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到第二天的时候,唐惊染仍旧是去到乾清宫门口。

此时古冷意因为在养伤,所以在乾清宫门口的是另外一个太监。

第一百五十八回 恨意渲

那小太监看到唐惊染,心里原是识得的,他早就听人说朱见深对唐惊染一心一意,所以他哪里敢怠慢,连忙对唐惊染说道:“姑娘,请您先候着。奴才现在就进去向皇上通报。”

唐惊染微微点了点头,面上露出冷冽的神色。

那小太监走进去之后,便对朱见深说道:“皇上,惊染姑娘在外面求见,不知道皇上要不要见她?”

“好,赶紧把她请进来。”朱见深的语气之中带着几分轻快。

之前的时候因为于冕的事情唐惊染前来刺杀他,弄得他心底惴惴不安。

如今唐惊染既然已经相信了于冕的死和他没有关系,而是万贞儿一手造成的,那么他便没有什么觉得对唐惊染抱歉的了。

他心中唯一想的就是如何再能够同唐惊染恢复到以前的情分,他可以把唐惊染挽留在身边一亲芳泽。

他觉得只要时间慢慢过去,唐惊染说不定有一天会喜欢自己的。

唐惊染走进来之后,她施施然走到朱见深身旁,向朱见深行了一个礼,说道:“唐惊染叩见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朱见深见唐惊染对自己如此恭敬,心花怒放,连忙亲自上前去,亲自把她扶起来,连声说道:“好了,好了,惊染姑娘,你来朕这宫中也不是一次两次了,也不必如此拘礼,到底有什么事情你同朕慢慢讲来就是。”

朱见深巴不得可以同唐惊染在这里长久的呆一阵子,所以他很乐意听唐惊染说话。

唐惊染的声音有些喑哑,她对皇上说道:“皇上,我有一个小小的请求,不知道你可不可以答应我?”

“好,你有什么请求尽管对朕说就是了,朕只要能够满足你的绝对不说二话。”

“皇上,我之所以找您,是希望您可以帮惊染主持公道。”

“哦?帮你主持公道。”

朱见深微微皱了皱眉,他料到唐惊染接下来要说什么了。

果然唐惊染的语气之中带着几分沉重,她对皇上说道:“皇上,惊染希望你能够再查万贵妃害死于冕一事,为于冕讨回一个公道。倘若不然,于冕便是在九泉之下有知一定会怪罪于我的。”

朱见深面上露出了不愉之色,他不明白于冕到底有什么地方好,为什么可以吸引唐惊染为他如此的出生入死奋不顾身呢。

而且便是于冕走了,唐惊染的一颗心仍然还紧紧的系在他的身上。

这令朱见深觉得很不是滋味儿,朱见深语气有些生硬的对唐惊染说道:“惊染姑娘,你想说的话我是明白的,我也并不是不想帮助你。可是事到如今,我实在是帮不了你了,万贵妃始终是皇宫中的贵妃,岂是说审就审的。而且这件事传出去之后,实在是太影响皇家的脸面了,还希望惊染姑娘你能够为朕着想,不要为难朕才好。”

唐惊染听朱见深这么一说,脸色顿时变得暗淡无光。

她过了良久,才缓缓的吐出一口气来,说道:“好,既然皇上这么说,那么惊染就没有什么好说的了。惊染只希望皇上凡事多为逝去的人着想,而不要只想着那出谋划策的小人。”

“好,你所说的朕都记下了,你放心吧。”

朱见深见她说的很难听,但是仍旧是忍了下来。

谁让他心里就是喜欢唐惊染一个人呢?有些事情实在是说不清楚,道不明白的。

唐惊染忽然眨着一双黑葡萄似的眼睛,她凝眸望着朱见深说道:“皇上,惊染有一件事情不知道当讲不当讲?”

朱见深见唐惊染忽然一反常态,便对她说道:“好了,惊染姑娘,你有什么事尽管同朕说就是,只要不是处置万贵妃的这件事情,别的事只要朕能够帮助你的,一定会尽朕所有的能力来帮助你,你就放心吧。”

唐惊染面上露出一丝悲凄的笑容,她闭上了眼睛,摇了摇头,对皇上说道:“皇上,惊染所期盼的并不是这个,而是惊染希望能够跟随在皇上身边,做皇上身边的一名嫔妃。”

“什么,你想入宫为妃?”

朱见深听完唐惊染的话之后,眼睛都立刻睁得像是铜铃那么大,他实在是不敢相信,唐惊染竟然主动进宫向他提出想进宫为妃,这实在是太不可思议了,所以,他无论如何也是不能相信的,他便怔忡的站在那里。

过了好半日,唐惊染才淡淡的问道:“皇上,难道你不同意吗?要是你不同意,就当惊染没有说过。”

“不不不。”朱见深连忙摇摇手说道:“朕并不是不同意,朕只是不明白惊染姑娘为什么你以前的时候死活都不肯入宫的,现在又一定要入宫为妃呢?难道,难道你喜欢上朕了?”

朱见深连声问道,他的神情乍喜乍悲。

唐惊染既没有点头也没有摇头,既没有承认更没有默认。

她只是对朱见深说道:“皇上,一直以来你都希望竟然能够入宫为妃,而今竟然亲自来向皇上提起,难道皇上又不答应了吗?”

“不不不,朕绝对没有这个意思,能够闻你入宫为妃,朕当真是高兴还来不及啦,好,惊染那你先回去休息吧,这里的事就交给朕来操作,朕一定命令所有的人把你入宫的典礼给准备妥当,另外你是新入宫的,而宫中如今又有了贵妃,不如朕先封你为淑妃如何?”

这明朝的皇宫中一共有四妃,四妃的位别依次便是贵妃、德妃、淑妃和贤妃,如今朱见深的贵妃就是万贞儿,万贞儿是使尽了手段才当上这个贵妃的,而德妃一位一直空置。

因为当年永乐帝的纪德妃,曾经做出了很多对不起永乐帝的事情来,所以从此以后各朝各代的皇上便很少设德妃一位,而紧接下来的就是淑妃和贤妃。

唐惊染一入宫,朱见深便要封她做淑妃,可见是心中对她心爱至极。

唐惊染神色却只是淡淡的,淡的就像天上飘渺的烟波一般。

她说道:“皇上想要封惊染为什么,皇上自己决定吧,皇上先行休息,惊染告退了。”说完她便转身离去。

朱见深望着唐惊染的背影,一时之间觉得有些遥不可及,一时之间又觉得唾手可得,他只觉得自己的一颗心一会儿像是飘在云端,而一会儿又像是沉在地心。

他实在是太不明白,为什么惊染会改变往常的态度,对他来说想要入宫为妃,难道当真是惊染喜欢上自己了吗?

朱见深想到这里,自己先摇了摇头,他知道事情的真相根本不是如此,唐惊染此次入宫,多半是跟于冕之死有关系,可是那又怎么样呢?只要她肯答应自己入宫为妃,自己一定有办法慢慢的感动她。

朱见深心里是这般的想法,他便找了很多资质局、尚宫局等各局的人,命令他们为唐惊染入宫做出准备。

唐惊染要入宫的消息很快像是长了翅膀的飞鸟一般,传遍了皇宫中的内外,皇宫中的宫人很快便都听到了这个消息,而这个消息也很快就传到两宫皇太后和简怀箴的耳朵。

首先反对这个消息的便是周太后,要是在以往,倘若皇上要让唐惊染入宫为妃的话,周太后便是要反对也不会反对的如此厉害,可是到现在,她是绝对都不会同意让唐惊染入宫的。

因为之前唐惊染刺杀皇上的事情她也听说了,她觉得倘若皇上把唐惊染留在自己的身边,始终是个祸患而已,她无论如何也不会拿皇上的性命做赌注的,所以唐惊染入宫为妃的事情遭到了她的反对。

她先去找朱见深商量这件事情,谁知道朱见深根本就不听她劝说,反而还对她说道:“母后,儿臣知道你一直对儿臣好,可是现在儿臣已经打定主意要娶惊染姑娘了,要是你想反对,那么儿臣也没有办法。”

朱见深的一番话让周太后心中很是有些不满,她望着朱见深说道:“深儿你心中真的是这么打算的吗?现在你为了娶一个小小的妃子,竟然连母后也不顾了吗?”

“母后你既然明白朕心中所想的,那么你就应该同意让惊染入宫,朕喜欢惊染已经喜欢了这么多年了,难得如今她肯答应朕,一起入宫,同朕一起生活,难道你不为朕高兴吗?”

“不。”

周太后神色郑重的说道:“我怎么会为你高兴呢?这唐惊染的武功十分之高,而且之前的时候,她又差点刺杀于你,这件事情让我怎么可以放心,把唐惊染接入宫中来呢?所以你就听为娘的话,不管娶谁都好,无论如何也不可以纳唐惊染入宫为妃,你知道吗?”

朱见深却神色郑重的望着周太后说道:“对不起了,太后,要是在以往说不得我还会听从你的这般话,但是今日无论如何,朕已经心意已决,若是不能娶惊染姑娘入宫为妃,那么朕这个皇帝不能跟自己心爱的人在一起,过的又有什么意思呢?”

她的一番话,倒是惹起了周太后几分不满。

周太后对他说道:“你以前的时候便是任意妄为哀家也不管你,哀家之所以不管你,并不是哀家可以纵容你,因为你是皇上,而是哀家觉得无论如何也是不可以拿皇上你的性命来开玩笑的,那惊染姑娘实在是太危险了,所以本宫是无论如何也不会让她入宫的,好的,我想说的都已经说完了,皇上你好生保重才是。”

朱见深没有想多唐惊染想入宫为妃的事情,竟然会遭到周太后如此强烈的反对,他只得安抚了周太后一番,把她送了回去,谁知道周太后前脚刚走,钱太后后脚就来了。

钱太后对唐惊染虽然不怎么知道,但是她却听说过,唐惊染之前的时候曾经刺杀过皇上,所以无论如何,她也不可能让唐惊染入宫为妃的。

虽然之前的时候,钱太后和周太后经常为了很多事情会产生摩擦和矛盾,唯独在不让唐惊染入宫一事上,她们俩个想法都是大同小异的。

钱太后来了之后,朱见深连忙把她请进来,然后落座,对她说道:“太后娘娘今天怎么有时间来乾清宫中看朕,可是有什么事情吗?”

钱太后斜睨了朱见深一眼,便对他说道:“皇上,哀家之前听说到一个消息,也不知道是真是假?”

朱见深有些不耐烦的说道:“不知道太后娘娘听到了什么消息?难道太后娘娘是来兴师问罪的吗?”

“兴师问罪那倒也不是,我之所以来见你,无非是希望你可以听从哀家的话,不要做一些让自己后悔的事情。”

朱见深见钱太后说这些话的时候,神色十分郑重,只好站在那里仔细听她说。

果然,钱太后继续说道:“皇上不管你要纳谁入宫为妃,哀家原本也是不想参合的,可是哀家却听说这个女子之前曾经为了于冕的死而来刺杀皇上,这无论如何也是不可以谅解的,皇上你怎么可以留一个如此危险的人在身边呢?”

朱见深心里有些不高兴,但又不好对着钱太后发作,便只好对她说道:“太后娘娘,您还是回去休息吧,至于纳妃的事情,朕心里一向有底。”

“好吧,我也知道我能劝说的只有这么多了,希望你能够听从哀家的吩咐。”

说完钱太后便转身离去,她后面的太监、宫女们则纷纷让了上去。

朱见深好不容易打发走了两宫皇太后,他在乾清宫中自下来,静静等着下一个人的到来,他以为过不了多久,简怀箴一定会挡来的,但是事实证明他错了。

简怀箴并没有过来,简怀箴也听说了唐惊染执意入宫的消息,她听完后不禁大吃一惊,她觉得这完全不符合唐惊染的性格,唐惊染并不是喜欢皇上,最重要的是,唐惊染对皇上到底是存了什么样的心,才决定要入宫为妃的呢?

简怀箴想来想去,百思不得其解,明明前两日的时候,她已经劝说了唐惊染,唐惊染已经听从她的话,决定不再做糊涂的事,回烛影摇红去。为什么忽然之间,她又改变了主意,进宫执意要做皇帝的妃子呢?难道是为了刺杀朱见深,但是为了刺杀朱见深也没有必要搭上自己的性命呀!

简怀箴很快就知道了两宫皇太后去阻拦朱见深的消息,她并不打算正面与朱见深交锋,所以也没有去找朱见深。她认为这件事情,责任不在于朱见深,不管是朱见深是怎么想的,关键就在于唐惊染。

到底唐惊染为什么会忽然之间想进宫,她知道只要唐惊染坚持不肯进宫,皇上也绝对不会非难她。但是一旦唐惊染打定了主意,想要入宫为妃,那么皇上更是求之不得,所以简怀箴觉得自己有必要去找唐惊染好好谈一谈了。

唐惊染见到简怀箴之后,她的面色忽然之间有一些惨白,但是瞬间便恢复了正常。

她望着简怀箴,眼神之中,有着一丝内疚的神色,半晌才说道:“公主姑姑,你今日来找我,我知道为什么。”

“好,那你既然知道为什么,那你就告诉我,为什么你要这么做,是什么促使你这么做的,难道有什么事情解决不了吗?”简怀箴谆谆地说道。

“并不是公主姑姑所说的那样。”唐惊染长叹一声,她的眉目之中有依稀的落寞与萧索神色,这与她以往的模样并不相同。

简怀箴这些日子以来,见惯了唐惊染神情落寞,因此也并没有特意往心里去,她只是静静地对她说道:“惊染,不管你做出什么决定,以前的时候我一定会支持你,因为我知道你每做一件事情,都有你自己的原因,但是这次,我实在是不能理解,所以你一定要给我一个解释。”

唐惊染抬起头来,往着高远的苍天,她摇了摇头说道:“对不起,公主姑姑,我没有任何解释,我并不是因为什么目的才想嫁给皇上的。”

说到最后这句话的话,唐惊染的声音有些生硬,因为她自己知道自己说的并不是真话。

简怀箴见状,不禁在心里有些生疼,她走上前去,轻轻拍了拍唐惊染的肩膀,对她说道:“惊染,你这孩子从来都不是很倔强的性子,只要我劝说你,你一定能够听得进去,为什么你这次会变得如此决绝,到底出了什么事,难道你不告诉本宫吗?”

唐惊染喟叹一声,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她摇了摇头说道:“公主姑姑,请你相信我,真的没有出什么事。”

唐惊染之所以不把是万贞儿杀死于冕的事情告诉简怀箴,是因为她之前的时候曾经试探过简怀箴的口风,她曾经问过简怀箴,唐惊染知道了是谁是杀死于冕的凶手,简怀箴会不会帮于冕报酬,简怀箴给她的答案十分的模棱两可。

其实当时简怀箴以为杀死于冕的人是朱见深,她觉得倘若要处罚朱见深,一定是事关重大,所以她才不能够给唐惊染明确的答案,谁知道唐惊染竟然因此而误会了她,两个人因为互相说话没有说清楚,所以互相误会了。

唐惊染觉得要想于冕报酬的话就只有自己亲自出马了,但是万贞儿如今在深宫之中,乃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皇贵妃,自己要想杀了她,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但是真的让她这么痛痛快快的死去,那又有什么意义呢?

于冕死前的时候,曾经受了那么多的折磨,所以她要把这些折磨,一点一点地还给万贞儿。所谓仇恨容易人人变得疑神疑鬼,便是说的这个道理。

第一百五十九回 皇贵妃

如今的唐惊染,完全沉浸在仇恨之中,不能自拔了,而她又不肯把她自己的心事说出来,说给简怀箴等人知道,所以简怀箴尽管很迷惘,却不知道她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子。

简怀箴看唐惊染的眼神之中,有很温暖的神色,她说道:“惊染,我只希望你肯听从我的话,不要做出这样的傻事来,你知道,皇上心中尽管很喜欢你,但是,你并不喜欢皇上的,难道你以为你跟着皇上,就能够幸福吗?”

“公主姑姑,你不要劝说了,我已经打定主意了,我想过了,到如今于冕既然已经不在这个世上了,那我嫁给皇上和嫁给旁人又有什么区别呢?既然如此,要是让我选择的话,我便选择嫁给皇上为妃。”

简怀箴的目光极为悲哀,她仰天长叹,说道“惊染,你今天作出这样的决定,你以后一定会后悔的,我希望你可以三思而后行,慎重考虑之后,不要冒冒然然,做一个让自己后悔一辈子的决定。”

唐惊染此时此刻面色惨白,她望着简怀箴,她说道:“公主姑姑,到现在,我已经心如枯木,心如死水,再有没有别的什么想法了,所以我一定不会后悔的。”

简怀箴见怎么劝说唐惊染,都不能劝说得了,而唐惊染更是执意下了决心,一定要入宫为妃。

她想入宫为妃,无非是想可以对付万贞儿,让万贞儿生不如死,替于冕报仇而已。

简怀箴任凭怎么想,都想不到唐惊染入宫是达的这个目的,倘若不然,她便无论如何也要劝住唐惊染。而今,她以为唐惊染乃是一时意起,所以嫁给皇上,她怕唐惊染因此而后悔,所以对唐惊染进行了很长的时间的劝说,但是唐惊染并不把她的话放在心上。

简怀箴见状,知道此事她已经没有办法回天了,所以只好长叹一声,说道:“好吧,惊染,既然这是你自己做出的决定,我也尊重你。只不过本宫希望你以后,不要为这件事情后悔才是。”

“公主姑姑放心吧,惊染今天既然作出了这个决定,将来就一定不后悔,惊染连死都不怕,还有什么会怕的呢?”唐惊染轻轻地低敛着眉目说道。

简怀箴极目长天,半日才缓缓地说道:“还有一件事情,本宫想同你约法三章,不知道你可否答应。”

“约法三章。”唐惊染微微有些诧异。

简怀箴的语气波澜不惊,她对唐惊染说道:“惊染,虽然说你是我很亲近的人,但是我总要为这天下打算的,我并不是你一个人的公主姑姑,我是大明皇朝的皇长公主。”

“好,公主姑姑有什么需要惊染做的,尽管对惊染说就是了,只要惊染能够做得到,惊染一定万死不辞。”唐惊染问道。

简怀箴想了想说道:“其实,本宫之所以同你约法三章,并不是信不过你,只是希望你进宫之后,要凡事以大局为重,以大局着想,你能够答应我吗?”

唐惊染郑重地点了点头,她对简怀箴一直都是充满了尊敬的,简怀箴见她肯点头,心里这才宽慰了一些,她便把她的想法说了出来。

她说道:“第一,你要答应本宫,无论如何也不能够去刺杀皇上,皇上哪怕做了再多不对的事情,但是他如今始终是九五之尊,而且他也没有什么兄弟姐妹,一旦他的皇位不保,那时候天下一定会打乱,所以本宫希望你不要再出自杀皇上那种事情来。”

“公主姑姑,你放心吧,惊染答应你,惊染发誓绝对不会再动皇上分毫,我以于冕的名义发誓,绝对不伤害皇上,不刺杀皇上。”唐惊染她从来是不以于冕的名义发誓的,而今她对着简怀箴发出了这重誓,无法是希望简怀箴可以信任自己,因为她知道在间的心目中,最重要的乃是大明朝的百姓,所以为了大明朝的百姓着想,她不能让任何人伤害皇上。

唐惊染的话音刚落,简怀箴便点点头说道:“好,惊染本宫相信你,我同你约法三章,便是你以后在皇上的身边,一定要多多提点他,让他一心向善,凡事多为苍生百姓着想,不要再做一些杀戮之事,也不能为了一己之私,便做出对不起天下人的事情,你可以答应我吗?”

唐惊染十分郑重地点了点头,正色说道:“公主姑姑,你放心吧,其实公主姑姑吩咐的这一桩,惊染无论如何都能够做得到的,因为能够辅佐皇上,提点皇上,也是能够为天下百姓谋福利,那也是惊染一心想做的事。”

简怀箴连忙点头说道:“好好好,惊染,你能够这么想,你还是一个好孩子,至于这三章,本宫暂时还没有想出来,什么时候等本宫想到了,再同你约法这三章,可以吗?”

“好,一切听从公主姑姑的吩咐。”唐惊染低眉顺眼地说到。

于是,简怀箴便同意唐惊染入宫为妃的事,到如今,唐惊染的入宫之路,顿时从满路荆棘,变得一路平川起来,皆是因为简怀箴同意了的缘故。

简怀箴既然已经同意了,那么江少衡、方寥和纪恻寒他们都没有什么意义,而两宫皇太后尽管心中有千般不愿,万般不想,但是这件事情一来是关系着皇上喜欢的女子,二来,连皇长公主简怀箴都亲自开口同意,那么她们还有什么不同意的理由呢。

于是在成化二年,唐惊染复宫为妃,被封为淑妃。

唐淑妃入宫后的第一事情便是向皇上进言,要求改住到永和宫中去。

永和宫原本是万贞儿的宫殿,她虽然以前的时候曾经想方设法的让唐惊染入宫为妃。

当时,她只不过是想拆散唐惊染和于冕而已,而今于冕既然已经了,那么唐惊染入宫非但对她没有丝毫的益处。反而又令她在宫中多了一个劲敌。

而且,唐惊染入宫的目的十分明显,她就是希望可以对付万贞儿为于冕报仇。

所以,当唐惊染提出想要居住在永和宫中的时候,朱见深竟有些犹豫。

他不知道为什么唐惊染会选择万贞儿的永和宫中居住。

因此,他便笑着对唐惊染说道:“爱妃,这宫中有无数的宫殿,为什么你非要选择永和宫中?”

唐惊染眼底波澜不惊,她的目光之中看不出一丝忧喜。

她对朱见深说道:“皇上,在臣妾入宫之中,曾经请相士算过命运。那相士说永和宫乃是大利于臣妾的地方,倘若臣妾不居住在永和宫中,那么不出三年,一定横死。”

“什么?横死?”朱见深听完之后,顿时被惊出了一身冷汗。

朱见深心中十分宠爱唐惊染,因此他听唐惊染这么说,便即刻说道:“既然如此,那么联马上就传一道口谕给万贞儿,命她从永和宫中迁出来。”

“多谢皇上。”唐惊染不卑不吭的说到。唐惊染之所以这么做,无非是希望打击万贞儿的势力而已。

万贞儿没有想到唐惊染进宫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向皇上提出移宫,这令她十分不满。

但是她也知道唐惊染如今恩宠再身,她怎么着都也不能跟唐惊染硬拼。

所以,听到皇上的口谕之后,她便越想越生气。但是又不敢声张。

陈嬷嬷从旁劝说道:“娘娘,既然皇上提出让娘娘先移宫,把永和宫给唐淑妃住。娘娘不如先顺从了皇上的意思吧,倘若娘娘在这个时候同皇上起了什么争执,那么到时候吃亏的一定是娘娘自己。”

万贞儿恨恨的说道:“本宫倒是不在乎住在哪个宫中,只是这唐惊染实在是欺人太甚。她入宫后的第一件事情竟是逼迫皇上命令本宫移宫,那以后岂不是会踩到本宫头上来吗?我每当想起这件事情我就觉得很生气。”

陈嬷嬷在一旁阴恻恻的说道:“娘娘,所谓来日方长,如今唐惊染刚入宫,皇上觉得新奇,自然把她当宝贝宠着。但是,等到时间久了,也许皇上对她的恩宠会淡一些,就不会再如同现在这样了。”

万贞儿想了想,觉得陈嬷嬷说的也有道理。所谓得不到的便永远是最好的,但是一旦得到了,就未必会珍惜。

所以,她便对陈嬷嬷说道:“好,陈嬷嬷,本宫有暂且听你的,忍下这口气。先由着她唐惊染的性子来。只是本宫在这宫中一向素来得到皇上的恩宠,皇上便是后来不再恩宠本宫了,但对本宫也十分不薄。毕竟皇上还要以来本宫给他出主意。如今唐惊染一来既然先给了本宫一个下马威,让本宫以后在这后宫之中的日子如何自处。”

“娘娘,这都是后话了,娘娘现在应该做的都是一切顺着皇上和皇长公主的意思。皇长公主手握金玉杖,而唐惊染又是她心尖上的人。娘娘万一得罪了唐惊染,那就是得罪了皇长公主。到时候就后果不堪设想了。”

万贞儿觉得陈嬷嬷说的也十分有道理。

她叹口气说道:“罢了罢了,既然如此,本宫就让她这一回。只是我希望唐惊染不要做的太过分了。”

陈嬷嬷才一旁对万贞儿说道:“娘娘所言极是,娘娘在这后宫之中的势力根深蒂固,所以可以覆雨翻云。而唐惊染纵然有皇上和皇长公主的庇护,那也只不过是新入宫而已。娘娘要想对付唐惊染,有千百种法子,又何必急于一时呢?所谓小不忍则乱大谋。”

“你说得对。”万贞儿点了点头。

但是她心里始终有一丝疑惑,她忍不住向陈嬷嬷提了出来:“陈嬷嬷,你说为什么唐惊染会忽然改变注意想要宫呢?难道是因为于冕死了,她对于冕竟然至此?”

“这事奴婢还真不好说。”陈嬷嬷了半日说到:“总归奴婢觉得这件事情太过于匪夷所思了。”

“可不是吗?于冕之前在世的时候,唐惊染同他的感情十分好。而于冕出了事后,唐惊染也不惜去刺杀皇上,但是只是一转眼的工夫,唐惊染便想要入宫为妃。难道…难道她是冲着本宫来的?”

万贞儿说的这里不禁心头大惊,浑身惊出了一身冷汗。

因为知道现在她才想清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唐惊染之所以改变主意忽然进宫做了皇上的淑妃。原来是因为想要对付自己的缘故。

陈嬷嬷听万贞儿这么一说,便从旁问道:“娘娘,你何处此言?”

万贞儿看着陈嬷嬷有些悔不当初的说道:“这件事情说起来也都怪皇上,当时于冕的死实在是皇上所造成的。但是皇上为了讨取唐惊染的欢心,所以故意说于冕的死是由本宫造成。唐惊染听了这件事之后便立刻向皇上提出要入宫为妃,难道唐惊染入宫为妃的目的不是想对付我吗?”

万贞儿说这些话的时候,她的心里一阵一阵的心惊。

她之所以没有把古冷意杀死于冕的事情告诉陈嬷嬷,无非是不希望陈嬷嬷因此而产生什么芥蒂心理而已。

因为陈嬷嬷和古冷意都是她身边的人,因为古冷意杀死于冕的事情一直耿耿于怀,并且想置古冷意于死地。

虽然现在时机还没有到,但是早晚会有这么一天的。

而陈嬷嬷同古冷意同为万贞儿身边的人,倘若她知道万贞儿这么做的话,一定会产生兔死狐悲的情绪。

到时候对万贞儿而言,反而不是一件好事,所以她便隐忍住不说。

陈嬷嬷当然也不知道这其中的蹊跷。

她听万贞儿说完以后,不禁长叹一声说道:“原来如此,这唐惊染信念却也是执着。只是娘娘,那罪过您原是替皇上给背的,想必皇上对您心中有所亏欠,也一定会重新补偿于你。”

万贞儿低头不语,她想了很多很多。她觉得这件事情实在是太过于匪夷所思了。

毕竟于冕之死实在是中间很为曲折复杂,这件事也不能说到底是谁的过错。所以终归到底都是因为古冷意的缘故。

而现在她绝对不可能向唐惊染解释一些,因为一旦被皇上知道她不肯替皇上顶罪。那么皇上会顿时对她恩宠全无。到时候她便会落得极端难堪的下场。

因此,她便对陈嬷嬷说道:“陈嬷嬷,这些事情我们就先不要说了。本宫接下来就要搬到咸福宫去了,这永和宫中本宫就让给那唐惊染住。我倒是要看看,唐惊染还能闹出什么事来。”

陈嬷嬷听她这么说,也就答应着。

于是,万贞儿便去向皇上禀告,说她愿意把永和宫让出来给唐惊染居住。

朱见深见万贞儿如此的深明大义,心中十分高兴,连连褒奖她说道:“万贵妃,你真是联心尖上的人啊。竟然有如此广阔的心胸,联心中实在是十分赞赏你。”

“皇上又何必这么说呢?一切只是贞儿分内的事情罢了,能够为皇上分忧解难,贞儿绝对当仁不让。只要皇上不夹在中间为难就是了。”

朱见深因为之前万贞儿帮她冒领杀死于冕一事而心有愧疚,因而对她说道:“如今既然惊染已经进宫做了淑妃,联也不能薄待于你。这样吧,联明天就向母后提出,加封你为皇贵妃。”

“皇贵妃?”万贞儿听完只觉得心头狂喜,因为她知道在贵妃面前加上一个皇字那意味着什么。

纵观明朝以来,只有一个妃子有如此的殊荣。那就是简怀箴的声母练思遥。

除了练思遥之外,再也没有任何人可以成为皇贵妃。

因此,万贞儿十分高兴,她对皇上行了一个礼说道:“皇上,这样恐怕于理不合吧?贞儿也没有为皇上做什么大不了的事情,皇上却对贞儿如此优沃。若是传了出来,恐怕会被人说,皇上为人处事不公。”

朱见深甩了甩衣袖说道:“你说的是谁?是皇公主吗?不错皇长公主的确有金玉杖,那又怎么样?难道她有金玉杖联就会怕她吗?只要联谨言慎行,不做错事情。她又能对我怎么样呢?”

朱见深说这些话的时候,颇为有些怒气,他眉头紧皱着。

万贞儿见状,连忙微微一笑。

她的笑容和煦和春天里的一缕春风一般,可以令朱见深心底顿时开怀。

她对朱见深说道:“皇上,都是臣妾不好,是臣妾多言了。皇上对臣妾如此之恩宠,臣妾感激不尽,臣妾宁愿为皇上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朱见深听她这么一说,心里这才重新欢喜了一些。

他笑了笑说道:“好了,联也知道惊染如今进宫为妃,联封她为淑妃。而又让你把永和宫给她让出来,实在是对你有些不公平。所以联一定尽自己的能力来补偿你的。只不过嘛,贞儿。”

他打量着万贞儿弥着眼睛说道:“以后联有很多地方还需要你出主意,你一定要帮联想办法啊。”

万贞儿扬起脸,她的笑容就像阳光的灿烂,她说道:“皇上,你放心吧,只要贞儿能够为皇上做的。贞儿不是说过吗?一定万死不辞。”

第一百六十回 隔云端

于是,朱见深甩了甩衣袖说道:“好了,联也觉得有些乏了,你先下去吧。联改明儿再去宫里看你。”

“是,谢谢皇上。”说完,万贞儿便转身离去了。

万贞儿走了之后,朱见深坐在那里,细细思量唐惊染的事情。

虽然唐惊染入宫为妃是他很乐意见到的,但是他觉得唐惊染并不是单纯的想入宫为妃这么简单。

他总觉得这件事情大有蹊跷,因为唐惊染原本无论如何也不肯做他的妃子的,为什么忽然之间有肯了呢?

唐惊染原本不惜杀死他的,如今虽然知道于冕的死和他没有关系,难道就因为如此,就放过他吗?

他对唐惊染不由自主的就生出了一丝防备的心理。

而万贞儿却为他做了这么多事,让他觉得万贞儿这个人还是可以信赖的。

所以他才想封万贞儿为皇贵妃,之所以这样,以来也是为了安抚万贞儿。二来也是希望万贞儿以后可以更加尽心尽力的为他做事。

还有一样,他是想告诉简怀箴,纵然她手中有金玉杖,那么所有的事情还是他这个当皇上的说了算。

朱见深很快就把要册封万贞儿为皇贵妃的事情向周太后提了一遍。

周太后心中尽管对万贞儿有很多意见,但是她禁不住朱见深的左宣右说,她便点头同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