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华对青阳道:“青阳师兄,轩辕楚是疯子,难道你也疯了吗?战场之上,非必要,不杀俘虏啊!”

青阳望着年华,咬牙切齿,“我是疯了,我早就疯了,被一场又一场的战争给逼疯了!年华,迟早有一天,你也会疯!你不必心软,既然我们拿着屠刀,那么,像轩辕楚一样成魔,会快乐得多。慈悲对于我们来说,是一场天大的笑话!”转头瞪向士兵,“还愣着做什么?快去!”

“是!”士兵得令,再不理年华的阻声,匆匆而去。

年华焦急:“青阳师…”

青阳跪在满地头颅中,并不回头,冷冷道:“你不必再多言。这些,都是和我出生入死的兄弟,我总要让轩辕楚也付出代价!你远来是客,这景城之中,一切还是本将做主!”

越国使者见势不妙,早已脚底抹油,偷偷溜掉。

年华闻言,无法再多言,她站在满地头颅之间,看着跪在地上无声痛哭的青阳,心中沉重如铁。

052 白雾

殓葬了匣中骨骸,青阳杀戮了两百越俘,派使者送去孤鹤谷。

已是月上中天,年华站在地形沙盘前,看着眼前起伏的山势,蜿蜒的河流,平坦的沼泽,和插着旗帜的城池。从下午思索到晚上,她还是想不出一个万全而迅速的退敌之计。如今双方势钧力敌,她和青阳甚至占据了地利,人和的优势,但却在天时上失了算。一旦大雪降临,优势立刻会被轩辕楚占尽。轩辕楚按兵不动,就是在等风水逆转,等天时,地利转向越军。

年华的目光逆着丹水的流向,一路游移,穿过紫塞,进入越境,定格在越国的王都——邺城。

身后响起脚步声,年华猛然回头,却是青阳。青阳走进来,站在年华面前,在橘色的灯火下,他的脸色更显憔悴,也没有了平日孩子般的笑容。

青阳摸着头道:“对不起,华师妹,为兄下午不该说那些话。你也知道,为兄一旦心情激愤,就口不择言了。这景城之中,你也是半个主人,有权力阻止本将的决定。”

青阳从小火爆易怒,一旦情绪激动,连封父也不认得了,为此没少吃封父的苦头。年华知道他的性子,况且越俘已死,生气也无益。当务之急,是两军齐心协力,共守景城,不能心生分歧,自乱军心。

年华笑了笑:“青阳师兄说过什么,我早已不记得了。我从小就迷糊善忘,师兄你还不知道么?”

青阳也笑了,将手中一物抛给年华。

年华抬手接住,却是一只羊皮酒囊,满满当当,分量不轻。

青阳晃了晃手中的酒囊,“走,陪为兄去城楼喝酒去!”

年华笑:“好,一醉解千愁。酒够烈吗?”

青阳笑:“够烈,绝对不比老头子藏的酒差。”

千里孤光共明月,画角吹残,风外还呜咽。

年华,青阳来到城楼上,生起一堆篝火取暖,促膝而坐,对月畅饮。

年华仰头大饮一口,确实是烈酒,入口烧喉,仿佛一团火焰滚入腹中,块垒顿消。

青阳狮饮一口,咂嘴:“啧啧,出天极门之后,烈酒、好酒喝过不少,可是总喝不出你我偷老头子的酒喝时,那种酣畅美妙的滋味。”

年华笑了:“那时无忧无愁,而出天极门之后,世事多纷多扰,不是酒不好、不烈,而是心境不一样了吧!”

青阳想起了年少时光,笑道:“一直以来,在老头子心里,你才是他最青睐的弟子,我这个做师兄的反而不如你。”

年华吐舌:“不如我受罚更多么?只要稍一做错,老头子就会骂得我狗血淋头,继而罚我十倍百倍地反复重做,直到一点儿差错也没有,才肯饶了我。”

想起封父铁血的手段,青阳也心有余悸,“老头子一向信奉棍棒底下出高徒,只是可怜了咱们师兄妹,一直挣扎在地狱中,能够活着出师,已经是造化了。不过,现在想想,老头子严苛,都是为了我们好。”

年华笑了:“是,师父虽然总是骂我,罚我,但永远是我最崇敬,最感激的人。无论如何,我不能让他失望,不能有负天极将门的声誉。”

青阳也是深有同感,突然想起了什么,望着年华:“华师妹,你现在还和宁湛那小子在一起?还是另结新欢了?”

年华冷汗:“什么叫另结新欢?我对宁湛此生不渝…”

青阳撇嘴,“你还真是死脑筋,那小子现在坐拥佳丽三千,哪里对你此生不渝了?”

年华沉默,心中悲伤,“他说,他不会辜负我。”

青阳仰头喝了一口酒,叹息,“你啊!真是死脑筋。听为兄一句劝,另寻有情义的人吧,宁湛那娘娘腔的小子靠不住的!”

年华沉默,苦笑,她不想和青阳再说这个话题,就岔开了话:“青阳师兄,你如今可有妻室?”

青阳道:“没有。青家在若国三代为将,满门忠烈,去年秋天,王意欲将七公主赐我为妻,但我婉拒了。”

年华不解:“听说,若国七公主美丽温婉,师兄为什么要拒绝?”

青阳道:“我青阳的女人,必须能与我并肩纵马,一起驰骋沙场!”

年华正在饮酒,差点呛到:“咳咳,你这是娶妻子?还是找战友?所幸,如今巾帼红颜不少,你可以慢慢寻觅,如果在太平盛世,女子都戒了武,你一定会打一辈子光棍!”

青阳落寞一笑,“此生若不得伊人,那唯有塞上清风,伴我共醉明月了。”

青阳狠狠饮了一口酒,取下腰间佩剑,以剑鞘击城墙为律,开始唱起了一支《秋风曲》:

“秋风扬沙尘兮,寒露沾衣裳。角弓持弦急兮,鸠鸟化为鹰。边垂飞羽檄兮,寇贼侵界疆。跨马披介胄兮,慷慨怀悲伤。辞亲向长路兮,安知存与亡。穷达固有分兮,志士思立功。思立功,邀之战场。身逸获高赏兮,身殁有遗封。”(1)

青阳的声音粗犷,歌词悲壮苍凉,听着格外有一种悲怆的味道。

年华也是武将,深有所感,取下腰间朱笛,凑到唇边,吹出了一串低沉音符,以和青阳。

天地浩茫,冷月凄迷,紫塞孤广,有乳白色的寒烟飘绕其中,如雾如纱。

“咦?!!”年华转头,看见紫塞上的轻雾,影绰如烟,停下了吹笛,“这些雾…”

青阳望了一眼原野,道,“哦,紫塞气候早寒,未到冬季,就已开始早晚降雾。白雾浓时,一米之内都看不清身边人的脸。”青阳猛然想到了什么,眼神一亮,回望年华,“这些雾…?!”

年华目光明亮如星,红唇微扬,“师兄也想到了?”

青阳也笑了,道:“好是好,只是冒险了一些…”

年华笑了:“师兄忘了,自古,兵法中就有险中求胜一说。”

青阳,年华来到议事厅,站在孤鹤谷的地形图前。

孤鹤谷,地势如其名,崇山为屏障,山河为平谷。越军驻扎在山谷中,只有一条弯细如鹤颈的通路入谷,轩辕楚在两边山上设营哨,备以石阵,弓弩,沸铁汁,防止青阳、年华强攻。孤鹤谷前的空地上,由天狼骑的前锋部队驻守,为后方大部队做警卫。

青阳,年华欲攻轩辕楚,孤鹤谷是瓶颈,因为谷前一马平川,没有阻掩,骑兵一旦接近,轩辕楚立刻会发现,并做好反击准备。

今夜在城楼上,年华和青阳同时想到的,是借雾夜袭。

年华指着孤鹤谷前,天狼骑前锋扎营处,道:“趁雾气最浓厚,十步不见人的子夜,我带白虎、骑悄悄接近孤鹤谷,偷袭天狼骑的前锋营。”

青阳想了想,道:“浓雾虽然可以掩藏人形,但是掩盖不了马蹄声,如果要偷袭,只能步行前去。从景城步行到孤鹤谷,大约要两个时辰,士兵必须是体力、战斗力俱佳的精锐,而且人数不宜过多。”

年华道:“驻扎在孤鹤谷外的天狼骑前锋营,人数不会超过一万,我领八千精勇前去,只要天时助我,夜袭成功不是问题。”

青阳沉吟半晌,摇头:“不行,还是太危险了。即使你能得手,又如何脱身?天狼骑的前锋营是步兵营,没有马匹可以借用。夜袭前锋营,一定会惊动山谷中的大军,一旦他们骑马追出来,后果不堪设想。即使有浓雾隐身,你们徒步撤军的速度也快不过马匹,万一被追到,一定会全军覆没。这不妥,还是不要兵行险着,以免得不偿失。”

年华盯着地图,心念百转,脑中渐渐浮现出一个完整的计划,嘴角露出一丝笑意,“越危险,才越有趣。师兄放心,我自有脱身的办法。但是,为了此战更加刺激有趣,师兄必须舍得一样东西。”

青阳不解:“什么东西?”

年华晃了晃手中酒囊,笑道:“烈酒。”

注:(1):《秋风曲》摘自《乐府诗集》。《古今乐录》曰:“《秋风》者,言孙权悦以使民,民忘其死也。当汉《拥离》。”

053 夜袭

白虎营中,通晓天文的谋士夜观天象,说五天后的晚上会有一整夜的大雾。那一夜,恰是“立冬”,也是越国的“奉元节”。

奉元节的傍晚,孤鹤谷前的天狼骑前锋营中,巡逻军在不远处的驿道上劫住了一支运酒的商队。商队来自紫塞边境的若国集镇,商人们要将酒送往景城。这大量的烈酒是景城守将高价收购,储备着冬日里为将士们御寒。

越军大喜,立刻扣押了商队,没收了烈酒。

冷月千山,峭风梳骨寒。越军久离故土,征戍他乡,恰逢节日,士兵们格外思乡,思亲。

孤鹤谷前,天狼骑前锋营中,因为傍晚截获了大量好酒,前锋营主将下令,将三分之一的酒分给将士们,一者算是节日之赏,慰劳将士们戍守之苦;二者也是为了御寒。——今夜的雾气比平日更浓,寒气也更甚。其余的酒,明日送进孤鹤谷中,上交给轩辕大将军,也算是小功一件。

前锋营中,篝火熊熊,胡笳低沉,将士们围火而坐,一边唱着家乡的歌谣,一边喝酒遣乡愁,消战苦。

与此同时,紫塞旷野中,一支身穿银甲,披覆白色斗篷的大军在草丛中疾行,轻装无声。整支大军仿若一片白烟,静静地融进白雾里,剑瞒,刀藏,长戟掩,杀意也被浓雾掩去。带军者,正是年华。这支大军,正是白虎、骑。

年华率领白虎、骑抵达孤鹤谷时,已是子夜时分,正是雾气最浓的时候。

年华纵目往前锋营的方向望去,白雾凄迷,满目炫白,只能隐约看见一点一点微弱如烛光的篝火。——不是熊熊燃烧的篝火不大,而是雾气太厚,太浓。

天时比预想中的更顺,年华暗暗定下了心神,传令继续前进。八千白虎、骑覆低了白色斗篷,借着浓雾的掩护,再一次无声潜行,接近前锋营。

白虎、骑再度停下来时,以年华为首的先锋军离前锋营的哨口已不过两百米。在塔楼值夜的哨兵,没有察觉任何异样。

年华侧耳倾听,风声中隐约传来胡笳声,筚篥声,歌谣声,饮酒声,哭笑声,但是却没有她期待的声音。

年华传令众军,“暂时原地等候。”

上官武第一次上战场,心里十分紧张,害怕,他的身体忍不住发抖,嘴唇煞白。他本来在京畿营做校尉,但是他立志征战沙场,获得军功,自愿随年华出征。

年华和上官武相隔很近,发现他情绪不宁,拍了拍他的肩膀,“不要害怕,就当这是一场狩猎,猎人怎能害怕猎物?”

得到年华的抚慰,上官武的心情平复了不少。在王师的将士心目中,这个出身天极将门,一剑击败摩羯勇士,一战守住临羡关,收复十二城的女主将,就是战神一般的存在。她的言语,也格外有着一种安抚人心的力量。

上官武低声却坚定地道:“末将不怕。”

年华赞许地笑了。她明眸皓齿,绀发如沐,白雾缥缈中,她的笑容似一朵优昙在雪中盛开,美丽得有如幻觉。

上官武一时看得怔住,回过神来时,为了掩饰刚才的失态,低声问年华:“年主将,此时尚未有信号传来,巴布从将和乌雅武卫会不会失手了?”

年华望着前锋营的篝火,沉声道:“不会,我相信他二人的身手。”

前锋营中,靠近孤鹤山的地方,有几只稍旧的大营帐。傍晚扣押的商队,一共百来人,就被越军捆了扔在这几只营帐中,准备明日随酒一起送入孤鹤谷,交给大将军处置。

今日是奉元节,俘虏又只是一群商民,所以被派来看守的士兵并不多。值夜的士兵呵欠连连,昏昏欲睡,丝毫没有察觉雾气缥缈中,一道道白色身影正从关押俘虏的营帐中闪出。

一名士兵的呵欠刚打了一半,突然觉得脖子上一凉,一热,鲜血四溅中,这个呵欠就已经永远打不完了。

白影所过之处,守卫的士兵一个个倒下,迅速而无声。

解决完俘虏营帐附近的守卫,巴布、乌雅等一干商人装扮,披着白色连头斗篷的白虎、骑将士,聚首在了一起。

巴布道:“已是子时,年主将大概已经抵达营外。我们现在必须立刻摧毁八面战鼓,以防进攻时敌人发出警讯,向山上和山谷中的大军报警求援。乌雅,你抬头在看什么?”

乌雅本在观望半里外的孤鹤山,闻言回过头来,担心地道:“虽然浓雾可以遮住视力,但是却遮不住声音,山上的守兵真的不会发现山脚下的变动吗?”

巴布道:“今夜刮的是西风,这里是下风向,只要不擂战鼓,山上的守卫就不会发现。”

乌雅吐舌,覆下风帽,“那,事不宜迟,我们快去破坏战鼓吧!”

前锋营的战鼓数量,位置,之前早有暗探摸清,巴布、乌雅等人出发前就已铭记在心。众人立刻分为八组,准备行动。

巴布嘱咐道:“年主将吩咐,留下接近谷口的那面战鼓。大家任务完成后,就在那面战鼓下集合。注意,行动小心,不要打草惊蛇!”

“是。”众人领命,覆上风帽,在浓雾中隐身而去。

子时一刻,前锋营中,传出一串清越悠长的笛音。笛音虽然十分响亮,但混合在胡笳,筚篥声中,也不是太突兀。

年华听到笛音,嘴角浮出一抹笑意,巴布、乌雅已经得手了!但随即,她的神色渐渐变得严肃,眼中亦缓缓沉淀下决绝的杀意。

年华取下朱笛,置于唇边,亦吹出一串清音。清音破雾而起,萦绕在旷野上空,分外清绝。

八千白虎、骑闻笛声而动,潮水般涌向前锋营,士兵们手中的刀,剑,长戟尽现,月下寒光照铁衣,但脚步仍是无声。

长草凄迷,白雾缭绕,紫塞上的风声呜咽如哭。

一场猝不及防的血战,突如其来,拉开序幕。

一支白色的幽灵军队,从天而将,无声无息。

刀光剑影被白雾隐去,痛哭哀嚎被风声吹散,正沉浸在怀乡幽情中的越军眼中还带着酒意,手中还拿着胡笳,就已被披坚执锐的夜袭者杀死,鲜血四溅,染红了营帐…

一场血杀,从开始到结束,只用了半个时辰,顺利得不可思议。前锋营中,尸横狼藉,孤鹤山上的守卫,孤鹤谷中的大军仍蒙在鼓里,毫不知情。

杀戮进行到尾声时,年华手持滴血的圣鼍剑一步步走向谷口,一路上,只要遇上没有穿白衣银甲的人,她都挥出圣鼍剑斩杀。在这一场鏖战中,她已不记得自己杀了多少人,白色斗篷已变为赤色,银色盔甲被鲜血染红。尸体,鲜血被白雾隐去,年华的神情也被白雾隐去,天地间只剩空茫的白,和刺目的红。

巴布、乌雅守在谷口处的战鼓旁,斩杀遭遇突袭而来擂鼓报警的越军。为了防止前锋营的越军逃逸,夜袭入营的第一队白虎、骑就守在谷口附近,拦杀想逃入孤鹤谷报信的人。但是,战场混乱,在鏖战接近尾声时,还是有几名越军逃出,奔向谷中报信去了。

巴布欲去劫杀,被赶来的年华制止,“不必去追。巴布,去擂鼓,让天狼骑出来。”

巴布一愣,以为自己听错了,“年主将,你没弄错吧?天狼骑一旦出来,大伙儿还怎么撤退?”

年华望着巴布的眼睛,吐字清晰:“去擂鼓,只有天狼骑出来,我们才能全身而退。”

年华的话似乎很荒谬,但是巴布却没有质疑。她的话,再无稽,他也相信。

巴布走向战鼓,拿起鼓槌,猿臂舒张,擂起鼓来。

“咚!咚咚!咚咚咚!”战鼓声在静夜中传开,响亮如雷,格外震耳,如同擂在心上。

几乎在战鼓停下的同时,孤鹤山上响起了兽角声,由于白雾弥漫,山上的守军目不能视,不敢贸然用火弩,滚石,怕误伤了自己人,只能吹兽角报警。孤鹤谷中的天狼骑听到兽角声,已经开始鸣金点兵。

虽然,孤鹤谷中立刻点兵,但是谷口通路曲细如鹤颈,援军一时半会儿行不出来,只能干着急。世间万事万物,无不得做两面观,越军本是借此谷口的优势挡敌,但在如今的情势下,优势却反成为劣势,阻挡了他们自己。

年华听见鸣金声,下令:“撤!大军撤出十里,先锋军随我断后!”

白虎、骑得令,立刻撤退。在撤退的同时,年华吩咐将前锋营中剩下的烈酒,全部倾倒在谷口前面的空地上,并搜走了营中远射程的弓弩,箭簇。

天狼骑蜗行出谷口,已是半个时辰之后。

年华早已率领巴布,乌雅,上官武等前锋军,潜伏在离谷口五百米外的草地中,观察天狼骑的动向。撤离越军的营地前,年华下令点火烧营,此刻白雾虽然重,但借着熊熊燃烧的大火,还是能够隐约看见天狼骑庞大的阵仗。此时,剩下的白虎、骑已不到五千人,从孤鹤谷中出来的天狼骑少说也有一万人,谷中更有十万大军。白虎、骑从人数上来说,已经处于必死的劣势,更要命的是他们没有马,连逃跑也是难于登天。

望着规模庞大的天狼骑,乌雅的声音有些发抖,“年主将,如果战死了,有多少金的遗封?”

“财迷女人,都什么时候了,脑子里还想着钱?!!”巴布瞪了乌雅一眼,声音颤抖得不比乌雅轻,但语气中仍然流露出一份信任,“相信年主将,她一定有办法带大家脱身!”

乌雅咬着下唇,“他们有马,我们徒步,怎么可能脱身?”

巴布也不做声了。

年华一直注意着越军的动静,神色平静地道:“他们虽然有马,但我们有雾。啊,时机已到,大家准备放火弩!”

054 轩辕

从孤鹤谷中带领天狼骑追出的将领是郭况。今年初夏,郭况在临羡关失利,被年华以套甲钩破了天狼骑,回越国后,他就被轩辕楚降罪,从将军贬为从将,心中憎恨且畏惧年华。

郭况听闻有人袭营,立刻点兵来援,在谷口处行军不畅,他已经憋了一肚子气,走出谷口,看见前锋营火光耀夜,更是怒从心起。

郭况行到谷口的空地时,马匹不再前进,垂首在地上舔舐着什么。众将士鼻翼翕动,纷纷道:“啊!酒!地上都是酒!!”

众人话音未落,夜空中划过数道橘色流星,拖着长长的尾翼,十分美丽。流星落地的地方,正是郭况等人脚下,烈酒遇火,星火燎原。不过须臾,郭况等人已经身陷火海,人仰马翻,惨叫连连。

郭况走在后面,踏入火中不深,被众将以盾牌护着救了出来,没有受伤,只是须发都烧糊了。其余的天狼骑就没有郭况幸运了。他们陷入火海,衣甲尽燃,皮肉被热焰炙得焦糊,如煎如熬。一部分天狼骑奔出了火狱,却摆脱不了烈焰,他们身上带着火焰,痛苦地挣扎着死去。

大火焚人的瞬间,年华移开了目光,心中沉重而冰冷,“传令下去,再撤退五里,不需刻意隐身,让越军发现踪迹。”

乌雅道:“年主将,现在越军被火困住,我们应该悄悄地离开,能撤多远就撤多远啊!”

年华道:“他们有马,要想安然脱身,不能用‘撤’,只能用‘策’。”

郭况刚定下神,突然有士兵来报告,“前方雾中有军队移动,似乎就是偷袭前锋营的人!!”

郭况问道:“有多少?”

士兵道:“能见的,不过数千,今夜白雾太浓,更远的地方看不到,不能确定究竟有多少人。”

郭况纵马上前,“诸将听令,整肃队形,随本将去追击贼子!”

郭况率领天狼骑冒着浓雾,举着火把,追出了五里地。众人眼前浓雾障目,即使火把熊熊燃烧,仍是视线模糊。借着火把的光亮望去,远处的白雾中隐隐绰绰,像是人影,又不像,似是而非。

郭况抬手勒住缰绳,战马人立而嘶。他望着前方,但见白雾中缓缓走出一匹战马,马上坐着一名女将,赤色披风,银色甲胄,手持一柄玄黑重剑,正含笑望着他。

郭况大惊,失声道:“年、年华?!!”

年华淡淡一笑,神色从容,声音中气十足,清晰有力:“原来是郭元帅。临羡关一战之后,郭元帅别来无恙?”

郭况左右的将领见年华只是一人一骑,静静地立在雾中,想要上前擒杀。郭况急忙以手势制止。年华善用伏计,他在临羡关吃过大亏,至今仍然难以忘记那铺天盖地的白色光海,和排山倒海飞至的箭雨。那一役,他一步失虑,挥手两万成辱。今夜又是这该死的白色障目,和那日何其相似?!在不知道年华带了多少人之前,他可不敢再轻率行动。

郭况眼珠一转,道:“承年主将记挂,本将还好。轩辕大将军一直将年主将挂在嘴边,今夜年主将至此,怎么不入孤鹤谷中会一会大将军?”

年华冷冷一笑,以剑遥指郭况,声如洪钟:“回去告诉轩辕楚,待天亮后白雾散去,我便率军杀入谷中,与他会上一会!”

一人一骑立在白雾中,杀气缓缓蔓延,赤色披风如火焰一般耀目。女将神色从容,自有一种成竹在胸的气势,她的身后雾影绰绰,兵影幢幢,风声呜咽的旷野上,似乎有千军万马在蠢蠢欲动。

郭况大惊,急忙下令,“众将听令,前方有埋伏,立刻撤回谷去!严守谷口,以防敌人攻谷!”

郭况令下,越军立刻回撤,白雾中响起了兵惊马乱之声。

年华眼见越军回撤,脸上露出焦急之色,“郭况,有胆留下来与我一战,缩进谷中算什么英雄?!”

郭况闻言,撤得更快。

天狼骑火速撤回谷口,前锋营的火光已经熄灭,酒阵中的火也熄灭了。白雾缭绕中,满地尸横狼藉,焦臭扑鼻。

郭况的耳边,犹响起年华的余音:“天亮后,我便率军杀入谷中…”

郭况的额上滚下冷汗,见入谷的天狼骑行进缓慢,心中有气:“动作快些,速去禀报大将军,年华带来大军驻在谷口,明日要来袭谷!!”

年华吓走郭况,自己也是冷汗湿衣,握剑的手微微发抖。她身后的白雾中,静静地站着五千疲惫的白虎、骑。夜风中,隐隐传来众人松了一口气的声音。万一,万一郭况没有被慑住,而是纵马迎战,那此刻又是另一番惨烈的景象了。

巴布,乌雅来到年华身边。乌雅倾佩地道:“年主将妙计,他们果然被吓走了!”

年华翻身下马,拍了拍马头,心中仍余后怕。幸好在前锋营里,找出了这匹战马,如果她徒步出现,郭况一定会心生怀疑,这是否是白虎、骑无马逃走,而布下的疑兵之计。而且,最重要的是,年华重重地舒了一口气,道:“幸好,来的人是郭况。”

惊弓之鸟,总是闻弦便惧。郭况在临羡关一战中,被年华击败,这一次,他害怕再被伏击,自然不敢莽动。如果换了别人,年华倒不一定能慑得住,兵不血刃地吓退追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