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统一的意见后,开始拆卷报名。

先是报二等的名号,二十名里头没有杨晨。

接着开始报一等的前十名。

“第十名,方进元。”

“第九名,杜如海。”

“第三名,周四通。”

“第二名,江辛。”

大家纷纷对江大人表示祝贺,江大人虽然故作谦虚,但眼中的喜色与骄傲是怎么也掩饰不住的。

恭喜过后,大家都盯着最后一份卷子,已经报了二十九个名字都没有报到杨晨,第一名会是杨晨吗?听说杨晨只作了一天就交卷了,这要是取中第一,实在是太不可思议了。

只有宋子楚面带微笑,安之若素。

姚尚书见了,不由的心里打鼓,难道杨晨真的是第一?要不然,宋子楚这会儿不可能这般云淡风轻。

姚尚书看向吴大人,吴大人有些心虚的避开了姚尚书询问的目光。

他心里也没有底啊!

不仅是大臣们着急,皇上也着急了,见梅大人慢条斯理的撕开糊名的封条,不由的催促:“梅爱卿,动作快点。”

梅大学士笑了笑,加快手中动作,撕开封条,看到那个名字,也是倒吸一口凉气,然后清了清嗓子,大声念道。

“一等第一名,杨晨。”

大殿里一阵哗然,意外,绝对的震惊,一个只用一天就完成了所有考题的考生,居然拿了第一,而且这个第一,是大家公认的,谁都无法质疑。

这说明什么?只能说明这个杨晨太恐怖了,科考与他而言,小儿科而已。

这大殿中的每一个人都是经历过科考的,知道科考有多难,十年寒窗苦读,一考二考,甚至七八考,头发都白了也考不中,而这个刚刚满十八岁的杨晨,稀稀松松就考了个第一。

让人想想都得流泪。

这人比人,真的会气死人。

姚尚书险些吐血,是他想出这个法子,让杨晨参加科考,虽然杨晨是有才华,但他不信,一个刚入书院半年的学生能考中前十。

本想借此将杨晨阻拦在凤台阁之外,谁知到头来,反而成全了杨晨的美名。

最可恨的是,刚才大家讨论杨晨的章时,他也表示此当为第一,现在连反对都没办法反对。

今日红榜张贴出去以后,会造成多大的轰动,就是用脚趾头想也能想到。

什么叫聪明反被聪明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他这就是最真实的写照。

皇帝大喜:“杨晨果然不负朕所望也。”

一桩难提终于如愿解决,杨晨以他强悍的实力证明了,他是有资格入凤台阁的,还有谁能提出反对?

大家纷纷恭喜皇上,今科天子门生比往届的水平普遍要高,倘若不是有个恐怖的六元首宋子楚珠玉在前,杨晨的光芒足以列入卞唐史册。

本来皇上说过,杨晨不占录取名额,但杨晨的表现实在太突出,他可是卞唐历史上最年轻的状元了。

咳咳,虽然还没有钦点状元,还要经过殿试,但杨晨已是皇上心目中状元的不二人选。

圣君才会出名士,这是国之祥兆,皇上巴不得天下人都知道,在他的在位期间,不仅出了个宋六元,还出了个杨晨,所以,破例让杨晨占据榜首之位,从第二等中提上一人,又让梅大学士等人从第三等中再提一人进二等。

李澈第一时间得到了结果,亦是被震惊的呆愣住。

第一?

太意外了,他觉得媛媛进前十有希望,但怎么也想不到是第一啊!

这女人,实在是太彪悍了。

李澈抹了把汗,暗暗决定,万万不能让媛媛是女子的事泄露出去,要不然,事情没办法收拾。要是让天下学子知道自己输给了一个女人,不知道多少人要去上吊了。

阿德拍拍胸口,感叹不已,心说朱姑娘委实太厉害了,羞煞须眉啊!还让不让人活了。

“殿下,要不要小的去报喜?”阿德问道。

李澈定了定神,说:“不用了,现在那边肯定很多人盯着,你让周兴晚些替我去道个喜。”

朱媛媛安安心心地在家里等待放榜的消息,宋子楚都看好她的章,应该是没什么大问题,问题就是进不进前十而已。

冯管事是等不住的,早早去等候放榜。

好不容易等来张贴皇榜的禁军,冯管事挤到最前面,别的不看,只看前十名。

却是第一眼就看见了杨晨的名字,高高悬在榜首,把冯管事乐的合不拢嘴,乐呵呵的跑回去报喜了。

江辛也在看榜,本来看到自己第二名应该高兴,但他看到自己上头的名字,心中不免黯然,说不出是什么滋味,嫉妒有之,惭愧有之,郁闷更甚。

自己真的不如杨晨啊!

“听说这个杨晨只用了一天时间就答完了所有题目。”

“是啊,早就听说了他的大名,果然是名不虚传。”

“只是,这也太打击人了,人家只用一天时间,轻轻松松就考了个第一,我等年复一年,才考了个末等。”

“哎…人比人气死人,没法比,只能想开点了。”

听到大家的议论,江辛神色越发暗沉。

没错,他也被杨晨打击到了,虽然只是一名之差,但其中真正的差距只有他自己才能体会到。

他可是足足用了三天时间,苦思悯想,拟了又拟,才堪堪完成了答题,而杨晨赢的那么轻松。

现在回想起他答应姚启泰,叫来一帮才子刁难杨晨,简直就是自取其辱。

这世上有个杨晨,注定了他们这些自命不凡的人都要被碾压了。

☆、第187章 愤怒的康妍儿

威武侯府里,康妍儿正和康果儿在下棋。

“姐,你又输了。”康果儿一记跳马将,将死了对方的王,这已经是赢第三局了。以往,大姐让她一马一炮,她都还是输,今天却是连赢三局,康果儿喜不自胜,看来自己的棋艺又有精进了。

康妍儿回过神来,看了看棋局,兴致缺缺道:“不玩了。”

康果儿见姐姐脸色不愉,不敢乘胜追击,自从楼外楼事件后,大姐好一段时间都不理她,好不容易姐妹两才重修旧好的。

“大姐,你今天不专心哦。”康果儿笑眯眯地捡了一颗酸梅脯含在嘴里。

康妍儿看果儿这副没心没肺的样子就觉得气闷。

“你难道不知道今天是放榜的日子吗?”康妍儿冷冷道。

“知道啊,不过咱们家又没人参加春闱,有什么好担心的。”康果儿不以为然。

“可是,杨晨参加了。”康妍儿面色冷然:“如果杨晨考进前十,就可以进凤台阁。”

康果儿吃吃笑了起来:“大姐,原来是在担心这个呀,放心,前十有那么容易考的么?江大哥学问那么好,都不敢保证自己能进前十,杨晨算什么?不过是有些小聪明而已。”

康妍儿没果儿这般乐观,听说杨晨只考了一天就交卷,他敢这么做,要么就是胸有成竹,胜券在握,要么就是破罐子破摔,但她怎么看都不像是后者。

杨晨编撰的《松涛》她看了,从他写的《论治安策》,还有与楚秀书院的清淡辩难可以看出,这人是有真才实学的,而且,她还听说,宋大学士在考前专门给杨晨辅导来着。

“你别小看了他。”康妍儿道。

“我不是小看他,就算他有真本事又如何?姚家能让他如意么?”康果儿嗤鼻道。

姚家这半年来,可以说从云端跌落低谷,姚启轩的前程尽毁,还不是杨晨给害的,姚家恨不得把杨晨五马分尸,岂能容他如愿?

康妍儿斜了果儿一眼,似笑非笑道:“你倒是看得透彻。”

“我说的是事实,如果姚家连这都做不到,该他们落魄。”康果儿道。

“小姐,小姐…”丫鬟红蕊匆匆跑了进来。

康妍儿心头一凛:“放榜了么?”

红蕊一福身,道:“大少爷看榜回来了,江公子高中,位列一等第二名。”

康妍儿不耐烦道:“谁问他来着,杨晨呢?进前十了吗?”

红蕊垮着脸,怯怯地看着大小姐,小声道:“进了。”

康妍儿脑子里嗡的一下,一颗心跌落低谷,进了,居然让他进了。

“而且是一等头名,还在江公子之上。”

又是一记重锤敲了下来,康妍儿目瞪口呆,第一名?

失望,挫败、痛恨,恼怒…各种不良情绪如潮水般席卷而来,康妍儿紧紧绞着手中的卷帕,脸色暗沉的如同暴风雨来临前如墨的乌云。

她日夜祈祷,诅咒,希望杨晨永堕阿鼻地狱,这个害的她身败名裂的家伙,死一万次都不够,可是老天爷偏偏眷顾他,不仅让他中了,而且还是第一名。

康果儿也傻眼,不可置信道:“大少爷是不是看错了?”

红蕊道:“应该不会错的。”

“姚家也太没用了,这点小事都摆不平,还让人出尽了风头。”康果儿气的把一碟酸梅脯都打翻了。

红蕊连忙蹲下来收拾。

康妍儿沉声道:“出去,都给我出去。”

康果儿和红蕊对望一眼,两人无声退下。

刚一出门,就听见里头乒乒乓乓一阵碎响。

康果儿无奈叹息,大姐这下气大了。

真是一人高中,几家欢喜几家愁。

朱媛媛打发了一拨又一拨前来报喜的,然后安安静静地坐下来给方大同他们写信。

好消息第一时间要跟朋友分享。

其实不用她写信,万松书院也会在第一时间得到消息,因为书院每科都有许多学生参加,关系到书院的名声,书院自然十分重视,专门派人在京都等消息。

三百里快信第二天就到了书院,罗院长看完喜报,笑得眼睛眯成一条缝。

“不错,一等里头,咱们书院占了五成,这次总共录取一百九十人,书院出去的学生就占了一百二十八名,这成绩比往年可是要好看多了,尤其是杨晨,这小子能耐啊,独占鳌头,真是给书院长脸了。”

邱副院心里却是愁苦,今科又考的这么好,想要这死老头子让位的希望就渺茫了,朝廷肯定不允许死老头子告老的。

邱副院心里不快,面上却是笑容可掬,奉承道:“那是多亏了院长大人教导有方,才有这般喜人的成绩,院长大人不若趁此机会上书朝廷,让朝廷多拨些银两才是。”

罗院长呵呵道:“要从户部抠点银子出来谈何容易,哪次咱们提出追加拨款,皇上是不允的?最后还不都被户部以各种理由驳回?算了,就不去碰这颗钉子了,好在现在咱们有了《松涛》,每年能多出一两万,院服一项又省下不少银子,奖学金也有人赞助,应该没那么艰难了。”

说起来,这些好处都是杨晨带来的,这家伙可真是老天爷派给书院的宝贝啊!

邱副院讪讪,院长大人这话分明就是在打他的脸,以前定制院服的事是他办的,如今换成了瑞福记,不但价格便宜了不少,而且质量比以前都要好,书院里已经有不少传言,说他假公济私,中饱私囊,令他相当难堪。

罗院长斜睨了他一眼,慢悠悠道:“把喜报张贴出去,让大家都高兴高兴!”

这一日,书院沸腾了,一百二八名书院毕业的学生中举固然能给大家增添不少信心,但最让人激动的还是杨晨独占鳌头。

一个才入书院半年的学生,取得了这样辉煌的成绩,怎能让人不激动?更何况,杨晨刚进书院那会儿,都还不是最拔尖的,最多只是中上的水平,可人家用半年时间就做到了别人一辈子都做不到的事,这不得不说起到了很好的激励作用,杨晨都能做到,他们难道就做不到?

☆、第188章 载誉而归

这几天,朱媛媛这桩小院子的门槛都要被踏破了,正所谓富在深山有远亲,穷在闹市无人问。如今她入凤台阁已成定局,而且是以这般高调的方式进凤台阁,加上秦王有意招揽她的消息传开来,上门巴结交好的人络绎不绝。

搞得李澈都不敢过来,朱媛媛也是烦不甚烦,正好瑞福记今春的新款服装展示会就要开始了,入凤台阁的日子还没到,朱媛媛干脆回钱塘去,躲躲清闲。

可惜李澈没时间陪她去,皇上任命他为礼部仪制清吏司郎中,堂堂正正的正五官员了,不再是挂闲职,也就没那么自由了,每天都得按时去点卯,事务一大堆。

朱媛媛还说到钱塘能清闲一点,结果,到的当天,章知府就得到了消息,给她大摆庆功宴,邀请了钱塘一众名流,把她捧上了天,害得她很不好意思。

第二天,书院又派方大同来,要她回书院给大家做一场汇报,传授经验鼓舞士气什么的。

母校有求,朱媛媛能不答应么?只得跟方大同上山去。

方大同自打见到他,嘴就没合上过,人都笑傻了。

“杨晨,你知道现在书院最热门的人物是谁吗?”方大同问,脸上分明写着,那就是我啊!

朱媛媛苦笑,配合着问:“谁啊?总不会是你!”

方大同自豪道:“当然是我,还有土鸡,你知道吗?现在每天都有人请我们吃饭。”

朱媛媛从上到下,又从下到上,将他打量了两个来回:“我说呢,才个把月不见,你又胖了一圈。”

方大同摸摸自己日渐圆鼓的肚子,不以为然道:“这叫富态动不动?土鸡还羡慕我来着。”

朱媛媛心说,胖的都快看不到自己的脚面了,还富态呢!

“他们干嘛这么热情的请你吃饭?”朱媛媛问道。

方大同笑嘻嘻道:“取经呗?”

朱媛媛愕然:“喂,考第一的是我唉,向你取经,难道是取怎么长肥肉的经吗?”

方大同啧了一声:“切,咱们是什么关系?”

“朋友啊,室友兼朋友。”朱媛媛道。

“那不就结了?咱们是室友,是好朋友,你的事,我和土鸡最清楚,他们无非是来问,你都是怎么学习的?有没有什么方法,窍门之类的。”

朱媛媛好奇:“那你们是怎么回答的?”

方大同煞有介事道:“简单,我和土鸡总结了三条,第一条,你每堂课必定做笔记,课后还写心得。”

朱媛媛点头,这的确是她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之一。

“第二天,就是勤奋,我们说你每天秉烛夜读,吃饭也读,走路也读,连睡觉做梦都在背书。”

朱媛媛额头冒汗,姐有那么认真吗?

“你们夸大其词了!”朱媛媛汗道。

方大同道:“必须这么说,你是聪明绝顶的人物,他们哪能跟你比,只能笨鸟先飞,有道是勤能补拙嘛!”

朱媛媛好笑道:“大道理你都懂,你自己干嘛不认真?”

方大同不以为然道:“我的志向可不在做学问。我是要做卞唐第一奸商的。”

朱媛媛彻底无语了,你丫的还真坦白,还奸商。

“你要是做奸商,我可不敢交你这个朋友。”朱媛媛甩了个白眼道。

方大同连忙改口:“口误口误,是富商,第一富商。”

朱媛媛哼哼道:“这还差不多,那第三点呢?”

方大同道:“第三点是赵海生总结的,那就是要有目标,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有目标,给自己一个清楚的定位和努力的方向,然后朝着这个目标奋勇向前。”

朱媛媛乐了:“你们还真是群策群力,把我夸成了一朵花。不过,不得不说,你们总结的很好,尤其是第三条,有道是,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方大同嘿嘿笑道:“不错,那些家伙被我们唬的一愣一愣的,都佩服的不行。”

朱媛媛苦笑:“我看院长大人都用不着请我去做报告了,让你方大同去就行了。”

方大同一本正经道:“那不一样,你是活生生的榜样,你只要往那一站,就算什么话都不说,大家就要热血沸腾了。”

“夸张。”朱媛媛悻悻嗤鼻。

“哎,你别不相信啊,待会儿到了书院,你可别被吓到,别说我没给你事先提个醒。”方大同道。

呃…有这么厉害?朱媛媛不免有些忐忑。

早有人站在山门张望,见方大同把杨晨带来了,立马进去禀报。

顿时,锣鼓喧天,大红横幅拉起来,上写着“恭喜书院学员杨晨载誉而归”,“杨晨最棒”,“天众奇才”之类的。

尽管朱媛媛已经有了心理准备,但还是被大家的热情震惊道。

一路夹道欢迎,众人的目光无不是热切又崇拜。

朱媛媛硬着头皮,咧着嘴,一路点头作揖,脸上的肌肉都笑僵掉。

路的尽头,罗院长带领一众书院教谕教习在欢迎她。

朱媛媛汗颜,疾步上前,给院长和诸位先生深深一揖:“院长大人如此兴师动众,羞煞学生矣!”

罗院长开怀道:“不碍不碍,你为书院挣了光,是万松书院的骄傲。”

教诗赋的张先生笑道:“杨晨啊,我们书院一共出了十八位状元,而你是最出众的一位。”

想到杨晨的诗赋是他教的,张先生那种骄傲、喜悦,简直难以言说。

朱媛媛汗颜道:“学生没有资格参加殿试,所以与状元无缘了。”

罗院长道:“是不是状元都无所谓,会试第一,足以证明你的优秀,走,去弘馆,大家都在等你给他们传授传授经验。”

罗院长自然知道杨晨这次参加科考,是各方势力角逐不下的结果,他倒是很感谢那些反对杨晨进凤台阁的人,要不是如此,杨晨怎有机会以这样傲然的姿态名扬天下?

尽管杨晨不能参加殿试,成不了状元,但他在大家心中,已经是名副其实的状元了。

也亏得几位主考官没有徇私,公正取材,要不然,万松书院可不答应。杨晨在春闱中做的章诗赋,宋子楚早就已经传回书院了,会载在新一期的《松涛》上,如果这样的好章还落选,看几位主考的面子往哪搁。

☆、第189章 展示会

偌大的弘馆大厅里,挤的满满当当,学员们热情高涨,却是一点噪杂的声音都没有,安静的落针可闻,几百双眼睛紧紧盯着台上的那个人。

朱媛媛赶鸭子上架,开始给同学们洗脑。

她自然不能说,自己之所以取胜,乃是老天眷顾,正好出了一道对她极为有利的题目,当然,换成别的题目,她相信自己也能很好的完成,只是没那么轻松而已。

“圣人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并非照本宣科,做章不是生搬硬套,思考,很重要,要把学习的知识融会贯通,彻底消化,变成自己的思想…”

“第二,方法,学习要讲究方法,应考更要讲究策略,学与考的关系,既是相辅相成,又要区别对待,学习是为了充实自己,而应考是展现自己所学的一次机会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