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德瞠目,朱姑娘可真够拽啊,没办法,谁叫殿下自己喜欢呢!

外头周兴来报,说方公子在铺子里等着了。

朱媛媛方才告辞。

一回到铺子里,方大同正一个人坐那傻乐呵。

“喂,傻笑什么呢?出去逛街捡到宝了?”

方大同神秘兮兮道:“不可说,说不得,反正你很快就会知道了。”

朱媛媛剜他一眼:“爱说不说,不说拉倒。”

方大同嘿嘿笑道:“总之是好事。”

朱媛媛过了几天才知道,原来方大同今天出去溜达,竟然看中了绸缎铺不远处的一间杂货铺,然后给他娘写信要了五千两银子,把铺子给盘了下来。

这种事,方大同是不敢告诉他老子的,方大人是要他来念书的,岂能答应他不务正业?但方夫人宠溺儿子,有求必应,还帮他瞒着丈夫。

方大同盘下杂货铺的目的有二,一来是喜欢做生意,打算自己从小小杂货铺做起,立志干出一番大事业。二来,杂货铺和绸缎铺很近,方便以后他和她一起过来。

朱媛媛知道后,倒是挺赞成的,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目标,方大同不是读书的料,就算他死命的读,也不会有什么长进,既然他喜欢做生意,那就做呗,反正方家有的是钱,亏个几万两也不成问题。

不过朱媛媛这次是看走了眼,谁能想到方大同后来会成为卞唐,乃至天下的第一巨富呢?虽不在朝堂,照样能呼风唤雨。

一个商业传奇就从一间小小的杂货铺开始。

☆、第110章第一封信

天已渐凉,李澈歪在洒着暖阳的罗汉榻上,一边剥着桔子,一边听阿德回话。

详详细细的从他到钱塘,去书院,回绸缎铺,和媛媛说的每一句话,她当时的每个表情,每个反应,全都要禀明。

李澈之前还听的笑眯眯的,直到阿德说“朱姑娘默了半响,说让殿下您先给她写信,她才给您写信。”

李澈手一顿,桔子喂到嘴边半响没塞进去。

良久,才摇头苦笑,这种话,的确像她会说的。

这丫头行啊,惯会跟本王摆谱。

于是,李澈吃完一个桔子后,去了书房,在里头坐了大半响,终于递出一封信来。

交给阿德的时候,李澈眼底眉梢皆是狭促的笑意。

这封信,看你怎么回。

难怪这丫头要让她先写,这第一个写信的人还真不知该从何写起。

朱媛媛在结束两天的考核后,累的不想动了。

为了争取进前十,她也算是拼了老命了。诗词歌赋还好说,经史子集,别人从启蒙就开始学了,她才学了多久?全靠强大的记忆力和独特的见解,她是秉烛夜读奋战了好几宿才拿下的。

至于六艺中的乐,她是死活拉了南宫墨宇给她开小灶,手指都练肿了,勉强过关。

唉,她是已经尽力了,成不成就交给老天爷!

“杨晨,你考的怎么样?”赵海生结束考试,第一时间跑来问杨晨。

朱媛媛满脸疲惫,摇摇头:“还成!你呢?”

赵海生自信道:“我想,进前十应该没问题。”

呃…朱媛媛满头黑线,这么厉害?越发觉得自己前景堪忧。

屠季苦着脸道:“我觉得我这次考砸了,经史有两道题都不知道怎么作答,诗赋也做的乱七八糟。”

方大同不以为然道:“考砸就考砸呗,有啥关系?就算你把锅底砸出个洞,底下还有我垫着呢!”

众人无视他,你丫的根本就不是来读书的好不好?大家还发愁,先生若是改到他的诗赋卷子会不会笑死,气死。

题目是写一首抒发离情的五言绝句,结果这厮写到:酒是好东西,三杯忘了你,说我无情义,离愁是个屁。

哎…无语啊无语。

方大同习惯大家的无视,免疫了,笑呵呵地说:“走,今儿个我请客,饭堂溜个肥肠,来只烧鸡,好好庆祝庆祝。”

朱媛媛有气无力:“你们去,我好几天没睡醒了,我得睡觉去。”

“吃饱了再睡啊,不然梦里找吃的很累的。”方大同经验之谈。

屠季是知道杨晨这几天有多用功,多辛苦,便道:“还是让他去睡,咱们给他带点吃的回去。”

朱媛媛一个人梦游似得往宿舍走。

“杨公子。”突然听到有人叫她。

朱媛媛顿住脚步看去,见是书院里扫地的仆役,这仆役朱媛媛经常能见到,好像整个书院里,他是最勤快的一个,不是在这里扫就是在哪里扫,上次他们被王教习罚扫院门,就是被他驱赶的。

“哦,是大叔啊,找我有事吗?”朱媛媛对谁都是客客气气,仆役也是人嘛。

鬼杀脚下一个踉跄,虾米?林堂主居然叫他大叔?多么亲切的称呼?鬼杀几乎要热泪盈眶了。

他的年纪是够上大叔了,但他是堂主的下属啊,这辈子做梦也没想过林堂主会叫他大叔啊!

别的学员见到他不是喂喂喂,就是那个扫地的,谁把他放在眼里啊,虽然他是鬼见了都要发抖的鬼杀,可为了林堂主,他甘愿当一个扫地工。

现在,林堂主一声大叔,鬼杀觉得就算让他去掏粪都很乐意。

到底是自家堂主,真是给面子啊!

鬼杀一踉跄间脑子里已经想了这么多,百感交集。他觉得林堂主肯定早就认出他了,就是一直装不认识他。

“杨公子,这里有您一封信。”鬼杀在堂主面前,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敬畏与尊敬的神色。

朱媛媛好奇地接过信,信上只写着杨晨亲启,但那字,朱媛媛一眼就认了出来。

是李澈的笔迹。

“哦,谢谢啊!”

鬼杀的心又是猛的一跳,堂主居然跟他说谢谢。下意识的就站在那没动。

朱媛媛见他还不走,以为他是想要点小费什么的。就摸出几个铜钱:“大叔,天凉了,拿去买点酒喝,暖暖身子。”

鬼杀拿着几个铜钱,望着堂主离去的背影,眼睛有些湿润,其实他一直都知道堂主看起来对谁都很冷漠,其实堂主的心最善良。

有一次出任务,十分凶险,他都做好牺牲自己力保堂主的准备了,谁知堂主拼着挨了对手一剑,愣是让兄弟们先走。

鬼杀感动着,暗暗发誓,堂主,鬼杀这辈子就跟定堂主了,不管堂主去哪儿,不管堂主要做什么,鬼杀都不离不弃。哪怕堂主决定反出无极门,鬼杀也跟着您反。

如果只是朱媛媛一个人来书院,过了这么久,鬼杀终究是要起疑心的,但是南宫墨宇也在书院,而且和朱媛媛同班同室,鬼杀就铁了心的认定两位堂主来书院是要谋一件大事。

朱媛媛回到宿舍,迫不及待的打开信来看。

一看之下,不由的傻了眼。

臭丫头,你已经欠了我五十二个那个啥,你懂的,利息还没算,算多算少就看你表现了。

最近京都很热闹,姚家那王八羔子回来了,掀起了新一轮的口水战,可惜你看不到,不过,我会说给你听,等见面的时候,当然,前提是如果那时候你还能有心思听的话。

第一次写信就不啰嗦了,你自己多保重,一根头发也不许掉,否则利滚利。

哎,现在也只能想想利息聊以安慰了。

必须回信,否则利滚利。

去你个利滚利,朱媛媛骂道,脸却是红了起来。

回想起那日霸道又温柔的一吻,朱媛媛有点担心的摸了摸自己的唇,这混蛋一天到晚的都想些什么?

怔怔地发了一会儿呆,朱媛媛研墨提笔回信。

“你这个不纯洁的家伙,看来是心经抄的不够多,好好面壁思过去!”

“今天刚考完试,希望成绩不会太难看,不会叫院长大人太失望,过些天南楚楚秀书院要来我院交流,有幸的话,我会代表书院参加的,呵呵,有些期待和南楚的才子们过过招。如果他们知道自己是败在一个女人手里,会作何感想呢?我想一定会憋闷到死的。”

“好啦,不跟你啰嗦了,我已经几天没睡觉了,赶紧补觉去了,祝安好!”

朱媛媛署上一个媛字,搁笔折信,打算明天一早让人送到绸缎铺去。

(昨晚网站后台抽疯,无法更新,现在补上,今晚照常三更。)

☆、第111章 进了

有了九黎的海东青,通信方便了许多,李澈第二天就收到了回信。

南楚楚秀书院来卞唐交流这等大事,又岂能少了礼部和凤台阁的影子呢?他倒是挺想去看看她怎么一展雌威,大杀四方。

李澈当即换了官服去礼部晃悠。

而书院这边,王教习特意跑去宋子楚那里催考试成绩。

“宋教谕,不知您经史的卷子都改好了吗?罗院长已经过问两回了。”

宋子楚慢条斯理道:“其他功课的成绩都出来了?”

“出来了,就差经史一门。”王教习道。

“拿来我瞧瞧。”

其实宋子楚早就把卷子改出来了,唯有杨晨的成绩还没有写上去。

他在等,在看。

罗院长很含蓄的透露出希望杨晨能参加这次交流比试,他亦有此打算。

虽说是取书院前十,但分派到两个年级,一个年级就只能取前五。这次考核是学员们入院后第一次考核,宋子楚对杨晨的经史成绩很有信心,杨晨也确实没叫他失望,论答题规范工整,杨晨或许不是第一,但从见解分析的角度看,杨晨的答卷是最合他心意的。

他不放心的是杨晨的其他各科成绩。

若是相差不大,他不介意为杨晨破一回例,做做手脚。

骑优,射优,诗赋优…唯有礼乐是中上。

宋子楚满意地点点头,又看了成绩比较靠前的极为学生,宋子楚把成绩还给王教习:“我这边过半个时辰便好。”

看来他是白担心了,不用他做手脚,杨晨最差也是第四或第五。

这已经是十分难得了。

今天是放榜的日子,甲班和乙班的学员对此不太感兴趣,结果大家都心知肚明,这种正儿八经的考试,排在前面的大都是丙班的学员。

当然,这其中也有个别是做了手脚的,比如已经被劝退的姚启轩,听说以前他每次考试都能拿前五,大家亦是心照不宣。

但今天还是很多人围在榜单前查看成绩。

因为大家都很好奇,杨晨能考第几?

这位备受大家推崇的人物,是否有真才实学?

朱媛媛的宿舍里人还是挺齐的,朱媛媛、南宫墨宇和方大同都在。

朱媛媛是不敢去看,万一榜上无名,很丢人的。南宫墨宇则是无所谓,他来这里可不是争什么名次。方大同就更无所谓了,他早就知道自己的名次,稳稳当当倒数第一,而且这个成绩还会一直稳定的保持下去。

所以,宿舍里只有屠季去看榜了。

朱媛媛坐立不安,在狭小的宿舍通道内走来走去。

方大同嘎嘣嘎嘣的吃着花生,一双眼睛随着杨晨的脚步来回转溜。

“杨晨,用得着这么担心么?你又不会差到哪里去。”

朱媛媛心说,你知道什么?

丙班那些人个个都不是省油的灯,如果参加科考,起码有五成以上会中举,所以,书院的考核水平丝毫不亚于全国性的科考,她能在这么多变态中杀出重围吗?而且是要拿到前五名。

感觉比现代考清华北大都难呐!

再说了,赵海生那厮信心满满,前五的名额里头肯定会被他占去一席,她的胜算又少了一成。

纠结啊,忐忑啊,这种煎熬让人活生生掉一把头发。

朱媛媛猛地想起,自己在给李澈的回信中还大言不惭地说了会代表书院参加交流比试,这要是考砸了,李澈那厮肯定又要笑话她。

心里更加懊恼了,自己当时是脑子抽了么?

南宫墨宇也被她晃来晃去晃的头晕,闲闲道:“连看榜的勇气都没有,估计是好不到哪里去。”

朱媛媛默默地瞪着他,用眼神表示,你丫的很欠揍。

“杨晨杨晨,第三,第三,你第三…”屠季没进门就大声的囔囔起来。

朱媛媛眼睛一亮,整个人都焕发出兴奋的光彩,一把抓住屠季的胳膊。

“屠季,你没看错,我真的第三?”

“不信你自己去看呗。”随后进来的赵海生闷闷地说。

呃,赵海生干嘛垂头丧气?难道他考砸了?难道说,自我感觉良好的通常都要砸?

屠季继续报成绩:“赵海生也很厉害,考了第四,南宫第十一,我第一百零八,大同么…”

屠季顿了顿,有所顾忌地看向方大同。

方大同不以为然道:“你个豆芽菜,有什么好磨唧的,倒数第一又不丢人?总得有人倒数第一,瞧我多有牺牲精神,牺牲我一个,幸福所有人。”

屠季笑道:“你倒数第二。”

“什么?”方大同很是吃惊,唰的站起来,桌上的花生被他的衣袖扫到,滚了一地。

继而咬牙切齿义愤填膺:“到底是哪个鸟人,居然比爷还厉害,居然抢了爷的位置,不行,我得去看看。”方大同庞大的身躯,少有的灵活,一溜烟地窜出门去。

众人相顾无语,方大同的思维果然不能以常人的思维来衡量,没考倒数第一居然这么气愤。

且不管方大同,朱媛媛乐呵呵道:“赵海生,这次咱们都能参加交流比试啦。”

赵海生悻悻:“你说你没什么把握,结果考的比我还好,杨晨,你这是纯心气我呢!”

“哪有,我是真没什么把握啊,估计是我的骑射比你好一点,论真才实学,我肯定比不过你。”朱媛媛谦虚道。

南宫墨宇翻了个白眼,也晃出门去,一出门,嘴角就不有自主的扬了扬,没想到这丫头能考第三,的确有两把刷子。

屠季见南宫走了,这才道:“南宫这厮真是不显山不露水啊,看他都不怎么读书,居然第十一,咱们乙班和甲班,就你和南宫进了五十,不然,甲班和乙班就要全军覆没了。”

别说屠季意外,朱媛媛也很意外,她还以为南宫墨宇就是身手好,琴弹的好,没想到其他方面也这么厉害。

难道无极门里的杀手素质都这么高?

那那个林玉蝉呢?又会如何?

榜单前,方大同揪着张阅不依不饶兴师问罪:“说,你为什么考的比爷还差,你是不是存心跟爷过不去?”

众学子集体失声,这都什么人啊,从来只见争上游的,没见过争倒数第一的。

张阅很无辜地说:“你以为我想啊,我那两天正好拉肚子,弓都拉不开,马都爬不上,我都郁闷死了,你还来膈应我。”

张阅觉得方大同是故意笑话他的。

方大同也的确是故意笑话他来着,知道有人考的比他还差,他可乐了,一看此鸟人竟是张阅,那就更乐了,还不得逮着机会狠狠戏弄一番?

☆、第112章 阴谋又起

参加交流比试的人选定下,罗院长召集大家开动员会,充分说明了此次交流比试的重要性,不仅关系到书院的荣誉,更关系到国家体面,希望大家都重视起来,认真准备。

并宣布,此后半个月,这十个人每天只上半天课,剩下的时间,由书院组织特训。

这种特训班,朱媛媛并不陌生,在现代教育里,学校就常常借着什么奥数比赛,物理化学竞赛,英语竞赛之名,搞一些小班化教育,她有幸从小学到初中都被选上,最忙的时候,一个星期五个作业整理课都是在搞培训,作业都来不及做,真真是惨无人道,惨绝人寰,偏偏同学们还无比羡慕她。

书院搞的特训比现代有过之而无不及,每位先生都是使出浑身解数,恨不得把一生所学全部塞到他们脑子里去。

弘阁藏书楼也特例为他们开放,每个人就是拼命读书,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尽量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每个人都很疲惫,但没有一个人喊苦叫累。

能参加交流比试,就说明你是书院的佼佼者,而且,这是个扬名立万的好机会,若是能在交流比试中脱颖而出,前途将一片光明。

朱媛媛的想法就要简单的多,什么锦绣前程她不在意,她只是单纯的,想要为书院争光,不负老院长所托而已。

不管出于什么样的心理,总之,每个人都很珍惜这次机会,全力以赴。

朱媛媛在书院全力以赴,李澈在京都也没闲着。

虽然这次是书院与书院之间的交流,但南楚国的使节随楚秀书院一同前来,瞬间就把一次单纯的书剑之间的学术交流上升到了国家层面,而且恰逢三年一次的大朝会,各国的使节云集京都,这时候要是传出书院在交流比试中落败的消息,卞唐脸面扫地。

因此皇上对此事高度重视,派了凤台阁三位大学士前往万松书院坐镇,而礼部的人忙于应付大朝会,实在是派不出人手。

于是,李澈这阵子时不时的去礼部晃荡就起作用了。

礼部尚书大人头一个就想到了一直在礼部吃闲饭的齐王殿下,便向皇上进言,说齐王上次就去过万松书院,事情也处理的很好,不如就让齐王代表礼部去,齐王殿下不仅可以代表礼部还能代表皇家,以示皇家对此事的重视。

没错,就是这样,若是书院胜出,礼部面上也有光,若是书院落败,齐王是皇上的皇子,皇上发怒还能把自己的儿子怎么样?大臣们可就不同了,一个不小心,乌纱帽就保不住了,所以,齐王殿下真真是绝佳的人选呐!

于是,李澈欣然领命,再次肩挑重任。

队伍出发的前一日,姚大公子悄悄见了国子监此次前去交流的学生领队江辛。

“书院的胜负,我们不管,但其中一个叫杨晨的,你务必要让他出丑。”姚大公子姚启泰恨恨道。

江辛神色有些为难,这个杨晨,在国子监也是很有名的,因为《松涛》实在办的太出色了,出人意料的出色,以至于杨晨在国子监的名头比傅春安还要盛,同时,杨晨和姚启轩的过节,也是传的沸沸扬扬。

说老实话,江辛也很佩服杨晨,可姚启泰是他的好友,好友重托又不能置之不理。

“可是杨晨若是出丑,岂不是影响到书院的名声?”江辛为难道。

姚启泰冷笑:“书院的名声跟你有关系吗?别忘了,你是国子监的监生,书院名声倒了才好,国子监才能趁势而上。”

姚家这次被整的这么惨,虽说是秦王在推波助澜,但追根溯源,还是杨晨之故,三弟被书院劝退,父亲动怒,一顿板子打的三弟到现在都起不来床,这笔账,他自然要跟杨晨去算。

江辛皱着眉头沉吟良久:“我会看着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