须臾李洛走了进来,听说太后已经睡下了,也没去打扰,反倒是对朱媛媛说“你也要注意身体,别太累了。”

“多谢王爷挂怀,我没事儿。”朱媛媛有些怀疑李洛的动机,最近,似乎每次她来太后这,都能见到他。

虽然也没说什么,但是,这样频繁的见面总不太好,不是说李洛对她有什么想法,毕竟她现在可是个寡妇,寡妇门前是非多,人言可畏。

于是,朱媛媛便告辞了,抛下李洛径直出了长寿宫。

“哟,果然朱侧妃也在长寿宫呢。”迎面走来秦王妃和康妍儿。

秦王妃这话语气有点阴阳怪气,眼神也很暧昧,而且还是瞄着康妍儿说的。

康妍儿一张脸冷的跟冰似得,她能听不出秦王妃的言下之意吗?

李洛不管不顾跑去北境,把半死不活的朱媛媛给带了回来,这一路,发生了什么谁知道?

后来又借着给齐王办丧事的名义,天天往齐王府跑,现在丧事办完了,他又开始往长寿宫跑,为什么?因为朱媛媛每天都会来长寿宫。

☆、第455章 要一个恩典

李洛的心思,没有人她更清楚了。

现在连秦王妃都看出了,要她的脸往哪儿搁?

朱媛媛微微屈膝一礼,不想跟这两人费口舌,都是不怀好意的人。

朱媛媛正要走,康妍儿拦住了她“站住。”

“赵王妃还有何事?”朱媛媛淡淡道。

康妍儿有心刁难“朱侧妃,宫里的规矩不会不懂吧!你这个侧妃做的时间也不短了,怎么?见到位分你高的人是这么行礼的吗?”

平位之间的确是欠身打个招呼可以了,但朱媛媛是侧妃,虽说正妃低了一级,但实际,这一正,一侧,差距还是有点远的,若是对方硬要你行跪礼,你也挑不出她的错。

可朱媛媛会跪吗?她跪谁也不会跪康妍儿啊。

秦王妃没有吱声,只一副看好戏的神情。

以前是因为齐王得宠,朱媛媛的地位也水涨船高,甚至很多时候,朱媛媛这个侧妃风头她们还盛,她也早憋了一口气,现在康妍儿要刁难朱媛媛,她乐得看好戏。

朱媛媛冷笑道“真是人走茶凉啊,想当初,在西山行宫,秦王妃拉着我的手,妹妹长,妹妹短,大家姐妹相称,我想多礼,还被说成是见外…”

“如今王爷不在了,谈起规矩来了,这人心呐,哎,真是叫人啼笑皆非呀!”

康妍儿无动于衷“你也知道此一时彼一时,境况不一样了,那便识趣些吧!”

朱媛媛笑道“赵王妃想跟我谈规矩,是不是心太急了些呢?皇的伤心劲还没过呢,不怕皇觉得你有落井下石的嫌疑呢?你好歹也该给赵王留点体面不是?如今,又希望成为储君的可只有秦王和赵王了,不是吗?”

秦王妃脸阴晴不定,朱媛媛的话给她提了个醒头。她本是抱着看好戏的念头,可要是康妍儿做的过分了,传出去,也有她的份。

如今是王爷大事成败的关键时刻,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要对付朱媛媛,以后有的是机会。

如此一想,秦王妃已经开始打退堂鼓。

朱媛媛凑近康妍儿耳边小声道“你瞧瞧,秦王妃可是一句话都没说呢!她可你聪明多了。”

康妍儿脸色一变,犹豫不决起来。

谁知道秦王妃会不会拿这事到处去宣扬?别看秦王妃对她挺热络的,这都是表面功夫,恐怕现在秦王妃最想踩的人是她而不是朱媛媛。

朱媛媛趁着两人犹豫不决之际,施施然道“秦王妃,赵王妃这是要去看太后的吧,我不在这里耽误你们了。”

说罢便扬长而去。

哼,现在迫不及待想整她,她们还没这个资格。有本事,等你们成了皇后再说吧!不过,即便李洛当了皇帝,你康妍儿也不一定当得了皇后。

一国之后,母仪天下,可不是行不端的人可以胜任的。

看到朱媛媛跟个没事的人一样离去,康妍儿恨的直咬牙,好啊,我现在不好对付你,但有的是人可以对付你,朱媛媛,你给我等着。

秦王妃不怀好意道“这人惯会逞口舌之利,能说会道的,又擅于狐媚之术,难怪男人们见了她,腿都软了。”

康妍儿越发恼火,但面却不露声色,只道“那王妃可得小心着点了。”

别以为只有李洛动心,她已经知道了,当初闯栖梧宫的是秦王,李洛是赶去救场的。

人家在换衣服,你秦王跑去做什么?目的何在?还不是不言而喻?

大家彼此彼此而已。

偏偏这些事儿现在还不能捅出去,以免有构陷的嫌疑,她耐心的等着,用不了多久,这些她看不惯的人,可以由她摆布了。

朱媛媛离开后,本来是要出宫的,但是康妍儿这一闹,她转而去了淑妃宫里。

这个时候,若无意外,皇应该在宸华殿。

果然,运气很好,皇真的在。

宫娥去通禀,不多时,秋若出来迎她。

“侧妃好些日子没来了,听说您每日都进宫看太后,怎么也不转来看看淑妃娘娘,娘娘还念叨您来着。”秋若边走边道。

朱媛媛歉意道“我现在一身热孝,怕常来会冲了娘娘,心里早想过来的。”

这样的说辞,秋若也挑不出理来,笑了笑,道“怎么会呢!”

进了内殿,朱媛媛给皇和淑妃娘娘见了礼。

淑妃见她消瘦的模样,心生怜悯,朱媛媛也真是个可怜的人,兄长兄长没了,好不容易跟了王爷,有了个盼头,结果王爷又出了意外。

这阵子,她也是没精打采,自从选择了齐王作为今后的保障,而齐王也与她达成了默契之后,可谓所有的事情都顺风顺水,现在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她又该重新为自己打算了。

只是现在她也看不准皇的心思,到底是秦王的胜算多一些,还是说赵王也有希望?

从感情来说,她宁可是秦王位,毕竟她和皇后结怨已深,赵王位跟魏王位,结果是一样的,都是皇后得意。

“媛媛,多日不见,你怎么消瘦成这样了?”淑妃叹息道。

朱媛媛苦笑“只是瘦了些,精神倒还好。”

皇听李洛说过,说朱媛媛差点跳崖殉情了,可见朱媛媛对澈儿用情之深。也因此,他对朱媛媛的好感又多了几分。

“听说你每日都进宫看太后,你可是从长寿宫过来?”皇问道。

“回皇,正是。”

皇想到太后的病情,心情沉重“真是难为你了,这个时候,还能想着太后。”

朱媛媛道“臣妾是在替王爷尽孝,太后老是挂念着王爷。臣妾在还能哄一哄。”

“是啊,几个皇孙皇孙女儿,与太后最投缘的是澈儿了,当然,也是澈儿最孝顺的缘故,你能想着替澈儿尽孝道,很好。”皇赞许道。

朱媛媛抿了抿嘴,踟蹰片刻,决然的跪地深深叩首“皇,臣妾有个不情之请。”

皇道“但说无妨。”

朱媛媛缓缓抬头,目色凄然“臣妾想要皇一个恩典。”

☆、第456章 齐王妃

这个不情之请,早就在朱媛媛的打算中,本想过一阵子再提,但今日康妍儿的刁难让她意识到不能再等了。

她要的不仅仅是一个名正言顺,做李澈的正妻,更是一重保护。

未来的路不好走,她需要这重保护。

“皇上,臣妾想要求的恩典是…请皇上赐臣妾一个正妃之位,王爷尚无正妃,便是到了九泉之下也是孤孤单单,臣妾想着闭眼后,还能到地底下伺候王爷,请皇上成全。”朱媛媛恳切道。

皇上久久不语,这话他是听进去了,这请求也是合情合理。澈儿生前与朱媛媛恩爱情深,一心想要将朱媛媛扶正,朱媛媛对澈儿亦是一片深情,若不扶正朱媛媛,侧妃是没有资格去地宫躺在澈儿身边的,那澈儿真的只能是孤孤单单一个人了。

“皇上,朱侧妃对齐王殿下真心可鉴,她的品性,为人,您也是清楚的,为正妃亦不为过,也算是了了齐王殿下的一个心愿,皇上,您就准了吧!”淑妃娘娘帮腔道。

虽然她要重新选择合作者了,但与朱媛媛相处下来,她对朱媛媛的印象与评价都是相当高的,乐于帮这个忙。

皇上默了片刻,深深地看着伏地叩首的朱媛媛,缓缓道:“朕准了。”

以前澈儿在,还要考虑这个正妃人选的方方面面,现在人都已经不在了,只要澈儿自己喜欢的就好了。

有了正妃的名位,那么以后她在齐王府也能便宜从事。

“多谢皇上隆恩,皇上万岁万万岁。”朱媛媛再次深深叩首谢恩。

此时的心情复杂难言,感慨万千。

为了这个正妃之位,她费了多少心思,做了多少努力,多么渴望能和李澈做一对名正言顺的夫妻,而不必担心哪一天有别的女人成为李澈的妻子,她只能做第三者,局外人。

然而,一直求之不得,都成了她的心结了。

如今这般轻易就得到了,可是夫妻却只能阴阳相隔。

只能说:命运弄人,造化弄人。

皇后的凤藻宫里,康妍儿很是愤怒:“凭什么?她有什么资格成为齐王妃,皇上到底怎么想的,为什么要给这个贱人如此恩典,母后,您不能答应。”

姚皇后漫不经心道:“一个没有丈夫的正妃又能有什么花头?犯得着为了这点小事忤逆皇上的意思?”

如今她可是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李洛身上了,不能再出任何岔子,她现在就一个策略,凡事都顺着皇上。

“可是,臣妾心里就是不服。”康妍儿赌气道。

姚皇后斜了她一眼,冷哼一声:“不服?妍儿,说你没脑子,你还真没脑子,你现在跟她较什么劲?情与爱这种东西,永远是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你也别指望有哪个男人会对你一心一意,关键是,坐稳了自己的位置。”

“朱媛媛再怎么优秀,出色,她永远也成不了赵王妃,你只需记住这一点,别老是自己给自己找不痛快。”姚皇后警告道。

对这个儿媳,她是一百个不放心,说没城府吧,她的小心思还不少,这才是最要命的。

康妍儿悻悻住了嘴,心底暗恨,今日她刚拿位分去压朱媛媛,结果朱媛媛转身就去请了皇上恩典。

皇上正值对齐王伤心怀念之际,肯定是一求一个准啊!

朱媛媛分明就是在跟她叫板,早不求,迟不求,偏偏今天求。

问题是,朱媛媛当上了正妃,以后要这么光明正大的对付她就不太容易了,除非她当上皇后。

此事已成定局,无法转圜,康妍儿暂且按下不提,说起另一件事。

“母后,淑妃掌持凤印也快半年了,如今她似乎与秦王妃来往甚密…母后,您可得小心呐!”

姚皇后捻动的佛珠手一顿,眸中透出森寒冷意,但只是短短的一瞬,若不仔细观察,都发现不了。

她现在人前一副平和心态,也学着太后开始礼佛。

礼佛有两种情况,一是真正的心如止水,想要避开宫廷复杂的争斗。

二则是一层保护色,用假象来掩饰内心真实的想法。

在这一点上,她还需继续修炼。做到没有人可以看穿她的真实面目。

现在,秦王是洛儿的最大劲敌,而淑妃就是她最大的敌人。他们想要联手,哼,没门。

淑妃,本宫不会让你得意太久的。

姚皇后恢复了她漫不经心的神情,懒懒道:“本宫的事儿,就不用你操心了,你且管好自己的事儿,记住,不许惹事给洛儿添乱,否则,坏了大事,本宫第一个饶不了你。”

康妍儿心头一颤,不甘地应诺了一声。

当日,朱媛媛被扶正成为齐王妃的旨意就传了出来,伴随而来的是一份厚厚的赏赐。

皇上做的这么高调,一来是圆李澈和朱媛媛的心愿,另一层意思也是在告诉世人,齐王不在了,但皇上对齐王府还是很关注的,齐王府的恩宠还在。

被愁云惨雾笼罩了多日的齐王府上下总算是得到了些许的安慰。

侧妃当家主事,与正妃当家主事,是有很大的不同,外头人说起来,就是你齐王府都没个正经主事的人。

今后,大家再不必担心齐王府会就此落寞萧条下去,大家都相信,只要有齐王妃在,齐王府的门楣会一直光亮下去的。

破天荒的,姚静宜和薇琴姨娘联袂前来祝贺,从姚静宜的眼神中可以看出她是真心诚意的。

以前她们的矛盾纠葛都是因李澈而起,在姚静宜眼中,朱媛媛就是用狐媚之术夺走了王爷的掠夺者,所以,她恨,恨的要死。

但现在王爷死了,没什么可争的了,她只想齐王府不要倒了就好,这是她唯一的慰藉了。

要做到这点,靠她,或是薇琴姨娘都是不可能的,不得不承认,朱媛媛的能力远在她之上。

人总是这样,只有真正放下,才会看到自己以前看不到,看不透的东西。

面对姚静宜传递的友好信息,朱媛媛欣然接受,多一个朋友总比多一个敌人要好。

她要做的事情还很多,不希望为了内宅分心。

☆、第457章 见鬼了

一个月后,卞唐的使团在北朝扯皮无果,打道回京。

而南宫墨宇那边却是有了重大突破,伏击李澈的的确是军队,应该是守卫边境的军队,只有他们最熟悉当地的地形,可以发动这么大规模,又悄无声息的击杀。

这一点是南宫墨宇费了大力气查出来的。

这是机密任务,军中守口如瓶,但是那日伏击死伤人数也是相当可观,一支军队中突然少了这么多人,哪怕保守的再严密,只要有心查,还是有迹可循的。

消息传来,顾恒问:“是不是要告诉皇上?”

朱媛媛摇头:“说了也是白,还暴露了南宫墨宇,引来他人猜忌。皇上是不会开战的,初时的疼痛与盛怒,在时间的消磨下,都已经变的无所谓了,皇上没有这个勇气开战。”

顾恒无奈道:“也是,从使团的不作为就可以看出皇上的态度了,皇上只是做做样子,国库都被姚家蛀空了,将士都去种田了,卞唐安逸太久,没人思战。”

“只是北赵经过这一次试探,怕是更加不把卞唐放在眼里,现在,只求宋子楚出使南楚和西秦能有效果,合众连横,为卞唐多拖延一点时间,这一战是迟早的事情。”

朱媛媛默然,是啊,但愿能多拖延一段时间,让她崛起,给她足够的时间成长、布局。

“对了,我听歆瑶说,你们的婚期延后了?”朱媛媛问道。

顾恒苦笑:“还是等明年吧!”

李澈尸骨未寒,他哪有心思办婚事。

就好像一个人一下子被抽去了主心骨,现在,他每天早上睁开眼,都一阵茫然,不知道该做什么。

没有了李澈,他似乎就只能做个大夫了。

“媛媛姐?你说要去瑞福记,可以出发了吗?”杨朵朵进来问道。

自打朱媛媛从边境回来,杨朵朵就搬来了齐王府给朱媛媛作伴,怕朱媛媛想不开。当然,歆瑶和莞彤也经常会过来。

顾恒道:“那我就先告辞了。”

朱媛媛微微颔首,送顾恒出门,才与杨朵朵一道去瑞福记。

现在朵朵也学着设计服装,倒是设计出几款不错的,朱媛媛如今是没心思弄这些,索性就交给杨朵朵了。

就在朱媛媛出门后不久,京都的北城门进来了一辆青帷马车。

茯苓好奇的探头张望,欣喜道:“这就是京都啊,好多人啊…”

李澈笑道:“这还不是最繁华的地界,到时候我带你们去鼓楼大街逛逛,哪里才叫繁华。”

“太好了,小姐,您看,来京都多好啊!”茯苓摇着小姐的手臂,笑嘻嘻地说。

小姐一直很犹豫,觉得这样跟了来不好,事实证明,来京都开开眼界是很不错的选择。

杜诗怡勉强露了笑脸,眼睛也是忍不住瞄向窗外。

其实,她勉强能算个京都人,太祖父和祖父都居住在京都,在太医院任职,后来不知为何,太爷爷突然就辞官不做了,举家迁去了景安城。

以前总听母亲提起京都的繁华,京都的人和事,现在总算是亲眼见到了。

只是,她到这一刻都还没办法确定,自己做的这个决定对还是不对。会不会太轻浮,太草率。毕竟他都没有把话说的很明白。

还有,他的家人会不会接纳她?会怎么看她?

马车徐徐前行,李澈犹豫着说:“再有一刻钟就到我家了,我希望你们不要惊讶。”

茯苓笑道:“难不成公子家还是王公贵戚?”

李澈轻笑了下,的确是王公贵戚啊,还是皇上直属亲戚,皇帝的儿子。

“到地方了你们就知道了,就是让你们先有个心理准备,看到什么都别太惊讶。”

不知道会不会把杜小姐吓到。

“公子还故作神秘,哼!”小丫头撅嘴道。

听李澈这么说,杜诗怡不禁有些紧张,捏着绢帕的手指,指关节都发白了。

她一直有预感,李澈的身世非同一般,肯定是来自京都大家族,这让她更加忐忑不安。

不多时,马车在一栋气派的宅院前停下。

李澈先下车,道:“到了,就是这里。”

茯苓搀扶着小姐下车,两人抬头一看大门上的匾额,顿时脸色精彩万分。

齐王府?难道李公子竟然是个小王爷?还是世子?

她们远处偏僻小城,对京都的事从来没有关心过问,身边也没人议论这些,故而她们竟忽略了李澈的姓氏,李姓可是国姓啊!又是这般气度,肯定非凡啊。但她们怎么也没想到李澈会是齐王府的人。

李澈此刻也呆住了,为什么府门上扎着白绸,挂着白灯笼?难道大家以为他死了吗?

李澈顾不得已经张口结舌呆愣住的主仆两,忙上前敲门。

大门很快就打开了,门房低着头走出来:“谁啊!”

“老袁,是本王,本王回来了。”

门房老袁抬头一看,如同见了鬼一般,哇的一声大叫转身就跑,门重重关上。

李澈郁闷死了,怎么?还真的他死了?

继续敲门:“老袁,开门,再不开门,本王可就踹啊!”

老袁靠在门背后直喘气,青天白日的见鬼了。齐王妃亲自去了边境,确定王爷已经死了啊。

不对啊,要真是鬼,也不可能大白天的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