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大人就把经过说了说,他们接到举报,说是钱塘第一茶庄的东家邱清泉乃是无极门中的重要人物,经过审问,还当真是挖出了一条大鱼,邱清泉隶属无极门下白玉堂,多年来,一直暗中为无极门提供资金,助其行叛逆之事。而且还供出,白玉堂的人多混迹于商贾,但别地的同党都有谁,他也不得而知。

李澈大喜:“章大人这次可是替朝廷立了大功了。”

朱媛媛暗暗松了一口气,原来是白玉堂的人,那就跟南宫墨宇没有关系了,南宫墨宇是墨玉堂的,林玉蝉是青玉堂的,看来是南宫墨宇开始行动了。

章大人惶恐道:“只是那邱家在钱塘立足百余年,不知圣上是否会怪罪下官有失察之责。”

章大人的担忧不是没有理由的,邱家作为钱塘的纳税大户,官府是给予了诸多的便利,尤其是他在钱塘为官十多年,也曾得过邱家不少好处,甚至邱家老太太做寿,他还去道贺过,要是有心人趁机寻趁他,参他一个失察之责,他是担待不起的。

李澈笑道:“大人无需多虑,无极门自建朝之初便以存在,朝廷清剿多年,始终未能将其根除,可见其隐藏的很深,你这次拔出了无极门的一个据点,并得到了有利的线索,实乃大功一件,本王回京后也会为大人言说。”

章大人要的就是这句话,当即道:“多谢王爷,此次抓捕行动,多亏了王爷运筹帷幄,要不然,哪能这么顺利,所以,这首功,当属王爷,下官这就上表,如实报奏。”

李澈哪能不知道这个老狐狸的打算,虽说让出首功,其实是想拉他做后盾,看来,这老狐狸平日里拿了邱家不少好处,心虚呢!

不过,这的确是一件大功劳,而他现在需要这份功劳。无极门就像一颗毒瘤,尤其是近年之所为,杀害无辜的官员,恶行令人发指,朝中谁不痛恨?怎奈始终铲除不掉,他若立下此功,必定赢得不少人心。

“章大人就不用过谦了,本王只不过是出了点小主意而已,哪敢领功。”李澈谦虚道。

“哪里哪里,还是王爷指挥得当,才使得逆贼无一落网…”

两人谦让来谦让去,最后,李澈一笑了之,仍由章大人上表去了。

☆、第160章 可能是尿急了

章大人去写他的花样奏章去了,朱媛媛和李澈依旧在山上祈福,白天诵经,晚上“绿草添香夜读书”,因为添香的是李澈,读书的是朱媛媛,故而是绿草,一株很绿很绿的草。

读书之余,也打打情,骂骂俏,然都是点到为止,浅尝而止,对于朱媛媛来说,这样的日子悠闲又充实,可对李澈来说是无比痛苦的,就好像一个饿了许久的人,看着一颗新鲜欲滴的桃子,却只能看不能吃,身心备受折磨,却又甘之如饴。

真希望时光就此停驻,将一切纷扰烦恼都隔绝在山门之外,然而,三天时光还是匆匆一瞬,转眼就过了。

第四天清晨,李澈亲自送朱媛媛回书院,参加即将到来的学考。

时已隆冬,山上寒风凛冽,李澈替她拢了拢披风,说:“本来,我想呆在这,等你一起回京都,现在不成了,我得马上回去,只能在京都等你了。”李澈不舍道,他的依恋和柔情,在朱媛媛面前不加掩饰。

朱媛媛虽也不舍,但她明白现在是李澈的一个契机,不可错过,便道:“你先回去也好,方大同早就约我一同回京都了,放假我们便启程。”

想着过几天就又能见面,离愁也没那么浓了,两人作依惜作别。

这次是朱媛媛看着李澈的身影消失在弯曲的石阶方才进书院。

正在扫地的鬼杀一眼看到朱媛媛,忙上前来,弯着腰道:“杨公子,林堂主和南宫堂主让我给您捎个信。”

朱媛媛目光一凛,马上警惕的看看四周,随即走到偏僻处。

“怎么说?他们没事?”

鬼杀道:“托您的福,万事大吉,一切顺利。”

朱媛媛长吁一口气,喃喃道:“这么久才有消息,真是担心死我了。”

鬼杀无辜道:“我上灵隐找过您,可惜那个王爷身边高手太多。”

呃…朱媛媛瞠目:“那个夜探灵隐的刺客是你?”

鬼杀道:“可不是么?不过我可不是去刺杀谁,只是要报个信而已。”

朱媛媛无语,你丫这么厉害的高手,翻墙越壁的,不把你当刺客还当什么?这可真是个让人哭笑不得的误会,害得九黎他们如临大敌,上百官兵把灵隐寺围的密不透风。

“那邱家是怎么回事?”朱媛媛约莫猜到一点。

鬼杀嘿嘿道:“自然是南宫堂主的妙计。”

哦…朱媛媛终于放心了。

“那你呢?你还继续呆在书院?”

鬼杀道:“等书院放假,我的任务也就完成了。”

朱媛媛想了想,从兜里摸出一张五十两的银票给他:“这些日子多亏了你暗中护卫,还帮我出气,大恩不言谢,这点银子,你拿着做盘资!”

见鬼杀要推诿,朱媛媛又道:“你要不收就是看不起我。”

虽然鬼杀是因为把她误认为林玉蝉,所以才无怨无悔的书院暗中保护,但她还是很承鬼杀的情,更欣赏鬼杀的忠义,再看鬼杀在书院一直是穿一身灰扑扑的旧衣,朱媛媛觉得,他比较需要银子。

鬼杀听她看不起的话都说出来了,不收就不好了。不过,他也确实需要银子,青玉堂和其他堂口不一样,没有油水可捞,上面发的银子少之又少,所以,青玉堂的人都很穷。

“蒙杨公子看得起在下,在下就不推辞了,以后但凡有用得上在下的地方,说一声,在下决不推辞。”鬼杀道。

朱媛媛笑笑,心说,你离开书院后,谁知道上哪找你?不过,她给银子纯粹是因为感谢,可没想过收买人心。

一桩心事落地,朱媛媛整个人才觉得松快起来,哼着小曲儿会宿舍去了。

这几天是不上课的,大家自由安排时间,进行考前复习。

宿舍里,赵海生正在给方大同和屠季讲解难点。屠季还是挺认真的,这次争取要进前一百名,回家让老爹高兴高兴。方大同则惫懒如故,反正这次倒数第一他是拿定了,不能还指望张阅又拉肚子拉个半死!

所以,不管赵海生讲的多么起劲,唾沫横飞,他只托着个腮帮子,怔怔发呆,神游天外。

杨晨这家伙怎么还不回来呢?明天都要考试了。

想曹操,曹操就到。

“哟,都在用功呢!”朱媛媛笑眯眯地走了进来。

“杨晨,你小子总算知道回来了。”方大同听见声音,立马活了过来。

赵海生也是如见救星一般,喜出望外:“杨晨,你回来就好了,这里就交给你啦。”说罢,溜的比兔子还快。

和方大同屠季做朋友,打屁闲扯还行,可让他教这两人读书,实在是件让人痛苦到要抓狂的事。屠季是一天十万个为什么。

比如他跟屠季解释《易经》中,“观乎天以察时变,观乎人以教化天下。”意思是,君主通过观象台了解天象以察时运,通过贡院考察人以教化天下。

非常浅显而易懂的道理,这土鸡非要问,贡院考察就能教化天下了吗?天底下读书人又有几个?读书人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他们知道民生疾苦吗?他们能代表天下人吗?都说知书识礼,为什么不能让天下人都学学问呢?

赵海生说,因为愚民才可欺,老百姓们都知书识礼了,不好糊弄了,掌权者的麻烦就来了,再说老百姓都去读书了,谁来耕作?

土鸡又道,耕作和读书有矛盾吗?不能边耕作边读书吗?你在家时,不也要下地干活吗?

赵海生无语,没见过这么较真的人,只能唬道:“再议下去就是朝政了,不想掉脑袋就收起你的奇思妙想。”

这才唬住了屠季,可类似的问题屠季总是层出不穷,扯到没边,令他深感头疼。

再说方大同,方大同就是个彻底的惫懒货,只要他一开讲,方大同就神游,叫都叫不回来。他还在杨晨面前拍胸脯保证,有他的指点,方大同肯定会有进步,现在方知任重如五岳,道远道都不可见。

所以,赵海生慌忙逃了。

朱媛媛讶然地看着落荒而逃的赵海生,困惑道:“他干嘛跑这么快?”

屠季嗫喏了半响说:“可能是尿急了。”

s:弱弱地问,能求月票和打赏吗?

☆、第161章 一辈子的朋友

事关过年能不能过的顺心,连甲班和乙班的学生都破天荒的用功起来,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一抱佛脚总比不抱的好。

终于,紧张的学考开始了。

三天六场考试下来,很多人都是痛不欲生,私下里大骂教谕没人性,出这么难的题目,分明就是让大家过不了这个年。

想到那惨不忍睹的成绩,放假的喜悦也荡然无存,大家就像一群打了败仗的兵,垂头丧气地开始收拾行李。

但也有人例外,比如朱媛媛,比如方大同。

朱媛媛自己觉得考的不错,如果不出意外的,这次前三应该能保住。

方大同则是压根不关心成绩,放假才是关键。

所以,两个心情好的人,自然要安慰一下心情不那么好的人。

“屠季,你别愁眉苦脸的,又不是你一个人觉得考砸了,这次的题目的确很难的,放心,你的成绩一定比上次会好。”朱媛媛道。

“土鸡,考不好又有啥关系,反正你已经立志当花农了,学问做那么深有用吗?”方大同不以为然。

正在收拾行李的土鸡朝方大同丢了个大白眼。

“不会说话就不要说,没人把你当哑巴。”

方大同也不恼,哈哈笑道:“要不然,你干脆跟我去京都,不要回家了,在我家保证没人骂你。”

朱媛媛随手丢过一本书,砸方大同身上:“少出馊主意,你以为人人都像你,死猪不怕开水烫。”

“谁死猪不怕开水烫?”赵海生走了进来。

“肯定不是我。”土鸡瞪着方大同说。

方大同嘿嘿笑道:“当然不会是你,你是土鸡嘛,其实死鸡也不怕开水烫的。”

“你才死鸡,还是温死的鸡。”土鸡反击道。

两人又掐了起来。

朱媛媛懒得理他们,问赵海生:“你这次考的如何?”

赵海生这次学得谦虚了,在杨晨面前,他拽不起来。

“马马虎虎过得去。”

“那就一定不会差。”朱媛媛对赵海生很有信心。

赵海生目光一扫,说:“你们都收拾好了?”

“是啊,等明天早上放榜,就下山,你呢?我听说,阮昌他们都要先去傅春安家玩几天。”朱媛媛道。

其实傅春安也邀请她了,但她没答应,她已经答应李澈,会尽快去京都的。

赵海生的神色有些不自然,自从上次他质问了傅春安后,傅春安就把他剔除在圈子之外了,而他也不想和这样的人继续做朋友。

“不去了,我得回家看娘,家里就她和小妹,我出来这么久,也不知她们过得好不好。”赵海生道。

朱媛媛拿出一百两银票,这是她和方大同土鸡一起凑的,方大同出了大头。大家都知道赵海生家庭状况不好,他家里都没有正劳力,全靠他娘和小妹给人家缝补衣服,做些刺绣活计,供他念书。

“按说,我们也该去看看伯母的,只是一时也去不了,这是我们几个的一点心意,我们不知道伯母和小妹喜欢什么,你看着买!”

赵海生大摇其头:“这怎么行?我不能要的。”

方大同终于不跟土鸡争执了,插话道:“为什么不能要?这是我们几个晚辈孝敬伯母的,又不是给你的。”

“我娘也不会要的。”赵海生坚决不要,这半年来,他已经白吃了方大同不少,怎么还能要他们的银子。

方大同可不跟他讲道理:“你不收着,咱们朋友没得做。”

“宁可没得做。”赵海生被逼无奈说狠话。

方大同气死了,哪有这么拧的人呢?

朱媛媛打圆场道:“朋友之间这么计较的话就生分了,这是我们几个的心意,礼轻情意重,我们之间的友谊不是用金钱可以衡量的,大家是要做一辈子的朋友的。”

“就是,做一辈子的朋友,所以,你的娘,你的小妹,就是我们的娘,我们的小妹,我们孝敬娘是应该的,只惭愧能力有限。”屠季也凑过来说。

赵海生觉得心里暖烘烘,眼睛里涩涩的,有种想要流泪的冲动。

他从没想过,他会跟一个不学无术,一个胆小如鼠的富家子弟成为朋友,起初,他想要深交的唯有杨晨而已,在他的思想里,只有杨晨,傅春安这样,有学问,有情义的人才是最好的交友对象。但现在,他打从心眼里,认定了这几个朋友,是可以相交一辈子的朋友。

朱媛媛见机把银票塞他手里。

赵海生捏着银票,眼睛再也忍不住湿润了。

有了这些钱,加上上次得到的奖赏还有剩余,娘和小妹就不用那么辛苦了。

赵海生深吸一口气,笑道:“好,你们的心意我替我娘收下了。”

方大同哈哈大笑:“这才对嘛!以后可不能这么见外,对了,如果年后你有时间,就来京都,杨晨在我家,屠季年后也会来,咱们四个可以在京都相聚,我带你们游遍京都,吃遍京都。”

朱媛媛笑嗔了方大同一眼,这厮的心思,她一猜就能猜个**成。

把屠季和赵海生都凑到京都去,那他就能名正言顺的溜出去玩了,他自己想玩才是真的。不过,这个提议,她觉得很好。

赵海生想了想说:“我尽量来。”

屠季开心道:“那你先来凑我,咱们一起去。”

京城之约就这么定了下来。

第二天,成绩榜贴了出来。杨晨居然位列榜首,赵海生第三,方大同这次如愿倒数第一,而屠季果真被他挤进前一百,位列第九十六,足足进了十二名。

学员们纷纷向朱媛媛道喜,没有人觉得杨晨拿第一有什么不对,反倒觉得理所当然,正所谓,名至实归。

赵海生也是叹服:“杨晨,你就是牛啊,看来我也要更努力才行,看看能否超过你一次。”

朱媛媛谦虚道:“哪里哪里,侥幸而已。”

其实朱媛媛心里有点虚,她自觉考第三没问题,但第一,似乎不太可能,会不会是因为书院要推举她入凤台阁,故意在成绩上做了手脚呢?

☆、第162章 被迫受贿

尘埃落定,不管考的好的,考的不好的,家还是要回的,于是,看完榜,拿了成绩单,大家纷纷离开书院。

朱媛媛去跟罗院长、宋先生还有其他教到她的先生一一道别,见到宋子楚,朱媛媛忍不住问:“先生,学生这次果真是考了第一吗?”

宋子楚微然道:“你自己觉得呢?”

朱媛媛心虚道:“学生以为第三差不多。”

宋子楚摇头:“杨晨,要对自己有信心,不要妄自菲薄,第一,是你的实力。”

其实宋子楚也很意外,他和罗院长有心推举杨晨入凤台阁,这次考试杨晨就必须拿第一才行,所以,他和罗院长都有默契,无论如何要给杨晨拿下这个第一,谁知各科成绩送上来,杨晨已经稳居第一了。根本用不着他们做手脚。

杨晨的进步简直可以用神速来形容。让宋子楚都开始犹豫了,到底是推举杨晨进凤台阁呢?还是让他自己参加科考?就算参加科考,照此发展下去,杨晨中个一甲也是可能的。

于是,宋子楚道:“杨晨,你想参加科考吗?若是进了凤台阁,可是不能再参加科考了。”

朱媛媛心中早就有了决定,但她没有立即做出回答,而是装作慎重思考后,才回道:“先生,学生还是想早点进凤台阁学习。”

宋子楚点点头:“既如此,你在京都等消息!”

说罢又给了朱媛媛一封信,说:“里面是为师在京都的住址,过了十五,你来一趟。”

朱媛媛接过信,又恭敬一礼,告辞退下。

终于迎来了寒假,四位好友一同下山。

出了书院,方大同如同鸟儿出笼,兴奋不已。

“真他娘的开心,杨晨,这次咱们两包揽了第一,也算是书院一段佳话了。”

三人纷纷侧目,什么鸟话,你一倒数第一也好意思说一段佳话?

“喂喂,你们什么表情啊,难道不是吗?你们以为倒数第一很容易吗?”方大同挠头道。

屠季一本正经道:“绝对不容易,这不仅需要实力还需要勇气。”

“这话我爱听。”方大同拍拍屠季的肩膀,大有遇到知音的感觉。

朱媛媛眼角抽搐,赵海生嘴角抽搐。如此活宝也是世间少有了。

下了山,朱媛媛惊讶的发现上次被打的章公子竟然等候在山下。

见到杨晨,章公子屁颠屁颠的上前,一脸谄媚笑容:“杨公子,家父请您到府上一叙。”

“知府大人要见我?”朱媛媛觉得有些意外。这唱的又是哪一出?

“正是,家父有要事拜托杨公子。”章公子的态度十分谦和,完全不似上次见到那样嚣张。

“既如此,杨晨,那咱们就此别过!”赵海生拱手道。

朱媛媛还了一礼。

章公子道:“诸位,在下备好了马车,送各位去码头。”

朱媛媛又是一愣,服务还真是周到啊。

赵海生不愿意坐这家伙的马车,这家伙的恶行他可是听说了,不屑与这种人交往,屠季却是拉着他,道:“那就麻烦章公子了。”

“不必这么客气,你们叫我学友就好了。”章公子笑道。明年他也要进书院了,父亲嘱咐过他,一定要跟杨晨和杨晨的朋友搞好关系,再若惹事生非,就打断他的腿,他哪敢不讨好一些。

朱媛媛差点没被自己的口水呛到,章学友?尼玛,还好这厮不姓张,不然可就侮辱了她的偶像歌神了。

目送屠季和赵海生离开,朱媛媛和方大同也上了章家的马车。

到了城里,方大同就下车了,他要去他的杂货铺交代一些事宜。

朱媛媛跟随章学友去见章知府。

章知府热情地接待了朱媛媛。

“杨公子,上次犬子冒犯了杨公子,老夫已经狠狠教训了他,他也知错了,希望杨公子原谅则个,不要与他计较,孽障,还不快给杨公子陪不是?”章大人呵斥道。

章学友乖乖地上前,给朱媛媛一揖到底:“杨公子,上次是我鲁莽了,我给你陪不是。”

朱媛媛忙道:“过去的事就让他过去,我都已经忘了。”

章大人很满意朱媛媛的表态,笑呵呵道:“犬子明年也要进书院了,到时候还请杨公子多多关照他。”

章大人一直没把这个杨晨当回事,直到那日在灵隐寺见到他和齐王在一起,而且,齐王似乎对杨晨十分信任,所以,回来后,他派人去查了这个杨晨,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

原来这个杨晨大有来头,乃是礼部郎中方大人的亲戚,而且才学出众,最近很火的《松涛》就是出自杨晨之手,且在与楚秀书院的比试中大放异彩,立下大功,被书院成为百年难遇的奇才,甚至连凤台阁大学士江大人都有意招揽他。

这样的年轻人,前途不可限量,他不得不亲自出面,化解自己儿子与杨晨之间的误会,最好是让学友与杨晨交上朋友,进来必定助益匪浅。

朱媛媛哪能猜不到章大人的用意,只是她不愿意得罪人,反正她明年有很大的可能是不会呆在书院了,管你儿子怎么样。便欣然道:“那是一定的。”

章大人还要请朱媛媛吃饭,朱媛媛回绝了,说是已经与人约好马上要动身回京都。

章大人不好强留,却是给安排好了回去的船只,让章学友送他们去码头,并让她帮忙转交一封信给李澈。

等朱媛媛上了船才知道,这是一艘贼船,船上准备了好多礼物,两份礼单,一份是给她的,一份是给李澈的。

给她的是一套珍贵的房四宝,似乎都很有来头,什么卞唐第一书法家用过的砚台,五首状元用过的笔等等,另外还有黄金五十两,一两黄金十两银,足足是五百两银子啊!

再看给李澈的,足足三大箱子的东西,也不知道里头装了什么,够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