泉下有知,知道姑娘为他的事情而伤怀,那他心中该是多么难受呀!”万贞儿在一旁劝说。

万贞儿的话听在唐惊染的耳中,只觉得她这个人十分虚伪,所说的话也是假惺惺的。

唐惊染原本一直以为于冕的死是朱见深一手造成的,可是今天朱见深把万贞儿和古冷意召来对质,才发现原来一切都是万贞儿下的毒手。

唐惊染指着万贞儿,眼神之中有冷冽的刀锋在闪烁,她问万贞儿说道:“于冕与你何冤何仇,为什么你要做出这种事情来献他于死地?难道于冕死了对你有什么好处吗?”

万贞儿只觉得心头一阵哽咽,泪水差点要流出来,她连忙背过身子去,像是在望着天一般。

第一百五十七回 情与金

她叹息一口气,说道:“所谓生死有命、富贵在天,我也不想对于冕公子有什么非难,可是要我眼睁睁看着他受苦,我也是不能够忍受的,所以我才助他一臂之力。倘若惊染姑娘你不肯相信我,那我也没有办法。皇上,这件事情就请皇上裁夺吧。”

朱见深见万贞儿肯出头替自己把这项罪过给认了,他当然不会处置万贞儿,他便清了一下嗓子咳了一声,说道:“好了。事到如今,死者已矣,朕便是再做什么也换不回于冕公子的性命了。惊染姑娘,你还是不要太过于忧伤才是,万贵妃她当时之所以那么做也是一番好意,她只是不想看着于冕受苦罢了。”

唐惊染冷哼了一声,说道:“皇上倒也是会附和万贵妃所说的话呢。”

她言下之意就是责怪朱见深偏袒万贞儿。

朱见深定定的望着唐惊染,一字一顿显得十分诚恳的对她说:“惊染姑娘,我并不是偏袒某个人。万贵妃在我身边呆了这么多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难道她说的话朕不相信她吗?再说了,你要怪这件事情就怪朕吧。倘若不是朕想从皇长公主手中把金玉杖夺过来,也不会请万贵妃帮我出主意,更不会拿于冕为交换条件同皇长公主换金玉杖。说到底都是朕为了一己私心而种下了祸患呀。”

朱见深一边说着,一边忍不住涕泪横流。他的表现倒是让唐惊染大吃一惊,怎么说他都是一国之君。

唐惊染从来没有见他这般模样,如今见他为了忏悔于冕的死竟然会难过成这般样子,心中一时也很有些感慨。

她知道朱见深此时此刻多半也意识到自己已经错了,更意识到自己不该听万贞儿的劝谏做出人神共愤的事情来。

唐惊染想了想,她觉得不管怎么说这件事情始终也不是他做的。

她继而想起了于冕身上的伤,还有于冕那折断的两根肋骨,便转而问万贞儿说道:“万贵妃,你说当时于冕他身受重伤已经是不行了,那么我希望你可以告诉我到底是谁把于冕折磨成了那般样子。”

万贞儿叹息一声说道:“这件事情其实说起来也怪不得旁人,都是那林建安。因为林建安想在皇上面前立下功劳,所以就假传圣旨让杀手折磨于冕公子,才把于冕公子折磨成了那般模样。皇上后来知道了这件事情,一怒之下就把林建安给杀了。林建安可是我们宫廷中的内廷总管,皇上杀了他可是下了很大的决心的。皇上之所以这么做,一则是为于冕报仇,而另一方面也是对惊染姑娘的一番心意罢了。要是惊染姑娘你不相信,尽可以问皇上就是。”

朱见深则在一旁一句话都不说,他听万贞儿为自己说了这么多好话,心中对万贞儿很是赞赏。

唐惊染喟叹一声,说道:“好了,事情的真相我已经明白了。皇上,我想先退下。”

“好,那你先退下吧。你好生休息,不要为难了自己才是呀。”朱见深满面怜悯的望着唐惊染。

唐惊染微微点头,便转身而去。

朱见深则遥望着她的身影,半日才回过神来,他转而对万贞儿说道:“万贵妃辛苦你了,你为朕做的事情朕全部会记得的。”

“皇上,您又何必这么说呢。”万贞儿苦笑一声道:“能够为皇上做事那是贞儿的福分,皇上也不必记在心里。皇上若是没有什么吩咐,那贞儿也先行告退了。”

方才,万贞儿在皇上和唐惊染的面前把杀死于冕一事给认了下来,其实她的心中那种悲伤与绝望是如同滔滔的洪流一般奔涌不息的,但是她不能在任何人的面前表现出来,她只能压抑着自己的情绪,好让皇上和唐惊染他们都会产生错觉,达到自己想要的各种的想法。

万贞儿如此的忍辱负重,她心中就像是被钝刀慢慢撕裂一个口子一般的痛楚。

朱见深见状,忙说道:“好吧,万贵妃就回去好生休息吧。”

万贵妃答应一声,便掉头而去。

古冷意望着她的身影,不禁倒吸一口凉气。

他觉得以万贞儿心狠手辣的性格,恐怕不会这么放过自己的,他早就已经看出了万贞儿对于冕是有私情的,所以他才为万贞儿除掉于冕。

他原本以为这件事情没有人会知道的,谁知道万贞儿竟然不知道什么时候听人说到于冕的致命伤乃是胸口上的一把匕首伤痕,那么所有的证据都直指古冷意了。

古冷意对皇上说道:“皇上,既然万贵妃也退下了,那么奴才也就不耽搁皇上了。”

说完,他便转身往外而去。

朱见深摆了摆手,示意他退下。

古冷意浑身瑟缩着,牙齿疼的打颤,他颤颤巍巍的跑了出来。

出来之后,便紧跟着万贞儿走了几步,扑通一声跪在万贞儿的面前,对万贞儿说道:“娘娘饶命,娘娘饶命。”

万贞儿白了他一眼,眼睛之中有高深莫测的神色,她对他说道:“你为什么要让我饶命,难道你做了什么对不起我的事情吗?”

古冷意望着万贞儿,他说道:“娘娘,古冷意之所以这么做一切都是为了娘娘着想,还请娘娘看在古冷意为娘娘效劳这么多年的份上,不要同我一般见识才是。”

万贞儿仍旧是冷笑一声,说道:“我不知道古公公在说什么,古公公难道你做了什么对不起本宫的事情吗?”

“娘娘,其实你是知道的,于冕公子的死——”

说到这里,古冷意四处看了看,四顾无人,这才缓缓的说道:“于冕公子的死,奴才承认是奴才做的,但是奴才之所以这么做也无非是不希望娘娘再深陷情网之中,希望可以帮助娘娘罢了。倘若娘娘再为了于冕公子而做出什么事情来,那么到时候恐怕娘娘一定会遇到什么危险,奴才实在是不忍心看着娘娘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基业毁于一旦,这才私下帮娘娘做了这个决定。”

万贞儿站在那里,一句话都不说。

那古冷意继续跪在地上,牙齿打颤,说道:“娘娘,奴才之所以这么做当真是为了娘娘呀,娘娘倘若不相信,您要是想要奴才死,奴才可以立刻死在娘娘的面前。”

万贞儿见古冷意忏悔了这么久,她觉得自己也该到时候把这场好戏收场了。

她虽然心中记恨古冷意,一心想对付古冷意为于冕报仇,但是她知道如今古冷意已经不在自己永和宫中了,是自己把他放置到皇上身边去,希望可以监视皇上的一举一动的。

她知道要是在这个时候对古冷意有什么不利,那么古冷意在皇上面前一定能说得上的话,所以万贞儿假意笑了笑,说道:“好了,古公公你先起来吧。本宫承认本宫是有些生你的气,但是你为本宫所做的本宫也完全知道。你可知道本宫刚才为什么在皇上面前把杀死于冕的事情给拦了下来而没有把你供出来吗?”

古冷意茫然的摇了摇头。

万贞儿则缓缓的说道:“本宫之所以这么做,便是因为明白你之所以杀死于冕一则是因为于冕当时受了很重的伤,他实在是太过于痛苦。而另外更知道你是为了本宫,唯恐本宫再因为于冕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情来,到时候便会永远不得翻身,所以本宫怎么会真的怪罪你呢。只不过本宫实在是气你出了这么大的事情竟然不跟本宫说清楚。”

“娘娘。”古冷意有些可怜兮兮的说道:“奴才并不是不想告诉娘娘,只不过奴才觉得万一娘娘知道了这件事情,多半会生奴才的气,所以奴才才不敢说。现在奴才知道娘娘不怪罪我了,我的心里可就踏实了。”

“要是我真的想怪罪你,刚才我在唐惊染的面前把杀死的于冕的人就是你的事情给说出来,你以为以唐惊染的性格她会这么容易放过你吗?”万贞儿斜睨着他说道。

他听到万贞儿的话,不禁浑身一阵寒颤。

他知道万贞儿所说的多半都是真的,因为唐惊染的本事他也的确见识到了的。

古冷意向万贞儿负荆请罪之后,见万贞儿并没有追究他,一颗心才放了下来。

他知道的万贞儿本事比一般人绝对心机深沉很多,而万贞儿又城府极深的,要是她想要对付自己,自己便是有皇上这靠山恐怕也逃不出她的魔掌。

而今万贞儿既然讲明了不追究,那么事情便好办多了。

他觉得万贞儿所给出的那两个理由也很有道理的,因为万贞儿是一个极其自我的人,虽然之前她为于冕做出了一些出格的事情,但是古冷意很了解万贞儿。

他觉得在万贞儿的心目之中最重要的还是她自己,所以万贞儿觉得自己还有利用价值,所以不对付自己,这也完全是在他意料之中的事情。

古冷意见状,就对万贞儿诚挚的说道:“娘娘,总之这次娘娘为奴才扛下了这件事情,让唐惊染不至于对付奴才,奴才心里感激万分。奴才一定肝脑涂地,愿为娘娘效犬马之劳。”

“好了,好了,你我之间又何必这么客气,我从来没有把你当做是奴才。我当做你和陈嬷嬷是我身边最值得信赖的人,如今本宫千方百计的把你安插到皇上身边,你一定要帮着本宫监视皇上的一举一动。倘若皇上身边有什么风吹草动,你一定要第一时间告诉我,知道吗?”

“奴才全都知道了,娘娘请放心。”古冷意低眉顺眼的说道。

万贞儿点了点头,她又吩咐说道:“还有一件事你也必须替本宫看着,那就是皇上和唐惊染之间有了什么消息,你要第一时间通知本宫,可知道吗?”

“启禀娘娘,奴才全都记住了。”

万贞儿点了点头,说道:“好了,别的本宫也没有什么要吩咐的了。古公公你要注意的身体啊,虽然博取皇上的信任是很重要,但是有时候不一定要拿自己的命出来拼的。”

万贞儿的话听在古冷意的耳中,古冷意心中很不能赞同。

他觉得以皇上的为人机心,要是他不冒险一博的话,恐怕也永远得不到皇上的信任,这就是为什么林建安呆在朱见深身边那么久却一直得不到他信任的原故了。

但是古冷意面上并不表现出来,他恭恭敬敬的对万贞儿说道:“谨遵娘娘教诲。”

万贞儿便点了头,转身离去。

她觉得她和古冷意之间已经完全恢复不到当初了,以前的时候古冷意曾经尽心竭力的为她办事,他们是在一条船上的,但是当古冷意把手中的匕首刺向于冕的时候,那一切已经完全不一样了。

就算古冷意杀于冕是为她着想,但是于冕是她心爱的人,她无论如何也不能够接受一个杀死自己心爱的人的人留在自己的身边,这对她而言无疑于是一个极大的打击,所以她发誓一定要为于冕报仇。

而唐惊染从万贞儿和朱见深等人的对质之中得知于冕不是死在皇上的手上,而是死在万贞儿的手中之后,她的脸色一直十分沉重,而她的心中更是沉重。

她觉得心中像是负担了巨石一般,被压得半日喘不过气来。

虽然一直以来她都对万贞儿没有什么好印象,认为万贞儿不是一个好人,但是当事实果真发生了的时候,她仍旧是觉得很不能接受。

这一切来得实在是太突然了,她之前还信誓旦旦一心想要把皇上给杀死,但是现在忽然知道这一切原本并不是皇上的错,皇上便是有错那也是小错,大错的人是万贞儿。

且不说这主意是万贞儿挑唆给皇上的,单说万贞儿那一匕首便取了于冕的一条性命,唐惊染怎么想起来都觉得心中久久的难以平静。

简怀箴这时候正好走了进来,她看到唐惊染,见到唐惊染的神色有些古怪,便从旁问道:“惊染到底出了什么事,为什么你今天变得如此之怪?”

唐惊染坐在那里,她安安静静的看着简怀箴,问道:“公主姑姑,我想问你一件事情。”

“好,有什么事情你尽管说来就是。”

“公主姑姑,倘若你知道于冕是死在谁的手中,你会不会为他报仇?”

简怀箴听唐惊染忽然又问起这个问题,觉得十分诧异。

她想了很久,对唐惊染说道:“惊染,之前的时候本宫不是已经告诉过你答案了吗。答案也许不是你想要的,但的确是本宫想告诉你的,于冕的死的确是令你十分伤心,也令本宫十分难受,但是这件事情所牵连实在是太广了,本宫不得不考虑很多江山社稷方面的问题。”

因为简怀箴一直以为那于冕是死在朱见深手中的,所以她听唐惊染忽然问起这个问题才会觉得诧异。

因为之前的时候,她一直以为唐惊染想通了,但是事实证明唐惊染并没有想通,她当然不知道唐惊染刚才与朱见深和万贞儿等人在乾清宫对质的事情,她也不知道唐惊染口中所说的杀死于冕的凶手不是朱见深,而是万贞儿。

所以当唐惊染问起她这个问题的时候,她才给了唐惊染这般一个答案。

当然这个答案远远不是唐惊染心中所想要的,她一直以为简怀箴知道了这件事情也许会为于冕主持公道的,但是简怀箴的答案让她觉得很是失望。

她低下头去,半晌没有说话。

简怀箴只当她是伤心过度,便上前去轻轻拍了拍她的肩头,说道:“惊染,你是个好孩子,有些事情既然过去了,就不要再去想了,何必跟自己为难呢?”

唐惊染点了点头,她望着简怀箴,仍旧是用那静谧的神情,对简怀箴说道:“公主姑姑,您放心吧。惊染知道怎么做了,有些事情惊染一定会处理的好的。”

简怀箴这才放下心来,她却不知道唐惊染心中已经有了另外一番打算。

原来唐惊染原本以为简怀箴会帮她惩治万贞儿,却没有想到简怀箴是那般一番态度,所以她觉得自己此时此刻要想为于冕报仇,那么就一定要凭自己的力量来对付万贞儿。

她如今可以做的只有两条路,第一条路便是潜入到永和宫中刺杀万贞儿,等到万贞儿死后,事情就可以一了百了了。

但是就这么痛痛快快的让万贞儿死去,那不是太便宜她了吗。

唐惊染的心中忽然闪现出这么一个念头,这种念头是唐惊染永远没有想过的。

唐惊染这半生以来都宅心仁厚,绝对不做出有负自己心意的事情。

虽然在她年轻的时候,也曾经执着过,也曾经执拗过,也曾经做出过让自己后悔的事情来,但是随着这几年的磨炼,她的性子已经收敛了很多,唯独这于冕的死,又勾起了她很多前尘旧事。

因为她对于冕乃是真心实意的,她与于冕乃是一对情侣,他们情比金坚。

可是在于冕最盛的年华之中,他就如同一朵兰花一般一席而放,又一席而逝。

这种情愫对于喜欢于冕的唐惊染而言,如何不是一个极大的打击呢。

唐惊染静静的坐在房中,想了足足一夜,她心中终于想出了一个解决的法子。

她觉得自己绝对不会让万贞儿那么好过的,更不会让她在宫中就这么当皇妃享受荣华富贵,而于冕则在地下含冤莫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