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喆一愣:“怎么了?”

“我…我的书包丢在今天…我…” 唐恬语无伦次,叶喆忙道:“放心,丢不了。”

唐恬点了点头,竭力作出一个坦然大方的表情,“今天的事,谢谢你。”

叶喆听着,一缕笑意慢慢从嘴角勾到了眉梢,眼波荡荡漾漾地浮在她身上:“客气。”

唐恬一到家,匆匆忙忙跟母亲打了招呼就要上楼,可刚上了两级台阶,便被母亲叫住了,“恬恬,恬恬,你站住。” 唐夫人脸色凝重:“你脸上怎么了?”

唐恬知道瞒不过,便把路上跟叶喆商量好的谎话编了出来,娇声抱怨道:“下午在学校,我路过操场的时候,被他们打篮球的砸了一下…疼死了…”

唐夫人看了看,拉着女儿长嘘短叹地心疼了好一阵子,又亲自到厨房煮了鸡蛋替唐恬化淤,叮嘱了许多才放她上楼。

唐恬下午睡了许久,饶是夜色渐深,也仍是没有睡意,她怕母亲发觉,便熄掉了房间的灯,然而往日惯常的黑暗静谧,此刻却渐渐狰狞起来。白天的事,一幕一幕走马灯一样在她脑海里左冲右撞,她忽然觉得害怕,交握在胸前的双手,不受控制的颤栗,仿佛比当时那一刻更加心惊胆战。

她抱着自己的膝盖坐在床角,窗外的树影在深夜的朔风中纵横交错,偶尔扫在窗棂上,吱呀作响,仿佛下一秒便能破窗而入。

她摸到床头柜上的日记本,从里面抽出一张纸条,是早先叶喆写给她的电话。听筒在手里攥了许久,宛如一只有了温度的宠物。她用力咬了咬唇,一口气拨完了六位号码,以至于听筒里“嘟——嘟——”的声音传出来,她都有些疑心自己会不会拨错了一位两位。出人意料的是,那边的电话接得很快,不过响了三声,便立刻有人接了起来:“喂?哪里?”

电话那头程式化的口吻让唐恬一怔,那边又重复了一遍:“喂?请问哪里?”

她只好试探着道:“请问,你们家有…呃,你们家是姓叶吗?我,我找叶喆。”

那边似乎是沉默了一瞬,既而又是那程式化地答道:“好的,稍等,我给您转接分机。”

唐恬皱了皱眉,像她家这样把电话多扯两条线出来,在哪个房间都可以接是常事,但是叶喆明明说这是他家里的电话,怎么还会有分机呢?而且已经这样晚了,还有人在总机值班…她正纳闷儿,那边的电话已经被人接了起来,叶喆懒洋洋的声音顺着电话线爬了过来:

“喂?谁啊?”

唐恬心口向上一提,不知道是应该挂掉,还是应该说话——她要同他说什么呢?说她睡不着?他一定会说:“哎呦,唐大小姐,您睡了那么久当然睡不着了,您睡不着也不能大半夜地骚扰别人啊?尤其是我这样的国之干城…”她这样一想,更不愿意开口了,心里一阵委屈,却是忍不住抽了抽鼻子。

叶喆朦胧中听见电话里头依稀传来一声女孩子的抽泣,仿佛有一束光亮直接打在他脑子里:“喂?唐恬?是你吗?”

唐恬一惊,不知道他怎么猜出是自己,下意识地答道:“是我。”

叶喆立刻就醒透了,一翻身就坐了起来,人一清醒就意识到,虽然这小丫头自己送上门儿来,但也不能随便调戏,别再把她给吓跑了,想了想,便道:“你是想问你的书包吗?你放心,我问过了,我朋友帮你收起来了,明天我去给你拿。”

“啊?”唐恬这边心如鹿撞,只觉得尴尬,被他一提书包的事,倒显得自己这个电话打得有几分正经:“嗯,是。那谢谢你啊,我没有别的事了,你是不是已经睡了?”

叶喆怕她急着挂掉,忙道:“没有没有,我看书呢!”

唐恬其实只是心里害怕想找个活人聊天,便顺着他的话往下问:“这么晚了,你看什么书啊?”

“呃…” 叶喆听见她问这个,抬手在自己脸上轻轻拍了一记,他吃饱了撑的说什么看书啊,只能硬着头皮道:“随便翻两本我们部里的杂志。” 他就不信她会问装备部的杂志里都写什么东西。

唐恬果然没就这个问题再问,却也想不出有什么别的事能跟叶喆说,只好道:“哦,这么晚了,你早点休息吧。”

叶喆听着她话虽如此说,口吻却十分温软,和她以前同他讲话的味道大不相同,不过,以他对唐恬的了解,这小丫头就算是对自己感激涕零,想要“以身相许”,也不至于大半夜的就打电话来招惹自己,那她…叶喆在黑暗之中,前后思量了片刻,忽然领会到了一点,亦放软了声音,轻轻问她:

“唐恬恬,你是不是害怕了?”

唐恬被他点中心事,也不愿意在嘴硬,低低“嗯”了一声。

这若有若无的一声,听得叶喆心花怒放,咬着嘴唇想了想,急切地问道:“恬恬,你房间是不是有个窗户靠着挹江路?”

唐恬不知道他问这个做什么,但还是老实答了:“是啊。”

叶喆夹着听筒,一边跟她说话,一边换衣服:“你过二十分钟到窗口去,二十分钟啊。”说完,便挂了电话。

“喂?喂——”

唐恬搁了电话,借着月光去看床头的闹钟,这二十分钟过得极慢又极快,她不等分针指到“4”,便轻手轻脚地走到了窗口。窗外月光清凉,唐恬从窗帘缝隙里看出去,只见叶喆的车正停她窗下的马路上。

唐恬下意识地一手掩住自己的唇,一手飞快地拉开了窗帘,却无论如何也不敢高声叫他,只能默默看着他便和另一个戎装军人先后从车上下来,拿了什么东西在车边拉拉扯扯。

约莫过了五分钟的光景,叶喆抬头朝她摆了摆手,她窗下的人行道上瞬间亮起了一连串金紫相间的彩灯,一颗颗星光一样交替明灭闪耀的小灯泡围出了一颗胖嘟嘟的水果糖。

唐恬一见,忍不住轻笑出声,也顾不得夜风冷冽,慌忙把窗子推开了半扇,可夜深人静,她担心被父亲母亲察觉,却是不敢喊话。她回头在房间里看了看,拿出一方手帕写了几个字,包着自己的一块小文镇丢了下去。

叶喆捡起来一看,上头写的是一句:很晚了,你快回家吧。

他摸出钢笔在后面写了两句,却不敢贸然往她窗口扔,唐恬见他犹疑,在房间里扫视了一遍,灵机一动,从箱子里翻出元旦时装饰教室用的彩旗,系着钥匙顺了下去。等叶喆把手帕送上来,上面写的却是:

没关系,我在这等你,明天一起吃早饭?

叶喆跟虞绍珩交待他同唐恬的事,在楼下熬夜等人这种事自然是不会说的,只吹嘘自己如何英雄救美,又如何坐怀不乱,一边说一边拍着自己的胸脯:“什么叫君子?”

绍珩含笑听着,待他说完,却道:“这件事你叫青帮的人自己去清理门户就好,何必当着那么多人开枪呢?”说着,拍了拍他腰际的枪套,“不是公事,不要随便动枪。”

14、催雪(一)

“也好,四马路以后这种地方她以后再不去了。”

虞绍珩从叶喆手里接过一杯洋酒,淡笑着啜了一口。

“去!为什么不去?”叶喆满不在乎地笑道:“有我在,哪儿不能去?她不就是想跟那些小妞儿聊天儿吗?我叫人陪她聊呗。不过,我瞧着她还是傻乎乎的。” 叶喆摇头道:

“就珍绣那小丫头,装得跟死了亲爹似的跟她白话了一通,她听得眼泪都下来了…”

“那你们俩…现在这是怎么说啊?”

叶喆两手捧着酒杯遮去了掩不住笑意的唇,琥珀色的酒液晃动着明光璀璨的玻璃花纹,愈发衬着杯子外头的一双眸子光芒熠熠,“我们俩…”叶喆拖长了话音,“那还说什么?”

虞绍珩端详着他,也拖长了话音:“我觉得——这种事还是得说说。”

叶喆皱皱鼻子:“小姑娘害羞嘛。”

虞绍珩轻轻一笑,转眼看着窗外,叶喆瞧着他一副超然事外的散淡表情,面上忽然有些不好意思,仿佛孩提年岁,在他们一致认可这世上顶讨厌的生物就是小姑娘之后,他却被人发现陪着一班小女孩玩家家酒…他得把他也拖下水:

“哎,你跟那个密斯周怎么样了?”

“不怎么样。”虞绍珩摊手:“人家看不上我。”

“不会吧?”叶喆眼珠往外鼓了鼓,略略一想,笃定地道:“那肯定是有相好的。怎么样,哥哥帮你给她搅和了?”

虞绍珩笑着蹙眉:“…你这么一说,好像我没别的指望了似的。”

他说罢,却见叶喆嘻皮笑脸的神气却陡然一变,人虞绍珩顺着他的目光回头一望,原来是唐恬正背着书包姗姗下楼——见他们二人都瞧着自己,脸颊不觉又红了,走到离他们还有两米远就站住了,半低着头对叶喆道:

“我回家了。”

叶喆赶忙站了起来,装模作样地看了看表,“正好都该吃饭了,正好绍珩也在,我们一块儿吃饭去吧。”

虞绍珩听他连说两个“正好”,心底暗笑,脸上却故意摆出了个“我有自知之明”的暧昧表情,起身道:“算了,我不耽误你们了。”

他这么一说,唐恬颊色更红,揪着书包带子几乎想要掉头就走,叶喆赶紧含含混混地圆场:“不耽误,我们没事儿,走走走,吃饭去。”

唐恬却道:“我不去了,我得回家呢。”

叶喆闻言,哀怨地看了虞绍珩一眼,虞绍珩心领神会地收了他的眼色,对唐恬谦谦一笑:

“之前对唐小姐多有得罪,今天难得碰上,不如我做个东道,以前的事就既往不咎了,还请唐小姐务必赏脸,给我个面子。”

唐恬见他言辞态度都谦逊到了十分,自己若执意要走,既显得小家子气,又好像真的跟叶喆有什么见不得人的关系,嘴上虽然迟疑着说:“没关系的…”但口吻却并不怎么坚决。

虞绍珩从椅背上拿起大衣,笑着说:“一定要的,唐小姐千万不要客气,不然我总不能安心。”不等唐恬推辞,便道:“你们学校西边的扈家弄新开了一家私房小馆,专做斑鱼,味道不错,离府上也不远。”说着,径自走到吧台打电话订了位子。

唐恬平日不是在家里吃饭就是在学校里吃食堂,偶尔和要好的女同学聚会,不过是去城中广为人知的时髦西餐厅吃蛋糕,这样连招牌都没有的私房馆子却是闻所未闻。趁着滴水檐下一盏微微摇晃的纸灯笼,上下打量眼前的青砖小院,只见垂花门旧漆斑驳,门牌号亦不十分显眼,奇道:“老板该在灯笼上写个字号,要不怎么找呢?”

虞绍珩叩着门笑道:“这店只接熟客,不用找。”

院门轻开,出来的是个额上隐有横纹的中年妇人,细长身条穿着件墨蓝洒金点子的夹棉旗袍,恬然含笑同虞绍珩打招呼:“虞少爷。”

“叨扰了。”虞绍珩点点头,迈过门槛,便熟门熟路地从天井右边绕过影壁。小院子不过两进,堂前一株枝桠陆离的高树夜色中辨不清种属,比寻常人家还要安静。那妇人把他们引到左手厢房,里头一张竹木方桌,已经摆好了几碟开胃小菜。三人甫一落座,那妇人便端了个烧着银红炭火的铜锅出来,一锅热气腾腾的白汤乳浪细翻,才一搁下,唐恬便脱口道:

“好香!”

那妇人微笑不言,片刻之后又来上菜,却是一张托盘上摞着二十个白瓷碟子,每一碟只薄薄铺着四片的鱼肉,雪白中透出几点粉红,宛若蝶翼一般。唐恬按着虞绍珩的指点,夹了一片在汤中稍稍一滚,那鱼肉立刻蜷成腻白的一卷,滑润鲜甜,余香满口,唐恬纵然有心矜持,也忍不住赞道:“是好吃。”

虞绍珩笑道:“唐小姐喜欢,也算我诚意到了。”

叶喆见唐恬欣欣然食指大动,不免着意奉承,布菜斟茶,越坐越近,唐恬本来还有些不好意思,见虞绍珩只顾着同她解说这鱼的做法来历,全不留意其他,便也渐渐释然。

不到半个钟头,二十碟鱼肉已经吃了个干净,配菜也吃了七七八八,虞绍珩扫了一样席面,对唐恬道:“还要不要加点什么?”

唐恬长吁了口气,心满意足地摆了摆手:“吃不下了。” 她话一出口,惊觉自己今天这餐饭吃得实在有欠淑雅,讪讪地不知说什么好。

叶喆近在咫尺,却只觉得她红彤彤的面庞很可爱,明明亮的眼神很可爱,猫咪舔鱼汤似的满意表情叫他恨不得化成一锅鱼汤。此时见唐恬不好意思,赶忙道:

“跟胃口好的女孩子一起吃饭,就是开心,还不浪费。”

唐恬低头一笑,转眼看了看他,忽然问道:“以前跟你一起吃饭的女孩子,胃口都不好吗?”

叶喆一怔,就觉得胃里——不,是脑子里隐隐一抽,“呃…我以前,都是跟绍珩一起吃饭。“一边说,一边犹犹豫豫地往下编:”…有时候,也有他认识的女孩子。”

虞绍珩支颐坐在他们对面,闷闷“嗯”了一声,表示附和。

唐恬方才直直问了这么一句,也觉得后悔,好像自己在追究什么似的,一直到三个人出了巷子上车,也不肯再轻易开口了。她一个人默默坐在后座上检讨今日种种失态,正自出神,忽听虞绍珩在前头问道:

“对了,我听欧阳阿姨说,许夫人搬到你们学校附近了?”

14、催雪(二)

唐恬这才发觉车子已经拐到了竹云路,想了一想,才反应过来他说的是苏眉,“是啊,就在前面不远。” 她说完,心思一动,道:“你们前面把我放下吧,正好我去看看她。”

她同叶喆来往,一直不敢告诉父母,有时候跟母亲编了谎话,事后又后悔,还总要记得自己之前说过什么。今天晚上回去,母亲照例也会问,她这会儿去看看苏眉,回家告诉母亲,倒不算是说谎,最多算是没有把真话全都说出来罢了。

虞绍珩在前头听着,却是正中下怀。

他今日带唐恬和叶喆到这里吃饭,便是想着吃晚饭从唐恬回家一定经过竹云路苏眉的住处,他顺理成章地提一提,便能不着痕迹地跟唐恬约个日子去探苏眉——只要唐恬开口,不用他说,叶喆十有八九就先接住了。没想到,唐恬居然这么配合,自己今天这餐鱼倒是喂得十分划算:

“那我们也去吧,过门不入,好像不太礼貌,是吧叶喆?”

叶喆乐得在唐恬身边多蹭一会儿,对虞绍珩这句话正是求之不得:“对啊,一块儿去看看吧,也不知道小师母一个人怎么过年呢。”

苏眉暂住的小院子只有浅浅一进,唐恬走到门前,门都不叩便扬声唤她,话音刚落,便听苏眉在屋里应道:“来了,等一下。” 可是人却没有立刻出来,过了片刻,方才开门,“你怎么来了?” 见唐恬身后还跟了叶喆和虞绍珩,更是讶异。

唐恬一向性情直率,有些事要暂时瞒着父母,但对苏眉却没什么可隐瞒的,虽然有些不好意思,还是实话实说:“我们吃饭路过这边,顺便来看看你。”

苏眉跟叶喆和虞绍珩点了点头,让着他们三人进来。

虞绍珩进到客厅,见堂中孤兀地搁着一把椅子,不由有些奇怪,视线一掠,见临窗的条案上靠门一边躺着一枚白炽灯泡,心下了然:原来他们刚才叫门时,苏眉正在换灯泡。他看着苏眉若无其事地挪开那椅子,心头微怅,他们该早来几分钟,就好了。大约人这一生,就是这样,有些事,不经意间迟了迟,便全然错过了。

苏眉仍是服丧的打扮,素黑的曳地长裙,细细一排乌黑的小纽扣从腰际一直扣到领口,人愈发瘦了两分,腰肢绝细,秀净的面孔唯一双眸子显眼。到这一刻,虞绍珩不禁有些后悔跟着唐恬过来。若只是她们两个,或许还可以随意聊几句闺中私语,可因着他和叶喆也在,苏眉便完全是待客的习惯了,让着他们坐下,又张罗着泡茶。

大约是那灯泡的缘故,他再看这屋子,完全换了审视的目光,一心要把可能的毛病都拣出来;可是看了两遍,四处窗明几净,规矩妥帖;仿佛唯一的漏洞,便是被苏眉自己换下来的那个灯泡。就连堂中一张许兰荪的遗照,她料理得都别有一点心思:

她没有用丧礼上那张和蔼端然的黑白特写,反而放了一张许兰荪在摇椅上读书的照片,一身长衫,恂恂儒雅。镜框前置着一个青花瓷瓶,里头养了一枝半开的蜡梅,幽香缕缕,一室皆清。

这境况叫他不太满意,他不是不愿意她日子过得妥贴,而是她这里太妥贴了,他就不那么容易寻到机会介入她的生活。

更叫他不满意的,是苏眉沏了茶出来,极郑重地同他道谢:“这件事实在是麻烦虞先生和虞夫人了,等过了孝期,我一定府上向令尊令堂当面道谢。”

她一本正经地充大人,言语神态竟也把他当作个传话的晚辈,而他只能客套虚应,却仍然改变不了她带着抱歉的感激。

于是,这杯茶喝进嘴里,让虞绍珩觉得格外不受用,然而这唇齿间的轻涩却刺得他灵光一闪,嗅着茶烟道:“师母冲得是瓜片?”

苏眉点点头,随口谦辞道:“这茶是在附近随手买的,拿来招待客人是寻常了些。”

虞绍珩道:“不是茶不好,是冬天喝绿茶伤脾胃,不如红茶或者乌龙茶养人,师母喜欢喝什么,回头我拿些过来。”

苏眉忙说“不用麻烦”,虞绍珩却道:“不麻烦,从前许先生也常到我家里喝茶的,尤其喜欢大红袍。”

苏眉听他说起许兰荪,眸光一黯,便没再说话。唐恬撇着嘴角瞟了虞绍珩一眼,责怪他平白无故去提苏眉的伤心事,大口喝了杯里的茶,对虞绍珩道:

“你这样的公子哥儿就是瞎讲究,我觉得这茶蛮好的。”

虞绍珩听了并不反驳,反而笑微微地点了下头:“嗯,瓜片消食,你这会儿喝着正好。”

叶喆听着,噗嗤一笑,唐恬却顿时红云飞面,暗道“吃人嘴短”真是颠仆不破的真理!

嘴上不好再同他辩驳,心里却腹诽这位虞大少爷打起交道来好棘手,好起来温文有礼,一言一行都让人舒服得挑不出毛病;一变脸,随口一句话都要插人一刀。

不过说到吃饭的事,倒让她觉得今晚这一餐很值得跟苏眉推荐一下:

“哎,我们晚上吃了一个斑鱼锅,很好吃的,我一个人吃了八碟鱼肉,下次…”

她话到一半戛然而止,有些心虚地看了看虞绍珩,他既说那店只招待熟客,那她就算说得天花乱坠,恐怕也不能带苏眉去尝,而且她直觉这怪怪的小馆子不大便宜,不知道她的零花钱够不够去吃一餐。她正心虚,虞绍珩已接口道:

“那馆子是不错,不过今天我们去得仓促,有几样招牌菜厨房没准备,唐小姐有兴趣,下次我提前去定——师母要是方便,不妨一起去尝尝。”

虞绍珩心里明白,眼下苏眉重孝在身,无论如何也不会同他们出去吃饭,但唐恬既然脑子缺根弦地起了话头,他正好就坡下驴预下这一餐。

果然,苏眉听了他们的话,只是摇头:“你们约吧,不用预备我了,我不一定有空。”

三个人又问了几句苏眉搬到这里衣食住行的近况,一过九点,便起身告辞。唐恬上了车,忽然郁郁问道:“像苏眉这样,服丧要服多久啊?不会真的要三年吧? ”

叶喆随口道:“现在早没那么长了,一百天吧。”

唐恬沉吟着道:“那还好。”

叶喆见她心事重重的样子,不由关切起来,回过头道:“怎么了?”

“她这样什么都不能干,我一个人也挺没意思的。”

叶喆听了,身子往前探了探,笑眯眯地说道:“没关系啊,你想干什么,我陪你!”

14、催雪(三)

次日晨起,苏眉才煮了早饭,便听外面有人叩门。她放下碗筷,裹了围巾出去,隔门相询,只听门外一个温和沉静的男声:“师母,是我。”

苏眉听得来人居然虞绍珩,不禁有些讶然,打开门来要同他打招呼,话到嘴边却迟疑了,只觉得诸般称呼搁在他身上都不适宜,欲要问一句“你怎么来了”,又像是责怪人不请自来。虞绍珩高她太多,隔着一道门槛,她纤纤巧巧的一个人都笼在了他秀拔的身影里,她从前亦知道他颀秀挺拔,但却不曾察觉他竟这样高,她在这忧郁湿冷的冬日清晨这样近地抬头看他, 宛如树林阴翳中,仰攀高峻乔木的草本花朵,她甚至隐隐约约嗅到一缕清幽的白檀气息,是他身上的吗?她莫名地局促起来。

“打扰师母了。”虞绍珩见她眼神犹疑,便将手中的一方纸袋递到苏眉面前,“昨天说要给您拿些红茶过来,这是一罐祁红,一罐锡兰茶,您尝尝看。”

“啊…”苏眉这才想起昨晚唐恬他们过来,确实提过这么一句,她只当是闲聊,不曾明言推辞,没想到他这么认真,“不用了,我…”苏眉本能地推辞,话才出口,便见虞绍珩面露尴尬,仿佛是体味出来自己为着两罐茶叶一大清早扰人清梦,实在是一件讨人嫌的事。 他手里的纸袋僵在半空,神色比苏眉更局促——人家全然不曾留意的事情,偏他这样郑重其事,好意反成了别人的负担,“…我也是上班路过这里,就顺便带过来了。”

他补了这一句轻描淡写的解释,倒让苏眉觉得有些抱歉,便改了口:“那就谢谢你了。”双手接过纸袋,见他一脸释然,又道:“你还要上班,我就不耽搁你了…多谢。”

虞绍珩连忙退开了一步:“师母客气,这茶您要是喝得好,我再叫人送来。”

“不用麻烦了。”苏眉这句话说得十足真心,虞绍珩却仿佛只读了字面意思:“不麻烦,应该的。天气冷,您快进去吧。”

一高一矮两尊小巧的茶叶罐,一尊亮黑罐身上铺满了金线勾涂的大朵睡莲,流丽的花体字标签一望而知是舶来品;另一尊却通体皆是纯郁的梅红色,几行浓黑精瘦的楷体字点出茶叶的名目。苏眉捧在手中端详时,只觉得精致富丽惹人喜爱;待随手搁在案头,却像是淡彩水墨上不小心染了一滴秾丽油彩,明艳矜贵和这一室清冷格格不入。

便像这位虞少爷的为人。

他出入许家执礼甚恭,虽没有纨绔习气,但相识久了,一言一行间的教养风度仍是遮掩不住的贵公子作派。和她此前认得的人都不同。他绝不肯盛气凌人,但骨子里的自傲恐怕连他自己亦不觉察——他仿佛不觉得这世间有什么事是有界限的。

他头一次到她家里来,便毛遂自荐下厨做菜,言辞谦逊,态度却是极笃定自己做得一定比旁人好;他邀他们去看歌剧,他放佛处处征询别人的意思,其实事情到最后都依了他的意思;连昨晚,既是他说冬天不宜喝绿茶,就一定要拿了顶好的红茶来,让你信服他是对的…只不过他确是事事妥帖,叫人挑拣不出毛病罢了。

或许他那样的出身和家境,从来都叫他觉得这世上没有什么事是做不到的吧?他自己亦笃定,他做的菜,选的东西,安排的事情…于人于己必然都是最恰到好处的。

他同她,同唐恬——同她们这样的人在一起,就像此刻她搁在案头的两罐红茶,他处处都好,好得矜贵而不自知,和她们却终究是不相干的两个世界。

从她记事起,她就从来没有过过这样寂静的新年。

往年,家里总是很早就热闹起来,她的差事是帮母亲挑拣那些圆圆滑滑的小石子,摆在青瓷盂里支撑蒜头一样的水仙花;父亲则亲自执笔给大门和正堂写春联,有时候也叫哥哥写两幅贴到厨房去;满满当当铺开一桌的年夜饭,她只喜欢吃蛋饺;小孩子们都喜欢放炮仗,独她躲得远——要上到阁楼,才能从高处的窗格里看见此起彼伏的烟火,在夜色中乍开乍落,绚烂如梦。

这个院子却是没有阁楼的,窗外偶有冲到高处的爆竹带着呼哨炸开,明灭的电光照在橘红的茶汤上,是她眼前唯一的亮色。

今天是十五,过完了元宵,年也就过完了。

门窗紧闭,苏眉对着棋盘支颐而坐,听着雪片扑簌簌地打在窗上。俗谚说,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果然是准的。她一想到这个,拈在指间的一粒云子“叮”的一声跌在了棋盘上。中秋那日,濛濛细雨桂花香,她同许兰荪也是凭窗敲棋,他让她五子,她还是要输,耍赖抹了棋盘,他也只得由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