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百人就把敌方主将杀了?”甄妙只觉不可思议。

池副将一笑:“还是罗将军厉害,不知怎么找到一条偏僻山路绕到了敌军后方,而且有一百名勇士配备了火器。火器是什么县主可能不知,这还是海外传过来的,也不知道罗将军什么时候准备的。现在那些百姓,都把罗家军当天兵天将传呢。”

这场胜利,把形势彻底扭转了过来,厉王亲自出兵,僵持了数月,最终兵败,退到了北岭以北。

而此时,传来了昭丰帝病重,急召罗天珵回京的消息。

第四百二十五章 陌上花开缓缓归

罗天珵策马而来,出现在甄妙面前时,甄妙正扶着腰,指挥着白芍和青黛二人做耳朵眼炸糕。小巧金黄的炸糕捞出来,冒着热气,咬上一口甜甜的豆沙馅就流出来,别提多好吃。

甄妙吃的急了,烫得眼泪直流,那道身影出现在有些模糊的视线里,忍不住揉揉眼,脸上骤然迸发出喜悦的光彩:“世子——”

罗天珵大步走过来,抬了手替她拭泪,叹口气道:“知道你想我,莫哭,我这不是来了。”

甄妙…

“这是什么?”

“炸糕。”

“我尝尝。”罗天珵低头,就着甄妙的手咬了一口,挑挑眉,几口把一个炸糕吃得干干净净,叹道,“好久没吃到你做的饭了,想得慌。”

“想吃什么,等晚上我给你做。”

“傻子,这个时候你乱操什么心,孩子没累着你吧?”罗天珵目光下移,落在甄妙隆起的腹部,伸手摸了摸,忍不住道,“竟然大了这么多。”

甄妙挥开他的手:“洗了手再摸。”

二人回了内室,相对而坐,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仿佛看不够似的,最后一起笑起来。

甄妙肚子虽挺,四肢还是纤细修长的,脸蛋褪去了婴儿肥,反倒显得瘦了些,罗天珵瞧着,心里有些不是滋味,抚摸着她腹部叹道:“皎皎,都是我对不住你,你有孕在身,我却一直没能陪着你。”

甄妙眼睛弯成月牙,笑眯眯地道:“你打了个大胜仗,活蹦乱跳的回来,就很对得住我啦。对了。我听池副将说,你手里还有火器呢,这玩意儿,咱大周没有吧?”

罗天珵笑道:“这还多亏了三舅,当时喝酒闲谈,听他提起大洋彼端有这样的神器,他还把贴身带着的火器展示了一番。我见威力不凡。便托他弄了一些来。这一次,果然派上了用场。”

“你还说呢,之前那边传来的都是不好的消息。我整日提心吊胆,就怕哪日听说黒木城破的消息,没想到突然就反败为胜了。”甄妙有些后怕地道。

罗天珵笑了:“先前不利的局面确实是真的,不过逼入绝境才能破釜沉舟。打靖北军个出其不意。”

他之所以心中有底,火器还在其次。而是知道一条极偏僻的密道可以绕到山后敌军后方,那条道,还是他前世领兵作战,有一次敌众我寡被杀的七零八落。偶然发现的。而后来芦花棉袄的事,虽给大周军带来不小的损伤,却也成了一个迷惑敌人的契机。

这场仗。若不是打得这样出其不意,战果累累。双方一直磨下去,说不定最后损失的将士比现在还要多出许多。

这样看来,芦花棉袄一事,反倒是福祸相依了,也不知让京中多少人哭晕了。

罗天珵冷笑一声,随后收回心思,俯下身贴在甄妙腹部:“我听听,据说孩子这么大时,都会动了呢。”

“动了么?”甄妙来了兴致。

她也听两个伺候的婆子说了,胎儿到了四五个月,就能感觉到动弹了,也不知这孩子是不是格外懒,至今她都没怎么察觉过动静。

“应该是没有…”罗天珵忽然兴奋地抬头,“我听到他在里面叫了。”

甄妙黑了脸:“那是我肚子在叫,炸糕吃了一口就被你吃光了!”

她拿了个软枕垫在后腰上,换了个舒坦的姿势坐着:“世子,有件事儿要和你说一声,元娘现在就在这个院子里住着。”

“元娘?”罗天珵刚开始没反应过来,与甄妙清澈的眸子对视,脸色微变,“知雅?”

甄妙点头,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说了一遍:“元娘之前不管对错,遇到那样的男子,我实在不能视而不见,不过今后怎么安排,还要你拿主意。”

罗天珵已经恢复了平静的神色,淡淡道:“那我就去见她一见,她若是吃了苦头懂事了,那么就留在北荔,看她是想嫁人也好,或者自立女户也好,总会有人照应着她。若是还没什么长进,那就从哪里来还回哪里去。国公府的大姑娘早已经死了,不过发配边关的田家人,还没死绝呢。”

“我看她这些日子规矩的很。”甄妙至今依然没法和罗知雅亲近起来,可还是忍不住替她说了一句。

任谁刚从噩梦中逃出来,获得了片刻安宁后又重新回去,都会崩溃的吧?

后来,罗天珵和罗知雅谈了什么,甄妙并没过问,很快就到了他们回京的日子。

启程那日,迟来的春光格外明媚,福哥儿抱着甄妙的腿死活不撒手:“姨姨,吃饼饼…”

甄妙肚子大的不方便弯腰,直接蹲下来摸着福哥儿头顶:“等福哥儿再大两岁,就可以去京城看姨姨了,到时候姨姨给你做很好吃的饼子。”

本来三年任满,韩志远该回京叙职,他考绩得了个上等,就算不能留京进六部,也会调任富饶之地,只可惜赶上靖北之乱,昭丰帝身体又欠佳,这些事就都耽误下来,这样一来,还要在北荔再干三年。

不过甄妙冷眼瞧着,他们夫妻倒是没有半点不快。想来家庭和睦,生活顺遂,哪怕清苦些,也比富贵窝里整日与糟心事打交道强。

温雅涵使了个眼色,一个妇人上前抱起了福哥儿。

“二表妹,还以为能看着你的孩子出世,没想到这么快你就要回京了。你身子重了,路上定要万分小心。”

“三表姐放心吧,走的都是官道,马上又要入夏了,正是不冷不热的时候,路上不会太难熬的,我就边走边歇着,一路赏景回京城,说来还是难得的机会呢。”

那边罗天珵和韩志远也寒暄完了,走回甄妙身边。伸手扶了她:“皎皎,咱们走吧。”

“嗯。”

这时一个声音传来:“夫人——”

罗天珵揽着甄妙回头,平静看着走来的罗知雅。

罗知雅低了头,冲罗天珵福了福身子:“罗将军,夫人,承蒙二位收留关照,我来送一送。”

“不过是举手之劳。田娘子不必客气了。”罗天珵语气冷淡地道。

甄妙也道:“将军说的不错。田娘子。今后你若有什么难处,就对温太太说,咱们相识一场。也是难得的缘分。”

罗天珵给罗知雅安排的身份,就是温雅涵的远房表妹,因为新寡投奔过来,不愿再嫁。另立了女户,开了一家小小的针线铺子。

罗知雅抬眼看向温雅涵。温雅涵笑着点点头。

她收回目光,凝视着罗天珵,眼中隐隐有泪光闪现,见他毫无反应。默默憋了回去,看向甄妙,忽然就深深施了一礼。

“你——”甄妙有些意外。欲言又止。

罗知雅已经迅速转了身,快步离去了。

因有圣上急召在身。等出了北荔境界,罗天珵不得不先一步赶往京城。

与甄妙依依惜别后,他对张、池两位副将千叮万嘱:“一定要保护好县主,不然,你们提头来见!”

张、池两位副将抱拳,同声道:“绝不负将军所托!”

马蹄声急,烟尘四起,罗天珵留下那颗担忧挂念的心,领着一队人马奔腾而去。

甄妙收回目光,由白芍青黛扶着上了马车。

这马车经过特别改造,又铺着厚厚的毯子,行起来半点不颠簸。

这样缓缓的一路向南,随着心意想在哪里停留几日就停留几日。天气渐暖,花草丰茂,各处风景人物皆不相同,趣味盎然,美不胜收。

甄妙身子虽渐渐重了,反而有种乐在其中的感觉。

她觉得浑身上下每一个毛孔,都在自由的呼吸,而这样的机会,恐怕以后都难再有的。

到后来心念一起,采购了上好的笔墨纸砚,画下沿途的风景打发时间,竟不知不觉走了两个多月,终于京城在望。

提前得到消息的罗天珵赶了百里路来接,见甄妙挺着个滚圆的肚子下车,吓得冷汗直冒。

“下来做甚,我上去就是了。”

甄妙顾不得夫妻重逢的欢喜,抿了唇低声道:“我还有事儿。”

“什么事儿,你说一声就好了,还要亲自去做?”罗天珵干脆直接抱起甄妙进了马车。

甄妙憋得脸通红:“笨蛋,我尿急!”

好不容易到了驿站,她下个马车容易吗,居然又被抱上来了!

罗天珵干笑两声,不顾甄妙惊呼,直接抱着她下去了。

又在驿站停歇了一会儿,这才上路,等到了镇国公府,天已经擦黑了。

“祖母,您怎么在这里等着?”甄妙由罗天珵抱着下了马车,竟发现老夫人拄着拐杖,领着黑压压一群人等在大门口,不由吓了一跳。

老夫人见甄妙面色红晕,松了一口气,露出舒心的笑容:“你这丫头,我听说你有了身子,大郎那混小子居然还让你一个人赶路,就拿拐杖把他揍了一顿。我这颗心呀,就一直没放下来过,如今看你平安回来了,总算落了地,不然,我非要打死那混小子不可!”

要是依着老夫人的想法,皇命在身,当然不能耽搁,可媳妇怀着身孕,怎么能赶路,应该寻一处稳妥的地方,等生产了,孩子大些再接回来才是正理。

进府的第一件事,就是请了擅长妇科的太医给甄妙诊平安脉。

太医手指搭上去好一会儿,神情越来越郑重。

第四百二十六章 双喜

罗天珵一见太医的神色,心里咯噔一下,整个人都不好了,腾地从椅子上站起来,向太医的方向走了两步,又怕打扰了太医诊脉,强自停了下来。

他坐下又站起,反复几次,老夫人看得眼花,忍不住问:“太医,究竟如何?”

太医没吭声,示意甄妙把另一只手伸出来,换了一只手来诊。

罗天珵屏气凝神,只觉心跳的从没这么急过,恨不得把这半天不开口的太医捶上几拳,以解心中的焦虑,可偏偏碰不得,就更加心焦了。

就连老夫人都有些着急了,心想,靖北那地方天寒地冻,大郎媳妇又一路长途跋涉,该不会出什么差池了吧?

都这个月份了,要是有什么问题,那可怎么办才好!

室内一片凝重,侍立的丫鬟婆子连呼吸都放轻了一些,生怕惹出动静引得主子不快,这种情形下,恐怕直接发卖了都是有的。

就在众人瞩目中,太医终于松开手,缓缓露出笑容来。

这一笑,仿佛一只无形的手拉开了室内低沉厚重的重帘幔帐,整个氛围为之一松。

老夫人嘴角不自觉染上一层笑意:“太医,情况如何?”

只有罗天珵关心则乱,仍是一脸郑重,目不转睛地盯着太医,生怕他嘴里吐出什么不好听的来。那个时候,许是会直接把这老货丢出去也不一定。

“恭喜老夫人,恭喜罗将军了。”太医显然不懂某些家属的不可理喻,抚了抚打理的干净整洁的胡须,笑眯眯道,“县主这喜脉。是双脉之相。”

“双脉之相?这是什么意思?”罗天珵傻傻地问。

老夫人已是喜笑颜开:“当真?”

太医抱拳:“下官仔细探查过了,应当不会有错。”

“太好了!”老夫人激动的站了起来,扬声道,“红福,给太医上茶。”

这就是要重重打赏的意思了。

“祖母,双脉之相是说——”

老夫人笑看罗天珵一眼,心道这孙子关键时刻怎么这么蠢?不过她马上就要见到两个重孙了。还是一模一样的小娃娃。就不和他计较了,愚蠢的孙子可以退下了。

“傻小子,你媳妇儿怀了双生子!”

“双生子?”罗天珵先是一呆。随后猛然站起来,双手抱住甄妙的肩膀,“皎皎,你听到没。你怀了双生子呢!”

甄妙也是被这消息震惊的压根反应不过来,连连点头:“听到了。”

“真是太好了。我竟然如此厉害!”罗天珵一双剑眉高高扬起,眉飞色舞。

老夫人看不过去的咳嗽一声。

我的孙子这么蠢,究竟是怎么打的胜仗?

罢了,这大概就是家学渊源。继承了她家老头子的领兵天赋,难怪能生出双生子来呢,她家老头真是厉害啊。

至于领兵天赋和生双生子有什么关系?抱歉。这不在老太太考虑范围之内。

太医一直欲言又止,终于找到了说话的机会:“不过——”

这声“不过”一出来。室内气氛顿时一窒。红福嘴角含笑,正捧了个厚厚的红封过来,闻言愣是利落的把红封塞进了袖子里,迅速换上一副没有任何表情的表情。

其他丫鬟婆子见了,暗暗钦佩。

难怪红福年纪轻轻就成了老夫人身边的一等大丫鬟,那等威风气派连富户家的姑娘都不及,你看看人家这表情,进可攻退可守,随时可以根据太医接下来的话,不着痕迹的换上任何一种表情,这才是真正的功夫啊!

“不过怎样?”罗天珵显然也被这两个字给吓住了。

千军万马算什么,血流成河算什么,原来杀伤力最大的,还是“不过”这两个字!

太医也有些吓着了。

他接下来要说的明明是身为医者都该交代的话,这一屋子人的神情,还有那沉重的气氛,是要闹哪样啊,弄得他真没法过了!

“太医,到底如何你说吧。”罗天珵不自觉握紧了拳头。

太医目光下移,瞄了那拳头两眼,心想,幸亏他接下来要说的话不会让人太激动,不然就冲罗将军这威胁人的样子,就算情况不妙,他也不敢说啊。

“不过——”太医敏锐发觉这两个字一吐出,气氛更加沉重,忙道,“下官是说,县主怀的是双生子,早产的几率会大些,加之又是头胎,虽说身体康健,生产时怕有些艰难,府里还是早早安排妥当才好。”

屋里人齐齐松了口气。

“红福,快上茶!”

“嗳。”红福笑意盈盈应道。

镇国公府一下子变得热闹起来。

罗天珵立下不世功勋回来,偏巧病重的皇上病情也稳定下来了,虽还不能上朝,但就目前看来,龙椅还没有换人坐的打算。

这样一来,罗天珵顿时成了朝中人人想攀附拉拢之人。

甄妙这一回来,因她在靖北的事迹早已传回来,一早就有宫里的赏赐传下来,皇上的,皇后的,连向来不大待见她的太后都给了厚厚的赏赐。

于是,由上到下,无论是王孙贵胄,还是寻常官员,全都借着甄妙有孕的缘由,送了各式各样的贺礼来。

这番热闹,都被挡在清风堂之外,甄妙月份重了,除了每日去花园走走,就是静养,连那只白猫,都怕伤着她,暂时移到旁处养着了,就只剩了逗弄锦言打发时间。

“大奶奶,伯府来人了。”

“是谁过来了?”甄妙正拿了炒熟的小米喂锦言,闻言转身净手,边擦边问道。

“是太太和二夫人。”

“快请进来。”听说温氏来了,甄妙一喜。

自打她回了京城,其实温氏已经来过一次了,不过人怀着身孕。似乎总是更依恋亲人一些,一听她过来,心情顿时大好。

不多时,温氏和李氏一起走了进来。

甄妙忙拉着二人坐下。

“让娘瞧瞧,哎呀,几日不见,似乎又大了许多。”

甄妙抚着腹部笑:“太医说因为是双子的缘故。所以肚子长得快。”

温氏啧啧有声:“难怪呢。娘怀着你们兄妹的时候,快生时还没这么大呢。双生子可是太难得了,娘就觉得你是个有福气的。”

李氏暗暗撇了撇嘴。

得意什么。双生子谁不会生啊,她十几年前就生过呢,现在都可以当娘了!

一想到这个,李氏扯了扯帕子。

玉儿年前就嫁了。可冰儿因为退了亲,到现在还没有着落呢!

甄妙扫了白芍一眼。白芍会意,捧上来一个匣子。

甄妙看向李氏:“二伯娘,六妹成亲我远在靖北也没有赶上,这算是补给她的添妆了。”

李氏心中那点子嫉妒刚刚虽冒了头。可对如今的甄妙,明面上却不敢露出半点来了,忙接过来笑道:“哎呀。那二伯娘就替玉儿谢过了。可惜她随着夫君回了外祖家,没能过来看你。倒是冰儿。本来这次想带着她过来的,又怕吵着你。”

“二伯娘说笑了,五妹性子最稳重,我一个人呆着也无趣,闲时让她过来陪陪我也好。”

甄妙多少能猜到甄冰近况,算来她也有十七了,至今亲事还没定下,想来心情不会太好。

李氏眼睛一亮,笑得合不拢嘴:“四姑奶奶不嫌弃就好,等下次我带她过来。”

说到这里,话题一转:“世子还是那么忙吗,也没时间多陪着你?”

甄妙点头道:“确实很忙,不过他再晚都会回来的。”

昭丰帝身体欠佳不能上朝,就命桂王和辰王两位皇子监国,明眼人已经可以看出,下一任的帝王,就在这两位之间产生了。

皇权交接之际,又有内忧外患,以罗天珵如今的位子,不忙才怪呢。

李氏掩嘴笑道:“男人有本事才忙呢。四姑奶奶,二伯娘这次过来,其实还有个不情之请。”

“二伯娘请说。”

李氏叹了口气:“我也不怕笑话了,这几年来,我整日愁得睡不着觉,冰儿的亲事,实在成了心病了。世子这次领兵去靖北,应该认识不少儿郎吧,你看,能不能让他帮着寻个合适的?”

甄妙虽不耐烦李氏,对甄冰是真的当成妹妹看的,闻言就道:“等世子回来,我和他提一提。只是他了解的都是武将,不知——”

李氏连忙摆手:“武将好,我现在觉得,武将比那些肩不能提的酸腐书生强多了。”

这次凯旋而归,多少好男儿升官进爵,当时她就有了这个心思,只是这话总要等甄妙回来才好提。

得了甄妙的准话,李氏心满意足,起身道:“我有些内急,去一下净房,你们母女二人好好说说话。”

她知道再腻下去就讨人嫌了,给二人留下了说贴己话的时间。

等李氏一出去,气氛就更加放松,温氏伸手抚了抚甄妙肚子,叹道:“总算把孩子盼来了,你以后就真正站住脚了。”

“娘,前两日二姐过来看我,我瞧她清减了许多,问她,她只说还好,也不知到底怎么样呢?”

芦花棉袄一事,震惊朝野,尤其是户部官员,一大半都惹上了麻烦,原户部尚书被削了官职,右侍郎则是满门抄斩,左侍郎是甄妍的婆家,结果还算是好的,只是降职罚俸,好歹还在这上层的圈子里。

第四百二十七章 临产

温氏抬手理理头发,很平静地道:“要我说,这样也好。你二姐那婆家老太太,是个爱穷讲究规矩的,这几年你二姐和你姐夫感情虽好,可也受了不少磋磨。现在此消彼长,就是看在你的面子上,那老太太也不敢再挑事了。”

甄妙听了,不由跟着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