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集贤馆门口,居然有不少人跟顾安然打招呼,都是以前在藏书楼里读过书的,平日没少一起辩经讨论,对彼此的学识多少有些了解,也相熟,这会儿说说笑笑,到消解了几分紧张的情绪。

钟声响起,大门打开,门前的一排守卫挨个检查过书箱,几百个各地来的学子蜂拥而入,一起涌进来集贤馆大门。

人还真多…虽然不能和将来的科举考试比,但总的说来,集贤馆只不过是涯州的书院而已,区区一个书院的入学测试,竟然有这么多人来,哪怕有顾一清坐镇,也是奇迹!

顾安然眯着眼,看着车如流水马如龙的壮观景象,吐出口气,这次考核的结果,也许是他们顾家面临的第一次命运转折…

一直目送大部分考生进入集贤馆,顾婉才伸了个懒腰,笑眯眯地道:“吴叔,咱们走吧。”

吴叔怔了怔,摸了摸头,皱眉:“小娘子,咱们不在门口儿等大郎了?”好多考生的亲属,都在集贤馆外候着,显然是打算登上三天了。

“没事儿,我对大哥有信心,三日后再来迎接。”

第五十二章 开始

更新时间2012-10-7 8:00:55 字数:2282

吴叔驾着车,迟迟疑疑地拉着自家小娘子走人,一边走,一边扭头看涌进集贤馆,密密麻麻的人群,忍不住啧啧称奇:“小娘子,老吴是粗人,可也一路逃难,也见过几所书院,像集贤馆这样,入学考试来这么多人的,还真头一回见。”

“…吴叔,怎么还有老头儿啊!您看,那老爷子头发胡子都白了,起码六十,我记得大郎说,今年顾师才六十有三,难不成,这师傅的年龄,还能比徒弟小…”

王大莫名其妙地摸了摸脑袋。

顾婉失笑:“所谓学无先后,达者为先,徒弟比师傅年纪大,有什么稀奇!行了,赶紧回家,家里事儿还多得很,咱们新宅子要收工了,怎么也得去看看,验收一下。”顾一清少年即成名,已经名满天下五十年之久,天底下像他这样的,一只手就能数的出来,其他人,六十多岁还在求学中的,虽然不多见,却也并非没有…

顾安然是来参加考核的学子中,年纪很轻,心态也算好的,他运气不错,抽签的时候,抽了第六位,从从容容地选了一间背风的隔间坐下,按照以前在家里的习惯,把笔墨砚摆放整齐,磨好墨,然后用帕子沾了水净面洗手,他这边儿正忙活,忽听外面传来嚎啕大哭声…

集贤馆的考核,毕竟不是后世的科举,管理不算太严格,一听见外面的喧闹,不少已经进入隔间的学子都站起来观望,指指点点。

就在顾安然对面的隔间,一个身着葛衣的,三十多岁的男子,正伏在案上大哭,两个监考的考官走过去一问,这家伙没在兴元找到住处,凑合着在庙里呆了一阵子,离集贤馆比较远,今日来应试之前,一时着慌,居然把笔墨砚都给落下了。

两个监考官面面相觑,这是考场,又不是批阅卷子的地方,考官手里也没有多余的笔墨,想着出去给他另外买一副吧,可大门已经关上,顾一清出的考题也拿了过来,即将开考了。

顾安然一看这般,便站起身,朗声道:“二位先生,学生的笔墨尚有富余,可借与这位仁兄!”说着,他就把备用的笔墨双手奉上,由考官拿去给对面的考生。

那位考生这才松了口气,止了泪。

其实也难怪,那考生一看穿着打扮,就是家境不好的,要不然,也不会赶着考试的点儿才来涯州,一般家境富裕的学子,都会提前一阵子过来,也算是打打名声,若能让顾师提前关注,那这次的考核,就事半功倍了。

也只有家境不好的考生,才会为了省下一些食宿费,在考试前才赶来!

寒门学子都不容易,大部分是没有机会读书的,哪怕某些得到机缘,有机会读书,也根本比不得世家名门资源充足,还有名师教导,而且,名门世家的子弟,总能得到推举的机会,入朝为官,而寒门子弟,这样的机会就相当少了,除非能扬名天下,让选才的朝廷命官注意到。

真正愿意下苦功夫读书的,家境不大好的学子,无一不是心志坚韧,有野心之辈,没有一个不想着出人头地,读书嘛,求的就是千钟粟,黄金屋,颜如玉,若没有光耀门楣的机会,这些都不会有。如今这个时代,人们尚没有十几年后,科举考试那种宛如朝圣一般的心态,但是,寒门子弟想要出人头地,比将来科举盛行后,还要艰难三分,而拜得名师,正是天底下最快的进阶方式。

集贤馆由丰朝大名士顾一清当山长,若有入门,并幸名列前茅,成为顾师的入室弟子,那就代表着你能敲开仕途的大门,将来谋得一官半职,毫无困难,从此跻身上流社会,甚至可能得到名门世家的青睐,改变自己的命运…

这个时代,越是名士,越是吝惜名声,轻易不肯收入室弟子,天地君亲师,师徒之间的关系,犹如父子,若是哪个名士收下了品格不好的学生,指不定都会被牵累到一世英名尽毁。

这一次顾一清重新出山,招收门徒,自然是应者如云,不知有多少世家公子,寒门子弟,渴盼着能够往自己身上披一层‘顾一清入室弟子’的鲜艳外衣。

这忘记带笔墨的男子,姓石,名恒,字心一,是楚州人,出身贫寒,二十岁那一年,因为去他们县城的书院做西扫的粗活,认识了一位先生,那先生看他年纪虽然大了,可是肯吃苦,而且记性不错,也有灵性,不比年少的学生们差,就靠着在窗外听先生授课,两个月就学会了不少字,便亲自做主,让他进了书院,半工半读。

这一读书,就是十年,始终苦读不辍,那位帮了他大忙的先生,已经成了书院的山长,十年来,对石恒一直很不错。

这一次,先生听说顾一清顾师出山,开办集贤馆,请各地书院的山长推荐人才,就做主让石恒到涯州来碰碰运气,毕竟,楚州是苦寒之地,文风不盛,他们书院,也只是小书院,里面的学生,没有几个城气候。而石恒虽然开蒙太晚,但是难得的聪明人,先生对他颇为喜爱,就想给他一次机会。

石恒对此,自然是感激不尽,他离开楚州时,绝对是志得意满,满怀希望的,却不曾想,一路西行,走了一趟路,对他冲击非常大,面对山河残破,无数小民挣扎求存,再加上又遇上了几次流民被当成土匪剿杀的场面,他忍不住满心震撼——若非他得到先生青睐,有了读书的机会,恐怕会和这些家园破碎的蚁民一样,每一天,都仿佛能够看到生命的终结。

要说石恒从楚州出来的时候,脑袋里还是迷茫的,但一路走过,他却下定决心,一定要在集贤馆争取到头几名的位置,得到顾师的重视…

可惜,想法极好,现实很严酷,到了兴元,见到各地蜂拥而来的精英,这才知道天多高地多厚,他以前还觉得自己学问不错,现在到是对自己是再也没有信心,又遇上遗漏笔墨之事,一时哀痛,才会嚎啕大哭。

得顾安然的援手,石恒到冷静下来,心绪渐渐平稳——他是认识顾安然的,他来涯州的第一天,就见到顾安然意气风发地坐在茶楼里与十多位学子‘辩经’,语言犀利,观点新颖,贴近现实,他脑子转的,都没有人家说的快,当时就让他傻了眼,也彻底将顾安然记在了心里。

这一回,顾安然伸手帮忙,石恒心下感激,暗叹这人虽还年轻,但就凭他的品性学识,将来肯定能有大作为!

顾安然是不知道在考场里还有人对他评价如此之高,他的注意力,很快就集中到发下的题目上了。

第五十三章 结束

更新时间2012-10-8 8:05:06 字数:2129

三日时光,一瞬即过。

顾安然舒展了下身子骨,趴在炕上,任由王大和王二给他按摩胳膊和腿。

顾婉坐在旁边的榻上,笑眯眯地编织头花,丝线在她灵活的手指间缠绕,很快就编出绚烂夺目,足以以假乱真的花朵来。

顾安然蹙着眉头,一脸的疲惫,沫儿丫头,还有宝笙、宝琴两姐妹,匆匆忙忙地帮着端盆,拿手巾,给他擦去面上的尘灰。

顾家所有人都堵在门口,就连大腹便便的路三娘,也忍不住不顾钱婶的阻止,忧心忡忡过来探望,最后还是顾婉担心她出事儿,让她婆婆赶紧把人给护送回去。

一碗香气浓郁的鸡汤下肚儿,顾安然才算是吐出口气,觉得又重新活了过来,“妹子啊,你是不知道,集贤馆也太穷了,那隔间里面老鼠蟑螂乱窜,给准备的铺盖,黑的和在泥水里浸了似的,要不是你准备充足,给我备了毛斗篷,那日子真没法儿过了。夜里风冷,有不少害怕盖那被子的考生,都给冻得发起热来,好几个晕了过去。”

钱婶惊得目瞪口呆,心疼的眼泪都差点儿掉下来,一个劲儿地说,以后可再不能去受那个罪。

其实,现在集贤馆的考核,和后世比起来,还远远算不上辛苦,十几年后,因为科举考试,活活熬死的学子们多得是。

顾婉莞尔一笑,集贤馆的环境确实很差,这是后世也闻名的,现在还好,等到顾安然入学之后,就知道厉害了,头一年的新生,必须宿在集贤馆内,不许离开,住的是四人一间的通铺,屋子破破烂烂,而且,里面的学生出师之前,一切都要靠自己,根本不让带下人去伺候,洗衣、叠被、做饭,都得自己动手,家人来看望,也不能送东西。

后来,能在集贤馆熬到出师的,都成了各方面的能人,沐家的第一任开国皇帝,就说他的宰相和中书舍人,是除了生孩子不会之外,再也没有不会的东西了。

当然,这些话,暂时还是不要说出来吓唬自家大哥,顾婉一转念,挑眉问道:“考得如何?”

顾安然懒懒洋洋地飞了妹子一眼:“咱们都准备的这般充分,哪里还有考不好的道理?”他比别人占便宜,对那位与他同姓的大名士了解甚深,知道那人的喜恶,又有一个惯会分析总结的妹子当帮手,早在考试之前,就把所有可能出的题点儿,归纳的一清二楚,能做的题目也都做过,再加上知识广博,底子厚,一入考上,答题宛如行云流水,丝毫不见困难!

看到他这样,顾婉心里便有了数,知道自家大哥这一次,大约是考得不坏,连忙让王大给他盖上被子:“行了,睡吧,好坏都过去了,等明天一起去看看咱们的新家?”

她话音未落,顾安然已经进入梦乡,见到自家主子累成这般,王大和王二也是吃惊不小——平日里顾安然的精力可是十分旺盛的,哪怕通宵达旦地读书学习,第二天照样能神采奕奕,而且,往日也不会睡得这般沉,稍微有些动静,就会惊醒。

这是在从上琅迁徙到涯州的路上,染的毛病,顾安然不似顾婉,因为有上一世的经历,可以说已经习惯了,他带着幼妹,一路上担惊受怕,根本不敢睡踏实,始终精神紧绷,若非有孙镖头一帮老江湖护卫,多多少少还能让他安心一点儿,恐怕不到涯州,顾安然就得累倒下。

上一世就是如此,顾安然一到大庸,就罹患重病,卧床八个月,若非当时二人的叔父依旧在世,对他们兄妹还算照料,他恐怕都活不下来。

顾婉和顾安然,都算是心宽之人,虽然考前百般重视,考试过后,到不那么当回事儿了,第二日,顾安然睡到晌午,养足了精神,就带着妹子去看自家的新宅。

这新宅承载了两兄妹美好的渴盼,建造时可谓是精益求精,顾婉拿出来的设计图纸,也是从商店里买来的,评价最高的图纸中择选,舒适与美观并存。

当初新宅建成,路过看到的人,都忍不住驻足,实在是屋舍精致,风景秀丽,前后的园子也极大,并无过多雕琢,把最自然的美景,保持在最自然的状态,让人呆在后院,便有置身山林的畅快感。

柳木头对这宅子也是一见倾心,难得破例,拿出自家压箱底的宝贝——贮藏几十年的红木和黄花梨木,给这宅子打造配套的家具,而且绝对是花费了极大的心力,往日这些家具,他都是带着徒弟们一起做,只在关键的地方上亲自动手,这一次,他却是全部亲历亲为,加班加点,只让学生们给打下手…

这样精工细作,造出来的宅子和家具,顾家上下全体,连下人在内,都深感满意。

集贤馆内,顾一清请来阅卷的,曾经岚山书院的先生们,已经把考生的卷子审阅完,合格的学子的卷子,也一起送到顾一清手里。

名满天下的顾师,此时此刻,却未在集贤馆,而是在沐家七公子的别院中。

此时已是九月底,秋日风凉,顾一清端端正正地坐在石桌旁,给自己倒了一杯酒,他惬意地晃了晃酒杯,清澈的酒水,在白皙的瓷杯里打了一个转,散发出来的馨香,让人闻之欲醉。

能被称为名士的,无论内里怎样,至少得仪表堂堂,这个时代注重风仪容止,若是长得不好,气质不好,都不可能成为名士。

这顾一清,能名扬天下,自然也是少有的出色人物,现如今虽然老了,却还是一枚相当帅气的老头儿!

此时,这帅老头把一叠卷子平摊在石桌上,一边摇头晃脑地品读,一边陶醉咋美酒佳肴当中,两不耽误。

见他没多大工夫,就把一壶酒喝下去大半,沐七公子有点儿肉痛——这已经是最后一壶了,他又一直找不到机会向人家小姑娘再多要几壶,好酒是越喝越少,他自己都不大舍得喝,这几日却让这个总来混吃混喝的老家伙给剥削得干干净净!

“瞧你那小气样儿,放心吧,以后啊,这样的美酒,老夫要多少就有多少,到时候你别眼馋就是。”顾一清含笑抚须。

“纵然只是为了日日有好酒喝,这个学生,我也非收下不可。”

第五十四章 婚约

更新时间2012-10-9 8:03:03 字数:2143

集贤馆地处偏僻,很少有人山人海的时候。

可是这日放榜,兴元第一次有了类似于京师一般的热闹,大门右侧,普普通通的灰色墙壁前,不乏锦衣宽袍的世家公子,蜂拥而来,还有挑着担子的货郎,来来往往地叫卖一些零嘴儿,茶水。

上千双眼睛盯着张贴出来的榜文,一时间,暗潮涌动。

集贤馆此次招生,招收了一百三十九人,参加入学考试的统共二千七百五十一人,虽不能说百里挑一,却也绝对是超过十中选一了,况且,能够得到各地书院的山长推荐,本就说明,来参考的都是各地佼佼者,一个个心高气傲,那些上了榜的,目光自然瞄准排在自个儿前头的人,那些没上榜的,心下也不一定会福气…

尤其是对前十名,有人对其愤恨嫉妒,有人羡慕不已,据闻,顾一清顾师,就是要从这十人里面,挑选出他的入室弟子,至于有几人,那就要看这些学子的造化了。

不过,无论如何,这十个人,纵使不算名扬天下,至少在众人心里,他们算是鲤鱼跃龙门,和以前大不一样。

红帖黑字,顾安然位列第二。

顾安然安安稳稳地坐在茶棚中,桌子上摆放的自然不是粗糙的茶汤,而是钱婶给他准备的香茗,根本用不着他挤进人群,早早便有好事的来通报——顾家大郎榜上有名,还是高高在上的前十名。

虽然上面还有一位,但因为第一名默默无闻,从一开始就未在士子圈子中出现过,到还是顾安然比较惹人注目。

名列第一的人姓韩,名落,字文韬,曲郡人士,但以前籍籍无名,在此次集贤馆考核之前,名士圈子里,根本就没有这样一个人,就是此次考核结束,人们依旧不知道他是何方神圣。

顾安然到没那么强的好奇心,天底下藏龙卧虎,能人多了,比他顾安然学识出众的,同样车载斗量,这一次能排入前十名,除了实力和准备充分之外,想来运气也一样重要。

他这般的好心态,到让顾婉心下高兴——其实,在集贤馆第一名和第十名并无差别,反正想要成为顾一清顾师的入室弟子,肯定还有别的考验,那位顾师收弟子,一向小心谨慎,可不是那么容易做的,也不是单单只看学问就足够。

反正,在顾婉的记忆中,虽然集贤馆一开始是三年一次招收新生,到了后来,更是发展到一年一招生,可顾一清顾师的记名弟子虽多,但入室弟子,到他驾鹤西去,还是只有二十八名,而这二十八名,只有六位,是从集贤馆名列前茅的学生中选拔,当时,很多名士都戏称,整个庆朝的寒门学子们,都让顾一清挖的大坑给陷了进去,还一陷二十年,心甘情愿!

原来顾师二十八位入室弟子中,可没有自家大哥…就是不知,命运会不会就此改变,现在的大哥,到也并非一丝机会也无。

也罢,剩下的,只能靠他自己去搏一搏,成亦欣然,败亦喜,反正,追赶竞争的过程,就是进步的过程…顾婉端起茶杯,细品了一口凉茶,看了一眼似乎满怀信心的顾安然,笑道:“大哥,你现在入读集贤馆,相信前程有望,是不是应该考虑一下,早日把我的好嫂子迎接入门?”

顾安然一抬头,眉宇间似乎显出一抹忧郁,嘴上却笑道:“丫头,你才多大,这种话也敢说,你也不害臊?”

顾婉莞尔,她知道,此时此刻的顾安然,其实对方家并无多大好感,当年父亲病重,母亲登门求药,方家本与顾家是通家之好,却不曾伸出援手,只送了一点儿不对症的陈腐药材,就打发了事,后来父亲病逝,方家更是对他们孤儿寡母,更是冷嘲热讽,多有鄙夷。

若非念着两家结亲,是父亲的遗愿,娘亲不忍违背,再加上,方家的大公子正准备出仕,不肯让家里担悔婚的名声,指不定,这门婚事早就黄了。

记得那辈子,不只是顾安然不想结亲,连顾婉都是对自家和方家结亲,一百个反对,毕竟,结亲是结两姓之好,方家不乐意这桩婚事,就算方家姑娘嫁了过来,也只能让方、顾两家,变成仇人!只碍于父亲遗命,他们兄妹都不好开这个口罢了。

当初方家借口顾安然拿不出订婚玉佩的事情,欲悔婚,说实话,他们两兄妹并不奇怪,只是因为被方家人鄙夷,心里很憋屈,顾安然更是满肚子怒火,不乐意让方家的老狐狸太容易达成所愿,就算将来要退婚,也得好好恶心恶心方家老头儿,若非那方素一力坚持,甚至为了不悔婚,差一点儿悬梁自尽,这桩亲事,是必然不成的。

即使是此生,顾婉一想到要和方家结亲,可能就此要染上大麻烦,她心里多多少少,还是有些不乐意的。

但方家再不好,她未来的嫂子方素,却是一个好姑娘,体贴温柔,性情坚忍,重信守诺,当年,顾家穷困潦倒的时候,她一大家千金,洗衣、做饭、种地,照顾大哥,还有她这个不大懂事的小姑子,大哥病入膏肓,她也不离不弃,不顾方父的反对,硬是不肯和离。

才数年工夫,那么一位温柔大方的闺阁千金,就变得和寻常农妇没有多少区别,会持家,能做活,却也因为过于劳碌,伤了身体,怀孕小产过一次之后,就再也不能生育,顾大郎心疼妻子,不肯纳妾,他们顾家这一脉,至此绝后。

顾婉常常想,像方素那样的女人,是真傻,可是,她的傻,却让人心疼让人怜惜,也遇上了愿意心疼怜惜的男人,所以,这才不是一场悲剧,如果,方素的男人不是自家大哥这样的,恐怕再她容貌不在,又不能生育之后,她的人生,便成了一笔糊涂账。

所以说,这个傻女人,还是乖乖嫁入顾家的好,就别放出去,万一遇人不淑,不光她自己悲惨,指不定还得让别人脑袋上,为她扣上‘宠妾灭妻’,‘嫌弃糟糠’之类的骂名。

第五十五章 再遇

更新时间2012-10-10 8:01:09 字数:2079

其实说起来,顾家和方家家世相当,都算是第三流的世家,还是衰落了的,顾安然和方素的姻缘,还算是匹配。

方家这样的人家,女儿嫁人,也不是那么容易,同为世家的,不乐意娶,而嫁给寒门,方家又不大情愿,于是,与同等的世家联姻,就成了最好的选择!

所谓第一流的世家,俗称望族,可以考究的家族历史,至少也得两百年以上,家里必须要有十余位高官显贵,还得有人位列三公,最重要的一点儿,家世不能衰落,一旦衰落,就会被打落到下一等去了。

而第二流的世家,就没有一流世家的要求那般变态,其中有一部分是一流世家衰落之后,子息单薄,自动降级,另一部分,则是底蕴不够,当然,历史依旧需要悠久,家族里得有人位列九卿,要不然,也是算不得二流世家的。

第三流的世家,在真正的世家大族里,就算不得什么,可能历史不够长,或者为官的人数不多,官位不高,爵禄不厚,一般只在某几个地方,或者某一地有影响力,没多深厚的底蕴。但即使如此,也要有百年以上的历史,否则,即使家业再兴旺,那也算不得世家,顶多是暴发户。

奈何,顾家就算还能勉强称一句世家,可顾安然的爹,顾风此人,虽然是顾家嫡长子,学识也佳,偏偏身子骨不够硬朗,在儿子年纪尚小,担当不起家业的时候,他就病入膏肓,顾家的家业,也成了他嫡亲二弟的,按照方家的想法,刘燕一个寡妇,还是个性子软弱的,哪里能顶门立户,顾家这一支,也算是彻底完了,方家哪里还乐意把精心养出来的闺秀,嫁到注定衰落的家里去吃苦受罪?

顾婉抿了抿唇角,伸出手,戳了戳落在桌案上的,雪白的飞鸽的小脑袋瓜——这一世,大哥和大嫂的姻缘,不知道还会不会像上一次一样波折重重!

咕咕,咕咕

一对雪白的小鸽子在桌子上踱来踱去,招惹的不少人偷眼观看。

小鸽子小小的脑袋蹭着顾婉的指尖,时不时从她手上叼一块儿绿豆糕,两个小东西一模一样,连身长身高都相仿,歪着脑袋,乌黑如宝石的眼珠明亮动人,偶尔侧头,不屑地扫视周遭的人群,姿态优雅高贵,一身雪白的羽毛,熠熠生光,看得顾安然蠢蠢欲动,恨不得也下手揉一揉看起来很好摸的白羽,可惜,这小家伙高傲的很,除了自家主人,谁凑过来都只能得到一记恶狠狠的啄食!

“咦?”

顾婉正拿起茶壶倒茶,呼啦啦一声,两只鸽子忽然振翅飞起,在半空中徘徊了一圈,猛地向正南方冲去,在座的都吓了一跳,这可是顾婉的心肝宝贝,万一飞丢了,非得心疼死她不可。

顾婉连忙站起身,把食指含在嘴里,吹了一声口哨,可那鸽子也只是略作盘旋,就又加速飞去,众人急忙奔出茶棚,顺着鸽子飞去的方向举目远眺——

入目的情景,让王大、王二这样自诩为粗人的,都忍不住放轻了呼吸。

一个身着白袍的年轻公子,就立在一座酒楼门前,两只飞鸽落于他纤瘦的肩膀上,他面上含笑,温柔地侧头,一只手落在飞鸽毛茸茸的翅膀上面,那鸽子便懒洋洋地伸展了一对羽翅,任由他上下其手,以前那傲气昂扬的劲头,半点儿不剩了。

这场面太美好,年轻俊美,笑颜温柔的公子,与白鸽的组合,怎么看怎么让人觉得见之忘俗。

顾婉炸了眨眼,忽然觉得自己的一双眼睛,似乎被灿烂的光彩,闪的有些睁不开,一颗心却是砰砰乱跳。

那种感觉十分奇妙,是她从来不曾感受过的——就是很久很久以前,在她觉得,她非常喜欢荣淮安的时候,也不曾这般过。

当然,顾婉觉得这并不算是爱情,顶多就是一点儿奇妙的好感,面对那样的男人,是个女子,就很难不在心里有那么一点点儿好感!

也许是众人的视线太浓烈。那白袍公子若有所觉地转头,脸上的懒洋洋的笑容,一如往常般温柔,还稍稍有些平淡,却绝不会让人受到冷落:“一别三载,小娘子可还安好?”

顾安然一挑眉——心下忽然升起一点儿危机感!这位沐七公子不问候自己,反而第一时间先问候自家妹子,不安好心!这位做兄长大人的男人,第一时间警觉起来——这家伙人模狗样,绝对是披着凤凰皮的黄鼠狼,可千万别趁自己一不注意,把家里的‘小白兔’给叼走!

不得不说,世家子弟少有长得不好看的,经过几百年传承,容貌气质大多是上佳,底蕴深厚的大家族培养出来的好苗子,那种风华,可不是一般暴发户能比拟的,偏偏眼前这位还没有名门公子那最让人讨厌的高傲之气…

这样的人,若是对哪个女孩儿起了心思,恐怕,没有多少姑娘能逃脱。

沐七公子自然是不知道顾安然对他的警惕心更重了,他看到顾婉,便忍不住眼前一亮——和三年前相比,她已经能被称为小少女了,抽高了个儿,体态也稍稍有了一点儿婀娜的味道,脸长开了一些,就算尚未到倾国倾城的地步,却也美丽得让人移不开眼,再过两年,眼前的美少女还不知道会出落成什么样子…

“相请不如偶遇,顾兄,小娘子,不如一起喝一杯?就当是为顾兄贺喜…”沐延昭脚步一顿,又‘贪恋’地看了小美女两眼,才不着痕迹地移转目光,笑道。

一边说,他一边漫步走到顾婉身旁,一振臂,两只小鸽子又重新飞回,落在了顾婉纤细的肩膀上——

如果说顾婉只是对这个人有那么一点儿好感,那沐七公子,对这小姑娘的喜爱之情,就已经到了,是个明眼人,就可以看得出来的地步。

顾安然脸一板,一手搂住妹子的肩膀,打得两只小鸽子扇动翅膀拍了他好几下:“沐公子客气,在下还要温习功课,不敢打扰,告辞!”

说完,顾安然转头就走,根本不去理会沐延昭略带几分遗憾的眼神。

第五十六章 投契

更新时间2012-10-11 8:01:39 字数:2104

顾安然虽然行动果决,意志坚定,防范心也很强,奈何她的宝贝妹妹轻易就‘叛国投敌’。

于是,他也只能心不甘情不愿地驻留停步,回身看着他的妹子婉娘,带着宝笙、宝琴两个丫头,一步一步,不急不缓地向‘黄鼠狼’走了过去。

顾安然立马把温习功课之类的事情抛于脑后,万万不敢让自家妹子和沐七公子单独相处,就是带着丫头也不成。

他咬牙切齿地瞪着沐七公子,眼睁睁见他状似无意地一伸手,摸了一把自家妹子乌黑的秀发,很是轻描淡写,任谁看,都不敢说他是在耍流氓!

不得不说,世家公子都很能装,连这位最没有架子的沐七公子也一样具备这项技能,就是在他‘耍流氓’的时候,他照样能做到温文尔雅,让人欣羡!

“婉娘,咱们去尝尝凤来楼免费送上的酥饼,点心师傅是神厨方享的记名弟子,很是有一手…就是靠了它,凤来楼现在的客人,就不比兴元几大酒楼的少了。”

顾婉笑了笑,点头,便很自然地随着七公子登楼。

顾安然一路心惊胆颤地跟上,事实上,沐七公子也就一开始手痒,摸了摸小美人的头发,便再无任何失礼的举动了,最多只是稍微护持一二,想来他也清楚,如今的顾婉,已经过了十岁,该是要考虑男女大防的时候了。

凤来楼是去年新起的一座酒楼,老板大约是提前得到集贤馆的消息,廉价买下了集贤馆旁边的一大块地皮,如今集贤馆一开,地价立马翻了三倍,老板也赚得杯盘满盈。

七公子显然对这地方很熟悉,掌柜的亲自下来领路,给他们挑了一个二楼靠窗的雅座儿,周围还有屏风阻隔,充分考虑了独立空间。

凤来楼的酥饼确实不错,香味浓郁,酥脆可口。而沐延昭也是一个连他的敌人都对他讨厌不起来的男人,与他说话,如沐春风,哪怕是揣了一肚子警惕的顾安然,也不得不同意,眼前的七公子学识渊博,对涯州各地的各种事物了如指掌,与他交谈,绝对是最好的享受。

聊了一会儿天,两个人越聊越投契,沐延昭连他轻易不肯示人的丰朝地图,也拿出来铺在桌子上笑眯眯与顾安然各地的事务,什么国计民生,什么世家宗族的势力范围,什么官员的品性,弱点,哪里有多少支义军,哪里的土匪彪悍,哪里适合攻,哪里适合守…

各种杂务,他信手拈来,听的顾安然一愣一愣的。

顾家藏书众多,顾安然也勤勉好学,与他同样年龄的年轻人里面,能够在学识上超过他的人,已经寥寥无几,只要是在书本上能够学到的东西,他都不缺乏,奈何顾风去世得早,刘燕虽说颇富文彩,到底是女儿身,不了解国家大事。

这些世家大族的必修课,对顾安然来说,自然是陌生的很,就算不是一无所知,也是短板一块。

顾婉自然知道,他家大哥需要了解这些东西,但以他们家的情况,不可能给大哥把这一块儿补上,不觉在心里对沐延昭的细心体贴,多了几分感激。

——要知道,地图这种东西,尤其是军用地图,可不能轻易示人,若让挑事的人看到,说他一个阴谋造反,都没有问题,在丰朝,这玩意儿决不允许私人收藏。

当然,现在已经不是丰朝刚立朝的时候了,各地的地方势力,在当地早就不是朝廷能够控制的住,现如今,丰朝朝廷,也只是勉强维持一下体面。沐延昭在涯州,别说随便拿几张地图看着玩,就是当街谩骂圣上,估计也没什么大碍。

沐延昭事无巨细地给顾安然这么一解说,顾安然也就不好意思把人家当贼一样防备了,就连这货一边儿跟自己说话,一边儿还不忘和自家妹子分食一个食盒里面的点心,偶尔惬意地一起喂喂鸽子,间隙低声细语两句,他也觉得不像以前那般刺眼。

顾婉笑眯眯把食盒里的糕点挑出来,用象牙的筷子,把果酱馅饼割开,分给自家大哥和沐延昭吃,大哥也就罢了,并不是特别爱零食的,可顾婉明显发现,虽然沐延昭的脸上还是一派的温柔镇定,吃糕点的速度也不是特别快,可一吃到嘴里,他的眼睛就仿佛变成了猫瞳,呼吸也会变得轻缓…

顾婉心下不自觉有些得意,有那么一个人,一吃到你做的点心,就会心情愉悦,这种感觉,大约也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了解了。

在酒楼里坐到晌午,顾安然才携着妹子打道回府,捎带得拿上顾安然送的一张列了各地宗族系谱的地图,地图其实顾婉也有,而且还比顾安然的更精确,可是,这一张地图的价值,可不再地图本身!

临走之前,顾安然居然还有些恋恋不舍,完全不记得他一开始是怎么恨不得离那七公子远远的…

他们一行三人在人家酒楼里占据了最好的位置,却连一壶茶都没有点,就要了几盘免费提供的酥饼,不知道那掌柜的会不会气死!

沐延昭望着顾婉渐行渐远的背影,给自己倒了一杯热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