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原本有些担心,她会不肯听自己的。

没想到她这么快就答应了。欣慰之余,他心里也不是没有一丝愧疚。

他有一种感觉,外甥女这是为了不让自己过于忧心,才这么快就点了头的。她一向就是个孝顺的孩子。

如果换一种身份,七皇子不是七皇子,哪怕他出身再贫寒,只要外甥女心仪,他这个做舅父的,无论如何也会支持她的。

但现在,卢嵩却不能放任外甥女的感情。

皇权面前,其余无不微如草芥。这一点,卢嵩自认比任何人都看的透。

他只能这么做。

……

窗外假山后的那条道上,已经无人了,唯余几片还来不及清扫的落叶,平添了几分寂寥。

……

卢嵩和双鱼终于说完了话,叮嘱她暂时安心在王府里住几日,过两天就来接她走。开门出去,平郡王恰好过来了。

卢嵩向他辞谢。

平郡王面带可惜地道:“卢大人还不知吧?方才七殿下也来了。听闻你在,便想拜会,特意在此也等了片刻的,忽然却又想了起来,说有件事还没办,怕耽误了,当时也不好打断卢大人和沈小姐的叙话,只能先走了。不过,七殿下叮嘱小王代他转表心意,说下回若有机缘,再来拜会卢大人。”

卢嵩一怔,随即连称不敢。

双鱼自然也听到了,不知为何,心里忽然生出一种奇怪的感觉,总觉得他的突然离去,或许就是与方才自己和舅父谈及到他的那些话有关系。

她的心情本就有些苦涩,此刻更觉黯然,面上却没有半点表露,安静地立在一旁,听舅父与平郡王说着话,唇边带着微微的笑意。

第37章

皇帝下罪己诏后的第七天,于寰丘祭天,民心大定,自日食后传于街头巷尾的各种流言终于慢慢止息。次日召见入京等待多日了的卢嵩。半日后卢嵩回来,正在平郡王府里忐忑等着消息的双鱼得知,她不日便可随卢嵩离开京城了。

在王府里住的这几天,不但王妃待她亲厚,郡主与双鱼处的也很好。

郡主杏眼圆脸,模样很是可爱。年后满十六,比双鱼才小了一岁,但论性情娇憨,双鱼远不及她了。皇帝赐婚有些时候了,卢归璞这小半年也在京,但她却一直没见过未婚夫婿的样子,只从王妃口中得知卢家的这个儿子仪表堂堂很是勇猛,心里有些欢喜。后来又听说鹿苑狩猎时他在皇上跟前露了脸,但却受伤的事,当时担心了好一阵子,苦于以自己现在的身份,也不好去探望。这几天双鱼被接到王府里小住后,郡主对她自然刻意接近。

双鱼瞧出了郡主的女孩儿家心思,知她脸皮薄,心里明明想知道,却不好意思问出口,便主动告诉她许多关于表兄的事,两人关系很快便亲密了。正好也是前几天,郡王邀卢嵩到王府赏析文玩,卢归璞送父亲过来,顺道来探望表妹双鱼。郡主趁这机会躲在一旁,终于远远地窥到了未婚郡马的庐山真面目,见他笑容明朗,英气勃勃,心里十分欢喜,一颗芳心立时便系到了未婚夫婿的身上。

……

双鱼离京的前一日,被允回宫,去向皇帝拜辞。

她等了一个下午,远远地看着大臣进进出出,然后是太医,最后终于见着皇帝的时候,日已将暮。皇帝半靠在榻上,眼皮阖着,仿佛瞌睡了过去,神色萎靡。

等着的时候,六福悄悄告诉她,皇帝祭天回来后便再次病倒了。这两日的早朝也停了。说着这话时,他那张无时不刻看起来总带了点笑劲的脸,也显出了忧心忡忡的样子。

双鱼在龙榻前跪了片刻,皇帝才仿似突然从瞌睡里醒了过来,睁开眼睛,动了动身子,说,来了?听说你明儿就要离京了?

双鱼磕了个头,说,是,是故求见,想给皇上磕几个头,拜谢皇上此前对臣女的诸多照拂。

宫里娘娘们那里去过了?都给你备置了带回去的东西了吧?哪个小气的,你跟朕讲,朕说她们。朕知道她们手头上有的是好东西,这会儿还不拿出来,藏着掖着就不像话了。皇帝笑呵呵地说,语气听起来甚至带了点顽皮。

双鱼笑道:各宫都去过了。娘娘们先前对臣女就诸多爱护,赏赐更是丰厚,臣女愧不敢受。

有什么不敢受的。皇帝说。朝徐令招了招手,徐令便端来一个铺了黄缎的托盘,盘里放了面打着璎珞的玉佩。

朕也帮元琛的母亲给你点东西吧,皇帝说,这是她从前很喜爱的一面玉佩,上头的璎珞还是她自己亲手打的,常年戴着。她去了后,朕留了下来做个念想,如今就送了你吧。

双鱼急忙磕头,说不敢受。

皇上既然赏你,你就收下。徐令说。

双鱼不敢再辞,双手接过了。璎珞年深日久,显出陈旧之色,玉佩却细腻润滑,通体透亮,触手温润,犹如美人之肤。正面两童子笑颜相对,背面镂刻了喜相逢三字。

双鱼叩头拜谢。

皇帝叹了口气,说,上回咱们那盘棋还没下完,朕让徐令留着。你明日要走,原本这会儿和你下完最好。只是朕这身体不顶用了,你这丫头又不肯让朕,朕没精力再和你斗。先放着吧,等下回什么时候有机会,朕精神好了点,再和你走完它吧。

双鱼心里忽地涌出一丝酸楚,却微笑道:臣女必定恭候,随叫随叫。

皇帝点了点头:那就这样说好了。其余事也没了。朕有些累,想眯一会儿。你走吧。

他在徐令的扶持下,慢慢地躺了回去。

双鱼深深叩拜,从跪垫上要起身时,听见榻上的皇帝忽又悠悠地道:“丫头,你是不是一直还在等朕做一件事?”

双鱼心一跳,悄悄抬眼看了过去。

皇帝躺在那里,眼皮依旧合着,神色平淡,仿佛方才那句话,不过是随口而发。

双鱼的心里,确实一直还在等着一件事。

从皇帝发罪己诏,太子被废迁离宫之后,那个多年来一直萦绕在她心头、但她原本连设想都觉得是种不可能奢望的期盼,忽然如同被三月春雷唤醒了的惊蛰,一夜之间便苏醒过来。

但这个希望,依然很快便破灭了。

太子是倒了。但皇帝似乎已经彻底忘记了,直到这一刻,她父亲的身上依然还背着那个本不该由他来承担的罪名。

迟迟未至的那个公义,她已经等待了十年。

双鱼沉默着。

“这件事,你再等等吧……”

皇帝翕动嘴唇,用喉咙里发出的含糊不清的声音喃喃地说道。

双鱼最后拜了一拜,站了起来,朝外退去。退到门槛前,她停了下来,慢慢转过头,朝里望了一眼。

暮色从那面西窗里斜射而入,透过一面深重屏风,光线便黯淡的近乎影影绰绰了。灯却还未掌起,于是最里的那个角落,显得便朦胧了起来。

皇帝便安静地卧在那里,一只手没有放进被衾,搭在了床沿上。分明已经枯瘦,手背触的分明的青色纵横经络,还有凛冽如同刀斧削凿的骨节。

这便是这位大兴朝在位了三十四年的武帝留给双鱼的最后一个印象。

……

次日,还弥着淡淡薄雾的深秋清早,双鱼和舅父同坐一辆马车,不疾不徐地出了神华门。

舅父在荔县的任期已满,皇帝也准了他的告老。

这一趟离京,双鱼将随舅父一道回范阳老家定居。

范阳是舅父祖籍。范阳卢氏,几百年来,本就曾是名满天下的高华之门。从此种菊东篱,田家桑麻。

朝中许多人都来送卢嵩出京。除了平郡王,还有从前舅父在朝中的许多故交,包括刘伯玉,当然,还有双鱼的伯父沈钰。

沈钰对双鱼的去处有些讪讪,曾提出让双鱼回归沈家。舅父问了声她,见她不语,便婉拒了沈钰的提议。理由是自己身边无女,早将双鱼视为亲女,如今已经舍不得放她回去了。沈钰当年理亏,提出这话,本也没抱指望,不过就是出于套近乎的目的,自然也勉强,今日前来相送,满脸带笑,十分客套,也亏的他脸皮够厚才能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

卢嵩立于道旁作揖致谢,再三请众人止步归去。挑担进城赶早市的菜农行经,见一群紫袍绶带的达官们围着一个清瘦的青袍老者作揖道别,未免好奇,忍不住也多看了两眼。

送行之人渐渐终于散去。卢嵩上了马车,卢归璞和随行继续相送,行出十余里时,忽听道旁一个声音大喊:“卢大人,暂留步!”

双鱼立刻便辨了出来,这是六福的声音。急忙让车夫停下来,卷起帘子往外张望看去。

他们出行赶早,太阳此时方初升到了树梢。秋日的晨光中,田野上的白雾渐渐散去。路旁一座残破石亭,有两匹马系在了近旁一棵枝杈挂了几枚红彤彤残果的老柿子树上。

一个年轻男子正立在路边。六福跟在侧旁。

那个人,分明竟然就是段元琛!

双鱼呆住了。怔怔望着他朝闻声下了马车、朝他迎过去的卢嵩走来。

他面上带着微笑,目光明亮,迎着犹带深秋露意的晨风快步而来。渐渐走的近了,双鱼看的分明,他的发鬓眉梢处仿佛沾了些被晨雾所润的湿意。也不知道在这里,已经等了多久了。

第38章

段元琛箭步到了近前,双手托起正要向自己下拜的卢嵩,说,听闻老大人今日离京,故来相送,岂敢受老大人的礼。乐文小说网卢嵩被他双手稳稳托住,行不了礼,只好作罢。

老朽致仕归田,不过一田舍翁耳,岂敢劳烦殿下远步至此。卢嵩说。

老大人名重天下,在朝廷为国之重器,在地方为民之所望,一身傲骨,两袖清风,元琛早存敬于心。前些天在郡王府偶遇,惜乎错过当面承听老大人教诲的时机,今日老大人归乡,元琛前来相送,乃是理所当然。

段元琛恭恭敬敬地说道,反而向他一揖至底。

卢嵩忙反手相扶。

这是十年之后,卢嵩终于再次见到了段元琛的面。他的心里生出了许多的唏嘘。他说道:“多谢殿下有心了。说起来,离京之前,老朽也曾想过先向殿下致一声谢。只是唯恐扰到殿下,思前顾后,还是作罢。机缘巧合,既然在此得遇殿下,便请殿下先受老朽一拜。”说完便要向他行礼。

段元琛再次阻拦,露出不解之色,问所为何事。

卢嵩回望了一眼身后不远处停着的那辆马车。

方才那面被撩开了的车帘已经低垂了下去。

段元琛的目光越过卢嵩,投在了那面青色的车帘之上。清风拂过,帘子晃出了水波样的几道褶皱。他微微出神之时,听卢嵩已经在说当日他于戈壁里救回双鱼的事,立刻回过了神,道:“当日原本就是我不是在先,才会令她身处险境,侥幸挽回。老大人不加怪罪,便是元琛之幸,还谈何致谢!惭愧!”

卢嵩摇头:“殿下此说,更见仁厚。恩德无以为报,往后唯愿殿下诸事顺遂,福泽深厚。”

段元琛微微一笑,回望了一眼,六福便跑到那匹枣红马的近旁,从马鞍上解下一双黄泥封口酒坛,飞快地送了过来。

段元琛道:“我听闻老大人好一口青曲米酿,今日老大人离京归田,往后再见亦恐遥遥无期,别无可赠,附上一对薄酒,稍助老大人解路上风尘,愿早日抵乡。”

一旁卢归璞代父亲接了,向段元琛连声道谢。

段元琛向卢嵩最后一揖,便退到了路旁,等着卢嵩返身上车。

卢嵩望着面前这个有着剑般神采的青年皇子那双清明而沉静的眼睛,不禁又想起了那日外甥女被自己提点到最后,终于显得有些失去光华的眼睛,一时沉默了。

他犹疑了片刻,终于还是狠心说道:“如此老朽恭敬不如从命,收下殿下的一番心意。老朽这就上路了。殿下保重!”

他转过身,大步往马车走去,须髯飘飘,最后在儿子的扶持下,上了马车。

外甥女安静地坐在车厢帘后,见他上来了,起身扶持。

卢归璞向仍立于道旁的段元琛作了个揖,便命车夫继续前行。

马车越驶越快,渐渐地将那座有着巍峨城墙的皇城抛在了身后。

卢嵩暗暗地叹息,道:“小鱼,你心里可怪舅父?”

双鱼摇头,微微笑道:“怎会?我知舅父一切都是为了我好。”

她说着这句话,思绪却有些恍惚,慢慢地飘回到了方才静静立于石亭道旁的那个天青色的身影上。

……

“殿下,真的不留下她?殿下要是说不出口,奴婢替殿下追上去!反正皇上原本也是——”

六福望着视线里越来越小,最后在官道上缩的快要成了一个黑点的马车,倒是一脸的焦急,终于忍不住催促。话说了一半,忽然意识到这似乎不妥,慌忙抬手捂住自己嘴巴,略微不安地飞快看了一眼身旁的人。

他实在是不解。

天未全亮,田野里还雾重露深时,七殿下便已来到这里,等着卢老大人马车的到来。

七殿下的心里是喜欢沈家小姐的。这一点,在六福那日于鹿苑枫林边偶撞到他二人相对立于湖畔时的那一刻,便分明了。

六福虽是太监,但并非完全不知人事。

七殿下既然喜欢她,皇帝也曾有过赐婚之意,现在她人都要走了,他原本以为,七殿下这会儿至少应该会有所表示。

怎么也没想到,在露雾里等了这么久,等到了人,最后竟然真的仅仅只是为了送走卢嵩卢老大人?

段元琛一语不发,慢慢地收回了远眺的目光,转身回到那棵老柿树旁,抚了抚马鬃,解开马缰翻身上马,迎着朝阳,回头便往城内方向疾驰而去。

……

这个冬天,皇帝一直缠绵于病榻,病情反反复复,终于熬过了冬天,太医和朝臣们才刚刚松了一口气,一场倒春寒,打蔫了御花园里刚刚盛开的桃花,也令皇帝再次倒了下去。

接连几日,皇帝睡睡醒醒,醒醒睡睡,意识仿佛也有些涣散。

太医的口风,皇帝应该是熬不过这个春天了。

……

傍晚,城北下了一场淅淅沥沥的冷雨。到了这会儿,将近半夜,雨终于停了。

刘伯玉解去身上的雨笠蓑衣,顿了顿脚上沾的泥水,随即跟随前头那个提着灯笼的太监,快步往里走去。

百官和诸多皇子以及皇子身后的那些人,现在最关切的,除了皇帝的病体之外,无疑,就是皇位可能的继承者了。昭德宫外,每天从早到晚,跪满了一脸忧心的人。

却没有人敢提半句带了“皇储”两字的话。

偏这半个月,皇帝几乎没召见任何一个大臣或者皇子。所以片刻之前,本已宽衣就寝的刘伯玉忽闻宫中来使召自己进宫,心里的讶异和紧张可想而知。

这一年来,刘伯玉在朝堂的地位在以令人侧目的速度而攀升,朝议时以他为风向标的朝臣也越来越多。

他的精明和果决,随着朝堂地位的提升日益展现。尤其在太子出事后,他的影响力甚至已经隐隐有了开始撼动另一位尚书仆射高德东的迹象。

许多人都猜测,随着杨纹下野而空出的尚书右仆射的这个位置,很有可能将会由他来顶替。

刘伯玉这会儿根本猜不到,病重的皇帝突然于半夜召自己入宫,目的是为了什么。

但定有一件非同寻常的事要发生了。他心里明白这一点。

他屏住呼吸,来到昭德殿的时候,惊诧地看到那里停了一张四面严实遮蔽的龙辇。徐令站在侧旁,神色冷凝。

他立刻猜到,已经卧榻多时的皇帝,此刻就在这张龙辇里。

他急忙跪拜,叩头后。果然,听见龙辇里面传出皇帝苍老的声音:“朕要去一个地方,你随朕来吧。”

刘伯玉从地上爬了起来,急忙跟上前行的龙辇。

夜色沉沉而迷离,前头的宫门一道道地被打开,龙辇无声地前行着。

这是刘伯玉第一次行走在深更半夜的深宫之中。四下仿佛一片漆黑。他踩踏着积了雨水的宫道,亦步亦趋地跟在龙辇之后,心里慢慢地竟然生出了一种凉惧之感。

他跟随前头的龙辇,拐了不知道多少个弯,最后,龙辇终于被抬进一座常年无人进出、而守备森严的冷殿。他跟随了进去,借着烛火,在幽深的冷殿尽头,忽然看到一张他曾经熟悉的人的脸时,手心立刻捏出了一层冷汗。

废太子不知道什么时候,竟然已经从那座孤立于城外的离宫给接到了这里。

但是他已经不复往昔的太子模样了。他变得形销骨立,双眼青洞洞的,射出笼中困兽般绝望而狂乱的光,突然看到皇帝,他的口里发出赫赫的兴奋声音,整个人便像一条驯犬那样,手脚并用一路爬到了皇帝的面前,紧紧地抱住他的脚,痛哭了起来。

“出去吧。到门外等着。”皇帝说道。

刘伯玉心跳的厉害,知道这是对自己说的,不敢多看,立刻退了出去。

“父皇,父皇!您终于肯来见儿臣一面了!儿臣是被冤死的!”太子嚎啕大哭,“是老五!就是老五设计害我的!除了他没有旁人!他早就觊觎我的太子之位!恨不得把我拉下来!父皇,你要去查啊!你抓他,查他啊!我真的是被他陷害的……”

他砰砰砰地用力磕头,眼泪鼻涕滚了一脸,糊在了皇帝脚上朝靴的靴面之上。

皇帝微微低头看着他,目光冷淡。

“你不信?你不信是老五?”太子停了下来,额头开始有汗冒出来,忽然眼睛一亮,“那就是老七!他本就悖逆父皇,因为十年前的事,心里更是痛恨于我!巴不得我倒霉!他现在回来,就是为了设计陷害我的!父皇你查查他!查查他!求你了!”

皇帝依旧没有作声。

“那就是老三!老二!或者,根本就是他们所有人联合起来害我的!父皇,我从小到大,最听父皇您的教诲了,求父皇再给我个机会……”

他不停地哭号,额头磕出了血,脸上混杂着眼泪、鼻涕和汗水,模样显得狼狈而狰狞。

皇帝慢慢地道:“你虽蠢钝,朕却料你没这样的胆子。朕也猜想,是你这些兄弟中的一个构陷了你,但朕却不想深究。”

太子呆住,直起身子,两眼直勾勾地望着皇帝。

“朕立你为太子,对你寄予厚望,从小便倍加训导。你却疏远君子,亲狎小人,耽溺酒色,淫乐奢侈。十年前的朔州之战,更因你贪功冒进,闯下了弥天大祸,我大兴万千将士因你而丧命!彼时朕便该顿悟。只是朕却铭记前载,无忘正嫡,仍恕你之瑕衅,盼你痛改前非。不想你变本加厉,愚心不改,而凶德更甚,以致于到了如今,纳邪违抗朕命,更是心怀异端,迁疑诸弟!像你这般不忠不孝不友不爱之徒,朕如何能将我大兴基业交付到你的手上?你有今日下场,是你咎由自取。”

太子的嘴唇神经质般地微微颤抖着,浑身也跟着慢慢发抖起来。忽然哀声号道:“你胡说八道!分明是你偏心!从小到大,你的心眼里就只有老七!你去哪儿都带着他!看着他的目光也和看我完全不同!你恨不得他才是你的长子是吧!这样你就能名正言顺地立他当你的太子了!你是立我为太子了,但你就是看不起我!”

鲜血不断地从他额头的破口里冒出来,他咬牙切齿,喉咙里发出困兽般的低低一声咆哮,近旁的徐令面露紧张防备之色。

下一刻,太子整个人竟然朝着皇帝扑了过来,两手卡在了皇帝的脖颈上。

“是你们逼我的!你们一个个逼我的!完了!完了——”

他咬牙切齿,用力收紧了手。

徐令猛地扑了过来,手刀重重劈在太子后颈之上,太子眼白翻动,手上的劲便松了,被徐令再一掌,扑到了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