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连连摇头:“佳明县主怎么可能这么大度?”

六皇子黑了脸,心道,这小子是不是平日太闲了?

罗天珵笑眯眯道:“是多亏了佳明啊,现在。我左手抱一个儿子,右手抱一个儿子,可不是左拥右抱吗?”

萧无伤表情一滞,随后恼道:“罗将军,不带你这么显摆的啊!”

六皇子同样不乐意了,心想,显摆什么。生一对儿子了不起啊?

罗天珵不知道六皇子左右摇摆的心思。忽然凝神细听。

“怎么了,听什么呢?”

“嘘,戏开始了。”他似笑非笑地道。

萧无伤有些摸不着头脑。立着耳朵听了听,果然隐约听到后边传来的锣鼓声。

此时,镇国公府老夫人正陪着各府的老夫人们看戏。

戏台子上一个旦角咿咿呀呀唱着,正到了精彩处。

红福从一侧走过来。附在老夫人耳边说了几句。

老夫人脸色微变,站了起来。

周围的人看过来。老夫人笑道:“老姐妹们先听着,我去去就来。”

老夫人面色凝重,匆匆回了清风堂,在门口时。正好和赶来的太医打了照面。

老夫人心中一沉,加快了脚步,进了里屋后见甄妙气色尚好。微微松了口气。

地上的碎瓷片已经不见了,打扫的干干净净。像是什么都没发生过。

建安伯老夫人和镇国公老夫人打了招呼,就道:“太医,劳烦您看一下,这是什么。”

白芍把收集起来的那些小颗粒呈给太医看。

雪白的帕子上是一些细小的颗粒,还有些湿漉漉的,呈墨绿色。

请来的太医是经常进宫的,而宫里除了一位天子,主子就都是女人了,也就是说,常进宫的太医,几乎没有不精通妇科的,这太医显然也不例外。

他见了那些小颗粒就觉得有些眼熟,熟练的挑起来几粒闻了闻,又放到口中尝了尝,脸色微变。

“太医可认出,这是什么?”建安伯老夫人问。

这些内宅的弯弯绕绕,太医见多了,面上不动声色,平静地道:“是舒心丸。”

镇国公老夫人一时没想起这是什么药丸,看着建安伯老夫人。

“多谢太医了。”建安伯老夫人这么一说,就有丫鬟领了太医下去。

等太医一走,镇国公老夫人终于忍不住问:“发生了什么事?”

建安伯老夫人站起来:“老姐姐,请恕我越俎代庖了,刚刚这丫鬟给妙儿端来的药碗无意间打碎了,发现了这个,老婆子瞧着像舒心丸,就传了太医过来,如今看来,果然不错,还请老姐姐给妙丫头做主。”

“舒心丸怎么了?”镇国公老夫人还是没回过味来。

建安伯老夫人恍然。

镇国公老夫人早年随着老国公东征西战,恐怕对京中妇人用的一些东西不大了解,她干脆直言:“这舒心丸是曾经的禁药,原是缓解妇人痛经之症的,可却有个极大的害处,生产不久的女子若是服了,极易血崩而亡!”

镇国公老夫人脸色一下子变了。

“老夫人,妙儿秉性淳朴,不大懂这些弯弯绕绕,今日既然赶上了,我这当娘的就厚颜求您替她做主了。”温氏有些激动地道。

李氏见状,做贼心虚之下忙跟着附和:“是啊,老夫人,您可要替妙儿做主,把那害她的人揪出来!”

青黛立在无人注意的角落,低调的仿佛不存在,手指忽然轻轻一弹。

因为镇国公老夫人进来,屋子里的人都是站着的,李氏说的义愤填膺,衣袖这么一摆,就见一物从中掉了出来,飘飘荡荡的落下,不知怎么来了一阵风,正好落到了镇国公老夫人的脚背上。

镇国公老夫人俯身拾起来:“这是什么?”

李氏顿时面如土色。

第四百三十五章 罪名落定

这是什么?

这种敏感的时候,在场的人都伸长了脖子看过来。

这明显是一个被揉的有些发皱的纸包。

原本,掉下个纸包啊、手绢啊,不会这么惹人注目,可李氏那脸色实在有些难看,建安伯老夫人心里咯噔一下,把纸包摊开来,眼神立刻一缩。

这纸包没什么特别的,可摊开来的纸上还沾着几粒米粒大小的药丸。

要说先前那些化成芝麻大小的药丸,建安伯老夫人还要琢磨琢磨,才认出什么玩意来,那这没入水的药丸,在这种特殊时刻,几乎是在看清楚的一瞬间,建安伯老夫人就想到了。

她的脸色,一下子变得比十月里枯败的池塘烂荷叶还难看。

“李氏,这是什么?”

李氏脸上没了血色,嘴唇也是苍白的,抖了半天抖出几个字:“老…老夫人…”

事到如今,满屋子人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建安伯老夫人那张老脸,被人啪啪啪打得响亮,都不知道肿成什么样了,气得伸出手指着李氏:“李氏,你这是为了什么?”

是啊,这到底是为了神马?

满屋子的人,好奇心简直都要压过了愤怒心,任谁想破了脑袋,也想不通,李氏一个娘家二伯娘,好好的怎么会对嫁了人的侄女下毒手了。

李氏这时候,终于找回了些理智,面对着建安伯老夫人的怒问,还有一屋子好奇且愤怒的目光,强撑着辩解道:“老夫人,儿媳也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儿啊!”

她说出这一句话,后面的话就流畅了:“您想。儿媳又不是疯了傻了,怎么会害四姑奶奶呢?害了她,儿媳有什么好处?”

“那这纸包,难道不是从你袖子里掉出来的?”建安伯老夫人脸上火热,厉声问道。

“这,这…”李氏跺跺脚,“儿媳哪知道。说不定是有人想害四姑奶奶。顺便把这纸包神不知鬼不觉的塞进了儿媳袖子里呢——”

众人都拿看二傻的眼神瞧着李氏,甄妍忍不住冷笑道:“二伯娘,您当是看话本子呢。我们这里,还有来无影去无踪的高手不成?”

她也是气得狠了,完全不管镇国公老夫人还在这儿,扭头对建安伯老夫人说:“祖母。这事也不难查,这种东西总要出去买。既然是在二伯娘身上发现的,还是先拿她的贴身丫鬟问问吧。”

“二姑奶奶,你这已经出嫁的姑娘,老夫人还没说话呢。就插手娘家的事了?我总是你的长辈,要我没脸儿,就是整个伯府没脸呢。老夫人。您可要相信儿媳,儿媳怎么可能做出这种损人不利己的事呢?”李氏心中有些慌。面上还强撑着。

建安伯老夫人脸上一直发热,不理会李氏,先冲镇国公老夫人道:“老姐姐,这事情实在出乎意料,给府上添麻烦了,只是今日既然赶在这了,总要当着您的面弄个明白。”

镇国公老夫人一进门,就接连看了几场大戏,现在心还是飘的,听建安伯老夫人这么一说,点点头,继续看戏。

跟着李氏前来的大丫鬟寒霜就在耳房里歇着,建安伯老夫人命人把她传了来。

寒霜进来时,觉得屋子里气氛不对,神情就有几分不安,待到建安伯老夫人劈手把那纸包甩到她脸上,问上一句“这是什么”时,整个人就瘫软了。

一看寒霜这反应,建安伯老夫人最后一丝庆幸都没有了,抖着唇道:“贱婢,今日你不说个清楚,我就拔了你的舌头!”

“寒霜,你就如实对老夫人说,老夫人最和善公道了,别怕——”李氏提醒道。

“你闭嘴!”建安伯老夫人扭头喝道。

李氏闭嘴了,心中虽慌,却也并不绝望。

她是打定了主意死活不承认的,纸包从她衣袖里掉出来又如何,她咬定了不知道纸包为何会在她身上,又和甄妙没有直接的利益冲突,老夫人处置时总会松动几分。

寒霜是她一手调教出来的,且吩咐她办这件事时,也把厉害说了,甚至明白告诉她,一旦事情败露,必须咬死了不认,不然,她老子娘,几个弟弟妹妹都别想得好!

寒霜扑通一声跪下来,抬眼看李氏一眼,眼神格外复杂,随后抖着身子道:“老夫人饶命,这舒心丸,是二夫人命婢子买的——”

“贱婢!”李氏大吃一惊,就要冲过去教训寒霜,建安伯老夫人怒极,顺手抄起茶碗就扣在了李氏的脸上。

李氏闷哼一声,就倒了下去,茶碗骨碌碌滚到一旁,脸上好大一个碗印,格外滑稽。

可是这时,却没人在乎她的死活了。

李氏的贴身丫鬟,一见纸包张口就说出舒心丸来,害甄妙的是谁,还用再说吗?

李氏被茶碗扣晕了,屋子里其他人一时之间也不知道说什么。

沉默了好一会儿,镇国公老夫人道:“老身实在想不出,李氏为何——”

谁能想得出啊!建安伯老夫人忍不住翻了个白眼。

甄宁看一眼甄妙,脸色微变,一下子恍然大悟,动了动嘴唇,没有吭声。

人都说心中有什么,看别人就是什么,她要是一下子说出其中缘由,虽得了聪慧的名声,于品行上的口碑,却是不利的。

“也不是我好奇,但大郎媳妇无辜受难,又是常来往的府上,事情总要弄个明白。”镇国公老夫人淡淡道。

要是旁的亲戚,发生了这种事,日后就不许上门了,不撕扯清楚,那也无妨。可这是大郎媳妇娘家人,日后常来常往的,万一再有个意外,那两个重孙可就没了娘了,大郎也要发疯。

建安伯老夫人臊的恨不得钻地缝里,心中却也感念镇国公老夫人。这是真的看重妙丫头呢。

她目光凌厉看向了寒霜。

寒霜咬着唇道:“婢子只是偶然听二夫人说…说若是四姑奶奶出了事,就要五姑娘替四姑奶奶来照顾两个哥儿…”

这话一出,满屋子人又气又恨,建安伯老夫人更是半刻都呆不住,留了温氏劝慰甄妙,把李氏像抬死猪一样抬回去了。

第四百三十六章 李氏的下场

建安伯老夫人是个雷厉风行的,把死猪李氏带回了建安伯府,当即就命人把大老爷夫妇、甄二伯统统叫了过来,至于小儿子,咳咳,那是个棒槌,从来不在商量事的人范围内。

“娘,发生了什么事儿?您脸色不大好,是不是累着了?”建安伯世子甄大老爷也是刚从洗三礼的酒宴上回来,说话还带着酒气。

甄二伯虽也喝了酒,瞧着还是那淡泊出尘的模样。

往常建安伯老夫人最疼二儿子,可此刻见他不染凡俗的样子,顿时气不打一处来,劈头盖脸骂道:“老二,你找的好媳妇儿,知不知道她做了什么事儿!”

一旁坐着的蒋氏耷拉着眼角,心中替小叔子抱不平。

老夫人,这媳妇哪是二叔找的,明明是当初您千挑万选的呀,她不是一直做蠢事吗,到底是哪一件啊?

甄二伯也是被骂了个措手不及,无奈地摸了摸鼻子,温声道:“娘,您别气,有话慢慢说,李氏哪里做得不对了,您对儿子说,回来儿子好好说她。”

老夫人在镇国公府被打了脸,心中窝火,听二儿子这么说,心中一酸,委屈道:“哪里做得不对了?她就没做过什么明白事儿!”

这话说完,老夫人也知道自己无理取闹了。

李氏平时小家子气,说话处事让人看不过眼,可要说多恶毒的事儿,她至少明面上是没做过的。烂泥扶不上墙的性子,就是爹娘,管多了发现不管用,还灰心丧气的。更何况老二这当夫君的。

幸亏老二性子好,这么多年下来也认了,不然碰到个脾气硬的,两口子天天吵,恐怕她这把老骨头早就被气死了。

还是那句话,李氏平时再小家子气,总不能塞回去回炉重造。谁让她当年踩了狗屎运。聘了回来呢?

老夫人深深自责着,心中拿定了主意,把李氏干的事说了一遍。

素来沉稳的蒋氏张大了嘴。好一会儿没有合拢,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幸亏她当时打定了主意,不同意侄子和五丫头的事。看来果然是对的,有这么个亲娘。五丫头就是金镶钻的,也不能要啊!

甄大老爷当场就拍了桌子:“蠢妇!毒妇!贱妇!”

一连说了三个“妇”,弄得老夫人和蒋氏拿眼斜他。

甄大老爷咳嗽一声,扭头对甄二伯道:“二弟。事已至此,李氏是不能再留了。”

见甄二伯挑眉,他阴沉着脸。直截了当道:“二弟,你别心软。这要是发生在咱们府里。还能遮掩一二,可李氏把事情捅到镇国公府里去了,咱们总要给国公府一个交代,不然以后还怎么上门?人家一见了咱家人,就要想起李氏办的蠢事,心里还不要唾上几口。”

见甄二伯不语,接着道:“府上别人不提,五丫头亲事可是不能再拖了,要是休了李氏,对她多大的影响?所以,李氏还是称病吧,趁着她病着的时间,抓紧把五丫头的亲事定下来。”

订婚后,李氏就可以去死一死了。

老夫人和蒋氏对视一眼。

说来也是巧了,近日那萧将军就会来提亲…

“老二,你怎么想?”老夫人硬起心肠问,语气里已经是默认了甄大老爷的主意。

她并不是心狠的,怪只怪李氏对她看重的孙女下手,实在是容不得她了。

再者说,就是冰儿、玉儿有这么个拖后腿的娘,还不如没有!

甄二伯终于开了口:“李氏与儿子毕竟是夫妻一场,还生了冰儿和玉儿,没有哪个女儿在母亲病重时出嫁是开心的。”

“二弟,这个时候,你可不能再心软!”

甄二伯淡淡道:“娘,就让李氏以后在家庙里礼佛吧。”

老夫人很不情愿:“进家庙也是个办法,可是你以后怎么办?”

李氏进家庙,还占着正妻的位置,那儿子岂不是要孤单一辈子?

甄二伯笑了笑:“儿子一个人过,也没什么不好,只是漓哥儿,以后就要娘多费心了。”

到底是一条人命,还生养了两个女儿,老夫人听甄二伯这么说,也不再坚持,点了头。

李氏进家庙的结局似是要定下来,没想到却出了岔子。

李氏的贴身丫鬟寒霜的一个兄弟,不知怎么从伯府跑出去了,然后把李氏逼迫丫鬟买药害人的事说了出去,不过半日,就人尽皆知。

于是,才在家庙住了半日的李氏又被接了出来,直接被休回了娘家。

清风堂里,甄妙望着罗天珵,叹口气:“世子,你这是何必呢,知道你是为我出气,可她既然进了家庙,以后不出来祸害人,就够了。现在她被休弃,别的都好说,五妹该怎么办?”

青黛打翻了药碗,随后李氏形迹败露,她当时就觉得有些不对了。

不是她敏感,实在是青黛的本事她再清楚不过的。一个优秀的暗卫,会失手打翻了碗?

她也没问青黛,等罗天珵回来一问,他就痛快承认了。

罗天珵冷笑,毫无悔意:“皎皎,我没那么宽广的心胸,放过想害我妻子的人,别说是李氏,就是天王老子也不行!”

这话杀意腾腾,直说的甄妙心中一凛,莫名就想,要真是皇上得罪了我,你还真和皇上玩命啊?

仔细一想,他竟真像是做出这种事来的,不由出了一身冷汗。

“做出这种丧心病狂的事,在家庙里躲清净就完了?以后出嫁的闺女带着孩子回娘家,还能看上几眼,呵呵,未免太便宜她了!”

对于李氏那样的人,被休,可比死了还难受,他还要命人悄悄盯着,且不能让她死呢!

“至于五妹,你也莫担心,很快就有人去伯府提亲了。”

甄妙有些吃惊:“谁?”

罗天珵淡淡一笑:“萧墨羽。”

“李氏被休,远威候府还会去提亲?”听他讲了来龙去脉,甄妙抿了唇问。

“别操心了,你且等等,就知道我说的对不对了。”

建安伯府那边,面对着威远侯府派来的媒人,既惊且喜。

第四百三十七章 甄妙的烦恼

官媒登门,在花厅喝着茶,蒋氏出面接待,甄冰却跪在了建安伯老夫人面前。

“什么,你不愿意?”

甄冰直直跪着,脑海中不断闪过萧墨羽的样子。

他救下自己时面色平静,没有一见钟情的惊艳,茶楼交谈时神情坦然,既是君子,又不迂腐,这样的男子,真的是极好的。

所以开口说话时,心像是被细细的丝线来回割着,痛彻心扉:“祖母,母亲遭休弃,孙女又有何脸面,嫁到远威侯府去。”

老夫人沉默下来,审视着跪在地上的孙女,良久开口道:“冰丫头,你可知,错过这次,你的好年华又要继续蹉跎?你将来怎么办呢?”

甄冰心中一痛,咬咬唇道:“若是祖母不嫌弃孙女丢脸,孙女以后情愿留在家里,当一名老姑娘…”

“糊涂!”老夫人断然打断甄冰的话,“你以为老姑娘是那么好当的?你母亲已经归家了,你父亲又是不打算再娶的,等将来分了家,家中长辈都不在了,你跟着小十来岁的庶弟过活,能好过?”

甄冰听得怔住了。

母亲犯错被休弃,她既难过又羞惭,就不愿嫁过去让人笑话,却没有真的想过那么久的事。

老夫人了然的叹口气,拉甄冰起来在身边坐下,拍拍她的手背:“傻丫头,等你像祖母这个岁数,就会知道,那种莫须有的自尊和脸面,是不能当饭吃的。听祖母的话,别犯傻,欢欢喜喜的嫁过去。落难见人心。萧小将军在这种时候还守诺前来提亲,只这一点就是难得的,值得你高高兴兴的嫁过去与他好好过日子。”

见甄冰有些意动,老夫人不紧不慢地道:“当老姑娘,哪有那么简单。祖母知道,你不想嫁,一是觉得愧对萧小将军。二是觉得亲娘落难。自己却欢喜嫁了,心中过意不去,可你想过没有。你留在府中一日,日后别人提起,都会把这番事再抖落一遍,那就真是洗不清忘不掉了。”

甄冰被老夫人说的回转了心意。含羞点了点头。

老夫人抬手抿抿头发,心道。小丫头,和祖母斗,你还嫩呐!

那边蒋氏得到小丫鬟传来的消息,露出个笑脸。把婚事应了下来。

官媒收了红封,高高兴兴的走了。

接下来就是卜吉、下聘等必不可少的程序,甄冰拖到了十七岁。嫁妆早就准备妥当了,男女双方都算是大龄青年。迎娶之日就定在了当年的十一月份。

锣鼓喧天中,建安伯府的五姑娘出嫁了。

人群涌动中,有一个妇人神情激动的跟着花轿跑,被两个仆妇拖了回去。

“我说姑奶奶,您消停点吧,衣衫弄脏了还要洗不是?”

妇人拼命挣扎:“你们放开我,出嫁的是我女儿!”

其中一个仆妇笑了:“姑奶奶,您可别这么说了,您都是被赶回娘家的人了,生怕别人不知道么?”

“就是。”另一个婆子抖着脸皮笑了笑,“对了,昨日大夫人还对老夫人说了,有个鳏夫,在工部当主事的,想求娶您呢。那也是六品朝廷命官了,您嫁过去,照样是官太太。”

“哎呀,我怎么听说,那人先后死了两个媳妇了呢?”

另一个仆妇推她一把:“莫乱说,那都是没福气的,不像咱们姑奶奶,镇得住——”

妇人一把扯住了仆妇的手,语气有些疯狂:“什么鳏夫?谁说的?”

仆妇扯开她的手:“看姑奶奶高兴的,这不还没定么,老夫人还在考虑呢,老奴们也只是听说罢了。”

妇人听了神情狰狞,脚步踉跄的跑了。