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3章 惊天噩耗

朱媛媛的反应,让太后有些意外。

她是做好了劝说安抚,实在不行,就打压,总之准备了各种方案来应对。

谁知朱媛媛不哭也不闹,甚至连一点愤怒或是委屈的表情都没有,这不像她呀?事出反常必有妖,太后反倒不安起来。

郑重警告道:“你莫要在哀家面前应的好好的,回头又在澈儿面前哭诉。”

朱媛媛哂笑:“怎么会呢?臣妾这点自知自明还是有的,能成为齐王侧妃已经是太后的恩典,就算臣妾曾经想的比较多,但木已成舟,臣妾也想通了,一个人能得到什么,能走到哪一步,是命中注定,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臣妾能得到太后的肯定,齐王的真心,已经很知足了,臣妾现在想的,就是好好伺候王爷,与王爷一起好好孝敬太后,仅此而已。”

违心的话,说的自己都想吐,可是人家是太后,天底下最尊贵,最有权势的老太婆,在强权面前,硬顶有用吗?拼了命的抗争有用吗?除了让太后厌弃她,让所有人笑话她,还能得到什么?

她只恨自己的力量太小,螳臂不足以挡车,所以,还是识时务者为俊杰!

当然,这不是认命,做人最忌讳的就是认命,认命等于向命运屈服,向困难低头,是弱者的表现。她现在期待的是李澈所谓的计划。

太后疑狐地望着朱媛媛,她的眼神是那么平静,话语是那么的诚恳,让她一时难以分辨朱媛媛说的是真心话,还是虚以蛇委。

“太后,太后,大事不好了…”一位太监跌跌撞撞跑了进来。

太后面色一沉,斥责道:“何事惊慌,不成体统。”

“回,回太后,齐王出事儿了。”太监结结巴巴地说道。

朱媛媛心里咯噔一下,来的好巧。

太后则是脸色大变,双手下意识的抠紧了轮椅的扶手,声音因为过度紧张,都有点儿发颤:“齐王出了什么事儿?”

“回太后,齐王在江宁河段巡视,遇上百姓闹事,船翻了,河流湍急,也不知把齐王冲到哪儿去了,大家沿河寻找打捞了一夜都没有消息,太后,齐王怕是凶多吉少了…”太监带着哭腔回禀。

朱媛媛愣住,李澈在信中说,当消息传来,她会知道如何应对,这边是他所指的消息吗?那么,她现在是不是该表现的悲痛欲绝?还是直接心疼的晕过去?

只听得噗通一声,太后从轮椅上跌了下来,昏迷不醒了。

孙嬷嬷急声大喊:“太后太后,来人呐,快宣太医…”

朱媛媛没想到太后比她晕的还快,眼下也顾不得演什么悲情戏,赶紧上前,帮着孙嬷嬷把太后扶起来,灵芝姑姑等人也冲了进来,大家七手八脚的太后抬到了床上。

“这可如何是好啊,太医吩咐过,千万不能再让太后摔了,不然…不然…”孙嬷嬷急的六神无主,自责的不行。

听到这样的噩耗,她都心痛难当,更何况是一向视齐王如命的太后,她早就该有所警觉的。

朱媛媛就呆呆地立在一旁,其实每个人的反应她都看在眼里,听在耳朵里,然而她却是一副神情恍惚,仿佛外间的一切都与她无关了的失神模样。

倒不是她在装,此刻她的心里很乱,很慌,因为她想到一个很严重的问题…李澈不会凫水。

所以,她慌了,开始不确定起来,这消息是否就是李澈所说的计划。如果不是的话,那岂非凶多吉少了?

太医很快赶来,连皇上皇后也第一时间赶到。

大家都是满目焦急,一边担心着生死未卜的李澈,一边担心着人事不知的太后。

朱媛媛反倒被忽略了。

好在经过太医仔细诊治,确定太后只是一时心痛难耐,急火攻心,昏厥过去,并非旧病复发。

大家这才长舒一口气。

朱媛媛经过这一段时间缓冲,人也清醒过来,不管消息是真是假,此刻她应该做一件事。

朱媛媛走到皇上跟前,噗通跪下,未语已是热泪奔涌,哽咽道:“皇上,请皇上为王爷做主,还王爷一个公道。”

姚皇后也是愤慨道:“那些刁民也太目无王法了,居然把船给掀了,皇上,这些刁民一定要加以严惩才是。”

朱媛媛哭道:“皇上,王爷去江宁,曾有信来,说起江宁的事儿,深感头疼,百姓之所以闹事,实是有人操控,因为修筑河堤涉及到朝中某些大臣的利益,皇上,王爷是为朝廷,是为百姓生计不惜涉险,臣妾恳求皇上一定要彻查此事,还王爷一个公道…”

皇上双拳紧握,额上青筋暴跳,看着悲痛欲绝的朱侧妃,他的心不禁痛更有怒,江宁河段修筑堤坝受阻一事,他略有耳闻,灏儿就是怕得罪人,所以让澈儿去做恶人。只是,他没想到,某些人竟然胆大妄为至此,竟连皇子也不放在眼里,也敢害。

自他登基以来,一直谨遵先帝教诲,做个仁君,太过仁慈的后果就是有些人都忘了君王的威严是不容挑衅的。

“你且起来,此事,朕定要查个水落石出,依法严惩。”皇上狠声道。

姚皇后目光闪烁,似有心事重重。

朱媛媛也不知是谁搀扶的她起来,哭到不能自已。

她本想回家,叫王景田来仔细的问一问,可是,这会儿,太后还没醒,她最好是不要离开,便按耐住性子,哭了一阵后,去洗了把脸,坐在太后床前,等待太后苏醒。

孙嬷嬷哀叹道:“怎么就出了这样的事儿,这天这么冷,水那么凉,都过了一夜了…”

说着说着,孙嬷嬷已是老泪纵横。

朱媛媛只是呆呆地坐着,望着太后那张苍白的脸。

“朱侧妃,您还是先回去歇着,太后若是醒来,老奴派人告诉您一声。”孙嬷嬷止住了哀痛,想到,这会儿最难受的还是朱侧妃,便安慰道。

朱媛媛缓缓摇头,幽幽地说:“王爷最担心的就是太后的身体,此时,王爷身在外,不能床前尽孝,我自当替王爷尽孝道。”

☆、第374章 无福之人

孙嬷嬷默默叹息,多好的孩子,太后真是何苦呢?

钟漏滴答,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对于对事件情况尚不明了的朱媛媛来说,每一分每一秒都是煎熬。

蓝香儿怎么还不回来?

她走不开,只好让蓝香儿回去问王景田。

也不知过了多久,身后传来轻微的脚步声,朱媛媛回过头去,只见是蓝香儿。

便问道:“府里都还好?”

蓝香儿小声回道:“姨娘们都知道了,大家都很悲痛,柳姨娘在安抚大家,王侍卫已经带人去江宁了,王侍卫保证了,他一定会把王爷找回来。”

朱媛媛嘴角微微一抽,听懂了蓝香儿话中的暗示,这就说明李澈没事儿,这个混蛋,闹出这么大的动静,还跟她打哑谜,差点没把她吓出心脏病来。

好了,既然确定了,这是李澈的计划,那就没什么好担心了,李澈不会凫水又如何?他自己还能不知道深浅?肯定做了周全的安排。

接下来,她就安心演戏配合吧!

孙嬷嬷道:“侧妃还是赶紧回去的好,府里这会儿肯定是人心惶惶,只怕柳姨娘撑不住。”

朱媛媛道:“柳姨娘能行的,现在最要紧的是太后。”

李澈出大招,一下放倒了太后,太后要是真有个三长两短,李澈一辈子都不会安心,所以,她必须留在这里宽解太后。

只听得太后发出一声沉闷的呻吟,缓缓睁开眼睛。

孙嬷嬷喜极而泣,抹着泪道:“太后,您终于醒了,可吓坏老奴了。”

朱媛媛忙道:“快请太医。”

太后睁着眼睛只是流泪,心痛难耐,真希望自己就这么昏着,昏过去就不会这么难受了。

太医来诊治后,叮嘱道:“不要让太后激动,要保持心绪平宁。”

这些都是废话,要是你自己亲人出了事,你能心绪平宁吗?你做得到吗?

朱媛媛戚戚道:“太后,您可千万要保重,臣妾已经是手足无措了,这件事肯定是有人指使的,老百姓哪有那么大的胆子,太后,您要为王爷做主啊!”

与其让太后伤心,不如让太后生气,给太后找点事情来做做,这叫精神转移法。

太后慢慢地回过神来,浑浊的眼睛里透出一股令人胆颤的戾气,咬着牙,从齿缝中一字一字的迸出:“查,一定要查,谁害了澈儿,哀家要他全家给澈儿抵命。”

“孙嬷嬷,扶哀家起来。”太后挣扎着起身。

朱媛媛靠的近,赶紧给拿了个软枕给太后靠着,扶她做了起来。

“孙嬷嬷,去,把皇上叫来。”

孙嬷嬷哎了一声,去请皇上。

朱媛媛兀自抹泪。

太后看了她一眼,沉声道:“哭什么?哀家还没死呢,哀家要死也得把这些害了哀家孙儿的凶手都斩尽杀绝了再死。”

朱媛媛心说,太后有时候是很可恶,但对李澈的疼爱是真真切切的,看在这一层上,她就不跟太后计较了。

皇上很快就来了,见朱媛媛还在,眼睛红肿的跟个核桃似得,不由心生怜惜,关切道:“你先回去吧,澈儿出了事,想必府上也不安宁,如今你是王府的当家人,你得挺住了。”

朱媛媛凄然点头,行礼告退。

太后与皇上谈了很久,皇上才离开长寿宫。

“真真痛煞我也…”太后捶着胸口痛呼。

孙嬷嬷忙替她揉背顺气:“太后,咱们得往好处想,齐王有您庇护着,不会有事儿的。”

这话说的很没底气,连自己都说服不了自己,齐王落水,河水湍急,而且已经过了一夜,结果如何,真的不敢想。

“哀家万万想不到会这样,哀家还兴冲冲地替他张罗婚事…”太后流泪道。

“太后,请节哀。”孙嬷嬷哽咽着,不知该说什么才好。

齐王遇难,简直就是挖了太后的心头肉。

太后哭了一阵,问道:“朱侧妃一直在长寿宫吗?”

“是啊,只是让丫鬟回去处理府里的事,老奴劝过她,她说王爷身在外,她得替王爷尽孝道,这孩子,明明自己都难过得要死了,还强撑着。”孙嬷嬷道。

太后叹息:“她是个好孩子,以前,哀家倒是看错了她,觉得她是个心机深沉之人。”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王爷是个眼界高的,那么多女子都入不了他的眼,唯独瞧上了朱侧妃,相信王爷的眼光错不了。”孙嬷嬷道。

太后点点头:“适才,哀家与皇上说了,邱家的婚事先搁置下来,看来那邱家的闺女也是个无福之人。”

才说定亲事,澈儿就出意外了。

朱媛媛到了府门口,就看到门前挂上了两盏白灯笼,门房头上缠着白布条,腰间系了稻草绳。

顿时大怒:“谁让你们挂这个的?还披麻戴孝,都给我摘了,摘了,全摘了,不要再让我看到这些。”

门房吃惊地望着侧妃,还是第一次见侧妃公然发这么大的火,不过,他表示理解,侧妃与王爷情深似海,王爷走了,侧妃不愿接受这个现实。

“还愣着做什么?还不赶紧取下来?”朱媛媛气急败坏地囔道。

阿德连忙指使人摘灯笼。

一路走进去,只见府里到处都是白灯笼,刺眼的狠,朱媛媛气闷的想,是不是连灵堂也设好了?柳姨娘就是这么办事的?

朱媛媛回头狠狠瞪了蓝香儿一眼。

蓝香儿很无辜,她是知道点内情的,王爷应该没事儿,可这事又不能往外说,不知情的,听到那样的状况,铁定以为王爷不在了。

“去,把柳姨娘给我叫来。”朱媛媛冷声吩咐道。

蓝香儿打了个哆嗦,赶紧去叫柳姨娘。

须臾柳姨娘一身缟素地来见朱媛媛了。

“你这是在做什么?你就这么确定王爷已经不在了?王爷若是还活着,岂不被你们咒死?”朱媛媛生气道。

这才失踪一天,凭什么你们就觉得王爷没了?

什么叫生要见人,死要见尸不懂吗?

柳姨娘怯怯道:“可是,不是说王爷凶多吉少么?”

她还怕自己动作慢了,自作主张先把后事都办起来,省得侧妃操心,结果,挨了一顿骂。

☆、第375章 亲赴江宁

柳姨娘被一顿臭骂,可是一想到王爷还有生还的可能,便是被骂也值得了。

蓦然想起,那边还在搭建灵堂,不由一身冷汗,希望侧妃还不知道。

“是是,我这就叫人都拆了。”柳姨娘落荒而逃。

朱媛媛气闷的一口想要喝光茶盏里的茶,降降火,谁知茶是烫的,差点烫的她一嘴泡。

看来真是不能上火,头脑一乱,啥事都出来了。

尽管白灯笼什么都拆了,但府里的气氛还是很低沉,大多数人都陷入了王爷若真没了,这座王府会不会倒掉的惶恐之中。

朱媛媛照顾不了那么多人的情绪,按着李澈的计划,装死还得装一阵,大家的反应都属正常,若是人人淡定,别人倒要起疑心了。

但李莞彤那,朱媛媛还是得亲自去一趟,交个底,毕竟人家现在是病人,万一信以为真,以为这世上唯一的依靠没了,病情加重就不好了。

从半月斋回来后,朱媛媛命人把远香阁的门一关,声称要给王爷佛前祈祷,禁止任何人打扰,一概事宜,让陈管家和周嬷嬷看着办。

府中的人有样学样,都开始为王爷祈祷,多一份心意,就多一份感动天地的希望,保佑王爷逢凶化吉,遇难成祥。

而此时的朱媛媛,化了妆,一身劲装,和鬼杀一道悄悄离开了王府,直奔江宁。

她得亲自去看看情况,到底是什么样的难题,要李澈出此大招。

两骑快马风驰电骋,于第二日凌晨时分到达江宁,混进了王府侍卫队中,第一时间见到了九黎。

九黎得知朱媛媛亲自赶来很是惊讶,王爷不是说,都已经知会侧妃了吗?

“现在是什么情况?”朱媛媛问道。

九黎回道:“现在江宁县县令已经出动县衙所有人手,并发动了老百姓沿江搜寻王爷的下落,朝廷派来的钦差已经开始彻查事件的缘由。”

朱媛媛瓮声瓮气道:“我问的是这个吗?”

九黎愣了一下,想了想,老实说:“王爷此刻或许大概在上游的某一处睡大觉。”

这下轮到朱媛媛愕然,这么多人都下下游疯狂搜寻,他倒好,跑去了上游。

“你如实说,王爷会凫水吗?”

李澈不会凫水的事,她还是听周嬷嬷说的,说李澈十三岁上,有一天,突然掉进了月影湖,差点没淹死,太后皇上都问他是怎么掉湖里的,他说想不起来了。

显而易见,这是一次不成功的谋杀,是谁下的手,李澈心里应该是清楚的,只是不能说而已。

也就是这件事,让大家都以为李澈是不懂水性的,包括她也是这么认为,但现在,她表示怀疑。

九黎鲜少的很不干脆地支吾道:“应该是会的。”

朱媛媛瞪了他一眼,什么应该会的,分明就是精通水性好?否则,他能迎着湍急的河流,溯流而上?好,确定李澈没事儿后,朱媛媛问道:“是谁在背后操纵的?”

九黎正色道:“姚尚书的夫人是江宁人,这次修筑堤坝要经过的一片滩涂,大部分是姚夫人娘家的,还有内阁的严相。”

朱媛媛不由蹙眉,难怪秦王那厮不敢亲自来,把这个烫手山芋扔给李澈,原来是涉及到内阁严相,若只是姚夫人娘家,恐怕秦王冲的比谁都快。

严相在内阁算是第二把交椅,第一是顾相,她在内阁值侍房呆过一阵子,对严相此人还是有些了解的,德高望重的老人一个,按说不会这么不识大体,为了几亩滩涂阻碍朝廷水务的进程,多半是家里人自持朝中有人,狂妄了。

只听九黎继续道:“但主要挑事儿的还是姚夫人娘家,不过,严家也有参与就是。”

朱媛媛点点头,看来自己分析的不错。

“这件事,跟严相应该没有多大关系,但毕竟涉及到严家的人,王爷知道,严相此人比较护短,他要是大刀阔斧动真格,势必要得罪严相,所以,只能以退为进。”九黎道。

朱媛媛心道:此计倒是极好,只有把事情闹大,一个皇子,一个王爷都被你们给弄到河里去喂王八了,你们还有什么话可说?

事情很简单,皇上一查就能查清楚,不管是严家还是姚家,在事实面前都难辞其咎,还敢护着家人?说不定还得他们自己亲自动手严惩凶徒,而李澈,完全是受害者的姿态,我还没把你们家人怎么样呢,就差点没你们家人给害了,既能解决问题,又不会得罪严家,还能避开姚家,免得皇上想多了,认为他和秦王故意跟姚家过不去。

岂止是一石二鸟,加上邱家的婚事,简直就是一石四鸟了。

李澈需要付出的,只是在冰冷的河水里游上那么一游,权当冬泳,找个僻静的地方躲上几日,权当度假。

“证据都收集好了吗?朱媛媛问。

九黎道:“王爷初到江宁就做出无为姿态,实是明察暗访,已经掌握了大量的证据,再说了,姚家和严家的佃农闹事是大家都看见的,众目睽睽,容不得抵赖。”

“他们当真掀了船?”朱媛媛有些不信,若是真的,那简直就是无法无天了。

九黎嘴角抽了抽:“借了个势而已。”

其实跟掌舵的扭打的是自己人,不过,当时那么乱,谁还说得清?

朱媛媛眼角嘴角齐抽,心说:原来李澈这厮够黑的啊!

“既如此,那我就放心了,这边交给你了,动静闹得再大一点,你们这些人不会哭不会闹,就让海公公去,见天的缠着钦差大人哭闹,另外,派人全城贴大字报,把姚家与严家的恶行公之于众,就这样,我先回去了。”朱媛媛此行的目的就是了解情况,否则她在京都什么都不清楚,心里不安生。

“那个…大字报是什么东西?要怎么写?”九黎抓住重点问道。

朱媛媛盯着他半响,道:“取笔墨来。”

这些肌肉发达,头脑简单的家伙,要他们写大字报的确是为难他们了,算了,还是她自己来。

不多时,一份悲愤慷慨的大字报出炉了,将姚家和严家为了一己私利,弃广大百姓的利益与不顾,公然闹事,谋害王爷的恶劣行径进行了严厉的控诉。

☆、第376章 好处不是白拿的

朱媛媛星夜前往江宁,留下一封大字报就走了,她不知道,自己写的大字报差点被让姚夫人的娘家和严家集体抹脖子上吊。

那大字报写的犀利,字字刀光,字字血泪,有化的人要是耍起狠来,笔杆子也是能杀人的。

朱媛媛才不来管这些,谁让你们欺负她老公来着?

从江宁回来,南宫墨宇那边的情报也送到了。

令人意外的是,南宫墨宇亲自前来。

“邱太傅任太子太师期间,就与姚皇后往来密切,说起来,姚皇后能登上后位,邱家出了不少力,这些事,邱家做的很隐蔽,邱太傅辞仕后,邱大人从表面上看,跟姚家是一点关系没有,但这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雁过留声,水过留痕,这些是我当年在邱太傅的书房里,偷出的他与姚尚书往来的密信…”

朱媛媛拿到书信,如获至宝:“真是麻烦你了,还让你亲自跑一趟。”

南宫墨宇哂笑道:“我是借机来看看老友。”

“不过,好像听说齐王出了点麻烦,怎么样?不要紧?”南宫墨宇小心翼翼地问道。他一到京都就听说了齐王的事,还以为会看到一个失魂落魄,悲伤欲绝的朱媛媛,可眼前的朱媛媛丝毫不见悲伤,他心里有些怀疑,传言是真的吗?

朱媛媛知道此刻有蓝香儿在外面守着,但还是压低了声音道:“没大碍,过几天就没事儿了。”

南宫墨宇松了口气,笑道:“我看你也不像是福薄之人。”

朱媛媛笑笑,问道:“你在扬州可还好?玉蝉姐呢?回扬州了吗?”

说道玉蝉,南宫墨宇的神色有些落寞,自打他揭开了玉蝉的秘密,他与玉蝉之间就多了一层隔阂,算了,他也想通了,命中注定有缘无分,他就不强求什么了,只当她是妹妹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